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化學方法鑒別苯酚、苯甲酸、水楊酸、乙醯水楊酸
1將碳酸氫鈉加進四種物質的溶液中,無明顯現象的為苯酚,其他均有氣泡(都有羧基);
2加入氯化鐵溶液,顯紫色的為水楊酸(只有他有酚羥基);
3剩下的兩種物質的溶液,均加入濃h2so4,加熱,反應完全後,加入氯化鐵,顯紫色的是乙醯水楊酸
(乙醯水楊酸水解得到水楊酸,酚羥基遇到鐵離子顯紫色,而苯甲酸無此現象)
Ⅱ 乙苯、苯甲酸、苯酚用化學方法怎樣鑒別
先加高錳酸鉀,能褪色的是乙苯和苯酚,無現象的是苯甲酸.再滴加溴水,有白色沉澱生成的是苯酚,沒有沉澱生成的是甲苯.還可以使用三氯化鐵來鑒別,苯酚與三氯化鐵顯紫色,甲苯沒有變化.
Ⅲ 用化學方法區分苯和苯甲酸,乙醛和乙醇
少量水溶解,也可能有丁酮,乙醛能與水混溶,檢測分層的三種物質水溶液的酸鹼性,分層的是苯甲酸和苯甲醛,呈酸性的為苯甲酸,再用新制鹼性氫氧化銅或銀氨溶液檢驗剩餘兩種物質,加熱能產生磚紅色氧化亞銅沉澱或發生銀鏡反應的為苯甲醛
Ⅳ 用化學方法怎樣鑒別苯胺 苯甲酸
加入NaHCO3溶液,其中有氣體生成的是苯甲酸,再加入FeCl3,其中苯酚會有紫色顯出,再加入NaNO2/HCl溶液,進行加熱後有氣體放出的為苯胺,最後的剩下為甲苯。
苯胺為無色油狀液體,臭味、易溶於乙醇、苯、乙醚、氯仿等有機溶劑,苯胺以硝基苯為原料人工合成,在印刷、紡織工業、橡膠、塑料生產中接觸,容器破碎。
(4)用化學方法鑒別苯酸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操作注意事項: 密閉操作,以提供足夠的局部通風。 盡可能機械地、自動地操作,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訓練,並嚴格遵守操作程序。
建議操作人員佩戴半面罩、護目鏡、透氣工作服和橡膠防油手套。 遠離火源和熱源。 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使用防爆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蒸汽泄漏到工作場所的空氣中。 避免接觸氧化劑和酸。
裝卸時應輕裝輕卸,以防止包裝和集裝箱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設備和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Ⅳ 用化學方法鑒別甲酸,苯甲酸,2-丁酮酸
(1)加銀氨溶液,有銀鏡現象的是甲酸。因為甲酸一側是醛基。
(2)將剩下的兩種加溴水(或者其他鹵素溶液),能使其褪色的是2-丁酮酸。因為2-丁酮酸有阿爾法氫,被鹵素取代生成鹵仿。
(3)進過1
2
處理沒產生現象的是苯甲酸。
Ⅵ 用化學方法鑒別苯酚、苯甲酸、水楊酸、乙醯水楊酸
乙醯水楊酸的結構簡式為:oh(c6h4)cooch3;水楊酸的結構簡式為:oh(c6h4)cooh;苯酚的結構簡式為:c6h5oh;水楊酸和苯酚都具有酚羥基,遇三價鐵離子會發生顯色反應,故先可用fecl3溶液去鑒別,無明顯現象的是乙醯水楊酸;再向顯紫色的水楊酸和苯酚中分別加入nahco3溶液,有氣泡產生的為水楊酸,無明顯現象的是苯酚。
Ⅶ 用化學方法鑒別苯甲酸、苄醇、苯酚
先取少量三種物質分別放入三支試管中,各加入NaHCO3溶液,產生氣泡的是苯甲酸,其餘兩種是苯酚、苄醇,然後向剩餘兩種物質分別加入FeCl3,產生有顏色絡合物的是苯酚,剩下的就是苄醇。
碳酸氫鈉和苯甲酸反應方程式為:C₆H₅COOH+NaHCO₃=C₆H₅COONa+H₂O+CO₂↑
苯酚與氯化鐵的顯色反應用於苯酚的定性鑒定,其反應原理是:FeCl₃+6C₆H₅OH===H₃[Fe(C₆H₅O)₆]+3HCl,苯酚負離子和三價鐵形成配合物。
(7)用化學方法鑒別苯酸擴展閱讀
苯酚可吸收空氣中水分並液化,有特殊臭味,極稀的溶液有甜味,腐蝕性極強。化學反應能力強,與醛、酮反應生成酚醛樹脂、雙酚A,與醋酐;水楊酸反應生成醋酸苯酯、水楊酸酯。還可進行鹵代、加氫、氧化、烷基化、羧基化、酯化、醚化等反應。
苯酚在通常溫度下是固體,與鈉不能順利發生反應,如果採用加熱熔化苯酚,再加入金屬鈉的方法進行實驗,苯酚易被還原,在加熱時苯酚顏色發生變化而影響實驗效果。
在一支試管中加入2-3毫升無水乙醚,取黃豆粒大小的一塊金屬鈉,用濾紙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入乙醚中,可以看到鈉不與乙醚發生反應。然後再向試管中加入少量苯酚,振盪,這時可觀察到鈉在試管中迅速反應,產生大量氣體。
這一實驗的原理是苯酚溶解在乙醚中,使苯酚與鈉的反應得以順利進行。
Ⅷ 用化學方法區別苯,甲苯,苯甲酸和苯乙酮
銀氨試液→將苯甲醛區別出來(銀鏡反應)
加入碘的鹼性溶液(碘仿反應)→將苯乙酮區別出來(生成黃色的不溶物CH3I)
加入酸性高錳酸鉀試液→將甲苯區別出來(紫紅色的高錳酸鉀試液褪色)
剩下的就是苯了
Ⅸ 如何用化學方法鑒別丙酮酸,苯甲酸,水楊酸,甘氨酸
鑒別丙酮酸,苯甲酸,水楊酸,甘氨酸方法如下:
1、用酸鹼指示劑。能使其變色的是丙酮酸、水楊酸,不變色的是乙醇、苯甲醛、苯乙酮。
4、加銀氨溶液,苯甲醛發生因鹼反應,苯乙酮不能。
(9)用化學方法鑒別苯酸擴展閱讀:
1、丙酮酸是一種酸性較弱的有機酸, 分子中同時具有羰基和羧基兩個官能團, 它除具有羧酸和酮的性質外, 還具有α- 酮酸的性質, 是最簡單的α- 酮酸(屬於羰基酸)。丙酮酸是體內產生的三碳酮酸, 它是糖酵解途徑的最終產物, 在細胞漿中還原成乳酸供能, 或進入線粒體內氧化生成乙醯CoA, 進入三羧酸循環, 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完成葡萄糖的有氧氧化供能過程。丙酮酸還可通過乙醯CoA 和三羧酸循環實現體內糖、脂肪和氨基酸間的相互轉化, 因此, 丙酮酸在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聯系中起著重要的樞紐作用。、
2、苯酚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苯酚鈉,蒸餾脫水後,通二氧化碳進行羧基化反應,製得水楊酸鈉鹽,再用硫酸酸化,而得粗品。粗品經升華精製得成品。原料消耗定額:苯酚(98%)704kg/t、燒鹼(95%)417kg/t、硫酸(95%)500kg/t、二氧化碳(99%)467kg/t。
3、其制備方法是由苯酚鈉鹽與二氧化碳羧基化後再經酸化而得。用苯酚及液體燒鹼製成苯酚鈉鹽溶液,真空乾燥,然後於100℃下慢慢通入乾燥的二氧化碳,當壓力達到0.7~0.8MPa時,停止通二氧化碳,升溫至140~180℃。反應完畢後加清水,使水楊酸鈉鹽溶解後進行脫色、過濾,再加硫酸酸化,即析出水楊酸,經過濾、洗滌、乾燥即得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