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生態修復措施
規劃區降水量較多、水熱條件較好,只要消除人為因素干擾,絕大多數水土流失地都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恢復植被。在植被較好、輕度水土流失為主的典型小流域,開展水土保持治理應以生態修復為主,工程措施為輔,側重於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生態修復措施主要包括封育管護、能源替代、舍飼養畜、生態移民等。
5.5.4.1 封育管護
封育管護是恢復林草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按《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技術規范溝壑治理技術》(GB/T16453.3—2008)標准,在有水土流失的疏幼林地、新造未成立林、灌木林地實行封禁管護措施,通過封禁治理,恢復林草植被,提高林草效益。
項目區封禁治理措施主要包括:落實管護人員,設置網圍欄,設立封禁標牌,對現有疏林地進行補植。封育管護措施還包括:按1km2落實1名管護人員,在每個小流域封禁區域顯著位置按2km2設置1個封禁標牌,並在適當地段設置網圍欄,劃定禁伐禁牧區,有效地阻止人畜進入,真正起到封禁預期效果。並有計劃加強管護人員技術培訓,提高撫育管理水平,保證封禁治理成果。同時要發展沼氣,以氣代燃料,進行生態移民等措施,減輕人為活動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壓力,加快封禁區域內植被的恢復速度,改善整個項目區的生態環境。
5.5.4.2 能源替代
農村可利用的能源有農作物秸稈,薪柴、煤炭、電能和太陽能,要因地制宜地發展沼氣等能源保護現有植被,為生態修復創造條件。
根據南水北調中線河南水源區調查,建一座8~10m3的沼氣池,戶均年產沼氣300m3,一年可節約柴草2.5 t,相當於0.33hm2薪炭林一年的生長量,使用清潔的沼氣能源,可有效地解決農村因燒柴而毀樹伐木的問題,保護森林資源,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實現山川秀美。故本規劃能源替代措施主要為發展沼氣池和省柴灶,主要布設在封育管護區內以薪柴為主要生活用能的農戶,同時在該規劃區要加強封育管護措施,以達到人與自然和諧。
5.5.4.3 舍飼養畜
舍飼養畜是改變傳統生產方式的重要內容之一,要解決好水源區牲畜的安置問題。
根據項目區養畜習慣和畜群結構調整方向,結合規劃養畜規模,採取聯戶或單戶的方式統一標准建設畜舍。畜舍主要布設在封育管護和項目區內有散養牲畜習慣的自然村莊。
以小流域為單元建設小流域水保治理措施防治標准體系,對水源區水源涵養、保持良好水質、保持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確保南水北調工程效益充分發揮具有重要意義。
但小流域水保治理工程是一項涉及面廣、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因此要保證規劃目標的實現,規劃區各縣市必須加強領導和組織協調;制定並完善水源地保護法規,嚴格制度建設;加強項目建設的協調和運行管理;各級執法部門加強執法監督;提高科技支撐力量,做好技術培訓;依託省級水土保持監測部門進行生態監測等多項規劃保障措施,以確保小流域防治措施治理效益的發揮和治理目標的實現。
Ⅱ 林地違建怎麼補救
法律分析:林地違建在規定的時間內拆除違章建築,盡可能的回復地貌,如果違章建築因為特殊情況無法拆除的,就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法予以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六十三條承包方、土地經營權人違法將承包地用於非農建設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依法予以處罰。承包方給承包地造成永久性損害的,發包方有權制止,並有權要求賠償由此造成的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六十四條土地經營權人擅自改變土地的農業用途、棄耕拋荒連續兩年以上、給土地造成嚴重損害或者嚴重破壞土地生態環境,承包方在合理期限內不解除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的,發包方有權要求終止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土地經營權人對土地和土地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害應當予以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未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擅自改變林地用途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恢復原狀,並處非法改變用途林地每平方米10元至30元的罰款。臨時佔用林地,逾期不歸還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Ⅲ 林地清理方法
林地清理方法有很多,具體說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2.2.1割除清理把林地上的雜草、灌木等割除砍倒,是一種最常用的清理方法,這種方法主要適用於幼齡雜木林、灌木、雜草繁茂的荒山荒地及植被已經恢復的老採伐跡地等。由於清流縣是閩西北典型的山區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縣域地貌以低山、丘陵山地為特點,使得林內的植物生長非常密實,割除清理方法只適用於小塊林地的清理。
2.2.2堆積清理當地上的殘留物為砍樹剩下的樹枝時,會對造林工作帶來很大的不便。因此,應該對其進行及時的清理。清理的方式以堆積清理為主,不但可以將其除掉,還可以任其腐爛,化為養料。這種方法適合范圍較大的林區,可以很好地處理林區剩餘物。
2.2.3火燒清理很多的造林地中會存在大量的灌木、雜草或採伐剩餘物,這些剩餘物量較大,無法採用以上兩種方法清理,而可以用火燒方法進行清理。清理時,一定要對火勢進行嚴格的控制,以免出現災害。清流縣的林地資源豐富,採用這種方式時,一定要開好防火路並作好各項防火措施准備,以防止跑火而引起的森林火災。
2.2.4化學葯劑清理化學葯劑清理方法是一種更快速、更有效的清理方法。採用化學葯劑清理法,對造林地清理的效果相對較好,但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卻相對較大,所以一般情況不採取本方法。
林地清理對造林地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林地進行清理可以改善林地上的衛生狀況,能夠為造林工作提供更好的土壤支持,為植樹造林工作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從而為開展植樹造林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於林地上存留的剩餘物應該進行及時清理。剩餘物可視為碳水化合物能源和無機營養的儲存庫,可以將其作為養料腐爛。但是,這要分情況對待。從另一方面講,很多殘留物會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採伐剩餘物,實際上就是大量的可燃物,所以,它本身就有發生火災的潛在危險。
Ⅳ 林地生態系統退化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運用生態學原理進行恢復和重建
主要的原因是不合理的採伐,缺少哺育,沒有水土保持措施等:
一、大量的採伐導致林地面積減少。
二、自然災害以及經營管理不善導致林地面積減少。
三、幼林增加成熟林面積減少。
四、林地附近工廠造成工業污染。
措施:
一、制定採伐計劃,避免濫砍濫伐。
二、進行宜林地造林綠化工程。
三、擴大林地規模,合理確定培育周期。
四、科學調整天然林地與人工林地結構,嚴格控制征佔用天然林地,積極保護天然林資源,禁止採伐原始林。
五、努力培育復層,混交,異齡林,構建健康穩定的生態系統。
六、防止工業污染。
要求:保持良好的降水、日照、溫度,以及正常的生態系統恢復能力。
Ⅳ 我們的林權證上的土地被別人佔用了 我們應該怎麼辦才能完整的拿回來啊
林權證被別人佔用時得先冷靜下來,然後再想辦法。遇到這種侵權的行為,我們可以先試試與侵權人協商溝通下,盡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如果遇到那種野蠻且不講理的無賴,就不要用協商的方法了。這時就需要用法律嚴肅的捍衛我們的權利,讓這些不講理的無賴受到應有的懲罰。
在用到法律知識捍衛自己的權利時,我們需要清楚的明白:那個侵權的人是在侵害民事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知道了這些,我們就可以請這方面的律師,請求他的幫助,幫你上訴打官司,這樣就可以拿回本該屬於自己的權利,同時也讓侵權人受到該有的懲罰。除了上訴,打官司的方法,我建議還可以找找當地的政府,請求處理這件事情。
根據相關的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三條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條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第五條其他法律對侵權責任另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十五條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礙;三、消除危險;四、返還財產;五、恢復原狀;六、賠償損失;七、賠禮道歉;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Ⅵ 常見的生態修復方法
廣義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的技術方法
(1) 退化坡面生態系統生態修復
退化耕地生態系統的生態修復:少施化肥,增施農家肥料;種植綠肥植物,增加固氮作物品種;輪作、套作,間種、混種;減少化學防治,增加生物防治;植等高植物籬等。退化林地、草地、荒地生態系統的生態修復: 在封禁的基礎上,補種鄉土樹種、草種。封禁時間的長短因生態系統類型、受損程度、氣候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說,喬木林、灌木林、草地生態系統可分別為8年以上、5~8年、3~5年。 (2) 退化河流生態系統生態修復
在土壤侵蝕地區,導致河流退化的驅動力主要有修路、開礦、樵採、河岸放牧、化肥與農葯的面源污染、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的點源污染、過度捕魚等,對由於這些驅動力所導致的退化河流生態系統進行生態修復,最重要的是要減輕或解除導致河流生態系統退化的驅動力,讓河流休養生息。
(3) 內陸河流域退化綠洲生態系統生態修復
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實施生態應急補水工程,至少要滿足天然綠洲生態系統最小生態需水量;合理調整土地利用結構,適當減少人工綠洲面積,使人工綠洲和天然綠洲面積比例調整到1:1左右。
(4) 退化水庫生態系統生態修復
對退化水庫生態系統的生態修復可採取與退化河流生態系統相同的方法。
(5) 退化礦山生態系統生態修復
該生態系統的土壤、植物等組分完全受損,缺乏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元素,對這種嚴重退化的生態進行生態修復,可採取的方法有:覆蓋土壤,對土壤進行物理處理,添加營養物質,去除有害物質,種植適應性強的先鋒樹種或草種、間種鄉土樹種或草種。移動圖冊
狹義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的技術方法
(1)生態自然修復的基本技術方法是封禁法。該方法適用於受損程度較輕的生態系統。
(2)自然和人工共同修復生態的基本技術方法是「封禁+補種」法。該方法適用於受損程度較重的生態系統。
水土保持是土壤侵蝕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是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的提出與實施是水土保持工作理念的重大創新,但水土保持生態修復不應局限於當前的狹義水土保持生態修復,應從狹義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向廣義水土保持生態修復轉變。即使實現了這樣的轉變,水土保持生態修復也只是水土保持流域綜合治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它不能完全替代人工造林種草等水土保持生物措施,更不能替代坡改梯、淤地壩、谷坊、小型水庫、蓄水池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Ⅶ 林地生態系統退化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運用生態學原理進行恢復與重建
生態系統退化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干擾兩大類,早期生態系統的退化主要是自然災害等因素引起;工業革命以來,人為干擾在生態退化中起不可忽視的主導作用。
(1)自然因素
生態系統中,無論是生產者,消費者,還是分解者,它們的生存和生命活動均與棲息地的土質、溫度、降水、風力等自然因素密切相關。如地震、火山、滑坡、崩塌、泥石流、鼠蟲害、冰川、冰雹、洪水、乾旱、海嘯、寒流、暴雨、颶風等這些地質災害、氣候災害均會破壞生態系統中的生存空間、土壤肥力,造成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生物種類和數量的減少,生態系統的功能喪失。例如,氣候乾旱,使生態系統內水源枯竭,土層疏鬆而乾燥,土壤肥力不夠,植物種類與數量顯著減少,相應的動物種類與數量也明顯減少,系統生產力下降;此外,由於乾旱,地表鬆散,產生了大量沙粒和粉塵,最終形成了風沙氣候。
秘魯的海面,每隔六至七年就發生一次海洋變異現象。水溫升高,來自寒流系的魚類大量死亡;魚類的死亡使以魚為食的海鳥無法生存。僅1965年發生的死魚事件,就使1200多萬只海鳥餓死。海鳥的大量死亡,導致鳥糞銳減,農田減產,良好的海洋生態系統被破壞,寒流是罪魁禍首。
草原鼠害可以破壞草原生態系統。黃河源區鼠類以高原鼠兔和高原田鼠為主,對草地的破壞性極大。鼠類不僅啃食草根,造成植物死亡;而且挖穴掘洞,破壞土壤。一隻成年鼠兔日食青草70g,全年食草量達20-30ks。高原鼠兔嚴重區有效洞穴可達2100個/km2。鼠害不僅引起草場植被的退化演替,而且掘出的大量沙土在雨水和風力的侵蝕下,造成沙漠化的擴展。
(2)人為干擾
盡管自然災害給生態系統造成的危害巨大,損失慘重,但是自然災害的發生並不是頻繁而連續的,而且危害只涉及災害發生的地區,影響范圍不是很廣。而人為干擾在加速生態系統的退化上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人類是生態系統中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千百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產力的發展,社會需求的增加,人類以不同的方式愈來愈強烈地干擾著自然生態系統的穩態。人類用自己強大的技術力量不停息地向大自然宣戰,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著大自然的命運。
「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每一次勝利,在第一步都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結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第一個結果取消了。」恩格斯(《自然辯證法》)說過,「人類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而「要警惕大自然的報復。」恩格斯以深刻的語言表達出人為破壞生態的危害。
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干擾方式多種多樣,歸納起來,有如下兩大方面:對生態系統的結構的干擾,即由於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無度索取,引起自然生態系統結構的變化,如砍伐森林、過度放牧、亂捕濫獵,圍湖造田等,造成了生態系統的結構性失衡;對生態系統的功能的干擾,即由於大量工業和生活廢棄物排人自然界,改變了原有的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自我凈化的能力,造成了生態系統的功能性失衡。
Ⅷ 官方公布敦煌防護林調查結果,當下有哪些補救措施
敦煌位於河西走廊最西端的甘肅,青海和新疆三個省的交匯處。它的內部地理環境是:南部是高山,北部是戈壁,中部是沖積河下游形成的平原。敦煌是中西交通的“喉嚨”。為了確保絲綢之路的暢通,人們在敦煌附近設立了玉門關和楊關。玉門關主要守衛北至吐魯番的北路,而楊關則守衛南向西通往新疆的南路。由於它位於亞洲的內部,一年四季乾燥乾燥,年降水量少於50毫米。生態環境十分惡劣。離敦煌不遠,有一個乾旱的沙漠,叫做庫姆塔格沙漠。在我國八個主要沙漠的總面積中,該沙漠排名第六,在流動性方面排名第一。現在它以每年4米的速度擴展到敦煌。
過去,人們花了無數汗水來建造防護林帶,而每一片森林都是來之不易的。但是現在人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大肆破壞森林。一旦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就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恢復成本遠遠高於破壞生態所帶來的利益。因此,如果有關部門不加強對陽關林場生態問題的治理,敦煌的前途將一片一片無盡的沙漠。
Ⅸ 什麼叫林地恢復
林地恢復是指對林地重新造林或綠化,恢復其植被,以及生態環境.
Ⅹ 人工恢復和自然恢復
人工恢復林和自然恢復林均是在退化的林地上進行的恢復過程,退化的林地還保留了原有的生存條件,故兩者均屬於次生演替。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