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魚池堤壩怎麼排水方法

魚池堤壩怎麼排水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05 10:23:01

1. 魚塘邊緣怎麼加固現堤壩高3米,壩頂1米左右,由於堤壩是泥沙做的(沙較多)一注水就塌並會滲水。

這要看你計劃投資多少,你的使用年限是多長。
如果是短期的可考慮在周邊鋪設防水膜,然後外層可用干砌室護坡。
假如想永久使用那麼1、內層鋪防水膜,外層使用漿砌石;2、表面用水泥砂漿抹灰,外層用干砌石;3、最耐用的就是表面用水泥砂漿抹灰,外層用干砌石。從堤頂灌漿,使整個堤壩不滲水。

2. 魚塘堤壩如何養護

岸邊種上一排茭白 還可以防止魚躍出水面夏秋還可以採收 每年清塘的時候再加高 塌陷處可以用編織袋裝泥沙補住 我的魚塘一直都是那樣做的 已經養魚七八年了 只是現在養魚沒錢賺了 很多利用湖泊和網箱養殖的 圍塘養魚已經逐漸退出歷史舞台了 我這里本來很多魚塘的現在都改種植了 那一片只剩下我了 我喂的魚還是純青草的家魚 價格上和飼料魚沒區別 只是過年的時候自產自銷 靠些本地客商消化 現在也不想養了.

3. 土坑裡可以養魚嗎 防水怎麼處理 水要多深

首先土坑可以養魚;
如果是才形成的土坑建議使用機械設備壓實四周土層進行防水處理;
水深根據您想要養殖的規模而定,小規模的一般有個2m以上就可以了。

其實土坑做好了准備基本上就是魚塘了。
魚塘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①水源:水質需符合漁業水質標准,無污染,水量 充足。水源應靠近魚池,注排水方便。 ②面積:宜在20~30畝之間。以前的魚池都是小面積的,隨著養魚技術的不斷發展,魚池面積逐漸呈大形化。俗話說:「寬水養大魚」,魚池面積大,魚的活動空間大,水的流動也大,可以起到增氧的作用。
③水深:2~3米。
④魚池堤壩堅實,不受洪澇危害,土質保水性強。
⑤池底平坦,並有一個較緩的坡度,以便於捕撈和清 塘。淤泥厚度不超過10厘米。

4. 怎樣建池塘養魚

養魚池建設參考如下:
每年秋冬農閑季節,各地漁農或養殖戶都要對養魚塘進行維護或建造新魚池,據筆者對所在地的十三個縣(市、區)調查得知,維護或建造魚塘普遍缺乏科學規劃,存在著滲漏、塌方、操作不便、成本偏高等問題。眾所周知,養魚池塘是池塘養魚的場所和基地,應有利於滿足魚類正常生活、生長、發育、繁殖各階段的需要,有利於生產管理、綜合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因此,在實際維護或建造中,應堅持慎重選址、科學設計、嚴格施工的原則,使新建魚塘或改造的山塘、灘塗、小水庫等能為魚類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增產增收奠定基礎。下面從五個方面系統規范地介紹養魚池塘的建造技術,以供參考。 一、養魚場址的選擇 興建理想的養魚場在選址上必須綜合考慮水源、水質、土質、交通條件以及飼料、肥料來源等因素,具體應把握四個方面: 1、水源充足,水質良好。養魚的首要條件就是有水,養殖期內不論豐水期、枯水期都要能夠滿足池塘的最大用水量。因此最好在河流、湖泊、水庫的附近開挖魚塘,建設養魚場,同時詳細了解水質狀況,避免工業污水、有毒污水等排放引起污染。總的來說水源水質應符合GB11607漁業水質標准,池塘水質應符合NY5051-2001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標准。 2、土質適宜。通常將土質分為三種,即壤土、粘土、沙土。通過實踐檢驗得知壤土建池最好,其透水性、保水性適中,築堤時凝聚力和抗剪強度適合。其次是粘土,最差為砂土。三種土質的保水力、透氣性狀見下表。 土 質 分 類 名稱 粘土含量(%) 含沙量(%) 保水力(%) 透氣性 壤土 25.0~37.5 62.5~75.0 60.1 適中 粘土 -- -- 50.0 最小 沙土 12.5以下 87.5以上 45.4 最大 3、地勢適當。理想的地勢是高度適中且平坦開闊,如在江河、湖泊的附近、水庫大壩下的平坦地區建池,進、排水都可自流,既節省動力,操作又方便。在實際操作中應考慮:一是地勢較低易被洪水淹沒,高坡地易斷水源而天旱;二是建梯級魚池交通及日常操作不便,且投資大;三是盡量避免佔用良田,充分利用貧瘠的土地、荒丘、庫岔等。 4、交通方便,餌料來源較好。養魚場時常都有物質進出,因此建造地點要求交通便利,有利於養魚物質購入和魚產品外銷。同時餌料(包括飼料、肥料)本源應有保障,盡量能夠就地取材,發揮天然餌料的作用。此外電源必須具備,否則水泵、飼料機等動力設備無法運轉。 二、養魚場址的勘察 場址選定後,必須進行實地勘察,了解其自然條件和歷史背景,必要時組織專家進行研討和論證,力求最佳設計方案。具體須抓住四個環節: 1、測量地形。就是對所使用的全部土地進行全面的測量,繪制出土地平面圖和縱橫斷面圖,根據圖上顯示的地形、水源、地勢及交通情況,進行仔細的分析研究。一般可向當地測繪部門索購場址及其周圍的地形圖,與實測而繪制的地形圖作比較,從節省土方和方便管理出發,提出全面規劃的方案。 2、調查水文資料。主要是向氣象水文部門和當地群眾了解過去25年內最大供水情況和最高水位線(當地防洪堤頂最低限度一般應高出此最高水位線0.5米)。水庫庫區的養魚場要興建在安全水位線以上;山區丘陵地區應了解場地周圍的集洪面積、山洪暴發頻率,25年一遇的最大降雨量和暴雨力等有關資料,便於作出相應的排洪設施;平原地區或城市郊區要調查歷年和每月、日最高、最低水位標高和平均水位標高,便於設計時確定池塘堤岸、排水泵房的基礎標高。 3、調查氣候資料。主要是了解掌握新建魚場地區全年溫度變化情況以及降水等資料,具體如降水量、洪峰水位、台風、年平均最高、最低溫度和濕度等。調查以上氣候資料,對於確定魚場適宜放養哪些魚類品種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4、調查土質資料。主要是通過地質鑽探了解掌握興建魚場地區的土壤成分,測定滲水情況及地下水位的標高,避開地層結構不利的因素,減少發生滲漏水等事故。 三、養魚場的規劃與設計 (一)堅持全面布局與長遠規劃。在具體布局設計中,要從工程角度、生產要求、管理便利出發,利用地形、地貌、水源、交通等條件,因地制宜地進行總體布局和遠景規劃。在實際工作中應堅持三個原則: 1、合理設計的原則。合理設計的主要任務是節省投資以及便於生產管理。因此,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應盡量考慮節省材料、勞動力及施工便利等因素,同時應考慮布局合理和全面規劃,使所建魚場便於生產操作、綜合經營、提高效率、生活和諧。 2、統籌規劃的原則。統籌規劃是指在興建魚場時綜合考慮規模、范圍、房建面積、土地區劃等因素,使規模大小適宜生產需要和場地面積以及投資力度,規劃范圍符合當地自然條件及便於開展多種經營,房建面積適合人員居住和生產操作,土地區劃有利於開展以漁業為主,全面協調發展的原則。 3、全面布局的原則。全面布局就是魚場的總平面設計圖,要根據建築物之間的關系,全面合理地安排好建築物的位置。一般來說以下幾方面應重點考慮: (1)場房位置。是魚場生產管理、人員居住的地方,實驗室通常也連在一起。應盡可能居中,便於往返場內各個點。公路要通達門口。 (2)親魚池位置。親魚是生產經營的基礎,位置應離場房近些,便於精心看護。 (3)產卵池、孵化設備位置。產卵池、孵化設備、親魚池應相互靠近,同時盡量接近場房,這樣有利於開展孵化和管理工作。 (4)魚池位置。魚苗池應接近孵化設備,魚種池圍繞著魚苗池,外圍為成魚池。如此安排位置,便於魚苗下池、出塘分養、轉池飼養。 (5)試驗池位置。最好安排在實驗室附近,便於試驗以及各種操作。 (6)配套水池位置。通常是指蓄水池、沉澱池、過濾池、曬水池等應依據其功用而合理設置。 (二)魚塘設計。目前魚塘大多採用機械作業挖土,將土圍成長方形的儲水池,長寬比例一般為2:1或3:2,東西向長於南北向,充分發揮太陽的光照。在具體設計中應考慮三大方面: 1、魚塘規格。規格大小的確定,依據就是必須適宜池養魚類不同時期的生活習性以及便於生產操作。 (1)配套水池。主要功用是水質處理、儲存備用、產卵孵化、預防疾病、補充用水等,既可以合為一池,也可以單獨建造,關鍵是建好過濾設備。一般要求深度4-5米,面積則應以全場需要的用水量而定。 (2)成魚池(含親魚池、後備親魚池)。是用來養大魚用的,水面要求相對開闊寬敞,通常面積以2-10畝,池深3-3.5米,水深2.5-3.0米為宜。成魚池可以用作後備親魚池,不必另建。 (3)魚種池。面積通常為2-5畝,池深2.5-3.0米,水深2-2.5米。 (4)魚苗池。面積通常為1-2畝,池深1.5-2.0米,水深1.0-1.5米。 2、魚塘結構。魚塘的結構大同小異,都是由堤壩和池底構成,形狀為長方形,長寬比為2:1或3:2。其構造示意圖見圖1。 (1)堤壩。池塘堤壩為小型壩,高度一般在10米以內。堤壩頂面的寬度和坡度則按堤的功用及土質的不同情況而異。一般的堤面,寬度為3-4米,坡度為1:1.5。通行汽車的堤面寬為4-6米,防洪坡堤為4-5米,且需種植草皮或石塊。水泥護坡,以防劇烈震動或風浪沖刷侵襲。坡度為1:2為宜(見圖2)。 (2)池底。池底挖掘應平坦,注水一側向排水一側的池底要稍有傾斜,比降通常在1/300-1/200之間。從堤腳線向池中央也應有一個漸深的坡度,從注水口向排水口呈一深水線,排水口處為魚池的最深點。如此便於排水和捕撈池魚。 (三)進、排水系統的設計。設計時盡可能利用自然條件,使養魚池水達到自流和自排。具體要求是進水口水源要高出魚池水面,排水口要低於魚池池底。魚塘進水系統、排水系統應各自獨立,不能兼用或相互貫通(見圖3)。進、排水系統通常由進水渠、排水渠及其附屬建築設施,如渡槽、涵管、跌水、進排水閘門等組成。 1、進水渠。其分總渠、乾渠和支渠,流量應保證在規定時間內滿足需要供給的水量。採用明渠、暗渠或明、暗渠相結合由各養殖場因地制宜。具體設計時應掌握流量、安全流速、縱比降、渠道斷面四個因素。 2、進水閘。通常採用槽式或涵管式,用磚、石、水泥砌成。閘口大小由池塘大小而定,依據是能能夠保證在預定時間內進入足夠的水量。
集洪面積×25年內最大暴雨力 3600秒 3、排水渠。其設計原則與進水渠相同。其高度應深於池底30厘米以上。排水量(流量)= ×經流系數。
4、排水閘。一般採用梯級排水閘,便於開關。閘口大小 應以1-2天內能完全排乾池水為宜。 四、養魚場施工步驟和方法 1、繪制施工平面圖。根據魚場總體平面圖、各堤壩所處位置的地形高度和堤壩坡度,經過計算繪制出施工圖。施工圖上必須標明各地取土線,即坡腳線,堤面中心線,斷面圖需標明各魚池取土深度和堤壩填土的高度。 2、地面放樣。根據地形測量時的標准樁放出與平面圖相對應的中心線,用皮尺在中心線量出各魚池堤面的中心點,釘上木樁,重復校正,使地面各個樁與圖紙一致。用經緯儀以中心線上各木樁中心再畫出各魚池堤面中心線,反復校對,使之與圖紙完全相符。以各魚池堤面中心線為基礎,再畫出各池塘的取土線,釘上腳樁。堤壩兩端搭建斷面樣架,高度應高出設計高度的10%。 3、清基。就是在施工前事先清理場地雜物,有利於施工。 4、埋設進、排水管道。在進土之前埋設進、排管道,避免返工。 5、填土夯實。從取土線開始斜線挖土,土方倒入堤基內,每填一定的厚度應夯實,以防漏水、滲水。 6、分配土方。魚池土方、挖方和填方要平衡,在施工中以最近距離進土為原則,合理分配土方。 7、坡度整修和池底平整。魚池土方即將完成時,根據設計採用經緯儀、水準儀修整坡度及平整池底。 五、養魚場的驗收 1、准備資料:通常有5項,即批准項目的計劃任務書、總體規劃圖、單項工程施工圖、經費使用情況決算表、工程進度情況及竣工設計說明書。 2、參與部門:一般由建設、設計、施工單位和上級主管部門共同參與,逐項檢查。 3、檢查內容:主要是池形、堤壩、渠道等工程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工程質量是否達到設計標准,測量方基高程、丈量土方。 4、簽字存檔:如驗收合格達標,則參與驗收有關人員須在竣工設計說明書上簽字,由建設單位存檔保存。

5. 如何自然生態養魚

生態養魚的具體養殖

(1)選好養殖的水田。要選擇水源充足,水質好無污染,灌排方便,耕作層深厚不漏水的田。

(2)加高加固田埂。養魚稻田四周田埂在春耕前用開挖魚溝的下層硬土進行加高、加寬、加固。

(3)開好魚溝、魚坑。在養魚稻田四周田埂80-100公分的地方開挖環田魚溝,並根據田塊大小再開挖「十」字、「井」字形中心魚溝,魚溝深30公分,寬40公分,同時在靠近進水口的田角或田中心挖一個深一米,面積約3-5平方米大的魚坑,以備魚棲息。

(4)做欄魚柵。為防止逃魚,在魚種放養前,須在進、出水口設置較牢固魚鑽不出去的欄魚。

(5)消毒和施肥。在冬季開挖魚溝、魚坑或舊的魚溝、魚坑修整時,每畝要用60斤以上的生石灰撒施消毒,撒石灰時田中應無積水,撒施後一星期再灌水,並畝施600斤腐熟糞肥培肥水質,再過4-5天後放養魚種。

做好魚種放養與管理

(l)魚種的選擇與放養。根據各地的習慣和市場的需要,可以選擇鯉魚、鯽魚、草魚、甌江彩鋰等。放養的數量,要根據稻田的生態條件及產量要求等確定。一般每畝可放養8-15公分大規格魚種200-800尾。要先將魚種放在3-5%鹽水中消毒5-10分鍾後再行放養。

(2)投餌。稻田中雜草、昆蟲、浮游生物、底棲動物等都是魚的天然自由攝食的餌料,一般每畝可形成40斤左右的魚產量,如計劃產量超過此指標,就必須投餌補充其不足。

常年可作魚餌料有嫩草、浮萍、菜葉、米糠、麥麩和復合顆粒的專用魚飼料。投飼量要按需要逐步增加,要定點、定時。

(3)魚病防治。應以預防為主,在做好稻田、魚溝、魚坑以及魚種消毒的基礎上,管好水質,發現水質有問題,要通過排、灌施用生石灰水改善。

(4)從稻魚共育出發,相應調整種稻栽培技術。首先水稻品種要選抗倒伏力強的緊扣型耐深水栽培的高產優質品種;為抵消深水灌溉對分櫱的減少,要在培育壯秧基礎上,增加種植密度和用種量10-20%。

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基肥為主,增加稻田水體中餌料生物量,盡量少施化肥,不施對魚有害的碳銨等肥料;水的管理以保持一定的水層為主,控櫱也應改用灌深水(3-6寸)控櫱。

稻田病蟲害防治如果使用誘蟲燈,一般不需要用葯防治,如確需用葯,也要注意選用對魚無害的低毒農葯,噴葯前要加深田水,噴葯方式以微霧為好,盡量不使葯噴到田。

(5)捕撈。上市需要或水稻成熟時,排乾田面積水,使魚集中到魚溝、魚坑中,便於捕撈。

(5)魚池堤壩怎麼排水方法擴展閱讀

中國傳統養魚的特色是在同一水體中進行多種魚類混養,既投喂一定量的人工飼料,又充分利用水體本身的食料資源,同時又把水生生態系統與陸生生態系統相銜接,起到互補互利的作用。生態養魚屬生態農業的一個分支,是以水體為依託,以養魚為核心來組織生態經濟系統。

生態魚缸其實是要模仿自然環境,但是,這是根本沒有可能達到的,所以,換水還是必須的。養魚最好養小型魚,紅雀 紅箭 紅綠燈瑪麗就可以,密度不要太大,可以適當的種點水草,餵食量要小,能保證魚的基本生活就可以了。泵要24小時開著。不然,魚缸內的生態平衡會很快被打破。

6. 新魚池怎麼養水

第一,新開養魚池塘的要求。新開魚塘要規整,堤壩要堅固牢靠,魚塘底部平坦,能有很好的保水能力,淤泥厚度不能超過20㎝,面積半畝以上。
要水源充足,排水、灌水方便,水源無污染,pH值為7.5~8.5之間。魚塘要求蓄水深度為1.5~2米。塘埂處要有動力電源和增氧設備,如增氧機一台。
第二,新開養魚池塘的技術處理。放養魚苗10天以前,必須通過15~20天的曬塘消毒,再按常規方法對魚塘進行清理消毒。隨後灌入水深70~100㎝,淺水放魚後,再驟步提高水位。魚苗放養前,必須對魚體進行嚴格消毒。
可以使用10ppm高錳酸鉀浸泡洗浴3~5分鍾;或使用3~5%的食鹽水浸泡洗浴5分鍾。
第三,魚苗的放養。開始放養時,池塘水溫要達到5℃以上,時間一般在4月30日以前,可以放養春片魚苗。放養魚苗要勻稱,鯉魚尾重為100~150克為宜,鰱、鱅尾重為75~125克為宜。放養魚苗要求,規格整齊,體質健壯,體表無傷。
若以鯉魚為主的每畝產量為500千克,配搭鰱、鱅的尾數為480尾、90尾、30尾,
總之,新開養魚要在放養魚苗前必須進行嚴重消毒處理和魚體消毒處理後,才能按照比例配搭放養。

7. 為何院內不可建養魚塘,有什麼影響

院內不可建養魚塘,一年內家裡損財,三五年家中出肺病、食道癌,家財盪盡,這叫水破天心。只要見水破天心,家中老少淚淋淋。

8. 魚塘堤壩怎樣建才牢固,防滲透

把塑料地摸再放三色圖,如果錢充分的話,建議鋪2到4變

閱讀全文

與魚池堤壩怎麼排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經緯儀測量方法 瀏覽:161
治療駝背的方法圖 瀏覽:68
火龍果種植創意小盆栽管理方法 瀏覽:167
什麼叫學習方法 瀏覽:663
可以用相同的方法來解決 瀏覽:31
紫銅銅焊接方法視頻 瀏覽:998
蘋果手機沒插卡進系統方法 瀏覽:693
抓魚雷最簡單方法 瀏覽:290
天然南紅掛墜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352
兩個路由器不用手機連接的方法 瀏覽:654
蓋被子用什麼方法好 瀏覽:605
電腦車調節器使用方法 瀏覽:809
第三橫突綜合征鍛煉方法 瀏覽:894
狗子宮脫落治療方法 瀏覽:84
mac音樂關閉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60
打開我的此電腦的方法有幾種 瀏覽:526
砂輪銷售技巧和方法 瀏覽:50
刺螺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786
簡單自製麵包方法 瀏覽:480
鐵鍋煮螃蟹正確方法 瀏覽: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