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旱田種植新方法

旱田種植新方法

發布時間:2022-05-31 13:14:13

① 在旱地種植高產的柴胡,有哪些技巧

選擇土地可以選擇肥沃疏鬆排水好的黑沙或腐殖土以優質腐農肥料3000公斤、每畝播種15公斤種子,可以在春天和冬天播種。一般採用單一壟溝播種法,即沿邊緣畫出行距1518cm,均勻播種,用鋤頭推進一次,澆水。冬季播種時對種子進行自然低溫處理,可促進種子後熟,提高發芽率,現場管理育苗。樹苗高45厘米時,株距為78厘米。樹苗短時要及時補充。採用寬條紋廣播規則,間隔一點就可以了。鬆土除草。一年耕種和除草23次。耕種要淺,要用小鋤頭輕輕進行,以免傷害樹苗。車費。確定樹苗後,可以施用插秧肥料10公斤,成長期施用乙醚或過磷酸鈣等肥料20公斤。

選擇移植到秧苗行距10厘米劃一條小淺溝均勻地將種子撒入溝中用土覆蓋。用噴壺噴酒,或先往楊浪里倒水,滲水播種。均勻去除種子後,用去竹體的泥土覆蓋面團,在播種機上蓋上塑料薄膜或窗簾,有助於保溫保濕,加快種子發芽和發芽。樹苗高度為7厘米時,可以挖出有土塊的樹苗,在地里正式種植,行距為1720厘米,樹樁為710厘米。正式餐後要及時澆水,新的報告要誕生。葉子開始膨脹時,土壤要稍微疏鬆。保持土壤水分和幼苗是高產的關鍵。柴火的種植時間和方法主要靠種子繁殖。通常冬天和春天都可以播種,但最好是冬天播種,播種前要把種子處理好。柴火種子小,要放適量的洗滌劑。洗滌劑輕輕擦拭後,要用清水洗凈後晾乾,以便播種。播種時可以使用適量的細黃土。

② 旱地西洋菜的種植方法

旱地西洋菜的種植方法

在旱地里種植西洋菜,要先選地整地,所選擇的種植地排水要方便,還要有一定的肥力,選地後深耕土地。選擇優質的西洋菜品種,購買健康且根系完整的種苗。接著按照適合的行間距進行栽種。種植後要合理的澆水,一般是間隔2-3天澆一次水,讓種植地保證濕潤的狀態就行。

一、種植時間

在種植西洋菜的時候,不用刻意的選擇時間,一般整年都可以隨意進行,只要濕度和溫度適合就行。不過,大部分情況下,種植時間都是在8-9月份。

二、選地翻整

旱地種植西洋菜的話,要選擇一塊方便排水的土地,而且土壤中還要有足夠的肥力,建議選擇疏鬆性良好、含有機質豐富的土壤。若土壤的黏性太大,就會影響其生長。並且,種植地的位置也要有東西遮陰。選地後要進行深耕,把大塊的土塊給整碎,再施加適量的基肥,最後犁好條溝就行。

三、選苗種植

為了讓種植的西洋菜成活率高一些,種植所選擇的品種要優質,並且種苗也要健康,根系應是完整的,這樣種植後它能很快的生長。選好種苗之後,要按照一定的距離進行種植,在旱地種植的話,行間距要更大,行距要在20cm左右,株距要在15cm左右。最後,把種苗種植起來,每個穴中種植3-4顆種苗就行。

四、種植後管理

在旱地後種植西洋菜,要做好澆水工作,要讓種植地保持濕潤,因此要間隔2-3天就澆水一次。施肥的話可以選擇有機肥,將肥料均勻的施在地面上,並適當的澆水來促進幼苗吸收即可。

③ 旱田如何種植水稻

旱田可以種植水稻種類下的旱稻,也叫陸稻,耐旱性強,適於旱地種植的栽培稻,亦稱旱稻,泛指能適應生長於無垠旱地、坡地及乾旱生態環境下的栽培稻類,是水稻的變異型種。
栽培技術
整地
深耕25厘米,耕後精細整地。
播種
播種前,在晴天曬種1~2天,清除秕谷和雜物。先用清水浸種12~24小時,然後用300倍的強氯精或多菌靈溶液浸種消毒12~24小時,消毒後的種子要用清水洗干凈,以無葯味為宜,消毒後再浸種24小時,種子露白後即可播種。春播可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進行,以5月中旬為宜。夏播在6月15日前播種為宜,越早越好.
播種方式分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
(1)條播行間距為24~30厘米。也可穴播,行距為24~28厘米,穴距為15~18厘米,以1.6米為1個種植帶,畦面寬1.3米,種6行旱稻,畦埂寬30厘米。出苗後及時查苗、補苗。在2葉1心時,採用間密補稀法,彌補缺苗。
(2)採用育苗移栽法,可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水源方便、土質疏鬆的菜園地作育苗床,然後作畦,畦寬1.64米,畦內灌足水。將經過浸種消毒的種子均勻地撒於畦面,最後撒1層薄細土,以蓋住種子為度。播後要勤灑水,以防種子落干。出苗後要進行煉苗。每畦用種量2.5千克,種田比為1:40,每畦可栽1/15公頃大田。旱稻育苗移栽,秧齡一般掌握在25~30天,葉齡3.5~4.5片。每1/15公頃大田。每1/15公頃栽種2萬~2.5萬穴,每穴4苗,行株距為24厘米x13厘米。帶土起苗後,用梨開一淺溝或用小鏟子挖穴移栽,移栽深度以剛好埋住根部為宜。移栽時,要灌1畦,栽1畦,不要先栽後灌。
除草
稻田除草應以化學除草為主,人工拔草為輔。有稻田專業除草劑,用噴霧器噴灑方式。化學除草以土壤封閉處理為主,莖葉處理為輔。
管理
1、養分管理
還苗後,輕施一次"提苗肥",以氮肥為主,畝施尿素10公斤,兌水澆施。定植後20~25天,苗開始分枝。進入初果期,要重施一次"掛果肥",滿足植株繼續生長和果實膨大的雙重需要。這次施肥結合中耕,採取干施深埋法。每畝用挪威復合肥30~35公斤、氯化鉀20~25公斤、餅肥50公斤、尿素10公斤,充分混勻後,撒施於畦中間。然後中耕,從畦溝取土,把肥料埋住。每采一次果、施一次肥,畝用復合肥15~20公斤、氯化鉀5公斤,配水澆施,要經常噴葉面肥。
2、防治病蟲害
①移植後,較早出現的病蟲害為薊馬蟲和蟎蟲。防治薊馬蟲可用10%的吡蟲啉1000倍液,或80%的敵敵畏800倍液噴霧,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蟎蟲可用2%的阿維菌素1500~2000倍液,或蟎剋星800倍液噴霧防治。
②開花期後,依次出現的病害主要有早疫病、病毒病、青枯病、晚疫病、枯萎病及炭疽病等。早疫病可用64%的殺毒礬800倍液,或25%的瑞毒霉600倍液噴霧防治。病毒病的防治方法:在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種,消毒10分鍾。田間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經常防治蚜蟲等。枯萎病表現為受害植株的根系和根頸腐爛,全株枯死。防治方法為:65%的代森鋅500倍液、50%的多菌靈600倍液,或25%的瑞毒霉600倍液噴霧。炭疽病主要危害老葉及成熟果實,病斑多為同心環紋的褐色病斑。田間發病時可用65%的代森鋅500倍液、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噴霧,效果都較好。
③辣椒生長中後期,常見的蟲害主要有蚜蟲、棉鈴蟲及煙青蟲。消滅蚜蟲用"康福多"8000倍液,效果最佳。煙青蟲主要危害嫩葉,棉鈴蟲多蛀食果實,造成壞果、落果,可用90%的敵百蟲800倍液,或40%樂斯本600倍液噴霧,在1~2齡幼蟲期間(即幼蟲如火柴梗般大小),及時噴葯,效果較好。
注意:收割25天前,停止一切用葯。

④ 旱稻的種植方法

旱稻是指在旱田條件下,選用耐旱性較強的優質水稻品種,採用旱直播,整個生育期以自然降雨為主;在生育的關鍵時期,遇乾旱時要適當補給水分,使水稻在土壤比較濕潤的狀態下,正常生長發育,開花結實。 播種期 因各地氣候條件和茬口而不相同,一般土溫達到12℃以上時開始播種。我國東北約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華北在4月中旬,長江流域在4月上旬,華南在3月上中旬開始播種。在缺乏灌溉條件的地區,早稻播種期主要應根據各地雨季遲早而定,即在雨季開始時播種,以滿足生長期間的水分要求。旱稻在沒有灌溉條件的旱地,不宜秋種。有條件的,如前期有水,抽穗期又能灌上1次水的,秋播可獲高產穩產。播種不宜太遲, 愈早播愈好。在前茬麥類、油菜等夏熟作物收獲後播種早稻時,因季節緊張,應搶季節及早播種。如播種較晚,會顯著減產,甚至不能結實。 (1)施足基肥,加用種肥,分期施用追肥 這是旱稻增產的重要施肥經驗。旱稻種植對氮肥較敏感,磷鉀肥需要量多。基肥一般佔全量的60%~70%,肥料種類以堆肥、廄肥等農家肥為主。旱稻要求土壤水分較多,施用堆、廄肥等有機肥料,能夠改良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旱稻常因鐵、錳缺乏而發生缺素病,有機肥料可予以補給,並能緩沖土壤反應的變化,增加土壤還原性,提高鐵、錳的溶解度,以利於旱稻吸收。基肥應採用全程施肥法,先施有機肥,耕翻入土, 耙平後再施表層底肥,整平田面。一般每公頃施磷肥750千克,豬牛糞15000千克或廄肥15000~22500千克。種肥在整平土地後開溝播種時每公頃溝施氮、磷、鉀復合肥200~250千克。追肥以速效有機肥如人糞尿以及化肥如硫酸銨等為主,鹼性肥料一般不宜施用,以免增加土壤鹼度,阻礙旱稻生長。追肥時期和次數因氣候、土壤而不同,雨季種植可在分櫱期、拔節期、抽穗期追肥。如在雨少季節,宜在早期(分櫱期)追肥,後期採用葉面追肥。注意控制氮肥,多施磷鉀肥,以防止倒伏。

什麼是旱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是可以在旱地種的,水稻旱作是節水種稻的重要方法,不經過育秧和插秧,在整地後自然條件下進行播種,全生育期靠自然降水來滿足生長,只是在遇旱時適當灌水以保證高產穩產。所以水稻旱作也叫旱田種稻,只要做到「四個合理」「一管一治」就會成功。

旱地種植水稻方法

1.合理選地整地。水稻旱作以選擇低窪易澇田或保水草甸土平地為宜。坡崗地、沙性大的或鹽鹼重的地塊不宜進行水稻旱作。整地,特別是水改旱地塊提倡機械深翻,再進行旋耕,達到田面平整、上實下虛,整地最好頂凌進行,可保住返漿水,提高土壤墒情。

2.合理選擇品種。水稻旱作所需品種應具有抗旱耐寒、抗病抗倒、生育期適中和高產特點。生育期要比當地品種早熟10~15天。

水稻可以在旱地種嗎 旱地種植水稻技術方法

3.合理確定播種期。水稻發芽最低溫度在10℃~12℃,在土壤墒情好的條件下以播期為主,在乾旱情況下以墒情為主。播種時踩好上下格子,墒情偏大時上格子可不踩,以防止土壤黏重影響出苗。播種以人工條播為主,有條件的可用小麥播種機播種,省工省力質量好。覆土深度2~3厘米。為了保證全苗,播前曬種2~3天,並用葯劑拌種,提倡用水稻旱作種衣劑包衣,但在乾旱條件下不要浸種以防降低出苗率。

4.合理密植。水稻旱作生育期短,分櫱少,主要靠主莖成穗。以穗增產是水稻旱作合理密植的主要措施。一般播種行距30厘米,畝播量7~9公斤,保苗15萬~18萬株。

5.加強肥水管理。旱長的水稻以肥帶水的作用十分明顯,施肥的原則是以底肥為主,追肥為輔。底肥以農家肥為主,加大化肥施用量,即以60%的氮肥、全部的磷、鉀、微肥做底肥來保證養分供應,促進根系早生快發。追肥分兩次施用,即分櫱肥和穗肥,若不缺肥可不追或少追以防止貪青晚熟。水稻需水最大期和需水臨界期正值7、8月份的雨季,正常年景靠自然降水可以滿足。如遇特殊乾旱年份,要適當補水來保證高產穩產。

6.病蟲草害防治。水稻旱作也需注意防治惡苗病、立枯病、稻瘟病及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病蟲害。防治螻蛄最好用水稻專用種衣劑包衣,也可用毒谷誘殺。毒谷製法是每畝用豆餅渣或玉米麩5公斤,加少許韭菜炒熟後加25%毒死蜱可濕性粉劑0.2公斤,加水1公斤攪拌均勻,燜2小時後在傍晚投放田間。化學除草,播後苗前土壤處理封閉雜草在播後5~7天,每畝用60%丁草胺乳油200毫升加20%惡草靈乳油200毫升75公斤水噴霧土壤;苗後莖葉處理雜草在出苗後5~7天、稗草2葉前,每畝用60%丁草胺乳油200毫升加20%敵稗乳油200毫升對水60公斤噴霧;5葉後如有闊葉雜草可用20%二甲四氯水劑0.04公斤對水噴霧。

⑥ 種植水稻要使秧苗增壯,應該怎麼做呢

一、培育水稻壯苗技術:1、播期及播種量:稀播是育壯秧的基礎,機插秧每平方米播種600—650克,即每盤100—110克。手插秧每盤150克。東港地區最適宜的播種時期為4月15日—4月25日。根據各品種的生長期長短,選擇最佳播種時期。2、 育苗方式:採用旱田旱育苗或上通風園田開閉式育苗。3、 品種選擇:選擇當地品種和適合當地栽培的外地品種,芽率要達到95%以上。

⑦ 旱地要種植蓮藕,旱地怎麼種植蓮藕

農村種蓮藕已十分廣泛了,池塘栽種的方式一般是靠運氣收;可是旱田播種蓮藕卻比池塘的經濟效益方式要高得多,這一方式的資金投入較為少,產出率較為高,產出率效也非常棒。

最先要注意選地,一般來說,要挑選較為近的土地資源,一定要平整,一般有一個60厘米的高寬比就可以了,隨後把底端路基用石灰漿細沙子這種化合物來鑄個底,跟隨把磚要壘砌養金魚地魚缸,深約80公分就可以,一般地底50公分,地面上30厘米就可以,留一個滲水孔,一個排水管道孔,只需保證混凝土弄好以後水不容易跳開,化肥不容易隨水流失就可以了。

注水要先淺,之後要深一點兒,再之後要淺一點兒的全過程來做。

最終是幼苗的調節,留意摘老葉,一些枯枝敗葉趕快切除比較好。

一般狀況下旱田種藕畝產量會達到5000斤左右,假如上市時間把控得好,效益還是不錯的。

⑧ 水田改旱田玉米追肥和施肥方法。

對於水田改旱田種植其它作物的,提醒您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防止澇害。水田改成旱田的地塊,一般都比較低窪,應注意防止發生澇害。建議選擇地勢相對較高,排水好的地塊改種,且要高起壟種植作物,在水田上水時要注意圍堵,防止水灌田間,雨季要疏通排水溝,及時排水。
二是防止葯害。應注意水田前期是否使用過殘留期比較長的除草劑,如甲磺隆等磺醯脲類長殘效除草劑對後茬作物易產生葯害,不易改種其他作物。
玉米是一種高產耐肥作物,施肥的增產效果遠優於其它作物,相應增加肥料投入就能發揮它的高產潛力。玉米施肥必須做到氮磷鉀全面均衡供應,當然也要考慮土壤中速效養分的含量,對一些富鉀地區而言,應重點增施氮磷肥。肥料施用一般可採取「一底一追」方式,追肥時間以葉齡指數35%(6—7片葉)為宜。採用兩次施肥的,以前重後輕分配較好。在畝產350—450kg地力水平下,每畝適宜的施肥量為氮6.8—17.3kg,磷12.6—13.8kg,土壤速鉀含量低於1mg/kg的,要注意增施鉀肥。無論是液態或固態的氮肥,均以深施到濕土層為宜,特別是揮發性強的氨水和碳銨。
水改旱玉米品種的選擇
水田改種玉米其品種選擇是取得豐產豐收的首要技術環節。水改旱玉米品種的選擇主要是針對其產量高,收益豐厚為首要條件。但首先要做好的是技術環節:1;土嚷,水改旱的土壤較普通旱田板結、通透性差、溫度低、缺乏旱田作物的有利微生物,不利於玉米生長。首先是不利於玉米的種子發芽和正常出苗,常出現大面積缺苗斷條和三類苗,最終導致嚴重減產;2,生長環境:是不利於玉米幼苗的生長發育,不良的土壤條件常常使玉米的生理代謝失調,田間生長不均(所謂的雲彩苗),有些品種還會大量出現紫苗、黃苗,生長緩慢,特別是遇到春季低溫天氣時更為嚴重。因此,水田改種旱田,一,要選擇苗期耐低溫、芽鞘硬、拱土能力強、幼苗生長快、根系發達的品種;二是,要選擇種子成熟度好、無凍傷、發芽率高、芽勢強的種子,為水改旱玉米苗齊、苗全、苗勻、苗壯打下基礎;三是,要選擇生育期適宜的品種,由於水田土壤溫度低、升溫慢,土壤板結不利於玉米前期發育,使生育期延長,要特別注意不能選擇熟期太長的品種, 。四是,選擇抗性好、活桿成熟、不早衰、抗倒伏的品種。水田土壤含水量較高,前期蹲不住苗,往往造成植株偏高,切忌種植易倒伏、易早衰品種。在購買種子時首先看看經銷種子單位有否該品種的審定號或正式文件的介紹,否則不要輕易購買。充分考慮當地的栽培水平和投入水平,根據當地的不同地力的地塊,以及不同施肥水平,選用適應當地生態條件的品種,進行合理搭配種植。對於外來品種,要慎重選擇,盲目引種可能會給生產帶來損失。
栽培注意事項精細整地為了克服水田土壤的缺點,要精細整地、疏鬆土壤,提高土壤溫度和通氣性,為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創造良好土壤條件。保證田間出苗率高,苗齊、苗足,苗勻、苗壯。增施農家肥由於水田長時間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水分、養分流失嚴重,土壤板結,土壤有機質減少,土壤貧瘠化嚴重。重施農家有機肥,配合磷肥和少量氮素化肥作底肥,可以改善土壤結構,有利於水土保持和玉米對養分的吸收。種子精選和包衣購買的種子,去除壞粒和癟粒,播種前進行晾曬,選擇合適的種衣劑將種子包衣,這樣既可增強田間出苗率又可防治地下害蟲、老鼠和病害。適時播種水田土壤地表溫度上升比較慢,因此播種不能太早,.排水防澇玉米喜肥水但並不耐澇,玉米的生長過程中水分過多會引起澇害。田間持水量超過80%時,應及時排水。水田改成旱田的地塊,一般都比較低窪,更應注意防止發生澇害。玉米出苗至七葉易受澇害。當土壤水分過多或積水,使根部受害,甚至死亡,當土壤濕度占田間持水量的90%形成苗期澇害。田間持水量90%以上持續3d,玉米3葉期表現紅、細、瘦弱,生長停止。連續降雨大於5d 苗弱黃或死亡。玉米在中後期耐澇性較強,地面淹水深度10cm,持續3d只要葉片露出水面都不會死亡,但產量受到很大影響。在8葉期以前因生長點還未露出地面,此時受澇減產最嚴重,甚至絕收。若出現大於10d的連陰雨天氣,玉米光合作用減弱,植株瘦弱常出現空稈。大嗽叭期以後玉米的耐澇性逐漸提高,但花期陰雨7月下旬至8月中旬雨量之和大於200mm或8月上旬的雨量大於100mm,就會影響玉米的正常開花授粉,造成大量禿項和空粒。

⑨ 旱地種植作物的方法有什麼

景天科的植物都可以,比如垂盆草,八寶景天,玉樹的等,,,還有仙人掌蘆薈

閱讀全文

與旱田種植新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賬號解決方法 瀏覽:457
權值初始值有哪些設置方法 瀏覽:493
有沒有什麼好的祛疤方法 瀏覽:137
奔小康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932
小龜王摩托車漏汽油解決方法 瀏覽:925
加工尺寸檢測器具使用方法 瀏覽:826
小米運動天氣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95
食品帽佩戴方法圖片 瀏覽:578
浦公英種植方法 瀏覽:276
枇杷膏食用方法 瀏覽:411
眼睛電燒傷用什麼方法能治好 瀏覽:972
簡單調漂方法 瀏覽:71
這8個方法來教你如何進行胎教 瀏覽:28
高二暑假鍛煉方法 瀏覽:686
網球基本技術動作及訓練方法 瀏覽:795
炎症高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808
自製木製手機支架的製作方法 瀏覽:780
手機有什麼方法開機 瀏覽:846
電纜絕緣體積電阻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696
有什麼方法減肥快速減肚子 瀏覽: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