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風險型決策的決策方法
決策是面對未來的,而未來又有不確定性和隨機性,因此,有些決策具有一定的成敗概率,叫風險型決策。現代社會化大生產,受客觀環境的制約性大,一項重大決策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不同,其後果大不一樣。如現代汽車工業,在面對能源危機的環境下,想要發展不用石油的汽車,那就需要投入較大的研究試驗費用,根據判斷如能有很廣的銷路,那麼就可以在投入市場幾年之後收回投資並獲得較大利潤,這是成功的估計。如果因這種汽車造價高,使用不便,沒有市場需求,那就要失敗。對這兩種可能性如何判斷,怎樣做出選擇,就屬於風險性的決策。也就是要冒一定風險,存在著兩個前途,兩種結果,決策不當就會帶來巨大損失。當然這種決策也不完全是盲目的,要做各種預測,進行反復的技術經濟論證,決策搞得科學,成功的概率就會高一些。
常用的方法有:以期望值為標準的決策方法、以等概率(合理性)為標準的決策方法、以最大可能性為標準的決策方法等。 以期望值為標準的決策方法:以收益和損失矩陣為依據,分別計算各可行方案的期望值,選擇其中期望收益值最大(或期望損失值最小)的方案作為最優方案。設E(di)表示第 個方案的期望值;xij表示採取第i個方案,出現第j種狀態時的損益值;P(θj) 表示第j種狀態發生的概率,總共可能出現m種狀態,則期望損益的計算公式為:
以等概率(合理性)為標準的決策方法:由於各種自然狀態出現的概率無法預測,因此假定幾種自然狀態的概率相等,然後求出各方案的期望損益值,最後選擇收益值最大(或期望損失值最小)的方案作為最優決策方案。 以最大可能性為標準的決策方法:此方法是以一次試驗中事件出現的可能性大小作為選擇方案的標准,不是考慮其經濟的結果。 1.以期望值為標準的決策方法一般適用於幾種情況:
(1)概率的出現具有明顯的客觀性質,而且比較穩定;
(2)決策不是解決一次性問題,而是解決多次重復的問題;
(3)決策的結果不會對決策者帶來嚴重的後果。
2.以等概率(合理性)為標準的決策方法適用於各種自然狀態出現的概率無法得到的情況。
3.以最大可能性為標準的決策方法適用於各種自然狀態中其中某一狀態的概率顯著地高於其它方案所出現的概率,而期望值相差不大的情況。
❷ 常見的風險型決策方法有什麼
定量決策方法,是指利用數學模型進行優選決策方案的決策方法。
根據數學模型涉及的問題的性質(或者說根據所選方案結果的可靠性),定量決策方法一般分為確定型決策、風險型決策和不確定性決策方法三種。
1、確定型決策方法(盈虧平衡分析)。
確定型決策方法的特點是只有一種選擇,決策沒有風險,只要滿足數學模型的前提條件,數學模型就會給出特定的結果。屬於確定型決策方法的主要有盈虧平衡分析模型和經濟批量模型。
2、風險型決策方法(決策樹)。
有時我們會碰到這樣的情況,一個決策方案對應幾個相互排斥的可能狀態,每一種狀態都以一定的可能性(概率0-1)出現,並對應特定結果,這時的決策就被稱為風險型決策。風險型決策的目的是如何使收益期望值最大,或者損失期望值最小。期望值是一種方案的損益值與相應概率的乘積之和。下面我們用決策樹來說明風險型決策方法。
決策樹就是用數枝分叉形態表示各種方案的期望值,剪掉期望值小的方案枝,剩下的最後的方案即是最佳方案。決策樹由決策結點、方案枝、狀態結點、概率枝四個要素組成。
3、不確定型決策方法。
我們看到,在風險型決策方法中,計算期望值的前提是能夠判斷各種狀況出現的概率。如果出現的概率不清楚,就需要用不確定型方法,這主要有三種,即冒險法、保守法和折中法。採用何種方法取決於決策者對待風險的態度。
❸ 什麼是風險型決策
風險型決策概述
風險型決策:是指決策者對決策對象的自然狀態和客觀條件比較清楚,也有比較明確的決策目標,但是實現決策目標必須冒一定風險。
[編輯]與風險型決策相關的概述
文字風險型決策是指每個備選方案都會遇到幾種不同的可能情況,而且已知出現每一種情況的可能性有多大,即發生的概率有多大,因此在依據不同概率所擬定的多個決策方案中,不論選擇哪一種方案,都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先驗概率:根據過去經驗或主觀判斷而形成的對各自然狀態的風險程度的測算值。
自然狀態:指各種可行方案可能遇到的客觀情況和狀態。
損益矩陣:一般有三部分組成:可行方案、自然狀態及其發生的概率、各種行動方案的可能結果。把這三部分內容在一個表上表現出來,這個表就是損益矩陣表。
[編輯]不同標準的決策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以期望值為標準的決策方法、以等概率(合理性)為標準的決策方法、以最大可能性為標準的決策方法等。
(一)各種方法描述
以期望值為標準的決策方法:以收益和損失矩陣為依據,分別計算各可行方案的期望值,選擇其中期望收益值最大(或期望損失值最小)的方案作為最優方案。設E(di)表示第 個方案的期望值;xij表示採取第i個方案,出現第j種狀態時的損益值;P(θj) 表示第j種狀態發生的概率,總共可能出現m種狀態,則期望損益的計算公式為:
以等概率(合理性)為標準的決策方法:由於各種自然狀態出現的概率無法預測,因此假定幾種自然狀態的概率相等,然後求出各方案的期望損益值,最後選擇收益值最大(或期望損失值最小)的方案作為最優決策方案。
以最大可能性為標準的決策方法:此方法是以一次試驗中事件出現的可能性大小作為選擇方案的標准,不是考慮其經濟的結果。
(二)各種方法的適用場合
1.以期望值為標準的決策方法一般適用於幾種情況:
(1)概率的出現具有明顯的客觀性質,而且比較穩定;
(2)決策不是解決一次性問題,而是解決多次重復的問題;
(3)決策的結果不會對決策者帶來嚴重的後果。
2.以等概率(合理性)為標準的決策方法適用於各種自然狀態出現的概率無法得到的情況。
3.以最大可能性為標準的決策方法適用於各種自然狀態中其中某一狀態的概率顯著地高於其它方案所出現的概率,而期望值相差不大的情況。
[編輯]風險型決策的決策樹
(一)簡述
決策樹是對決策局面的一種圖解。它是把各種備選方案、可能出現的自然狀態及各種損益值簡明地繪制在一張圖表上。用決策樹可以使決策問題形象化。
(二)決策樹圖的製作步驟
1.繪出決策點和方案枝,在方案枝上標出對應的備選方案;
2.繪出機會點和概率枝,在概率枝上標出對應的自然狀態出現的概率值;
3.在概率枝的末端標出對應的損益值,這樣就得出一個完整的決策局面圖。
(三)決策樹圖的分析
決策樹圖的分析程序是先從損益值開始由右向左推導,稱為反推決策樹法。
[編輯]風險決策的敏感性分析
(一)簡述
在決策過程中,自然狀態出現的概率值變化會對最優方案的選擇存在影響。概率值變化到什麼程度才引起方案的變化,這一臨界點的概率稱為轉折概率。對決策問題做出這種分析,就叫做敏感性分析,或者叫做靈敏度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的步驟
1.求出在保持最優方案穩定的前提下,自然狀態出現概率所變動的容許范圍;
2.衡量用以預測和估算這些自然狀態概率的方法,其精度是否能保證所得概率值在此允許的誤差范圍內變動;
3.判斷所作決策的可靠性。
[編輯]風險決策的的方法
一、效用概率決策方法
效用概率決策方法是以期望效用值作為決策標準的一種決策方法。
效用:決策人對於期望收益和損失的獨特興趣、感受和取捨反應就叫做效用。效用代表著決策人對於風險的態度,也是決策人膽略的一種反映。效用可以通過計算效用值和繪制效用曲線的方法來衡量。
效用曲線:用橫坐標代表損益值,縱坐標代表效用值,把決策者對風險態度的變化關系繪出一條曲線,就稱為決策人的效用曲線。
二、連續性變數的風險型決策方法
連續性變數的風險型決策方法是解決連續型變數,或者雖然是離散型變數,但可能出現的狀態數量很大的決策問題的方法。連續性變數的風險型決策方法可以應用邊際分析法和標准正態概率分布等進行決策。
方法的思想:設法尋找期望值作為一個變數隨備選方案依一定次序的變化而變化的規律性,只要這個期望值變數在該決策問題定義的區間內是單峰的,則峰值處對應的那一個備選方案就是決策問題的最優方案。這個方法類似於經濟學中的邊際分析法。
三、馬爾科夫決策方法
馬爾科夫決策方法就是根據某些變數的現在狀態及其變化趨向,來預測它在未來某一特定期間可能出現的狀態,從而提供某種決策的依據。馬爾科夫決策基本方法是用轉移概率矩陣進行預測和決策。
轉移概率矩陣:矩陣各元素都是非負的,並且各行元素之和等於1,各元素用概率表示,在一定條件下是互相轉移的,故稱為轉移概率矩陣。如用於市場決策時,矩陣中的元素是市場或顧客的保留、獲得或失去的概率。P(k)表示 步轉移概率矩陣。
❹ 哪些不屬於風險型決策方法()A,單極決策B
下列哪些不屬於風險型決策方法(B)
A、單極決策
B、直觀法
C、多極決策
D、樂觀法
❺ 風險決策方法
1、確定型決策方法(盈虧平衡分析)。
確定型決策方法的特點是只有一種選擇,決策沒有風險,只要滿足數學模型的前提條件,數學模型就會給出特定的結果。屬於確定型決策方法的主要有盈虧平衡分析模型和經濟批量模型。
2、風險型決策方法(決策樹)。
有時我們會碰到這樣的情況,一個決策方案對應幾個相互排斥的可能狀態,每一種狀態都以一定的可能性(概率0-1)出現,並對應特定結果,這時的決策就被稱為風險型決策。風險型決策的目的是如何使收益期望值最大,或者損失期望值最小。期望值是一種方案的損益值與相應概率的乘積之和。下面我們用決策樹來說明風險型決策方法。
決策樹就是用數枝分叉形態表示各種方案的期望值,剪掉期望值小的方案枝,剩下的最後的方案即是最佳方案。決策樹由決策結點、方案枝、狀態結點、概率枝四個要素組成。
❻ 下列屬於風險型決策方法的有( )。
【答案】B、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風險型決策的方法。風險型決策方法包括期望值決策、貝葉斯決策和馬爾可夫決策等。
❼ 常用的確定型決策方法有哪些
確定型決策方法、風險型決策方法和不確定型決策方法各有哪些?
答:
確定型決策方法、風險型決策方法和不確定型決策方法分別為:
(1)確定型決策方法
常用的確定型決策方法有線性規劃和量本利分析法等。
①線性規劃法。線性規劃是在一些線性等式或不等式的約束條件下,求解線性目標函數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方法。運用線性規劃建立數學模型的步驟是:a.確定影響目標大小的變數,列出目標函數方程;b.找出實現目標的約束條件;c.找出使目標函數達到最優的可行解,即為該線性規劃的最優解。
②量本利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又稱保本分析法或盈虧平衡分析法,是通過考察產量(或銷售量)、成本和利潤的關系以及盈虧變化的規律來為決策提供依據的方法。在應用量本利分析法時,關鍵是找出企業不盈不虧時的產量(稱為保本產量或盈虧平衡產量,此時企業的總收入等於總成本)。找出保本產量的方法有圖解法和代數法兩種。
(3)風險型決策方法
常用的風險型決策方法是決策樹法。決策樹法是用樹狀圖來描述各種方案在不同情況(或自然狀態)下的收益,據此計算每種方案的期望收益從而作出決策的方法。
(2)不確定型決策方法
常用的解決不確定型決策問題的方法有以下三種:
①小中取大法:決策者對未來持悲觀態度,認為未來會出現最差的情況。決策時,對各種方案都按它帶來的最低收益考慮,然後比較哪種方案的最低收益最高,簡稱小中取大法。
②大中取大法:決策者對未來持樂觀態度,認為未來會出現最好的情況。決策時,對各種方案都按它帶來的最高收益考慮,然後比較哪種方案的最高收益最高,簡稱大中取大法。
③最小最大後悔值法:決策者在選擇了某方案後,若事後發現客觀情況並未按自己預想的發生,會為自己事前的決策而後悔。最小最大後悔值法是使後悔值最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