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運用了什麼人物描寫方法
曹操:野心勃勃,老謀深算,陰險狡詐,想方設法讓劉備露出英雄本質。
劉備:忠心為國,聰明伶俐,隨機應變,用盡一切方法使曹操看出他胸無大志。
關羽:機智勇敢、武藝高超、對劉備忠心耿耿。
張飛:對劉備忠心耿耿。
陳登、陳珪:見利忘義,牆頭草兩邊倒。
車胄:輕信於人,不能明察部下。
袁術:眼高手低,能享樂不能吃苦。
董承:忠於國家,能為國家而死。
程昱、郭嘉:深知韜略,這里充當馬後炮的角色。
公孫瓚:驕傲自大、不重信義、失於民心。
② 三國演中作者描寫人物用了哪些方法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5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全書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編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里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作品名稱
三國演義
外文名稱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作品別名
三國志通俗演義、三國志演義
創作年代
元末明初洪武年間
文學體裁
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
作者
羅貫中
章回數量
一百二十回(章)
發行地區
中國
語言
中文
成書時間
元末明初時期
類別
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
內容簡介
《三國演義》反映了豐富的歷史內容,人物名稱、地理名稱、主要事件與《三國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國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礎上,才進行再發揮,進行誇張、美化、醜化等等,這也是歷史演義小說的套路。《三國演義》一方面反映了真實的三國歷史,照顧到讀者希望了解真實歷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據明朝社會的實際情況對三國人物進行了誇張、美化、醜化等等。
漢室傾頹·討伐董卓
東漢末年,宦官當權,生靈塗炭,民不聊生。靈帝中平元年,張角兄弟發動黃巾起義,官軍聞風喪膽。為抵抗黃巾,幽州太守劉焉出榜招兵。榜文前,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萍水相逢。三人都有為國效力之心,於是桃園結為異姓兄弟,投靠劉焉。從軍後劉、關、張顯示出非凡的才能,一敗黃巾於涿郡,二敗黃巾於青州。不久,又救出被張角打敗的董卓,但董卓見劉備是白身,並不答謝。張飛大怒,要斬董卓,被劉備勸住。劉關張與朱儁、孫堅進攻黃巾,大勝。朱儁、孫堅皆受封賞,只有劉備被冷落。很久之後,劉備才被封為定州中山府安喜縣尉。到任四月,督郵來縣巡視,借機索要賄賂。因劉備不從而欲存心陷害,張飛得知後怒鞭督郵,三人被迫棄去職位,投了劉恢。不久參加平定魚陽之戰,劉備因立功被任平原令,開始擁有一支人馬。
③ 三國演義的寫作手法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即以小說為目的,人們對其的評論便應該從文學角度出發,決然不會在歷史問題上挑剔。
虛虛實實已經無關緊要了。
那是什麼寫作手法呢?
1:以正史為骨架,民間流傳的故事為血肉寫成
2:《三國》敘述模式並非嚴格統一,,其大致有兩種敘事方式:即類似於史傳文本(受歷史事實影響部分)的敘事和類似於話本文本(受民間藝術影響部分)的敘事,相對應的主要手法分別第一人稱全知敘事和第三人稱限知敘事;敘事時間上大致是按照歷史事件的發展的連貫敘述;敘事結構上也基本按照情節展開,正如中國現代著名學者陳平原所指出:「中國古代小說在敘事時間上基本採用連貫敘述,在敘事角度上基本採用全知視角,在敘事結構上基本以情節為結構中心。」(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陳平原小說史論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256〕
《三國》(主要受民間藝術影響的蜀國部分)已經有了大量直接心理描寫,經常使用懸念(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以造成一種神秘和傳奇色彩,也有了大量的虛構情節。
《三國》引入了三國時代人物的許多詩文,如孔明的《隆中對》、前後《出師表》、曹操《短歌行》、曹植的《銅雀台賦》等;大量採用魏晉筆記小說中材料等穿插文中。這樣的作用是一方面可以作為佐證或者說明觀點,加深讀者印象;另一方面是有利於文章篇章布局的展開。
④ 於三國演義中,作者用了何描寫手法來刻劃曹操使用該手法有何優點並產生什麼效果試根據書中內容詳述之
……幾乎所有著名人物都採用了多種描寫手法,但《三國演義》的總體思想卻是為了迎合封建道德統治的尊劉抑曹,對當時曹操帶給北方的平靜和政治的短暫清明隻字未提,倒是軍事方面的總體局勢符合歷史情形(除了某些讓人混亂的地名,例如虎牢關和汜水關,例如荊州城包含襄陽,江陵,最後連公安縣都算進去了……)
呃……跑題了……簡單來說,三國演義比較多用的是語言描寫和某次事件的情節描寫,來讓某角色立體,豐滿。就說曹操:在逃難中和陳宮去其父親好友呂伯奢處,主人親自去買酒,還讓家人殺豬以待。曹操因聽到刀具聲音和廚子的只言片語殺死呂伯奢一家後說出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 不教天下人負我!」,只有他能對不起天下,天下所有人都不能對不起他。直接把曹操打入道德的最低點,成為他在演義中的一大污點。還有類似於夢中殺人,割發代首等等,無一不說明曹操的多疑,狡詐,狠辣。
PS:《三國志》裴松之注引《魏書》曰: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倒是《孫盛雜記》提到,因曹操聽到異聲(原文是食器聲,不見得是刀具聲),於是滿懷疑心,連夜殺人,臨走前悲凄的留下一句:「寧我負人,毋人負我!」。沒有加上「天下」二字上綱上線那麼嚴重,內容不過是曹操錯殺故人一家後的自我反問:「難道是我對不起別人,沒有人對不起我嗎?」
註:(《魏書》中呂伯奢不是陳宮父親老友,而是曹操故人。)
⑤ 《三國演義》在描寫人物時運用了哪些手法
在描寫人物時,《演義》所運用的誇張、烘托、對比等手法,顯示出作者極高的藝術造詣。如「關公溫酒斬華雄」一節,作者並不詳述關羽的武藝如何高強,膽識如何過人,而是通過預先描寫華雄非凡的勇猛,交戰時震天動地的鼓聲,那碗尚有餘溫的酒來表現關羽的神勇。
⑥ 三國演義採用什麼敘述手法
1:以正史為骨架,民間流傳的故事為血肉寫成
2:《三國》敘述模式並非嚴格統一,,其大致有兩種敘事方式:即類似於史傳文本(受歷史事實影響部分)的敘事和類似於話本文本(受民間藝術影響部分)的敘事,相對應的主要手法分別第一人稱全知敘事和第三人稱限知敘事;敘事時間上大致是按照歷史事件的發展的連貫敘述;敘事結構上也基本按照情節展開,正如中國現代著名學者陳平原所指出:「中國古代小說在敘事時間上基本採用連貫敘述,在敘事角度上基本採用全知視角,在敘事結構上基本以情節為結構中心。」(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陳平原小說史論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256〕
《三國》(主要受民間藝術影響的蜀國部分)已經有了大量直接心理描寫,經常使用懸念(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以造成一種神秘和傳奇色彩,也有了大量的虛構情節。
《三國》引入了三國時代人物的許多詩文,如孔明的《隆中對》、前後《出師表》、曹操《短歌行》、曹植的《銅雀台賦》等;大量採用魏晉筆記小說中材料等穿插文中。這樣的作用是一方面可以作為佐證或者說明觀點,加深讀者印象;另一方面是有利於文章篇章布局的展開。
⑦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開場運用了哪些描寫
景物描寫,寫出了諸葛亮隱居山林,頗有神秘感。側面描寫,自比管仲,好梁父吟,百姓唱他寫的詩歌,宣傳了諸葛亮的智慧。對比手法,把徐庶駑馬,諸葛亮則為麒麟
⑧ 三國演義用到那些寫作手法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即以小說為目的,人們對其的評論便應該從文學角度出發,決然不會在歷史問題上挑剔。
虛虛實實已經無關緊要了。
那是什麼寫作手法呢?
1:以正史為骨架,民間流傳的故事為血肉寫成
2:《三國》敘述模式並非嚴格統一,,其大致有兩種敘事方式:即類似於史傳文本(受歷史事實影響部分)的敘事和類似於話本文本(受民間藝術影響部分)的敘事,相對應的主要手法分別第一人稱全知敘事和第三人稱限知敘事;敘事時間上大致是按照歷史事件的發展的連貫敘述;敘事結構上也基本按照情節展開,正如中國現代著名學者陳平原所指出:「中國古代小說在敘事時間上基本採用連貫敘述,在敘事角度上基本採用全知視角,在敘事結構上基本以情節為結構中心。」(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陳平原小說史論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256〕
《三國》(主要受民間藝術影響的蜀國部分)已經有了大量直接心理描寫,經常使用懸念(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以造成一種神秘和傳奇色彩,也有了大量的虛構情節。
《三國》引入了三國時代人物的許多詩文,如孔明的《隆中對》、前後《出師表》、曹操《短歌行》、曹植的《銅雀台賦》等;大量採用魏晉筆記小說中材料等穿插文中。這樣的作用是一方面可以作為佐證或者說明觀點,加深讀者印象;另一方面是有利於文章篇章布局的展開。
⑨ 在 三國演義 中 有許多關於關羽的故事 請試著寫兩個短文 採用了什麼描寫方法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根據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註解以及民間三國故事傳說經過藝術加工創作而成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與《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該作品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該版本也成為諸多版本中水平最高、流傳最廣的版本。
⑩ 三國演義的人物出場運用了哪些描寫手法,能分析出他們哪些性格特點
展開全部
身著八卦仙衣,手持八卦羽扇,頭頂雲帽——諸葛亮
孔明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
面如重棗
卧蠶眉丹鳳眼
五綹長髯
金盔金甲綠征袍
胯下赤兔胭脂獸
手持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
「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
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卧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
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
馬超: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細膀寬,聲雄力猛,白袍銀鎧,手執長槍,真可謂「錦馬超」!、
飛:燕頷虎須,豹頭環眼,聲若巨雷,勢如烈馬,手提丈八點蛇矛,好不威風。
周瑜:姿志風流,儀容秀麗,佳配小喬,虎背熊腰,風流名將,才智過人
人物武器
張飛
丈八蛇矛
黃忠
銀龍鎖日月
三廷砍山刀
劉備
雌雄勾股雙劍
趙雲
亮銀槍
馬超
束英亮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