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計算土石方數量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計算土石方數量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2-25 09:11:24

A. 土石方算量的方法

分成多塊封閉區域分別計算,如果場地設計成是平面,使用方格網方量計算中的統一設計高方式計算;如果場地設計成斜面的,使用方格網方量計算中的三角網方式計算,前提是使用斜面的設計高程建立DTM並保存設計高程構成的三角網文件。

方格網法土方量計算:

(使用該方格網計算土方前,須使用PLine復合線圍取閉合的土方量計算邊界,一定要閉合,但是盡量不要擬合。因為擬合過的曲線在進行土方計算時會用折線迭代,影響計算結果的精度。)

用方格網法算土方量,設計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斜面,還可以是三角網。
(1)設計面是平面時的操作步驟:
選擇「工程應用\方格網法土方計算」命令。
命令行提示:「選擇計算區域邊界線」;選擇土方計算區域的邊界線(閉合復合線)。
屏幕上將彈出方格網土方計算對話框,在對話框中選擇所需的坐標文件(原始的地形坐標數據);在「設計面」欄選擇「平面」,並輸入目標高程;在「方格寬度」欄,輸入方格網的寬度,這

是每個方格的邊長,默認值為20米。由原理可知,方格的寬度越小,計算精度越高。但如果給的值太小,超過了野外採集的點的密度也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點擊「確定」,命令行提示:
最小高程=XX.XXX ,最大高程=XX.XXX
總填方=XXXX.X立方米, 總挖方=XXX.X立方米
同時圖上繪出所分析的方格網,填挖方的分界線(綠色折線),並給出每個方格的填挖方,每行的挖方和每列的填方。

(2)設計面是斜面時的操作步驟:
設計面是斜面的時候的,操作步驟與平面的時候基本相同,區別在於在方格網土方計算對話框中「設計面」欄中,選擇「斜面【基準點】」或「斜面【基準線】」
A. 如果設計的面是斜面(基準點),需要確定坡度、基準點和向下方向上一點的坐標,以及基準點的設計高程。
點擊「拾取」,命令行提示:
點取設計面基準點:確定設計面的基準點;
指定斜坡設計面向下的方向:點取斜坡設計面向下的方向;

B.如果設計的面是斜面(基準線),需要輸入坡度並點取基準線上的兩個點以及基準線向下方向上的一點,最後輸入基準線上兩個點的設計高程即可進行計算。
點擊「拾取」,命令行提示:
點取基準線第一點:點取基準線的一點;
點取基準線第二點:點取基準線的另一點;
指定設計高程低於基準線方向上的一點:指定基準線方向兩側低的一邊;

(3)設計面是三角網文件時的操作步驟:(適用於有多個不同設計高程的平整場地,使用該方式進行土方計算前,須使用設計高程建立DTM三角網,並使用「等高線/三角網存取/寫入文件」保存為*.sjw

文件)
首先,在方格網土方計算對話框中,頂部選擇所需的坐標文件(原始的地形坐標數據)。
選擇設計的三角網文件(設計高程建立的三角網文件*.sjw),點擊「確定」,即可進行方格網土方計算。

2.等高線法土方量計算
用此功能可計算任兩條等高線之間的土方量,但所選等高線必須閉合,且等高線具有高程屬性。由於兩條等高線所圍面積可求,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差已知,可求出這兩條等高線之間的土方量。
點取「工程應用」下的「等高線法土方計算」。
屏幕提示:選擇參與計算的封閉等高線可逐個點取參與計算的等高線,也可按住滑鼠左鍵拖框選取。但是只有封閉的等高線才有效。
回車後屏幕提示:輸入最高點高程:

B. 「土方工程量」的計算方法哪些

1、土方量的計算方法有:

體積法:用求體積的公式進行土方估算.

斷面法:是以一組等距(或不等距)的相互平行的截面將擬計算的地塊、地形單體(如山、溪澗、池、島等)和土方工程(如堤、溝渠、路塹、路槽等)分截成"段",分別計算這些"段"的體積,再將各段體積累加,以求得該計算對象的總土方量.

方格網法:方格網法是把平整場地的設計工作與土方量計算工作結合在一起進行的.

C. 土方量計算方法,用什麼

2009-5-2 10,試述用方格網法計算場地平整土方量的步驟方法。 2011-4-28 南方CASS7.1版本 基礎教程以及土方量計算方法。 4 2010-12-27 土方量計算方法 16 2008-3-7 急!通訊管道土方量計算方法 53 2008-2-1 溝槽開挖土方量計算方法 16 >>

D. 現在施工單位中土石方量計算常用的計算方法有哪些其哪些最常用望高手指點。。。

1、按一定的間距(方格)測出原地貌的高程,減去相對應這些點的設計高程,相加後除以點數*平面面積=土方方量.
2、按一定的間距,測出剖面,算出剖面面積,平均後*剖面間距總長=土方方量
面積的計算方法有:CAD測面積法,求積儀法、方格法、平均高度法、割補法等等

E. 土石方量計算的基本方法具體概念是什麼

土石方量計算的基本方法 土石方量計算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平均高度法和平均斷面法兩種。 1.平均高度法 (1)四方稜柱體法。 四方稜柱體法,是將施工區域劃分為若干個邊長為a的方格網,每個方格網的土方體積V等於底面積a2乘四個角點高度的平均值(圖1-18),即 (2):三角稜柱體法。 三角稜柱體法,是將每一個方格順地形的等高線沿對角線劃分成兩個三角形,然後分別計算每一個三角稜柱體的土方量。 當三角形有填有挖時〔圖1-19(b)〕,則其零線將三角形分成兩部分, 底面為三角形的錐體: 2.平均斷面法 平均斷面法(圖1-20),可按近似公式和較精確的公式進行計算。

F. 工程土方量的計算方法

1、斷面法

當地形復雜起伏變化較大,或地狹長、挖填深度較大且不規則的地段,宜選擇橫斷面法進行土方量計算。

土石方量精度與間距L的長度有關,L越小,精度就越高。但是這種方法計算量大,尤其是在范圍較大、精度要求高的情況下更為明顯;若是為了減少計算量而加大斷面間隔,就會降低計算結果的精度;所以斷面法存在著計算精度和計算速度的矛盾。

2、方格網法

對於大面積的土石方估算以及一些地形起伏較小、坡度變化平緩的場地適宜用格網法,將場地劃分成若干個正方形格網,然後計算每個四稜柱的體積,從而將所有四稜柱的體積匯總得到總的土方量。在傳統的方格網計算中,土方量的計算精度不高。引入一種新的高程內插的方法,即楊赤中濾波推估法。

楊赤中濾波與推估法就是在復合變數理論的基礎上,對已知離散點數據進行二項式加權游動平均,然後在濾波的基礎上,建立隨機特徵函數和估值協方差函數,對待估點的屬性值(如高程等)進行推估。



土方量計算的作用

土方量的計算是工程施工的一個重要步驟,工程設計階段必須對土石方量進行預算,它直接關繫到工程的費用概算及方案選優。

一些工程項目由土方量計算的精確性而產生的糾紛也是比較常見的,利用測量單位現場實測出的地形數據或原有的數字地形數據,快速准確的計算出土方量就成了人們日益關心的問題,比較常用的土方量計算方法有:方格網法、斷面法、DTM法、和平均高程法(散點法)、等高線法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土方量計算、網路-土方量

G. 土方量的幾種計算方法

挖土、填土、運輸的工作量通常都用立方米計算,有時也簡稱土方。

土方工程。土木工程中,土石方工程有: 場地平整、路基開挖、人防工程開挖、地坪填土,路基填築以及基坑回填。要合理安排施工計劃,盡量不要安排在雨季,同時為了降低土石方工程施工費用,貫徹不佔或少佔農田和可耕地並有利於改地造田的原則,要作出土石方的合理調配方案,統籌安排

體積估算
在建築過程中,不管是原地形或設計地形,經常會碰到一些類似錐體、稜台等幾何形體的地形單體。這些地形單體的體積可用相近的幾何體體積公式來計算,此法簡便,但精度較差,多用於估算。

斷面法
斷面法是以一組等距(或不等距)的互相平行的截面將擬計算的地塊、地形單體(如山、溪澗、池、島等)和土方工程(如堤、溝渠、路塹、路槽等)分截成「段」。
分別計算
這些「段」的體積。再將各段體積累加,以求得該計算對象的總土方量。
其計算公式如下: v=(s1+s2)*l/2
當S1=S2時
V=S*L
此法的計算精度取決於截取斷面的數量,多則精,少則粗。
斷面法根據其取斷面的方向不同可分為垂直斷面法、水平斷面法(或等高面法)及與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成角斷面法。以下主要介紹前兩種方法。
(一)垂直斷面法
此法適用於帶狀地形單體或土方工程(如帶狀山體、水體、溝,、堤、路塹、路槽等)的土方量計算。
其基本計算公式如公式(1—7)。公式(1—7)雖然簡便,但在Sl和S2的面積相差較大或兩相鄰斷面之間的距離大於50m時,計算的結果,誤差較大,遇上述情況,可改用以下公式運算:
v=L*(S1+S2+S3)/6
式中 S——中間斷面面積。
S。的面積有兩種求法:
(1) 用求稜台中截面面積公式:
(2)用S1及S2各相應邊的算術平均值求S。的面積。
例:設有一土堤,計算段兩端斷面呈梯形,二斷面之間的距離為60m,試比較用算術平均法和擬稜台公式計算所得結果。
先求Sl、S2面積
(二)等高面法(水平斷面法)
等高面法是沿等高線取斷面,等高距即為兩相鄰斷面的高,計算方法同斷面法。

方格網法
在建園過程中,地形改造除挖湖堆山,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各種用途的地坪、緩坡地需要平整。平整場地的工作是將原來高低不平的、比較破碎的地形按設計要求整理成為平坦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場地,如:停車場、集散廣場、體育場、露天演出場等等;整理這類地塊的土方計算最適宜用方格網法。
方格網法是把平整場地的設計工作和土方量計算工作結合在一起進行的。其工作程序是:(1)在附有等高線的施工現場地形圖上作方格網控制施工場地,方格邊長數值取決於所要求的計算精度和地形變化的復雜程度。在園林中一般用20~40m;(2)在地形圖上用插入法求出各角點的原地形標高(或把方格網各角點測設到地面上,同時測出各角點的標高,並標記在圖上);(3)依設計意圖(如:地面的形狀、坡向、坡度值等)確定各角點的設計標高;(4)比較原地形標高和設計標高,求得施工標高;(5)土方計算,其具體計算步驟和方法結合實例加以闡明。

H. 土石方計算方法有哪些

土方工程量的計算主要有以下幾種 (1)平整場地系指厚度在±30cm以內的就地挖、填、找平,其工程量按建築物的首層建築面積計算。 (2)挖地槽工程量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其中:外牆地槽長度按設計圖示外牆槽底中心線長度計算

I. 土石方計算方法一般有哪些

30工分以內屬於場地平整,30工分以上屬於土方開挖,土方開外設計n 多專業幾何知識,是你在網上難以學到的! 一般就是計算所挖土以及回填.運輸的體積.

J. 土石方量估算的方法有哪些 分別實用與哪些場合

土方量的計算土方工程主要依據豎向設計進行土方工程計算及土方施工、塑造、整理園林建設場地。
土方量計算一般根據附有原地形等高線的設計地形來進行,但通過計算,有時反過來又可以修訂設計圖中的不足,使圖紙更完善。土方量的計算在規劃階段無須過分精確,故只需估算,而在作施工圖時,則土方工程量就需要較精確計算。土方量的計算方法有:
1. 體積法:用求體積的公式進行土方估算。
2. 斷面法:是以一組等距(或不等距)的相互平行的截面將擬計算的地塊、地形單體(如山、溪澗、池、島等)和土方工程(如堤、溝渠、路塹、路槽等)分截成"段",分別計算這些"段"的體積,再將各段體積累加,以求得該計算對象的總土方量。
3. 方格網法:方格網法是把平整場地的設計工作與土方量計算工作結合在一起進行的。方格網法的具體工作程序為:
在附有等高線的施工現場地形圖上作方格網控制施工場地,依據設計意圖,如地面形狀、坡向、坡度值等。確定各角點的設計標高、施工標高,劃分填挖方區,計算土方量,繪制出土方調配圖及場地設計等高線圖。
土方施工按挖、運、填、夯等施工組織設計安排未進行,以達到建設場地的要求而結束。

閱讀全文

與計算土石方數量的常用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開賬的步驟與方法 瀏覽:277
養金魚簡單方法 瀏覽:824
手機遙控長虹電視方法 瀏覽:34
蒸芋頭粉中間夾生有什麼補救方法 瀏覽:501
非瘟治療土方法 瀏覽:660
列印位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81
乘法帶零的簡便方法 瀏覽:383
咖啡機的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976
微生物遺傳型的鑒定方法有哪些 瀏覽:428
怕丟人怎麼辦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908
怎麼判斷浮漂的准確方法 瀏覽:602
階段性鼻炎治療方法 瀏覽:133
具體研究方法及研究計劃 瀏覽:260
什麼方法可以最快消腫 瀏覽:776
心房顫動有什麼非葯物治療方法 瀏覽:802
拆千紙鶴方法視頻 瀏覽:209
樣品預處理有哪些預處理方法優缺點 瀏覽:895
綁絲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755
怎樣快速解決痛經的方法 瀏覽:790
七年級列方程的方法與技巧 瀏覽: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