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在工地受傷怎麼個補償方法

在工地受傷怎麼個補償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25 09:11:05

㈠ 在工地上受傷怎樣賠償,要走什麼程序

申請工傷認定辦事流程:
一、申請:由用人單位、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向醫保科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來訪、詢問,醫保科以書面告知申請須知,並提供《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審核:審核申請人提供的材料是否完整、是否符合受理條件。(不完整的當場或者15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一次性告知。)
三、受理:提供的材料完整,屬於本局行政部門管轄范圍且在受理時效內的受理,並告知受理不受理。
四、調查核實: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後,根據需要對提供的證據進行調查核實。並於受理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
五、送達:在工傷認定決定作出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將工傷認定決定送達工傷認定申請人(受傷害職工和用人單位)。
六:行政復議:當事人、用人單位對工傷認定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
七、行政訴訟:當事人、用人單位對行政復議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注意事項:
一、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為1年。即: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一年內申請有效。
二、用人單位為本行政區域內的各類企業,即市區內市屬以上企業。
三、職工:必須是合法的勞動者。即男16周歲以上至60周歲以下,女16周歲以上55周歲以下的勞動者(不含離退休人員)。
四、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的材料:
1、工傷認定申請表;2、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3、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4、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五、工傷認定時限:即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
六、送達時限:即自工傷認定決定作出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送達申請人(單位)。

㈡ 工地摔傷如何賠償

法律分析
工地幹活受傷的賠償方法:首先,申請工傷;其次,經過機構認定並評定傷殘等級;然後,到仲裁委申請裁決;最後,要求用人單位進行賠償。工地幹活受傷是比較常見的事情,所以一定要注意賠償的方法。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所應當提交的材料:(1)、工傷認定申請表;(2)、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的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包括勞動合同、工作證、與包工頭達成的協議書以及錄音文字稿及音頻文件、工資發放明細、證人證言等);(3)、第一次醫療診斷證明、病歷,報告單等;(4)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有關證件及資料。以上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
法律分析
《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㈢ 做一個工頭,工人在工地受傷怎樣賠償我要負什麼樣的責任

1、工人在工地受傷,屬於工傷;

2、應當由包工頭承擔,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一)(二款)規定,完全可以認定為工傷情形,故對工傷的處理,法律有明確規定,除需要付醫療費用外,還應根據傷殘程度進行一定的補償。但如果包工頭無力承擔的情況下,由將承包業務轉包給包工頭的用工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賠償後,用人單位可以向包工頭追償;

3、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單位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職工與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工傷事故發生時,職工為之工作的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二)勞務派遣單位派遣的職工在用工單位工作期間因工傷亡的,派遣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三)單位指派到其他單位工作的職工因工傷亡的,指派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四)用工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將承包業務轉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職工從事承包業務時因工傷亡的,用工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五)個人掛靠其他單位對外經營,其聘用的人員因工傷亡的,被掛靠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前款第(四)、(五)項明確的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承擔賠償責任或者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待遇後,有權向相關組織、單位和個人追償。

(3)在工地受傷怎麼個補償方法擴展閱讀:

工傷保險待遇確定原則

工傷保險待遇是職工在受到事故傷害和患職業病時獲得的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因此,必須保持一個相對公平和相對統一的待遇水平。

所謂相對公平,就是要考慮制定工傷保險待遇的標准時,要充分考慮社會總體經濟狀況和職工總體工資收入,使工位職工的待遇水平適度,即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所謂相對統一,就是要考慮全國各地的工傷職工分布情況和地區差異。

在制定政策時,對工傷保險待遇的項目和享受待遇的條件方面不能各行其是。現行的工傷保險待遇,在待遇項目方面,國家統一進行了規定,而具體待遇標准則採取了中央和地方統籌兼顧的原則。

一是要考慮相同等級的工傷職工,待遇支付比例要相同;

二是要考慮工傷職工待遇與本地區職工生活水平相適應。

所以,現行的工傷保險待遇,既有統一的規定,又與各地的實際工資水平相銜接,給地方一定的空間。

因此,工傷保險待遇制定應當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一是要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我國還屬於發展中國家,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但待遇過高與生產力發展水平不相適應,會導致社會的矛盾。

二是要切實維護和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無論是工傷保險待遇的項目還是待遇水平都要從維護和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來考慮,使工傷職工得到必要的經濟補償。

三是考慮新老政策的平穩過渡。這不僅牽扯到老工傷人員與新工傷人員的待遇水平銜接問題,還涉及工傷保險待遇項目的銜接。《條例》規定原有待遇水平不降低,保證了政策的平穩銜接。

四是要有利於增強用人單位做好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的責任。五是補償與救助相結合。

工傷保險待遇的標准應當是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而變化,因此,工傷職工或供養親屬按月領取的長期待遇,是需要適時進行調整的。一般情況,調整工傷保險待遇是需要經過統籌地區人民政府批準的。

㈣ 在工地受傷了應該怎麼賠償

法律分析:

在工地受傷的,如果簽訂勞動合同,繳納社保的,可以進行工傷認定,享受工傷醫療待遇,因工傷致殘的還以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傷殘津貼。如果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應當由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可以請求賠償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一條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僱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僱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屬於《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

第十七條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㈤ 建築工地受傷如何賠償

在工作中受傷,屬於工傷,向電動人社局申請工傷認定,有殘疾的,治療穩定後,再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按照等級獲得工傷待遇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得很具體,請查詢
法律服務熱線:1 2 3 48

㈥ 工地受傷怎麼談賠償

法律分析:1、受傷後申請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要求賠償。

2、施工單位的員工,只是未簽勞動合同的話,可以向施工單位所在地的勞動局申請工傷認定。

3、工傷認定完後,再做勞動能力鑒定,核算工傷賠償額,主張單位賠償。

4、一經工傷認定後,主張拿到醫療費,等到傷殘鑒定出來後,再主張拿一次工傷傷殘和醫療補償金。

5、如果施工單位臨時雇請的短工,只能向當地法院按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起訴,起訴僱傭單位,主張賠償醫療費、醫療費等。

6、在一般的情況下,包工頭都會承認民工工地受傷的事實,只是按照人身損害賠償,賠償數額沒有工傷的賠償數額高。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㈦ 工人在工地受傷應該怎麼賠款

雖然各方之間沒有簽定書面合同,但是口頭約定也是合同,叫口頭協議。包工頭、房主都負有不可推卸責任。當然包工頭也可以要求b賠償一定數額。包工頭,戶主各賠償50%。損害賠償金按損害的天數計算,即住院的天數計算,乘以當地政府部門公布的人均春收入。護工費同樣計算。

閱讀全文

與在工地受傷怎麼個補償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開賬的步驟與方法 瀏覽:278
養金魚簡單方法 瀏覽:825
手機遙控長虹電視方法 瀏覽:34
蒸芋頭粉中間夾生有什麼補救方法 瀏覽:501
非瘟治療土方法 瀏覽:660
列印位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83
乘法帶零的簡便方法 瀏覽:383
咖啡機的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976
微生物遺傳型的鑒定方法有哪些 瀏覽:428
怕丟人怎麼辦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908
怎麼判斷浮漂的准確方法 瀏覽:602
階段性鼻炎治療方法 瀏覽:133
具體研究方法及研究計劃 瀏覽:260
什麼方法可以最快消腫 瀏覽:776
心房顫動有什麼非葯物治療方法 瀏覽:802
拆千紙鶴方法視頻 瀏覽:209
樣品預處理有哪些預處理方法優缺點 瀏覽:895
綁絲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755
怎樣快速解決痛經的方法 瀏覽:790
七年級列方程的方法與技巧 瀏覽: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