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常用粒度測試方法所具有哪些優缺點
顆粒的大小稱為顆粒的粒度。顆粒是在一定尺寸范圍內具有特定形狀的幾何體。顆粒不僅指固體顆粒,還有霧滴、油珠等液體顆粒。顆粒的概念似乎很簡單,但由於各種顆粒的形狀復雜,使得粒度分布的測試工作比想像的要復雜得多。因此要真正了解各種粒度測試技術所得出的測試結果,明確顆粒的定義是很重要的。
篩分法: 優點:簡單、直觀、設備造價低、常用於大於40μm的樣品。
缺點:不能用於40μm以細的樣品;結果受人為因素和篩孔變形影響較大。
顯微鏡(圖像)法: 優點:簡單、直觀、可進行形貌分析,適合分布窄(最大和最小粒徑的比值小於10:1)的樣品。
缺點:無法分析分布范圍寬的樣品,無法分析小於1微米的樣品。
沉降法(包括重力沉降和離心沉降): 優點:操作簡便,儀器可以連續運行,價格低,准確性和重復性較好,測試范圍較大。
缺點:測試時間較長,操作比較復雜。
庫爾特法: 優點:操作簡便,可測顆粒總數,等效概念明確,速度快,准確性好。
缺點:適合分布范圍較窄的樣品。
激光法: 優點:操作簡便,測試速度快,測試范圍大,重復性和准確性好,可進行在線測量和干法測量。
缺點:結果受分布模型影響較大,儀器造價較高。
電鏡: 優點:適合測試超細顆粒甚至納米顆粒、解析度高。
缺點:樣品少、代表性差、儀器價格昂貴。
超聲波法: 優點:可對高濃度漿料直接測量。
缺點:解析度較低。
透氣法: 優點:儀器價格低,不用對樣品進行分散,可測磁性材料粉體。
缺點:只能得到平均粒度值,不能測粒度分布。
『貳』 粉體顆粒分布常用檢測方法有哪些
大概有以下幾種方法: 1、篩分法,這個通過查看篩餘量,過篩率等來判斷粉體粒度的分布,優點是成本低,缺點是只能給出點的粒徑,不能給出全部粉體的粒度分布。 2、沉降法,一般是利用斯托克原理,通過懸浮液體客戶的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速度來判定顆粒的大小。可以給出粒度分布表等,但對於粒徑較小的顆粒,沉降速度比較慢,測試耗時較多。 3、激光散射法,目前使用較多,比較適合測試粒度分布較寬的粉體,測試成本相對較高,儀器價格從國產的幾萬元到國外的幾十萬元不等。更多相關問題,可關注<粉體圈>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