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榔榆盆景怎麼養
1、選樁要嚴格,樁坯必須新鮮,枯朽,無根須的不要,盡量選精,不追求多,保證所選樁坯都能成活。
2、榔榆的栽前處理非常重要,尤其對其創口和截面要護理好,因其創口遇水容易大量跑漿。所以樁坯經修剪處理後,一定要將截面及其創口修整光滑,大的截面最好將皮與木質部修成45度斜面。這樣既可防止細菌感染,又利於創口盡快癒合,早日生根。
3、創口經處理後,不能馬上上盆,要將其放置蔭涼處蔭干幾小時,讓傷口自然收水,形成一層保護膜,這樣可大大減少樁坯上盆後流汁的發生,所有榆屬品種的最大缺點就是容易流汁跑漿,如果榔榆樁壞在栽種前及栽種後,不能有效地克服這個缺點,那麼就很難保證樁壞的成活。
4、有些榔榆樁壞上面孔洞多,許多洞內還填滿了落葉土及雜草,必須將其徹底清除干凈。理由是:這些雜物中或多或少的都藏有蟻群或蟲卵,如 不在上盆前將其處理干凈,日後天氣轉暖,洞內蟻群及蟲卵活動增強,繁殖增多,難以根治,危害無窮,最後樁壞有可能被蛀食而亡。
榔榆喜干怕濕,因此,要用土瓦盆栽種。土最好用黃沙、松針土、黃土,以4:3:3的比例配成,這種土既透氣又能保水,還不會積水。盆底多墊幾層瓦片, 再墊一層粗沙,上好土後,先搖晃幾下,然後再沿盆邊向下壓實,以防樁根下形成空洞,影響發根。澆透定根水後,用塑料袋罩好,放在一個比較固定的地方,不要 經常搬動,以免碰松樁根,拉斷根芽。盡量控制澆水,多向枝幹上噴水,盆土最好保持偏干。
新樁成活後不可急於施肥,這是許多人養坯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應在秋後再施。
B. 榆樹要怎麼栽培
榆樹主要採用粗放式管理,其繁殖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高壓法。高壓法繁殖多作為商品盆景使用。第二種繁殖法是插根法。這種方法成活率非常高,生長速度也很快。一個月左右,便會萌芽生長。經過常規性管理,第二年移植間種。每年在小寒到大寒期間挖掘榆樹時,截剪下根條(不論大小),即時栽插在充分疏水透氣的泥中即可。
22榆樹的實用價值
榆樹可以說全身是寶。它的果實,俗稱榆錢,還有樹皮、葉和根都可以入葯。榆錢,在春季未出葉前,採摘未成熟的翅果,去除雜質曬干;樹皮,在夏秋剝下樹皮,去粗皮,曬干或鮮用;葉子,在夏秋採摘,曬干或鮮用;根皮應在秋季採收。這些都具有安神的功效。
C. 榆樹如何栽培
榆樹栽培
繁殖方式
主要採用播種繁殖,也可用嫁接、分櫱、扦插法繁殖。播種宜隨采隨播, 千粒重7.7克,發芽率65%-85%。扦插繁殖成活率高,達85%左右,扦插苗生長快。管理粗放。
播種
4月中旬榆錢由綠變淺黃色時適時采種,陰干後及時播種。一般採用條播行距30厘米,覆土1厘米踩實,因發芽時正是高溫乾燥季節,最好再覆3厘米土保濕,發芽時用耙子擋平。每畝用種4公斤左右。苗高10厘米左右間苗至10-20厘米,第二年間苗至行株距60×30厘米,以後根據培養苗木的大小間苗至合適的密度。
為了提高種子品質,種子應選自15-30年生的健壯母樹。當種子變為黃白色時即可採收。過早採收,種子秕,影響發芽率;過晚採集,種子易被風颳走。種子採收後不可暴曬,而應使其自然陰干,輕輕去掉種翅,避免損傷種子。苗圃的選擇與整地應選擇有水源、排水良好、土層較厚的沙壤土地作苗圃。 播種方法可採用畦播或壟播。播前整地要細,畝施有機肥4000-5000公斤,淺翻後灌足底水。
畝播種3-5公斤,開淺溝將種子播入,覆土0.5-1厘米,覆土過深則種子萌芽出土困難。播種後應稍加鎮壓,便於種子與土緊密結合和保墒。土壤乾旱時不可澆蒙頭大水,只可噴淋地表,以免土壤板結或沖走種子。6-10天出芽,10餘天後幼苗出土,小苗長到2-3片真葉時開始間苗,苗高5-6厘米時定苗,畝留苗3-4萬株。間苗時及時澆水,幼苗期加強中耕除草,7-8月上旬可追施復合肥10公斤。每半月一次,追施2次,也可施用新型葉面肥。8月中旬以後不可再施氨態氮肥,並要控制土壤水分,以利苗木木質化。
栽培技術
澆水
防積水過濕:榆樹最怕土壤過濕。夏季也一樣,稍干無妨,過濕害大,榆樹耐旱力比耐濕力強,很多榆樹盆景(特別是新樁)夏季枯死多因澆水過多,水多溫度高或施肥濃度掌握不當,造成根系慢慢腐爛而導致死亡。榆樹的夏季澆水原則應該是:干透濕透,稍干無妨,不可過濕。
光照
榆樹喜光,只有在陽光充足處才能生長良好健壯。如光照不足,其生長緩慢,枝條細,葉距長,葉色淺淡,須根少而細弱。所以必須有充足的光照。夏季是榆樹發根的黃金時期,增強光照會促進其生命活動旺盛,光合作用及新陳代謝功能加快,使樁根粗壯。一般家庭養花場地,不會從早到晚都有陽光,無需遮蔭。樓頂平台光照時間較長的地方,只要供水及時,就不會對榆樹產生危害,榆樹的根條生長的好壞,完全取決於光照的充足與否。
D. 榔榆的養殖過程
榔榆盆景養護管理和觀賞
(一)養護管理 放置場所:榔榆宜放在陽光充足、空氣流通之處。夏季不需遮蔭,冬季可置於室外,為防止盆土干凍,可連盆埋於土中。 澆水:榔榆性喜濕潤,澆水宜充足,夏季溫高光強,早晚各澆水一次,但不要使盆中積水。秋季澆水可少些,冬季如埋盆土中,可不必澆水。 施肥:冬季施一次廄肥或餅肥作基肥,4~10月間(梅雨季節除外)可每半個月施一次稀薄的有機肥,以保持正常生長養分的需要。肥料以氮、鉀肥為主。 修剪:榔榆枝葉生長快,為保持盆景造型宜經常進行修剪,一般在新芽枝伸長至5~6厘米時,僅留存2~3葉片,其餘均剪去。為了控制生長,還可隨時進行摘芽去梢。 翻盆:每隔2~3年進行一次,時間以春季萌芽前最宜,秋季亦可。翻盆時可去掉1B2左右舊土,並剪去部分老根,壅以肥沃疏鬆的培養土。病蟲害防治:榔榆蟲害較多,常見的榆葉金花蟲、介殼蟲、天牛、刺蛾和蓑蛾等。可噴灑80%敵敵畏1500倍液防治;天牛危害樹干,可用石硫合劑堵塞蟲孔。
(二)觀賞 榔榆樹姿瀟灑,樹皮斑然鱗裂,干柯枝曲,小枝柔垂,當新葉初放時,滿樹嫩綠,為最佳觀賞期。秋季落葉後也可作寒樹觀賞。此外,榔榆在初秋時將老葉全部摘去,並施一次速效氮肥,約半月後就可長出新葉,這樣一年就有兩次最佳觀賞時期。老樁盆景,根莖蒼古,姿態樸拙,如枯木逢春,仍舊崢嶸,最耐欣賞。
E. 榔榆怎樣才能插桿生根
一年生小枝條三四月扦插都可以活,冬季扦插也可以活。細小的一年生的那種枝條再粗活不了。
F. 榔榆的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主要是播種繁殖和扦插繁殖,但榔榆的種子獲取比較困難,用一般的扦插方法成活率也僅為20%~40%。
扦插繁殖
選擇插穗
榔榆插穗采自多年生樹樁盆景的1年生2年生枝條,插穗長為7~8cm 。
插穗的處理
為了解決榔榆不易生根的問題,對插穗扦插前進行不同葯劑處理。
榔榆的插穗分別採用
(1)1年生枝用200 ×10I6吲哚丁酸處理10min;
(2 )1年生枝用400×10奈乙酸處理10min;
(3)1年生枝條用清水處理;
(4)2年生枝用 200 ×10吲哚丁酸處理10min;
(5)2 年生枝用400×10奈乙酸處理10min;
(6)2 年生枝用清水處理。
扦插基質
扦插基質,一般要求潔凈,保水性強和溫差小,並具備良好的排水和透氣性。為了排除其它因素對不 同處理扦插成活率的影響,將供試驗的插穗,插在同一插床內。扦插基質採用生產磨菇後廢棄的棉籽皮。該基質不僅具有透氣、透水、保濕性好的特點,而且含菌量低,插穗不易腐爛, 價格便宜,PH值為6.0,尤其適合南方植材栽培基質的要求。
插床的設置
插床設置在陽處,冷窖前2m, 背風向陽處,以避免因風大, 出現插穗過度蒸騰,影響成活率的不利因素。插床東西走向,總長為15m,寬2m,高0.4m,分隔成4個大小不同的插床,紅磚砌牆,水泥抹縫。兩側分設深 0.16m 、寬0. 26m 的排水溝。扦插基質厚度為 0.35m,下面鋪 設厚3cm,直徑為1—5cm的石子為滲水層,水由滲水層可直接流至排水溝內。插床中間, 距床面 0.8m 處,安置直徑為6cm的噴霧器,兩側每間隔2m安裝一個直徑為1.8cm的圓形噴頭,噴嘴直徑0.1cm,噴霧范圍1.5m,雙側同時噴霧。
扦插方法
先將插床內基質鋪好,摟平,然後將插穗垂直插入疏鬆的基質內,插穗的株距為4cm,行距8cm。扦插的深度為插穗的1/ 3。隨即噴霧,使基質吸水下沉,與插穗緊貼。
插穗的管理
噴霧
插床東側設一泵房,並安置加壓泵一台,可根據天氣狀況和插床內溫度, 隨時控制噴霧。插床內空氣濕度一般保持在85%左右。
上盆
生根後將榔榆起出土盆,栽培基質仍採用棉籽皮,上盆後將其分組放置在插床 內,使其仍保持在扦插時的良好環境中,待20天後,將其移至溫室內。
施肥
插穗在生根發芽過程中,消耗了枝條內儲藏的大量養分,急需得到補充。因此,在插穗上盆後10天,施用麻醬水澆灌,以滿足其根系和植株生長發育的需要。 蟲害防治
榔榆蟲害較多,常見的榆葉金花蟲、介殼蟲、天牛、刺蛾和蓑蛾等。可噴灑80%敵敵畏1500倍液防治;天牛危害樹干,可用石硫合劑堵塞蟲孔。
病害防治
榆樁在製作盆景中常見及危害較大的病害大致有兩種:就是根腐病和枝梢叢枝病。
根腐病
根腐病嚴重時直接導致樹樁死亡;叢枝病則嚴重影響樹樁正常生長,使枝條多年難以過渡成型,嚴重時則造成樁體萎縮,枝條失態而舍棄。
防治方法:榆樁根腐病症狀主要表現在生長期葉發黃脫落,枝條逐步枯死,芽久滯不發或中途停止生長。在採掘野生榆樁時,必須多加註意使根的截面整齊,不要留有傷口,以防病菌侵入。榆樁的枝皮層較厚,水分較多,在養坯假植前必須使根截面適當乾燥,並可塗殺菌葯水防治根部染病。假植時不應選擇有腐殖質和有未發酵物質的不幹凈的土壤。土壤應進行消毒,養坯期間嚴格控水,切勿使根部處於過度潮濕和長期浸泡狀態,這樣容易促成根腐菌滋生。在翻盆時一旦發現根部皮層有黑褐色腐狀物,應立即用利器將其刮凈見新鮮組織,並對患部塗以25%可濕性粉劑和濃度為1000倍液的多菌靈,待葯液風干後上盆,同時對壞死的根條應剪除、燒毀,還要注意將刮除的殘物不要混入盆土中,以防再次感染。傷口癒合新根產生後方可施肥,以增強其抗病力。
叢枝病
榆樁叢枝病主要危害新梢、葉,表現為新梢叢生,直立向上,病枝展葉早且小,分枝密集等症狀。叢枝病病菌以菌絲體在被害枝梢上越冬,第二年抽新梢時侵入為害。在冬季對榆樁整枝時要剪除叢生校梢,集中燒毀,在早春芽萌動前可噴灑5度Be的石硫合劑,效果顯著。噴葯可在生長期每周進行一次,歷時五局可以根除叢枝病。在此期間,除避雨外還不要在枝葉上噴水,應保持葉面乾燥。 取材
可用播種繁殖苗木,10~11月種子成熟,及時採收,攤開曬干,楊去雜物,裝袋干藏。翌年春季3月播種,選無風晴天播於乎整苗床上,上覆細土,以不見種子為度,再蓋以稻草。約1個月左右即可發芽出土,及時揭草,適當間苗。在幼苗生長期間,應搞好水肥管理,鬆土除草,當年生苗木可高達30~40厘米。宜倒床培養數年,經修剪整形,再上盆加工。亦可挖取山野水邊榔榆老樁,選根露干粗,遭勁曲折、枝幹橫斜、葉片細J、、姿態古拙者。經過養胚,待根系發育、新生枝葉茂盛時,再上盆力口工造型。
上盆
①選盆:榔榆樹形古樸,葉色油綠,宜用紫砂陶盆或釉陶盆。盆形根據樹形而定,以長方形盆、橢圓形盆最為常。盆色以素雅為佳。
②用土:盆栽以疏鬆肥沃的熟化田園土或腐葉土為宜,通氣透水性好,有利於根系發育生長。
③栽種:在春季2~3月間芽萌發前上盆栽種,栽時將根部適當修剪,短截長根,壅培肥土,勿使根部拳曲。榔榆附石式盆景的栽種,先選具有石隙的松質石料,將樹根修剪整理後,納入石隙中,並用棕絲栓扎固定,勿傷根系,用青苔鋪墊,紮根後用濕的河泥塗抹石料夕卜面,再用苔薛包裹,然後將樹根連同附石定植於盆土中,精心養護2~3年,待嵌在石隙中的根系充分生長,填滿石隙,即可解去縛扎,這時根系與附石形成一體,一盆附石式榔榆盆景就基本製作成功。
造型
榔榆加工造型可採取修剪與攀扎相結合進行,攀扎可用棕絲或金屬絲,由於榔榆枝條生長較快,攀紮成型後,應及時拆除,以免陷絲,影響美觀。在生長期間,新抽生枝條,可剪去其新梢,以促生分枝,並將枝條扭曲造型。榔榆可塑性很強,可加工成多種形式。常見的有直乾式、斜於式、卧乾式、懸崖式及附石式等。枝葉可剪紮成片,也可修剪成自然樹冠。特別是附石式榔榆盆景,造型上允許有一定的誇張,可將樹木凌駕於山石之上,以樹為主,以石為次。
其造型時間在春季萌芽前,生長期不宜造型但可修剪。造型榔榆主幹以單干為主,較少多干,形式可選直乾式、斜乾式和曲乾式等。
主幹
榔榆枝條硬,三年生枝條已較難吊扎。對主幹的造型體現在對素材的選擇和修剪上,野外採掘苗應選擇主幹變化多、擁有良好骨架的毛胚,避免一根筆直主幹沒有分枝的毛胚。植株高度一般控制在2米至3.5米,該規格庭院綠化中應用較廣。
枝條
包括枝條的取捨、調整控制枝條方向和走勢、矯正伸展姿態等。一般從下而上逐枝進行,主枝應與主幹角度適宜、分布均勻、上下有一定間距。主枝延長枝留側芽輕剪,兩年左右交叉留芽,使主枝延長枝曲折發展。主枝上側枝應選長勢適中、方向適宜的枝條,使主幹與各級主側枝分布合理、上下錯落,側枝修剪一般留外芽,以利擴大樹冠。隨著枝條的增粗,及時拆除金屬絲,以防「陷絲」。對還未定型的枝條,可攀扎固定形態。
樹冠造型榔榆形成基本骨架後,每年休眠期剪除枯枝、病枝、並列枝、內生枝等。短截各級側枝,留20厘米至30厘米,促發分枝。疏除影響生長的徒長枝、重疊枝等。春季萌芽後,抹去過密或直立新稍,
各級主側枝一般留兩三個芽,逐步培育樹冠。在新枝伸長到10厘米時,留4至6個葉片,其餘剪去,如此反復多次修剪使葉片生長茂密。生長期內隨時除去其他萌芽,控制徒長,以免擾亂樹形。榔榆萌芽力強,在生長期要弱剪,休眠期強剪。
G. 怎樣種植榆樹
榆樹在我國各地均有分布,一般在冬春季節的休眠期進行移栽,猶以萌芽前的二三月成活率最高。製作前要先栽在沙土中「養坯」,栽種前要對枝幹、根系進行修剪,其傷口處常有粘性樹液流出,若這種樹液滲出過多,會嚴重影響成活率,應塗愈傷防腐膜在切口處,促進傷口組織癒合。
栽後將土壓實,但不必澆水,可在樹體噴施新高脂膜縮短緩期,健康成長,等2至3天後澆一次透水。以後將植株放在通風透光處養護,澆水做到不幹不澆,澆則澆透,嚴禁土壤積水。
其次,榆樹盆景造型時應根據老樁的基本形態,經過盤扎、修剪等製成直乾式、曲乾式、斜乾式、臨水式、懸崖式、風吹式、叢林式、附石式等不同形式的盆景。造型時間可在落葉後的休眠期,也可在生長期,但要避開萌芽期。
成型後的榆樹盆景在春季萌動前栽入紫砂盆之類的細盆觀賞,宜用疏鬆透氣、排水良好、含腐殖質豐富的沙質土壤栽種。平時放在通風良好、光照充足處養護,保持盆土濕潤而不積水。夏季高溫乾燥時可向植株周圍的地面灑水,但不宜向葉面直接噴水,以免葉片變大,失去美感。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
榆樹的萌發力很強,生長較快,生長季節要經常修剪,剪去過長、過亂的枝條,以保持樹型的優美。榆樹盆景的最佳觀賞期是新葉剛出時,若在8月上、中旬將葉片全部摘除,以後加強水肥管理,到9月下旬就會再次長出新葉,提高觀賞價值。
冬季移至光線明亮的冷涼室內,噴施護樹將軍,減少澆水,使植株充分休眠。養護中每2-3年翻盆一次,以使盆景生長旺盛,生機勃勃。
H. 請教榔榆下上樁的栽培方法
首先將樹樁按照將來盆景盆栽植要求,修剪、鋸切造型,現在天氣,榔榆有可能【傷流】——傷口流水,要想辦法馬上密封傷口,不能流水。然後找一個大型花盆,先將樹樁沾滿泥漿,然後栽植到沙質壤土內,慢慢填土固定,現在已經是深秋,要擺放到避風向陽的位置,澆足定根水。然後用純沙繼續堆積覆蓋樹樁,只保留部分枝葉在露天就可以。今後要保證沙子潮濕,明年繼續不動養樁1——2年,那麼大功告成。
I. 樃榆老樁毛細根太少如何種植
榔榆葉小,十分的漂亮,而且剛萌發的時候時葉子十分翠綠,這種植物有較強的生命力和適應性,對土壤氣候要求不高,這種盆景易於種植,不需要怎麼管理,而且經過藝術加工後其觀賞效果則更好,十分適合家庭種植,現已成為人們喜愛的盆景樹種。
正常的新芽有光澤,精神越長,證明老樹樁已經生根並有望存活。因此,盆栽植物不應該急於把自己暴露在陽光下,注意遮陽,逐漸適應陽光,適應環境。老樁當年不要急於換盆,這樣它的根才能得到發展,然後放到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