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攻城方法有哪些

攻城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5-30 11:38:51

① 古代攻城戰是怎麼打的

攻城戰是指對城堡、城市或要塞進攻的戰爭模式。依照戰局模式另可分作巷戰和包圍戰,目的可以是奪取建築、資源、戰略要地或是殲滅敵人。

通常攻城戰是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要進行的戰爭模式, 因為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才能達成目標。在中古時期,城堡是攻城戰進攻方的主要對手,往往進攻方需要大量的攻城武器(如:投石機、攻城車、弩炮等)和大量傷亡,才能進入城門,進行巷戰。

直到火葯與火炮的發明,攻取城堡已容易許多,其防禦角色漸漸被要塞所取代。

(1)攻城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四大攻城利器

1、撞城木

撞城木也稱破城錘,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圍城器械。早先的撞城木,就是一根大木頭,由多名士兵攜帶。後來的撞城木形態較為復雜,前端裝有楔形錘頭,中部裝置在四輪車或圍城塔中,士兵圍在木樑兩側,推動其撞擊城門或城牆。

歷史上最大的破城錘出現在2000多年前,被稱為羊頭撞錘。 公元前305年,德米特里奧斯·波利奧特圍攻羅得島,使用了這種羊頭錘,錘頂有金屬保護層,錘梁裝有鐵甲,長達53米,裝在輪子上,由一千名士兵運輸。

2、幔

幔是在攻城戰中能保護多人的一種大型盾牌,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代。根據所用材質,分為木幔和布幔兩種。它的奇特之處在於,由於材質不同,幔的作用也不同。木幔用於攻城,布幔用於防守。木幔主要用於攻城,在攀爬過程中,用來遮擋守城敵軍發射的箭和石彈。

接近城牆時,也可用於坑道入口的防護。木幔尺寸不定,根據敵方的情況而調整變化。為了增強機動性,有的木幔裝載在木車上。為了緩和敵人射擊的沖擊力,所使用的支柱呈自由狀態支撐著,可根據敵人攻擊的強弱,利用杠桿作用,使木幔上下移動。

幔之所以具有很高的防禦力,關鍵在於它不是被固定在支柱上,而是採取一種自由狀態的「軟支撐」。當箭、石彈命中時,幔就在其沖擊力作用下向後擺動,減小了箭和石彈的威力,而使幔後的士兵不受傷害。由於幔防禦能力強,而且製造簡單,因此一直從戰國使用到明代。

3、望樓

宋代望樓高八丈,用堅木支撐,頂端建一座寬五尺的板屋,在屋底設一出入口,堅木上釘上釘子以便觀測人員攀爬,底座用兩根各長一丈五尺的鹿頰木埋入土中,只露出八尺,以船隻上綁桅桿的方法將堅木和鹿頰木固定。

望樓中配屬一名望子,手持白色旗,無敵情警戒時旗子捲起,若敵來犯則將旗張開,敵人靠近則將旗桿橫置,若敵人退走則慢慢將旗舉起。

4、雲梯

雲梯由公輸班發明,是把長梯搭載在車上的一種攻城兵器,主要用來攀登城牆。周朝已經出現雲梯,春秋戰國時代被廣泛使用。當時,南方楚國計劃攻宋,主要攻城裝備便是雲梯。墨子獲知這一情報後,命弟子率人加強宋城防衛,同時親自去勸說楚王放棄戰爭。

墨子和公輸班在少盤上,以帶為城,以木片作攻城兵器,通過模擬演練分出高低。公輸班七次攻打墨子的「寧城」,使用了各種攻城兵器,但都被墨子打敗了。通過這場可堪稱世界最早的模擬戰爭,墨子成功地拯救了宋國。雲梯作為典型的攻城兵器,在戰爭中被廣泛使用,一直延續到清末。

② 古代攻城怎麼攻的

自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刻起,戰爭就一直緊隨著人類的腳步。這一走,走了5千多年,帶著血和淚,走遍了地球上大部分角落。
從部落社會野蠻人的小打小鬧,到現代文明動輒百萬千萬的全球大戰,可以說,戰爭一直在推動著人類文明的發展。
無論古代還是現代,即便將來,戰爭也是資源、信念、意志與智謀的對抗。
廢話不多說,現在說一說古代常用的攻城器械。

1、弓箭:一種遠距離、高速度的殺傷性器械,相當於現代的槍炮。
在古代戰爭史上,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爭奪戰是古代最為慘烈的一種戰爭方式。為了更有效地攻城略地,催生出了很多變態的器械,其中重弩便是一種可怕的殺器。重弩之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我國的三弓床弩。
三弓床弩,又稱「八牛弩」,箭矢以堅硬的木頭為箭桿,以鐵片為翎,大小如同標槍,射程可達1000米以上,名副其實的大殺器,除了被廣泛用於野戰外,還可用於城市間的攻防戰。
這玩意發射的時候頗為壯觀,近距離可直接釘到城牆裡面。(古代城牆多為土夯)齊射的時候,數以百計的「標槍」釘入城牆,攻城兵士可藉此攀緣而上。
2、沖車,也叫「臨沖」或「對樓」是一種被裝甲起來的攻城塔,即以沖撞的力量破壞城牆、城門。
這玩意說白了就是以硬碰硬,靠自身重量加速度撞擊土夯城牆和木質城門,往往在戰役快結束時使用。
3、雲梯,和雲一樣高的梯子,聽著就很霸氣,
攻城在古代有多種方法,但多以迅速登城為決勝前提,因此可直接跨越屏障的雲梯便孕育而出。
為保障推梯人的安全,從宋代開始雲梯吸取了唐末雲梯的改進經驗,將雲梯底部設計為四面有屏蔽的車型,用生牛皮加固外面,人員在棚內推車,可有效抵禦敵人從城牆上投下來的石塊弓箭等。看過指環王的朋友應該記得雲梯攻城的一幕,高聳入雲的城牆因為幾架雲梯而迅速失守,可見雲梯之作用。
4、投石車
投石車在春秋時期已開始使用,隋唐以後成為攻守城的重要兵器。是古代戰車的一種。上裝機樞,彈發石塊。因聲如雷震,故名霹靂車。
它的出現,是技術的進步也是戰爭的需要。最初的投石車結構很簡單,一根巨大的杠桿,長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裝載的石塊,短端繫上幾十根繩索,當命令下達時,數十人同時拉動繩索,利用杠桿原理將石塊拋出。
中國戰爭史上投石車首次大規模使用應當是李信攻楚,楚軍秘密准備了大批投石車,當秦軍渡河時突然同時發射,無數尖利的石塊烏雲般砸向秦軍,二十萬秦軍全面潰敗,李信自己也兵敗自殺。可見當時投石車的威力。
5、抓鉤
一端連著繩索,甩到城牆上,士兵便可攀上城牆,不過風險很大,爬到半截,被敵人發現,一刀砍斷繩子,人就摔了下去。
抓鉤一般用於夜間奇襲戰。
攻城機械基本就這么多,但是攻城方法確有很多種。
①圍城:重兵包圍,斷你糧截你水,餓你個三五年,你自個兒開門投降。
被敵軍圍城是可怕的,糧食一天天減少,體力一天天消弱……戰爭史上多次發生過因為被圍城而吃人肉的事件。
②火攻:以弓箭,投石器,將火種投入敵人城內,可對敵人造成重大傷害。
③地道戰:
地道戰可不是冀中平原抗日軍民們的專利,在古代,攻打一座固若金湯的城市會造成己方重大損失。
孫子兵法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所以說,不到萬不得已時,硬碰硬的攻城是最愚蠢的辦法。
④水攻
顧名思義,就是以水代兵,攻擊敵人。
水攻的主要形式有「築壩淹城」、「決堤沖敵」、「絕水困敵」等。
古代城牆多為土夯,用水澆灌自然成了攻城的一種捷徑,先放水泡你兩三天,我不動你城牆就會土崩瓦解變成稀泥。
⑤土攻
直接用土去填對方城市。印象中好像蒙古攻打某座城池時用到過這種方法。十萬騎兵每人提一包沙土丟在敵人城牆下,短短半日便可築起一座土山,然後大軍直接順著土山進城,一路屠殺,威猛霸氣。
⑥瘟疫
用投石器把腐爛的牛羊甚至人的屍體、以及大糞投入敵方城市,藉此散播疾病和瘟疫,讓敵人無反手之力。
十分惡心變態的招數!
⑦噪音
也是一種惡心的招數,數萬乃至數十萬將士站在你家門口敲鑼打鼓破口大罵,日夜不停地製造噪音,一天兩天還好,十天半個月你精神必將崩潰。
⑧間諜滲入
都知道特洛伊木馬計吧?混進去一幫特種兵,里應外合,讓人十分頭疼。
以上都是古代戰爭中較為常用的攻城方法。
總的來說,攻城一方占據著絕對優勢,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拉著屍體回國,人家也不會跑出城池追你。雖然硬碰硬會損失很大,但總的來說攻城方掌握著戰場主動權,而歷史上也多是以攻城方攻破敵人城池而宣告戰役結束。

③ 在三國時代,如何攻下一座堅城有哪些攻城方法

第一種攻城的方法就是用數倍於守軍的兵力強行的攻城,這個雖然風險非常的大單最為方便和簡單。其實在面對一些守軍不是很多的城池時,依靠人數的優勢強行的進行碾壓式的攻城也是不錯的一個選擇,比如當年東吳的大軍在攻佔皖城的時候採用的就是這個方法。不過這需要有一群不怕死的勇士去打頭陣才行,鼓舞部隊的士氣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四個攻城的方法就是圍困,讓城池裡面的守軍自己堅持不住而發生混亂,最終再趁機拿下城池。其實不管多麼堅固的城池,裡面的守軍總是要吃飯的。如果用一定的兵力死死的圍困住敵軍的城池,那不僅會給敵軍造成很大的心裡壓力,最終敵軍可能還會因為缺少糧草而發生混亂。結果不是主動出城投降就是與攻城的軍隊做個殊死一搏,而沒有了堅固城池作為依託的敵軍,自然就好打的多了。

④ 古代戰爭是怎麼攻城的

自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刻起,戰爭就一直緊隨著人類的腳步。這一走,走了5千多年,帶著血和淚,走遍了地球上大部分角落。
從部落社會野蠻人的小打小鬧,到現代文明動輒百萬千萬的全球大戰,可以說,戰爭一直在推動著人類文明的發展。
無論古代還是現代,即便將來,戰爭也是資源、信念、意志與智謀的對抗。
廢話不多說,現在說一說古代常用的攻城器械。
1、弓箭:一種遠距離、高速度的殺傷性器械,相當於現代的槍炮。
在古代戰爭史上,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爭奪戰是古代最為慘烈的一種戰爭方式。為了更有效地攻城略地,催生出了很多變態的器械,其中重弩便是一種可怕的殺器。重弩之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我國的三弓床弩。
三弓床弩,又稱「八牛弩」,箭矢以堅硬的木頭為箭桿,以鐵片為翎,大小如同標槍,射程可達1000米以上,名副其實的大殺器,除了被廣泛用於野戰外,還可用於城市間的攻防戰。
這玩意發射的時候頗為壯觀,近距離可直接釘到城牆裡面。(古代城牆多為土夯)齊射的時候,數以百計的「標槍」釘入城牆,攻城兵士可藉此攀緣而上。
2、沖車,也叫「臨沖」或「對樓」是一種被裝甲起來的攻城塔,即以沖撞的力量破壞城牆、城門。
這玩意說白了就是以硬碰硬,靠自身重量加速度撞擊土夯城牆和木質城門,往往在戰役快結束時使用。
3、雲梯,和雲一樣高的梯子,聽著就很霸氣,
攻城在古代有多種方法,但多以迅速登城為決勝前提,因此可直接跨越屏障的雲梯便孕育而出。
為保障推梯人的安全,從宋代開始雲梯吸取了唐末雲梯的改進經驗,將雲梯底部設計為四面有屏蔽的車型,用生牛皮加固外面,人員在棚內推車,可有效抵禦敵人從城牆上投下來的石塊弓箭等。看過指環王的朋友應該記得雲梯攻城的一幕,高聳入雲的城牆因為幾架雲梯而迅速失守,可見雲梯之作用。
4、投石車
投石車在春秋時期已開始使用,隋唐以後成為攻守城的重要兵器。是古代戰車的一種。上裝機樞,彈發石塊。因聲如雷震,故名霹靂車。
它的出現,是技術的進步也是戰爭的需要。最初的投石車結構很簡單,一根巨大的杠桿,長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裝載的石塊,短端繫上幾十根繩索,當命令下達時,數十人同時拉動繩索,利用杠桿原理將石塊拋出。
中國戰爭史上投石車首次大規模使用應當是李信攻楚,楚軍秘密准備了大批投石車,當秦軍渡河時突然同時發射,無數尖利的石塊烏雲般砸向秦軍,二十萬秦軍全面潰敗,李信自己也兵敗自殺。可見當時投石車的威力。
5、抓鉤
一端連著繩索,甩到城牆上,士兵便可攀上城牆,不過風險很大,爬到半截,被敵人發現,一刀砍斷繩子,人就摔了下去。
抓鉤一般用於夜間奇襲戰。
攻城機械基本就這么多,但是攻城方法確有很多種。
①圍城:重兵包圍,斷你糧截你水,餓你個三五年,你自個兒開門投降。
被敵軍圍城是可怕的,糧食一天天減少,體力一天天消弱……戰爭史上多次發生過因為被圍城而吃人肉的事件。
②火攻:以弓箭,投石器,將火種投入敵人城內,可對敵人造成重大傷害。
③地道戰:
地道戰可不是冀中平原抗日軍民們的專利,在古代,攻打一座固若金湯的城市會造成己方重大損失。
孫子兵法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所以說,不到萬不得已時,硬碰硬的攻城是最愚蠢的辦法。
④水攻
顧名思義,就是以水代兵,攻擊敵人。
水攻的主要形式有「築壩淹城」、「決堤沖敵」、「絕水困敵」等。
古代城牆多為土夯,用水澆灌自然成了攻城的一種捷徑,先放水泡你兩三天,我不動你城牆就會土崩瓦解變成稀泥。
⑤土攻
直接用土去填對方城市。印象中好像蒙古攻打某座城池時用到過這種方法。十萬騎兵每人提一包沙土丟在敵人城牆下,短短半日便可築起一座土山,然後大軍直接順著土山進城,一路屠殺,威猛霸氣。
⑥瘟疫
用投石器把腐爛的牛羊甚至人的屍體、以及大糞投入敵方城市,藉此散播疾病和瘟疫,讓敵人無反手之力。
十分惡心變態的招數!
⑦噪音
也是一種惡心的招數,數萬乃至數十萬將士站在你家門口敲鑼打鼓破口大罵,日夜不停地製造噪音,一天兩天還好,十天半個月你精神必將崩潰。
⑧間諜滲入
都知道特洛伊木馬計吧?混進去一幫特種兵,里應外合,讓人十分頭疼。
以上都是古代戰爭中較為常用的攻城方法。
總的來說,攻城一方占據著絕對優勢,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拉著屍體回國,人家也不會跑出城池追你。雖然硬碰硬會損失很大,但總的來說攻城方掌握著戰場主動權,而歷史上也多是以攻城方攻破敵人城池而宣告戰役結束。

⑤ 古代士兵守城都有哪些方法他們的方法真的可行嗎

古裝劇的大熱,帶動了人們對古代歷史的研究。電視劇中常常會有這樣一幕:攻打城牆的時候,一群士兵們便會抬著一架高聳的竹梯開始往城牆上攀爬。

守城的士兵此時開始從城牆上反擊,不斷的往下面拋射石頭、弓箭。城下的士兵頓時一陣傷亡慘重。

既然推翻雲梯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又會將自己暴露在危險當中,自然就很少有士兵嘗試推翻雲梯了。可見,古代真實戰爭中的場面和電視劇中看到的,還是略有不同的,古人的智慧足以讓我們驚嘆不已。

⑥ 三國志戰略版的 攻城技巧有哪些

一、首先想要佔領城池,首先就要加入同盟(國家),不加入同盟(國家)不能夠佔領城池。整個游戲的核心就就還是以同盟(國家)為核心的玩法,如果不加入同盟,這個游戲的大多數玩法都體驗不到,這其中就包括攻佔碼頭,俘虜其他玩家等玩法。

二、主力部隊的攻城值最高也就是144左右,所有主力作戰部隊絕對不是拆耐久的好選擇。這個游戲給拆耐久的部隊一個新的兵種,那就是器械兵。

器械兵被所有兵種克制,並且移動速度是所有兵種中最慢的,所以它不適合征戰,但是非常適合拆耐久。這是因為兵種適應性S的三個將領所帶的器械兵在初期就能達到360點攻城值,後期400多的攻城值更是稀鬆平常。

三、器械兵攻城最少要和守軍的兵力持平。比如三級城守軍1500,玩家器械兵不能少於這個數值,因為每5分鍾就會消耗一次器械兵,所以大多數指揮都會選擇1.5倍這個數值。

(6)攻城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許多大型城池距離玩家的位置較遠,如果四周沒有同盟玩家的話,便需要鋪地過去,由於玩家們的領地有限,所以一邊鋪一邊拆除就可以了。

如果有盟友已經在附近的話,可以在他的附近打一塊土地,然後鋪過去,這樣會節省很多時間。還有一種方法便是借路,一般城池附近都有玩家勢力,跟他進行交流談好條件借路過去,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行軍途中,需要點擊隊伍查看行軍路線,查看路上是否存在其他玩家阻路的情況。如果有的話盡量用外交或武力手段清除行軍路線上的阻礙。若是要改變行軍路線,則可以選擇終止行軍,再向其他方向移動部隊,更換角度再前往目標城池。

⑦ 《萬國覺醒》中,東方和西方的攻城方法有什麼不同誰的攻城方法比較好用

歷史可以戲說,但不能胡說!游戲里可以學習歷史,關公戰秦瓊也不是不可能!

在戰爭史中,攻城戰則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畢竟只有實際佔領了一座城市,才算是下一次進攻的基地和軍功。而關於中西方戰爭史上,到底誰更擅長攻城戰這個問題,一直是縈繞在中外史學家和歷史粉絲心中的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



各位主公,你們知道《萬國覺醒》中,還有哪些攻/守城的小技巧呢?一起來聊一聊吧!

⑧ 古代攻城時都採用什麼方式

古代攻城時,面對高聳的城牆時,只有三個選擇,一是挖掘地道,再來就是想辦法超越十幾公尺高的城牆,不然只好面對面破壞城牆。挖掘地道除了可以使部隊突入城防體系外,同時也可以在城牆的地基下挖掘,先以木板支A挖掘的部分,然後放火焚燒支架,地基一松動,城牆就會倒塌。攻城部隊就可以蜂擁而上沖入缺口擴大戰果。

⑨ 李自成的攻城手法打破常規,根本不用沖車、雲梯,手法到底是什麼

明末的農民末起義領袖李自成,他帶領農民軍征戰了大半個中國,期間他所打下的堅城無數,但是他用了巧妙的辦法,一改常規的攻城手法,使得再堅固的城牆也擋不住農民軍的腳步,最終北京也被他攻陷,大明王朝也亡於他手,今天我們就看看李自成的攻城手法。

因為李自成作為農民軍,在攻城的時候如果遇到大量的傷亡,那麼組織紀律很差的農民軍肯定會一鬨而散。所以就只能用傷亡很小的方法。並且這種方法還屢試不爽,由此可見一味地守舊是不行的,只有打破常規才能取得進步。小夥伴你們有啥看法,歡迎留下評論哦!

⑩ 中國古代打仗的時候,是怎樣攻城的

廢話不多說,現在說一說古代常用的攻城器械。
1、弓箭:一種遠距離、高速度的殺傷性器械,相當於現代的槍炮。
在古代戰爭史上,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爭奪戰是古代最為慘烈的一種戰爭方式。為了更有效地攻城略地,催生出了很多變態的器械,其中重弩便是一種可怕的殺器。重弩之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我國的三弓床弩。
三弓床弩,又稱「八牛弩」,箭矢以堅硬的木頭為箭桿,以鐵片為翎,大小如同標槍,射程可達1000米以上,名副其實的大殺器,除了被廣泛用於野戰外,還可用於城市間的攻防戰。
這玩意發射的時候頗為壯觀,近距離可直接釘到城牆裡面。(古代城牆多為土夯)齊射的時候,數以百計的「標槍」釘入城牆,攻城兵士可藉此攀緣而上。
2、沖車,也叫「臨沖」或「對樓」是一種被裝甲起來的攻城塔,即以沖撞的力量破壞城牆、城門。
這玩意說白了就是以硬碰硬,靠自身重量加速度撞擊土夯城牆和木質城門,往往在戰役快結束時使用。
3、雲梯,和雲一樣高的梯子,聽著就很霸氣,
攻城在古代有多種方法,但多以迅速登城為決勝前提,因此可直接跨越屏障的雲梯便孕育而出。
為保障推梯人的安全,從宋代開始雲梯吸取了唐末雲梯的改進經驗,將雲梯底部設計為四面有屏蔽的車型,用生牛皮加固外面,人員在棚內推車,可有效抵禦敵人從城牆上投下來的石塊弓箭等。看過指環王的朋友應該記得雲梯攻城的一幕,高聳入雲的城牆因為幾架雲梯而迅速失守,可見雲梯之作用。
4、投石車
投石車在春秋時期已開始使用,隋唐以後成為攻守城的重要兵器。是古代戰車的一種。上裝機樞,彈發石塊。因聲如雷震,故名霹靂車。
它的出現,是技術的進步也是戰爭的需要。最初的投石車結構很簡單,一根巨大的杠桿,長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裝載的石塊,短端繫上幾十根繩索,當命令下達時,數十人同時拉動繩索,利用杠桿原理將石塊拋出。
中國戰爭史上投石車首次大規模使用應當是李信攻楚,楚軍秘密准備了大批投石車,當秦軍渡河時突然同時發射,無數尖利的石塊烏雲般砸向秦軍,二十萬秦軍全面潰敗,李信自己也兵敗自殺。可見當時投石車的威力。
5、抓鉤
一端連著繩索,甩到城牆上,士兵便可攀上城牆,不過風險很大,爬到半截,被敵人發現,一刀砍斷繩子,人就摔了下去。
抓鉤一般用於夜間奇襲戰。
攻城機械基本就這么多,但是攻城方法確有很多種。
①圍城:重兵包圍,斷你糧截你水,餓你個三五年,你自個兒開門投降。
被敵軍圍城是可怕的,糧食一天天減少,體力一天天消弱……戰爭史上多次發生過因為被圍城而吃人肉的事件。
②火攻:以弓箭,投石器,將火種投入敵人城內,可對敵人造成重大傷害。
③地道戰:
地道戰可不是冀中平原抗日軍民們的專利,在古代,攻打一座固若金湯的城市會造成己方重大損失。
孫子兵法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所以說,不到萬不得已時,硬碰硬的攻城是最愚蠢的辦法。
④水攻
顧名思義,就是以水代兵,攻擊敵人。
水攻的主要形式有「築壩淹城」、「決堤沖敵」、「絕水困敵」等。
古代城牆多為土夯,用水澆灌自然成了攻城的一種捷徑,先放水泡你兩三天,我不動你城牆就會土崩瓦解變成稀泥。
⑤土攻
直接用土去填對方城市。印象中好像蒙古攻打某座城池時用到過這種方法。十萬騎兵每人提一包沙土丟在敵人城牆下,短短半日便可築起一座土山,然後大軍直接順著土山進城,一路屠殺,威猛霸氣。
⑥瘟疫
用投石器把腐爛的牛羊甚至人的屍體、以及大糞投入敵方城市,藉此散播疾病和瘟疫,讓敵人無反手之力。
十分惡心變態的招數!
⑦噪音
也是一種惡心的招數,數萬乃至數十萬將士站在你家門口敲鑼打鼓破口大罵,日夜不停地製造噪音,一天兩天還好,十天半個月你精神必將崩潰。
⑧間諜滲入
都知道特洛伊木馬計吧?混進去一幫特種兵,里應外合,讓人十分頭疼。
以上都是古代戰爭中較為常用的攻城方法。
總的來說,攻城一方占據著絕對優勢,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拉著屍體回國,人家也不會跑出城池追你。雖然硬碰硬會損失很大,但總的來說攻城方掌握著戰場主動權,而歷史上也多是以攻城方攻破敵人城池而宣告戰役結束。

閱讀全文

與攻城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諧波電動勢的削弱方法有哪些 瀏覽:596
居家技巧與方法 瀏覽:109
切換手機網路模式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76
cs5光碟安裝方法 瀏覽:922
伽瑪刀治療方法 瀏覽:557
海螺怎麼處理方法視頻 瀏覽:408
血管堵塞如何疏通方法 瀏覽:742
陽暑解決方法 瀏覽:940
用什麼方法豐胸最好 瀏覽:6
三叉神經疼有什麼方法可以治療呢 瀏覽:135
懷孕流血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774
有什麼方法才能脫毛 瀏覽:368
強直性脊柱炎什麼方法最治療最好 瀏覽:897
建模模擬常用方法 瀏覽:887
幫我找個簡單的疊穿方法 瀏覽:741
課程思政是教學方法還是手段 瀏覽:739
花捲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881
安全帶與手機的連接方法 瀏覽:349
汽車空調膨脹閥檢測和維修方法 瀏覽:814
兒童食用酸棗仁的方法 瀏覽: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