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教學理論提升的方法有哪些

教學理論提升的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3-27 02:39:05

1. 高效有用的教學方法哪些

任何教學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它需要教者必須切實把握各種常用教學方法的特點、作用,適用范圍和條件,以及應注意的問題等,使其在教學實踐中有效的發揮作用。 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歸納的幾種教學方法,一起來學習吧!

常見的幾種教學方法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包括講述法、講解法、講讀法和講演法。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大多都伴之以講授法。這是當前我國最經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

2、談論法

談論法亦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談論法特別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語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常用談論法。

談論法可分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復習談話是根據學生已學教材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通過師生問答形式以幫助學生復習、深化、系統化已學的知識。啟發談話則是通過向學生提出來思考過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識。

3、演示法

演示教學是教師在教學時,把實物或直觀教具展示給學生看,或者作示範性的實驗,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知識以說明和印證所傳授知識的方法。

演示教學能使學生獲得生動而直觀的感性知識,加深對學習對象的印象,把書本上理論知識和實際事物聯系起來,形成正確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學習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助於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記憶和鞏固;能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進行思維活動,發展觀察力、想像力和思維能力。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復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的教學方法。從生理機制上說,通過練習使學生在神經系統中形成一定的動力定型,以便順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練習在各科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工具性學科(如語文、外語、數學等)和技能性學科(如體育、音樂、美術等)。練習法對於鞏固知識,引導學生把知識應用於實際,發展學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學生的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參考書以獲取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固然有賴於教師的講授,但還必須靠他們自己去閱讀、領會,才能消化、鞏固和擴大知識。特別是只有通過學生獨立閱讀才能掌握讀書方法,提高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6、課堂討論法

課堂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教材中的基礎理論或主要疑難問題,在學生獨立思考之後,共同進行討論、辯論的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方法,可以全班進行,也可分大組進行。

7、實驗法

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件的操作過程,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現象的變化中獲取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教學方法。在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識等學科的教學中,實驗是一種重要的方法。一般實驗是在實驗室、生物或農業實驗園地進行的。有的實驗也可以在教室里進行。實驗法是隨著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興起的。現代科學技術和實驗手段的飛躍發展,使實驗法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通過實驗法,可以使學生把一定的直接知識同書本知識聯系起來,以獲得比較完全的知識,又能夠培養他們的獨立探索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科學研究興趣。它是提高自然科學有關學科教學質量不可缺少的條件。

8、啟發法

啟發教學可以由一問一答、一講一練的形式來體現;也可以通過教師的生動講述使學生產生聯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實現。所以說,啟發性是一種對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都具有的指導意義的教學思想,啟發式教學法就是貫徹啟發性教學思想的教學法。也就是說,無論什麼教學方法,只要是貫徹了啟發教學思想的,都是啟發式教學法,反之,就不是啟發式教學法。

9、實習法

實習法就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在校內外組織學生實際的學習操作活動,將書本知識應用於實際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方法能很好地體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精神,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特別是實際操作本領具有重要意義。實習法,在自然科學各門學科和職業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這種方法和實驗方法比較起來,雖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但它在讓學生獲得直接知識,驗證和鞏固所學的書本知識,培養學生從事實際工作的技能和技巧以及能力等方面,卻有其特殊的作用。

教學方法可以分為哪幾類

一、教學方法分類的意義

教學實踐、教學實驗中創造出來的教學方法是相當多的。「傳統」的不說,僅冠之以「現代」教學方法的就有數十種之多:發現法、解決課題法、自然法和自治教學法、問題討論法、問題教學法、範例教學法、暗示教學法、潛科學教學法(故且不論其是否屬於同一層次的「方法」)……。

可以斷言,隨著教育理論、教學手段的發展,新的教學方法還將層出不窮。要把握這么多的教學方法,對於從事教學實踐的人來說並非易事。

這么多名稱迥異的教學方法,其特點、職能、起作用的條件,適用的范圍卻可能是相同或交叉重疊的,有必要將具有同類特點的方法合並在一起,「以便更好地分析,認識它們,掌握它們各自的特點、起作用的范圍和條件,以及它們發展運動的規律」。

教學論至今還沒有能提供一個較理想的分類框架,不同的學者運用了不同的分類標准,使分類問題顯得十分復雜。

二、教學方法的具體分類

1.教法、學法各自獨立的二分法分類

屬於教法的有:講授、演示、……

屬於學法的有:聽、記、練習、觀察……

這種分類方法看到了教法與學法的區別,但未能看到二者之間的聯系。

2.由學法分類導出教法的分類

有的人認為大體有五類基本的學習方法,與之相對應的也有五種基本的教學方法:

①模仿的學習方法 →①示範教學方法

②抽象概括的學習方法 →②概括教學方法

③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 →③求解教學方法

④邏輯推理的學習方法 →④推理教學方法

⑤總結提高的學習方法 →⑤反饋教學方法

3.根據掌握知識的基本階段和任務的分類

前蘇聯傳統教學論中對教學方法就是這樣分類的:

①保證學生積極地感知和理解新教材的教學方法。

②鞏固和提高知識、技能和技巧的教學方法。

③學生知識、技能技巧的檢查。

4.根據教學方法的形態分類

這是我國教學論中常用的一種分類,它以學生認識活動的不同形態作為分類標准。

①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

②直觀演示的教學方法(包括演示法、參觀法)。

③實際訓練的教學方法(包括練習法、實習法、實驗法)。

④情境陶冶的教學方法。

5.根據學習的不同結果分類

①使學生獲得明確觀念的教學手段。

②提出新的或不同材料的教學手段。

③告訴學生怎樣做的教學手段。

④影響或改變態度、思想、鑒賞力的教學手段。

⑤使學生產生安定感的教學手段。

⑥激發動機的教學手段。

⑦評價或測定的教學手段。

⑧激起、引導或緩和感情的教學手段。

6.根據學生認識活動的特點(思維活動的再現性和創造性)分類

這是前蘇聯晚近對教學方法所作的一種分類:

①圖例講解法(也稱信息接受法)。

②復現法。

③問題敘述法。

④局部探求法。

⑤研究法。

7.根據活動的過程——引起、調整、控制三個因素,教學方法可相應地分為三大類

①教學認識活動的組織和進行的方法(知覺、邏輯認識、實習)。

②刺激和形成學習動機的方法(興趣、責任)。

③檢查方法(口頭的、直接的,實際操作的)。

還可以舉出一些分類體系。

三、現有分類框架存在的不足

1.不少教學方法的分類框架基本上都是單一地指向知識的掌握。事實是,教學所要達成的目標是多種的。這一點從我們給教學所下的定義也可以看出:「所謂教學,乃是教師教、學生學的統一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技能,同時,身心獲得一定的發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教學方法的分類框架應與教學目標對應,否則,勢必有的目標難以達成,變成「自然交織」於教學過程了。加涅指出:在教學的影響下,學習的內容活動將產生五種學習結果,即言語信息、認知策略、智力技能、動作技能和態度。心理學探明了:習得這些學習結果的過程是極不相同的,存在著多種學習類型,其中大部分需要不同的教學方法。如此,在教學方法的分類框架中,與實現各種教學目標緊密相連的教學方法都應佔有一定的位置。

2.有的分類只注意到教學活動的外部形式,把教學活動的外部形式當作了教學方法,講述課文就是講述法;讓學生看實物或物體圖形就是演示法,對學生提問、檢查他們的知識就是提問法……這樣的分類不僅名目繁多,更主要的是這樣認識教學方法是表面、膚淺的,例如在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中,有講授法、討論法、談話法等,除了在「以語言為主」這一點上相同外,教與學雙方在活動的具體動作效能與條件上是很不一致的,

3.在同一分類體系中,分類的標准不能貫徹始終,有的按一個維度,有的按二個維度,還有的按三個維度,所謂的多度性或多維法,貌似嚴謹,實踐把握相當困難。

4.諸種分類體系基本上指向於學生的認知,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忽視了教學過程的情意側面。任何教學過程都包含著兩個既相聯系又相區別的過程,一個是認知過程,一個是調控認知過程的情意過程,後者是前者順利展開的原動力。其重要性幾乎所有的教育家均有過論述,教學實踐中也不乏這類的教學方法,然而明確地把這類教學方法劃分出來歸並為一類,還數前蘇聯的巴班斯基,多數教學方法體系都是純認知型的。

2. 提高教學水平的方法和途徑

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方案及措施

一、課題的背景和價值

(一)實施新課改的客觀要求。

當前,以全新教育理念對課程與教學內容體系進行重大改革和調整的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深入實施中。新課改對廣大基礎教育工作者無疑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嶄新的挑戰。教師如何有效提升自身素質來適應課改需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這既十分清楚地給我們指明了一個努力的方向,同時也體現出了新課改對廣大基礎教育工作者的一個客觀要求,即:教師要通過教學反思,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二)加速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指出「一個教師如果僅僅滿足於獲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他可能永遠只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

教學反思有助於教師理論聯系實際,在總結實踐的基礎上不斷變化自己的知識體系,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從而促使自己由經驗型教師加速向研究型教師轉化。

(三)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需求。

當今社會,堅持可持續發展觀已深入到各個層面。具體到學校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的一點是堅持「科研興校」,把教育科研作為學校發展的動力之源。無庸置疑,學校教育科研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學校教師的廣泛參與和熱情投入。而老師參與教育科研的基礎便是教學反思。在大力提倡「科研興校」的今天,探索學校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應該也必須高度關注和積極引導老師有效開展教學反思活動。

(四)有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

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時,不可避免地會關注到教學過程的主體——學生。來自學生的各種反饋信息必然就會成為教師教學反思的重要材料。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分析、思考,教師便會更加主動地圍繞「促進學生發展」這一中心來優化自已的課堂教學,這在促使教師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同時,也必然會給學生的學習等諸多方面帶來直接的受益。

如前所述,教學反思能實現加速教師成長和促進學校發展的雙贏。其中,學校的發展又能為學生提供更佳的學習、生活環境。良好的育人環境是學生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重要保障。

(五)豐富基礎教育教學反思理論資料的需要。

反思性教學是近年來國外盛行的師資教育方法之一。培養教師臨場探索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對改善州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並把反思列為Tesl課程的重要內容,規定教師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

在我國,著名教授熊川武等有識之士也對反思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反思的基本理念,其研究成果是借得學習和借鑒的。但同時,亦有專家研究指出,目前我國基礎教育的教學反思存在「過度的反思,為了反思的反思,形式化模式化,套話連篇等現象」。可見,目前在教學反思這一領域仍然存在著理論與實踐上的空檔。因此,對該領域的研究,特別是在如何抓實教學反思,有效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命題上仍然具有實際價值。

3. 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辦法及措施

1、強化課堂紀律: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在於有一個好的課堂紀律,有一個好的學習風氣,學生有一個好的學習狀態,能夠安心投入到學習之中,所以教師平時就要好好管理班級,多對學生進行教育,保證上課時課堂紀律比較好,這樣自然教學質量就比較高了。
22、精心備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第一步自然是要精心備課,對所講的內容了如指掌,鑽研教材,理解掌握教材的重難點,同時還要備學生,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怎麼樣讓學生接受,掌握教材的知識點。
33、調動學生參與: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自然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就是學生配合教師,如果教師只顧自己講,學生不參與,不學習,那課堂效果自然是低下的。調動學生參與的方法,可以使用多媒體,也可以設置一些問題等。
44、教學方法新穎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效果是比較低下,教師就要改進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性,可以使用小組合作,讓學生自己討論探究,教師做好指導,這樣學習效果是比較有效的。
55、關注所有學生:課堂教學質量高,自然就是全班學生通過每節課的學習,都有所收獲和提高,而不是少數的幾個優秀的學生,所以在課堂上,教師就要做到關注全體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對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學習差的學生,更要多提問,多幫助他們,才能讓自己的課堂質量提升。
66、注重課堂檢測和反饋: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要注重課堂檢測和反饋,就是留下一定的課堂時間把自己本節課所講的內容,檢測一下,看看學生掌握的如何,然後再查漏補缺,看看學生沒有掌握的內容,再細講一下,鞏固掌握。

4. 如何提升教師的教學基本功

一、智情雙修,德才兼備,做一個優秀知識分子

一個人活在世上,不論從事什麼職業,第一重要的是做人。對於教師來說,做人更是第一位的,因為教育是精神事業,一個教師精神素質好不好,會直接在教學的態度、內容、方式以及與學生的關系中體現出來。

和傳授知識相比,教師作為一個人在精神上對學生的影響是更重要的。我們回憶自己的學生時代,最難忘的必是那種具備人格魅力的老師,他們在我們人生早期所給予的啟迪和熏陶,其作用之巨大,往往使我們終生受益。

精神素質包括智力、情感、道德,三者缺一不可,教師應該是智情雙修、德才兼備的人。因為教師的日常工作是智育,我要強調一下教師的智力素質。教師當然應該是知識分子,而所謂知識分子,就是一輩子熱愛智力生活、對知識充滿興趣的人。

用這個標准衡量,在我們今日的教師隊伍里,知識分子太少了。許多人走出校門、結束了學生生涯之後,就停止學習了,殊不知你現在走進另一個校門、開始了教師生涯,就更應該過一種高水平的智力生活了。所以,一個好教師理應把自己定位為知識分子,永遠保持學習、思考、鑽研的習慣。

二、愛學生,真正把學生當作目的

談到教師的道德素質,我認為愛學生是最重要的師德。如同羅素所說,一個理想教師的必備品質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如同父母感覺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樣,感覺到學生是目的。學生的年齡越小,這一點就越重要,因為孩子尚缺乏理性判斷和情感自主能力,教師的態度會直接影響到他們對生活和學習的信心。

愛學生當然不是表面的隨和,僅僅能和學生打成一片。把學生當作目的,這是對愛學生的實質的准確表述。愛學生的教師,一定會把心思放在學生身上,對學生的成長真正負起責任來。正因為如此,他會為每個學生的進步感到由衷的高興,同時也感到自豪,視為自己的人生成就。一個教師是否真愛學生,學生心裡最清楚,他一定會受到學生廣泛的敬重和喜愛,而我們也就有基本的理由承認他是一個好教師。

三、懂教育,擁有正確的教育理念

教師以教育為職業,按理說都應該是懂教育的,其實不然。一個教師在從事教學工作時,自覺不自覺地都體現了某種教育理念,但有正確與錯誤之別。尤其在現行教育體制下,如果缺乏獨立思考,更可能是錯誤的。

就單個的教師而言,教育理念不是孤立的東西,也不是抽象的理論,而必定是和他的人生觀、價值觀有密切聯系的,是他的整體精神素質在教學上的體現。說到底,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一個在人性意義上優秀的教師,他在自己身上就領悟了人性的寶貴,絕不會用壓抑和扭曲人性的方式去教學生。相反,那些用這種方式教學生的教師,自己的人性在相當程度上往往是不健全的。在具體的教學中,這種內在的差異幾乎是無意識地表現出來的,但是涇渭分明,一目瞭然。

不過,要自覺地、堅定地擁有正確的教育理念,不能只憑直覺。我認為,一個教師無論教的是什麼課程,教育理論都是他的必修課,而且應該在教學生涯中不斷重溫和深化。

在這方面,我建議讀一些教育哲學的著作,而不要限於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方法之類,因為教育哲學所探討的正是教育理念,即教育的根本道理。歷史上有許多哲學家寫了教育論著,例如洛克、盧梭、康德、杜威、懷特海,他們的教育主張未必一致,但皆深諳人性,各有真知灼見,認真地讀一讀,一定會有豁然開朗之感。

四、講究教學藝術,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魅力

在教學方法上,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魅力,使之對你所教的這門課發生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前提,沒有興趣,就只好靠灌輸,其效果如何,當教師的都很清楚。一個學生對某一門課能否發生興趣,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這個學生的天賦類型,二是任課教師的教學水平。

一個好的教師不可能使每個學生都對自己所教的這門課發生強烈興趣,但可以做到使天賦類型適合的學生發生強烈興趣,而使多數學生發生一般興趣。

要取得這樣的效果,當然不能單憑方法。實際上,這是對教師的綜合智力素質的檢驗。首先,教師對於自己所任的課程,在基本原理方面要做到融會貫通,能夠舉一反三。現在教育部門在提倡中小學教師的專業發展,我的看法是,這不應該是要求教師的知識達到相關學科中的專業水平——這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而只應該是在教學大綱范圍內的通曉和熟練,因為中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不是專業教育。

其次,基礎教育是一種通識教育,中小學教師不論教的是什麼課程,都應該是通識之才,有廣泛的知識興趣和人文修養,如此才能把所任課程的教學做得生動活潑,使學生也產生興趣並易於領會和接受。

五、處理好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關系

現在我要說到今天中小學教師面臨的最大難題了。應試體制的硬指標具有迫使教師和學生就範的巨大威力,短期內也無改變的希望,這是一個不可迴避的事實。完全不顧應試,顯然行不通,學校和家長都不答應。一味順應乃至迎合,放棄素質教育,則為負責任的教師所不取。

不過,我們沒有必要陷入這樣的兩極思維之中。任何體制都不可能把個人的相對自由完全扼殺掉,一個好的教師要善於拓展和運用這個自由,戴著鐐銬把舞跳得最好。

在當今體制下,一個好教師的責任和本事就在於,一方面幫助學生用最少的時間、最有效的方法對付應試,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拓展素質教育的空間。這是可以做到的,當然,前提是教師有水平並且肯用心。

即使在正常的學習中,教師也應該善於確定知識中必須牢固掌握的要點,避免讓學生在次要的細節上耗費大量精力,水平之高低於此立見。可以斷定,如果學生牢固掌握了知識的要點,在應試中也不會差到哪裡去。現在許多教師僅靠逼迫學生做大量作業來對付應試,其實是最笨也最偷懶的辦法,說到底還是水平低並且不負責任。

六、淡泊名利,甘於受冷落

如果一個教師做到了上述幾條,無疑就是一個好教師。但是,他很可能會面臨一個危險,就是不被現行體制認可,在多數情況下,他的處境往往比那些積極貫徹現行體制的人差。

那麼,我就要說一說我對一個好教師的最後一條要求了,就是淡泊名利,甘於受冷落。你是憑良心做事,當然就應該不計個人得失。一切憑良心做事的人都有一個信念:良心的評判高於體制的評判。

5. 如何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能力的措施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強化教學職責。

教學水平是教與學得行為包括知識的獲得、知識的應用和教學評價;教與學得水平,包括記憶水平、解釋性水平和探究性水平三個等級,不同等級水平的教學所能達到的目標是截然不同的。

這樣從分類每一個等級水平教學行為的特徵、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出發,教學目標可以演化為教與學得水平(三級水平)×學習行為(三種行為)× 學習內容的目標體系。

探究性理解:

探究性理解水平的教學指的是有目的地引起新問題情境的認知沖突,促使學生積極介入。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共同進行研究和評價。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發揮自主學習的主動性,獲得對知識、技能的探究性理解,增強科學觀點和有效的思考。

這一水平的教學目標有:探究性理解,通過對知識、技能的領會,能從多種角度或相對復雜的聯系中闡明知識、技能的本質特點。

開放性轉換,自行開封式的范圍和程式,識別有關聯的知識和無關聯的知識、可靠的依據與不可靠依據之間的差別,獨立發下奈何解決問題。

6. 如何提高教師的教學技巧,方法,過程

研究學生的能力。學情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出發點,教師要善於根據學生的外部表現了解他們的個性和心理狀態,如思想狀況、道德水平、知識基礎、智力水平以及興趣、愛好、性格等。要分析學生在學習新知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要分析學生的認知特點,不同年齡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特點。只有了解學生的實際,才能做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教學流程安排兼顧了知識邏輯和學生認知規律。活動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發學生思維。要根據教學目標內容,合理使用多種互動、小組合作、多媒體等教學形式要靈活運用語言、板書、強化、反饋等基本教學技能,提高教學效果。要學會對資源進行分析,如
研究和組織教材的能力。教師要上好課,必須事先要備好課。所謂備好課,首先要深入鑽研教材,把教材的知識弄懂,並融會貫通,使之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其次,要研究課程標准、教材內容和學生,明確教學目的、重點及要求,使之轉化為教師教學的指導思想;再次,要進一步研究教學目的要求、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之間的內在聯系

閱讀全文

與教學理論提升的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47歲晚上失眠有什麼方法 瀏覽:30
手滑式手機使用方法 瀏覽:550
人民日報如何提高自己的學習方法 瀏覽:566
矩形梁工程量計算方法說法正確的 瀏覽:475
增生性喉炎治療方法 瀏覽:445
電腦無人機的操控方法 瀏覽:430
快速電熱水器清洗方法 瀏覽:267
紫蘇雲吞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54
懷孕怎麼減肥最好方法 瀏覽:356
人類都用什麼方法治病 瀏覽:229
紅米5的簡訊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32
汽車脫脂劑的使用方法 瀏覽:915
雞下軟皮蛋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476
如何用中醫的方法來看病 瀏覽:15
腸子漏氣出血治療方法 瀏覽:810
曬白金的鑒別方法 瀏覽:439
痛風快速消腫方法 瀏覽:245
摩托羅拉翻新機鑒別方法 瀏覽:840
單晶硅的檢測方法是怎樣檢測的 瀏覽:58
吸奶器吸奶的正確方法 瀏覽: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