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小學數學簡便方法計算講義

小學數學簡便方法計算講義

發布時間:2022-05-27 06:28:57

① 小學數學簡便算式有哪幾種

一、整體簡便計算。整個一道算式可以用簡便方法計算,這種形式最為常見。例如:
=1.14×10
=11.4
二、局部簡便計算。一道算式中局部可以進行簡便計算,這種形式也不少見。
三、中途簡便計算。開始計算並不能簡便計算,而經過一兩步後卻能進行簡便計算,這種情況最容易忽視。例如:
=1.2×(1+5+4)
=1.2×10
=12
四、重復簡便計算。在一道題里不止一次地進行簡便計算,這種情況往往不注意後一次簡便計算。例如:
=8×55×0.125
=8×0.125×55 第二次
=1×55
=55

一簡算的根據 a、乘法運算定律 b、加法運算定律 c、減法、除法的運算性質
二簡算的類型 a、直接簡算 b、部分簡算 c、轉化簡算 d、過程簡算
三簡算的幾種公式:
加法:a+b+c=a+(b+c)(加法結合律)
乘法:a×b×c=a×c×b(乘法交換律) a×b×c=a×(b×c)(乘法結合律) (a+b)×c=ac+bc或(a-b)×c=ac-bc(乘法分配律)
減法:a-b-c=a-c-b(減法交換律) a-b-c=a-(b+c)(減法結合律)
除法:a÷b÷c=a÷c÷b(除法交換律) a÷b÷c=a÷(b×c)(除法結合律) (a+b)÷c=a÷c+b÷c或(a-b)÷c=a÷c-b÷c(除法分配律)
注意除法分配率只有在被除數是兩個數的差或和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分配

② 簡便演算法怎麼

簡便運算
這是小學數學計算題中最常見的一種。從學生一開始接觸計算就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滲透了簡便運算的思想,到了四年級在計算題中簡便運算則做為獨立的題型正式出現,它是計算題中最為靈活的一種,能使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得到充分鍛煉,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將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何謂簡便運算,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但要正確地理解它,決不能為了追求簡便的形式而進行簡便運算。對此,我的理解是:簡便運算應該是靈活、正確、合理地運用各種定義、定理、定律、性質、法則等等,改變原有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通過簡便運算要大幅度地提高計算速度及正確率,使復雜的計算變得簡單[2] 。也就是說:最重要的是靈活、合理地運用各種定義、定理、定律、性質、法則。尤其要強調「靈活」、「合理」。下面就我在教學中遇到的情況,談談我的看法。
1、「4.9+0.1-4.9+0.1」這是小學數學第八冊練習二十七第二題中的一道非常簡單的常見簡便運算題。當我給學生布置了這道題後,我以為學生會毫不猶豫地使用加法交換率和結合率,順利完成此題,但是當我批改學生的作業時,卻發現了以下三種情況:
①、4.9+0.1-4.9+0.1=(4.9-4.9)+(0.1+0.1);
②、4.9+0.1-4.9+0.1=4.9-4.9+0.1+0.1;
③、4.9+0.1-4.9+0.1=(4.9+0.1)-(4.9+0.1)。
顯然第③種簡算是錯誤的,因為它違反了四則運算順序,其簡算結果絕對不等於原題的結果。問題就出在第①種和第②種解法上,第①種解法的簡算過程非常標准,無懈可擊;第②種解法看上去好象不太標准,但是也有道理。於是,我組織學生進行了討論,結果學生分成了截然相反的兩派。一方認為:第①種解法絕對正確,而第②種解法不規范,沒有明確標明簡便運算的過程,所以不能算對。另一方認為:第①種解法非常標准,肯定正確無疑,但是,第②種解法也是對的,因為按運算順序從左往右,先算4.9-4.9,實際上就得0,其實就不用算,直接計算0.1+0.1就行了,簡算過程其實也很明確。

③ 小學數學簡便方法計算

小學數學簡便方法計算,小學數學簡便方法的計算可以利用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④ 小學四年級數學簡便計算方法技巧

小學四年級數學簡便計算例子演示19×24+19×46
解題思路:四則運算規則(按順序計算,先算乘除後算加減,有括弧先算括弧,有乘方先算乘方)即脫式運算(遞等式計算)需在該原則前提下進行

解題過程:
19×24+19×46

=19×(24+46)

=19×70

=1330

(4)小學數學簡便方法計算講義擴展閱讀→豎式計算-計算結果:先將兩乘數末位對齊,然後分別使用第二個乘數,由末位起對每一位數依次乘上一個乘數,最後將所計算結果累加即為乘積,如果乘數為小數可先將其擴大相應的倍數,最後乘積在縮小相應的倍數;

解題過程:
步驟一:9×70=630

步驟二:1×70=700

根據以上計算結果相加為1330

存疑請追問,滿意請採納

⑤ 小學數學計算簡便方法

小學數學計算的簡便方法也有好多,一個是另加的交換律,把這個縫時逢五的數跟在一起,另外就是用這個乘法分配律來完成

⑥ 小學數學簡便運算方法歸類

簡算是一種簡便、迅速的運算,根據算式的不同特點,利用數的組成和分解、各種運算定律、性質或它們之間的特殊關系,使計算過程簡單化,或直接得出結果。根據歸納,常見以下幾類題型:

(一)「湊整巧算」——運用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進行計算。要求學生善於觀察題目,同時要有湊整意識。
【評注】湊整,特別是「湊十」、「湊百」、「湊千」等,是加減法速算的重要方法。
1、加法交換律
定義:兩個數交換位置和不變,
公式:A+B =B+A,
例如:6+18+4=6+4+18
2、加法結合律
定義: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公式:(A+B)+C=A+(B+C),
例如:(6+18)+2=6+(18+2)
3、引申——湊整
例如:1.999+19.99+199.9+1999
=2+20+200+2000-0.001-0.01-0.1-1
=2222-1.111
=2220.889
【評注】所謂的湊整,就是兩個或三個數結合相加,剛好湊成整十整百,譬如此題,「1.999」剛好 與「2」相差0.001,因此我們就可以先把它讀成「2」來進行計算。但是,一定要記住剛 才「多加的」要「減掉」。「多減的」要「加上」!
(二)運用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進行簡算。
1、乘法交換律
定義:兩個因數交換位置,積不變.
公式:A×B=B×A
例如:125×12×8=125×8×12
2、乘法結合律
定義:先乘前兩個因數,或者先乘後兩個因數,積不變。
公式:A×B×C=A×(B×C),
例如:30×25×4=30×(25×4)

(三)運用減法的性質進行簡算,同時注意逆進行。
1、減法
定義: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可以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相減。
公式:A-B-C=A-(B+C),【注意:A-(B+C)= A-B-C的運用】
例如:20-8-2=20-(8+2)
(四)運用除法的性質進行簡算 (除以一個數,先化為乘以一個數的倒數,再分配)。

1、除法
定義:一個數連續除去兩個數 ,可以先把後兩個數相乘,再相除。
公式:A÷B÷C=A÷(B×C),
例如:20÷8÷1.25=20÷(8×1.25)
定義:除數除以被除數,把被除數拆為兩個數字連除(這兩個數的積一定是這個被除數)
例如:64 ÷16=64÷8÷2=8÷2=4
(五)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算
乘法分配律
定義: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

⑦ 小學數學簡便計算公式

總結了小學數學的計算公式,及其靈活運用,簡便計算技巧。

①加法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a+b)+c;

②減法

a-b=-(b-a)

a-b-c=a-(b+c)

減法有一個口訣:加括弧,變符號。

③乘法

乘法交換律:a x b=b x a;

乘法結合律:a x b x c=a x (b x c);

乘法分配律:a x (b±c)=a x b±a x c;

小學數學試題中常考的一種題型-計算復雜數式。

經常就會用到乘法分配律,來提取公因數,簡化計算。

【例1】計算:7.19x1.36+3.13x2.81+1.77x7.19

分析:這道題就是加法結合律,乘法交換律,乘法分配律的綜合運用。

7.19x1.36+3.13x2.81+1.77x7.19

=7.19x(1.36+1.77)+3.13x2.81

=7.19x3.13+3.13x2.81

=(7.19+2.81)x3.13

=10x3.13

=31.3

④除法

a÷b÷c=a÷(b x c)(b,c不等於0);

a x b÷c=a÷cxb(c不等於0);

以上公式是解四則運算題目的基本關系式。

靈活學習,靈活運用。

它們除了正著用,有時候還得會倒著用。

【例2】計算:47.9x6.6+529x0.34;

分析:6.6+3.4=10,能不能想辦法把湊出一個3.4,然後讓3.4和6.6相加?

47.9x6.6+529x0.34

=47.9x6.6+529÷10x10x0.34

=47.9x6.6+52.9x3.4(3.4已經湊出來了)

=47.9x6.6+(47.9+5)x3.4

=47.9x6.6+47.9x3.4+5x3.4(6.6+3.4也湊出來了)

=47.9x(6.6+3.4)+17

=496

注意:例2題目中我們將乘法分配律倒著使用。

52.9x3.4=(47.9+5)x3.4=47.9x3.4+5x3.4

除此之外還用到了一個特別的公式。

529x0.34=529÷10x10x0.34

這個公式總結出來,即:

a x b=a÷c x c x b(c不等於0)

⑧ 小學數學簡便運算公式

根據算式的不同特點,利用數的組成和分解、各種運算定律、性質或它們之間的特殊關系,使計算過程簡單化,或直接得出結果,這種簡便、迅速的運算叫做簡算。
這就需要在進行簡便計算之前,要求學生對所學的性質、定律、規律等有透徹的理解和正確的使用。也就是說,這些知識能使計算過程簡化,同時使用湊整、拆項、轉化、拆數等技巧以達到速算的目的。根據我的歸納,常見以下幾類題型:
(一)運用加法的交換律、結合律進行計算。要求學生善於觀察題目,同時要有湊整意識。

如:5.7+3.1+0.9+1.3,等。
(二)運用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進行簡算。

如:2.5×0.125×8×4等,如果遇到除法同樣適用,或將除法變為乘法來計算。如:8.3×67÷8.3÷6.7等。
(三)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算,遇到除以一個數,先化為乘以一個數的倒數,再分配。

如:2.5×(100+0.4),還應注意,有些題目是運用分配律的逆運算來簡算:即提取公因數。如:0.93×67+33×0.93。
(四)運用減法的性質進行簡算。減法的性質用字母公式表示:A-B-C=A-(B+C),同時注意逆進行。

如:7691-(691+250)。
(五)運用除法的性質進行簡算。除法的性質用字母公式表示如下:A÷B÷C=A÷(B×C),同時注意逆進行,

如:736÷25÷4。
(六)接近整百的數的運算。這種題型需要拆數、轉化等技巧配合。

如;302+76=300+76+2,298-188=300-188-2,等。
(七)認真觀察某項為0或1的運算。

如:7.93+2.07×(4.5-4.5)等。

總的說來,簡便運算的思路是:(1)運用運算的性質、定律等。(2)可能打亂常規的計算順序。(3)拆數或轉化時,數的大小不能改變。(4)正確處理好每一步的銜接。(5)速算也是計算,是將硬算化為巧算。(6)能提高計算的速度及能力,並能培養嚴謹細致、靈活巧妙的工作習慣。
答案來自:http://wenda.so.com/q/1378319052073930?src=150(僅供參考)

⑨ 小學數學簡便運算

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資料(六)
班級: 姓名:
一、口算下面各題。(23分)
10-2.65= 0.9×0.08= 528-349= 6+14.4= 24÷0.04=
12.34-2.3= 0÷3.8= 0.77+0.33= 7÷1.4= 67.5+0.25=7.2÷8×4= 5-1.4-1.6= 400÷125÷8= 1.9×4×0.5=
80×0.125= 3× = 6 6= 2 -( + )= 10 2=
3.2×7÷3.2×7= ( - )×12= 187.7×11-187.7= 1- 62.5%=
二、寫出下列每題在簡便運算時所運用的定律或性質(12分)
4 +3.2+5 +6.8 25×(8×0.4)×1.25 7 -(2 - )
( ) ( ) ( )
( + + )×72 93.5÷3 16÷2.5
( ) ( ) ( )
三、用簡便方法計算。(65分)
1125-997 998+1246+9989 (8700+870+87)÷87

125×8.8 1.3+4.25+3.7+3.75 17.15-(3.5-2.85)

3.4×99+3.4 4.8×1.01 0.4×(2.5÷73)

(1.6+1.6+1.6+1.6)×25 ( + - )÷

12.3-2.45-5.7-4.55 2 + 0.125×0.25×64

64.2×87+0.642×1300 78×36+7.8×741-7 17+ 8

0.125× +0.5 2.42 +4.58 -43

25÷100 4.25-3 -(2 -1 )

(1)1.25*17.6+36.1/0.8+2.36*12.5
1.25*17.6+36.1/0.8+2.36*12.5
=(5/4)*17.6+36.1*(5/4)+23.6*(50/4)
=176/8+361/8+236/8
=773/8=96.625

(2)7.5*2.3+1.9*2.5
7.5*2.3+1.9*2.5
=7.5*(1.9+0.4)+1.9*2.5
=(7.5+2.5)*1.9+7.5*0.4
=19+3 =22

(3)2004/2003*2005
2004/2003*2005
=(2004/2003)*(2003+2)
=2004+4008/2003

(4)276*543-267/276+543*275
276*543-267/276+543*275
=543*(276+275)-267/276
=543*551-267/276

1)五十二又二十五分之十一×79.45+159×47.56+七十九又二十分之十一×52.44
=52.44×79.45+159×47.56+79.55×52.44
=52.44×(79.45+79.55)+159×47.56
=52.44×159+159×47.56
=159×(52.44+47.56)
=159×100
=15900

3)2002+2001-2000-1999+1998+1997-1996-1995+……+2+1
=(2002-2000)+(2001-1999)+(1998-1996)+(1997-1995)+……+(6-4)+(5-3)+2+1
=2+2+2+2+……+2+2(從3-2002共2000個數,所以有1000個2)+2+1
=1000×2+2+1
=2003

4,5兩題均用到一個轉換式1/(A×B)=1/(B-A)×(1/A-1/B)
如1/15=1/(3×5)=1/(5-3)×(1/3-1/5)=1/2×(2/15)=1/15可驗證一下

4)(1×2分之一)+(2×3分之一)+(3×4分之一)+……+(10×11分之一)
=1/(1×2)+1/(2×3)+1/(3×4)+……+1/(10×11)
=(1-1/2)+(1/2 - 1/3)+(1/3 - 1/4)+……+(1/10 - 1/11)
=1-1/11
=10/11

5)三分之一+十五分之一+三十五分之一+六十三分之一+九十九分之一
=1/(1×3)+1/(3×5)+1/(5×7)+1/(7×9)+1/(9×11)
=1/2×(1-1/3)+1/2×(1/3-1/5)+1/2×(1/5-1/7)+1/2×(1/7-1/9)+1/2×(1/9-1/11)
=1/2×(1 - 1/3 + 1/3 - 1/5 + 1/5 - 1/7 + 1/7 - 1/9 + 1/9 - 1/11)
=1/2×(1-1/11)
=1/2×10/11
=5/11

6)一又二分之一-六分之五+十二分之七-二十分之九+三十分之十一-四十二分之十三+五十六分之十五
(根據提示,1又1/2=1+1/2,+1/2+1/3=5/6……)
=(1+1/2)-(1/2+1/3)+(1/3+1/4)-(1/4+1/5)+(1/5+1/6)-(1/6+1/7)+(1/7+1/8)
=1+ 1/2 - 1/2 - 1/3 + 1/3 + 1/4 - 1/4 - 1/5 + 1/5 + 1/6 - 1/6 - 1/7 + 1/7 + 1/8
=1+1/8
=9/8

仔細看一下,不會很難,都可以簡便算的。你自己看一下,有些題目化成分數會好算些,我不是六年級的,不知道你們學的和我們是否一樣,只能找一些,抱歉,請原諒。
參考資料:

⑩ 小學六年級數學用簡便方法計算

1到6年級數學公式
【和差問題公式】
(和+差)÷2=較大數;
(和-差)÷2=較小數。
【和倍問題公式】
和÷(倍數+1)=一倍數;
一倍數×倍數=另一數,

和-一倍數=另一數。
【差倍問題公式】
差÷(倍數-1)=較小數;
較小數×倍數=較大數,

較小數+差=較大數。
【平均數問題公式】
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
【一般行程問題公式】
平均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時間=平均速度;
路程÷平均速度=時間。
【反向行程問題公式】反向行程問題可以分為「相遇問題」(二人從兩地出發,相向而行)和「相離問題」(兩人背向而行)兩種。這兩種題,都可用下面的公式解答:
(速度和)×相遇(離)時間=相遇(離)路程;
相遇(離)路程÷(速度和)=相遇(離)時間;
相遇(離)路程÷相遇(離)時間=速度和。
【同向行程問題公式】
追及(拉開)路程÷(速度差)=追及(拉開)時間;
追及(拉開)路程÷追及(拉開)時間=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拉開)時間=追及(拉開)路程。
【列車過橋問題公式】
(橋長+列車長)÷速度=過橋時間;
(橋長+列車長)÷過橋時間=速度;
速度×過橋時間=橋、車長度之和。
【行船問題公式】
(1)一般公式:
靜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水速)=順水速度;
船速-水速=逆水速度;
(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2)兩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順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靜水速度+乙船靜水速度
(3)兩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後(前)船靜水速度-前(後)船靜水速度=兩船距離縮小(拉大)速度。
(求出兩船距離縮小或拉大速度後,再按上面有關的公式去解答題目)。
【工程問題公式】
(1)一般公式:
工效×工時=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時=工效;
工作總量÷工效=工時。
(2)用假設工作總量為「1」的方法解工程問題的公式:
1÷工作時間=單位時間內完成工作總量的幾分之幾;
1÷單位時間能完成的幾分之幾=工作時間。
1
.每份數×份數=總數
總數÷每份數=份數
總數÷份數=每份數
2.
1倍數×倍數=幾倍數
幾倍數÷1倍數=倍數
幾倍數÷倍數=1倍數
3.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速度=時間
路程÷時間=速度
4.
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單價=數量
總價÷數量=單價
5.
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工作總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
6
加數+加數=和
和-一個加數=另一個加數
7
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差+減數=被減數
8
因數×因數=積
積÷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9
被除數÷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商×除數=被除數
小學數學圖形計算公式
1.
正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邊長×4
C=4a
面積=邊長×邊長
S=a×a
2.
正方體
V:體積
a:棱長
表面積=棱長×棱長×6
S表=a×a×6
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
3.
長方形
C周長
S面積
a邊長
周長=(長+寬)×2
C=2(a+b)
面積=長×寬
S=ab
4
.長方體
V:體積
s:面積
a:長
b:

h:高
(1)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S=2(ab+ah+bh)
(2)體積=長×寬×高
V=abh
5
.三角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積
×2÷底
三角形底=面積
×2÷高
6.
平行四邊形
s面積
a底
h高
面積=底×高
s=ah
7.
梯形
s面積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積=(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
圓形
S面積
C周長

d=直徑
r=半徑
(1)周長=直徑×∏=2×∏×半徑
C=∏d=2∏r
(2)面積=半徑×半徑×∏
9.
圓柱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c:底面周長
(1)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2
(3)體積=底面積×高
(4)體積=側面積÷2×半徑
10.
圓錐體
v:體積
h:高
s;底面積
r:底面半徑
體積=底面積×高÷3
和差問題的公式;
總數÷總份數=平均數
(和+差)÷2=大數
(和-差)÷2=小數
和倍問題
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者
和-小數=大數)
差倍問題
差÷(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或
小數+差=大數)
植樹問題

1.
非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要植樹,那麼: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⑵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一端要植樹,另一端不要植樹,那麼: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⑶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不要植樹,那麼:
株數=段數-1=全長÷株距-1
全長=株距×(株數+1)
株距=全長÷(株數+1)
2
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的數量關系如下
株數=段數=全長÷株距
全長=株距×株數
株距=全長÷株數
盈虧問題

(盈+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盈-小盈)÷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大虧-小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
相遇問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
追及問題

追及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
追及時間=追及距離÷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離÷追及時間
流水問題

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
靜水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
濃度問題

溶質的重量+溶劑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濃度
溶液的重量×濃度=溶質的重量
溶質的重量÷濃度=溶液的重量
利潤與折扣問題:
利潤=售出價-成本
利潤率=利潤÷成本×100%=(售出價÷成本-1)×100%
漲跌金額=本金×漲跌百分比
折扣=實際售價÷原售價×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稅後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20%)
這些應該可以了吧?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數學簡便方法計算講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十字鉤正確掛餌方法 瀏覽:829
如何快速驅蚊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981
白醋和姜祛斑的正確方法 瀏覽:372
銀錠鑒定方法及圖片 瀏覽:819
白醋加小蘇打洗衣服方法如何 瀏覽:575
汽車防火液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913
空心鐵棒連接方法 瀏覽:670
跳虱怎麼殺除最快方法 瀏覽:841
承兌票貼息計算方法 瀏覽:525
避免電腦被盜文件備份方法 瀏覽:917
合金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111
gps測量面積方法 瀏覽:475
cad圓分6等分的正確方法 瀏覽:387
電腦快速健的使用方法墊子 瀏覽:858
電影鏡頭拍攝技巧與方法 瀏覽:432
蜂膠的食用方法是什麼 瀏覽:351
口腔潰瘍最快解決方法用慶大黴素 瀏覽:519
幼兒常用的繪畫方法 瀏覽:57
廁所4080的牆磚怎麼方法 瀏覽:465
就業人員工資計算方法 瀏覽: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