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面瓜的種植方法

面瓜的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2022-02-08 02:29:29

A. 面瓜什麼時候種

西瓜在苗床上育好苗後再移植,是比較好的辦法,這樣主要是為了提前上市或作嫁接防重茬!!
如果你在穀雨後再播種,可以直播。
瓜蔓一般順地生長,蔓蔓平行而生,需要用土壓蔓,防止大風扭蔓!
西瓜喜肥喜水,特別是在「座瓜」後,要保持田間濕潤,不可乾旱!見表土乾燥就要澆灌。
施肥以基肥為主,在冬季翻好溝(多用拖拉機耕作),內填入大量的腐熟有機肥料,再混合施用復合肥25KG/畝,磷酸氫銨50KG/畝,在小苗栽入土後甩蔓時追施復合肥料10KG/畝即可。

呵呵,算了,你還是在網上多看看吧!
http://www..com/s?bs=%D6%EC%B6%A5%BA%EC&f=8&wd=%CE%F7%B9%CF%B8%DF%B2%FA%BC%BC%CA%F5

B. 南瓜種植技術

一、建設種植園

首先我們應該選擇排水良好、土質疏鬆、地勢較高等地塊進行種植,土壤應選沙壤土和輕壤土,偏酸性為佳。在整地之前,每667平方米可以使用3000-5000公斤的優質農家肥,20公斤的磷酸二銨,有條件的話還可以施生物菌肥。



二、播種時間:種植日期基於當年和當地條件。基本上,當出土的幼苗躲過霜凍時,播種種子。長江流域一帶一般在2月至4月進行。,早播用溫床或冷床育苗。3月中旬和3月下旬可催芽後直播。南方可以從2月到9月都可以種植。主要分為春季播種2-3個月和秋季播種8月至9月。首先先把種子泡在50-60℃的熱水中20分鍾,其作用就是殺死表面種皮的細菌,然後倒入冷水將其冷卻到30℃左右,在浸泡4至6小時後取出,並用濕沙布或毛巾包裹,並將其置於25至30℃催芽到0.3 cm即可播種。可以按過50厘米的種植間距進行,使行間距為50×120厘米,這有利於通風,透光和防病。將土地澆水,滲水後每垵放2粒種子,種芽朝下,覆蓋2至3厘米的細土。條件允許的話可以鋪上地膜,每畝僅投入10元左右。但是,當覆蓋時,需要打碎坷垃,使覆蓋物緊綳。否則,覆蓋效果不明顯,幼苗一般不需要澆水。當幼苗長到3片真葉時,有必要選擇幼苗和子葉完整幼苗的植株,每個地方留一株幼苗。


三、田間管理

1.南瓜的種植大多數都是在春天播種,1月和2月播種幼苗,秋播8-9月播種時,風險較大高;夏季南瓜抗寒性強,可在12月播種次年2月中旬種子,10月深秋直播栽培;中國瓜種植在2-3月,秋季在7月初至8月初的種植。在育苗期間,採用「一高一低」溫度管理,即播種後促進高溫促進出苗,大多數幼苗種植土壤後,應通風加強,棚內溫度適當降低。栗味南瓜和西葫蘆使用設施栽培冬種最佳。

2.移栽:當幼苗長出2-4片真葉時就可以進行移栽,矮生品種寬約1.5米,株距約0.6米。長蔓品種寬2.5米,株距0.5-0.8米。它是一排栽培,雙排栽培。結合挖溝准備,種植溝畝約2000公斤有機肥和15公斤復合肥。移栽時要在有陽光充足時進行移栽。

3.肥水:移栽後應淋足定根水,為了使幼苗生長可以添加百分之5的尿素琳1-2次。追肥一般分為2-3次,第一次則在封行前進行除草和每畝施10kg的復合肥。第二次在膨果期,大約要施每畝15kg的復合肥,第三次基本在長出3-4個果實後進行施復合肥10kg。在果實膨大期間需要更多的水,因此應在適當的時間澆水。秋季生長前的肥水供應決定了病毒的發生率。多淋水肥促進植株快速生長,避免缺水和缺肥。可有效緩解病毒病的發生。春季播種降雨多,應減少排水量。在秋季播種的中後期,雨量較少,所以我們必須做好溝灌。


4.落花落果的措施:

(1)調整生長與結果的關系。第一瓜坐果前,應控制水肥供應,抑制營養生長,及時修剪,防止側枝和植物生長。

(2)人工授粉:南瓜是一種異花授粉需要昆蟲進行傳播花粉,以達到結瓜的效果,當遇到下雨天時昆蟲就不能給南瓜進行傳播了,這時候就要靠人工授粉來促使南瓜的結果。人工授粉一般在早上進行。


四、防止病蟲

1.白粉病、疫病、病毒病是南瓜中最常見的病菌,其中病毒病是難過中最嚴重的病,嚴重時會導致南瓜的落花落果

防治:在南瓜生長發育期間,可以噴灑500至600倍的百菌清噴霧,或500至600倍的雷毒黴素和500至600倍的多菌靈噴灑2至3次以預防疾病。

2.紅蜘蛛、蚜蟲是南瓜中最常見的蟲害,一般使用:90%敵百蟲1000倍液噴霧,地下害蟲可以用90%敵百蟲與誘餌進行誘殺。

C. 南瓜的種植方法和時間

南瓜在每年的四月份到五月份種植。鏟碎泥土,播下種子,覆蓋一層草木灰,澆水就行了。

D. 南瓜種植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土壤
南瓜對土質沒有很高的要求,一般的土質都可以生長。但是將其種植在沙壤土中是生長的最好的,透氣、肥沃、利水都極大的滿足了它的生長需求。
二、水分
種植以後澆水是非常重要的,因其對水的需求量不太多,所以不用經常澆水,只需要在其土壤層變乾的時候適當的澆灌就好。澆水的時間在一周左右澆一次就好,土壤層周圍濕潤些就可以了,不宜有積水存儲。
三、養分
在種植前應先將土壤翻整一下,然後再將底肥撒在土壤中攪拌均勻,這樣可以使種植的土壤變的更加肥沃有力,也可以更好的促進它的生長發育。在其花期的時候應選擇碧卡水溶肥,肥量吸收充足可以使其長出來的瓜碩大飽滿。
四、溫度
在種植的時候溫度應控制在十五攝氏度左右,氣溫過高過低都不利於其植株的生長,所以在養護期間應多加註意溫度的高低,這樣才有利於植株更好的生長。

E. 南瓜的種植方法

選南瓜種子的時候,選擇瓜子飽滿的為宜。可以在專賣蔬菜種子店鋪購買,也可以購買一隻南瓜,剖開南瓜,取裡面的種子(小編自己就是直接取一隻南瓜內的種子來育苗)。
第一季種了南瓜後,留下一個,等第二季種的時候就有瓜子了不用再去購買。
育苗時,可以直接把種子放在土裡面,也可以先用育苗工具把種子育出苗後,再移植。
當瓜苗長出四片真葉後,要開始施第一次肥,不宜施太多,太濃;肥料不要直接放在南瓜苗位置,要離南瓜苗一定的距離(大約距離南瓜苗6厘米左右)。之後,每隔7至10天再施肥。
南瓜生長速度比較快。當主蔓出來後,開始用竹桿搭棚給瓜蔓爬。
南瓜出了主蔓後,在長葉子的位置會出側蔓,而且瘋狂生長出來,長得也快。我們要把一些側蔓剪掉,不要。一株南瓜,會長出兩種花,雄花和雌花;雌花生出花粉;雄花沒有花粉,長出時,呈現一個小小南瓜的樣子。這個小小南瓜,當雄花授成功後就會長大成南瓜,若授粉失敗就會慢慢蔫,然後掉落。
雌花和雄花都開了後,開始授粉。授粉可以是利用一些昆蟲授,也可以人工授。人工授粉成功率較高。小編是給南瓜人工授粉的,把雌花剪下來,整朵花倒扣在雄花上,然後,用一個膠袋套住,膠袋要用針刺上許多小孔。這樣人工授粉,成功率達到百分之九十。如果天氣好的話,成功率可以達到百分之一百。
人工授粉時,最好在早上弄,大約是6點到7點。
授粉成功後,雄花那個小小南瓜就會發育長大,很明顯的,比如,今天早上授粉,若授粉成功的話,明天早上去看的時候,我們很明顯的看出小小的南瓜長大一些了。
當南瓜停止長大後,就會慢慢變成土黃色,並帶有淡淡的條紋(不同品種的南瓜會稍有不同),這就代表南瓜熟了,可以採摘了。
其實,即使南瓜沒有完全長熟,也可以採摘的,南瓜就有這個好處,未熟的南瓜同樣可以吃了。

F. 南瓜的種植時間,栽培方法有哪些

南瓜春植1~3月播種,秋植7~8月播種;春植採用育苗移栽方式,秋植採用直播方式。根據當地的氣候決定,在種植前施足基肥。南瓜生長需要大水大肥,種植時必須施足基肥,在生長期保證充足的肥水供給。並噴施新高脂膜,大大提高養肥的有效成分利用率。適時打頂。當南瓜蔓長到2米時,摘去主蔓上的生長點,使主蔓長出3-4個支蔓,並開花結果。並適時噴施促花王3號促進花芽分化,提高開花坐果率。搭撐棚架。當支蔓長到2米以後,引蔓上架,這樣可以改善透光、通風條件,從而使坐瓜率提高40%以上。在南瓜開花前、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各噴一次壯瓜蒂靈,能使瓜蒂增粗,強化營養定向輸送量,促進瓜體快速發育,瓜型漂亮,汁多味美;生長周期不落花、不落瓜、無裂瓜、無畸形瓜。後期埋莖。南瓜生長到後期,利用蔓節長出的不定根,採取埋莖的方法,可提高產量20-40%。埋莖時間在結果2-3批後,根部出現部分蠟黃葉時進行。一般埋離根部最近的4-6節,埋莖土以肥沃土壤並拌有少量有機肥、濕潤為宜。

G. 南瓜的種植技術與管理

H. 南瓜種植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選南瓜種子的時候,選擇瓜子飽滿的為宜。

I. 黃皮面瓜的種植技術

面瓜也叫南瓜,下面就是紅皮南瓜的栽培技術

一,栽培季節
分為春季栽培和秋季栽培,春季在清明前後播種,有溫室可提前到三月份的中下旬,七月左右收獲。秋季栽培在八、九月份播種,來年的一月份左右收獲。在廣西南部部分地區,可在十一月初播種在二月份收獲。本茬少量是十一月下旬播種,大多是在十二月初播種,三月底開始收獲。資料報道說春季種植病毒病發生嚴重,以秋季種植為好。
二,種子處理,有55度左右的熱水浸泡15分鍾,再在自然水溫中浸泡2到4小時,(新種子浸久些,老種子短些),浸泡 時可在水中加入一些激素,以促進種子發芽。實際我們做的是用常溫水加一點催芽劑來浸泡種子2到4小時後播種。
三整地,
整地與施肥選擇易灌易排的高燥地塊種植南瓜,土壤質地以砂壤或壤土為宜.在前茬作物收獲後,及時清潔田園,翻耕土地,.南方由於春季多雨,夏秋乾旱,因此要做深溝高畦,以利於排灌.畦寬 (連溝)為2.8-3米.
四播種,
先將地整平,按行距2.8到3米,開20到30厘米的溝,在溝中撒一層復合肥和一層發酵好的雞糞,覆蓋一層土,然後鋪滴管 ,最後覆蓋地膜。種前先將地通過滴管澆透水,然後用小鏟挖開地膜及泥土,放入種子,再鏟一鏟泥將種子覆蓋,間距35到40厘米,種完後再滴適量水,覆蓋種子的泥土濕潤即可。以後及時查看土壤濕度,決定是否要澆水。
五苗期到開花前病蟲害管理
由於是地膜覆蓋,在出苗時部分苗會頂住地膜,無法出苗,所以要及時查看,破開地膜,如果不及時,苗就會被高溫悶傷甚至悶死。當大部分苗子葉完全展開,即多菌靈八百倍或代森錳鋅一千倍液噴灑保護,第一片真葉展開時,即用葉面肥加防病毒的葯噴,防治病毒病。同時防治蚜蟲和白粉虱類刺吸類害蟲,減少病毒傳播。也要注意防治葉甲類食葉類害蟲。以後每隔十天左右用一次葯,開花前一定要控制住病毒病,發現一株拔一株。南瓜病蟲害較少,在開花前除了病毒病外,未發現其他病害。
六開花結果到收獲期病蟲害管理
在開花期,由於受到瓜食蠅(針蜂)的危害,致使大批落花,用丙溴磷噴,有驅避害蟲的作用,再結合其它殺蟲劑防治。在開花後到拳頭大小期間,正是新歷二月份中,天氣較寒冷,遇到寒潮,氣溫最低至4到8度左右,致使嫩瓜受到寒害,在表皮形成凹陷的大小不等的斑塊,(由於經驗不足,開始認為是疫病,後又認為是葯害),後來在凹陷的地方形成癩狀的突起,嚴重影響品相。致使在後來防治白粉病的用葯中,濃度低於推薦倍數,白粉病無法控制,大面積嚴重發生。
在開花後,在下風處的一片果園旁的瓜,病毒病危害嚴重,究其原因如下,一是在下風處,部分害蟲被風吹到這里,二是有一片果園,風吹到這被樹阻擋而減弱,害蟲隨著風力減弱而落到附近的瓜苗上,三是果樹為害蟲提供了藏身之所,用葯無法有效的殺滅。
在開花前,瓜苗下部的老葉中發現少量的白粉病斑,用葯後雖說無法根治,
但也沒有嚴重的蔓延,後因上述的原因,用葯的濃度較低,雖說用對了葯且每隔5到7天就連續用葯,但白粉病仍無法控制,以致到了最後嚴重到田裡看去一片白,中間就摻雜著點點綠色。白粉病可用晴菌唑(乳劑)加硫磺懸浮劑防治較好。在中後期,如沒有什麼其它病蟲害,基本上可以不用其它葯。可以噴施葉面肥尿素或磷酸二氫鉀四百到五百倍。

七肥水管理
此是重點,書上的東西都是一家之言,我的意見是:不可不信,不可全信.雖有資料參考,但書上說的都是標准,實際情況你卻無法完全按照書上所說的去做,書上有的,現實中不一定能照搬,現實中有的,書上不一定有。而且去查資料,你就會深刻體會到什麼是天下文章一大抄,這也是我寫經驗版的主要原因。
由於是鋪有滴管,有地膜覆蓋,所以施肥就不能用傳統的開溝或挖坑施肥方法,我們採用的方法是;將肥料溶於水中,再通過滴管將肥料輸送給植株。方法和大棚的類似,但略有不同。第一步先測量從主管兩側接出來的小管有多長,然後乘以行距大概算出一畝地的面積,第二步找一個可以裝一百五十公斤水的大桶,一個抽水量為十立方米每小時的抽水機,一條透明的手指大小的塑料管,長度根據實際情況來取。先將桶放滿水,塑料管的一頭綁在抽水機的進水口出,另一頭幫上重物放到桶的底部,接上電源,計算出將一桶水吸干所需要的時間,(一般為30分鍾左右),假如說一畝地計劃放五公斤肥料,那就將六畝地需要的三十公斤肥料倒進桶裡面,全部溶解後,將一畝地小管的開關全部打開,滴五分鍾後關上,那麼大概就有五公斤的肥料滴到了這一畝地里,依次操作,一桶肥水就可以滴灌六畝地了。上面說的太抽象了 ,舉個例說明。有一塊地,種植的行距是二點八米,從主管左右兩邊接的小滴管都是十五米,那每行總長就是三十米,一畝按六六七平方米算,除以三十,得二十二多,二十二多除以行距二點八,約得
八。就是說,只要打開這八長行中間主管上接小管的十六個開關,開抽水機,滴五分鍾,這一畝地就施肥完了 。注意的是,當滴夠時間了,一定要先把下一畝地的開關先打開再關上前一畝地的開關,如果不,你就等著爆管了。
施肥的時間和施肥的量,按照資料上的說法,苗期施少量的氮肥,到開花結果期,果實座住有拳頭大小時,施用重肥,一到兩次,後期基本不用施肥,注意水分管理就可以了。有的資料說在開花前,花蕾形成期施一次肥,叫壯花肥。
我們的實際施肥是這樣的,苗期沒有施肥,從伸蔓期開始施,第一次用尿素3公斤每畝。十天後施第二次,尿素4公斤加復合肥4公斤每畝。又十天後施第三次,復合肥6公斤每畝。然後一直到果實拳頭大小,施用尿素4公斤加復合肥6公斤每畝。十天後再施一次,復合肥7.5公斤每畝。之後不再施肥。
每次滴肥前一天或當天的上午,都用清水先滴灌幾分鍾,第二日或下午再滴肥,如果滴肥前來不及滴清水,在滴肥後的第二天也要補滴清水。
水份管理
一 在苗期不需要大量的水,視天氣和土地的含水量而定要不要澆水,一般天氣連續晴朗時和施肥後滴水多些,滴水時間長些。
二 在果實拳頭大小後,因為施肥量大,果實生長速度快,增重快,氺份需求量也大,土壤濕度基本保持在七八十左右,所以基本是隔三天左右就要滴一次水,氺份多,肥料才能隨水被吸收,果實才不會因缺水而無法快速增重,過早定型變熟進而影響產量。
三 在瓜變紅定型後到收獲,要保持土壤氺份的穩定性,經常保持濕潤,不可忽干忽濕,以防止在氺份過干後突然灌水,引起瓜開裂,

八 瓜的整枝方式
因為經驗不足,基本是照書上說的做。採用的方法是單蔓整枝,具體的做法是:在開花前的伸蔓期將七節以內側枝及瓜都打掉,只留一條主蔓。結果是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效果卻不怎麼樣,因為七節以上的側枝長的相當的長,而且在前期因為沒有將瓜蔓一條條的擺直、壓住,瓜蔓都交叉的長在一起,再加上側枝,相當的密,給後期的整枝造成了很大的難度。也給座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對於坐果節位一起長出來的側枝,有兩種意見,一是打掉,以免其與果爭營養,一是保留,側枝可以吸收更多的水分,可促進瓜的膨大。實際用的是打掉。對於留瓜的節位問題,開始是照資料說的八節以後就可以留,可實際證明,由於離根太近(大都在一米以內),果並不大。留果的節位應該在離根距離一米左右的節位為好,不要管它是第幾節。
在開花期間並沒有進行人工授粉,因為是露地種植,有蜜蜂授粉,且開花期間天氣也較晴朗。
九 成熟收獲期
在收獲前的十到十五天左右,將瓜立起來放正,以便使其顏色變的均勻,賣相好,立的過程要小心輕放,以防將瓜蔓或瓜柄弄斷。濕潤的地方要用東西墊在果下面。瓜皮變紅變硬,用指甲不容易掐進去,就可以採收了。也可等瓜葉大部分都枯萎後再採收。這茬實際採用的是後面的方法。
在採收期,由於沒有經驗,只是在地面鋪了一層麻包袋或塑料薄膜,就將收回來的瓜直接堆在上面了,致使瓜內部不通風,產生熱量,使一部分瓜爛掉。正確的做法是用專門裝蔬菜的袋子(像蛇皮袋,但其編織沒有那麼密)將瓜裝好,再累疊起來放好。
十總結
兩字:失敗。汗顏!!
1、肥水管理。什麼時候施肥,用什麼,用多少,沒有底,唯他人是從。 肥料用尿素和復合肥,但兩種各用多少,施幾次。
2留瓜節位,不少資料說8節以後可以留,但實際是要距根 一米左右留果才是合適的,一般都在十二三節左右。
3蟲害,瓜食蠅(針蜂)為害,在幼瓜內注卵,生蛆。引起化瓜。
肥料過多,節位長達20厘米,本人認為是徒長了,引起化瓜。
4補苗。播種時考慮不周,沒有將預留的種子播在育苗盤中,而是直接播在地里,致使補苗時要把苗直接從地里挖出來再種下去,傷根嚴重,移栽苗成活率低,老苗多。中國有機農業網

閱讀全文

與面瓜的種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寶思維訓練方法 瀏覽:963
第四單元數學比較大小的解決方法 瀏覽:776
高中物理解題方法與技巧典例分析有解析嗎 瀏覽:966
真假錢的辨別方法視頻 瀏覽:494
朗逸空調清洗方法視頻 瀏覽:266
屋頂坡度的形成方法有哪些 瀏覽:540
有什麼可以減雙下巴的方法 瀏覽:327
氣動減震器漏氣檢測方法 瀏覽:907
登山杖使用方法圖 瀏覽:730
皮膚發黑快速恢復方法 瀏覽:237
用什麼方法解題最好 瀏覽:965
登錄微信的第二種方法該如何操作 瀏覽:999
解方程方法與步驟四年級 瀏覽:764
觸寶撥號鍵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37
買手套掌圍測量方法 瀏覽:810
接發球的技巧和訓練方法 瀏覽:150
感冒了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瀏覽:641
什麼方法祛斑效果又快又好 瀏覽:657
全站儀高差測量方法 瀏覽:543
有什麼治痔瘡的土方法 瀏覽: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