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標題外科手術中的止血方法有哪些

標題外科手術中的止血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05 08:32:22

Ⅰ 日常生活中手術台上的醫生是如何止血的

醫生會採用包紮性止血,用生理鹽水消毒,然後壓迫止血,也會通過縫合止血幾個方法都是醫生經常用到的。

Ⅱ 醫生在做手術的時候都是怎麼給患者止血的

由於現在醫療技術和醫療葯物發展,有的時候還會通過把血壓降低,應用止血葯物,凝血物質來輔助止血。

Ⅲ 在人們做手術時,血是怎樣快速止住的

手術止血的方法

一提到手術,大家首先想到出血,因為我們日常手術有個小口都是出血不止的,那麼手術那麼的傷口怎麼止血的,讓患者術後不出血。一般外科醫生會根據出血的血管,出血的部位選擇不同的止血方式。

三、如果患者是摔傷創面,伴有小動脈或小靜脈的活動性出血,此時給予局部加壓無法達到徹底止血的效果。最快止血的方法是局部縫針結扎止血,可起到較好的效果。

Ⅳ 外傷出血常用的有那四種止血方法

四種常止血方法 常見的損傷按創傷類型分為皮膚擦傷、撕裂傷、刺傷、異物插入、骨折等, 按照損傷的部位可分為頭面部、頸部、胸部、腹部和四肢。在意外發生的現場, 控制出血是非醫療專業人員所能做的少數幾種影響後期救治效果的措施之一。成功控制外出血的重要因素是緊壓出血區並持續一段時間,直到出血停止或急救專業人員趕到。出血量與出血速度因損傷程度的不同而異, 所以採用的止血方法也不同。常用的止血方法簡單地說就是壓、包、塞、捆。 壓:當看見傷口流血, 最常做的急救動作就是用手按住出血區, 這就是壓迫止血法。壓迫止血法分兩種:傷口直接壓迫, 無論用干凈紗布還是其他布類物品直接按在出血區都能有效止血。另外一種是指壓止血法。用手指壓在出血動脈近心端的鄰近骨頭上,阻斷血運來源,以達到止血目的。找壓迫點時要用食指或無名指, 不要用拇指, 因為拇指中央有粗大的動脈,容易造成錯誤判斷。當找到動脈壓迫點後,再換拇指按壓或幾個指頭同時按壓。指壓止血法雖然操作容易, 但不經過系統培訓,很難達到止血目的。 包:無論什麼樣的出血, 最終都要用包紮來解決。包紮所用的材料是紗布、綳帶、彈性綳帶或干凈的棉布或用棉織品做成的襯墊。包紮原則是先蓋後包, 力度適中。先蓋後包即先 在傷口上蓋上敷料(夠大、夠厚的棉織品襯墊) , 然後再用綳帶或三角巾包紮。這是因為常用的普通紗布容易粘傷口, 給後續處理增加難度。力度適中指的是包紮後止血有效, 遠端的動脈還在搏動。包紮過松, 止血無效, 包紮過緊,會造成遠端組織缺血缺氧壞死。 塞:用於腋窩、肩、口鼻、宮腔或其他盲管傷和組織缺損處的填塞止血法, 是用棉織品將出血的空腔或組織缺損處緊緊填塞, 直至確實止住出血。填實後, 傷口外側蓋上敷料後再 加壓包紮, 達到止血目的。採用這種止血方法的危險在於, 用壓力將棉織品填塞結實可能造成局部組織損傷, 同時又將外面的臟東西帶入體內造成感染, 尤其是厭氧菌感染常引發破 傷風或氣性壞疽。所以, 在野外環境中, 非專業人員除非必須, 盡量不採用此法。 捆:止血帶止血法在某些特定條件下是有效的, 如戰傷、較大的肢體動脈出血等。通常止血帶用於手術室, 對控制肢體出血是有效的, 但潛在的不良作用包括暫時的或持續的對神經和肌肉的損傷, 也會因肢體缺血引起全身性並發症, 包括酸中毒、高鉀血症、心律失常、休克、肢體毀損, 甚至死亡。並發症與止血帶的壓迫力量過大和持續時間過長密切相關, 因此沒有經過嚴格訓練的非醫務人員不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 不要使用此法。

希望採納

Ⅳ 做手術時血是怎麼止住的

做手術時止血的方法?

手術過程中止血法手術過程中的止血方法很多,方法如下:

1.機械止血法

(1)壓迫止血 是用紗布或泡沫塑料壓迫出血的部位,以清除術部的血液,辨清組織和出血徑路及出血點,以便進行止血措施。在毛細血管滲血和小血管出血時,如機體凝血機能正常,壓迫片刻,出血即可自行停止。為了提高壓迫止血的效果,可選用溫生理鹽水、1%~2%麻黃素、0.1%腎上腺素、2%氯化鈣溶液浸濕後扭乾的紗布塊作壓迫止血。在止血時,必須是按壓,不可用擦拭,以免損傷組織或使血栓脫落。

(2)鉗夾止血 利用止血鉗最前端夾住血管的斷端,鉗夾方向應盡量與血管垂直,鉗住的組織要少,切不可作大面積鉗夾。

(3)鉗夾扭轉止血 用止血鉗夾住血管斷端,扭轉止血鉗1~2周,輕輕去鉗,則斷端閉合止血。如經鉗夾扭轉不能止血時,則應予以結扎,此法適用於小血管出血。

(4)鉗夾結扎止血 是常用而可靠的基本止血法,多用於明顯而較大血管出血的止血

(5)創內留鉗止血 用止血鉗夾住創傷深部血管斷端,並將止血鉗留在創傷內24~48h。為了防止止血鉗移動,可把用綳帶固定止血鉗的柄環部拴在家畜的體軀上。創內留鉗止血法,多用於大家畜去勢後繼發精索內動脈大出血。

(6)填塞止血 本法是在深部大血管出血,一時找不到血管斷端,鉗夾或結扎止血困難時,而用滅菌紗布緊塞於出血的創腔或解剖腔內,壓迫血管斷端以達到止血之目的。在填入紗布時,必須將創腔填滿,以便有足夠的壓力壓迫血管斷端。填塞止血留置的敷料通常是在12~48h後取出。

2.電凝及燒烙止血法

(1)電凝止血 利用高頻電流凝固組織的作用達到止血目的。使用方法是用止血鉗夾住血管斷端,向上輕輕提起,擦乾血液,將電凝器與止血鉗接觸,待局部發煙即可。電凝時間不宜過長,否則燒傷范圍過大,影響切口癒合。在空腔臟器、大血管附近及皮膚等處不可用電凝止血,以免組織壞死,發生並發症。

電凝止血的優點是止血迅速,不留線結於組織內,但止血效果不完全可靠,凝固的組織易於脫落而再次出血,所以對較大的血管仍應以結扎止血為宜,以免發生繼發性出血。

(2)燒烙止血 是用電燒烙器或烙鐵燒烙作用使血管斷端收縮封閉而止血。其缺點是損傷組織較多,獸醫臨診上多用於彌漫性出血,羔羊斷尾術和某些摘除手術後的止血。使用燒烙止血時,應將電阻絲或烙鐵燒得微紅,才能達到止血的目的,但也不宜過熱,以免組織炭化過多,使血管斷端不能牢固堵塞。燒烙時,烙鐵在出血處稍加按壓後即迅速移開,否則組織粘附在烙鐵上,當烙鐵移開時而將組織扯離。

Ⅵ 簡述止血的方法

Ⅶ 及時止血有哪些方法(外傷)

(一)各類血管的出血特徵與處理原則
1.毛細血管出血
出血緩慢,出血量少。如擦破傷,一般會由於血液凝固而自然地止血。處理時可先用清水洗去傷口上的泥土,如無泥土可直接塗上紅汞水(紅葯水),再用消毒紗布包紮,或暴露乾燥、形成痂痴自愈。
2.動脈出血
特別是較大的動脈,血流猛急,呈噴射狀,一般在外傷時多見。急救方法是就地止血,一般在受傷動脈的近心端,採用指壓止血法或止血帶止血法進行止血。止血時應行動快,止血徹底,防止失血過多。
3.靜脈出血
一般是將受傷靜脈的遠心端壓住而止血。動脈出血或靜脈出血經過止血處理後,都應盡快送醫院進行治療。
(二)指壓止血法
指壓止血法是動脈出血最迅速的一種臨時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傷部上端用力將動脈壓癟於骨骼上,阻斷血液通過,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僅限於身體較表淺的部位、易於壓迫的動脈。
1.肱動脈壓迫止血法
此法適用於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餘四指在上臂內側動脈搏動處,將動脈壓向肱骨,達到止血的目的。
2.股動脈壓迫止血法
此法適用於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溝(大腿根部)中點偏內,動脈跳動處,用兩手拇指重迭壓迫股動脈於股骨上,制止出血。
3.頭部壓迫止血法
壓迫耳前的頸淺動脈,適用於頭頂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時,壓迫下頜骨角前下凹內的頜動脈。頭面部較大的出血時,壓迫頸部氣管兩側的頸動脈,但不能同時壓迫兩側。
4.手部壓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時,壓迫橈動脈和尺動脈。手指出血時,壓迫出血手指的兩側指動脈。
5.足部壓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時,壓迫脛前動脈和脛後動脈。
(三)加墊涪龔帝夾郜蝗佃偉頂連屈肢止血法
加墊屈肢止血法是適用於四肢非骨折性創傷的動脈出血的臨時止血措施。當前臂或小腿出血時,可於肘窩或國窩內放紗布、棉花、毛巾作墊,屈曲關節,用綳帶將肢體緊緊地縛於屈曲的位置。
(四)止血帶止血法
止血帶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膠管止血帶將血管壓癟而達到止血的目的。這種止血方法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於四肢動脈大出血。
1.止血帶結扎法
橡皮止血帶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帶、後頭約16cm要留下;右手拉緊環體扎,前頭交左手,中食兩指挾,順著肢體往下拉,前頭環中插,保證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帶止血,而現場又無橡膠止血帶時,可在現場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帶、線繩或麻繩等。用布止血帶止血時,放平入環,拉緊固定。用線繩或麻繩止血時,可絞緊固定。
2.使用止血帶時應注意的問題
(1)止血帶應放在傷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應綳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帶,以免壓迫神經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帶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墊,止血帶不要直接扎在皮膚上;緊急時,可將褲腳或袖口捲起,止血帶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緊合適,過緊易損傷神經,過松則不能達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遠端動脈搏動或出血停止為度。
(4)結扎時間過久,可引起肢體缺血壞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鬆2~3min;放鬆期間,應用指壓法暫時止血。寒冷季節時應每隔30min放鬆一次。結扎部位超過2h者,應更換比原來較高位置結扎。
(5)要有上止血帶的標志,註明上止血帶的時間和部位。用止血帶止血的傷員應盡快送醫院處置,防止出血處遠端的肢體因缺血而導致壞死。
參考資料:www.pep.com.cn/200406/ca453316.htm

Ⅷ 最常用的止血方法

1、壓迫止血,以一定的壓力使血管破口縮小,或者破口的血管閉合,此時血小板、纖維蛋白、紅細胞可以迅速形成血栓,破口出血得到止血,較廣泛滲血時可用比較溫熱的鹽水紗布,就是50℃-60℃的溫紗布壓迫止血,壓迫止血還可以用紗布填塞法,僅限於其他各種止血方法無效的情況下才能使用,紗布壓迫止血,3-5天後才逐漸取出;

2、結扎止血,有單純的結扎止血,還有縫合止血兩種方法;

3、電凝止血,通過電流電灼器使組織接觸熱點產熱,引起血液凝固;

4、局部葯物止血,主要有創面滲血,常用的葯物如明膠海綿、纖維蛋白膠、止血紗布或者止血葯物來止血;

5、血管阻斷和修復,利用止血帶的原理,在手術中出血時制止大出血,預防出血也可用手阻或者血管阻帶,就是在四肢手術過程中阻斷主要的供血血管,重要的血管損傷必要時並行血管的修復;

6、促進血液凝固,血管壁驟縮而達到止血的效果;

7、骨科手術時骨髓出血,用骨蠟達到止血,腦外科手術可以用銀夾止血。

Ⅸ 止血方法有幾種

在臨床上止血的方法很多,在奶牛方面有以下幾種。
1.止血帶止血
該法使用於四肢出血和斷尾止血,用止血帶或橡膠帶,如果情況緊急,可用繩子,在出血的上方扎緊來臨時止血。
2.壓迫止血
就是用手壓住出血端,或者用止血鉗夾住出血的斷端,或在創口處沒有找到出血的血管,則可用紗布按壓創口,以達到止血的目的。
3.結扎止血
先用止血鉗夾住出血的血管,然後用縫合線將血管結扎,這是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
4.填塞止血
就是在較大的創口出血,找不到出血的血管,或無法結扎,只有用紗布或毛巾填塞創口來止血,如子宮大出血,無法找到血管,只能用毛巾填塞子宮來止血。
5.全身止血
如果出血快,或臟器出血,只能注射止血葯來止血,如肌注止血敏。

Ⅹ 常用有效的止血方法 如何快速止血

創傷包括皮膚破損、血管及神經斷裂、骨折等,出血非常常見,其中肉眼可見的叫外出血,只要不是大動脈出血,得救的機會就比較多。內出血不易判斷,當出血量達到一定程度傷者會休克、疼痛。

四種常用的止血方法

壓:

當傷口流血時用手按住出血區。分兩種:一種是傷口直接壓迫,無論用干凈紗布還是其他布類物品直接按在出血區,都能有效止血。另外一種是指壓止血法。用手指壓在出血動脈近心端附近的骨頭上,阻斷運血來源,以達到止血目的。後者需要培訓才能學會。

包:

包紮所用的材料是紗布、綳帶、彈性綳帶或干凈的棉布或用棉織品做成的襯墊。包紮的原則是先蓋後包,力度適中。先蓋後包,即先在傷口上蓋上敷料(夠大、夠厚的棉織品襯墊),然後再用綳帶或三角巾包紮。這是因為常用的普通紗布容易摩擦傷口,給後續處理增加難度。力度適中指的是包紮後應止血有效,檢查遠端的動脈還在搏動;包紮過松,止血無效;包紮過緊,會造成遠端組織缺血缺氧壞死。

塞:

用於腋窩、肩、口鼻或其他盲管傷和組織缺損處的填塞止血法,是用棉織品將出血的空腔或組織缺損處緊緊填塞,直至確實止住出血。填實後,傷口外側蓋上敷料後再加壓包紮,達到止血目的。此方法的危險在於用壓力將棉織品填塞結實可能造成局部組織損傷,同時又將外面的臟東西帶入體內造成感染,尤其是厭氧菌感染常引發破傷風或氣性壞疽。所以,除非必要時,盡量不採用此法。

捆:

止血帶止血法,通常用於手術時,用以控制肢體出血是有效的,但可能造成神經和肌肉的損傷,也會因肢體缺血引起全身性並發症,不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不要使用此法。

1.止血帶不直接與皮膚接觸,利用棉織品做襯墊。

2.上止血帶松緊要合適,以止血後遠端不再大量出血為准,越松越好。

3.止血帶定時放鬆,每40分鍾—50分鍾松解一次,松解時要用手進行指壓止血2分鍾-3分鍾,然後再次扎緊止血帶。

4.做好明顯標記,記錄上止血帶的時間,並告訴接替人員。上止血帶總的時間不要超過2小時-3小時。

閱讀全文

與標題外科手術中的止血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經緯儀測量方法 瀏覽:161
治療駝背的方法圖 瀏覽:68
火龍果種植創意小盆栽管理方法 瀏覽:167
什麼叫學習方法 瀏覽:663
可以用相同的方法來解決 瀏覽:31
紫銅銅焊接方法視頻 瀏覽:998
蘋果手機沒插卡進系統方法 瀏覽:693
抓魚雷最簡單方法 瀏覽:290
天然南紅掛墜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352
兩個路由器不用手機連接的方法 瀏覽:654
蓋被子用什麼方法好 瀏覽:605
電腦車調節器使用方法 瀏覽:809
第三橫突綜合征鍛煉方法 瀏覽:894
狗子宮脫落治療方法 瀏覽:84
mac音樂關閉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60
打開我的此電腦的方法有幾種 瀏覽:525
砂輪銷售技巧和方法 瀏覽:50
刺螺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786
簡單自製麵包方法 瀏覽:480
鐵鍋煮螃蟹正確方法 瀏覽: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