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時間:一般在室外4-8月份之間都可以種植。氣候溫暖的地方3月份就開始種植了,室內的話,如果溫度在25℃左右就可以。
種植方法:
如果是在在室內種植的話選用株高較矮的品種,秋葵的種子殼較硬,為了增加發芽率,在25℃-30℃的環境用水泡發一夜,,秋葵種子用水泡發後,殼子變軟,更易發芽。土壤宜用菜園土,加有機肥和細沙,配比比例6:3:1。種植的密度不要密。
秋葵種植過程中施3次肥就可以,一是在栽種初期,盆土裡加有機肥(既底肥)。二是在出苗定植後,施一次氮磷鉀復合肥;三十在開花後施一次氮磷鉀復合肥。
② 秋葵什麼時候種植最好怎麼種
秋葵是一種蔬菜,目前在我國的種植面積也很大。秋葵是來自印度的蔬菜,在最初進入國內市場的時候,因為營養價值高,有補腎功效,因此受到廣泛關注。秋葵的價格較高,產量高,種植前景廣闊。
秋葵一般在4月上旬到8月下旬種植,如果是大棚種植可以提前至3月份。挑選合適的秋葵種子,剔除壞種、帶有蟲害和損傷的種子,這樣可保證之後的成活率。種子在水中浸泡12個小時,種子開裂出芽後即可種植。採用穴播的方法種植,每個小穴中放2-3個種子,溫度保持在20到25攝氏度,種子一周內就可發芽。等到小苗長出幾片葉子後,我們就可以定植了。
1、種植時間、方式
秋葵可以露地種植,也可以在大棚中種植,露地種植秋葵在4月-8月份就可以進行,大棚種植的話3月份即可開始,北方地區可在5月份的中上旬種植。秋葵種子種植之前要經過篩選,然後浸種催芽,提高發芽率。一般採用的是直播種植方式。
2、土壤條件
秋葵的適應性很強,不過種植地最好選擇肥沃、疏鬆性好、透氣性強、排水性好的土壤。種植之前要整地,深翻土壤,並且要施入有機肥,增強土壤肥力,底肥充足的話後期的管理方便一些。秋葵不能夠連茬種植。
3、田間管理工作
種苗培育完成後可進行定植,之後要進行中耕除草,因為雜草的生長會阻礙秋葵生長。管理期間注意澆水,保持土壤濕度。秋葵種植密度比較大,所以生長期間要將側枝剪掉,增強植株透光性。生長期要進行追肥,每次施肥之後要預防土壤板結。
③ 秋葵的種植方法
1、種植時間:黃秋葵露地栽培,南北各地多4-6月播種,7-10月收獲。華北地區一般於4月中下旬至5月播種。北方寒冷地區常用日光溫室、塑料大棚集中育苗,待早春晚霜過後,再定植於大田。2、整地施肥:准備種植黃秋葵的地塊,在前茬收獲後,要及時進行秋冬深耕,深耕30厘米,以加深熟土層,進一步疏鬆土壤,增強土壤蓄水保肥能力。種植前把土地整得細、平、松、軟,上虛下實。黃秋葵需肥較多,每畝撒施腐熟廄肥5000公斤、復合肥20公斤,在整地前鋪撒於地面,然後深翻入土,細耙拌勻,使土肥混合,然後開溝做畦。3、間苗中耕:黃秋葵出苗後要及時間苗,2~3片真葉時,除去病、弱、小苗,每穴留2株。幼苗出土後,要及時中耕除草,每10天左右進行1次。第一朵花開放前應加強中耕,適當蹲苗,促進根系發育。封壟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4、肥水管護:黃秋葵較耐旱、耐濕,在生長期間要求較高的空氣和土壤濕度,尤其是開花結果期需要充足的水分。黃秋葵生長採收期長,整個生育期約100天。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適當追肥,第一次追肥在出苗後進行,每畝施尿素6~7公斤。5、設架摘葉:夏季要設支架防倒伏,可用長1米的竹竿或樹枝插在植株根旁,支撐植株。在生長前期要防止營養生長過旺造成徒長,中後期對已採收嫩果以下的各節老葉及時摘除。留作種果的應及時摘心,可促使種果老熟,以利籽粒飽滿,提高種子質量。6、適時採收:黃秋葵從播種到株高30厘米左右、真葉7-9片時即開花結莢,第一嫩果形成約需60天左右。以後整個採收期長達60-100天,全生育期可達120天左右,甚至更長。7、留種存儲:黃秋葵采種技術比較簡單。當其進入生育期後,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進。為避免抑制生長和降低產量,早期結的下部果實不要留做種用,植株頂部果莢難以充分成熟,即使成熟充分,籽粒也不飽滿,質量差,不宜留種。因此,宜選留符合本品種特徵的健壯植株中部、籽粒飽滿的老熟果莢(果實外殼變黃褐,出現有裂溝),曬干、脫粒、清選後,貯存於布袋中備用。
④ 秋葵的種植方法
1、整地施肥。
秋葵根系發達,入土深,宜選擇耕作層深厚、土質肥沃、受光良好、排灌方便的壤土或黏壤土地塊整地。播種前將土地深耕20-30厘米,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千克左右,磷酸二銨15-20千克,草木灰100-150千克或硫酸鉀15千克。
南方多雨地區將地做成1.2米寬的高畦,畦間開40-60厘米深的排水溝,北方採用平畦或高壟兩種栽培形式。南方2-9月份均可播種,北方5月上中旬播種。由於黃秋葵前期生長緩慢,到7月份才開始採收,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可與其他生育期短的蔬菜和農作物間作。
2、播種。
播種前用20-25℃溫水浸種12小時,然後擦乾,於25-30℃條件下催芽48小時,待一半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在事先整好的畦內按行距80厘米、株距50厘米挖穴,先澆足底水,每穴播種2-3粒,覆土2-3厘米。每畝可栽2000穴,用種量0.5千克左右。
3、田間管理。
第1片真葉展開時進行第一次間苗,去掉病殘弱苗。當有2-3片真葉展開時定苗,每穴留1株壯苗。定苗後應及時中耕,以提高地溫,並起到保墒除草的作用。以後應經常中耕除草,並進行培土,防止植株倒伏。黃秋葵為耐濕性植物,植株高大,需水較多,在出苗和定苗後應各澆1次水,開花坐果期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特別是7-8月份高溫天氣正值采果盛期,需水量大,更應保持水分供應。但雨水過多時,應及時排水,以免造成澇害。另外還應結合澆水在定苗、結果和盛果期分三次每畝施尿素15千克或人糞尿500-600千克,以促豐產。
⑤ 秋葵怎樣種植
秋葵種植方法如下:
1、秋葵整地作畦
前茬作物收獲後,及時深翻曬土10~15天,耙平作深溝高畦,露地栽培多採用高畦雙行種植,畦寬0.9~1.2m,畦高25~30cm,溝寬30cm,行株距70×45cm。整地時備足基肥,每667平方米用農家肥1500~2000kg、復合肥30~40kg,肥料與土壤應充分混合秋葵夏播是:5~6月播種,7~10月收獲。秋葵早播應採用大棚、小拱棚或地膜覆蓋栽培,但以露地栽培為主,也可在保護地栽培。
2、 秋葵定植
秋葵幼苗出土後應及時間去弱苗、病苗,當黃秋葵幼苗具有2~3片真葉、苗高10~12cm即可帶土移植到大田。每667平方米栽1200~2000株左右,定苗後應培土1次,並施足定根清糞水,以利成活。
3、 秋葵施肥:黃秋葵植株高大,結果多,肥水充足是獲得高產的關鍵。黃秋葵除施足基肥外,在生長期還應進行多次追肥。黃秋葵出苗後及時追施齊苗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6~8kg;第二次施提苗肥,在定苗或定植後開溝撒施,每畝施復合肥15~20kg;苗高30cm,進入結果期時,重施追肥,每畝施復合肥25~30kg;生長中、後期,酌情多次少施追肥,防止植株早衰。
4、 秋葵中耕除草和培土:秋葵幼苗出土或定植後,要避免幼苗與雜草爭肥爭水,及時中耕除草。每7~10天進行一次。開花結果後,植株生長加快,每次澆水、追肥後均應中耕。封行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夏季暴雨多風地區,最好選用1米左右的竹竿、樹枝插於植株附近,防止倒伏。
5、 秋葵植株調整:黃秋葵植株生長前期,應及時摘除側枝,有利於主莖早結果和提高產量。生長前期營養生長過旺,也可以採取扭葉柄的方法,將葉柄扭成彎曲狀下垂,控制營養生長;生長中後期,對已採收嫩果以下的各節老葉及時摘除,既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養分消耗,又可防止病蟲害蔓延;採收種果者及時摘心,可促使種苗老熟,以利籽粒飽滿,提高種子質量。
6、 黃秋葵澆水:黃秋葵移栽後一般是 7~10天澆一次水。炎夏季節正值黃秋葵收獲盛期,地表溫度高,應在早上9點以前,下午日落後澆水,避免高溫下澆水傷根。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死苗。
⑥ 秋葵的種植方法和季節
⑦ 秋葵在大棚里種植可以嗎
大棚能種植秋葵,一般採用保溫性能較好的日光溫室進行,外蓋1層草苫,內部距棚膜30厘米用地膜掛"天幕",地面鋪地膜,後牆張掛反光幕,以增強室內光照。在冬季最冷的月份,溫室內一般夜溫應維持12~15℃,白天氣溫應達25~30℃,日平均溫度13~20℃。遇災害性天氣,需進行臨時加溫,以保證溫室最低氣溫不低於8℃,滿足黃秋葵生長發育的需求。
黃秋葵的大棚種植方法之選用品種
以中早熟矮生型黃秋葵品種較適宜保護地栽培。
⑧ 秋葵的種植方法。
秋葵種植方法如下:
1、秋葵整地作畦
前茬作物收獲後,及時深翻曬土10~15天,耙平作深溝高畦,露地栽培多採用高畦雙行種植,畦寬0.9~1.2m,畦高25~30cm,溝寬30cm,行株距70×45cm。整地時備足基肥,每667平方米用農家肥1500~2000kg、復合肥30~40kg,肥料與土壤應充分混合秋葵夏播是:5~6月播種,7~10月收獲。秋葵早播應採用大棚、小拱棚或地膜覆蓋栽培,但以露地栽培為主,也可在保護地栽培。
2、 秋葵定植
秋葵幼苗出土後應及時間去弱苗、病苗,當黃秋葵幼苗具有2~3片真葉、苗高10~12cm即可帶土移植到大田。每667平方米栽1200~2000株左右,定苗後應培土1次,並施足定根清糞水,以利成活。
3、 秋葵施肥:黃秋葵植株高大,結果多,肥水充足是獲得高產的關鍵。黃秋葵除施足基肥外,在生長期還應進行多次追肥。黃秋葵出苗後及時追施齊苗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6~8kg;第二次施提苗肥,在定苗或定植後開溝撒施,每畝施復合肥15~20kg;苗高30cm,進入結果期時,重施追肥,每畝施復合肥25~30kg;生長中、後期,酌情多次少施追肥,防止植株早衰。
4、 秋葵中耕除草和培土:秋葵幼苗出土或定植後,要避免幼苗與雜草爭肥爭水,及時中耕除草。每7~10天進行一次。開花結果後,植株生長加快,每次澆水、追肥後均應中耕。封行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夏季暴雨多風地區,最好選用1米左右的竹竿、樹枝插於植株附近,防止倒伏。
5、 秋葵植株調整:黃秋葵植株生長前期,應及時摘除側枝,有利於主莖早結果和提高產量。生長前期營養生長過旺,也可以採取扭葉柄的方法,將葉柄扭成彎曲狀下垂,控制營養生長;生長中後期,對已採收嫩果以下的各節老葉及時摘除,既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養分消耗,又可防止病蟲害蔓延;採收種果者及時摘心,可促使種苗老熟,以利籽粒飽滿,提高種子質量。
6、 黃秋葵澆水:黃秋葵移栽後一般是 7~10天澆一次水。炎夏季節正值黃秋葵收獲盛期,地表溫度高,應在早上9點以前,下午日落後澆水,避免高溫下澆水傷根。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死苗。
⑨ 我想種秋葵,該如何種植呢
秋葵應該怎麼種植?第一,種植時間
秋葵是一種喜歡溫暖的植物,如果是露天栽培的話,應該盡量選擇在3~6月份進行播種。當然由於南方氣溫比較高,其實在2月底的時候,就可以採取種子直播的方式來進行播種。而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是在4月上旬,沿海地區則在4月下旬播種,華北地區一般是4月下旬到5月中旬播種。如果是採取溫室大棚播種的話,一般在3月份的時候,進行溫室集中育苗,等到早春晚霜過後再進行大田定植。
總之,秋葵對於生長環境的要求並不是很嚴格,但是它作為一種南方植物,如果要在北方種植的話一般需要使用日光溫室或塑料大棚。在種植的過程中要注意播種發芽和適宜生長的溫度控制,同時加強田間管理作業,注意肥水的管控,這樣才能保證秋葵種植的高產優質。
⑩ 秋葵什麼時間種植栽培方法是什麼
在種植時間上,在當地連續3-5日的表土下土壤穩定在15度以上時便可以進行秋葵的種植,如果種植時間過早,秋葵種子會因為土壤溫度過低而不發芽、出苗慢,甚至還會發生爛種死棵、缺苗斷壟的現象;在正常種植月份上,在回溫慢、氣溫低的北部地區一般在4-6月份種植,回溫快、氣溫高的南部地區一般在3-4月份種植,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當地的氣候條件和種植習慣選擇最佳種植時間。
在田間常規管理上,一般苗期不需要過多過勤的澆水施肥,平時注意10天左右中耕鬆土1次,當秋葵長到50公分左右高時適量追肥1次,當秋葵開始結果膨大後,在按照每畝10-15公斤的氮磷鉀三元復合肥的方法追肥1次,每隔7天左右早晚澆小水1次保持土壤濕潤。 在秋葵進入到結果期後,還應當注意及時除側枝、噴施0.3%磷酸二氫鉀,成熟後及時採收以防果實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