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羊絨線手工編織時要注意什麼
羊絨衫屬於針織服裝尤其是橫機編織針織服裝里的高檔產品,因此羊絨衫工藝設計與普通毛衫工藝設計會有一定的區別,本文將針對成形針織服裝工藝設計的幾個常見注意點,結合生產實際分析羊絨衫工藝設計的特殊性,希望能給企業工藝設計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羊絨衫從製作工藝角度上講,屬於成形針織服裝類別,在80到90年代,成型針織工藝不成熟時期,由於工藝設計上沒有完全成型,羊絨衫的某些部位需要通過裁剪再縫合成形,即浪費了原料又延長了工時,隨著成形針織服裝技術的發展及毛衫CAD的出現,羊絨衫的工藝設計技術已經越來越成熟,成型編織成為一種趨勢,而隨著針織行業競爭的日趨激烈,羊絨的品質也越來越精良,羊絨衫工藝設計的難度與要求也在不斷加大。
針織工藝設計是產品質量控制的瓶頸,針織產品只有在設計的基礎上有好的標准,才會使執行者有據可循,形成標准和規范。評價一件設計成功的羊絨衫,不單是花型、款式的設計,更主要的是充分發揮羊絨原料的特徵,合理選用設備,正確制定工藝技術條件,運用精良的做工、特殊的後整理,使產品具有高檔品的風格、良好的服用性能和外觀質量。編織工藝的設計是羊毛衫產品設計中繁鎖而重要的環節,它需要根據產品的款式、規格及測量方法、成品密度、回縮率、成衣工藝等諸因素綜合考慮,編織工藝的正確與否,將直接影響毛衫產品的質量及產品的用毛率、生產效率、成本等。[1]一張合格的羊絨衫編織工藝單,是生產優良羊絨產品的重要前提條件。
無論原料是什麼,各種毛衫的工藝設計原理基本相同,對於一些設計細節或特殊要求,普通毛衫工藝可以不必體現,但對於羊絨衫這樣的高檔產品,工藝設計必須嚴格要求。
1.關於腋下一次性減針問題
我們知道,在設計毛衫工藝時,掛肩弧度是由收針形成的,為穿著舒適性與美觀性,腋下需要一次性收掉多枚織針,即按照編織工藝要求對多個連續線圈進行並合移圈,再將並合移圈後的空針退出工作位置,使衣片橫向編織的針數一次性減少一定數量,以達到減幅的目的。
為使羊絨衫符合人體形狀(圖1),並且在熨燙成型後,避免衣服穿著以後側縫不走前,前片一次性減針2-3CM,後片一次性減針1.5-2CM,這樣出來的成品羊絨衫鋪開在平面上,腋下部分並不平展,但更富有立體感,符合人體著裝(圖2),並且能夠增加腋下強力,增強做工精良性。
圖1
羊絨原料在編織時不容易把握工藝要求,工藝設計人員在工藝確定之後,還要進行工藝上車檢查跟蹤檢查,監督生產車間嚴格按工藝標准執行。總之,在做羊絨衫工藝設計時,要結合羊絨原料的特殊性與高貴性,使羊絨衫成品符合人體形狀,穿著美觀大方且舒適合體,並且要注重工藝設計細節,以高品質的工藝與優良的做工體現羊絨衫的高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