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減少白色污染的方法有哪些
【1】治本方法:不生產、使用產生白色污染的產品;
【2】治標方法:產生白色污染的廢物回收再利用。
❷ 面對校園的白色污染,你有哪些方法
一、什麼叫白色污染
這要從塑料開始談起。塑料是一類高分子材料。以石油為原料可以製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這些物質的分子在一定條件下能相互反應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即高分子):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我們通常使用的塑料就是由上述四種高分子組成的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薄膜抖動時聲音發脆,而聚氯乙烯薄膜則較柔軟,抖動時無發脆聲音;發泡塑料一般是聚苯乙烯,燃燒時有濃煙)。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塑料進入廣泛實用階段。由於塑料具有很多優點:它取材容易,價格低廉,加工方便,質地輕巧,因此塑料一問世,便深受世界歡迎,它迅速滲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塑料被製成碗、杯、袋、盆、桶、管等。塑料被列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塑料的普及被譽為白色革命。
隨著塑料產量不斷增大,成本越來越低,我們用過的大量農用薄膜、包裝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後被拋棄在環境中,給景觀和環境帶來很大破壞。由於塑料包裝物大多呈白色,它們造成的環境污染被稱為白色污染。每天發動全校師生來打掃校園,就不會有白色污染了。
❸ 為減少學校垃圾的產生,可以有什麼方法呢
不亂扔垃圾
少用一次性製品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了就扔」的東西不少,最多的大概就是塑料袋了,這是資源的巨大浪費,也使垃圾量大增。我國每年塑料廢棄量為100萬噸,北京市如果按平均每人每天用一個塑料袋計算,每個袋重4克,每天就要扔掉4.4萬千克聚乙烯膜,僅原料就扔掉近4萬元。
另外,不用普通木桿鉛筆,使用自動鉛筆。你知道嗎,全世界的鉛筆年產量是100億支,其中75億支鉛筆是我國製造的,製造這75億支鉛筆至少需要10萬立方米的木材!
自備購物袋,少用塑料袋
以前我們提著購物袋、菜籃子上街購物,後來這一習慣被濫用塑料袋取代了。今天,提著菜籃子、布袋子購物成了環保認識的標記,因為這樣可以減少塑料袋的使用,從而減少了「白色污染」。在德國,不少超市裡的塑料袋不是免費提供的,這是為了減少塑料袋的使用。很多德國人買東西時,習慣提著布兜子,或直接將貨物裝到車上,不用塑料袋。一些家庭主婦為了少用塑料袋而挎著碩大的藤籃上街購物。如果你想為減少「白色污染」做點事,請自帶購物袋上街購物,少領取商店給的塑料袋;重復使用已有的塑料袋;買菜時帶上菜籃、藤筐或用過的塑料袋等。
自備餐盒
一次性白色餐盒是「白色污染」的主要禍根之一。據統計,全國鐵路列車餐車上一年消耗8億多隻快餐盒,其中近50%被丟棄在鐵路沿線。摒棄白色快餐盒勢在必行!
請自帶飯盒在單位或學校用餐,減少白色快餐盒的使用。這樣,既節約了寶貴的石油資源,又能減少垃圾的產生。
少用一次性筷子
很多人喜歡用一次性筷子,認為它既方便又衛生,使用後也不清洗,一扔了之。然而,正是這種吃一餐就扔掉的東西加速著森林的毀壞。森林是二氧化碳的轉換器,是降雨的發生器,是洪澇的控制器,是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區。這些功能決不是生產一次性筷子所得的利潤能替代的。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發明的。日本是森林大國,森林覆蓋率高達65%,但他們從不砍伐自己國土上的樹木製造一次性筷子,全靠進口。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不到14%,卻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國。我國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企業每年要向日本和韓國出口150億雙木筷,為此消耗木材130萬立方米,減少森林蓄積200萬立方米。我們應該警醒了!
讓我們少用一次性筷子,出外就餐時盡量自備筷子,或者重復使用自己用過的一次性筷子。
舊物巧利用
很多東西都是可以再使用的,你不妨嘗試把一些原來無用的東西改成一些有用的家居小擺設和用品。例如,用白色發泡塑料製成相框,用布頭或過時的衣服拼貼出床罩或壁掛,用塑料果汁瓶做成各種裝飾品,用廢紙做明信片、賀年卡等。你只要稍動動腦筋就可以將很多無用之物變成自己的創作品,既能消遣,又利於環保,一舉兩得。
交換捐贈多餘物品
你家裡也許有一些留著無用、扔了可惜的東西,你可曾想過通過交換或捐贈的辦法,使它們在別人那裡得到再利用?如果將這些東西送到貧困地區或受災地區,那就更是物盡其用了。在我國,一些大學的學生定期舉辦交換捐贈會,將自己不用的物品集中起來,互相交換,達到重復使用的目的。我們不能超越地球資源的有限性,卻可以通過重復使用來延長它們的壽命。
使用再生紙
你使用過什麼樣的再生紙製品?你見過再生紙做的名片或書本嗎?再生紙是用廢紙再造的紙張。在很多國家,使用再生紙已成為時尚,人們以出示印有「再生紙製造」的名片為榮耀。以表明自己的環境意識和文明教養。有很多公司也規定一律使用再生紙做辦公用品。美國規定,政府機關用紙的60%必須是再生紙。
❹ 抵制白色污染的方法有哪些
不使用塑料袋
❺ 有哪些方法可以減輕白色污染呢至少五種
1、採取以紙代塑,盡量減少塑料袋的使用。
2、採用可降解塑料,可以使塑料袋帶來的危害減小。
3、從法律上進行規定能夠更有效的防治白色污染。
4、加強宣傳教育,讓大家對減少白色污染習以為常。
5、提高國民的環保意識,增進國民的素質,有益於緩解白色污染。
6、統一思想認識,強化管理,讓大家意識到共同的保護這個地球是我們自己的責任。
白色污染簡介
所謂的「白色污染」是指城鄉垃圾中或散落各處,隨時可見的不可降解的塑料廢棄物對於環境的污染。它主要包括塑料袋、塑料包裝、一次性聚丙烯快餐盒,塑料餐具杯盤以及電器充填發泡填塞物、塑料飲料瓶、酸奶杯、雪糕皮等。
防治「白色污染」,首先要解決「視覺污染」問題,使市容、景觀有明顯改善。這主要是靠宣傳教育,引導市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要依法強化管理,促使企業和個入對自己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妥善收集、處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白色污染
❻ 請寫出五種減少白色污染的方法.............木有錢啊
補充幾點:1、要立法塑料不充許進入冨氧焚燒爐焚燒;2、垃圾分類時,把塑料作為一類進行分揀;3、分揀出的廢棄塑料類進行裂解氣化或熱水解處置;4、生產塑料企業按出廠重量徵收塑料製品處置稅每噸1000元以上,專款專用,500元(含以上)作為收集費用,500元作為裂解或水解處置費用;5、通過上述處置方式的調整,可以減少塑料焚燒產生的污染,因為有了專門處置塑料的有效方法,有了專門的費用,方便和鼓勵各地政府積極落實分揀塑料的措施,減少了原需要政府解決的經費問題;5、當廢棄塑料有了專門出路,對存量可收集的塑料可以進行減量處置;6、裂解氣化或水解氣化時,均有大量余熱可作資源化應用,產生的蒸汽或用燃氣發電機組轉為電能,用於塑料回收加工,對塑料回收加工生產封閉式條件進行強化管理,減少加工塑料粒子時的廢氣排放污染;
經過上述措施,可以有效減少白色污染!特別是有了專項處置塑料的費用,處置企業可按照處置廢棄塑料數量取得專項經費,此費用每月必須結算到帳,以防環節和財政、管控人員挪用腐敗!有了處置廢棄塑料的方法,在落實環節上再有偏差再找籍口,直接依法嚴懲不貸!
❼ 減少白色污染,最好的方法是
煎炒白色垃圾 就要杜絕白色使用品 例如塑料袋 白色飯盒 等
❽ 人們應對白色污染的辦法有哪些
我國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
目前我國開始從行政和技術兩個方面採取措施,防治「白色污染」。
一、行政方面
1.加強管理 禁止使用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杭州是我國最早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快餐具的城市。通過採取上述措施,在一定范圍,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但從實踐的結果來看,單靠禁止是很難徹底解決「白色污染」問題的,上述頒布禁令的城市都要求用紙製品或可降解塑料製品代替原來的難降解的泡沫塑料製品。但是替代品在價格和品質上均無法與普通塑料製品競爭。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僅靠行政命令,不考慮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操作起來是很困難的。 2.強制回收利用。 清潔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可以重復使用,或重新用於造粒、煉油、制漆、作建築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體廢物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通用原則。回收利用不僅可以避免「視覺污染」,而且可以解決「潛在危害」,緩解資源壓力,減輕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負荷,節約土地,並可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二、技術方面
1.採取以紙代塑 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植物纖維素,廢棄後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可以解決前面所說的「潛在危害」,但也會帶來新的環境問題:首先造紙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我國的森林資源並不富裕;其次造紙過程中會帶來水污染。另外,在性能、成本等方面,紙製品尚不能與塑料製品抗衡。目前,我國也有以甘蔗稈、稻草為原料生產一次性餐具的做法,但尚處於試驗階段。 2.採用可降解塑料 在塑料包裝製品的生產過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劑(如澱粉、改性澱粉或其它纖維素、光敏劑、生物降解劑等),使塑料包裝物的穩定性下降,較容易在自然環境中降解。目前,北京地區已有19家研製或生產可降解塑料的單位。試驗表明,大多數可降解塑料在一般環境中暴露3個月後開始變薄、失重、強度下降,逐漸裂成碎片。如果這些碎片被埋在垃圾或土壤里,則降解效果不明顯。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四個不足:一是多消耗糧食;二是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仍不能完全消除「視覺污染」;三是由於技術方面的原因,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不能徹底解決對環境的「潛在危害」;四是可降解塑料由於含有特殊的添加劑而難以回收利用。
三、從法律上進行規定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我國在治「白色污染」方面存在的問題
我國在防治「白色污染」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沒有全國性的專門法規 防治「白色污染」不能光靠企業或個人的自覺性,應有強制性措施,約束公民和餐飲、交通等行業的工作人員的行為。如,要求企業或個人對自己生產、經營、消費活動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進行回收利用;對隨意拋棄、堆放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為進行處罰等。但迄今為止,我國還沒有制定這方面的全國性法規。 2、缺少相關的經濟政策 要調動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回收、加工、利用企業的積極性,需要給予這些企業以優惠政策。現有的綜合利用優惠政策尚不足以使廢舊塑料包裝物回收利用行業形成良性的市場機制。為了不增加政府負擔,同時體現「污染者付費」的原則,應要求產生廢物者自行回收利用,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業或個人要交納回收處理費,用於對回收利用者的補償。這種做法在國外已較為普遍,我國,目前還沒有這類經濟政策。 3、管理工作跟不上 城市、風景旅遊區、交通干線、水域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管理不力造成的。餐飲、商業、鐵路、水運部門對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沒有採取嚴格的管理措施,聽任顧客直接扔在地上或水中,甚至一些工作人員對已收集起來的廢物又拋棄到車窗外或水中。城市街道和旅遊區的配套設施還不健全,商場、飯店、公園等繁華地段的垃圾箱密度太低,還沒有設置分類垃圾箱。市容環衛部門雖有規定禁止亂扔廢物,但執法、檢查的人員少,有法不依、有禁不止的現象較為普遍。 4、管理思想不統一 我國相當多的地區對「白色污染」的危害性認識不足,防治「白色污染」問題還未提上議事日程。有的地方主張以紙代塑或使用可降解塑料來解決「白色污染」,有的地區則主張靠回收利用來解決問題,管理思想還不統一。 5、人們的環境意識還靠進一步提高 城市居民的環保觀念雖比前幾年有所提高,開始關注環境問題,但還沒有落實到自身的行動上,隨手拋棄廢物,亂倒、亂堆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為隨處可見。新聞媒介對「白色污染」的報導大多集中在以紙代塑和採用可降解塑料等技術方面,缺少對居民日常行為的引導教育。塑料包裝物的生產、經營單位和消費者沒有責任感,既沒有履行義務的內在動力,也沒有回收、利用、處置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外部壓力。
❾ 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有什麼
我的建議是:
一.國內外治理白色污染的方式主要有四種:即,填埋、焚燒、回收利用和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
二.在各大超市的收銀台擺設希望捐助或者紅十字基金等一些捐助箱,每次收銀時候,如果需要口袋的,必須向捐助箱投入兩塊錢或者以上的金額才可以有一個塑料口袋,但是要掛出大的宣傳單告訴大家這個不是強迫大家捐助獻愛心,而是提倡用布袋竹籃來代替口袋,這樣以來就算是有些時候實在不方便需要口袋。
三.白色污染很快就要解決,現在許多廠家在做塑料包裝袋時,在原料里都添加了澱粉,讓包裝袋在太陽的作用下自然風解,來保護環境,解少污染。
四.是採取以紙代塑。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植物纖維素,廢棄後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可以解決前面所說的「潛在危害」,但也會帶來新的環境問題:首先造紙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我國的森林資源並不富裕;其次造紙過程中會帶來水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