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種植方法有哪些
包括多種具體方法,如單作法、混作法、間作法、套種法、帶種法、復種法等。不同的種植法要求不同的耕作栽培技術措施。種植方法是在一定的種植制度下,按照一定的作物種類和配置方式進行作業的農業技術方法。
種植法根據種植制度的要求,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經濟條件,正確處理地力和作物種間的關系,組成不同的作物群體,用地養地結合,達到高產穩產、全面豐收。
種植方法的歷史
精耕細作是我國農業的優良傳統,輪作復種和間作套種是我國傳統農業獨具特色的種植法,在農業現代化中,必須加以繼承和發揚。改革種植法是耕作改制的關鍵環節。一個地區或一個生產單位,應根據市場的需求和本地具體條件。
在高產、優質、低成本的前提下,各種種植法科學合理地搭配,因地制宜,創造出更為豐富的復合作物群體的生態模式。隨著農業科學的進步,種植法正向充分利用全部生長季節及其環境資源的方向發展。
3. 種子有哪些種植的方式
種子一般的話,可以先擱溫水泡一,這樣的話更容易出芽,可以放在育苗盤中,這樣的話可以很好的管護她,然後再讓苗木長大一些的時候栽到地里
4. 杜鵑花根包的都是黏土,應該怎麼種植
首先找一個合適花盆,然後在花盆底部倒入一些土壤,再把杜鵑花栽進去就可以了。要一定按時澆水。
5. 種植蔬菜的方法和步驟
選擇健康的蔬菜種子培育紀苗,並適時移植,生長中添加營養液,促進蔬菜生長。
一、選種
先挑選出形態完好的蔬菜種子,先對其進行溫室培養,以五粒種子為一組對其進行為期一周的萌發培養,每一組中選取萌發後種芽最為粗壯的2-4顆備用;
二、移栽
本步驟涉及一種蔬菜種植盒,包括用於供蔬菜生長的盒體,所述盒體的底部設有用於裝水或者肥料的營養槽,所述營養槽中設有若干滑槽,所述滑槽中滑動連接有用於裝土壤的土壤櫃,所述土壤櫃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調節桿,所述土壤櫃的側壁上設有均勻分布有若干與營養槽連通的細孔,所述細孔面向營養槽的一端開口大於面向土壤櫃的一端,所述盒體的兩側的側壁上開有若干通風口,所述通風口不規則分布;所述盒體的頂部的兩側鉸接有可開合的透明的玻璃板;在營養槽中加入調配的營養料,將選種步驟中選取出的種芽移栽到土壤櫃中;
三、管理
每天分三次進行對盒體中進行噴霧操作,分別是早中晚三次;每日早晨七點將步驟b中的玻璃板打開,每日下午6點將步驟b中的玻璃板關閉;調節調節桿,將土壤櫃依次逐漸跳高,使得相鄰的土壤櫃能夠錯開,相鄰的土壤櫃的高度差等於兩個土壤櫃中較矮的蔬菜植株的高度的70%-90%;
四、供給
每隔10天對營養槽中的營養液進行觀察,檢測其ph值,每相鄰的兩個檢測點之間的變化率大於1.6%則對營養槽中進行營養料的補充。
6. 常用的播種方法有哪幾種
露地播種時,在准備好圃地之後即可播種。播種方法一般有:
(1)撒播
將種子均勻地撒播於床面或壟面上。多用於小粒種子或種子量較大時。為使出苗均勻,可混入一定量的細沙或細土。缺點是:用種量大;出苗多,幼苗通風透光差,易徒長;不便於中耕、除草、追肥和病蟲害防治。除極小的種子外,一般不推廣撒播。
(2)條播
按一定的行距,將種子均勻地播在播種溝內。多用於中小粒種子,尤其是品種多、種子數量少時。優點是:苗木具有一定的行距,便於中耕、除草、開溝施肥和病蟲害的防治及機械化作業;苗木受光均勻,有良好的通風條件,苗木生長健壯,質量較好。這是生產上應用最廣的一種方法。
(3)點播
按一定的株行距將種子播於圃地上。一般多用於粒大、發芽力強、幼苗生長健壯的種類。如核桃、板栗、山桃、山杏等。
注意事項:a.覆土厚度:一般為種子短軸(扁)直徑的2~3倍。土壤乾燥可適當深一些,土壤濕潤可適當淺一些;b.播後鎮壓,在較乾旱地區尤為重要;c.播前先灌水,盡量避免播後灌水。
7. 各種蔬菜的種植方法
1、合適土壤
蔬菜種植技術
種植蔬菜需要先為其提供適宜生長的土壤,如花生、土豆等蔬菜就需要為其准備好酸性土壤,而菠菜和韭菜等蔬菜,則在鹼性土壤中能夠生長的更好,不可為其提供酸鹼不適宜的土壤,以免其生長不良。
2、適宜溫度
蔬菜進行種植時還要結合其品種選擇適合的溫度,其中大蔥、菠菜等耐寒蔬菜可保持15~20℃的溫度,半耐寒的白菜、胡蘿卜則要將溫度控制在17~20℃,喜溫的黃瓜等蔬菜需要20~30℃的適宜溫度等。
3、水肥管理
蔬菜種植技術
在蔬菜種植技術中還要注意做好水肥的管理,一般對於剛剛撒下種子的蔬菜需澆一次透水,需要見干見濕進行澆水,施肥不可過量,多薄肥勤施為其補充養分即可,一月為其施加1~2次稀薄農家肥就能讓疏鬆生長旺盛。
4、適量光照
種植蔬菜還要注意為其提供適量的光照,使其能夠生長茁壯。如山葯、茄子等蔬菜對於光照需求大,需接受強光滿足其生長需求;而白菜、西蘭花只用接受半陰養護即可;菌類蔬菜更是要少光養護使其生長。
5、除草殺蟲
蔬菜種植技術
平常在種植時還要注意除草殺蟲,及時將生長在蔬菜周圍的雜草進行清除,以免其消耗土壤中的養分,讓蔬菜生長不良。還要注意做好病蟲害的防治,以免蔬菜受到病害或者害蟲的影響,使其不能夠健康的生長。
8. 包菜怎麼種植方法視頻
一、播種育苗:1.播種期:夏光甘藍,3月至7月上旬播種;京豐一號、秋甘藍7月上、中旬播種;越冬甘藍、雞心包、牛心包、春豐等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種。每畝用種量50—75克。
2.育苗:選擇肥沃、爽水的菜土,播種前翻耕烤曬過白,然後整細整平,每畝施1500公斤腐熟人糞尿液、碧卡菌肥5公斤作基肥,干後耙勻,使土肥融合,再行播種,每平方米播種子10克。然後蓋上一層過篩後的發酵煤灰土,乾旱時,搭平棚進行遮陽(,長期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後及時除雜除草,噴施葯劑防治病蟲。
二、大田栽培:1.苗齡:在25—30天之間。2、移栽:選擇健壯苗子帶士移栽。密度為夏光甘藍株行距35×45厘米;秋甘藍京豐L號株行距40×45厘米;雞心、牛心、春豐越冬春甘藍株行距35×40厘米。 3、大田整土:施基肥,移栽前15—20天左右,先將大田上翻挖轉來,任其烤曬10天左右,再行整土,粗整一次,移栽前2天再行細整一次,然後施入基肥,每畝施腐熟人糞尿液200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草木灰或火土灰1 50—200公斤、巴內達碧卡復合肥5公斤。為使肥效集中,可將基肥直接施於植穴內,待干後再將穴土拌勻,以待移栽。移栽後每株苗子都澆一點壓兜水,每株0.5公斤,以後每天澆一次復水直至成活。 4、追肥、灌水抗旱:成活後進行第一次追肥,每畝用10%的人畜糞稀液追施,畝施600-800公斤。以後於攤盤期、結球前、中期追肥3-4次,追肥濃度為30-40%,數量為每畝1500公斤左右,追肥以人糞尿、豬肥等為主,可加一點氯化肥,一般每100公斤加尿素0.5公斤即可。再就是整個生育期內,化肥只宜加2次以下,以免影響品質。在基肥一樣的情況下,春甘藍在冬季一般以澆清水進行抗旱保苗為主,但澆清水也不宜過多,只要菜苗長勢較好,沒有出現缺水,就不要澆水。開春後,春甘藍生長迅速,此時宜追肥2—3次40%左右濃度的重肥,1次在株間葉長滿田土,稱為「封行」時進行,另1—2次在結球前、中期進行。每畝施人糞尿液1500公斤左右。
5、防治病蟲:包菜蟲害有:菜青蟲、蚜蟲、菜螟、斜紋夜蛾、小菜蛾、黃條跳甲等,可用碧卡蔬果專用葉面肥1000倍液稀液、乙醯甲胺磷500—800倍液稀液、甲基異柳磷500—600倍稀液防治。包菜病害有:軟腐病、菌核病、黑腐病等等,可採用80%代森鋅5000倍稀液、百菌清600倍稀液、敵克松原粉600倍稀液噴施或灌澆病株及周圍健株根部進行防治。
9. 植物怎麼種植方法
一、植物怎麼種
植物種植步驟包括挖坑、放苗、填土、澆水。其中,挖坑的時候,需要根據植物大小,然後確定坑的大小,確保植物的根部能被坑容下。挖坑工具用鐵杴就行,盡可能選擇土壤厚的地方,然後控制好坑的距離,注意不要過密。
二、怎樣才能把植物種好?
首先了解與植物密切相關的五大要素包括光照、溫度、空氣、水分、土壤、肥料。
每個品種的植物所需要的五大要素都不盡相同,想養好它們就先了解它們所需要的這五大要素就好了。
第一,了解植物的真正原始生存的環境。
網路非常發達,動動手指就能搜到植物的信息,原產地就是它們的老家。比如說仙人球金琥,原產墨西哥中部乾燥,炎熱的熱帶沙漠地區。它是來自沙漠的朋友,大家可以想的到它的習性,喜光耐熱耐旱對不對?養它的時候就要照顧它的喜好,多給陽光少澆水。再比如說蝴蝶蘭,原產於亞熱帶雨林地區;老家熱帶雨林地區的,它的習性必定是喜歡高溫高濕環境,根據這些常識都能判斷它們的喜好,這是基礎的了解,有了這個基礎就成功了一半咯。
第二,模擬它們原始生存環境,提供它們需要的生存條件。
了解原產地之後,還要通過五大要素"光照;溫度;空氣;水分;土壤;肥料"來了解它們的生存環境,再提供它們需要的生存條件。類似我們認識新朋友也隨口問問老家哪的呀?南方人還是北方人?喜歡吃辣還是清淡的?大概就這個意思吧。
第三,根據已有室內環境的條件,選擇合適的植物品種。
最後就是了解自己能提供的環境條件,再選植物。不要根據個人喜好挑植物,什麼好看都往家裡搬,很多養不好花的朋友,一大半都是沒有選對合適自己家環境的植物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