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防呆防錯的8種方法
通過設計防呆,從根本上排除造成錯誤的原因,確保零錯誤發生。可以採取多種方法達成此目的:
1. 使用排除法:通過設計使得操作或環境中的錯誤途徑不可行。比如軟盤側邊的防寫孔設計,輕輕撥下塑料塊後,再寫操作即被阻止。
2. 利用不對稱形狀:不對稱的設計能限制可能的錯誤操作。例如,手柄或按鈕的特定形狀,使其只能以正確方式被操作。
3. 實行同步原則:需要多個步驟共同完成才能完成一個操作,防止單獨錯誤操作。如銀行金庫的鑰匙和密碼同時使用才能開啟。
4. 設置順序操作:按照特定步驟進行,避免跳步或錯誤操作。電梯門的開關即需按照特定順序才能完成。
5. 極限定位原理:通過物理限制來防止錯誤。如液壓升降機的極限接觸停止開關,一旦達到極限位置即自動停止。
6. 交互動作:通過多個部件或系統的聯動,實現對錯誤操作的限制。如連鎖機構的2/4模式,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才能執行特定操作。
隔離原則通過分隔不同區域來防止危險或錯誤。例如,電動圓鋸的保護片套,防止操作者意外接觸危險部位。
過程自動化利用各種科學原理自動控制操作流程,避免人為錯誤。如自動開關的浮力控制,電梯超載時的重量控制,光線控制的自動照相機等。
警告原則在發生不正常現象時,通過聲光或其他方式及時警告操作者,避免錯誤發生。如車輛超速警告燈、安全帶未系警告燈、電腦操作錯誤的警告聲音等。
⑵ 防錯的主要方法
防錯的主要方法:
1、消除失誤:
消除失誤是最好的防錯方法。因為其從設計角度即考慮到可能出現的作業等失誤並用防錯方法進行預防。這是從源頭防止失誤和缺陷的方法,符合質量的經濟性原則,是防錯法的發展方向。
2、替代法:
替代法是對硬體設施進行更新和改善,使過程不過多依賴於作業人員,從而降低由於人為原因造成的失誤(占失誤的部分)。這種防錯方法可以大大防低失誤率,為一種較好的防錯方法,缺點在於投入過大,另外由於設備問題導致的失誤無法防止。
3、簡化:
簡化是通過合並、削減等方法對作業流程進行簡化,流程越簡單、出現操作失誤的概率越低。因此,簡化流程為較好的防錯方法之一,但流程簡化並不能完全防止人為缺陷的產生。
如,經常有客戶投訴電機罩第1顆固定螺絲扭力不合格,原因就是打後面3顆的時候,第1顆螺絲松動,解決的方案就是設計自動螺絲機4顆螺絲一起打,但不能杜絕設備故障導致的故障;
4、檢測:
檢測是在作業失誤時自動提示的防錯方法, 大都通過計算器軟體實現, 為目前廣泛使用的防錯方法。
⑶ 防錯的五大原則和十大原理
防錯法(Poka-Yoke),又稱愚巧法、防呆法,意思是在過程失誤發生之前即加以防止。
是一種在作業過程中採用自動作用、報警、標識、分類等手段,使作業人員不特別注意也不會失誤的方法,換句話說,就連傻子都不會做錯。防錯法的作用:在作業過程中,作業者不時會因疏漏或遺忘而發生作業失誤,由此所致的質量缺陷所佔的比例很大,如果能夠用防錯法防止此類失誤的發生,則質量水平和作業效率必會大幅提高。防錯法的五大思路1、消除失誤:2、替代法:3、簡化:4、檢測:5、減少:防錯法的十大法則1、斷根法則/句號法則:將可能造成錯誤的原因從根本上排除掉,使錯誤不再發生。
2、保險法則:藉用二個以上的動作必需共同或依序執行才能完成工作。
3、自動原理:以各種光學、電學、力學、機構學、化學等原理來限制某些動作的執行或不執行,以避免錯誤之發生。目前這些自動開關非常普遍,也是非常簡易的「自動化」之應用。
4、相符法則:5、順序法則:避免工作之順序或流程前後倒置,可依編號順序排列,可以減少或避免錯誤的發生。
6、隔離法則:用分隔不同區域的方式,來達到保獲某些地區,使其不能造成危險或錯誤的現象發生。隔離法則亦稱保護原理。
7、復製法則:同一件工作,如需做二次以上,最好採用「復制」方式來達成,省時又不錯誤。
8、層別法則/醒目法則:為避免將不同之工作做錯,而設法加以區別出來。
9、警告法則/警示法則:如有不正常的現象發生,能以聲光或其它方式顯示出各種「警告」的訊號,以避免錯誤的發生。10、緩和法則:以藉各種方法來減少錯誤發生後所造成的損害,雖然不能完全排除錯誤的發生,但是可以降低其損害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