① 商業糾紛找什麼部門
你找工商部門投訴好了 。如果數額大,合同糾紛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② 解決商務糾紛有哪幾種方式及其含義
1) 解決商務糾紛有協商解決、調解解決、仲裁解決和訴訟解決。
,協商解決是指糾紛雙方當事人在平等自願、互利互讓的基礎上,直接進行磋商或者談判,自行達成協議,從而解決爭議。
調解解決是指由第三方主持,從中斡旋,在分清是非、明確責任的基礎上,促成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從而解決糾紛。
仲裁解決是指當事人雙方發生糾紛後,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協議,將其爭議提交專門的仲裁機構做出具有約束力的裁決,從而解決爭議的一種方法。
訴訟解決是指當事人將爭議訴之法院,在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與下,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審理糾紛案件並做出裁判,從而解決爭議的一種方式。
③ 商業合同糾紛如何處理的
法律分析:首先可以根據合同約定,與對方協商解決,以繼續履行合同;協商不成可以申請調解;如果調解也無法解決的,可以按照合同約定向法院起訴,要求違約一方按照合同約定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3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④ 商業糾紛找什麼部門處理
法律分析:商業糾紛找什麼部門處理:雙方不能協商一致解決爭議的,可以按合同約定選擇訴訟或仲裁。沒有約定仲裁或者約定訴訟管轄權的,可以去被告住所地法院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訴。合同糾紛應先協商解決,協商不成時勞務合同應先的勞動仲裁部門進行仲裁,仲裁過後可以到法院進行訴訟程序解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經濟糾紛調解試行辦法》 第六條對商業經濟糾紛的調解工作,由調解機構指定調解員主持或組成調解小組主持。 調解員和調解小組以調解機構的名義開展工作,並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其主管領導請示匯報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經濟糾紛調解試行辦法》第十條 縣(市)、市轄區內的商業經濟糾紛,當事人雙方有共同上級主管部門的,由最直接的共同上級主管部門的調解機構調解;沒有共同上級主管部門的,由被申請人一方最直接的上級主管部門或縣級主管部門的調解機構調解。 不同縣(市)、市轄區的商業經濟糾紛,當事人雙方有共同上級主管部門的,由最直接的共同上級主管部門的調解機構調解;沒有共同上級主管部門的,由被申請人最直接的上級主管部門直至省級主管部門的調解機構調解。 不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商業經濟糾紛,由被申請人一方最直接的上級主管部門直至省級主管部門的調解機構調解;在全國有重大影響或爭議金額在一千萬元以上的商業經濟糾紛,由商業部調解機構調解。
⑤ 商業糾紛被起訴怎麼處理
委託律師或者自行准備,可以和對方協商或者積極應訴
⑥ 商業合同糾紛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商業合同糾紛,即合同雙方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未按照合同履行部分義務,或者完全未按照合同履行義務,遇到該種情形,當事人可以根據合同約定,與對方協商解決,以繼續履行合同,如果協商不成的,可以按照合同約定向法院起訴,要求違約一方按照合同約定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八十四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造成對方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
⑦ 出現商業糾紛應該找什麼部門處理
出現商業糾紛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商業糾紛是屬於民事糾紛的一種,而公安機關一般是不會處理民事糾紛的。商業糾紛起訴所需材料如下:
1、原、被告的訴訟主體資格的證明材料,有身份證、常口信息、企業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等;
2、原、被告租賃合同關系的證明材料:租賃合同,中介簽訂的居間合同等;
3、租賃房屋系合法出租的材料:房產證、土地使用權證、公房租賃證等;
4、原告按約履行義務的證明材料:比方租金收條、打款記錄等;
5、被告未按約履行義務的證明材料:催其履行的通知函、律師函等。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訴狀, 並按被告人的人數提出訴狀副本,起訴用訴狀可以使訴的標的、訴的理由明確肯定,便於人民法院審查受理和組織審判的進行。要求原告人按被告人的人數副本提出訴狀副本,便於被告人答辯,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有助於審判的順利進行。如果被告人接到訴狀副本自知無理而自動履行了義務,也可以免除不必要的訴訟。起訴必須交納必要的訴訟費用。與刑事訴訟費用由國家負擔不同,民事訴訟的費用原則上是由當事人負擔,具體地講,是由敗訴的一方負擔。其一,民事訴訟主要是為了當事人的利益,理應由當事人負擔,其二可以限制不必要的爭訟。商業糾紛是屬於民事糾紛的一種,而公安機關一般是不會處理民事糾紛的,所以出現商業糾紛時,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並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
共同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承認,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生效力;對訴訟標的沒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生效力。
⑧ 商業糾紛起訴的流程
法律分析:我國商業糾紛一般按民事訴訟程序,特殊如海事、海商。費用承擔按歸責原則,敗訴方承擔,都有責任的雙方承擔。 由原告先預繳,最終由敗訴方承擔:如案件結果原告訴訟請求全部得到法院支持,法院會判決由被告全部承擔;而判決結果沒有全部支持原告訴訟請求的,高出部分應繳訴訟費用由原告自行承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