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檢測效度的方法有幾種

檢測效度的方法有幾種

發布時間:2023-01-13 04:37:33

① 效度的度量式可分為哪幾種

直接測量:無需對被測量與其他實測量進行一定函數關系的輔助計算而直接得到被測量值得測量。
間接測量:通過直接測量與被測參數有已知函數關系的其他量而得到該被測參數量值的測量。
接觸測量:儀器的測量頭與工件的被測表面直接接觸,並有機械作用的測力存在。
不接觸測量:儀器的測量頭與工件的被測表面之間沒有機械的測力存在(如光學投影儀和氣動量儀測量等)。
組合測量:如果被測量有多個,雖然被測量(未知量)與某種中間量存在一定函數關系,但由於函數式有多個未知量,對中間量的一次測量是不可能求得被測量的值。這時可以通過改變測量條件來獲得某些可測量的不同組合,然後測出這些組合的數值,解聯立方程求出未知的被測量。
比較測量:比較法是指被測量與已知的同類度量器在比較器上進行比較,從而求得被測量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用於高准確度的測量。
零位法:被測量與已知量進行比較,使兩者之間的差值為零,這種方法稱為零位法。例如電橋、天平、桿秤 、檢流計
偏位法 :被測量直接作用於測量機構使指針等偏轉或位移以指示被測量大小。

② 效度的評估方法

工作分析法概念:工作分析法是一種以確定職位工作要求與責任范圍為目的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法,通過工作分析,可以明確所從事的工作任職者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哪些素質是必不可少的,哪些素質是最重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哪些素質是無關緊要的。工作分析法步驟。

1、根據測評目的與工作要求,確定需要調查的職位范圍,制定調查提綱和計劃

2、採用一定方法廣泛收集有關職位任職者的主要工作要求和內容素材

3、通過定性的方法栓選,形成內容全面的素質調查表,包括品德,智能,知識,經驗和資歷。

4、在更大范圍內進行調查,要求被調查者對調查表上的素質內容進行評價與補充

5、對調查結果進行多元統計分析,栓選主要素質項目

6、對選出來的主要素質測評項目進行測試或者專家咨詢,保證素質測評目標的實現。

(2)檢測效度的方法有幾種擴展閱讀

效度分為內部效度、外部效度、構思效度和統計結論效度。

1、內部效度

研究的內部效度是指在研究的自變數與因變數之間存在一定關系的明確程度。

2、外部效度

研究的外部效度是指研究結果能夠一般化和普遍適用到樣本來自的總體和到其它的總體中的程度,即研究結果和變數條件、時間和背景的代表性和普遍適用性。

3、構思效度

研究的構思效度是指理論構思或假設的合理性、科學性,及其轉換為研究目標的恰當程度和可操作性。

4、統計結論效度

統計結論效度是關於研究的數據分析處理程序的效度檢驗,或者說,它是檢驗研究結果的數據分析程序與方法的有效性的指標。



③ 問卷的效度檢驗

檢驗效度的主要指標和方法有:表面效度、准則效度、架構效度。

1、表面效度(Face Validity)。也稱為內容效度或邏輯效度,指的是測量的內容與測量目標之間是否適合,也可以說是指測量所選擇的項目是否「看起來」符合測量的目的和要求。主要依據調查設計人員的主觀判斷。

2、准則效度(Criterion Validity)。准則效度是指量表所得到的數據和其他被選擇的變數(准則變數)的值相比是否有意義。根據時間跨度的不同,准則效度可分為同時效度和預測效度。

3、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最關心的問題是:量表實際測量的是哪些特徵?在評價建構效度時,調研人員要試圖解釋「量表為什麼有效」這一理論問題以及考慮從這一理論問題中能得出什麼推論。建構效度包括同質效度、異質效度和語意邏輯效度。
同質效度是指量表測量同一特徵的其他測量方法相互關聯的程度。異質效度是指量表和測不同特徵的測量方法不同但理論上有關特徵的測量方法之間相互關聯的程度。建構效度指測量工具所能測量到的理論概念的程度,也就是說若將測量工具所得的結果與相同理論下的其他概念相比較,當二者有某種預期的相關性時,就表示這種測量工具具有某種程度的架構效度。

一般來說,問卷調查容易產生誤差的原因,來自研究者的因素包括:測量內容不當、情景以及研究者本身的疏忽。來自受訪者的因素則可能是由於其年齡、性格、教育程度、社會階層等,而影響其答題的正確性。研究者透過信度與效度的檢驗,可以了解問卷本身是否優良,以作為改變修正的根據,避免做出錯誤的判斷。
對於一名科研人員來說,如何成長和發展?如何能夠不斷推陳出新,逐漸形成自己獨特而系統的思想??這裡面問題意識是比較重要而關鍵的。
問題意識形成的首要條件是你要對一切的現象充滿著好奇感和濃厚的興趣,具有較強的觀察能力。比如當你下到相關的實踐場所時,觀察到一定的現象和問題,如:課堂上教師為什麼會像是在表演一樣?為什麼教師在上面興趣盎然,而下面總有某些學生興趣索然?就要積極展開一定的思考,多問幾個為什麼,並結合自己所學的相關教育教學理論,追問一下怎麼才會更好?

其次是要具有強調的信息意識。信息資源是得以形成有價值問題的依據,除了實踐觀察中獲得鮮活的感性信息之外,豐富的理論資源也是形成問題的關鍵。對於確定領域的古今中外所有的研究成果,包括最新的一些提法等都要積累到腦子中,並按照優化的結構將其組織起來,內化於心。對於已有的問題,要學會換一個角度去多多思考,另外也要善於發掘新的尚未研究或還未足夠清楚的問題,並及時將這樣一些問題作以記錄。
再就是要學會思考,包括思考的方法、角度等等。只有能思考並善於思考的人才會一語中的地提出有意義的問題,並能夠給出有效解決問題的清晰思路。
在做科研的過程中,隨時隨處遇到問題及時作以深入思考,相信會有大收獲的。

基本的抽樣方法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在目標總體中,有意識地選擇若干有代表性的單位為樣本進行調查研究。這種抽樣叫做目標抽樣或主觀抽樣。
目標抽樣的方法適用於典型調查或研究。它的特點是作為樣本的各單位的代表性,都是由與該研究課題有關的專家來判斷和決定的。其結果的可靠性和精確度葉必須依靠這方面的專家來判斷和評價。採用目標抽樣,可以對總體的有關特性作出推論,也可以對研究所涉及的有關因素加以適當考慮。也可以使已知的樣本單位的某些信息在取樣時發揮作用。這些都是目標抽樣的優點。此外,採用目標抽樣在數據收集方面比較方便。但採用目標抽樣時,目標總體中各成員被抽取為樣本的概率不能用客觀方法來計算,因此抽樣的誤差和精度就無法用客觀方法加以評價,這是目標抽樣的最大缺點。

另一類是按照隨即的原則,從構成目標總體的各成員中抽取樣本,叫做隨即抽樣和概率抽樣。隨機抽樣的最大優點是可以藉助概率客觀地計算調查結果的可靠性和精確度。而且可以根據實際條件和所要求的精度確定樣本的大小。所以在教育科學研究尤其是大規模的評價研究中,應充分了解隨機抽樣的意義。
簡單隨機抽樣(簡稱SRS)是隨機抽樣中最簡單而又是最基本的一種。它的特點是採用隨機數碼表或抽簽的辦法確定樣本,因此各總體成員都保證有相等的抽取概率。
如果抽取的樣本數量很大,使用純粹的簡單隨機抽樣會有很多困難,因此常常可以採用機械隨機抽樣來代替。
採用簡單(或機械)隨機抽樣的好處是,可以根據概率理論來客觀地估計抽樣誤差的大小。

④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怎麼檢驗

信度的檢驗方法 :重測信度法、復本信度法、折半信度法、α信度系數法。
效度的檢驗方法 :內容效度、構想效度、效標效度。
一、信度系數與信度指數
大部分情況下,信度是以信度系數為指標,它是一種相關系數。常常是同一被試樣本所得到的兩組資料的相關,理論上說就是真分數方差與實得分數方差的比值,公式為:
r(xx)=r^2(xt)=S^2(t)/S^2(x)
公式中r^2(xt)是真分數標准差與實得分數標准差的比值,稱作信度系數,公式為:r(xt)=S(t)/S(x)
可見信度指數的平方就是信度系數。
二、測量標准誤
信度系數僅表示一組測量的實得分數與真分數的符合程度,但並沒有直接指出個人測驗分數的變異量。我們可以用一組被試兩次測量結果來代替對同一個人的反復施測,於是有了信度的另一個指標,公式為:SE=S(x)√1-r(xx)
公式中SE為測量的標准誤,S(x)是所得分數的標准差,r(xx)為測驗的信度系數,從公式我們可以看出測量的標准誤與信度之間有互為消長的關系:信度越高,標准誤越小,信度越低,標准誤越大。

⑤ 什麼是效度檢驗

效度檢驗即檢驗其有效性。

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測量工具或手段能夠准確測出所需測量的事物的程度。效度是指所測量到的結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內容的程度,測量結果與要考察的內容越吻合,則效度越高;反之,則效度越低。效度分為三種類型:內容效度、准則效度和結構效度。

效度,測量工具確能測出其所要測量特質的程度,或者簡單地說是指一個測驗的准確性、有用性。效度是科學的測量工具所必須具備的最重要的條件。

在社會測量中,對作為測量工具的問卷或量表的效度要求較高。鑒別效度須明確測量的目的與范圍,考慮所要測量的內容並分析其性質與特徵,檢查測量的內容是否與測量的目的相符,進而判斷測量結果是否反映了所要測量的特質的程度。


(5)檢測效度的方法有幾種擴展閱讀


效標,即衡量測驗有效性的參照標准,指的是可以直接而且獨立測量的我們感興趣的行為。我們感興趣的行為,就是要預測的行為,這是一個總的觀念,故必須以可操作的測量來確定才有實際意義。

因此有必要把效標細分為兩個層次,其一是理論水平的「觀念效標」,其二是操作定義水平的「效標測量」。

效標效度又稱實證效度,反映的是測驗預測個體在某種情境下行為表現的有效性程度。根據效標資料是否與測驗分數同時獲得,又可分為同時效度(實際士氣高和士氣低的人在士氣測驗中的得分一致性。)和預測效度兩類。

常用的效標包括

1、學業成就:如在校成績、學歷、有關的獎勵和榮譽、教師對學生智力的評定等,常作為智力測驗的效標,也可作為某些多重能力傾向測驗和人格測驗的效標;

2、實際工作表現:是最滿意的效標測量,為一般智力測驗、人格測驗和一些能力傾向測驗的效標;

3、特殊訓練成績;

4、精神病診斷;

5、等級評定:是觀察者根據測驗欲測量的心理特質在被試身上的表現而作出的一種個人判斷。

⑥ 如何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檢驗

信度的檢驗方法:重測信度法、復本信度法、折半信度法、α信度系數法。

效度的檢驗方法:內容效度、構想效度、效標效度。

1、重測信度法

這一方法是用同樣的問卷對同一組被調查者間隔一定時間重復施測,計算兩次施測結果的相關系數。顯然,重測信度屬於穩定系數。

重測信度法特別適用於事實式問卷,如性別、出生年月等在兩次施測中不應有任何差異,大多數被調查者的興趣、愛好、習慣等在短時間內也不會有十分明顯的變化。

2、復本信度法

復本信度法是讓同一組被調查者一次填答兩份問卷復本,計算兩個復本的相關系數。復本信度屬於等值系數。

復本信度法要求兩個復本除表述方式不同外,在內容、格式、難度和對應題項的提問方向等方面要完全一致,而在實際調查中,很難使調查問卷達到這種要求,因此採用這種方法者較少。

3、折半信度法

折半信度法是將調查項目分為兩半,計算兩半得分的相關系數,進而估計整個量表的信度。折半信度屬於內在一致性系數,測量的是兩半題項得分間的一致性。這種方法一般不適用於事實式問卷(如年齡與性別無法相比),常用於態度、意見式問卷的信度分析。

4、α信度系數法

Cronbachα信度系數是目前最常用的信度系數,其公式為:α=(k/(k-1))*(1-(∑Si^2)/ST^2)

其中,K為量表中題項的總數,Si^2為第i題得分的題內方差,ST^2為全部題項總得分的方差。從公式中可以看出,α系數評價的是量表中各題項得分間的一致性,屬於內在一致性系數。這種方法適用於態度、意見式問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總量表的信度系數最好在0.8以上,0.7-0.8之間可以接受;分量表的信度系數最好在0.7以上,0.6-0.7還可以接受。Cronbach'salpha系數如果在0.6以下就要考慮重新編問卷。

5、內容效度

內容效度經常與表面效度(facevalidity)混淆。表面效度是由外行對測驗作表面上的檢查確定的,它不反映測驗實際測量的東西,只是指測驗表面上看來好像是測量所要測的東西;內容效度是由夠資格的判斷者(專家)詳盡地、系統地對測驗作評價而建立的。

6、構想效度

對測驗本身的分析,測驗間的相互比較:相容效度(與已成熟的相同測驗間的比較)、區分效度(與近似或應區分測驗間的比較)、因素分析法,效標效度的研究證明,實驗法和觀察法證實。

7、效標效度

效標,即衡量測驗有效性的參照標准,指的是可以直接而且獨立測量的我們感興趣的行為。我們感興趣的行為,就是要預測的行為,這是一個總的觀念,故必須以可操作的測量來確定才有實際意義。

因此有必要把效標細分為兩個層次,其一是理論水平的「觀念效標」,其二是操作定義水平的「效標測量」。

(6)檢測效度的方法有幾種擴展閱讀:

效度和信度的關系可以用測量值的構成公式O=TSR來理解。

如果測量是完全有效的,即0=T,S=0,R=0,此時測量必然是完全可信的,若量表的信度不足,它也不可能完全有效,因為有O=TR。

如果量表是完全可信的,可以達到完全有效,也可能達不到,因為有可能存在導致誤差,雖然缺乏信度必然缺乏效度,但信度的大小並不能體現效度的大小。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從理論的角度來看,量應具有足夠的效度和信度;從實踐的觀點來看,一個好的量表還應該具有實用性。實用性指量表的經濟性、便利性和可解釋性。

一般來說,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效度都必須建立在信度的基礎上;但是沒有效度的測量,即使它的信度再高,這樣的測量也是沒有意義的。

⑦ 衡量效度的方法有哪些

效度分為內容效度、構想效度和效標關聯效度。測量的各種效度的區別在於各自強調的方面不同。一個測驗可以有多種效度,每種效度視使用者的具體目的而定,因此,一般不存在測驗的統一效度。但各種效度又是相互聯系和補充的。內容效度和構想效度既是效標關聯效度的保證,又須得到它的支持。考察內容效度和效標關聯效度又有助於確定構想效度。

⑧ 效度的評估方法

(content-related validity)
一什麼是內容效度
內容效度指的是測驗題目對有關內容或行為取樣的適用性,從而確定測驗是否是所欲測量的行為領域的代表性取樣。
二內容效度的評估方法
1.專家判斷法; 2.統計分析法(評分者信度復本信度折半信度再測法); 3.經驗推測法 (實驗檢驗)
三內容效度的特性
內容效度經常與表面效度(face validity)混淆。表面效度是由外行對測驗作表面上的檢查確定的,它不反映測驗實際測量的東西,只是指測驗表面上看來好像是測量所要測的東西;內容效度是由夠資格的判斷者(專家)詳盡地、系統地對測驗作評價而建立的。 (construct-related validity)
一什麼是構想效度
指測驗能夠測量到理論上的構想或特質的程度,即測驗的結果是否能證實或解釋某一理論的假設、術語或構想,解釋的程度如何。
二構想效度的估計方法
1.對測驗本身的分析(用內容效度來驗證構想效度)
2.測驗間的相互比較:相容效度(與已成熟的相同測驗間的比較)、區分效度(與近似或應區分測驗間的比較)、因素分析法
3.效標效度的研究證明
4.實驗法和觀察法證實 (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
效標,即衡量測驗有效性的參照標准,指的是可以直接而且獨立測量的我們感興趣的行為。我們感興趣的行為,就是要預測的行為,這是一個總的觀念,故必須以可操作的測量來確定才有實際意義。因此有必要把效標細分為兩個層次,其一是理論水平的「觀念效標」,其二是操作定義水平的「效標測量」。
效標效度又稱實證效度,反映的是測驗預測個體在某種情境下行為表現的有效性程度。
根據效標資料是否與測驗分數同時獲得,又可分為同時效度(實際士氣高和士氣低的人在士氣測驗中的得分一致性。)和預測效度兩類。
常用的效標包括
1、學業成就:如在校成績、學歷、有關的獎勵和榮譽、教師對學生智力的評定等,常作為智力測驗的效標,也可作為某些多重能力傾向測驗和人格測驗的效標;
2、實際工作表現:是最滿意的效標測量,為一般智力測驗、人格測驗和一些能力傾向測驗的效標;
3、特殊訓練成績;
4、精神病診斷;
5、等級評定:是觀察者根據測驗欲測量的心理特質在被試身上的表現而作出的一種個人判斷;
6、效標團體的比較:即找出兩個在效標表現上有差別的團體,比較他們在測驗分數上的差別;
7、先前有效的測驗:一個新測驗與先前有效的測驗的相關也經常作為效度檢驗的證據。
一個好的效標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①效標必須能最有效地反映測驗的目標,即效標測量本身必須有效;
②效標必須具有較高的信度,穩定可靠,不隨時間等因素而變化;
③效標可以客觀地加以測量,可用數據或等級來表示;
④效標測量的方法簡單,省時省力,經濟實用。
效標效度的評估方法
1.相關法:效度系數是最常用的效度指標,尤其是效標效度。它是以皮爾遜積差相關系數來表示的,主要反映測驗分數與效標測量的相關。當測驗成績是連續變數,而效標資料是二分變數時,計算效度系數可用點二列相關公式或二列相關公式;當測驗分數為連續變數,效標資料為等級評定時,可用賈斯朋多系列相關公式計算。
2.區分法:是檢驗測驗分數能否有效地區分由效標所定義的團體的一種方法。算出t值後,便可知道分數的差異是否顯著。若差異顯著,說明該測驗能夠有效地區分由效標定義的團體,否則,測驗是無效的。重疊百分比可以通過計算每一組內得分超過(或低於)另一組平均數的人數百分比得出;另外,還可以計算兩組分布的共同區的百分比。重疊量越大,說明兩組分數差異越小,即測驗的效度越差。
3.命中率法:是當測驗用來做取捨的依據時,用其正確決定的比例作為效度指標的一種方法。命中率的計算有兩種方法,一是計算總命中率,另一種是計算正命中率。
4、預期表法:是一種雙向表格,預測分數排在表的左邊,效標排在表的頂端。從左下至右上對角線上各百分數字越大,而其它的百分數字越小,表示測驗的效標效度越高 ;反之,數字越分散,則效度越低。

⑨ 提高測驗效度的方法有哪些

測驗效度是衡量一個測驗的內容與它所要測量的對象特徵的相符程度的指標。如果一個測驗能夠准確地測量到它所要測量的東西,這個測驗就是有效的。

1、控制系統誤差:系統誤差是影響測驗效度的主要因素。它主要包括儀器不準,題目和指導語有暗示性,答案按排不當(被試可以猜測)等,控制這些因素可以降低系統誤差,提高效度。

2、精心編制測題和測驗量表:首先測題內容要適合測驗目的,如知識性測題就不能全面反映被試的智力水平,它主要測量其知識水平。其次,測題要清楚明了,用語要讓被試理解,排列由易到難。第三,測題的難度和曲分度要合適。

3、嚴格按照測驗程序進行測量,防止測量誤差:要嚴格按照測驗手冊進行測量,不能作過多的解釋,按標准評分,兩次測驗間隔要適當。

4、樣本容量要適當:當樣本容量增大時,樣本對總體的代表性提高,樣本大,被試的內部差異增大,擴大了真分數的方差,使效度提高。樣本容量一般不應低於30。另外,抽樣方法也很重要,一般用隨機抽樣,當群體很大時,可分層抽樣,樣本容量擴大時,其代表性才隨之增大。

提高測驗信度的方法:

1、測驗的難度要適中:難度即測驗的難易程度,當測驗難度太大時,被試得分普遍太低,呈負偏態分布;當測驗難度太小時,被試得分普遍較高,呈正偏態分布。太難太易的測驗都使被試得分差異減小,使實得分數方差減小,從而降低測驗信度。

2、測驗的內容盡量同質:性質相同的測驗內容,對被試也要求相同的能力、知識和技能;而內容不同質的測驗,則要求被試不同的能力、知識和技能。因而為了提高測驗信度,測驗內容應盡量同質。

3、測驗的時間要充分:對某一測驗而言,應保證絕大多數被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測驗;否則,如果被試不能從容回答所有問題,就不能反映被試的真實水平。

⑩ 如何檢測一個問卷的信度和效度

一、信度

1、信度即可靠性,它指的是採取同樣的方法對同一對象重復進行測量時,其所得結果相一致的程度。從另一方面來說,信度就是指測量數據的可靠程度。

2、信度是指測驗結果的一致性、穩定性及可靠性,一般多以內部一致性來加以表示該測驗信度的高低。信度系數愈高即表示該測驗的結果愈一致、穩定與可靠。

3、系統誤差對信度沒什麼影響,因為系統誤差總是以相同的方式影響測量值的,因此不會造成不一致性。反之,隨機誤差可能導致不一致性,從而降低信度。

二、效度

1、效度即有效性,它是指測量工具或手段能夠准確測出所需測量的事物的程度。效度是指所測量到的結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內容的程度,測量結果與要考察的內容越吻合,則效度越高;反之,則效度越低。效度分為三種類型:內容效度、准則效度和結構效度。

2、效度是測量的有效性程度,即測量工具確能測出其所要測量特質的程度,或者簡單地說是指一個測驗的准確性、有用性。效度是科學的測量工具所必須具備的最重要的條件。

3、在社會測量中,對作為測量工具的問卷或量表的效度要求較高。鑒別效度須明確測量的目的與范圍,考慮所要測量的內容並分析其性質與特徵,檢查測量的內容是否與測量的目的相符,進而判斷測量結果是否反映了所要測量的特質的程度。

【測驗的效度】:

效度指測驗的正確性和有效性,即測驗能夠測到被測量對象的真實水平的程度。

通俗講就是,效度指,一個測驗能夠測得出想要測量的東西。

比如,我想測大家的身高,用捲尺測出身高,這就是效度高。但是,我用體重計測大家的身高,這就是效度低、沒效度。

【測驗的信度】:

信度指測驗的可靠性和多次測量結果的一致性程度。

一個好的測驗,測出的數據必須穩定、可靠,多次測量結果要保持一致,這樣才讓人信服。否則就不可信。

通俗講,信度就是一次測量很可靠,再測一次,再測10次,結果都是差不多的。

比如,我用試卷測大家的心理學成績,今天測大家考90分,明天測、後天測,還是90分,這就說明我這份試卷的信度高。

閱讀全文

與檢測效度的方法有幾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打開雞蛋的方法 瀏覽:442
路由vpn怎麼設置方法 瀏覽:467
吊車頭的拉線安裝方法 瀏覽:81
番茄灰霉病治療土方法 瀏覽:424
oppo手機耳線的包裝方法 瀏覽:712
如何尋找正確的工作方法 瀏覽:737
羊布病普遍治療方法 瀏覽:895
研究方法論是誰寫的 瀏覽:532
嬰兒肚子脹怎麼辦有哪些方法 瀏覽:336
蘋果手機的感應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15
香碗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01
北京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瀏覽:792
有哪些方法稀釋油漆 瀏覽:192
可以替代焊錫的sma頭連接方法 瀏覽:476
剪輯視頻的方法 瀏覽:600
如何用化學方法鑒別環己烷和苯胺 瀏覽:547
浙江菜烹飪方法有哪些 瀏覽:390
星戰模擬器怎麼找到自己的家正確方法 瀏覽:776
2020洪災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834
長期失眠睡不著怎麼辦最好的方法 瀏覽: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