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活性炭的簡單製作方法
活性炭生產過程大致分為:炭化→冷卻→活化→洗滌等一系列工序精製而成。活性炭生產成品外形大致分為:顆粒、柱狀、粉狀等。
用木柴燒製成木炭,後敲成約為1cm3的小塊木炭,將小塊木炭裝入干凈細尼龍網袋內,扎往袋口,然後放入盛有5%的碳酸鈉溶液的家用高壓鍋或醫用高壓鍋內,高壓煮沸約30分鍾,以洗出油質和疏通木炭內微了孔。
為防止木炭浮於碳酸鈉溶液上,可在尼龍袋外系一塊干凈的石塊墜住。煮後用清水漂洗木炭二次,以除去油質,再放入5%的碳酸鈉溶液中高壓煮沸約30分鍾,取出後用80℃左右的清水漂洗三次,以洗凈油質和少量碳酸鈉。
最後再用清水高壓煮沸約30分鍾進一步疏通木炭內微細孔;取出晾乾即得活性炭,使用前再烘烤一下以達最佳效果。此法製得活性炭的吸附能力遠超過木炭。用過的活性炭也可用此法進行再生。
(1)活性炭製作方法怎麼用擴展閱讀:
過濾原理
活性炭過濾器是將水中懸浮狀態的污染物進行截留的過程,被截留的懸浮物充塞於活性炭間的空隙。濾層孔隙尺度以及孔隙率的大小,隨活性炭料粒度的加大而增大。即活性炭粒度越粗,可容納懸浮物的空間越大。
吸附原理
根據吸附過程中活性炭分子和污染物分子之間作用力的不同,可將吸附分為兩大類: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又稱活性吸附)。在吸附過程中,當活性炭分子和污染物分子之間的作用力是范德華力(或靜電引力)時稱為物理吸附; 當活性炭分子和污染物分 子之間的作用力是化學鍵時稱為化學吸附。物理吸附的吸附強度主要與活性炭的物理性質有關,與活性炭的化學性質基本無關。
吸附特性
活性炭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的活性炭,使水中一種或多種物質被吸附在活性炭表面而去除的方法,去除對象包括溶解性的有機物質,合成洗滌劑、微生物、病毒和一定量的重金屬,並能夠脫色、除臭、空氣凈化。
化學特性
活性炭的吸附除了物理吸附,還有化學吸附。活性炭的吸附性既取決於孔隙結構,又取決於化學組成。
活性炭不僅含碳 ,而且含少量的化學結合、功能團開工的氧和氫,例如羰基、羧基、酚類、內酯類、醌類、醚類。這些表面上含有的氧化物和絡合物,有些來自原料的衍生物,有些是在活化時、活化後由空氣或水蒸氣的作用而生成。
有時還會生成表面硫化物和氯化物。在活化中原料所含礦物質集中到活性炭里成為灰分,灰分的主要成分是鹼金屬和鹼土金屬的鹽類,如碳酸鹽和磷酸鹽等。
㈡ 活性炭是如何製造的
活性炭的製取
【原理】
把核桃殼碎末強熱干餾,可得到粗製的活性炭,再經酸煮、水洗處理後可得到較好的活性炭。
【用品】
硬質試管、帶彎導管的單孔橡皮塞、100ml燒杯、漏斗、濾紙、燒瓶夾、鐵架台、鐵圈、石棉網、蒸發皿。
核桃殼、銅片、濃硝酸、2mol/l鹽酸。
【操作】
1.核桃殼的碳化
把核桃殼放在一張厚紙上,用鐵錘砸碎,取碎末5~10g裝入一個30×200mm硬質試管,按圖示裝置,用酒精噴燈加熱,並不斷轉動試管及移動噴燈,使核桃殼碎末均勻受熱。不久可以看到管壁附著有水,量多時流到棉花團上,管口有大量氣體逸出及黑褐色木焦油浸濕棉花團,管內核桃殼碎渣逐漸碳化,直到不再產生氣體或見炭粒加熱至紅熾即可撤去酒精燈,待試管冷卻後再按下列步驟進行處理。
2.炭粒的加酸處理
取出干餾生成的炭粒放進一燒杯,倒入50ml2mol/l鹽酸,用酒精燈加熱煮沸15min,溶液呈淡黃色,棄去杯內溶液,再倒入50ml2mol/l鹽酸煮沸15min,以除去炭粒中的雜質。冷卻後,過濾,用蒸餾水洗滌三次,再把濾紙上的炭粒倒在另一個干凈的、盛有50ml蒸餾水的燒杯里,煮沸15min,棄去杯內溶液,再換新蒸餾水煮沸幾次,用ph試紙檢驗,開始水溶液顯酸性,最後顯中性。把含有炭粒的溶液過濾。
3.自製活性炭粒的烘乾
把濾過的濕炭粒放入蒸發皿里,用酒精噴燈加強熱①,並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直至炭粒全部烤乾,切勿使炭粒燒著。撤去酒精噴燈,冷卻,把製得的活性炭取少量進行如下實驗,以檢驗是否符合實驗要求。把符合要求的活性炭收集在一個潔凈、乾燥的瓶中保存。
4.自製活性炭的吸附性實驗
取一個充滿二氧化氮的試管②,投入新製成的活性炭粒0.2~0.5g,把試管口用橡皮塞塞緊不得漏氣,搖動試管使炭粒與管內氣體充分接觸,把此試管放置一段時間後,試管內紅棕色氣體的顏色逐漸變為淡黃色,證明用核桃殼製成的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備注】
1.要選核桃殼碎末,經干餾後可製得較小的粗活性炭粒,否則炭粒中易夾雜有未乾餾的核桃殼,使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效果不明顯。
2.用2mol/l鹽酸至少煮沸兩次,以保證炭粒中所含的礦物雜質除凈。
3.用蒸餾水煮沸後,一定要用ph試紙檢驗直至水呈中性為止。
4.①用噴燈加熱時間不宜過長。
②製取二氧化氮氣體。取幾個小銅片,放入一個(18×180mm)試管。倒入幾毫升濃硝酸,立即產生紅棕色的二氧化氮氣體,迅速塞緊帶彎導管的單孔塞,並把彎導管插入一個試管內。當試管內充滿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時,把彎導管取出,立即用橡皮塞塞緊試管口,然後把製取二氧化氮氣體的試管拔去單孔塞,倒立在盛水的燒杯里以除去剩餘的二氧化氮。
㈢ 活性炭的制備及方法如何
木竹 果殼 獸骨 獸血 泥煤 褐煤 等 都可作為製造活性炭的原料。可將炭質用過熱蒸汽、氨、或空氣共同家熱至高溫活化或將未碳化原料用氯化鋅、氯化銨、氯化鈣、硫酸、磷等浸漬後在低溫碳化,再灼燒活化而得。凈化用碳,在活化後需用酸或鹼處理。
㈣ 活性炭怎樣製作
活性炭按生產方法可分物理水蒸氣法和化學法生產,這里著重說一下物理水蒸氣法的生產,一般生產分為兩個過程,第一步,炭化,將原料在170至600的溫度下乾燥,同量將其80%r有機組織炭化。第二步,活化,將第一步已炭化好的炭化料送入反應爐中,與活化劑和水蒸氣反應,完成其活化過程,製成成品。在吸熱反應過程中,主要產生CO及H2組合氣體。用以將炭化料加熱至適當的溫度(800至1000度)除去其所有可分解物,產生豐富的孔隙結構及巨大的比表面積,使活性炭具有很強的吸附力。不同的原料生產的活性炭具有不同的孔徑,其中以椰殼為原料的活性炭的孔徑最小,木質活性炭的孔徑一般較大,煤質活性炭的空降介於兩者間。活性炭孔徑一般分為三類:大孔:1000-1000000A過渡孔:20-1000A微孔:20A根據以上特性可以看出,針對不同的吸附對象,需要用相應的活性炭,以做到最好的性價比,因此,一般在液相吸附中,應選用較多過渡孔徑及平均孔徑較大的活性
㈤ 怎麼自製活性炭
部分1
製作木炭
1
在安全的地方搭一個中等大小的火堆。你也可以用室內的火爐,但是室外的火堆最適合制備活性炭。火的溫度要夠高,以便點燃木頭。[1]
點火時要注意安全,在附近准備好滅火器。
2
把硬木放在金屬鍋里。如果沒有硬木,你可以用其他高密度的纖維植物材料來代替,比如椰子殼[2]。把硬木或纖維植物材料放在鍋里,然後蓋上蓋子。
雖然這個過程要限制進入鍋內的空氣流量,但是鍋蓋上必須要有排氣孔。比如說像野營水壺那樣,這樣空氣就可以從壺嘴噴出。
要先把鍋燒干,然後再放入要燒的材料。[3]
3
用明火加熱3-5小時,製作木炭。把帶蓋的鍋放在火上,加熱時你會看到從鍋蓋排氣孔中飄出的煙,這樣就能燒掉除了碳(木炭)以外的其他物質。[4]
不再冒煙就說明火候夠了。[5]
4
冷卻後用水清洗木炭。現在鍋中的木炭還很燙,要等它冷卻,涼了就可以轉移到干凈的容器中,用冷水沖洗,去除灰塵和其他殘留的碎屑,然後把水瀝干。[6]
5
磨碎木炭。將洗凈的木炭放到研缽中,用研杵研磨成細粉,或者把木炭放在結實的塑料袋裡,用軟木槌或錘子砸成粉末。
6
讓木炭粉完全風干。可以把木炭粉倒在干凈的碗中,或者就留在研缽中,放置大約24小時就風幹了。
㈥ 活性炭是怎麼製造的
活性炭是由固態碳質物(如煤、木料、硬果殼、果核、樹脂等)在隔絕空氣條件下經600~900℃高溫炭化,然後在400~900℃條件下用空氣、二氧化碳、水蒸氣或三者的混合氣體進行氧化活化後獲得的。
由於活化的過程是一個微觀過程,即大量的分子碳化物表面侵蝕是點狀侵蝕 ,所以造成了活性炭表面具有無數細小孔隙。活性炭表面的微孔直徑大多在2~50nm之間,即使是少量的活性炭,也有巨大的表面積,每克活性炭的表面積為500~1500m2,活性炭的一切應用,幾乎都基於活性炭的這一特點。
(6)活性炭製作方法怎麼用擴展閱讀:
吸附機理
活性炭吸附是指利用活性炭的固體表面對水中的一種或多種物質的吸附作用,以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活性炭的吸附能力與活性炭的孔隙大小和結構有關。一般來說,顆粒越小,孔隙擴散速度越快,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就越強。
吸附能力和吸附速度是衡量吸附過程的主要指標。吸附能力的大小是用吸附量來衡量的,吸附速度是指單位時間內單位重量的吸附劑所吸附的量。在水處理中,吸附速度決定了吸附劑與污水的接觸時間。
㈦ 活性炭怎麼使用
使用活性炭處理室內甲醛,只需將它放置在室內就可以。需要注意的是活性炭要定期更換,避免飽和帶來的二次污染,進行更換時最好不要等失效以後再更換,建議每月更換1-2次活性炭。解決室內甲醛不單單只有活性炭這一種方法,下面幾種方法,要比活性炭省時省力的多。
1、綠植、蘆薈、仙人掌、綠蘿等植物對甲醛有著一定的吸收能力,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將周圍的甲醛慢慢地消耗掉。因為是植物,所以非常安全,不會產生其他的有害作用。但是要注意,植物吸收甲醛是有限的,只能作為除甲醛的綜合治理方法之一。
6、專業的除甲醛公司也是可以快速的去除室內的甲醛以及有害物質,但是因為我國的室內空氣凈化行業起步較晚,還沒有特別嚴格的科學規范,在魚目混珠的除甲醛公司裡面,存在著很多不專業以及不負責的公司,大家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擦亮雙眼。
去除甲醛,單一方法肯定是不行的,可以採用高溫促進釋放,降低甲醛總含量。在配合通風+物理吸附+綠色植物吸收。活性炭使用時要經常性的晾曬,把吸附滿的甲醛釋放到外界空氣當中,效果還是不錯的。如果沒有時間更換,建議使用睿石,睿石是天然的礦石,不是規則的多色顆粒狀,購買正品時請認准官網,如果有商家把規則顆粒當睿石銷售,請繞行。
㈧ 活性炭是怎麼製作成的
活性炭
的製取
【原理】
把核桃殼碎末強熱干餾,可得到粗製的活性炭,再經酸煮、水洗處理後可得到較好的活性炭。
【用品】
硬質試管、帶彎
導管
的單孔橡皮塞、100mL
燒杯
、漏斗、
濾紙
、燒瓶夾、鐵架台、鐵圈、
石棉網
、蒸發皿。
核桃殼、
銅片
、
濃硝酸
、2mol/L
鹽酸
。
【操作】
1.核桃殼的碳化
把核桃殼放在一張厚紙上,用鐵錘砸碎,取碎末5~10g裝入一個30×200mm硬質試管,按圖示
裝置
,用
酒精噴燈
加熱,並不斷轉動試管及移動
噴燈
,使核桃殼碎末均勻受熱。不久可以看到
管壁
附著有水,量多時流到棉花
團上
,管口有大量
氣體
逸出及
黑褐色
木焦油
浸濕棉花團,
管內
核桃殼碎渣逐漸碳化,直到不再產生氣體或見炭粒加熱至紅熾即可撤去
酒精燈
,待試管冷卻後再按下列步驟進行處理。
2.炭粒的
加酸處理
取出干餾生成的炭粒放進一燒杯,倒入50mL2mol/L鹽酸,用酒精燈加熱煮沸15min,
溶液
呈淡黃色,棄去杯內溶液,再倒入50mL2mol/L鹽酸煮沸15min,以除去炭粒中的
雜質
。冷卻後,過濾,用
蒸餾水
洗滌三次,再把濾紙上的炭粒倒在另一個干凈的、盛有50mL蒸餾水的燒杯里,煮沸15min,棄去杯內溶液,再換新蒸餾水煮沸幾次,用
pH試紙
檢驗,開始
水溶液
顯
酸性
,最後顯中性。把含有炭粒的溶液過濾。
3.自製活性炭粒的烘乾
把濾過的濕炭粒放入蒸發皿里,用酒精噴燈加強熱①,並用
玻璃棒
不斷攪拌直至炭粒全部烤乾,切勿使炭粒燒著。撤去酒精噴燈,冷卻,把製得的活性炭取少量進行如下實驗,以檢驗是否符合實驗要求。把符合要求的活性炭收集在一個潔凈、乾燥的瓶中保存。
4.自製活性炭的
吸附性
實驗
取一個充滿
二氧化氮
的試管②,投入新製成的活性炭粒0.2~0.5g,把試管口用
橡皮
塞塞緊不得漏氣,搖動試管使炭粒與管內氣體充分接觸,把此試管放置一段時間後,試管內紅棕色氣體的顏色逐漸變為淡黃色,證明用核桃殼製成的活性炭,具有
吸附作用
。
【備注】
1.要選核桃殼碎末,經干餾後可製得較小的粗活性炭粒,否則炭粒中易夾雜有未乾餾的核桃殼,使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效果不明顯。
2.用2mol/L鹽酸至少煮沸兩次,以保證炭粒中所含的
礦物
雜質除凈。
3.用蒸餾水煮沸後,一定要用pH試紙檢驗直至水呈中性為止。
4.①用噴燈
加熱時間
不宜過長。
②製取二氧化氮氣體。取幾個小銅片,放入一個(18×180mm)試管。倒入幾毫升濃硝酸,立即產生紅棕色的二氧化氮氣體,迅速塞緊帶彎導管的單孔塞,並把彎導管插入一個試管內。當試管內充滿紅棕色二氧化氮氣體時,把彎導管取出,立即用橡皮塞塞緊試管口,然後把製取二氧化氮氣體的試管拔去單孔塞,倒立在
盛水
的燒杯里以除去剩餘的二氧化氮。
㈨ 什麼是活性炭,怎樣製取活性炭。
一、化學活化法
該方法採取的一般工藝步驟是,先用化學試劑浸漬含碳原料,然後再一定溫度惰性氣體保護下活化,直接得到活性炭,工藝流程見下圖:
劉海燕等以果殼、無煙煤、石油焦為原料,用KOH活化得到比表面積為3300m2/g左右的活性炭。有人以煤為原料,先用化學方法經酸處理去除其中的無機礦物質,再用磷酸等化學試劑(如氯化鋅、氫氧化鉀、氫氧化鈉、碳酸鉀等)浸漬,然後再氮氣保護下活化,製得品質好、灰分少、體積收縮和碳揮發損失傾向小的活性炭。關於化學活化機理,筆者認為,在高溫下化學試劑與碳可以實現焦油的脫氫交聯、碳的催化氣化和溶出硅鋁。
目前,氫氧化鉀鹼熔法是最有效提高活性炭比表面積的方法。特別是對較難活化的石油焦、石油瀝青、煤瀝青等原料,用氫氧化鉀作活化劑可製得較高比表面積活性炭——超級活性炭。該方法的優點是:不同活化劑及其用量可製得孔徑分布及表面化學性質不同的活性炭,對活性炭的孔徑分布控制更加容易。
二、物理活化法
物理活化法是將碳化材料在高溫下用水蒸氣、二氧化碳或空氣等氧化性氣體與碳材料發生反應,在碳材料內部形成發達的微孔結構。碳化溫度一般為600℃,活化溫度一般在800~900℃之間。物理活化法制備微孔活性炭的工藝已比較成熟,特別是用於制備價格低廉的煤質活性炭,效果非常顯著。但此過程中原料活性低,所需活化時間較長,微孔孔徑分布較難控制,製得活性炭的質量不穩定,比表面較低,且中孔不夠發達,限制了活性炭的應用。
㈩ 活性炭的簡單製作方法是什麼
1、木柴燒製成木炭,敲成約為1立方厘米的小塊木炭,將小塊木炭裝入細尼龍網袋內,放入盛有5%的碳酸鈉溶液的家用高壓鍋或醫用高壓鍋內,高壓煮沸約30分鍾,以洗出油質和疏通木炭內微了孔。
2、煮後用清水漂洗木炭二次,放入5%的碳酸鈉溶液中高壓煮沸約30分鍾,取出後用80℃左右的清水漂洗三次,取出晾乾即得活性炭,使用前再烘烤一下以達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