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數學里1到10的大寫怎麼寫
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
阿拉伯數字由0,1,2,3,4,5,6,7,8,9共10個計數符號組成,大寫的阿拉伯數字是零、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
(1)大寫數字簡便方法擴展閱讀:
大寫數字來源: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三月,戶部侍郎郭桓特大貪污案東窗事生,震驚全國。郭桓勾結刑、禮、兵、工等六部小官員及各省官僚、地主,貪污稅糧及魚鹽等,折米二千四百餘萬石。這差不多和全國秋糧實征的總數持平!除此之外,還侵吞大量寶鈔金銀。
貪官們就是利用空白賬冊做的文章,各部串通一氣,大做假賬。以此欺騙皇帝老兒,魚肉百姓。朱元璋龍顏大怒,下令把郭桓等六部的十二名高官及左右侍郎以下同案犯數萬人,皆處死。系獄、充邊、擬罪者不計其數。
為反貪枝廉,朱元璋還制定了懲治經濟犯罪的嚴格法令;並在財務管理上進行技術防範,實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把記載錢糧數字的漢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為大寫,用「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條。
大寫的規則:
中文大寫金額數字應用正楷或行書填寫,如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億、元、角、分、零、整(正)等字樣。
不得用一、二(兩)、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毛、另(或0)填寫,不得自造簡化字。如果金額數字書寫中使用繁體字,如貳、陸、億、萬、圓的,也可。
中文大寫金額數字到"元"為止的,在"元"之後,應寫"整"(或"正")字,在"角"之後,可以不寫"整"(或"正")字。大寫金額數字有"分"的,"分"後面不寫"整"(或"正")字。
中文大寫金額數字前應標明"人民幣"字樣,大寫金額數字有"分"的,"分"後面不寫"整"(或"正")字。
中文大寫金額數字前應標明"人民幣"字樣,大寫金額數字應緊接"人民幣"字樣填寫,不得留有空白。大寫金額數字前未印"人民幣"字樣的,應加填"人民幣"三字。在票據和結算憑證大寫金額欄內不得預印固定的"仟、佰、拾、萬、仟、佰、拾、元、角、分"字樣。
㈡ 怎麼簡單快捷的輸入大寫數字
只要先輸入「v」,然後輸入0-9你想要的任何數字,就能在拼音輸入法中打出來哦。
例如:
【一百二十三】:輸入「v123」,輸入法就會立馬出現「一百二十三」。
㈢ 大寫金額的正確書寫方法
與一般漢字書寫方法相同。
㈣ 「1,2,3,4,5,6,7,8,9」大寫是怎麼寫
大寫一到十寫法: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
大寫金額既大寫數字是東亞地區特有的數字書寫方式,利用與數字同音的漢字取代數字,以防止數目被塗改。 據考證,大寫數字最早是由武則天發明,後經朱元璋改進完善。
「¥」是人民幣的代表符號,我國從1948年12月1日就開始發行紙幣人民幣,是以「元」為單位,而「元」的漢語拼音為 Yuan。
(4)大寫數字簡便方法擴展閱讀:
歷史淵源
一:明朝初年,一起涉及12名高官,6個部的左右侍郎的重大「郭桓貪污案」,就是利用空白賬冊大做假賬,通過篡改數字大肆侵吞錢糧,累計高達2400多萬石(dàn),這個數字幾乎和當時全國秋糧實征總數相當。
朱元璋對此大為震怒,下令將郭桓等同案犯幾萬人斬首示眾,同時制定了懲治經濟犯罪的嚴格法令,並在財務管理上進行技術防範——把漢字中的數字改為了難以塗改的大寫
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為「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阡」等(「阡」後來改為單人旁的「仟」),被稱之為中國歷史上金額數字大寫的首創。
二:據明末清初考據家顧炎武考證,武則天不但把國號「唐」改為「周」,也製造出很多漢字,那一時期所立的石碑,上面多有大寫數字。
而且詩文中也常見大寫數字,顧炎武在所著《金石文字記·岱嶽觀造像記》中明確表露了自己的推斷:「凡數字作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等,皆武後所改及自製字。」由此得知,武則天的「自製字」——漢語大寫數字,比朱元璋早了近700年。
參考資料:網路-大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