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鄉鎮在發展中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

鄉鎮在發展中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

發布時間:2024-02-29 05:31:06

『壹』 農村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新農村建設中主要存在以下以個問題
1、耕地減少,淡水水緊缺,部分農產品產需缺口正在擴大,農業發展正面臨新的挑戰和壓力。
2、農業科技有待進步,農民素質有待提高。
3、資源,環境有待加大整治力度。
4、惠農政策不能有效落實
5、農戶經營規模小,農產品商品率和農業資源配置的市場化程度較低。迫切需要加強市場機制和政府調控。
解決方法
加大支農惠農政策力度,積極發展現代農業。要增強憂患意識,鞏固農業基礎地位,依靠科技進步和農民素質的提高來發展農業。要增強發展現代農業的緊迫感,自學把它擺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位置。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鞏固、完善、加強支農惠農政策。逐步做到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育新型農民發展農業。提高農業水利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地方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業素質、效益和競爭力,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整體水平。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把保障農產品供給。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可持續發展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首要目標。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游園市場,使耕地向農村種田能手和專業大戶集中,逐步實現多種形式的土地智謀規模經營。
發揮農民建設新農村的主體作用。進上步放寬有關政策,安排有關事項特別是涉及村裡有關建設項目時,多與農民群眾商量,進上步健全村務公開制度,把諸如計劃生育政策落實,救災救濟款物發放、寬基地使用,村幹部報酬等村務及時向村民公開,切實保障農民群眾的知情權,同時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規定根據農村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情況不斷豐富和拓展村務公開的內容。確保農民真正享有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真正把農民群眾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才能把廣大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從而為推動新農村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要進一步激發廣大農民群眾自主創業的潛能,營造鼓勵農民幹事業,幫助農民干成事業的社會氛圍。為農民群眾施展才華,創業致富提供實實在在的支持和幫助。要大力支持農民按照自願,民主的原則發展多種形式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積極引導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外資投向農村,促進農村多種經濟萬分共同發展。只有把億萬群眾的聰明才智充分發揮出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才能持續穩步地向前推進。
各級政府尤其是縣鄉兩級政府,要切實轉變職能。變管理為服務,在通過各種形式吸引和引導廣大農民自學自願地參與新農村建設的同時,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增加支農資金並帶動社會資金更多地投向農村,從多方面增加對新農村建設的支持。要加大對農民的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還要在全社會發動群眾,鼓勵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志願者以多種方式聯系鄉村和農戶,對鄉村進行結對幫扶支援,使新農村建設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行動。
解決方法:要增強憂患意識,鞏固農業基礎地位,要增強發展現代農業的緊迫感,加大支農理家政策力度,積極發展現代農業。

『貳』 如何解決新形勢下鄉鎮的重難點問題

一、正確認識鄉鎮工作的重要性

鄉鎮是政權的基礎、改革的前沿、發展的重點、穩定的關鍵。江澤民同志曾指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就充分說明了切實加強農村基層工作,鞏固農村基礎地位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性。鄉鎮作為人民政權的基石,是我們黨的執政基礎,和人民群眾聯系最直接、最緊密。鄉鎮幹部作為穩固農村政權的骨幹,直接擔負著團結群眾、教育群眾、組織群眾、發展農村、建設農村、穩定農村的重任。鄉鎮政權和鄉鎮幹部的戰鬥力、凝聚力如何,直接影響到民心的向背、事業的興衰。在很大程度上,人民群眾就是通過鄉鎮幹部的形象來認識我們的黨,通過鄉鎮政權的執政能力來判斷我們事業的興衰成敗。各級領導務必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著眼於我國長遠發展,抓好基層,打好基礎,充分認識做好鄉鎮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鄉鎮領導如何正確審視自己,找准發展路子,進一步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對加快群眾脫貧致富步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鄉鎮工作的難點及原因分析

1、工作環境差,工作待遇低。鄉鎮幹部是「三苦」幹部,生活清苦、條件艱苦、工作辛苦,尤其是像我縣這樣的民族邊遠地區,鄉域分布較寬,人口居住分散,下鄉到村有時要走兩天。再者,鄉鎮與縣級機關之間在待遇、工作量、工作難度等方面有明顯差別。鄉鎮幹部整天早出晚歸,披星戴月,辛勤工作,但政治、經濟待遇較縣級機關更低,而且往往得不到上級領導的正確評價。鄉鎮幹部對星期天、節假日的概念幾乎是沒有的,每天百事纏身,上管天,下管地,雞毛蒜皮全管盡。工作稍落後,便要受到多個「婆婆」的批評和指責,容易兩頭受氣。工作辛苦也就罷了,還往往得不到農民群眾的理解和信任,鄉鎮幹部成了「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而且由於工作直接面對群眾,身處各類矛盾的漩渦之中,群眾稍有不滿,鄉鎮幹部就是他們的直接發泄的對象.

「有吃有穿不怕你,出了問題要找你,不來解決就罵你,你來硬的要告你,催糧催款不理你」就是農民群眾對鄉鎮幹部的態度的普遍反映。我縣屬國定貧困縣,經濟十分貧困,有些鄉鎮政府機關的基礎設施甚至比一般的農民生活條件還要差,很難使幹部做到「以鄉為家」。沒有一個良好、寬松的工作環境,使很多鄉鎮幹部不安心干本職工作,鄉鎮幹部思「城」心切,都想往城裡、往機關跑,一些鄉鎮幹部幹不了幾年就要求進城、進機關,有的鄉鎮領導甚至提出,到機關當個一般幹部都行,甚至有些寧願外出打工也要放棄這相對比較穩定的「鐵飯碗」。由於上級領導只過問鄉鎮幹部的作風、任務完成情況,不問工作背景,對他們的酸甜苦辣、子女入學醫療保險、家庭住房等後顧之憂無人問津,因而導致鄉鎮幹部工作中普遍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嚴重製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2、工作任務重,工作壓力大。眾所周知,鄉鎮政府要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計劃生育等多項工作。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法律賦予鄉鎮政府履行職能的權力卻越來越少,造成職權行使「虛化」和「懸空」。鄉鎮工作的主要對象是農民,農村工作面廣、量大、事雜,事無巨細,包羅萬象,既要宣傳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執行上級指令,又要尊重老百姓的意願;既要改造舊環境求發展,還要維護穩定保平安等等。「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哪根拽得緊,就跟哪根轉。由於國家體制和機制等諸多方面的原因,市縣一級條條塊塊分割過寬、過細,「衙門」、「婆婆」和「菩薩」過多,哪尊「神」也得罪不起,今天你來檢查,明天他來驗收,應接不暇,鄉鎮領導整天應付不完。特別是一些階段性、臨時性、突擊性任務一茬接一茬,而且都要與工資、考核、獎懲掛鉤,不搞不行。鄉鎮幹部經常「跑斷腿,磨破嘴」,不分晝夜也難以完成上級下達的諸多指標。這達標,那驗收,樣樣都需要錢,龐大的招待費使得鄉鎮政府無法招架。凡事有考核,輕則受處罰,重則「一票否決」。 簽不完的責任狀、數不清的一票否決讓鄉鎮領導膽戰心驚,如履薄冰。有些鄉幹部很無奈地說:「鄉鎮幹部真是忙,一票否決壓脊樑。成天泡在鄉村裡,難有空閑難見娘。上面下面都得顧,忘我工作也無房」。這就是對當前農村基層工作難抓的最主要原因。

3、鄉鎮班子不穩定。由於《組織法》規定,鄉鎮班子的任期是三年,而通常是第一年「看」:調查了解,熟悉情況;第二年「干」:理清思路,確定目標;第三年「換」:本來應該是大幹快上,加快發展,但因為又面臨著換屆,很多鄉鎮領導又只有等待觀望,得過且過了。加之,近年來,幹部交流輪崗的力度較大,鄉鎮黨政領導班子變動頻繁,致使鄉鎮經濟發展的決策還未來得及實施,或剛剛實施就調離,決策落實不了,規劃實現不了。而新上任的領導又另起爐灶燒上「三把火」,這樣就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的浪費,延滯了經濟發展步伐。

4、財政收支矛盾突出。鄉鎮一級政府財力單一,特別對我縣這樣的國定貧困縣而言,財政收支矛盾尤為突出,廣大農民基本解決溫飽,至今尚未徹底擺脫貧困,鄉鎮又實行財稅包干制,要完成任務才能得到工資,鄉鎮工作困難重重。鄉鎮領導要突出政績,又必須在任期內爭取項目和資金來搞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地方經濟。由於項目資金的審批程序繁瑣,使用管理嚴格,運轉周期較長,很多工程就只有靠借、貸、要,這樣雖然政績出來了,但給鄉鎮遺留下了許多隱形債務。甚至為了維持正常的公務開支,鄉鎮政府只好經常向老百姓伸手,向老百姓「擠」,這是導致當前干群關系比較緊張的重要因素。筆者曾下鄉搞調查研究,全縣49個鄉鎮,只有10%左右的鄉鎮因經濟條件較好,能基本上保證按月發薪,其餘的均不能按時、足額給職工兌現,最長的有連續8個月沒有領到一分錢,幹部怨聲載道,百姓苦不堪言。由於經濟困難,鄉鎮政府根本無力解決農民群眾的實際困難,更別說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了。農民增收難、債務償還難、財政平衡難這「三難」是制約鄉鎮工作難以開展的重要因素。

5、鄉鎮幹部身份復雜,違法行政難以有效遏制。現在中央提倡「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依法行政強調得特別嚴,它雖能規范幹部的行為,也有利於幹部用法律手段來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而在實際工作中卻是法治手段不配套,人治手段違法,行政手段又無用,鄉鎮領導經常處於「早起來丈夫怪罪,晚起來婆婆怪罪」的兩難境地而無計可施。且鄉鎮幹部的身份難以准確定位,實際工作中「被迫」身兼數職,不僅是鄉官還是稅官、警官甚至是法官,在沒有任何執法權的情況下要管轄區內的交通安全、處理糾紛,還要發展公益事業和地方經濟,而且在不少工作中直接點名要書記、鄉長掛帥,一把手負總責。由於少數鄉鎮幹部法律意識不強,專業知識不具備,為完成上級安排的工作,就難免出現違法行為,與群眾發生沖突和矛盾,這就直接造成了群眾與鄉鎮政府的對立。近年來媒體上經常披露基層幹部違法行政受處罰的典型案例,受處理的幾乎是鄉鎮一級,鄉鎮幹部在農民心目中形成了「上級幹部愛民如子,基層幹部視民為草」的印象,得不到廣大群眾和社會輿論的理解和支持。

6、農民對基層政權的依賴逐步削弱。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力度加大,政府職能進一步轉變,行政審批事項逐步取消,政務公開全面實施,農民對鄉鎮政府的依賴性大大降低。客觀地講,除了徵收超生費及辦理有關證明外,鄉鎮政府巳無多大行政安排職能,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在經濟非常貧困的地方更是難上加難,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無所不能」的形象,也讓不少鄉鎮幹部產生一種大權旁落、今非昔比的失落感。如今農村就流傳著這樣的思想:土地到戶不靠你,大小事情不怕你,有了問題就找你,不來解決就罵你,要錢要糧不給你,你逼急了就告你。這是鄉鎮工作難以開展的客觀反映。

三、搞好鄉鎮工作的對策與思路

1、 加強領導,提高認識。搞好鄉鎮工作,責任在黨委,關鍵在領導,重點在落實。各級領導要從全局的、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鄉鎮工作的重要意義,把它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抓緊、抓好、抓實。要發揚黨管農村工作的優良傳統,認真總結改革開放以來抓鄉鎮工作的經驗,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搞好鄉鎮工作的新路子。針對少數幹部在一個地方不安心,思「遷」、思「調」的問題,要在鄉鎮領導班子

及幹部職工中深入開展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大力掀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苦幹實干帶群眾致富」的學習熱潮,以「三個有利於」和「發展才是硬道理」為標准衡量一切工作,秉承「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的執政理念,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科學的發展觀,切實增強鄉鎮幹部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樹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鄉鎮領導既要在屆期內出成績、出政績,又不能留「尾巴」、留「後遺症」。通過學習,要求鄉鎮幹部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抵禦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腐朽思想的侵襲和干擾,切實轉變鄉鎮機關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一切為群眾服務,開拓創新,廉潔自律,勤政務實,苦幹實干,帶領群眾早日奔上小康。

2、穩定鄉鎮幹部隊伍,進一步改善工作條件。要保持鄉鎮領導班子的相對穩定,主要領導幹部的調整不能過於頻繁。除了任屆期滿,或班子極不團結,或個別領導幹部能力水平低、素質差外,在任期內(憲法修改後應為五年)一般不宜對班子和領導幹部作大的調整,也不宜把這個鄉鎮的領導調到另一個鄉鎮去交流使用,要盡量在本鄉鎮使用(特別是分管經濟工作的領導),以保持鄉鎮經濟發展的連續性和相對穩定性。鄉鎮幹部長期工作在農村第一線,生活條件比較艱苦,各級各部門要在生活上、工作上多關心鄉鎮幹部。堅持正確輿論導向,以正面報道為主,多宣傳先進鄉鎮的典型經驗和優秀鄉鎮幹部的先進事跡,讓全社會都理解和支持鄉鎮工作。

同時,要把對鄉鎮幹部的關心愛護和嚴格要求統一起來,並貫穿在幹部的思想教育、選拔任用、管理監督、激勵約束的各個環節之中。結合本地實際,適當提高鄉鎮幹部的政治、經濟待遇,對鄉鎮幹部的住房、家屬調動、子女入學、醫療保險等方面也要給予關心和照顧,使長期在鄉鎮工作的幹部感到政治上有盼頭,事業上有奔頭,經濟上有想頭,工作上既有壓力,更有動力。讓鄉鎮幹部思想順心、生活舒心、工作安心,滿腔熱忱、認真負責地做好本職工作。

3、給鄉鎮幹部松綁減壓,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鄉鎮工作千頭萬緒,任務非常繁重,縣上各部門要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合理調整和安排各項工作,嚴格控制非生產性任務下派,減少基層工作壓力。各部門制定出台政策要注重配套銜接,增強可操作性,在下達各項指標任務時要充分考慮鄉鎮的承受能力,量力而行,不能急功近利、操之過急,把所有矛盾都推到基層,要更多地為鄉鎮工作任務的完成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上級黨委、政府要適當壓縮或取消一些不必要的達標升級、檢查評比活動,對鄉鎮工作的檢查考核要簡化程序和辦法,重點考核工作實效,不能單純強調投入、裝備。

禁止多頭檢查,慎用、少用「一票否決」。各部門及對口聯系單位不得在鄉鎮亂吃亂喝,嚴禁任何部門和單位強行向鄉鎮攤派報刊、書籍,為鄉鎮壓縮不必要的開支。這個會那個會,這個應酬那個接待,黨政正職不參加,就說你不重視,就要挨批評。所以,還要盡量壓縮文山會海,減少鄉鎮政府迎來送往和不必要的應酬活動,切實給鄉鎮領導松綁減壓,使之從繁瑣的事務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抓經濟、搞建設、謀發展,這是基層幹部的強烈願望,必須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

4、搞好協調服務,發展農村經濟。加快經濟發展是解決鄉鎮工作難的根本途徑。目前,鄉鎮一級政權的行政職能發生轉變,市場手段和服務功能逐漸增強,為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服務,正逐漸成為鄉鎮工作的主題。鄉鎮政府要把主要精力用於搞好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規劃、指導、服務和管理,強化為農村、農業和農民服務的功能,發展公共福利事業,維護市場秩序。鄉鎮領導要針對新時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找准工作重點,調整工作內容,改進工作方法,帶領群眾早日走上致富之路。

鄉鎮幹部要學習和掌握市場知識,自覺運用市場經濟規律指導農民的生產,圍繞一家一戶農民辦不了、辦不好的事情,搞好產前、產中、產後的信息、技術、資金、銷售等全方位服務。縣級有關部門要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和支持,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和生產潛力,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制定小城鎮建設、產業發展、扶貧開發、財政稅收等政策,用政策引導鄉鎮發展。同時,要引導農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優化農業區域布局,發展特色農業,培植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產業和主導產品,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市場佔有率,增加農業稅收,擴大基礎財源。根據我縣實際,各鄉鎮要大力發展具有雷波特色的優質臍橙、茶葉、青椒、蒓菜、竹筍等項目,促進縣域經濟建設快速發展,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穩定。

5、密切干群關系,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大力號召全縣鄉鎮幹部開展知民情、化民怨、幫民富、暖民心和送政策、送技術、送信息、送法律的「四民四送」活動,做到從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深入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架起干群之間的「連心橋」。鄉鎮工作主要就是面對農村、農業和農民,鄉鎮幹部無論時間多緊,任務多重,都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深入村組和田頭地角,同農民講政策,聽農民心裡話,幫農民辦實事,體察群眾的想法,傾聽他們的意見。

對農民群眾擁護什麼、反對什麼、憂慮什麼、盼望什麼,領導幹部應做到心中有數。幹部心裡有群眾,群眾心裡才會有幹部。只有干群關系融洽了,才能取得農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工作才能打開新局面。同時,還要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有關減輕農民負擔的政策和法規,集中人、財、物力,解決工作中的難點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工作中的難點,往往是工作得以突破和推進的關鍵;群眾關心的熱點,常常是大局穩定與否的「晴雨表」。當前要積極按照中央安排部署,穩步推進和鞏固「費改稅」的成果,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農村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為農民集中精力抓發展、奔小康創造一個安定祥和的生產生活環境。

6、建立健全制度,科學規范鄉鎮工作。基層工作千頭萬緒,要運用好約束機制,緊緊圍繞人、事、物建立健全一整套管理制度,強化對幹部、財務、工作的管理力度。建立健全《機關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學習制度》、《民主生活制度》、《目標考核制度》等,使對鄉鎮幹部的管理進一步規范化、科學化。

閱讀全文

與鄉鎮在發展中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卡孕栓的使用方法 瀏覽:517
腦幻聽的最佳治療方法 瀏覽:203
5年級數學小數點簡便方法 瀏覽:41
有關科學研究方法 瀏覽:439
訓練打狗最好的方法 瀏覽:512
快速睡覺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364
如何去角質比較簡單的方法 瀏覽:800
半歲孩子漏斗胸正確鍛煉方法 瀏覽:424
156x11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205
解肥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571
仙人劍扦插方法視頻 瀏覽:680
嬰兒床的使用方法 瀏覽:938
冰水敷頭的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492
干瑪卡泡酒的正確方法 瀏覽:547
外幣現金換人民幣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274
華為手機小按鍵設置方法 瀏覽:314
大專生學電腦的方法 瀏覽:129
北京哪裡治療附件炎最好方法 瀏覽:205
快速變s腰的方法視頻 瀏覽:313
山野菜的儲存方法有哪些 瀏覽: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