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更好的清除土壤污染物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
1/4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 :防止污染的根本措施,土壤對污染物所具有的凈化能力相當於一定的處理能力。控制土壤污染源,即控制進入土壤中的污染物的數量和速度,通過其自然凈化作用而不致引起土壤污染。 例如:
2/4
①控制和消除工業「三廢」排放,大力推廣閉路循環,無毒工藝,以減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對工業「三廢」進行回收處理,化害為利。對所排放的「三廢」要進行凈化處理,並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和濃度,使之符合排放標准。 ②:加強土壤污灌區的監測和管理:對污水進行灌溉的污灌區,要加強對灌溉污水的水質監測,了解水中污染物質的成分、含量及其動態,避免帶有不易降解的高殘留的污染物隨水進入土壤,引起土壤污染。 ③合理施用化肥和農葯:禁止或限制使用劇毒,高殘留性農葯,大力發展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葯,發展生物防治措施。例如禁止使用雖是低殘留,但急性、毒性大的農葯。禁止使用高殘留的有機氯農葯。根據農葯特性,合理施用,制訂使用農葯的安全間隔期。採用綜合防治措施,既要防治病蟲害對農作物的威脅,又要把農葯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危害限制在最低程度。④增加土壤容量和提高土壤凈化能力: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砂摻粘改良性土壤,以增加和改善土壤膠體的種類和數量,增加土壤對有害物質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量,從而減少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活性。發現、分離和培養新的微生物品種,以增強生物降解作用,是提高土壤凈化能力的極為重要的一環。⑤建立監測系統網路,定期對轄區土壤環境質量進行檢查,建立系統的檔案資料,要規定優先檢測的土壤污染物和檢測標准方法,這方面可參照有關參照國際組織的建議和我國國情來編制土壤環境污染的目標,按照優先次序進行調查、研究及實施對策。
3/4
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①施加改良劑:施加改良劑的主要目的是加速有機物的分解和使重金屬固定在土壤中,如添加有機質可加速土壤中農葯的降解,減少農葯的殘留量。即向土壤施加改良抑制物(如石灰、磷酸鹽、硅酸鈣等),使它與重金屬污染物作用生成難溶化合物,降低重金屬在土壤及土壤植物體內的遷移能力。這種方法起到臨時性的抑製作用,時間過長會引起污染物的積累,並在條件變化時重金屬又轉成可溶性,因而只在污染較輕地區尚能使用。②控制土壤氧化-還原狀況:控制土壤氧化-還原條件,也是減輕重金屬污染危害的重要措施。據研究,在水稻抽穗到成熟期,無機成分大量向穗部轉移,淹水可明顯地抑制水稻對鎘的吸收,落干則促進水稻對鎘的吸收。 重金屬元素均能與土壤中的硫化氫反應生成硫化物沉澱。因此,加強水漿管理,可有效地減少重金屬的危害。但砷相反,隨著土壤氧化-還原電位的降低而毒性增加。③改變耕作制度:通過土壤耕作改變土壤環境條件,可消除某些污染物的危害。旱田改水田,DDT和六六六在旱田中的降解速度慢,積累明顯;在水田中DDT的降解速度加快,利用這一性質實行水旱輪作,是減輕或消除農業污染的有效措施。 ④客土深翻 :污染土壤的排除,特別是重金屬的土壤污染,在土壤中產生積累,阻礙作物的生長發育。防治的根本辦法是徹底挖去污染土層,換上新土的排土和客土法,以根除污染物。但如果是地區性的污染,實際採用客土法是不現實的。 耕翻土層,即採用深耕,將上下土層翻動混合,使表層土壤污染物含量減低。這種方法動土量較少,但在嚴重污染的地區不宜採用。⑤採用農業生態工程措施 。在污染土壤上繁殖非食用的種子、種經濟作物或種屬,從而減少污染物進入食物鏈的途徑。或利用某些特定的動植物和微生物較快地吸走或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質,而達到凈化土壤的目的。⑥工程治理 :利用物理(機械)、物理化學原理治理污染土壤,主要有隔離法,清洗法,熱處理,電化法等,是一種最為徹底、穩定、治本的措施。但投資大,適於小面積的重度污染區。近年來,把其它工業領域,特別是污水、大氣污染治理技術引入土壤治理過程中,為土壤污染治理研究開辟了新途徑,如磁分離技術、陰陽離子膜代換法、生物反應器等。雖然大多數處於試驗探索階段,但積極吸收、轉化新技術、新材料,在保證治理效果的基礎上降低治理成本,提高工程實用性,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⑦制定農葯的容許殘留量 :根據農葯的「最大一日容許攝取量」(容許攝取量/(kg·d),用ADI值表示)乘以安全系數(一般定為1/100)。 殘留容許量=ADI×體重(kg)/食品系數[kg/(人·d)]
4/4
總之,在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上,必須考慮到因地制宜,採取可行的辦法,既消除土壤環境的污染,也不致引起其它環境污染問題。
Ⅱ 土壤金屬消解
消解是指把被檢測物全部(可溶的不可溶的全有)提取出來。不是消除掉。
土壤里的金屬一般都會變為可溶態的,即是離子態。根據金屬不同,方法不同。土壤消解的方法很多,有微波消解,密封容器消解,電熱板消解,電熔融,乾式灰化等。
但是最後都是通過原子吸收光譜測定含量的。
蛋白質是可以被消解的。通常我們採用恆溫消解儀進行蛋白質消解
Ⅲ 怎樣消除土壤鹼性
鹼性土壤改良方法:
一、農業措施
施用有機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促進團粒結構的形成,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還能提高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和改善其溫度狀況,從而提高土壤保蓄和調節養分的能力。且有機質分解過程中產生的有機酸,既能中和鹼性,又能活化土中的鈣,均能起到減輕或消除鹼害的作用。
有機肥源主要有:綠肥(可通過大量種植獲得,品種有田菁、草木樨等);人與家畜、家禽的糞尿等排泄物;生活垃圾莊稼秸稈粉碎還田 。
二、水利工程改良措施
水利工程改良主要目的是降低地下水水位,方法則主要通過明渠排水,或者用俗稱為「洗鹽」的方法來用水沖洗鹽鹼土。這種方法經過實踐結果表明,一次即可以使土壤含鹽量從0.3%降至0.2%,兩次使用就可以降至0.1% 。
但是,鹼化地區的水資源通常比較缺乏,針對日趨緊張的淡水資源,此方法可能造成浪費,得不償失。部分學者提出利用劣質的水資源(鹹水、微鹹水、地礦化鹼性水等)進行灌溉,在改良鹽鹼土壤的同時還可以緩解當前水資源的短缺。

三、化學方法改良措施
化學方法改良鹽鹼土是指向鹼化土壤中施加化學葯劑。它可以改變土壤中的膠體吸附性離子的組成,進而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質,使得土壤結構性和通透性均有所增加。這樣既有利於土壤脫鹽和抑制反鹽,也可以促進植物生長。
常用的化學改良劑包括過磷酸鈣、石膏、硫酸亞鐵等。但是化學改良法雖有這些優點,但同時也使土壤溶液中的可溶性鈉離子增加。如果不和生物、水利改良措施相結合,則較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四、植物改良
對於治理鹽鹼土地,生物措施普遍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改良途徑。引種耐鹽、洗鹽植物可以利用植物排鹽。如怪柳對氯化物等鹽類有較強忍耐力。植物體本身帶有的泌鹽腺、泌研孔的結構,可以從土壤中帶走大量粗鹽,增加植物的覆蓋率也可減少地面蒸發,減少鹽分的表聚。
五、微生物菌劑改良
施加微生物菌劑也是鹽鹼土改良的生物方法之一。目前關於微生物在改良鹽鹼土方面的應用主要是關於微生物促進植物耐鹼耐鹽行的研究。通過耐鹼耐鹽微生物的作用來改善植物的根際環境,可以減輕鹽分對於植物生長的抑製作用,從而改良鹽鹼土地。
研究表明,施用活性微生物菌肥的鹽鹼地土壤可以提高灌木、喬木的成活率、生物量、保存率、新梢生長量、喬木胸徑、葉綠素含量以及根系發育和生長長勢。
Ⅳ 土壤消解四酸作用及順序
土壤消解四酸順序:一般先加入硝酸,消解一些比較容易消解的組分,再加入高氯酸,消解不易消解的組分。高氯酸消解後殘渣會變成白色,但絕不會澄清。如果想澄清,這時候要再加入氫氟酸。氫氟酸要趕盡,千萬注意安全。如果要求不高就不要使用氫氟酸了,太危險。
作用:先加氫氟酸調好PH值,再加高氯酸不會影響高氯酸的氧化效果。高氯酸的沸點比較高,消解時候的溫度可增加到170℃,硝酸就不用這么高,100℃就可以了。

簡介
由於環境樣品中污染種類多,成分復雜,而且多數待測組分濃度低,存在形態各異,而且樣品中存在大量干擾物質。更重要的是,隨著環境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大多數有機污染物仍以綜合指標(如COD,BOD,TOC等)進行定量描述已不能滿足對環境監測工作的要求。
很多有機物屬持久性、生物可積累的有毒污染物,並且具有「三致」作用,可這些有機物在環境介質中濃度極小,對上述綜合指標的貢獻極小,或根本反映不出來。
Ⅳ 土壤快速消解法是什麼,哪裡可以做
土壤樣品成分復雜,均勻性差,是所有環境樣品檢測過程中預處理最復雜的樣品。消化過程極其復雜耗時,也是困擾土壤測試實驗室的一大難題。為了幫助更好的土壤檢測實驗室高效地進行土壤檢測,中科檢測採用了快速的消化法。
土壤檢測快速消除法的優點是什麼?
節省時間,最快只需要2個小時;
酸用量少,每0.1-0.25克樣品只需5-6毫升;
友好性高,消除過程除每隔30分鍾振動觀察外,無階段,作業人員更安全
簡單易掌握;
交叉污染少,結果更准確
Ⅵ 分析比較土壤樣品的各種酸式消解方法的特點,應注意哪些問題
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和滯後性.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廢棄物污染等問題一般都比較直觀,通過感官就能發現.而土壤污染則不同,它往往要通過對土壤樣品進行分析化驗和農作物的殘留檢測,甚至通過研究對人畜健康狀況的影響才能確定.因此,土壤污染從產生污染到出現問題通常會滯後較長的時間.如日本的「痛痛病」經過了10~20年之後才被人們所認識.[1]
1.累積性污染物質在大氣和水體中,一般都比在土壤中更容易遷移.這使得污染物質在土壤中並不象在大氣和水體中那樣容易擴散和稀釋,因此容易在土壤中不斷積累而超標,同時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強的地域性.2.不可逆轉性重金屬對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許多有機化學物質的污染也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降解.譬如:被某些重金屬污染的土壤可能要100~200年時間才能夠恢復.3.難治理如果大氣和水體受到污染,切斷污染源之後通過稀釋作用和自凈化作用也有可能使污染問題不斷逆轉,但是積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難降解污染物則很難靠稀釋作用和自凈化作用來消除.土壤污染一旦發生,僅僅依靠切斷污染源的方法則往往很難恢復,有時要靠換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決問題,其他治理技術可能見效較慢.因此,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較高、治理周期較長.鑒於土壤污染難於治理,而土壤污染問題的產生又具有明顯的隱蔽性和滯後性等特點,因此土壤污染問題一般都不太容易受到重視.4.高輻射大量的輻射污染了土地,使被污染的土地含有了一種毒質.這種毒質會使植物生長不了,停止生長!焚燒樹葉:樹葉里含有一種有毒物質,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散發出來的.但一遇火,就會蒸發毒物.人一呼吸,就會中毒戴上美國進口普衛欣天貓過濾性好,
Ⅶ 設計實驗檢測土壤中的重金屬鎘含量
1.篩選
鎘(Cd)的測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具有靈敏度高、選擇性好、操作簡便、快速的特點,是測定土壤重金屬元素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據含量的高低可分別採用火焰法或無焰法來進行測定;比色法干擾因素較多,操作較繁瑣,目前已很少採用。
2.儀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及石墨爐無火焰裝置;Cd元素空心陰極燈;儀器使用適宜條件可參照儀器說明書並進行試驗。
3.主要試劑
分析中使用的酸和標准物質均為符合國家標准或專業標準的優級純試劑,其他為分析純試劑和去離子水。
1)氫氟酸(HF)、硝酸(HNO3)、鹽酸(HCl)、高氯酸(HClO4)。
2)碘化鉀飽和溶液。
3)抗壞血酸。
4)甲基異丁基酮(MIBK)。
5) Cd標准貯備液:准確稱取1.0000g金屬Cd(99.99%),加入少量稀HNO3溶解,在水浴上蒸干後,加5 mL 1 mol/L HCl,再蒸干,加HCl和H2O溶解殘渣,用H2O稀至1 000 mL,控制溶液酸度為0.5 mol/L,此溶液含Cd 1000 ug/mL。
4.操作步驟
(1)標准曲線
1)火焰法用逐級稀釋法配製成含Cd 10.00 ug/mL的標准液,再配製成含Cd 0.00、0.10、0.20、0.30、0.40、0.50、1.00 ug/mL的標准系列,酸度為0.5 mol/L HCl。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上測定吸光度,以相對吸光度為縱坐標,Cd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准曲線。
2)石墨爐無火焰法用逐級稀釋法配製成含Cd 100 ug/L的標准液,再配製成含Cd 0.0、2.0、4.0、6.0、8.0、10.0、12.0、16.0、20.0 ug/L 的標准系列,酸度為0.2 mol/L HCl。分別吸取標准系列溶液5.00 mL於25 mL具塞試管中,加4 mL水,加2mL 1mol/L HCl,加0.2 g抗壞血酸,搖溶,再加4 mL飽和碘化鉀溶液,激烈振盪0.5 min後,准確加入5.00 mL甲基異丁基酮萃取,激烈振盪1 min,靜置分層後測定有機相。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石墨爐上測定吸光度,以相對吸光度為縱坐標,Cd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准曲線。
(2)土壤樣品的消化
1) HF-HC1O4-HNO3消化法 稱取經105~110℃烘乾,過0.149 mm(100目)以上篩孔的土樣0.5 g精確至0.0001g)於30 mL聚四氟乙烯坩堝內,加幾滴去離子水濕潤,加10mLHF,加5mL 1:1 HC1O4-HNO3混合液,加蓋低溫消化(100℃以下)1h後,去蓋,升高溫度(低於250℃)繼續消化至HC1O4大量冒煙。再加5mL HF和5 mL 1:1 HClO4-HNO3混合液,消化至HClO4冒濃厚白煙時,加蓋,使黑色有機碳化物充分分解。待坩堝上的黑色有機物消失後,開蓋驅趕白煙到近干,加5mL HNO3消化至白煙基本冒盡且內容物呈乾裂狀,取下趁熱加5 mL 2 mol/L HCI,加熱溶解殘渣(不能冒煙)。然後轉移到25 mL容量瓶中,用去離子水定容,搖勻,並立即將消化液轉移至塑料瓶中待測。同時做兩份試劑空白。
2)王水-過氯酸法 稱取經105~110℃烘乾,過0.149 mm(100目)孔篩的土樣2g(精確至0.001g),放於100 mL高型燒杯中,用少量水潤濕(如系石灰性土壤,可滴加適量HCl至無大量氣泡產生),在通風櫃中先加7.5 mL濃HCl,繼加2.5 mL濃HNO3,放於電熱板上低溫加熱,待激烈反應過後,添加5 mL HClO4,消煮,直至近干(注意不要燒焦),此時殘留物為白色或灰白色沉澱,如顏色比較深,可再加5 mL HClO4,繼續消化至符合要求為止,在一般情況下,添加兩次即已足夠,取下燒杯,添加10 mL 1 mol/L HCI,用玻棒攪拌並在攪拌下加熱至微沸,冷卻過濾至50 mL 容量瓶中,用去離子水洗滌數次,定容待測。
上述兩種消化方法,王水-過氯酸法使土壤中重金屬(Cd,Co,Cr,Cu,Ni和Pb)的結果偏低,尤其對土壤背景值的測定影響較大。一般,測定土壤背景值時建議採用HF-HClO4-HNO3認法,測定污染土壤時可採用王水-過氯酸法。
(3)樣品的測定
土壤消化液中Cd含量高時,可將待測液直接噴入空氣一乙炔火焰中測定;當待測液中Cd含量低時可用石墨爐無火焰法測定,或取適量消化液(5~10 mL)按標准曲線的方法用MIBK萃取後測定。樣品溶液與標准曲線同時在原子吸收儀上測定吸光度或元素濃度。
5.結果計算
cd=C1xVxts/W
式中,C(Cd)為土壤鎘濃度,ug/g或mg/kg; C1為測得的鎘的濃度,ug/mL;V為測定時定容體積,mL;ts為分取倍數;W為樣品重量,g。
6.注意事項
1)若萃取液中Cd含量超出標准曲線范圍時,不可用甲基異丁基酮稀釋測定,而應減少消化液的量,重新萃取,否則將帶來較大的誤差。
2)高氯酸的純度對空白值影響很大,直接關繫到結果的准確度,因此在消化時所加入的高氯酸的量應保持一致,並盡可能地少加,以便降低空白值。
3)消化時應盡可能將高氯酸白煙驅盡,否則加入碘化鉀時會產生大量高氯酸鉀的沉澱,但少量沉澱並不影響測定。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檢出限與儀器性能有關。
5)Pb、Cd、Cu、Zn、Cr、Ni和Co等的消解,採用HF-HClO4-HNO3全消解方法,可在同一消化液中測定上述元素,用此法測定的土壤標樣GSS 1-8的測定結果可達「可用值±1S」,范圍內。此法對於大量樣品的分析更為合適,可節省時間。在農田土壤質量普查中,有利於基層分析人員的掌握。
6)土壤中鎘測定的國家標准方法(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參閱(GB/T 17141-1997)。
摘自中國標准物質網
Ⅷ 消解方法匯總
一、土壤的消解
儀器:ED36 聚四氟乙烯消解管
試劑:1. 鹽酸(HCl):ρ=1.19g/mL,優級純 2. 硝酸(HNO3):ρ=1.42g/mL,優級純 3. 氫氟酸(HF):ρ=1.49g/mL
4. 高氯酸(HClO4): ρ=1.68g/mL,優級純 步驟:
1. 稱取土壤樣品0.2-0.5g於聚四氟乙烯消解管中,加入10mL鹽酸HCl,插入消解孔中。
2. 設定消解儀溫度為140℃,時間60min。加熱至樣品剩餘少量後取下冷卻。 3. 加入5mL硝酸HNO3 、5mL氫氟酸HF、3mL高氯酸HClO4 ,搖勻。 4. 設定消解儀溫度為160℃,升溫加熱約1h,冷卻。
5. 繼續加熱揮硅,升溫到160℃,待冒濃白煙蒸至少量後,時間60min,取下冷卻,定容後液體呈透明。 污水的消解
儀器:ED36 聚丙烯消解管或玻璃消解管 試劑:
1. 硝酸(HNO3):ρ=1.42g/mL,優級純 2. 硫酸(H2SO4): ρ=1.84g/mL,分析純 3. 高錳酸鉀(KMnO4 ):5% 步驟:
1. 取20mL樣品(或適量)於聚丙烯消解管中。
2. 加入0.5mL硝酸HNO3、1mL硫酸H2SO4,均勻混合樣品。
3. 加3mL5%的高錳酸鉀KMnO4溶液放置15分鍾,如果樣品由紫色或者褐色褪色,則再加2 ml高錳酸鉀KMnO4溶液。
4. 把蓋子放置在消解管上留一點縫隙以允許有一點壓力存在,但是不要讓太多的煙霧留出。
5. 95℃加熱迴流2小時,保持不沸騰。 6. 冷卻後樣品消解完畢。
二、蔬菜的消解 化妝品的消解
儀器:ED36 玻璃消解管 試劑:
1. 硝酸(HNO3):ρ=1.42g/mL,優級純 2. 高氯酸(HClO4): ρ=1.68g/mL,優級純 步驟:
1. 取新鮮蔬菜的可食用部分,依次用自來水、二次蒸餾水洗凈,將其表面水晾乾,置烘箱內100-105℃恆溫烘乾,取出後研細,置於乾燥器中。 2. 稱取已粉碎研細的蔬菜樣品0.5g 於消解管中, 塞上帶孔管塞, 加入15mL混合酸HNO3+ HClO4(4+1),放置過夜。
3. 設置消解儀溫度為65℃,將消解管插入消解孔中,使酸迴流清洗試管內壁,使樣品與酸完全混合,保持10min。
4. 升溫到100℃,此時,消解管中充滿紅棕色濃煙,保持30min消解樣品,如果樣品沒有完全消解,冷卻後補加5mL混酸HNO3+ HClO4(4+1),重新設置溫度,繼續消解到樣品溶液透明,呈淡黃色。
三、茶葉的消解
儀器:ED36 玻璃消解管 試劑: 1. 硝酸(HNO3):ρ=1.42g/mL,優級純 2. 高氯酸(HClO4): ρ=1.68g/mL,優級純
3. 過氧化氫(H2O2 ):30%,分析純
步驟:
1. 稱取已粉碎並通過120 目篩下的茶葉樣本0. 5g 於消解管(硬質玻璃管)中,加入10mL硝酸HNO3 ,(塞上帶孔管塞),放置過夜。
2. 插入消解儀消解孔中,設置消解儀溫度為65℃,緩慢加熱使樣品起泡混合,保持65℃恆溫15min。共30min。 3. 升溫到135℃,保持2h,消解樣品。
4. 如消解不完全,冷卻後補加5mL混合酸HNO3+ HClO4(4+1),或滴加過氧化氫H2O2,升溫並保持溫度,至溶液透明。 5. 升溫到160℃,趕酸至2mL左右。 儀器:EHD36 玻璃消解管 化妝品的消解 試劑:
1. 硝酸(HNO3):ρ=1.42g/mL,分析純 2. 硫酸(H2SO4): ρ=1.84g/mL,分析純 步驟:
1. 化妝品一般含有乙醇、甘油等有機成分,需要預先將溶劑揮發。取1.0g樣品,置於消解管中,設定溫度為90℃,加熱5-10min,驅走有機溶劑。 2. 取下加5mL水、10-15mL硝酸HNO3,放置片刻後,繼續加熱5min,取下。
3. 加入5mL硫酸H2SO4,設定溫度為350℃,加熱至產生白煙,取下定容。
Ⅸ 怎樣消除土壤鹼性
鹼性土壤改良方法:
一、農業措施
施用有機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促進團粒結構的形成,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還能提高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和改善其溫度狀況,從而提高土壤保蓄和調節養分的能力。且有機質分解過程中產生的有機酸,既能中和鹼性,又能活化土中的鈣,均能起到減輕或消除鹼害的作用。
有機肥源主要有:綠肥(可通過大量種植獲得,品種有田菁、草木樨等);人與家畜、家禽的糞尿等排泄物;生活垃圾莊稼秸稈粉碎還田。
二、水利工程改良措施
水利工程改良主要目的是降低地下水水位,方法則主要通過明渠排水,或者用俗稱為「洗鹽」的方法來用水沖洗鹽鹼土。這種方法經過實踐結果表明,一次即可以使土壤含鹽量從0.3%降至0.2%,兩次使用就可以降至0.1%。
但是,鹼化地區的水資源通常比較缺乏,針對日趨緊張的淡水資源,此方法可能造成浪費,得不償失。部分學者提出利用劣質的水資源(鹹水、微鹹水、地礦化鹼性水等)進行灌溉,在改良鹽鹼土壤的同時還可以緩解當前水資源的短缺。

三、化學方法改良措施
化學方法改良鹽鹼土是指向鹼化土壤中施加化學葯劑。它可以改變土壤中的膠體吸附性離子的組成,進而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質,使得土壤結構性和通透性均有所增加。這樣既有利於土壤脫鹽和抑制反鹽,也可以促進植物生長。
常用的化學改良劑包括過磷酸鈣、石膏、硫酸亞鐵等。但是化學改良法雖有這些優點,但同時也使土壤溶液中的可溶性鈉離子增加。如果不和生物、水利改良措施相結合,則較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四、植物改良
對於治理鹽鹼土地,生物措施普遍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改良途徑。引種耐鹽、洗鹽植物可以利用植物排鹽。如怪柳對氯化物等鹽類有較強忍耐力。植物體本身帶有的泌鹽腺、泌研孔的結構,可以從土壤中帶走大量粗鹽,增加植物的覆蓋率也可減少地面蒸發,減少鹽分的表聚。
五、微生物菌劑改良
施加微生物菌劑也是鹽鹼土改良的生物方法之一。目前關於微生物在改良鹽鹼土方面的應用主要是關於微生物促進植物耐鹼耐鹽行的研究。通過耐鹼耐鹽微生物的作用來改善植物的根際環境,可以減輕鹽分對於植物生長的抑製作用,從而改良鹽鹼土地。
研究表明,施用活性微生物菌肥的鹽鹼地土壤可以提高灌木、喬木的成活率、生物量、保存率、新梢生長量、喬木胸徑、葉綠素含量以及根系發育和生長長勢。
Ⅹ 土壤微波消解方法國標
非常重要的奧,不同的樣品選用的方法也不一樣
土壤食品等重金屬檢測一般是3種方式
1、微波消解(微波消解儀+趕酸儀)
2、高壓消解(高壓消解罐+趕酸儀)
3、濕法消解(四氟消解管+消解儀)
歡迎各位老師補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