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常用的測定纖維長度的方法有哪些
你好
1)測設已知水平距離、測設已知水平角、測設已知高程;
(2)直角坐標法測設點位 矩形布置的場地與建築物,且與定位依據平行或垂直。
極坐標法測設點位 各種形狀的建築物定位、放線均可。
角度交會法測設點位 距離較長、地形較復雜、不便量距的情況。
距離交會法測設點位 場地平整、易於量距且距離小於鋼尺長度的情況
測設點的平面位置的常用方法有:直角坐標法、交會法(角度交會和距離交會)、極坐標法。以方格網或建築基線作為施工控制,適於用直角坐標法進行建築物特徵點的測設,所需測設數據為待測點相對於角點(控制點)的縱、橫坐標增量。在不宜到達的場地適於用交會法進行點位的測設。常用的交會法為角度交會,所需測設數據為交會角(至少2個);也可採用距離交會,所需測設數據為交會距離(至少2個)。極坐標法控制網的形式可以靈活布置,且測設方法較簡單,故對一般施工場地的點位測設均適用,所需測設數據為一個水平角和一條水平距離。
『貳』 纖維長度分布有幾種形式
纖維長度分布有2種形式。
短纖維的纖維長度都按一定規律分布,分布曲線通常為偏態的近高斯分布或泊松分布。常規手排法纖維長度實驗是在黑絨板上將纖維試樣整理成一端平齊、密度均勻並由長到短順次排列的纖維束。
長度分布圖有三種形式,即長度頻率分布、長度一次累積頻率分布和長度二次累積頻率分布,三者之間存在一定數學關系。
紡織纖維長度測量方法
1、長絲纖維一般採用測長的方法,包括測化纖長絲的長度和蠶繭的可解舒絲長等。但對於成筒的長絲,一般按筒重和絲的線密度計算長度。
2、天然短纖維和化學纖維的切銜纖維或牽切拉銜纖維。
①逐根測量法:有人工或螺桿儀器協助逐根伸直測量、鋪纖器鋪於逆向黑色鼠皮絨布上人工測量、分散平面上投影放大測曲線軌跡長度、氣流輸送中測遮光時間等。積累一定數據量後用數理統計方法計算計數平均長度、計數長度標准差、計數長度變異系數、短絨率、倍長纖維率以及其他指標(主體長度、長度整齊度、交又長度等)。
②成束一端排齊測量法:將纖維樣品用人工或儀器運用梳片梳理等方法排成伸直、平行、一端平齊的纖維束後利用壓縮測截面面積,或利用電容介電系數法測截面面積,或利用遮光法測截面面積,測出計數一次累積(積分)曲線,經電子計算機微分後,求出各種集中性指標和離散性指標。
③平行排列測量法:對已整理成伸直、平行、一端平齊的纖維束,從不整齊的一端逐步抽拔出纖維,在黑絨板上依次排列成纖維長度排列圖,利用作圖法計算各種長度集中性指標和離散性指標。
④分組稱重測量法:對已整理成伸直、平行、一端平齊的纖維東,從不整齊的一端,按長度逐步抽取出不同長度的組(利用梳片式儀器、羅拉式儀器或滾車式儀器等),再分別用稱重法或反光強度法測量各組的質量,得到計重頻率分布曲線,然後用數理統計方法計算各種集中性指標和離散性指標。
⑤計數二次累積曲線測量法:從纖維樣塊中或均勻4維條中用梳夾拔取纖維束,使纖維伸直平行後,採用遮光法或切斷稱重法獲得計數二次累積曲線,用數理統計方法計算集中性指標和離散性指標。
『叄』 測量纖維長度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麼特徵
手扯法,羅拉式纖維長度分析器法,梳片式長度分析機法,排圖法,切斷稱重法、束纖維的光電測量法(如照影機)、單根纖維的光電測量
『肆』 纖維細度的纖維細度測試方法
測量纖維細度的方法,大致可以有以下幾種:
(1)稱重法 包括逐根測量單根纖維長度後稱重。束纖維定長切斷稱重。
(2)氣流儀法 利用氣流通過纖維產生的阻力大小,推求纖維比表面積,從而可以求取纖維細度大小,棉纖維氣流法所測結果與纖維線密度和成熟度有關。
(3)投影直徑法 包括光學投影測量纖維直徑、液體分散法測量單根纖維直徑以及氣流分散法測量單根纖維直徑等。
(4) 單根纖維振動法測量纖維線密度,採用弦振動原理,測量在一定振弦長度和張力下的纖維固有振動頻率,由弦振動公式自動計算單根纖維線密度,線密度測量范圍0.6-40dtex。近年來,國際化學纖維檢驗方法標准(ISO5079-1995和國際化學纖維標准化局發布的BISFA試驗方法標准)推薦優先採用「振動式纖維細度儀」與強伸儀聯機測試纖維比強度和線密度,我國標准與國際標准試驗原理相同。
『伍』 常見棉纖維檢測方法有那些
棉纖維成熟度的檢測方法
1.感官檢驗法。以目測、手扯、手感三結合的方法鑒定成熟度,即根據棉花的外觀色澤類型、扯斷纖維時的拉力強弱以及抓握棉樣時的彈性大小來判斷成熟度的好差。在正常情況下,凡外觀色潔白或乳白,有絲光,夾取一小束纖維,整理後用雙手扯斷時,感覺拉力強,用手抓握棉樣時,彈性大,恢復原狀快的,成熟度好;外觀略有絲光而夾有微黃、扯斷纖維時感覺拉力不弱,斷面不整齊,手捏棉樣時感覺彈性較小的,成熟中等;外觀色呆滯或灰白、陰黃,纖維容易扯斷,且斷裂整齊,手捏棉樣時感覺彈性很小,不易恢復原狀或纖維容易粘手粘衣的,成熟差。
2.儀器測定法。測定棉纖維成熟度的方法較多,有中腔胞壁對比法、偏振光法、染色法和氣流測定法等。目前廣泛採用的中腔胞壁對比法和Y147型棉纖維偏光成熟度儀測定法,是《棉纖維試驗方法》國家標准推薦的試驗方法。
①中腔胞壁對比法。根據棉纖維胞壁厚度來反映棉纖維的成熟程度,用成熟系數來表示。成熟系數是以雙層胞壁厚度與纖維外徑的比值為基礎而訂出的。棉纖維在濕潤或恢復成圓形狀態下,不同成熟的纖維雙層胞壁厚度對外徑的比值為0.05~0.80。當雙層壁厚與外徑的比值為0.05時,成熟系數訂為0.00;雙層壁厚與外徑的比值為0.80時,成熟系數訂為5.00,按相差0.25來劃分,成熟系數和壁徑比呈直線關系(表略)。但是,棉纖維截面並非圓形,所以在實際測定中是以在400倍顯微鏡下所觀察到的可見中腔和雙層胞壁厚度的比值(腔壁比)來求得成熟系數,當腔壁比值為30~22時,成熟系數為0.00;腔壁比值為1.00時,成熟系數為2.50,以此類推(表略)。
中腔胞壁對比法測試棉纖維成熟系數,是最基本的測試方法,其優點是可以逐根觀察並計算成熟系數不勻率,直觀可靠;缺點是費時傷視力,技術不易統一,效率不高,平均數穩定性略差。
②Y147型棉纖維偏光成熟度儀測定法。由於棉纖維為各向異性物質,具有雙折射性,當白色的偏振光通過棉纖維時,產生一定的光程差,即產生色偏振現象,如在偏振光顯微鏡視野中觀察,則隨棉纖維胞壁厚度不同,而呈現不同色彩或光強。Y147型棉纖維偏光成熟儀,就是根據具有雙折射特性的棉纖維試樣,在偏振光情況下,其透過的光通量與纖維試樣的成熟系數呈顯著正相關的原理,利用光電方法,測定透過棉纖維和檢偏振片的光強度,以推知棉纖維的成熟系數。這種方法避免了人為誤差,測量試樣多,代表性大,測定結果正確迅速。
Y147型棉纖維偏光成熟儀有普通型和電腦型兩種。電腦型SXZ—1型棉纖維偏光成熟儀,將透過棉纖維和檢偏器後的光強度經直流放大器、模數轉換器,通過一定的數學模型設計,利用微機進行必要的信息處理,並列印出棉纖維的成熟系數、成熟度比、成熟纖維百分率,還可測線密度、馬克隆值、公制支數等指標。
『陸』 纖維的性能測試
單纖維拉伸性能測試
1概述
紡織纖維的拉伸性能測試是纖維品質檢驗的重要內容,紡織纖維在加工和使用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外力的拉伸作用而產生變形,甚至被破壞,拉伸性能與纖維的紡織加工性能和紡織品的服用性能有密切的關系。
2目的與要求
掌握單纖維拉伸性能的測試方法,了解電子單纖維強力儀的結構和原理,並對試樣的測試結果進行處理和分析。
3採用標准
3.1 採用標准:GB 9997《化學纖維單纖維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的測定》、GB/T 14337《合成短纖維斷裂強力及斷裂伸長試驗方法》
3.2 相關標准:GB/T 14334《合成短纖維取樣方法》、GB/T 14335《合成短纖維線密度測試方法》、GB 6529《紡織品的調試和試驗用標准大氣》等4 儀器與用具
4.1 LLY-06型電子單纖維強力儀,見圖1。
4.2 黑絨板、鑷子、天平。
5原理
被測單纖維的一端由上夾持器夾持住,另一端施加標准規定的預張力後由下夾持器夾緊。測試時下夾持器以恆定的速度拉伸試樣,下夾持器下降的位移即為纖維的伸長。試樣受到的拉伸力通過和上夾持器相連的感測器轉變成電信號,經放大器放大及A/D轉換器轉換後,由單片機計算出纖維在拉伸過程中的受力情況。原理框圖見圖2。6取樣
按GB/T 14334取出實驗室樣品。
7環境及修正
7.1 預調濕用標准大氣,溫度不超過50℃,相對濕度10%~25%。
7.2 調濕和測試用標准大氣按GB 6529執行:溫度(20±2)℃,相對濕度(65±3)%。
8試樣及制備
從實驗室樣品中隨機均勻取出10g作為測試樣品,進行預調濕和調濕,使試樣達到吸濕平衡(每隔30min連續稱量的質量遞變數不超過0.1%)。從已達平衡的樣品中隨機取出約500根纖維,均勻鋪放於絨板上以備測定。
9程序與操作
9.1 確定測試參數
9.1.1 名義隔距長度
纖維名義長度大於或等於35mm時名義隔距長度為20mm;纖維名義長度小於35mm時為10mm。
9.1.2 拉伸速度按表1設定。
表1 纖維拉伸速度設定 纖維平均斷裂伸長率,% <8 ≥8,<50 ≥50 拉伸速度,mm/min 50%名義隔距長度 100%名義隔距長度 200%名義隔距長度 9.1.3 預張力
腈綸、滌綸:0.075cN/dtex;丙綸、氯綸、錦綸:0.05cN/dtex。
註:預張力按纖維的名義線密度計算,濕態試驗時,預張力為干態時的一半,某些纖維如不適合上述預張力,經有關部門協商可另行確定。
9.1.4 計算線密度
按GB/T 14335《合成短纖維線密度試驗方法》測定該試樣的平均線密度。
9.2 儀器調整
9.2.1 打開電源開關,預熱10min。
9.2.2 調節夾持器距離,使上下夾持器的隔距等於纖維的名義隔距長度。
9.2.3 用力值砝碼校驗儀器測力系統准確度。
9.3 測試
9.3.1 一次拉伸斷裂測試
9.3.1.1 設置測試參數
將儀器功能設定為一次拉伸斷裂測試,同時設定預加張力、初始長度、試樣線密度、拉伸速度、測試次數等參數。
9.3.1.2 取下上夾持器, 用張力夾隨機地從絨板上夾取一根纖維一端,另一端用上夾持器夾緊,然後將上夾持器掛在掛鉤上,試樣在規定的張力下懸垂並穿過下夾持器,夾緊下夾持器。應保證纖維放在上、下夾持器的中間位置。
9.3.1.3 按「拉伸」鍵,儀器開始拉伸,拉伸斷裂後,下夾持器返回,顯示屏顯示斷裂強力、斷裂伸長、斷裂時間、斷裂功、初始模量及三個不同伸長時的應力值。
9.3.1.4 重復測試,每個試樣測試50次,直到本組測試完畢。儀器可顯示和列印一組的平均值(X),標准差(S)、不勻率(CV值)及每一根試樣的測試結果。
9.3.2 定伸長彈性測試
纖維被拉伸至設定伸長值L1(即纖維總伸長)後,儀器自動停止拉伸,讓纖維即處於應力鬆弛狀態,並維持設定時間T1(即定時1)下夾持器回升,纖維內應力逐漸減小,至設定的預張力值時的伸長回復值即纖維的急彈性變形L2 。夾持器停止,讓纖維繼續鬆弛設定時間T2(即定時2)後,下夾持器繼續回升到達上限位置後,再次拉伸纖維,當纖維內應力等於設定的預加張力時,對應的拉伸值為纖維的塑性變形L3,下夾持器則回升到上限位後自停,結束測試。
9.3.2.1 設置測試參數
選定定彈性拉伸功能,並設定預加張力、初始長度、定伸長百分率、拉伸速度、定時1(T1)、定時2(T2)、測試次數等。
註:定伸長百分率是相對於初始長度而言的。
9.3.2.2 按標准要求夾好纖維,同9.3.1.2。按「拉伸」鍵,儀器自動測試並顯示和列印L1、L2、L3、L4(總彈性L4=L1—L3)以及彈性功回復率W2/W1(其中W2為纖維回復時所做的功,W1為纖維拉伸到定伸長值時所做的功)。當到達設定的測試根數時,儀器顯示或列印出L1、L2、L3、L4及W2/W1的統計值(X、S及CV)。
9.3.3 其他拉伸性能測試
根據不同的測試要求,按上述方法在儀器上設定不同的拉伸功能和相應的參數進行測試,可得到反映纖維拉伸性能的其它指標,具體操作詳見單纖維強力儀的說明書。
10結果計算
10.1 平均斷裂強力
(14-1)
式中: -斷裂強力測得值,cN;
―測試根數;
-平均斷裂強力,cN。
10.2 平均斷裂強度
(14-2)
式中: -平均斷裂強力,cN;
-實測線密度,dtex;
-平均斷裂強度, cN/dtex。
10.3 平均斷裂伸長率
(14-3)
式中: -斷裂伸長率測得值,%;
―測試根數;
-平均斷裂伸長率,%。
10.4 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的標准差及變異系數
(14-4)
(14-5)
式中: -標准差;
—斷裂強力、斷裂伸長率的各次測得值;
——斷裂強力、斷裂伸長率的平均值;
―測試根數;
-變異系數,%。
註:強力、斷裂強度、變異系數均計算到小數點後三位,按GB 8170修約到小數點後二位。伸長率計算到小數點後二位,修約到小數點後一位。
11測試報告
11.1 說明: 執行標准,儀器型號,試樣名稱,夾持的長度,溫濕度等。
11.2 結果計算:平均斷裂強力,平均斷裂強度,平均斷裂伸長率,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的變異系數等。
纖維:21或22號切片
膠原纖維被伊紅染成粉紅色,為粗細不等的束狀結構,交叉排列,有的較直或呈波浪形,其中的原纖維大多看不清。
彈性纖維染成藍紫色,單條分布而不成束,纖維粗細不等,有分支,並交織成網。
高倍鏡下繪圖,顯示部分疏鬆結締組織。
註解:膠原纖維、彈性纖維、成纖維細胞、巨噬細胞、肥大細胞和漿細胞。
『柒』 纖維切片機的具體檢測方法及對應標準是什麼
1.檢測方法:
先將一束去脂纖維,插入切片機上部的細孔,再插入適用於纖維束並且可以烘乾的介質,纖維束置於排出器上,用千分尺來確定需要的纖維樣品厚度,最後用刀片切下薄片。
2.對應標准:
ASTM D2130,BS 2043,DIN 53811,ISO 137,IWSTM 24,IWTO 8-6
『捌』 纖維長度有不同的測定方法,一般怎麼測量
用手扯尺量法測出的長度叫手扯長度;用分梳法測出的長度叫分梳長度;用棉纖維光電長度儀測出的長度叫光電長度;用大容量纖維分析儀測出的長度叫跨距長度,常用的是2.5%跨距長度,簡稱2.5%纖維跨長。一般情況下,分梳長度>手扯長度、光電長度>2.5%纖維跨長。棉纖維長度與成紗強度關系密切,用較長的纖維紡紗,會增加纖維之間的抱合長度,使紗線在受外力作用時,纖維不易滑脫,成紗強度較高。
『玖』 有誰知道棉花的軋工質量怎麼檢驗呢
按我多年的經驗,其實這個挺簡單的。 棉花軋工質量檢驗的內容及其檢驗方法: (1) 軋工質量檢驗內容:纖維層勻、凈清晰程度;軋斷纖維多少程度;短纖維 率的高低;鋸齒棉中索絲、棉結、不孕籽、破籽及帶纖維籽屑的多少。皮輥棉中黃根等疵點的多少等。 (2) 檢驗方法:採用手工法,用每百克皮棉疵點粒數表示。 短纖維率採用儀器測試。 短纖維率檢驗 取樣:批量在300包及以下的抽取1份試驗室樣品;批量在301-600包的棉花抽取2份樣品;批量在600包的棉花,抽取3份試驗室樣品。根據試驗室樣品,從批樣的各個樣品中隨即抽取部分棉纖維,形成200-250克的一份試驗樣品,試驗試樣按GB/T6097-2006《棉纖維試驗取樣方法》執行。 檢驗:短纖維率的檢驗方法按GB/T6098.1-2006《棉纖維長度試驗方法 第一部分:羅拉式分析儀法》執行,僅檢驗短纖維率時,可以一次將羅拉分析指針搖到16刻度,分16毫米及以下和16毫米以上兩組,分別稱重計算即可。 疵點檢驗 取樣:取樣按GB/T6097-2006《棉纖維試驗取樣方法》進行。 檢驗:疵點檢驗按GB/T6103-2006《原棉疵點試驗方法 手工法》執行。 如有其它疑問可以查看測庫的QC網路和資訊的其他相關內容。
『拾』 纖維長度是指伸直纖維兩端的距離。纖維長度有不同的測定方法,比如
棉纖維性質長度棉纖維長度是指纖維伸直時兩端間的距離,是棉纖維的重要物理性質之一。棉纖維的長度主要由棉花品種、生長條件、初加工等因素決定。棉纖維長度與成紗質量和紡紗工藝關系密切。棉纖維長度長,整齊度好,短絨少,則成紗強力高,條干均勻,紗線表面光潔,毛羽少。 棉纖維的長度是不均勻的,一般用主體長度、品質長 棉纖維化學、物理性質度、均勻度、短絨率等指標來表示棉纖維的長度及分布。主體長度是指棉纖維中含量最多的纖維的長度。品質長度是指比主體長度長的那部分纖維的平均長度,它在紡紗工藝中,用來確定羅拉隔距。短絨率是指長度短於某一長度界限的纖維重量占纖維總量的百分率。一般當短絨率超過15%時,成紗強力和條干會明顯變差。此外,還有手扯長度、跨距長度等長度指標。線密度棉纖維的線密度是指纖維的粗細程度,是棉纖維的重要品質指標之一,它與棉纖維的成熟程度、強力大小密切相關。棉纖維線密度還是決定紡紗特數與成紗品質的主 不同日均溫、土壤水量下不同品種棉纖維長度要因素之一,並與織物手感、光澤等有關。纖維較細,則成紗強力高,紗線條干好,可紡較細的紗。成熟度棉纖維的成熟度是指纖維細胞壁的加厚程度,即棉纖維生長成熟的程度,它與纖維的各項物理性能密切相關。正常成熟的棉纖維,截面粗、強度高、轉曲多、彈性好、有絲光、纖維間抱合力大、成紗強力也高。所以,可以將成熟度看成棉纖維內在質量的一個綜合性指標。強度和彈性棉纖維的強度是纖維具有紡紗性能和使用價值的必要條件之一,纖維強度高,則成紗強度也高。棉纖維的強度常採用斷裂強力和斷裂長度表示。細絨棉的 常用纖維的基本性能強力為3.5~4.5cN,斷裂長度為21~25km;長絨棉的強力為4~6cN,斷裂長度為30km.由於單根棉纖維的強力差異較大,所以一般測定棉束纖維強力,然後再換算成單纖維的強度指標。棉纖維的斷裂伸長率為3%~7%,彈性較差。吸濕性棉纖維是多孔性物質,且其纖維素大分子上存在許多親水性基因(—OH),所以其吸濕性較好,一般大氣條件下,棉纖維的回潮率可達8.5%左右。耐酸鹼性棉纖維耐無機酸能力弱。棉纖維對鹼的抵抗能力較大,但會引起橫向膨化。可利用稀鹼溶液對棉布進行「絲光」。 此外,棉纖維中還夾著雜質和疵點,雜質有泥沙、樹葉、鈴殼等,疵點有棉結、索絲等。它們即影響紡織的用棉量,也影響加工和紗部質量,所以必須進行檢驗,嚴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