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規劃有哪些調控方法

規劃有哪些調控方法

發布時間:2022-03-08 14:33:24

㈠ 簡述控制性詳細規的控制體系與要素有哪些

控制性詳細規劃中首要的內容,就是控制體系的確定。控制體系是影響控制性詳細規劃控制功能發揮的最主要的內部性因素,包括控制內容和控制方法兩個層面。控制內容層面是指控制性詳細規劃所控制的要素,它對控制性詳細規劃功能作用的影響主要在功能作用發揮的廣度上。控制方法層面是指為實現規劃意圖選取控制的手段,它對控制性詳細規劃功能作用發揮的深度有決定性的影響。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控制內容和控制方法是控制體系中互為聯系、互為影響的兩個層面。

規劃控制體系的內在構成是規劃控制體系建立的基礎。從城市規劃管理的眼光看,任何城市建設活動,不管是綜合開發還是個體建設,其內在構成都包括以下6個方面:土地使用、環境容量、建築建造、城市設計引導、配套設施和行為活動。這6個方面的內容基本概括了城市建設活動的主要作用。因此,城市規劃管理對建設項目的營建控制一般也是通過這6個方面來進行。

一、土地使用控制

土地使用控制即是對建設用地上的建設內容、位置、面積和邊界范圍等方面做出規定。其具體控制內容包括用地性質、用地使用相容性、用地邊界和用地面積等。用地使用性質按《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准(GBJl37—90)》規定建設用地上的建設內容。用地使用相容性(土地使用兼容)通過土地使用性質兼容範圍的規定或適建性要求,給規劃管理提供一定程度的靈活性。

二、環境容量控制

環境容量控制即是為了保證良好的城市環境質量,對建設用地能夠容納的建設量和人口聚集量作出合理規定。其控制指標一般包括:容積率、建築密度、人口密度、人口容量、綠地率和空地率等。容積率和建築密度分別從空間和平面上規定了建設用地的建設量;人口密度規定了建設用地上的人口聚集量;綠地率和空地率表示出公共綠地和開放空間在建設用地里所佔的比例。這幾項控制指標分別從建築、環境和人口三個方面綜合、全面地控制了環境容量。

三、建築建造控制

建築建造控制即是為了滿足生產、生活的良好環境條件,對建設用地上的建築物布置和建築物之間的群體關系作出必要的技術規定。其主要控制內容有建築高度、建築間距、建築後退、沿路建築高度、相鄰地段的建築規定等,同時還包括消防、抗震、衛生防疫、安全防護、防洪以及其他專業的規定(如機場凈空、微波通道等)。 四、城市設計引導

城市設計引導多用於城市中的重要景觀地帶和歷史文化保護地帶,即是為了創造美好的城市環境,依照空間藝術處理和美學原則,從城市空間環境對建築單體和建築群體之間的空間關系提出指導性綜合設計要求和建議,乃至用具體的城市設計方案進行導。

建築單體環境的控制引導,一般包括建築風格形式、建築色彩、建築高度等內容,另外還包括綠化布置要求及對廣告、霓虹燈等建築小品的規定和建議。建築色彩一般從色調、明度和彩度上提出控制引導要求,建築體量一般從建築豎向尺度、建築橫向尺度和建築形體三方面提出控制引導要求。對商業廣告、標識等建築小品的控制則規定其布置內容、位置、形式和凈空限界等。

建築群體環境的控制引導,即是對由建築實體圍合成的城市空間環境及其周邊其他環境要求提出控制引導原則,一般通過規定建築組群空間組合形式、開敞空間的長寬比、街道空間的高寬比和建築輪廓線示意等達到控制城市空間環境的目的。

五、配套設施控制

配套設施是生產、生活正常進行的保證,配套設施控制即是對居住、商業、工業、倉儲等用地上的公共設施和市政設施建設提出定量配置要求。包括公共設施配套和市政公用設施配套。公共設施配套一般包括文化、教育、體育、公共衛生等公共設施和商業、服務業等生活服務設施的配置要求,市政設施配套包括給水、排水、電力、通訊及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場(庫)以及基礎設施容量規定等。配套設施控制應按照國家和地方規范(標准)作出規定。

六、行為活動控制行為活動控制即是從外部環境的要求,對建設項目就交通活動和環境保護兩方面提出控制要求。

交通活動的控制在於維護交通秩序,其規定一般包括規定允許出入口方向和數量,交通運行組織規定,地塊內允許通過的車輛類型,以及地塊內停車泊位數量和交通組織、裝卸場地規定、裝卸場地位置和面積等。

環境保護的控制則通過限定污染物排放最高標准,來防治在生產建設或者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粉塵、有毒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以及雜訊、震動、電磁波輻射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達到環境保護的目的,這方面控制應與當地環境保護部門的相關要求相結合。

㈡ 國家宏觀調控有哪些手段

就三種手段: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財政手段。圍繞「宏觀調控的主要任務: 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闡述宏觀調控的手段就可以了。結合具體問題,注意: 1.經濟手段: (1)含義: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計劃,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而影響和調節社會經濟活動的措施 ,(2)外沿: 經濟政策:價格、稅收、信貸、利率、匯率、產品銷售、產業、扶貧、貨幣等政策 ,經濟計劃:年度計劃、五年計劃、十年規劃 ,(3)作用:經濟政策: 調動企業、經營者和勞動者的積極性,促進生產的發展 。經濟計劃:有利於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經濟發展起重調控作用
2.法律手段:(1)含義:國家通過制定和運用經濟法規來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 ,(2)市場經濟法制性 ,(3)作用:a有效維護經濟活動參加者的合法權利b調整社會經濟關系c規范生產經營者的活動和市場秩序d保證經濟正常運行
3.行政手段:(1)含義:國家通過行政機構,採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標、規定等行政措施調節和管理經濟的手段(2)特點:直接、迅速(3)注意:a必須反映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b不能片面強調和過多運用 反正強調的方面越多,表達的越簡單越好!

㈢ 國家發改委印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實施意見屬於宏觀調控的什麼手段

就是所謂的宏觀調控手段呀!以規劃指導東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㈣ 工程項目目標控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工程項目目標控制的主要方法:網路計劃法;S曲線法;香蕉曲線圖;排列圖法;因果分析圖法;直方圖法;控制圖法。

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要通過技術來解決問題。實施有效控制,如果不對多個可能的主要技術方案進行技術可行性分析,不對各種技術數據進行審核、比較,不事先確定設計方案的評選原則,不通過科學試驗確定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新結構的適用性,不對各投標文件中的主要技術方案進行必要的論證,不對施工組織設計進行審查,不想方設法在整個項目實施階段尋求節約投資、保障工期和質量的技術措施,目標控制就會毫無效果可言。
使計劃能夠輸出期望的目標需要依靠掌握特定技術的人,需要採取一系列有效的技術措施實現項目目標的有效控制。

㈤ 宏觀調控的手段有哪些

宏觀調控的手段一般來說包括三種:法律手段,指國家通過制定和運用經濟法規來調節經濟活動的手段。主要通過經濟立法和經濟司法進行調節經濟;經濟手段,是國家運用經濟政策和計劃,通過對經濟利益的調整來影響和調節經濟活動的措施。主要方法有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調整,比如調整價格、稅收、信貸、匯率等,還有制定和實施經濟發展規劃、計劃等,對經濟活動進行引導;行政手段,指國家通過行政機構,採取帶強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規定等措施,來調節和管理經濟。如利用工商、商檢、衛生檢疫、海關等部門禁止或限制某些商品的生產與流通。

㈥ 控制職能有哪些具體的控制方法

管理的基本職能
管理的職能是管理過程中各項活動的基本功能,又稱管理的要素,是管理原則、管理方法的具體體現。管理職能的劃分有許多學派,國外普遍將管理職能分為五項:計劃、組織、人員管理、指導與領導、控制。
(一)計劃
計劃是為實現組織既定目標而對未來的行動進行規劃和安排的工作過程。在具體內容上,它包括組織目標的選擇和確立,實現組織目標方法的確定和抉擇,計劃原則的確立,計劃的編制,以及計劃的實施。計劃是全部管理職能中最基本的職能,也是實施其他管理職能的條件。計劃是一項科學性極強的管理活動。
(二)組織
為實現管理目標和計劃,就必須設計和維持一種職務結構,在這一結構里,把為達到目標所必需的各種業務活動進行組合分類,把管理每一類業務活動所必需的職權授予主管這類工作的人員,並規定上下左右的協調關系,為有效實現目標,還必須不斷對這個結構進行調整,這一過程即為組織。組織為管理工作提供了結構保證,它是進行人員管理、指導和領導、控制的前提。
(三)人員管理
人員管理是對各種人員進行恰當而有效的選擇、培訓、以及考評,其目的是為了配備合適的人員去充實組織機構規定的各項職務,以保證組織活動的正常進行,進而實現組織既定目標。人員配備與管理的其他四個職能——計劃、組織、指導與領導、以及控制,都有著密切的關系,直接影響到組織目標能否實現。
(四)指導與領導
指導與領導就是對組織內每名成員和全體成員的行為進行引導和施加影響的活動過程,其目的在於使個體和群體能夠自覺自願而有信心地為實現組織既定目標而努力。指導與領導所涉及的是主管人員與下屬之間的相互關系。指導與領導是一種行為活動,目前已形成了專門的領導科學,成為管理科學的一個新分支。
(五)控制
控制是按既定目標和標准對組織的活動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偏差,採取糾正措施,使工作能按原定計劃進行,或適當調整計劃以達預期目的。控制工作是一個延續不斷的、反復發生的過程,其目的在於保證組織實際的活動及其成果同預期目標相一致。
管理職能循序完成,並形成周而復始的循環往復,這就是管理的基本過程,其中每項職能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以構成統一的有機整體。

管理的一般職能源於管理的性質——二重性,即合理組織生產力和維護生產關系的職能。

㈦ 人力資源規劃的評價與控制有哪些主要方法

人力資源規劃的評價與控制有15種主要方法。
人力資源會計評價與控製法;人力資源關鍵指標評價與控製法;人力資源效用指數評價與控製法;人力資源指數評價與控製法;投入產出分析評價與控製法;人力資源調查問卷評價與控製法;人力資源聲譽評價與控製法;人力資源審計評價與控製法;人力資源規劃案例研究與控製法;人力資源成本控制評價與控製法;人力資源競爭基準評價與控製法;人力資源目標管理評價與控製法;人力資源利潤中心評價與控製法;運用人力資源規劃研究進行評價與控制;運用離任交談方式進行人力資源規劃的評價與控制。

㈧ 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的調控包括哪兩方面

摘要 在現實背景約束下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的兩點微調

㈨ 計劃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一個缺乏計劃管理的團隊,往往員工不知道該干什麼,工作無序無計劃;
領導不知道下屬工作情況,管理出現斷層;
任務下達後,遲遲沒有進展,工作效率低;
項目開展頻繁出現問題,風險無法把控;
管理人員放不下情面,甘當好好先生……
要做好計劃管理,可以藉助信息化手段從這三個階段著手,即「事前、事中、事後」管理。
「事前」管理:主要是計劃的編制和審核。通過目標和關鍵結果的層層分解,自上而下落地執行,分散到各個部門和崗位,系統化編制形成年度/月度/項目/日常工作任務計劃,並建立層級審核機制,確保計劃的可行、可靠、可控。
「事中」管理:主要是對計劃執行效率和質量的管理。工作進度和完成狀態全過程動態監測,智能風險預警機制,對計劃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偏差,做到實時預警和控制,及時督導和聯動調整,確保計劃執行效率、質量及風險掌控。
「事後」管理:主要是對計劃執行結果的管理。通過系統化考評機制,工作績效考核具體到執行人和關聯責任人,無需人工參與,自動執行考核標准,工作過程數據自動存檔,數據留痕,隨時可查詢和追溯。

㈩ 宏觀經濟調控中計劃實施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具體分為三大類:

(1)法律手段與經濟政策,如:調整稅率、金融、財政補貼等;
(2)計劃指導,如:國家大的投資規劃,或在某些行業和領域實行配額制度;
(3)行政手段,如利用工商、商檢、衛生檢疫、海關等部門禁止或限制某些商品的生產與流通。

閱讀全文

與規劃有哪些調控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折紙最簡單的方法小星星的折法 瀏覽:644
游泳中暑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瀏覽:839
防靜電表測量方法 瀏覽:271
完善高中教學方法 瀏覽:830
鼠年茅台鑒別方法 瀏覽:385
手機殼包漿方法 瀏覽:430
羽毛球空手訓練方法 瀏覽:386
在雲南種菜有哪些方法 瀏覽:99
前列腺增生是有哪些治療方法 瀏覽:554
十種頸椎病治療方法 瀏覽:454
單人訓練模式開啟方法 瀏覽:122
種植百合土壤消毒方法 瀏覽:736
化糞池兩端連接方法 瀏覽:607
注冊不了滴滴有什麼方法嗎 瀏覽:864
簡單麻花的編織方法 瀏覽:165
倒立團身訓練方法 瀏覽:725
特崗中教育學教學方法選用依據 瀏覽:556
治療抑鬱最好的方法 瀏覽:949
尋找八脈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73
地膜覆蓋率計算方法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