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蔗區主要分布在廣西(產量佔全國60%,尤其是廣西的南部一直致力於甘蔗的良種繁育和推廣,目前已成為廣西乃至華南最大的甘蔗良種繁育基地之一),廣東、台灣、福建、四川、雲南、江西、貴州、湖南、浙江、湖北等省(自治區)。
我國主產區甘蔗春播時間為1月底至3月中旬,5月至7月中旬收割,秋播以8底至9月底為宜。12月中旬收割。
甘蔗是用甘蔗切斷做種。
甘蔗種植技術
一、深耕:植地機耕要求二犁二耙,深度達50公分,土壤要疏鬆,種蔗溝深度要達30公分。
二、淺種:蔗種回土蓋種深度一般在5公分左右。
三、寬行:甘蔗種植行距要求在90—100公分,有利於通風透氣、植後田間管理。
四、密植:植蔗溝每100公分播蔗種5—6個,畝播雙芽苗蔗種3000—3500個。
五、施足基肥:每畝用農家肥1000—2000公斤。混10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尿素,15公斤氯化鉀堆漚7—15天後施入植蔗溝。
六、浸種:選用飽滿、無病蟲害、無傷的雙芽苗,採用清水或2%石灰水浸種1—2天,可提高蔗種抗旱能力,也可達到消滅病蟲害的作用。
七、下種方法:蔗種要平放在植溝,芽向兩側,回土蓋種時先將種苗輕壓入土後,再回土以利發根。
八、防治地下害蟲:為防地下蛐螬與蔗螟為害,種植時,每畝施用米樂爾2—3公斤。
九、萌芽前化學除草:種植後蔗苗沒有出土前,畝用40%阿特拉津25毫升加亞碼津200毫升,兌水50—60公斤噴表土控制雜草生長。
㈡ 揭秘甘蔗怎麼種植步驟 教
甘蔗種植方法:
1、精選種苗
塊選:
選擇大田生長較好,沒有病蟲危害(尤其是綿蚜蟲)的新植蔗作種。因為新植蔗生長後勁足,蔗梢中可溶性養分較多,蔗芽萌發力強。如果種苗不足,也可留宿根蔗作種。選好留種田後,應加強甘蔗生長後期的水肥管理, 使蔗梢吸收充足的水分和養分,有利於播種後蔗芽萌發生長。
株選:
在砍收時進行株選。選擇直立、莖粗、未開花的蔗株作種;剔除混的品種,以保證良種的純度。
留種長度:
根據需要而定。種苗充足的留梢頭苗30-50厘米; 種苗欠缺的留半莖作種;需要進行加速繁殖的良種則留全莖作種。留梢頭苗作種時, 應把生長點(俗稱雞蛋黃)砍去,以免堆放期間生長點繼續生長, 消耗養分或下種後只是頂芽芽長出1苗,其它的蔗芽生長受到抑止,不能萌發成苗。
2、砍種
單芽苗、雙芽苗和多芽苗:種苗由於含蔗芽數目的不同而有單芽苗、雙芽苗和多芽苗之分。生產上普遍採用雙芽苗,很少採用單芽苗和多芽苗。
多芽苗:由於「頂端優勢」的關系,一般上位芽先萌發, 上位芽萌發後會誘發生長素的產生,對下位芽的萌發起抑止作用。導致萌芽不整齊。這種現象,芽數越多越嚴重。
單芽苗:雖然不存在「頂端優勢」的影響,但由於芽的兩端都有切口,易乾旱失水和受病蟲危害,也很少採用。
雙芽苗:由於「頂端優勢」的影響不象多芽苗那樣嚴重, 且種苗中間有一個完整的節間,不象單芽苗那樣容易失水和受病蟲危害。萌芽率高,萌芽比較整齊。因此生產上普遍採用。梢頭苗的節間短,芽較密,可採用3-4個芽為一段。
㈢ 如何種植甘蔗
1.整地
(1)先犁遍蔗地,然後再耙碎耙平。
(2)開蔗溝行距:坡地0.9~1米、水田1.1~1.2米,溝深5~7寸,溝寬6~8寸,溝底要平,留1寸左右的松細土。
2.種苗處理
砍種:要求砍成雙芽段,砍種時注意不要砍壞蔗芽和砍破種苗兩端切口。
浸種:用2%的石灰水浸12小時或清水浸種24~36小時,可提高發芽率。
消毒:用2%多菌靈葯液浸種,消毒5~10分鍾,可防鳳梨病的發生。
3.種植
下種前,結合施放基肥,每畝施放3%呋南丹6~8斤或特丁磷6~8斤,防地下蟲危害種苗,確保發芽率。
下種:用雙行品字形或雙行擺種,蔗芽向兩側平擺。畝用種苗約1400斤,每米下種芽數要保證達10~12個有效芽。下種後用碎泥覆蓋一寸左右。
開排水溝:水田種的在蔗田周圍開通排水溝,田塊較大的還要開十字溝,確保蔗田雨後不積水,防止蔗種浸壞變質影響萌芽率。
除草:甘蔗種植後1~2天,需進行地面封草處理,即畝用40%阿特拉津150~200克,兌水50~60公斤噴霧地面防雜草。
4.苗期管理
種後加強蔗田的管理,一要防蔗田積水,一要防人畜殘踏。甘蔗齊苗3~5葉後要及時進行除草施肥,畝施尿素10~15市斤,以促進蔗苗健康生長。
㈣ 怎麼種甘蔗的方法
甘蔗的生長習性。甘蔗生長在熱帶溫度較高的地區,它喜溫,喜光,生長溫度要求很高,無霜期在三百多天以上,降水量要達到一千兩百毫米以上,日平均氣溫二十攝氏度,所以我國可以滿足甘蔗生長的地區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的一些省區。
甘蔗的栽培後管理。甘蔗的生長期長,植株高大,產量也高,這是由它的施肥量決定的,由於甘蔗需要肥料量很大,因此這是種植甘蔗最大的成本,每一噸甘蔗需要吸收氮二公斤左右,磷一點五公斤,鉀元素二點五公斤,所以我們需要精確施肥,把握好各種元素的施肥量。
㈤ 甘蔗的種植方法
一、選取甘蔗苗
一般種植甘蔗時直接種植甘蔗苗,可以選用甘蔗尾部的部分,因為甘蔗尾部的芽最密集,發芽高,將甘蔗苗砍成大約20厘米一段,芽要朝向兩側,注意不要砍斷了蔗苗。
二、整地
在種植前要將土地深耕,為甘蔗苗提供一個疏鬆並且肥沃的土壤條件,深度在30厘米,種植溝的深度要在30厘米左右,寬度要在20到25厘米左右,種植溝的溝底要平整,行距大約1.5米即可。
三、種植方法
在種植甘蔗苗的時候,將土壤澆上水,將甘蔗苗輕輕的壓入泥漿裡面,壓入一半即可,要將甘蔗苗的一半露在外面。甘蔗苗要平放,不要豎著放,芽眼要放在左右兩側,株距要控制在20厘米左右。播種後一般一個月左右就開始發芽了。
㈥ 甘蔗怎麼種植方法
甘蔗的種植分為春植,秋植,冬植,我們就來介紹一下產量最高的秋植甘蔗如何種植哈。
秋植甘蔗又可分為早秋植(在8月份,適應於華南地區),中秋植(在9月份,適應於華南,海南地區),晚秋植(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前,適應於華南,海南地區)。你可以根據本地的氣候類型和土壤生產條件確定播期。
5,秋植甘蔗正好處於熱帶風暴和台風季,一定要注意做好防風抗倒工作,一是要選用抗倒伏品種,二是要深溝植,高培土,壓緊壟上的鬆土,三是防治好病蟲鼠害,在台風來臨前把蔗林捆成"人"字形,四是對於倒伏的甘蔗風雨後及時扶正。
秋植甘蔗因生長期長,長達14-18個月,素稱"豐年蔗",一般比春蔗增產20-30%,比冬蔗增產10-20%。
㈦ 柳州種植甘蔗的秘訣
做好甘蔗的防旱工作,可以從河裡抽水灌溉或作地頭水櫃,有條件的話可以用上點灌式,讓甘蔗長得更好些。為了減輕蔗農的勞動強度,陳書記還建議莫祖香用農機補貼的政策買拖拉機。最後他還要求有關部門要重視這樣的甘蔗種植大戶,有可能可以與他結成對子,為他解決一些實際困難。
㈧ 南方甘蔗的種植方法和時間是什麼
一、甘蔗的種植時間
我國主產區甘蔗春播時間為1月底至3月中旬,南方早點,北方遲點,但不能晚於4月中旬,5月至7月中旬收割,秋播以8底至9月底為宜,12月中旬收割。
二、甘蔗的種植技術
1、深耕:植地機耕要求二犁二耙,深度達50公分,土壤要疏鬆,種蔗溝深度要達30公分。
2、淺種:蔗種回土蓋種深度一般在5公分左右。
3、寬行:甘蔗種植行距要求在90-100公分,有利於通風透氣、植後田間管理。
4、密植:植蔗溝每100公分播蔗種5-6個,畝播雙芽苗蔗種3000-3500個。
5、施足基肥:每畝用農家肥1000-2000公斤。混10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尿素,15公斤氯化鉀堆漚7-15天後施入植蔗溝。
6、浸種:選用飽滿、無病蟲害、無傷的雙芽苗,採用清水或2%石灰水浸種1-2天,可提高蔗種抗旱能力,也可達到消滅病蟲害的作用。
7、下種方法:蔗種要平放在植溝,芽向兩側,回土蓋種時先將種苗輕壓入土後,再回土以利發根。
8、防治地下害蟲:為防地下蛐螬與蔗螟為害,種植時,每畝施用米樂爾2-3公斤。
9、萌芽前化學除草:種植後蔗苗沒有出土前,畝用40%阿特拉津25毫升加亞碼津200毫升,兌水50-60公斤噴表土控制雜草生長。
甘蔗常見的蟲害及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主要採取健身栽培,合理密植,科學管理和施肥。選蔗莖粗大,均勻無裂縫,無蟲孔的蔗梢作種。種植溝距120厘米,溝深40厘米以上,溝底寬20厘米,每公尺播20芽左右。保證畝有效莖不少於4500株。生長期及時撥除枯心苗,枯梢集中燒毀,用注射或用針刺殺莖內幼蟲。
2、物理防治:利用成蟲的趨光性,安裝頻振殺蟲燈誘殺成蟲。
3、化學防治:抓住發生高峰期(3-4月、6-7月、9-10月)和發生動態進行防治。
㈨ 甘蔗種植方法
它的種植方法很簡單。通常是用蔗芽進行的,選尾巴芽多,長的較長且比較粗狀的,這樣的更耐寒,萌發力也強,能更快長出新根。土質最好是肥沃,疏鬆的,可先耕地,之後適量撒肥。處理好後就可將蔗芽種下,不可覆土太深。此外,後期的管理很重要,要及時施肥,肥料用腐熟後的有機肥,還要適量澆水。
㈩ 甘蔗要怎麼種,甘蔗的種植技術
一、深耕:植地機耕要求二犁二耙,深度達50公分,土壤要疏鬆,種蔗溝深度要達30公分。
二、淺種:蔗種回土蓋種深度一般在5公分左右。
三、寬行:甘蔗種植行距要求在90—100公分,有利於通風透氣、植後田間管理。
四、密植:植蔗溝每100公分播蔗種5—6個,畝播雙芽苗蔗種3000—3500個。
五、施足基肥:每畝用農家肥1000—2000公斤。混10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尿素,15公斤氯化鉀堆漚7—15天後施入植蔗溝。
六、甘蔗的浸種:選用飽滿、無病蟲害、無傷的雙芽苗,採用清水或2%石灰水浸種1—2天,可提高蔗種抗旱能力,也可達到消滅病蟲害的作用。
七、甘蔗的下種方法:蔗種要平放在植溝,芽向兩側,回土蓋種時先將種苗輕壓入土後,再回土以利發根。
八、甘蔗防治地下害蟲的方法:為防地下蛐螬與蔗螟為害,種植時,每畝施用米樂爾2—3公斤。
九、甘蔗萌芽前化學除草:種植後蔗苗沒有出土前,畝用40%阿特拉津25毫升加亞碼津200毫升,兌水50—60公斤噴表土控制雜草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