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頭皮癬 治療方法
不要亂用葯,不是異常嚴重的話沒有必要擦這擦那。保持正常的頭部清潔就可以了。
⑵ 頭皮癬最好治療方法
頭癬一般是由於真菌感染引起的,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主要表現為頭皮瘙癢症狀,可以出現脫屑,這種疾病有傳染性,很容易反復的。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潔衛生,避免搔抓,防止擴散,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堅持使用抗真菌葯物。
⑶ 治療頭癬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頭皮癬
頭皮癬是一種由皮屑芽胞菌(Pityrosporum ovale, 或P. ovale)的真菌引起的皮膚及毛發感染。
病因及症狀
頭皮癬是一種由皮屑芽胞菌感染引起的頭部皮膚疾病,常伴有頭皮發癢的症狀。人體表面的皮膚代謝是個自然的過程,大概30天完成一個代謝周期。幾乎所有人的頭皮上都有皮屑芽胞菌,少量的皮屑芽胞菌是沒有害處的。當天氣變化,或人體因壓力導致荷爾蒙變化時,皮脂腺大量聚集於頭部表皮,為皮屑芽胞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皮屑芽胞菌的大量滋長加速了頭皮細胞的代謝。代謝周期達到10 - 15天時,會產生大量鱗屑。代謝周期達到5天左右時,由於新生頭皮細胞還沒有成熟,頭皮部分會產生潰瘍,一般呈圓型且會紅腫,並在圓型中央有小凸起。
頭皮癬一般只出現在頭皮上,嚴重的可能擴散的耳後、臉頰或者胸部。
預防及治療
由於頭皮癬是由皮屑芽胞菌感染引起的,治療的最佳途徑就是控制真菌的生長。
頭皮癬可用含有salicylic acid, 焦油, zinc pyrithione(如Head & Shoulders洗發露), selenium sulphide的成分的產品治療。另外,Nizoral被認為是現在對控制皮屑芽胞菌最有效的治療產品。
雖然良好的衛生習慣如經常清洗頭發可以減少頭皮屑,但並不能真正的消滅皮屑芽胞菌。
⑷ 頭癬的治療葯方有哪些
頭癬是某些真菌侵犯頭皮和頭發而引起的淺部真菌病。多見於兒童,傳染性較大,主要通過理發工具、帽子、梳子、枕巾等間接接觸傳播或直接接觸動物而傳染。臨床上有黃癬、白癬、黑點癬之分,分別由黃癬菌、大小孢子菌、紫色發癬菌及斷發癬菌引起。
本病相當於中醫學「禿瘡」、「癩頭瘡」、「肥瘡」、「白頭瘡」、「赤瘡」、「癩痢頭」、「蛀毛癬」等范疇。
【方一】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生木鱉子適量。
【功用】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頭癬。
【方解】攻毒療瘡,消腫散結。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木鱉子具有抗炎作用。
【用法】加水浸泡數天,再入鍋煎煮,去渣,剃發後溫洗頭部。
【方二】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雄黃9克,豬膽1個。
【功用】殺菌消毒。
【主治】頭癬。
【方解】方中雄黃具有解毒,殺蟲作用。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雄黃具有抑菌(真菌、癬菌)增強免疫的功效。
【用法】雄黃為末,豬膽汁調成糊狀,外塗敷患處,每日用1次。
【方三】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鮮生薑適量。
【功用】抗菌止癢。
【主治】頭癬。
【方解】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生薑具有抑菌,抗炎,抗潰瘍,脂溢性皮炎等作用。
【用法】將生薑搗爛如泥,加溫,塗患處,每日2~3次。
【方四】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大蒜50克,豬油或蓖麻油適量。
【功用】殺菌消毒。
【主治】頭癬。
【方解】方中大蒜具有解毒殺蟲,消腫作用;豬油或蓖麻油適量潤膚。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大蒜對多種致病性淺部真菌有抑殺作用,能抗炎,增強免疫,延緩衰老。
【用法】將大蒜搗成泥狀,加蓖麻油或豬油調和,搽患處。
【方五】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米醋200克,五倍子30克。
【功用】殺菌消毒。
【主治】頭癬。
【方解】方中五倍資具有益氣生津,補腎寧心作用;醋收斂抑菌。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五倍子有提高免疫、抗衰老作用。
【用法】五倍子煎汁,加入米醋調勻,塗患處,每日數次。
【方六】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雄黃5克,氧化鋅10克,凡士林85克。
【功用】解毒殺蟲。
【主治】頭癬。
【方解】方中雄黃具有解毒,殺蟲之用;凡士林潤膚。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雄黃有解毒,殺蟲功效。
【用法】調成葯膏,外搽患處,每日2次。
【方七】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紫草18克,麻油60克。
【功用】解毒殺蟲。
【主治】頭生白癬。
【方解】方中紫草具有涼血,活血,解肌透疹作用;麻油潤膚。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紫草能抗菌解熱。
【用法】上2味葯共浸3天後去渣,留油。先剃去患者頭發,用水洗凈,塗上紫草油,每日1次,頭發生長後再剃再塗葯,以愈為度。
【方八】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硫黃20克,凡士林80克。
【功用】殺蟲止癢。
【主治】頭癬。
【方解】方中硫黃外用解毒殺蟲療瘡之用,凡士林潤膚。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硫磺與皮膚接觸可溶解角質、殺疥蟲、細菌、真菌作用,對動物實驗性炎症有治療作用與皮膚接觸可溶解角質、殺疥蟲、細菌、真菌作用,對動物實驗性炎症有治療作用
【用法】調成膏,外塗患處,每日2~3次。
【方九】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蜂房1個,蜈蚣2條,明礬適量。
【功用】殺菌消毒。
【主治】頭癬。
【方解】方中蜂房具有攻毒殺蟲之用;蜈蚣攻毒散結,通絡止痛;明礬解毒殺蟲,燥濕止癢。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蜂房對急性慢性炎症均有抑製作用;蜈蚣對多種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抗炎作用。
【用法】將明礬研末,放入蜂房孔中,連同蜈蚣置瓦片上小火烤焦,共研細末,麻油調勻外貼。
【方十】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大蒜30克,凡士林100克。
【功用】殺蟲止癢。
【主治】頭癬。
【方解】方中大蒜解毒殺蟲;凡士林潤膚。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大蒜對多種致病性淺部真菌有抑殺作用,能抗炎,增強免疫,延緩衰老。
【用法】製成軟膏備用,每日1~2次外塗患處。
【方十一】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鮮側柏葉120克。
【功用】生發烏發。
【主治】頭癬。
【方解】方中側柏葉涼血止血,生發烏發。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側柏也對皮膚癬菌具有抑製作用。
【用法】將上葯煎水濾渣取葯液溫浴頭部,每日1~2次。
【方十二】
【出處】民間驗方
【組成】石灰、馬齒莧適量。
【功用】抑菌,癬菌。
【主治】頭癬。
【方解】方中馬齒莧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石灰具有殺蟲作用。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有抑菌,癬菌作用。
【用法】石灰泡水,澄清後洗頭,再用馬齒莧搗爛,外敷患處,每日1次。
⑸ 你有哪些治療頭皮癬的辦法值得推薦
頭上的頭癬一般是很難好的,這個用普通洗發水是不管事的,可以試試藍頂洗發水,這個是專門治皮膚病的,洗上幾次就會有變化,祝早日康復。
⑹ 頭皮癬有什麼方法治
頭癬是累及頭皮和頭發的淺部真菌感染,根據致病菌和臨床表現的不同可分為黃癬(針尖大小的淡黃紅色半點,有鱗屑,後形成淡黃色痂)、白癬(初起紅色小丘疹,很快擴大成為圓形橢圓形斑,上有白色鱗屑)、黑癬(初起為散在灰白色鱗屑斑,後成片,毛發初期就折斷)及膿癬(初起炎性毛囊丘疹,繼發感染形成膿腫)。治療以綜合處理,口服抗真菌葯物,外塗抗真菌葯物,抗真菌葯物洗頭,剪發,同時對用具消毒。
⑺ 頭癬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和其他傳染病一樣,頭癬的防治措施也應該包括三方面,即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者。頭癬的發生和傳播與人們的生活水準、衛生居住條件以及醫學知識的普及程度密切相關。實踐證明,進一步普及衛生知識的教育、加強家庭寵物的管理對於頭癬的防治有重要意義。應積極治療患者、處理病畜以消滅傳染源,消毒處理理發工具,勿接觸病畜以切斷傳染途徑。
1)消滅傳染源即治癒所有頭癬患者及有病的家畜,這是最重要的。頭癬不僅侵犯頭皮,還侵入了毛囊根部,所以治療起來較其他癬病要復雜。
①拔發治療若頭癬范圍很小,可採用手工拔發治療,即用平頭鑷子在病損區沿頭發生長的方向逆根拔出。還應拔除病損區周圍3mm內所有正常頭發,以免病損擴散。然後將局部清洗干凈,塗以2%碘酒,每天1次。如此每周拔發1次,連續3~4次,並經常洗頭,每周塗5%硫磺軟膏一次。若病損面積較大,可先用X線照射使頭發松動而易於拔除。但此法必須具備一定的技術設備,且不適於所有患者,目前已很少使用。
②灰黃黴素綜合治療即內服灰黃黴素,配合外用2%碘酒或5%硫磺軟膏,每天洗頭,每1~2
周剪發一次。此法適於各型頭癬,但應注意葯物禁忌症及副作用,服葯期間注意復查肝功能。灰黃黴素服法按每日每公斤體重10~20mg,連服15~20天,視病情輕重調整劑量大小。對於病損較小的黃癬及白癬,還應盡量結合手工拔發治療,這樣可減少口服葯的用量從而避免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2)切斷傳播途徑
如果發現一個頭癬患者,應採取適當的隔離措施。例如患頭癬的兒童暫時不應到幼兒園或小學校去,待完全治好後再恢復集體生活。在家中也應避免傳染給家裡人或其他兒童。同時對患者用過的帽子、頭巾、枕巾、衣被等應採用日曬、開水煮燙等辦法消毒。污染過的理發工具也要徹底消毒,可以煮沸消毒,也可置於密閉容器內用甲醛氣體熏。帶菌的毛發、鱗屑及痂皮等應用火燒毀。
3)保護易感者對於頭癬來說,每一個兒童都是易感者,所以頭癬常在幼兒園或小學校里傳播。預防頭癬不是靠吃葯,而是要加強宣傳教育,使兒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並經常檢查兒童的頭部,如果發現可疑情況,應及時到醫院診治。
和其他傳染病一樣,頭癬的防治措施也應該包括三方面,即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者。
頭癬中醫治療方法
1.內治法:治宜養血和營祛風,方用癬復康。若屬風寒者,加制川烏、麻典各9g;若屬風熱者,加生地15g,菊花12g,苦參15g;若屬沖任不調者,加鹿角片9g、菟絲子12g、巴戟天6g。若為陰虛內熱者,用生地飲加減。若屬濕熱實症者,用龍膽瀉肝湯加黃柏、蒼術、薏苡仁治之。
2.外治法:可根據病情酌情選用下列諸方:
①癬葯水,用毛筆蘸塗擦患處,每日2~3次。
②滅癬靈,醋調膏,塗患處。
③癬可凈,水煎坐浴。
④汗斑方,調搽。
⑤槿酒擦劑,外擦,每日1~次。
⑥雄黃解毒散,醋調搽。
可採用雄黃糊溶發法,將雄黃(研成細末)、生石灰塊按1∶4比例放入容器內,然後加冷水使成稀糊狀,攪拌均勻。放置24h後備用。用前將頭發剪短,均勻塗於頭皮部,20min後,水洗,頭發即可脫落,每周應用1次。本葯為溶發作用,並不破壞毛根,故毛發可再生。但為徹底治癒頭癬,此法只可作為輔助療法。對炎症明顯、膿液較多的膿癬亦可用5%黃柏、10%生地榆或5%生理鹽水洗或濕敷。頭癬西醫治療方法(一)治療頭癬一般採用綜合性治療。
1.系統治療灰黃黴素目前仍為首選,對小孢子菌最為敏感。成人0.6~0.8g/d,兒童15~20mg/(kg?d),分3次飯後服用,療程3~4周。服葯期間,多食油脂性食物,以促進葯物吸收。同時要注意肝功能檢查。應用灰黃黴素如同時服用中葯茵陳,可提高其療效,減少灰黃黴素的用量。並避免應用抑制胃酸分泌葯物。酮康唑對斷發毛癬菌最敏感,兒童用量為5mg/(kg?d),1次頓服,最好進餐時服,療程4~8周。伊曲康唑用餐時服用,成人0.2g/d,兒童0.1g/d,每周1次,服用4~6周。特比萘芬0.25g/d,兒童0.125g/d,服用4~8周,服葯期間亦應注意肝功能檢查。膿癬急性期亦可短期加用小劑量皮質類固醇激素。
2.局部治療單用局部治療療效差,應同時進行系統治療或與拔發療法同時應用。外用葯常用者有5%~10%硫磺軟膏,2.5%碘酊,3%克霉唑霜等,連續應用1個月,不可間斷。塗葯前先用肥皂水洗頭,膿癬如膿液較多,炎症明顯時,可用溫和殺菌劑,如0.1%依沙吖啶(利凡諾)、1∶4000高錳酸鉀液或0.1%呋喃西林敷,或外用抗生素軟膏如環丙沙星軟膏等。在醫療條件較差的地區,對於面積較小(五分硬幣范圍以內)、數量不超過3塊的損害可採用拔發療法,即有用平頭鑷子將病損區及其周圍3mm范圍內的正常頭發連根拔出。拔發後外塗前述外用葯,每天1次。如此每周拔1次,連續3~4次。
治療期間應注意每天用溫肥皂水洗頭,以洗去帶菌鱗屑和痂皮,避免皮損播散。黃癬菌痂如過厚時,可先用5%水楊酸軟膏或油劑除去,然後再塗葯。用葯前將頭發剃去,每7~10天理發1次,以去除被感染的毛發。同時,對患者接觸過的物品,如帽子、枕巾、理發工具,要消毒處理,病發應焚毀。
預後
黑點癬、膿癬愈後常伴瘢痕及禿發。
⑻ 頭皮癬的治療方法
頭皮癬是一種由皮屑芽胞菌感染引起的頭部皮膚疾病,常伴有頭皮發癢的症狀。人體表面的皮膚代謝是個自然的過程,大概30天完成一個代謝周期。幾乎所有人的頭皮上都有皮屑芽胞菌,少量的皮屑芽胞菌是沒有害處的。當天氣變化,或人體因壓力導致荷爾蒙變化時,皮脂腺大量聚集於頭部表皮,為皮屑芽胞菌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皮屑芽胞菌的大量滋長加速了頭皮細胞的代謝。代謝周期達到10 - 15天時,會產生大量鱗屑。 【偏方一】組成:生薑數塊、高粱酒適量。用法:將生薑浸入高粱酒內,用時取出擦患處,每日2~3次。主治:頭皮癬【偏方二】組成:大蒜頭適量。用法:打碎用汁擦3 天。主治:頭皮癬說明:亦可用獨頭蒜放在銹鐵板上磨成漿,搽患處,連塗3次。【偏方三】組成:大蒜、麻油各適量。用法:將大蒜去皮搗爛如泥,以麻油調和如膏狀,先將患者頭發剃去,塗於患處,每日或隔日換葯1次。主治:頭皮癬【偏方四】組成:生蒜頭、爆竹葯適量。用法:磨擦患處,連搽幾次。主治:頭皮癬【偏方五】組成:土槿皮末30 克、地榆末12 克、燒酒500毫升。用法:浸7天後,搽患處。主治:頭皮癬【偏方六】組成:花生殼灰、硫黃、冰片各適量,茶適量,茶油少許。用法:茶葉加適量水煎取濃汁。外洗患處,再將花生殼、冰片、硫黃共研為未,入茶油調成糊狀,塗於已洗凈的患處,每日2 次,連續塗擦數日,以愈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