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教師和學生談心的方法有哪些

教師和學生談心的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4-09-11 04:23:53

怎麼正確的與學生溝通

與學生談話是一種言語交際行為,也是一種思想教育的工作方法,應遵循如下幾項原則。
一是平等原則。平等待生,不「居高臨下」。教師與學生談心一定不能擺出師長架子,不可厚此薄彼,而要一視同仁。要多與學生進行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這樣往往會發現,站的角度不同,了解的情況不同,認識問題的方法和出發點不同,就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因此,只有平等地對待學生,同學生交心結友,才能真正了解其內心世界,從而及時准確地教育和引導他(她)們。
二是尊重原則。教師只有尊重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尊重學生指尊重學生的人格,興趣愛好,觀點看法等。可以採取這樣的方法,讓他們傾訴自己的見解、愛好、教師及時予以肯定,幫助他們出主意。當學生感到教師是他們可以信賴的朋友時,就會願意與之促膝交心。切忌茫然訓斥,諷刺挖苦學生。
三是差異原則。班級的學生情況千差萬別,與學生談話的方式要因人而異,因事施法,不可千篇一律。要根據學生的性別、年齡、性格特徵、情緒心態、表現情況,根據談話的內容、主題、環境等諸多因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有的同學是直性子,性情豪爽,談話就要開門見山。有的同學自尊心較強,談話就應含蓄一些。四是鼓勵原則。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每位學生都希望自己的成績與優點得到教師的認可與尊重。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和閃光點,並及時表示欣賞之意。作為教師,不要吝嗇贊美的語言,它會給學生帶來極大鼓舞。教師及時抓住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給予鼓勵,就會點燃學生心中的希望,使學生增強自信,從而振奮起來。而批評往往使學生感到焦慮不安、產生抵觸情緒。所以,班主任要把握好鼓勵與批評的尺度,先表揚、後批評,多鼓勵、少批評。
五、利用一切可以談話的時機與學生談話。一般情況可利用課外活動時間或勞動時間,也可以利用與學生同路,家訪,通電話,發郵件等方式和學生進行的談話。通過這些談話,教師可以了解學生更多的情況,理解學生的思想,心理,有利於教師和學生的溝通,引導學生往正確的方向發展,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面。                              
總之,與學生溝通、談話有法,但無定法。我們應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談話方法,使我們的教學工作有效而愉快。

閱讀全文

與教師和學生談心的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國關於codbod的測量方法 瀏覽:963
孕婦白塞氏治療方法 瀏覽:370
車門雨眉安裝方法 瀏覽:224
餵奶正確方法 瀏覽:290
車牌牌照安裝方法 瀏覽:905
健身半球使用方法 瀏覽:683
家庭教育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 瀏覽:889
數據分析中常用的預測方法 瀏覽:374
柴油油品鑒別的簡易判定方法 瀏覽:358
牡蠣乾的食用方法 瀏覽:566
lg牙貼使用方法 瀏覽:287
修車怎麼防止別人掉包的方法 瀏覽:524
其中一個聲母教學方法 瀏覽:41
變送器rl30故障解決方法 瀏覽:8
347一98用簡便方法算視頻 瀏覽:549
消毒櫃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31
楓楊花的食用方法 瀏覽:194
訓練頭腦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279
elisa方法可以檢測基因嗎 瀏覽:959
腦出血治療的方法是什麼 瀏覽: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