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低溫保存應該是多少度
1,用的冰盒,只用保鮮袋裝好,放在冰盒中即可。 2,有人認為放在4度下冷藏可以減小細胞繁殖,維持微生物區系的穩定性。但低溫也可以造成某些微生物的死亡。到目前為止,低溫對各種微生物死亡速率的影響研究較少,還不能肯定這樣確實可以保持原有微生物區系不變。因此,樣品採集後應盡快分析,存放時間越短越好。 3,把新鮮土樣放在一個試管里 上面用棉花塞住 再用牛皮紙封存 記得一定要扎緊 -------------------- 這是論壇上有人用的方法。你也可以查下教科書或者專業網站上的信息。我好久不做微生物了,都不太記得了。
❷ 食品保存方法有哪些
食品保存方法有:一 低溫保存,使用冰箱。低溫可能除低式停止食品中微生物繁殖速度,減慢食品的一切化學反應速度。
❸ 低溫保存法的原理怎麼來的
低溫保存細胞的原理,冷凍保護劑可以均勻充分地和細胞相接觸,保護效果好.對組織而言,保護劑只能作用於其表面,對深層細胞無法起到保護作用.為了提高組織的存活率,應同時控制降溫的速率.控制降溫速率的慢速降溫可以使細胞外溶液中的水結冰,導致細胞外溶液濃度升高,胞內水向膜外滲出,在達到一定溫度時,將組織置於灤低溫冰箱或液氮中凍存,可以減輕細胞內結晶對細胞的損傷,保持細胞的活性.
慢速冷卻低溫保存法是目前較為常用的保存方法,其工作程序為:失將細胞放在含有抗凍劑的溶液中進行預處理,接著用程序降溫儀將細胞連同溶液以較慢的速度降溫.首先是細胞外溶液中的水分結冰使溶液的濃度升高,細胞內的水分透過細胞膜向外滲出,細胞體積收縮,細胞內液的濃度與滲透壓增加,冰點下降;隨著溫度的下降,上述過程繼續進行,到一定的溫度時迅速降低到一80℃(下冰溫度)或一196℃(液氮溫度)結冰,並在此溫度下長期保存.在零下某一溫度結冰時,先是凝結成小冰晶,細小的冰晶對細胞損害較少,但小冰晶表面勢能大,往往互相結合成大冰晶.該現象易發生在一30℃一一40℃.大冰晶破壞細胞結構,使細胞壞死.即使小冰晶在冷凍過程中未完全形成大冰晶,在復溫過程中也會結成大冰晶,同樣導致細胞死亡.不同的細胞要求不同的降溫速率,速率過快則在細胞內形成冰晶,在復溫過程中細胞內冰晶會產生再結晶,而使細胞損傷.若降溫速率過慢,會導致細胞收縮劇烈,並且細胞較長時間處於高滲溶液中也同樣會造成細胞的損傷.降溫的過程是傳熱與滲透兩個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所謂的最佳降溫速率是指這兩個因素的最好配合.
應用於低溫保存皮膚、氣管、血管等生物材料,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效果也比較理想.
❹ 原生動物的低溫保存方法
譯注︰默達克(Maudach ,地名,在德國巴伐利省亞萊茵區。
春天還沒有來臨
他沒有理由獲得更好,我不知道。
召喚我的火山口——用它發自肺腑的音樂
但今天,我非走不可。
終於掙掛牽和溫柔的呵護哈哈
❺ 保存食物的方法有哪些
1、低溫保存
低溫保存可以抑制生物的繁殖,減緩食物的腐壞速度,但並不能完全殺死微生物。在低溫儲存時要注意對溫度的控制,一般來說,溫度越低,保存的時間就越長久。
❻ 什麼是植物的低溫保存
低溫保存又稱最小生長法保存,是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新興技術。
這種保存方法是將外植體所再生的試管苗在低溫條件下,結合某些特定的培養基如增加蔗糖濃度、添加甘露醇、山梨醇、脫落酸等生長延緩因子,輔以培養環境的調控,從而抑制或延緩生長,延長壽命,達到保存種質的目的。保存物處於無生長或緩慢生長狀態下,需要時可迅速恢復生長。抑制生長的外植體可以是莖尖、莖段以及愈傷組織,但一般多用頂端分生組織作為外植體。
這些外植體取材容易,生活力的鑒定一目瞭然,需要時繁殖迅速。其主要的研究內容是,在低於正常培養所需光照、溫度條件下篩選合適的生長延緩因子及其濃度,探討保存材料最長保存時間及其存活率和再生率,分析其遺傳穩定性,以優化最佳的保存條件。這種保存方法經幾十年的發展,技術上較完善,基本上可在保證有較高的存活率和較低的變異率的前提下,保存植物種質資源0.51年或幾年。
1986年,國際植物遺傳資源委員會出版的《試管苗基因庫計劃和操作》一書中,首先支持木薯、甘薯、可可、香蕉、柑橘等作物試管苗保存研究。國際熱帶農業研究中心建立了木薯試管苗保存庫,收集了3500多份木薯,已有50%以上的材料貯藏在生長緩慢的試管苗基因庫中。國際馬鈴薯中心已進行了甘薯試管苗保存研究。荷蘭Wageningen農業大學已研究了椰子、香蕉、甘薯等的低溫保存,並將芋組織培養在黑暗及9攝氏度條件下,保存了42個月後,其存活率為100%。
❼ 常見的保存食物方法有哪些
1. 低溫保存 低溫保存可以抑制生物的繁殖,減緩食物的腐壞速度,但並不能完全殺死微生物。在低溫儲存時要注意對溫度的控制,一般來說,溫度越低,保存的時間就越長久。 2. 高溫滅菌 食物經過高溫處理,可以殺滅大部分的細菌和酶類。如果以密閉、真空、迅速冷卻處理,可以有效延緩食物的腐壞變質,延長保存時間。 3. 脫水乾燥 脫水乾燥就是把食物中的水分降到一定限度以下,微生物就不容易生長繁殖,酶的活性也會受到抑制。 4. 提高滲透壓 這名字看起來似乎很難理解,但是其實大多數人都用過這種方法。例如用鹽或糖腌漬食物。 5. 提高氫離子濃度 大多數細菌不能在pH值為4.5以下的環境中正常生長繁殖,所以可以利用提高氫離子濃度的方法進行防腐。
❽ 菌種保藏的方法有低溫保藏法
將需要保藏的菌種,接種在適宜的斜面培養基上,菌絲長滿斜面時,用硫酸紙包紮棉塞或者硅膠塞,放置在4℃的冰箱中保藏,叫做斜面(菌種)低溫保藏法。由於微生物的新陳代謝活動未停止,試管內培養基易失水變干。因此,保藏時間較短,不適於長期保藏。每隔3~6個月應轉管一次。草菇菌種不耐低溫,需保藏在10~12℃之間。或在草菇菌落上灌注3~4毫升的防凍劑(10%的甘油)。當菌絲長滿斜面後,在無菌條件下,用無菌橡皮塞代替棉塞,並用石蠟密封,即可在室溫或冰箱中保藏。這種方法可防止雜菌污染,隔絕氧氣,避免培養基乾燥,使用方便。據測定,保藏3年的菌種生活力仍很旺盛。
❾ 食物新鮮的保存方法有幾種
常用的保存方法有: 一、低溫保存 使用最為普遍的是冰箱保存。低溫可以降低或停 止食品中微生物繁殖速度,減慢食品中的一切化學反應速度,但不能 殺滅微生物,食品在10℃以下保存時可使微生物對食品的作用大為減 低,0℃以下微生物對食品的分解作用基本停止。但在低溫下,食品 中脂肪仍不能避免酸敗變質,只有在-20℃以下時分解脂肪的解脂酶 才基本停止活動。因此,普通家庭用冰箱保存食品並不是保險箱。 常用低溫保存方法有0℃~4℃和-18~35℃兩種,魚肉和奶製品, 由於自身酶系統或微生物的作用,很易變質,必須在-18℃~-35℃ 冰凍貯存。水果、蔬菜仍有代謝活性,具有天然抗性,能在0℃~4℃ 中冷卻貯存。 食品冷藏前,盡量保持新鮮,減少污染,延長保存期限。長期冷 藏的食品應定期檢查質量,注意有無脂肪酸敗跡象,尤其是魚、肉脂 肪變黃,應及時處理。 二、高溫保存 燒煮能殺死食品中絕大部分微生物,破壞食品中 酶類,防止食品若保存不當,極易受微生物污染,所以飯菜燒煮後, 隔頓隔夜一定要回鍋煮透(尤其夏季),殺死再次污染的微生物,否 則易發生意外。 三、脫水保存 食品中水分含量降至一定限度,微生物就難以繁 殖,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從而可防止食品腐敗變質。一般使微生物不 能發育繁殖的食品水分含量,黴菌低於13%~16%;細菌18%以下; 酵母為20%以。常用脫水保存方式有:曬干、陰干、加熱燙干、乾熱 流蒸發、減壓蒸發和冰凍乾燥等。家庭常用的曬干、陰干兩種,梅雨 季節來到之前,紅棗等一類乾果,日光下曬一曬,然後放入乾燥甏 內,密封,能延長保存時間。 四、鹽腌 食品中食鹽含量達8%~10%時大部分微生物停止繁 殖,但不能殺死。殺死微生物鹽的含量要高達15%,並需腌制數天。 嚴格說,鹽腌只是一種抑菌手段。 五、糖漬 食品加入大量糖後,構成抑菌高滲度,有一定防腐作用,但糖的濃度必須在60%~65%才能有防腐作用。由於糖漬食品容 易吸收空氣中水分;因此,糖漬食品貯存不密封時仍易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