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看羊的年齡
最准確識別綿、山羊年齡的方法是,根據羊只的個體記錄,象種羊卡片、產羔記錄、耳標上的出生年號等。但飼養在廣大農牧民家裡或生產羊場里的羊,絕大多數無記錄可查。但在養羊生產過程中,如淘汰、增補羊只時,或在買賣羊只時都需要知道羊只的年齡。這時我們可根據羊牙齒生長和磨損的情況,粗略地確定羊只的年齡。
綿、山羊下頜的門齒共有8枚。乳牙潔白而細,成年牙呈玉白色,牙齒粗而寬。最中央的一對稱鉗齒,依次向外稱內中間齒、外中間齒和偶齒。為簡化易記,我們把鉗齒換成成年牙時定為1-1.5歲;內中間齒更換成成年齒時定為2歲;外中間齒更換成成年齒時定為3歲。當偶齒更換成成年齒時定為4歲,俗稱齊口牙。5歲時鉗齒和內中間齒已經磨平。6歲偶齒齒面已開始磨損,齒體由扁寬狀變圓,齒間出現縫隙。7歲時門齒變短並向外趴,齒面磨成圓形,齒間縫隙增大,甚至牙根開始搖動和脫落。
㈡ 怎麼樣從羊的牙齒上判斷羊的年齡
羊牙齒的發生、脫換和磨滅是有一定規律的,利用這些規律即可推斷出羊的年齡。
以牙齒鑒定年齡主要看羊的下顎有4對門齒,中間的一對叫切齒,切齒兩側的為內中齒,向外的為外中齒,最外的l對叫隅齒。
㈢ 請問怎麼樣鑒別小尾寒羊的月齡及年齡
根據羊的牙齒鑒別年齡:幼年羊的牙齒叫乳齒,顏色潔白,較小;成年羊的牙齒永久齒,顏色發黃,較大。以牙齒鑒定年齡主要看羊的下顎有4對門齒,中間的一對叫切齒,切齒兩側的為內中齒,向外的為外中齒,最外的l對叫隅齒。在1.5歲時,乳切齒換成永久切齒,2~2.5歲內中齒脫換;3歲外中齒脫換;4歲隅齒脫換;5歲以後可根據齒間縫隙的大小、齒的磨損程度和齒的狀況來判定;6歲以上齒齦凹陷,牙齒向前方斜出,齒冠變狹小;7~9歲牙根活動並陸續脫落。我國有經驗的農牧民這樣鑒定羊的年齡:「一歲始換牙,兩歲一對牙,三歲兩對牙,四歲三對牙,五齊、六平、七斜掉一牙。」希望這種方法對您有所幫助,有什麼問題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㈣ 如何辨別羊的年齡

羊的年齡還可以從毛皮觀察,一般青壯年羊,毛的油汗多,光澤度好;而老齡羊,皮鬆無彈性,毛焦躁
㈤ 羊怎樣判斷年齡
判斷羊年齡有兩種方法:
一、根據牙齒判斷
羊牙齒的發生、脫換和磨滅是有一定規律的,利用這些規律即可推斷出羊的年齡。
幼年羊的牙齒叫乳齒,顏色潔白,較小;成年羊的牙齒永久齒,顏色發黃,較大。以牙齒鑒定年齡主要看羊的下顎有4對門齒,中間的一對叫切齒,切齒兩側的為內中齒,向外的為外中齒,最外的l對叫隅齒。
在1.5歲時,乳切齒換成永久切齒,2~2.5歲內中齒脫換;3歲外中齒脫換;4歲隅齒脫換;5歲以後可根據齒間縫隙的大小、齒的磨損程度和齒的狀況來判定;6歲以上齒齦凹陷,牙齒向前方斜出,齒冠變狹小;7~9歲牙根活動並陸續脫落。
二、根據角輪判斷
每一個角輪就是一歲,根據山羊角輪的多少,就可知道山羊的年齡。但以牙齒判斷為主。即從羊角最根部順著羊角尖向上數羊角上的「起棱」數,如有1個棱,加上根部的1個凹,為2歲,起2個棱為3歲,3個棱4歲,依次類推。

(5)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斷一群羊的年齡擴展閱讀
羊角輪紋形成原因
多年來本地一直採用此法檢查判定當地牛羊年齡,准確度很高。經多年觀察探索,祁連山中的野生動物盤羊、岩羊(均有角)的角上也有輪紋,而且比家畜的角輪紋更明顯,凹槽更深,而農業區的牛羊角輪紋就不太清晰。
草原牛羊角輪紋的形成與家畜營養供給的不平衡和當地氣候因素有關。
在漫長而且氣候極為嚴酷寒冷的枯草季節,由於長期的營養供給不足且低溫,導致畜體脂肪蛋白質大量消耗而導致體重大幅度下降(一般下降10%~40%),而且伴隨缺草與斷草期(4~5月)的到來使各類牲畜長期處於半飢餓狀態,這是草原牧區牲畜春乏現象。
這種營養供給不足和氣候惡劣而造成牲畜體重大幅度下降的過程也會在角上表現出來,即形成環形營養瘢痕,也就是乾裂凹陷的紋槽。當草原牧草返青,進入青草期後,牲畜迅速恢復體質進入長膘期,這種營養供給充足的情況又會在角上呈現出來,從乾裂凹陷狀態恢復為豐滿平整。
隨著角長度的增加,牧草一枯一青,牲畜從瘦到肥,這種草原年度變化在牛羊角上就形成環形輪紋,形成角輪紋與家畜年齡的關系。
㈥ 在肉羊選種過程中為什麼一定要注意選擇對象的年齡怎樣識別其年齡
在肉羊生產中作為種羊,它們年齡的大小對於正確進行其他有關性狀及利用價值的評定都有重要的意義。例如,同樣是一隻頭狹、脖短、軀小、四肢高的羊,當其年齡在5~6月齡時,則是正常的,若為2歲以上的羊,就是非常典型的幼稚型了。也就是說,作為一隻優秀的種羊,它們在體形、外貌方面的表現與其年齡的大小必須是相稱的。再如,同樣都是同一隻非常優秀的公羊或母羊,如果年輕一些就可多用幾年或多產幾胎,利用價值自然也就高一些;如果已經老了,利用價值自然也就沒有了,而剩下的只是一隻老殘羊。
在生產實踐中對於羊只的年齡進行識別時,應當首先根據體形外貌及行為作一粗略的判斷,如像體形結構比較松垮,被毛無光,犄角表面色暗光滑,眼窩塌陷並缺神,嘴頭粗大、口唇鬆弛,反芻緩慢,起卧吃力,動作不靈、行走緩慢的羊只,一般都較老一些。反之,則要年輕一些。然而,要對羊只年齡作出更為准確的識別,那就必須細致觀察口齒了。
看口(齒)是鑒別羊只年齡比較可靠的方法,它主要是依據羊只門齒生長、更換和磨損程度,以及脫落情況來判定羊只年齡的。
羊的牙齒分門齒和臼齒兩種,其中的門齒只有下顎生有4對,生長、更換、磨損脫落情況隨羊只年齡而變化,根據變化規律可把羊的一生分為三個年齡階段。
(1)乳齒階段
羊的乳齒窄小並較白。
從第一對露出齒齦到第二對長出,為出生至2周齡;
第三對長出,為2~3周齡;
第四對長出,為3~4周齡;
全部長齊到第一對脫落,為4周齡至1周歲。
(2)門齒更換階段
羊的永久齒寬大而微黃。
第一對乳齒脫落到第一對永久齒長成,為1~1.5歲;
第二對乳齒脫落到第二對永久齒長成為1.5~2歲;
第三對乳齒脫落到第三對永久齒長成為2~3歲;
到全部(4對)乳齒換完和第4對永久齒長齊時,一般都稱「齊口」、「新滿口」或「新邊牙」,為3.5~4歲。
(3)永久齒齒面出現明顯磨損及脫落階段
永久齒齒面全部已有磨損為5歲,也叫「老滿口」;
永久齒齒面全都磨成了較小的方形,齒縫擴大,為6歲,又稱「漏水」;
牙齒松動或脫落,為7歲,又稱「破口」;
齒齦(牙床)只剩點牙根或叫「點狀齒」,為8歲,又稱老口;
牙齒全部磨平或脫落,為9~10歲,又稱光口。
鑒於當羊到了6歲以後僅以看口判斷年齡已經很難判准,在生產實際中多以觀察臼齒(槽牙)磨損情況來判斷其有無利用價值。就一般而言,凡屬還有利用價值的老羊,臼齒應當齊全無損,當把羊上下頜合緊以後,以下頜不易左右錯動者為還有利用或飼養價值。
羊也有天生(兩對)四個牙的,更換時間及磨損程度也會與個體、飼料物理形態、水質,乃至其母羊孕育它們時的年齡、營養狀況等都有一定的關系。就一般而言,體質結實、健康狀況良好和正處青壯時期的母羊所生個體的牙齒要耐磨一些,脫落的也要晚一些,僅以口齒判斷的年齡也易比實際年齡會輕一些。在舍飼條件下,特別是經常利用質地細軟,並經鍘得或粉碎得比較細碎的飼草飼喂的羊門齒大多易磨損和脫落,往往到4歲以後就難於主要根據牙齒磨損及脫落情況進行年齡識別了。體質及健康不佳,主要在以粗硬飼草為主的牧地上放牧飼養,常年飲用含氟超標的飲水,以及老齡、病弱母羊所生羊只的門齒一般磨損得要快一些,掉齒也要早一些,主要根據口齒變化判斷的年齡也易比實際年齡會老一些。基於以口識別年齡未必十分可靠,為能更為確切地判定羊的年齡,在群養,特別是較大規模經營養羊的情況下,最好還是佩帶標有出生年份的耳標。
㈦ 怎樣鑒別羊的年齡
你好!羊的年齡主要根據門齒來判斷。小羊的牙齒叫乳齒,共20顆。成年羊的牙齒叫永久齒,共32顆。永久齒比乳齒大,顏色發黃。羊沒有上門齒,只有下門齒8顆,口齒24顆,分別長在上下四邊牙床上。中間的一對門齒叫切齒,切齒兩邊的兩個門齒叫內中間齒,內中間齒的外邊兩顆叫外中間齒,最外邊一對門齒叫隅齒。羔羊的乳齒,一般一年後換成永久齒。
通過羊換牙可判斷其年齡。一般說,回歲不扎牙(不換牙),2歲一對牙(切齒長出),3歲兩對牙(內中間齒長出),4歲三對牙(外中間齒長出),5歲齊(隅齒長出),6歲平(牙上部由尖變平),7歲斜(齒齦凹陷,有的牙開始活動),8歲歪(齒與齒之間有大的空隙),9歲掉(牙齒有脫落現象)。
另外,還可以根據羊角輪判斷年齡。角是角質增生而形成的,冬季和春季營養不足時,角長得慢或不生長;青草期營養好,角長得快,因而會生出凹溝和角輪。
羊的年齡還可以從毛皮觀察,一般青壯年羊,毛的油汗多,光澤度好;而老齡羊,皮鬆無彈性,毛焦躁。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
㈧ 怎麼判斷羊的年齡
可以根據根據羊的牙齒鑒別。羊牙齒的發生、脫換和磨滅是有一定規律的,利用這些規律即可推斷出羊的年齡。
幼年羊的牙齒叫乳齒,顏色潔白,較小;成年羊的牙齒永久齒,顏色發黃,較大。以牙齒鑒定年齡主要看羊的下顎有4對門齒,中間的一對叫切齒,切齒兩側的為內中齒,向外的為外中齒,最外的l對叫隅齒。
在1.5歲時,乳切齒換成永久切齒,2~2.5歲內中齒脫換;3歲外中齒脫換;4歲隅齒脫換;5歲以後可根據齒間縫隙的大小、齒的磨損程度和齒的狀況來判定;6歲以上齒齦凹陷,牙齒向前方斜出,齒冠變狹小;7~9歲牙根活動並陸續脫落。

(8)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斷一群羊的年齡擴展閱讀:
一般成年羊共有32枚牙齒,上頜有12枚,每邊各6枚,上頜無門齒,下頜有20枚牙齒,其中12枚是臼齒(每邊6枚),8枚是門齒,也叫切齒。利用牙齒鑒定年齡主要是根據下頜門齒的發生、更換、磨損、脫落情況來判斷。
羔羊一出生就長有6枚乳齒;約在1月齡,8枚乳齒長齊;1.5歲左右,乳齒齒冠有一定程度的磨損,鉗齒脫落,隨之在原脫落部位長出第一對永久齒。
隨著年齡的增長, 羊的全部門齒開始縮短。 根據牛的牙齒鑒定其年齡比較可靠, 但也有受某些因素的影響,有時鑒定的結果與實際年齡稍有出入,相差不大。
民謠有一則歌訣形象准確地描述了山羊牙齒的生長、換牙、磨損和脫落的過程。即"一歲半,中齒換;到兩歲,換二對;二歲半,三對全;滿三歲,牙換齊;四磨平,五齒星,六現縫;七露孔,八松動;九掉齒,十磨凈。
也可以看山羊的角輪:每一個角輪就是一歲,根據山羊角輪的多少,就可知道山羊的年齡。但以牙齒判斷為主。即從羊角最根部順著羊角尖向上數羊角上的「起棱」數,如有1個棱,加上根部的1個凹,為2歲,起2個棱為3歲,3個棱4歲,依次類推,經實踐,准確率達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