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肝病需要做哪些檢查
肝病檢查項目有哪些?查?下面就聽聽解放軍第463醫院的肝病專家,對肝病檢查的主要項目,是怎麼分析的。 (1)肝功能檢查:對於肝病患者,肝功定期檢查尤為重要,尤其對乙肝、肝硬化等疾病的判斷極為敏感和重要;可反映肝細胞損傷、代謝功能、排泄功能、儲備功能、間質變化等,不過肝功能檢查也有一定局限性,所以肝功能檢查只能作為診斷肝膽系統疾病的一種輔助手段。 (2)影像學檢查:肝病患者通過定期檢查B超,可了解肝臟大小形態、回聲情況、門脈內徑、脾臟厚度和有無腹水,可以判定病情是否向肝硬化方向轉變。不過專家提醒,B超檢查需要動態觀察意義重大,即前後幾次的肝、膽、脾B超結果相互對比對早期發現可提供重要參考價值。 (3)乙肝兩對半檢查:反映機體乙肝病毒感染的情況,判斷是否有肝病及攜帶狀態和性質,要想全面了解感染的情況,要配合HBV-DNA的檢測綜合分析。 (4)乙型病毒DNA檢測:了解目前乙肝病毒復製程度的大小和傳染性的強弱,尤其在判斷乙肝的轉歸,以及判斷病人適合用哪類抗病毒葯物並對用葯前後的療效的判斷有很重要的作用。 (5)甲胎蛋白檢查:是檢查肝癌標志物的一項成熟的技術手段,AFP在影像學檢查成像沒發現肝臟腫塊之前就可以明顯升高,所以是早期發現原發性肝癌最有效的方法。 (6)血常規檢查:血象的改變往往可以提示病情的嚴重程度,如早期肝硬化階段,可有血小板輕度降低;中晚期的肝硬化,可見脾功能亢進,全血均下降;單純血色素降低,要注意有無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7)肝纖四項檢查:血清Ⅲ型前膠原、層粘連蛋白、透明質酸、Ⅳ型膠原肝纖四項的檢查,可以初步判斷肝纖維化程度,對了解和預防疾病的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8)肝活體組織學檢查:肝活體組織學檢查的診斷價值遠遠高於血液生化、影像學檢查,是一種可以直接了解組織的病理變化,可做出較精確診斷,是醫學界公認的早期發現肝癌的金標准。
『貳』 有什麼快而準的肝臟檢查方式
現在的肝體檢方式有:
基礎檢查:抽血化驗,進行4項檢查,抽血化驗肝纖維化四項檢查因為受到肝臟的炎症影響較大,因此檢測率不高,僅供臨床參考。
影像學檢查:包括常規檢查彩超、CT、MRI等,能對肝臟進行比較全面的檢查,但是耗時長。近年來有推出新型超聲肝硬化檢測儀Hepatest,專用於肝臟檢查,耗時短、准確率比常規檢查高,但是還沒有推廣開。
肝活檢:肝活檢需要對肝進行穿刺,創傷性很大,導致很多患者不易接受,在臨床也不把肝活檢作為常規檢查。但肝穿刺活檢准確率會在80%以上,是目前比較好的檢查手段。整體耗時最長。
因此可以詢問下你周邊的醫院是否有Hepatest超聲肝硬化檢測儀,這是最符合你的檢測要求的。否則就只能做常規檢查了,耗時會長些。
最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希望往後的日常生活中,你能學會保護自己的肝部,注意不要傷肝,注意飲食合理,做好護肝養肝的准備,避免肝病的發生,否則只會得不償失。望採納。
『叄』 肝病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檢查肝臟有以下幾個項目,首先可以抽血化驗肝功能,肝功能包括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γ-谷氨醯轉肽酶、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前白蛋白、膽鹼酯酶等內容。如果有肝炎或者酒精性肝損害的情況,會出現谷丙轉氨酶、γ-谷氨醯轉肽酶升高,如果有黃疸型肝炎,膽紅素會出現升高的情況。檢查肝臟可以檢查肝膽彩超,彩超檢查的時候早晨一定要注意空腹,肝膽彩超可以發現肝囊腫、肝血管瘤、肝硬化、肝癌的情況,還有一項檢查是肝膽CT檢查,這項費用相對是比較高的,做肝臟檢查的時候首選肝功能檢查和肝臟彩超檢查,基本上一些疾病可以被發現。
『肆』 想檢查一下肝有沒有問題的話,應該做哪些檢查
想檢查一下肝有沒有問題的話,應該做哪些檢查?
病毒性肝炎,特別是我國的法定傳染病,甲、乙、丙、丁、戊型肝炎。 甲型肝炎和戊肝一般症狀明顯,調查肝功能和甲型肝炎戊肝抗體即可診斷; 乙肝和丙肝可以診斷為調查乙肝和丙肝的抗體。乙肝和丙肝兩種疾病,通常是隱蔽的,有時不一定有肝功能異常。 是丁肝病毒式的缺陷病毒,與乙肝重疊感染,無乙肝、丁肝。 所以,如果沒有乙肝,丁肝就不用查了; 如果有乙肝的話,同時也要查丁肝。
『伍』 肝功能檢查項目都有哪些
肝功能檢查項目有
1、肝細胞損傷試驗,包括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鹼磷酶,酸性磷酸酶等酶學指標,其值的升高提示肝實質受到損害。
4、反應間質性損傷的項目,通過蛋白電泳檢查,獲得蛋白成分變化的信息,判斷患者肝功能的損害程度,平時要避免飲酒,要注意多休息,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5)肝膽有哪些檢查方法擴展閱讀:
肝功能檢查的臨床意義:
選擇肝功能檢查的方法及臨床意義:
根據病情選擇某幾項肝功能試驗並定期復查作動態觀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治療是否有效。如急性肝炎病情好轉時,GPT由增高恢復到正常;如GPT長期波動或持續升高,則提示肝炎有轉慢趨勢等。某些肝臟功能試驗有肝外疾病時,檢查結果也可見異常,如腎病綜合征、惡性腫瘤等導致血漿總蛋白和白蛋白減少;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可有血清膽固醇減低。
而某些葯物、外傷等,均可導致血清轉氨酶升高。因此在選擇肝臟功能試驗及分析結果時應結合臨床具體分析。當臨床懷疑肝炎或已確診為急性肝炎需進一步了解病變的程度時,可檢測GPT(谷丙轉氨酶)或復方碘試驗。尿三膽試驗、血清凡登白試驗和膽紅素定量。如為慢性肝炎,除以上試驗外還可檢測A/G(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必要時檢測血清蛋白電泳。如病人無黃疸、且其他肝功能正常而不能排除輕度肝臟損害者,可檢測鹼性磷酸酶。
對原發性肝癌,除一般的肝功能試驗外,可進行AFP(甲胎蛋白)、γ-GT(γ-谷氨酸轉肽酶)、AKP等測定以幫助臨床診斷。在各項較大手術前,一般檢查血清GPT、A/G,必要時檢測血漿凝血酶原時間以了解肝臟情況,做好術前准備。
『陸』 肝膽除了B超還有做什麼檢查能不能做
肝膽B超主要針對肝膽部位進行檢查,是運用超聲波原理對人體肝、膽系組織器官的物理特性、形態結構和功能狀態作出判斷的一種無創傷性檢查方法。對肝內各種血管管腔大小、血流快慢、方向及側支循環的建立作出更好的判斷。根據回聲和圖形的改變,我們可以了解肝組織有無病變,初步判斷肝、肝硬化、肝囊腫、肝膿腫以及肝臟腫瘤等病變。通常認為,正常的肝臟彩超回聲波均勻,無雜質,肝臟形態大小正常;而回聲雜亂,分布不均,形態過大或過小均提示肝臟可能存在病理改變。因此,更有助於各種良惡性佔位病變、囊性及各種動靜脈瘤的鑒別。肝臟彩超因其檢查方便、無輻射、費用低、可反復運用等優點,而在臨床廣泛使用。如肝膽B超不能確診疾病,可以進一步選擇CT或是PET-CT等檢查,尤其是在鑒別肝部良性腫瘤和肝癌時運用PET-CT非常合適。【
『柒』 肝臟檢查有哪些項目
肝臟方面的疾病有以下幾種:肝癌,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膿腫,肝囊腫等。你說的肝癌,要做血清甲胎蛋白AFP檢查和肝臟B超檢查來確定。排查肝臟疾病,主要是做以下檢查:乙肝三對,肝功能,肝炎病毒系列,肝膽B超,血清甲胎蛋白AFP等檢查。就做這些檢查就行了你目前需要檢查肝功能,DNA,B超這三項看看就行,然後醫生會根據這些檢查結果判斷是否需要做其他檢查
『捌』 有哪些有效檢查方法來檢測肝臟的病變
常規還是化驗個肝功,做個肝臟B超,這兩項花費少,一般的疾病也能看出來.
若是有必要 腹部CT,腹部核磁都行
『玖』 肝功能檢查項目有哪些
肝功能種類很多,反映肝功能的試驗已達700餘種,新的試驗還在不斷地發展和建立。肝功能檢查目前最常用的主要包括以下四大類:
1.反映肝細胞損傷的試驗:包括血清酶類及血清鐵等,血清酶檢測常用谷丙轉氨酶(ALT)、穀草轉氨酶(AST)、鹼性磷酸酶(ACP)、γ-谷氨醯轉肽酶(γ-GT)等等。臨床表明,各種酶試驗中,ALT、AST能敏感地提示肝細胞損傷及其損傷程度,反映急性肝細胞損傷以ALT最敏感,反映其損傷程度則AST較敏感。在急性肝炎恢復期,雖然ALT正常而γ-GT持續升高,提示肝炎慢性化。慢性肝炎γ-GT持續不降常提示病變活動。
2.反映肝臟排泄功能的試驗:檢測肝臟對某些內源性(膽紅素、膽汁酸等)或外源性(染料、葯物等)高攝取物排泄清除能力,檢測膽紅素定量的常用,總膽紅素大於17.1微摩爾/升為黃疸病例,如果膽紅素進行性上升並伴ALT下降,叫做酶膽分離,提示病情加重,有轉為重症肝炎的可能。
3.反映肝臟貯備功能的試驗:血漿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時間(PT)是通過檢測肝臟合成功能以反映其貯備能力的常規試驗。ALb下降提示蛋白合成能力減弱,PT延長提示各種凝血因子的合成能力降低。
4.反映肝臟間質變化的試驗:血清蛋白電泳已基本取代了絮濁反應,γ-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可評價慢性肝病的演變和預後,提示枯否氏細胞功能減退,不能清除血循環中內源性或腸源性抗原物質。此外,透明質酸、板層素、Ⅲ型前膠原肽和Ⅳ型膠原的血清含量,可反映肝臟內皮細胞、貯脂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的變化,與肝纖維化和肝硬化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