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孩子口吃怎麼辦
口吃是小兒的一種常見的語言障礙,表現為講話不流暢、阻塞和重復。孩子在2-3歲時容易發生口吃,因為此時的幼兒形象記憶的效果高於詞語記憶的效果,也就是說,認識的事物已經很多,但掌握的詞彙較少、且不牢固。
當他迫切地想表達自己的意思,一下子又找不到適當的詞彙,再加上發音器官尚未成熟,對某些發音會感到困難,而神經系統調節言語的機能又差,也就容易形成口吃。精神緊張是一種最容易和最經常誘發口吃的因素,孩子想要跟別人搶著說話,心一急,就結結巴巴起來了,或是因為父母訓斥,壓制孩子話說、申辯的機會,或別的小朋友很善講,使他想說而沒有機會所引起的。
發現孩子口吃,切不可嚴厲責備,更不能重復學他口吃,應及時幫助孩子矯正口吃,多數小兒的口吃如未養成習慣,處理適當,則矯正效果良好。口吃的矯正治療一般包括心理治療和語言矯正訓練。
不要保護孩子。有的父母覺得孩子說話口吃已經夠不幸了,所以格外溺愛他,這樣做對孩子沒有好處。應該讓他知道,自己雖然有口吃的缺點,但還有更多別人不具備的優點(如打球、畫畫等),使孩子正視自己的這一毛病,這樣當孩子接觸到外界環境,就能勇敢地對待嘲笑。
小孩口吃的科學矯正方法是什麼,大量的事實表明:家庭教育對口吃患者影響非常大。我們從家庭教育談口吃矯正簡單方法。
家庭教育中重要的就是父母對孩子的言語教育。父母平時常說的話經常蘊藏著對孩子的看法,久而久之,孩子就能描繪出自己在父母眼中的模樣了。例如,隔壁的阿明又用功又聽話,你也多學學他。在孩子聽來,父母這段話的背後意義是:指責孩子不用功、不聽話,比隔壁的阿明差,代表失望。久了,孩子便認為在父母眼中自己是不好的,無形中喪失了自信也拉遠了和父母的距離。或者,你也可以敞開心胸鼓勵孩子說話,並且主動傾聽,試著去了解孩子的感受,不加入自己的分析、意見、批評,自然流露出接納孩子,信任孩子,孩子也會因此學會接納自己,養成自信,成為獨立自主、有責任感的人。
而一般孩子在兩歲到五歲之間學語言的時候,難免會出現正常的口吃現象,家長往往很敏感,甚至打罵斥責孩子不能出現「口吃」,總是善意的提醒,要好好說話,想好了再說,慢慢說。內向傾向較強的孩子對這樣的譏笑、責罵會有敏銳的反應,他們會逐漸對自己的口吃特別注意起來,這都是年輕的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從小就以不正確的高標准嚴格要求孩子,特別是說話。我們知道,如果幼小的小孩逢人就叫叔叔、阿姨,我們就會誇孩子有禮貌、懂事、乖巧。這也許是父母對小孩言語特別重視的一大原因。
關心孩子、愛孩子這是父母親的本能,誰都會,可是在對待口吃上的教育上千萬別當「吃盲」。當然家庭教育涉及的面也非常廣泛,建議家長要多多進行學習,言傳和身教同等重要。
③ 怎麼治療兒童口吃
對於口吃問題的原因和症狀,人們取得了很大的共識。但是,對於口吃矯正方法,人們卻沒有統一的共識,因為迄今為止,人們還沒有找到行之有效的矯正口吃的方法。口吃的矯正,雖然還處在探索階段,但是也誕生了許多有一定效果的矯正方法,其中影響力比較大的是發音法、呼吸法、森田療法、突破法、葯物治療方法。
5.葯物治療
目前有一些抗多巴胺類葯物(多巴胺拮抗劑)能夠抑制口吃,包括氟哌啶醇、利培酮和奧氮平。這些葯物減輕口吃的療效已經通過雙盲、安慰劑效應受控的臨床研究的檢驗。這些葯物一般可以減少口吃程度33%~55%。不過氟哌啶醇由於有很強的副作用,很少用於口吃患者。利培酮和奧氮平的副作用相對較小。不過目前美國食品葯品監督局尚未批准這三種葯物的任何一種用於口吃治療。目前一些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如果結果順利的話,不久FDA可能會批准第一種用於口吃的葯物。另一種對減輕口吃有效的葯物帕戈隆是一種特異性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GABA)受體調節葯物。
④ 小孩口吃矯正最簡單的方法有哪些
孩子說話口吃簡單的講就是語言習慣,通過家長正確引導就可以了,以下是姚會寧校長支出的一些具體的方法,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具體的方法有以下幾種,您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選用,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找老師
1正確示範法:您用一種和藹溫柔的表情和態度,從容不迫地說出一句話,讓孩子跟著學一遍。孩子開始如果講不好,切忌急躁,應耐心引導。孩子稍有進步,馬上贊揚鼓勵:「對,就這樣慢慢講,你看,比昨天又進步了。」
注意:講話要輕柔,吐字清楚,要連續地、勻速地,不可斷斷續續。
1.唱歌朗讀法:讓孩子多聽聲音優美、表達流暢、內容活潑的兒歌。如兒童故事、幼兒詩歌等,聽熟練後,讓孩子跟著一起讀,一起念。您可以有意識地和孩子一同唱歌、背課文、說兒歌,使其掌握語言的節奏。再進一步引導他以讀課文的節奏來說話,一點點地過渡。
2.緩慢對話法 :平時孩子跟您談話時,讓他慢慢講,特別是開頭第一句,甚至頭一個字,更要慢而再慢。您應極耐心地傾聽,不要忙於插話,不要用插話代替孩子要說的話。孩子說完話時,過一兩秒,您再做反應,用慢節奏回答孩子,並盡量用孩子剛才用過的詞語。在您跟孩子這樣有意識地對話時,最重要的是要盡量顯示您對他的愛。
⑤ 如何糾正小孩結巴:常用的一些治療方法
糾正口吃的方法,首先是消除口吃兒童的緊張、恐懼情緒,同時給予示範,並進行反復練習。一般的方法是:
1.讓孩子多聽聲音優美、表達流暢、內容合適的語言。如兒童故事、幼兒詩歌等,聽熟後,讓孩子跟著一起講,一起念。
2.父母一定要耐心、細心地多與孩子交談,徹底消除孩子怕口吃的心理狀態。當孩子有一點進步時,就應給予鼓勵和獎勵。總之,要使孩子說話時不感到有一點點心理壓力。
3.要多與孩子說話,說話的速度略慢,邊說邊問,引導孩子答話,如孩子一時不願回答,不必勉強,可以繼續說話,要讓孩子在不注意自己有口吃缺點時,自然而然地回答問題,切忌在孩子說話時,不斷指責他的缺點。
4.鼓勵孩子樹立克服口吃的信心。創造條件,讓口吃孩子能經常同說話流暢的同伴們一起玩。同時,要設法教育小同伴們不要嘲笑口吃的孩子。
5.家長應告訴孩子,矯正口吃需要玫個較長的時間過程,不可急於求成。略有反復是正常的,決不可灰心。矯正口吃,關鍵在於要有信心和恆心。
⑥ 改掉口吃的小妙招
1、讓自己說話慢起來,家長盡量讓孩子放慢講話速度,與孩子講話時自己也要放慢講話的速度,說話速度不宜太快,尤其是與孩子對話時盡量放慢自己的語速,這樣可以正確引導孩子講話,慢慢的可以改善孩子口吃現象。
2、大聲朗讀能糾正孩子口吃問題,口吃患者大聲朗讀有助於減少自己口吃的出現頻率,大聲朗讀時能很好的放鬆患者的心理,說起話來不容易出現口吃現象,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很好的糾正孩子的口吃習慣,每天適當讓孩子大聲朗讀半小時左右。
3、學會控制呼吸,如果孩子有口吃問題,必須要讓孩子學會正確呼吸,呼吸急促容易出現口吃問題,口吃患者在呼吸時要慢慢的呼氣和吸氣,培養正確的呼吸習慣,如何正確呼吸是關鍵步驟,能有效改善孩子口吃問題。
(6)陽江治小孩口吃解決方法擴展閱讀:
兒童口吃,大多能自動恢復
一部分孩子在學講話的過程中逐漸出現口吃,平均在30個月大的時候開始。有的孩子突然就說不出話,盡管他們很努力地想說出來;有的孩子在同胞出生後出現口吃。2~5歲是口吃的高峰期,這正是語言的「爆炸式」發育的階段,可能跟詞彙量不足有關。
調查顯示,5歲以下的幼童有2.5%口吃,65%~75%的孩子口吃能自然恢復正常,65%的學齡前口吃患者可在發病兩年內自愈,74%在十幾歲前自愈,因此家長不必過於擔心。
在性別上,男孩比女孩的口吃多一兩倍,而恢復的比例也低於女孩。少數孩子的口吃會持續到成年,如果孩子的口吃超過5年,恢復率就只有18%了。所幸,這些孩子接受治療後的效果通常比較好。
跟孩子相處時間最長的是家長,一些父母聽到孩子口吃後就很著急,令孩子更緊張、害怕、自卑,說話就更結巴了。家長發現孩子在對話中接不上來,要保持耐性,避免批評孩子,不要用命令的口吻跟孩子說話,而要平等交流,例如「你能不能幫我……」
家長的語氣要輕柔,以免嚇到孩子,而自己也要注意發音清楚,避免低頭分心玩手機。家長還可播放柔和的音樂、動畫視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啟發他們多說話。
讓孩子一邊吃棒棒糖、海苔等零食時一邊說話,或者配合舞蹈講故事,也可以調動他們說話的興趣。家長要注意阻止、糾正孩子模仿口吃患者說話,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有時可能為了逗大家開心而去模仿,結果形成了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