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臂叢神經損傷
臂叢神經由頸C5~8與T1神經根組成,分支主要分布於上肢,有些小分支分布到胸上肢肌、背部淺層肌和頸深肌,主要的分支有:胸背神經、胸長神經、腋神經、肌皮神經、正中神經、橈神經、尺神經。臂叢神經主要支配上肢和肩背、胸部的感覺和運動。臂叢神經損傷是由工傷、交通事故,或產傷等原因引起的一種周圍神經損傷。受傷後患者上肢功能部分或完全喪失,遺留終生殘疾。
② 臂叢神經疼痛引起,怎麼樣治療
臂叢神經損傷的治療:
1.一般治療
對常見的牽拉性臂叢損傷,早期以保守治療為主,即應用神經營養葯物(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B12等),損傷部進行理療,如電刺激療法,紅外線,磁療等,患肢進行功能鍛煉,防治關節囊攣縮,並可配合針灸,按摩,推拿,有利於神經震盪的消除,神經粘連的松解及關節鬆弛。觀察時期一般在3個月左右。
2.手術治療
(1)手術指征 ①臂叢神經開放性損傷,切割傷,槍彈傷,手術傷及葯物性損傷,應早期探查,手術修
復。②臂叢神經對撞傷,牽拉傷,壓砸傷,如一名缺位節前損傷者應及早手術,對閉合性節後損傷者,可先經保守治療3個月。在下述情況下可考慮手術探查:保守
治療後功能無明顯恢復者;呈跳躍式功能恢復者如肩關節功能未恢復,而肘關節功能先恢復者;功能恢復過程中,中斷3個月無任何進展者。③產傷者:出生後半年
無明顯功能恢復者或功能僅部分恢復,即可進行手術探查。
(2)手術方法 臂叢探查術:鎖骨上臂叢神經探查術;鎖骨下臂叢神經探查術;鎖骨部臂叢神經探查術。
(3)手術原則 根據手術中發現,處理原則如下:神經松解術;神經移植術;神經移位術。
③ 求車禍導致左臂叢神經損傷後疼痛的治療方法
這種情況應當與手外科詳細檢查就診,必要時可以考慮手術治療,北京積水潭醫院這方面很不錯!以下給你找了一篇臂叢神經受損治療方面的專題講座,希望對你有幫助!
臂叢神經損傷的治療:
1、治療說明
(1)閉合性損傷 應用非手術療法,如:葯物治療,體療、理療、觀察3個月後,若觀察3個月無任何症狀恢復者也應積極手術探查。
(2)開放性損傷 應手術治療。對根性撕脫傷,應爭取早期手術。手術方法主要為神經移位術,目前臨床採用的神經移位術為膈神經移位於肌皮神經以恢復屈肘功能;頸叢運動支移位於腋神經以恢復肩外展功能;副神經移位於橈神經以恢復伸指伸拇功能;肋間神經移位於正中神經以恢復屈指功能。
2、神經損傷的治療原則
(1)早期正確診斷掌握「黃金時機」
神經損傷後其再生能力與修復時間關系十分密切,傷後1~3月內是神經修復「黃金時期」,延誤診斷,預後較差。
(2)明確神經損傷的性質,決定治療方案
神經振盪:通常保守治療即可痊癒;
神經軸索斷裂:有自行恢復的可能,但在軸索斷裂之間出現血腫壓迫或纖維組織伸入則難易自行恢復;
神經斷裂:必須進行手術探察。
(3)正確掌握手術適應症
急診與早期手術探查:
(1)開放性損傷,估計神經已斷裂,不可能自行恢復者,應盡早行神經探查;
(2)閉合性神經損傷觀察一定時間後(一般3個月),無再生的表現,應行手術探察;
(3)經過保守治療,雖恢復部分功能,但停留再一定的水平,經3個月間隔不再好轉而主要功能無恢復者,應行手術探查;
(4)神經手術後按神經生長速度計算1mm/d,功能未恢復者應重新探察神經吻合口;
(5)神經手術後,神經再生再骨纖維道有受阻表現者。
晚期手術指征:
損傷後1~2年患者再如下情況進行手術:
(1)喪失的神經主要功能未恢復,或恢復不滿意者,肌肉萎縮明顯者應作功能重建術;
(2)神經損傷雖已數年,肢體主要功能未恢復,而肌肉無明顯萎縮時,仍科考慮神經手術探查;
(3)神經損傷或修復後,功能恢復不們一而有下屬情況,即使時間超過2年者,亦可手術探查:功能曾有恢復,但進展突然停止者;伴有與神經損傷有關的疼痛者。
(4)神經手術注意事項
1)無損傷技術:
[1] 止血帶的應用
[2] 手術放大鏡或顯微鏡的應用
[3] 纖維器械及縫線的應用
[4] 創面持續保持濕潤
[5] 術區充分止血
2)由正常向病變方向游離
3)神經吻合口斷端應徹底清除病變組織,吻合斷端無張力,良好的血供
(5)神經損傷的一般治療方法
第一、二度病變的神經損傷,早期以保守治療為主,應用神經營養葯物(Vit B1、B6、B12、Vit Bco,彌可寶等),損傷部位進行理療,患肢進行功能鍛煉。
應注意:
1)感覺喪失的保護;
2)疼痛的治療;
3)腫脹的防止;
4)積極的康復治療。
3、臂叢神經損傷的治療
(1)一般治療
對常見的牽拉性臂叢損傷,早期以保守治療為主,即應用神經營養葯物(VitB1、VitB6、VitB12、VitBco等),損傷部進行理療,如電刺激療法,紅外線,磁療等,患肢進行功能鍛煉,防治關節囊攣縮,並可配合針灸,按摩,推拿,有利於神經震盪的消除,神經粘連的松解及關節鬆弛。觀察時期一般在3個月左右。
在觀察期間特別注意下列問題處理:
1)感覺喪失的保護
對C5-7根性損傷,雖然手的功能基本存在,但拇,示指感覺存在障礙,對手的精細功能也有一定的影響。C8,T1根性損傷,雖拇,示指感覺功能基本存在,但手的功能基本喪失,第4-5指感覺也消失,易受進一步損傷如碰傷或燙傷。在失神經支配的皮膚損傷後修復較困難,因此必須保護失神經支配的皮膚,可穿戴防護手套,訓練用健手試探接觸物體溫度的習慣,經常塗用油脂性護膚霜。
2)疼痛的治療
雖然臂叢損傷患者較少發生嚴重的疼痛,但一旦發生疼痛,治療也較困難,這種疼痛一般呈灼性痛,在槍彈傷及部分根性撕脫傷患者中較多見。取出神經中彈片,切斷部分損傷的神經及神經瘤,重接神經緩解這類疼痛為主要方法。臂叢神經封閉,頸交感神經封閉及手術切除,以及針灸,各類止痛葯物的應用僅短暫緩解疼痛。
3)腫脹的治療
臂叢損傷的患者肢體肌肉失去運動功能後也失去肢體靜脈的擠壓迴流作用,特別是肢體處於下垂和關節極度屈曲位,及腋部有瘢痕攣縮者,加重肢體靜脈迴流障礙,因此用三角巾懸吊肢體,經常性進行肌肉被動活動,及改變關節位置,解除腋部瘢痕攣縮(理療或手術方法),是防治肢體腫脹的主要方法。
4)信心的樹立
大多數臂叢損傷後,患者一側肢體喪失功能,不僅喪失了勞動,工作,學習的能力,而且日常生活自理也十分困難,這對一個正處於青春活力追求理想的年輕患者是極其痛苦的,往往喪失了生活的信心。因此,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應該給這類患者以高度的同情心,在精神上鼓勵她們戰勝病痛的決心;以高度的責任心在肉體上幫助他們戰勝病痛的信心;以高度的進取心去解決臂叢損傷後手功能恢復的世界難題,使他們重返勞動崗位,真正成為社會大家庭中幸福的成員。
(2)非手術療法
非手術療法目的是為神經和肢體功能的恢復創造條件。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的治療措施,傷後和術後均可採用:
1) 解除骨折端的壓迫肢體骨折引起的神經損傷,首先應用手法將骨折復位固定,解除骨折端對神經的壓迫。如神經未斷,可望其在1~3個月後恢復功能,否則應及早手術探查。有的神經嵌入骨折斷端間,如肱骨中下段骨摺合並橈神經傷,此時應盡早手術,以免手法復位時挫斷神經。
2) 防止癱瘓肌肉過度牽拉可用適當夾板將癱瘓肌肉保持在鬆弛位置。如橈神經癱瘓可用懸吊彈簧夾板,足下垂用防下垂支架等。
3) 保持關節活動度可預防因肌肉失去平衡而引起畸形,如腓總神經損傷足下垂可引起跖屈,尺神經癱瘓引起爪狀指等。應進行被動活動,鍛煉關節活動度,一日多次。如關節發生僵硬或攣縮,雖神經有所恢復,肢體功能也不會滿意,尤其是在手部。
4) 進行物理治療可用按摩、電刺激等方法保持肌肉張力,減輕肌肉萎縮,防止肌肉纖維化。
5) 進行體育療法鍛煉恢復中的肌肉,改進肢體功能。
6) 保護傷肢使其免受燙傷、凍傷、壓傷及其它損傷。
(3)手術治療
1)手術指征
[1] 臂叢神經開放性損傷,切割傷,槍彈傷,手術傷及葯物性損傷,應早期探查,手術修復。
[2] 臂叢神經對撞傷,牽拉傷,壓砸傷,如一名缺位節前損傷者應及早手術,對閉合性節後損傷者,可先經保守治療3個月。在下述情況下可考慮手術探查:保守治療後功能無明顯恢復者;呈跳躍式功能恢復者如肩關節功能未恢復,而肘關節功能先恢復者;功能恢復過程中,中斷3個月無任何進展者。
[3] 產傷者:出生後半年無明顯功能恢復者或功能僅部分恢復,即可進行手術探查。
2)術前准備
除一般術前常規檢查外,臂叢損傷患者尚應作如下特殊檢查以利手術方法地選擇及並發症的防治。
X線胸透與胸片了解膈肌活動及抬高情況:
膈神經是臂叢根性撕脫傷手術治療中最有效的移位神經,移位後效果與膈神經功能狀態有直接關系,嚴重臂叢損傷常伴有膈神經損傷,因此術前應有正確判斷。並觀察肋骨,肋間隙情況。
肺功能測定:
對選擇多組神經移位病例術前應了解肺功能狀態,對選擇手術方式有重要意義,膈神經移位後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影響,這些影響雖不產生臨床症狀,但對肺功能已有損害者,特別需同時進行多根肋間神經移位者,更應謹慎。常規作如下肺功能檢查:呼吸道通氣量(VC),總肺活量(TLC),肺功能殘氣量(FRC),最大呼吸量(MVV)。
斜方肌功能狀態的測定:
斜方肌由副神經支配,副神經也是臨床常用的移位神經,其功能狀態可通過如下方法測定:
[1] 聳肩功能:觀察患者聳肩時肩部的抬高水平及斜方肌與肩胛提肌的雙重收縮是否出現皺紋。
[2] 電生理檢查:有否失神經電位。
3)手術方法
臂叢探查術
鎖骨上臂叢神經探查術
鎖骨下臂叢神經探查術
鎖骨部臂叢神經探查術
根據手術中發現處理原則如下:
[1] 臂叢神經連續性存在,而神經被周圍組織粘連壓迫應去除粘連壓迫因素,如瘢痕化的斜角肌,血腫機化組織,增生的骨膜,骨痂及滑膜肌肉組織應予切除或松解,由於長期壓迫致使神經組織內水腫及組織液滲出而形成神經內瘢痕,因此不僅作神經外減壓,尚應在手術放大鏡或手術顯微鏡下進行神經鞘切開神經內松解,使神經束充分顯露後減壓,神經內松解一定要嚴格止血,雙極電凝器是必備的止血器械,否則將造成神經組織更大地創傷。
松解徹底程度的判斷,有時可通過神經減壓前後神經損傷部位,近,遠端電刺激反應及電活動波進行判斷。
[2] 臂叢神經斷裂或神經瘤巨大,應將近遠兩個斷端充分顯露,並將斷端瘢痕組織及神經瘤切除,使神經斷端有神經束乳頭清楚可見,兩斷端在無張力情況下可行鞘膜縫合,臂叢處神經束大部為混合束,因此無束膜縫合的必要,對於不能直接縫合的神經缺損,應採用多股神經移植術,移植材料可選用頸叢感覺支,臂或前臂內側皮神經,腓腸神經。
[3] 椎孔部神經根斷裂,由於神經根近端變性嚴重,神經斷而無明顯束乳突,加上神經損傷部位接近神經元,常造成神經元不可逆損害,因此對這類病變需進行神經移位術,其療效較原位縫接或移植為佳,常用於神經移位的神經有膈神經,副神經,頸叢運動支,肋間神經,詳細方法見下述。
4)術後處理
臂叢松解減壓術後上肢固定3d,神經移植固定3周,神經修補固定6周,應用神經營養葯物。拆除石膏後,患肢應進行功能鍛煉,防治關節囊攣縮,神經縫合處進行理療,防治神經縫合處瘢痕粘連壓迫,並應用神經電刺激療法刺激神經再生。每3個月進行肌電圖檢查,以了解神經再生情況。
5)叢神經根性撕脫損傷的顯微外科治療:
術中根據臂叢根性撕脫傷的具體情況,判斷神經移位手術方式的選擇
[1] 臂叢神經C5,C6根性撕脫傷移位方式:
膈神經移位於肌皮神經或上干前股,副神經移位於肩胛上神經,頸叢運動支移位於上干後股或腋神經(常需做神經移植)。
[2]臂叢神經C5-7根性撕脫移位方式:
膈神經移位於上干前股或肌皮神經,副神經移位於上干前股或肌皮神經,副神經移位於肩胛上神經,頸叢運動支移位於上干後股或腋神經,肋間神經移位於胸背神經或橈神經。
[3]臂叢神經C8,T1根性撕脫傷移位方式:
膈神經移位於正中神經內側根,第3,4,5,6肋間神經感覺支移位於正中外側根,運動支移位於尺神經,頸叢運動支,副神經移位於前臂內側皮神經,第二期將前臂內側皮神經移位於前臂骨間神經。
[4]臂叢神經C7,C8及T1根性撕脫傷移位方式:
膈神經移位於正中神經內側頭,頸叢運動支,副神經移位於前臂內側皮神經,第二期將前臂內側皮神經移位於前骨間神經。第3,4,5,6肋間神經感覺支移位於正中神經外側根,第7,8肋間神經移位於胸背神經。
[5]全臂叢神經根性撕脫傷移位方式:
膈神經移位於肌皮神經,副神經移位於肩胛上神經,頸叢運動支移位於腋神經,第3,4,5,6肋間神經移位於正中神經(感覺支→外側頭,運動支→內側頭),第7,8肋間神經移位於胸背神經或橈神經,健側頸7神經根移位於患側尺神經(遠端),Ⅰ期或Ⅱ期將尺神經(近端)移位於所需要重建的神經。如膈,副,頸叢運動支若有損傷,均可用肋間神經或健側頸7神經根替代。
④ 新生兒臂叢神經損傷該怎樣治療
建議:還不能確診是 臂叢神經損傷 (一)一般治療 對常見的牽拉性臂叢損傷 ,早期以保守治療為主,即應用神經營養葯物(VitB1、VitB6、VitB12、VitBco等),損傷部進行理療,如電刺激療法,紅外線,磁療等,患肢進行功能鍛煉,防治關節囊攣縮,並可配合針灸,按摩,推拿,有利於神經震盪的消除,神經粘連的松解及關節鬆弛。觀察時期一般在3個月左右。 (二)手術治療 1、手術指征: ①臂叢神經開放性損傷,切割傷,槍彈傷,手術傷及葯物性損傷,應早期探查,手術修復。 ②臂叢神經對撞傷,牽拉傷,壓砸傷,如一名缺位節前損傷者應及早手術,對閉合性節後損傷者,可先經保守治療3個月。在下述情況下可考慮手術探查:保守治療後功能無明顯恢復者;呈跳躍式功能恢復者如肩關節功能未恢復,而肘關節功能先恢復者;功能恢復過程中,中斷3個月無任何進展者。 ③產傷者:出生後半年無明顯功能恢復者或功能僅部分恢復,即可進行手術探查。 2、手術方法 臂叢探查術:鎖骨上臂叢神經探查術;鎖骨下臂叢神經探查術;鎖骨部臂叢神經探查術 4、根據手術中發現處理原則如下:神經松解術;神經移植術;神經移位術 ① 臂叢神經連續性存在,而神經被周圍組織粘連壓迫應去除粘連壓迫因素,如瘢痕化的斜角肌,血腫機化組織,增生的骨膜,骨痂及滑膜肌肉組織應予切除或松解,由於長期壓迫致使神經組織內水腫及組織液滲出而形成神經內瘢痕,因此不僅作神經外減壓,尚應在手術放大鏡或手術顯微鏡下進行神經鞘切開神經內松解,使神經束充分顯露後減壓,神經內松解一定要嚴格止血,雙極電凝器是必備的止血器械,否則將造成神經組織更大地創傷。 松解徹底程度的判斷:有時可通過神經減壓前後神經損傷部位,近,遠端電刺激反應及電活動波進行判斷。 ② 臂叢神經斷裂或神經瘤巨大,應將近遠兩個斷端充分顯露,並將斷端瘢痕組織及神經瘤切除,使神經斷端有神經束乳頭清楚可見,兩斷端在無張力情況下可行鞘膜縫合,臂叢處神經束大部為混合束,因此無束膜縫合的必要,對於不能直接縫合的神經缺損,應採用多股神經移植術,移植材料可選用頸叢感覺支,臂或前臂內側皮神經,腓腸神經。 ③ 椎孔部神經根斷裂,由於神經根近端變性嚴重,神經斷而無明顯束乳突,加上神經損傷部位接近神經元,常造成神經元不可逆損害,因此對這類病變需進行神經移位術,其療效較原位縫接或移植為佳,常用於神經移位的神經有膈神經,副神經,頸叢運動支,肋間神經,詳細方法見下述。
⑤ 臂叢神經損傷應該怎樣進行治療
①臂叢神經開放性損傷切割傷、槍彈傷、手術傷及葯物性損傷:應早期探查手術修復
②臂叢神經撞傷牽拉傷及壓砸傷:如已明確為節前損傷者應及早手術,對閉合性節後損傷者,可先經保守治療3個月在下述情況下可考慮手術探查:保守治療後功能無明顯恢復者;呈跳躍式功能恢復者如肩關節功能未恢復,而肘關節功能先恢復者;功能恢復過程中,中斷3個月無任何進展者。
⑥ 對於臂叢神經痛有哪些緩解的方法
臂叢神經損傷的治療是一個世界性疾病難題,各國醫學者都在努力探索。隨著對臂叢神經損傷研究的深入和幹細胞技術的不斷發展,臂叢神經損傷後的治療效果取得了許多令人欣喜的進展,臨床實驗證明,。治療臂叢神經損傷的辦法:一、一般治療對常見的牽拉性臂叢損傷,早期以保守治療為主,即應用神經營養葯物(VitB1、VitB6、VitB12、VitBco等),損傷部進行理療,如電刺激療法,紅外線,磁療等,患肢進行功能鍛煉,防治關節囊攣縮,並可配合針灸,按摩,推拿,有利於神經震盪的消除,神經粘連的松解及關節鬆弛。
⑦ 臂叢神經損傷的治療哪種方法最有效
臂叢神經損傷的治療是一個世界性疾病難題,各國醫學者都在努力探索。隨著對臂叢神經損傷研究的深入和幹細胞技術的不斷發展,臂叢神經損傷後的治療效果取得了許多令人欣喜的進展,臨床實驗證明,。 治療臂叢神經損傷的辦法: 一、一般治療 對常見的牽拉性臂叢損傷,早期以保守治療為主,即應用神經營養葯物(VitB1、VitB6、VitB12、VitBco等),損傷部進行理療,如電刺激療法,紅外線,磁療等,患肢進行功能鍛煉,防治關節囊攣縮,並可配合針灸,按摩,推拿,有利於神經震盪的消除,神經粘連的松解及關節鬆弛。觀察時期一般在3個月左右。 二、手術治療 (1)、手術指征: 1、產傷者:出生後半年無明顯功能恢復者或功能僅部分恢復,即可進行手術探查。 (2)、臂叢神經對撞傷,牽拉傷,壓砸傷,如一名缺位節前損傷者應及早手術,對閉合性節後損傷者,可先經保守治療3個月。在下述情況下可考慮手術探查:保守治療後功能無明顯恢復者;呈跳躍式功能恢復者如肩關節功能未恢復,而肘關節功能先恢復者;功能恢復過程中,中斷3個月無任何進展者。 2、手術方法: 臂叢探查術:鎖骨上臂叢神經探查術;鎖骨下臂叢神經探查術;鎖骨部臂叢神經探查術 3、根據手術中發現處理原則如下:神經松解術;神經移植術;神經移位術 以上就是武警河南總隊醫院專家為你介紹的治療臂叢神經損傷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患有肝硬化者請及時到醫院治理,如不及時治療會造成嚴重後果。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武警河南總隊醫院專家經過多年來對幹細胞療法研究,最終得到了新的突破,下面由河南省總隊醫院專家向患者介紹幹細胞療法,幹細胞療法是細胞生物療法,採用骨髓造血幹細胞,通過專業的技術進行細胞分離、提取、純化,讓具有高純度、高活性、高濃度的細胞作為臨床治療;通過高端介入技術將細胞輸入病灶,使得細胞在最短的時間內起到最佳的治療作用。 幹細胞療法的治療原理是根據細胞是多能細胞,終身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可以被誘導分化為各種類型的成熟神經細胞。它是神經系統形成和發育的源泉,主要功能是作為一種後備儲備,參與神經系統損傷的修復或正常神經細胞凋亡的更新。通過將神經幹細胞入受損的中樞神經系統,使受損神經組織的結構重建、相應生理功能得到恢復,所以患有肝硬化的患者在臨床治療效果是明確的、理想的。 由此可見,臂叢神經損傷用幹細胞最好,武警河南總隊醫院使患者的最佳選擇。
⑧ 臂叢神經損傷三年了沒做手術,現在吃什麼葯好
1.一般治療:早期以保守治療為主
1)感覺喪失的保護:經常塗用油脂性護膚霜
2)疼痛的治療:重接神經
3)腫脹的防治:三角巾懸吊肢體,經常進行肌肉被動活動
4)肌肉及關節囊攣縮的防治:被動活動、電刺激、理療措施
5)神經營養葯物應用
2.手術治療:
1)臂叢探查術
2)鎖骨上臂叢神經探查術
3)鎖骨下臂叢神經探查術
4)鎖骨部臂叢神經探查術
⑨ 中醫怎樣治療神經損傷問題
神經出現損傷可以有兩大類,一、大腦、脊髓的損傷,這都屬於中樞性損傷,神經元細胞或者白質損害以後出現大腦功能的障礙,就應該幫助大腦進行修復,比如改善微循環、保護線粒體的葯物等,如丁基苯酞、腦復康的一類的可以用,這些可以修復大腦神經元細胞,對修復白質的神經、髓鞘都有所幫助。另外,維生素B族、甲鈷胺一類也有助於神經的細胞的修復。二、周緣神經的損傷,如顱神經及四肢軀體神經的損傷等等,也要根據每一個損傷的程度不同,有的是感染,有的是外傷,有的是腫瘤、炎症等等,根據病因的不同,採用抗菌消炎、抗病毒、控制免疫反應,予以神經營養、活血化瘀的葯物,如維生素B族,再加上理療、康復、鍛煉身體等等綜合性的治療,才能達到臨床治療效果。1、急性損傷:由於部分外傷造成,如手指、前臂或下肢斷裂,此時需要盡快請神經外科或纖維外科醫生急診接診,並進行神經續接。後期給予神經營養類葯物,同時患者需堅持進行神經康復治療;
2、內科原因或慢性損傷:患者需要服用神經營養劑與神經保護劑,如維生素B12、胞磷膽鹼以及鼠神經修復生長因子等,起到神經修復作用。
因此,神經損傷需要明確原因,並在第一時間就診,避免延誤治療最佳時間而導致病情加重或惡化,甚至出現不可修復、不可逆損傷。神經損傷屬於較為關鍵且重大問題,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造成嚴重後果。
⑩ 臂叢神經損傷有哪些手術治療手段
您好!臂叢神經損傷手術療法主要包括:神經松解術、神經吻合術、神經移植術、神經移位術等,最大程度的恢復患者受損的神經,恢復原有肢體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