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手拍攝短視頻及Vlog干貨,器材、技巧匯總
本文總共2300字左右,閱讀需要十分鍾。僅需十分鍾就可以幫你解決所有拍攝相關問題,小白就可以根據文章實操。
一、器材准備:
拍攝所需要的器材並不多,一般情況下,我們僅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但是為了燈光效果以及角度等問題,需要支架補光燈等。
手機拍攝:手機、手機三腳架、桌面三腳架、補光燈
相機拍攝:單反/微單、搭配鏡頭、相機三腳架、補光燈
二、解析度和幀率:
(1)什麼是解析度呢?
我們經常會聽到720p、1080p、4k等數值,這些數值直接影響我們視頻的清晰度和畫質。他們的清晰度以及畫面質感依次增大。所以在拍攝視頻時,一定要選擇用1080p和4k拍攝!
(2)什麼是幀率呢?
fps就是幀率,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1s連續播放24個畫面,這24個畫面就會動起來。而這個數值越高,也就是意味著這條視頻更加的流暢。比如說,一個幀速率是6fps的視頻,也就是1s拍攝60個畫面,畫面越多越流暢,其實在正常的情況下拍攝60fps也就足夠了!
手機設置:1080p 幀率30fps。
相機設置:1920*1080p或者4K 幀率25fps。
三、視頻如何對焦:
(1)手機拍攝:
手機對焦問題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都是相機自動對焦,我們也可以手動點擊屏幕自由選擇畫面對焦點。
(2)相機拍攝:
自動對焦:指的是相機自動根據拍攝的畫面,選擇對焦點。拍攝時相機會自動識別人臉,並對人臉進行追焦,不過也會有追焦不準的時候,不適合拍攝運動或者多個畫面多個主體的場景。
手動對焦:手動顧名思義就是根據畫面拍攝的主體,手動選擇對焦點,這樣能夠保證主體對焦的准確性。如果是一個視頻的拍攝,難度會大一點可以盡可能的固定鏡頭來拍攝。
四、景深:
景深簡單來說就是看畫面里有沒有虛化,有虛化就是淺景深,沒有虛化就是深景深。
(1)手機如何拍虛化:
蘋果和安卓的手機,目前都有人像或者大光圈效果。可以直接拍出主體清晰,背景虛化的視頻。
(2)相機如何拍虛化:
虛化主要靠大光圈和焦段,可以選擇光圈在f2.8以下的鏡頭。例如f1.8 f1.4光圈,也可以通過長焦鏡頭變成焦實觀虛效果。例如18-200mm的鏡頭,但是變焦到200mm也是可以拍出背景虛化效果的。
五、構圖:
遠景:遠景一般是用來表現遠離攝像機的環境全貌,展示人物及周邊廣闊的空間環境,自然景色和群眾活動的大場面鏡頭,通常用於介紹環境,抒發情感。
全景:全景的畫面信息比較多,包括空間結構,演員的大幅動作,多人進行表演。主要是表現人物全身,活動范圍較大。體型、衣著打扮、身份交待的比較清楚,全景畫面比遠景更能夠全面地詮釋人物與環境之間的密切關系。
中景:中景可以清晰拍攝人物的肢體動作,主要取景為成年人的膝蓋部分。畫面也會拍攝到部分場景,但是畫面的主體還是會以人物為主。但是會簡單的交代一點拍攝環境。
近景:大概拍攝人物胸部以上的畫面。可以清楚的捕捉人物的面部表情,而且能清楚的看清楚人物的細節動作,畫面中心會落在演員的臉上,特別是眼神上。畫面構圖要求盡量簡單一點,,避免雜亂的背景搶奪視線,可以結合虛化背景拍攝。
特寫:畫面上方通常頂到演員頭頂,地步剛好卡在演員肩膀往下,露出袖子,能細微地表現人物的面部表情及喜怒哀樂。
微距:微距鏡頭是一種特殊鏡頭,主要用於拍攝十分細微的物體。而微距攝影追求的目的也是力求將主體的細節纖毫畢現的表現出來,把細微的部分巨細無遺的呈現在觀眾眼前。。比如說拍攝眼睛、拍攝手部動作、拍攝一朵小花等等,特寫鏡頭用來拍攝有意境的畫面,微距鏡頭也能承擔豐富畫面的作用。
六、拍攝角度:
(1)平拍:
例如以人物為中心,攝像機和人物的頭部處於同一個水平線上,繞著人物,讓人物保持靜止,相機沿著圓弧方向移動,一路就可以得到人物的正視圖,左視圖,後視圖和右視圖3/4側面圖。
是以故事中最常見的角度,給觀眾提供演員的正面和情緒的視角,還給畫面增加了一種空間維度,通常情況下,攝像機和鏡頭在拍攝時,應該與被拍攝主體在統一水平線上,這樣觀眾就可以平等的跟角色建立起聯系。
(2)俯拍:
從更高的位置拍攝演員或者動作,會給觀眾一種感覺,她們可能看到的人物,比較弱小、卑微,又或者目前正處於弱勢的位置。
如果俯拍代表了另一個角色的視角,那麼其中的寓意就是,這個演員在故事中的地位更高,或者正在蔑視另一個角色。
(3)仰拍:
仰拍意味著,是從低角度去觀察,這時人或物非常有存在感,或者在故事裡,這個角色正在占據上風,作為一個視覺鏡頭,仰拍角度一位則,從低角度觀察的人物比較弱小,或者他正處於一個妥協讓步的位置。
七、短視頻/vlog分鏡頭:
拍攝vlog並不會像電影、電視有那多的鏡頭,vlog更像是生活記錄,由很多的生活故事碎片組成。但是視頻也會有自己的主體和風格節奏。
第一步,定選題:首先需要清楚拍攝一條什麼風格、什麼類型的短視頻,將決定器材和場景的選擇。風格的話可以是拍攝日常生活、美妝教程、旅行日記、開箱測評等等。
第二步,定拍攝事件:根據我們選題和場景,我們需要確定拍攝的事件是什麼。比如起床梳妝打扮、喝咖啡、出門逛街等等,這些大致就是我們需要拍攝的內容。
第三步,寫分鏡頭腳本:根據大綱寫的文字版分鏡頭,這里需要詳細寫明如何拍攝,拍攝哪些鏡頭,可以提高效率,避免出現重復鏡頭的現象。而且後期也可以根據分鏡頭腳本的內容來進行剪輯,也就避免了,拿到素材兩眼一抹黑不知道該如何操作的尷尬處境了。
第四步,按照腳本進行拍攝:根據自己前期製作的分鏡頭腳本,按照一步步來進行拍攝,也可以按順序多拍幾個素材,這樣後期選擇的空間會大很多。
以上就是秋晨學姐給大家分享的新手該如何拍攝短視頻的干貨,有問題留言給我,看到會一一解答~
❷ 怎麼做好Vlog視頻有什麼技巧
你的內容是否獨特、有趣、能引人共鳴,除了你的視頻內容優質外,核心呈現方式還是文案,其他就是視頻畫面節奏與音樂匹配度,選擇合適的音樂,再通過合理的剪輯就能製作出水準不低的Vlog。可以上PizzaBGM看看,上面提供可視化選曲,照它給出的音樂類型找類似的就解決了。
❸ 請查收,這是你的微電影Vlog創作指南 | 簡課程
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設備的普及、互聯網的發展,拍攝短片甚至電影已經不再普通人遙不可及的事。微電影、Vlog、搞笑小視頻充斥著各個視頻網站,平民化的視頻拍攝已然廣泛流行。但電影拍攝有著極強的專業性,需要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作為我們普通大眾如果想拍攝和剪輯一些入門影像作品應該需要了解和掌握哪些知識呢?
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改造愛迪生的「電影視鏡」,採用十字輪結構解決了影片間歇運動的問題。1894年底,他們發明了第一台電影放映機,成為了電影發明者。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首次播放影片,這一天成為電影誕生日。在電影發明初期,影片都只有幾分鍾,這些電影可以說是微電影和Vlog的鼻祖。
微電影一般指微型的電視電影短片,視頻博客(video blog,簡稱 vlog),源於「blog」的變體,意思是「視頻博客」,也稱為「視頻網路日誌」。它們都具有「短、平、快」的特點,一般在五分鍾以內,一分鍾左右的也比較常見。根據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為:廣告宣傳類、新聞記錄類、劇情故事類、音樂舞台類。根據主題不同又可以分為:勵志激情片、幽默搞怪片、時尚潮流片、情感故事片、科幻懸疑片等等。在拍攝的時候我們要清楚自己拍攝的類型,從製作難度講,一般大眾因為拍攝資金的原因,建議傾向於生活故事類,盡量減少特效使用(太五毛了也尷尬)。科幻類、場面較大、人數較多的故事類型也並不適合。所以我們要清楚一個大前提,我們拍攝微電影、Vlog是有很大局限的,不能天馬行空。
需要一個怎麼樣的團隊?
微電影、Vlog製作的發起人在人員配備上,最早應該確定的是導演、攝影和剪輯等主創人員,明確好崗位分工。其他重要崗位還包括:製片人(搭建並管理整個影片製作組),監制(監督影片製作,保證影片質量),導演(團隊核心,負責統籌影片拍攝,做好選角並指導演員表演),編劇(完成劇本,協助導演完成分鏡頭劇本),演員或主持人(根據導演和劇本要求,完成角色表演)。還有攝影師、燈光師、場記場務、錄音師、美術布景師、化妝造型師、音樂作曲、剪輯後期等工作崗位。
其中微電影團隊一般在10人以內,製片人、監制、導演和編劇合並為1人,攝影和燈光合並為1人、場務、場記、布景合並為1人,錄音、音樂、剪輯、後期合並為1人。簡而言之,4人拍攝是保證正常拍攝最精簡配置,再加上3-6名演員,這也是最常見的微電影團隊。當然甚至還有單兵作戰,編、導、攝、剪、演都有一個人承擔的。
整個工作流程應該是怎樣的?
主要包括前期策劃准備、中期現場拍攝、後期剪輯製作和發布發行。
前期策劃准備:
成立攝制組、資金預算、籌集和贊助、創作劇本、確定演職人員、制定拍攝計劃、考察選取場地和購買道具布景等。其中核心是劇本,一個劇本的好壞決定了一部微電影和Vlog的成敗。導演根據劇本進行文字分鏡頭劇本,作為導演應當用蒙太奇思維來設計編寫腳本、分鏡頭劇本,隨後攝影師根據文字設計製作攝影分鏡頭劇本。主創人員在方方面面都要制定詳細的拍攝計劃,將角色、劇本、服裝租借、內外景布置、日程安排、食宿等都安排好,等最終演員敲定到位後,再開會頭腦風暴整個拍攝計劃,確保大家達成一致,然後分工部署,分頭行動。
中期現場拍攝:
拍攝現場有三個核心人物,一是導演,他主要引導調動演員每次表演,監控攝影師的每一個鏡頭,處理和控制現場工作流程。二是攝影師,他的專業化水平決定了影片畫面效果,能否准確使用鏡頭、景別、虛實效果、白平衡等等,實現預先要達到的效果。三是演員或者主持人,演員的動作表情和自然流暢的聲音,決定了影片的人物魅力。當然,現場收音也是非常關鍵的,不可忽視,一般內置麥很難實現立體聲效果。
豆瓣9.2分的法國微電影《調音師》
印度改編電影今年也掀起一陣熱潮
後期剪輯製作:
現場拍攝結束後,就要開始進行剪輯,通過剪輯軟體進行粗剪、精剪、配音、配樂、字幕、特效等製作。第一步將素材拷貝到電腦,然後利用時間地點機號順序編號整理。第二步根據導演確定的文字腳本和分鏡頭腳本,設計工作流程和編輯台本。第三步從視頻影像素材中挑選優良鏡頭畫面按照腳本的結構順序安排組接畫面,獲得第一稿影片。第四步精心調整影片素材,有了正式稿影片。第五步加上解說配音、配樂、字幕、片頭片尾等,最終形成完整影片。
發布發行:
咱們作為大眾的小眾,發布發行都靠自己啦。影片完成以後通過視頻網站發布傳播,進入公眾視野。
有哪些拍攝要點是需要注意的?
(一)蒙太奇:
蒙太奇(mentage)是法文音譯,指的是將不同的鏡頭有機地組織、剪輯在一起,使之產生連貫、對比等聯系和快慢不同的節奏,從而表現出新的情節內容和藝術效果的組合方式。
見過一個例子就是中國漢字,是典型的蒙太奇組合。吠、淚、鮮等字,將不同的特寫鏡頭放到一起,就達到了表現效果。列舉A笑、B手槍指頭、C哭。A-B-C就是體現一個人被嚇到了。C-B-A,就是他勇敢地面對了。因為組合不同,產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蒙太奇的分類:
1.敘事蒙太奇:交代情節、展示事件。按照時間順序、因果關系組合鏡頭、場面和段落,引導觀眾理解劇情。
包括平行蒙太奇,適用於多條時間線、故事線並行,交替畫面,營造緊張氛圍。交叉蒙太奇:將不同時間多條情節線迅速頻繁地剪輯到一起,最後回合到一個點,加強矛盾沖突的尖銳性。顛倒蒙太奇:打亂結構,先展示故事的現在狀態,再回去介紹故事的始末,常藉助疊印、畫外音、旁白等轉入倒敘。時間的回顧和推理一般都已這種方式呈現。連續蒙太奇:一般自然流暢的介紹單一情節線索,有節奏地連續敘事。一般一部電影都是多種蒙太奇交混使用,相輔相成。
2.表現蒙太奇:表現蒙太奇以鏡頭對列為基礎,通過相連鏡頭在形式或內容上相互對照、沖擊,從而產生單個鏡頭本身所不具有的豐富含義,以表達某種情緒或者思想。其目的在於激發觀眾的聯想,啟迪觀眾的思考。
包括抒情蒙太奇:往往在一段敘事場面之後,恰當地切入象徵情緒情感的空鏡頭,一般這些畫面與劇情無直接聯系。心理蒙太奇:畫面組接來表現人物的夢境、回憶、閃念、幻覺、遐想、思索等精神活動。聲畫一般有強烈的主觀性。隱喻蒙太奇:通過鏡頭和場面的對列,含蓄而形象地表達創作者的某種寓意,但要避免牽強附會。對比蒙太奇:通過內容上的強烈對比,產生相互沖突作用,常見的有貧與富、生與死、勝利與失敗等等,可以是內容性質上的,也可以是景別、色彩、動靜等形式上的。
是吳彥祖主演的的動作懸疑微電影
凱迪拉克廣告《一觸即發》
(二)分鏡頭設計:
把劇本做好是最為核心的,劇本和小說有著非常大的差異。小說注重文學性和可讀性,用大量文字表現人物心理和故事情節,可以獨立欣賞。而劇本則是傾向於以對話和情節推動,一個好的劇本,時間和空間要集中,矛盾沖突要尖銳、人物性格要典型、結構設計要緊湊。
近期讀過一些更加專業的劇本創作相關的書籍,本部分將在單獨的一篇推薦文字中詳細介紹。在此主要講分鏡頭設計。鏡頭又分為支點鏡頭(用來點題、釋義)、交代鏡頭(修飾說明、交代背景關系)和過渡鏡頭(前兩者之間的鏡頭)。編制分鏡表,主要包括景別、方位、長度、畫面內容、解說詞、音樂、效果、備注。拍攝分鏡頭考慮,攝影機位置、景別、角度、是否要中斷換位置。敘事方面,用誰的視角,我們與拍攝對象的關系,需要變換視角嗎?
分鏡頭劇本例:
(1)某地/內景還是外景,天氣
介紹分鏡頭描寫的情節,主要有場景情況,人物動作和對白。
…………(2)(3)
(三)攝影常識:
硬體方面,我們至少需要3台以上同品牌的單反或者攝像機、音效卡、調桿話筒、監聽耳機、列印機。有條件還可以租一台無人機(拍一些航拍素材),主要作為開頭結尾或者轉場使用。
攝像機分為家用級、專業級和廣播級。現在的照相機尤其是單反感光元件大,能夠更換鏡頭,成像素質好,相對成本也比較低。不過,現在的手機的攝像功能也可以實現基礎的拍攝需要。清晰度分為標清(480p)、高清(720p)、全高清(1080p)和4K等視頻格式。焦距分為長標短焦距,根據焦距鏡頭,又分為標准鏡頭、廣角鏡頭和長焦距鏡頭。畫幅主要有全畫幅、APS-H、APS-D、4/3系統、4X以上。快閃記憶體卡有CF\SD\XD卡。
專業攝影機往往有兩個以上的聲音採集聲道,這樣可以分別錄取不同種類的聲音,實現更為逼真、立體的聲音效果。除了攝影機的錄音以外,還有專業錄音設備,主要有電腦、錄音軟體、錄音機、話筒、音效卡、話放、挑桿、防風籠、儲存器等部件組成。主要用於大中型影片拍攝。還有就是外置話筒來採集聲音,抗干擾、靈敏度遠遠大於內置話筒。錄音過程語言聲音要近距離錄制、語言優先於音響、畫內音優先於畫外音。
攝影還需要一些輔助設備:穩定器材如三腳架和獨腳架,斯坦尼康減震器。保證拍攝場景需要的,搖臂和軌道。鏡頭附件主要是濾鏡:密度鏡(避免過曝、保證大光圈)、漸變濾鏡(有深淺區域的變化,用來平衡畫面亮度差別很大的場景)、偏振濾鏡(過濾偏振光的雜亂干擾)。還有遮光罩和遮光斗,遮擋不參與成像的雜光,也可以起到保護緩沖作用。便攜照明燈包括機頭燈和小型閃光燈。
拍攝素材起幅和落幅要預留五秒鍾,拍攝要注重穩定、准確、平直、勻速、長度。長度方面一般來說,特寫鏡頭2-3秒鍾,中近鏡頭3-4秒,全景6-7秒,大全景6-11秒。鏡頭太長太短都不好。
手動對焦與虛實轉換,自主改變畫面中人和物原來的清晰效果。還有搖鏡頭、推鏡頭、慢動作、快動作也是常見的拍攝方法。景別主要有遠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寫。拍攝高度有平角度、俯角度、仰角度。這些要在拍攝中認真選擇,豐富使用。
在後期製作中有哪些要點?
一台高性能電腦(安裝剪輯軟體)必不可少,後期編輯軟體主要有:After Effect、Adobe premeire、Vegas、繪聲繪影、微軟和蘋果自帶的剪輯軟體等。後期編輯要點:採集和拷貝素材,研究和分析腳本,挑選合適鏡頭。精心調整畫面,配音字幕合成,輸出完成作品。
鏡頭組接方面格外要注意:1.素材之間要協調(畫面亮度、色彩、情節);2.動靜之間要緩沖;3.動接近,近接動(主體運動、客體靜止,主體靜止,客體運動);4.選好動作剪接點(切忌前後鏡頭動作重復)5.遵守「軸線規律」(人物多方向和來回運動時,要注意有一個軸線主導,以保證主題方向和位置的統一匹配,如對話鏡頭,人物在右邊就應該保持右邊,避免跳軸);6.避免同鏡頭(前後兩個鏡頭在景別和視角上應有顯著變化,切忌同主體、同景別、同視角直接組接,否則畫面變化不大,會出現令人反感的「跳幀」效果。)
一些常見的轉場方法要注意:無技巧轉場(直接切換)。運動轉場:藉助人物、動物或者其他一些交通工具等動作,作為場景或者時空轉換的手段,大多強調的是前後段落的內在關聯性。相似性因素轉場。利用特寫轉場,特寫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時空或者段落轉換的視覺跳動。空鏡頭轉場,利用景物來過渡,實現間隔轉場。主觀鏡頭轉場,前一鏡頭是人物,後以鏡頭是人物看到的場景或者所思之物。
轉場技巧方面:漸隱、漸顯、疊入、疊出、劃入、劃出、甩切(一種快閃轉換鏡頭,畫面呈現模糊不清的流線)。還有虛實互換,清晰和模糊之間相互切換。畫面定格。
最後是特效製作,一般最常用的是摳像技巧。要求在綠布景前表演並完成拍攝,後期將綠色拍攝區域摳掉,然後將需要的場景合成。復雜的後期特效,建議找專業公司。當然最好的狀態就是忘記招式,著手拍起來吧!▩
❹ vlog怎麼拍
只需要手機或者相機進行錄像即可,很多自媒體朋友和Vlog拍攝者會自由分享拍攝的視頻,有時需要通過後期錄音來對視頻進行解說或者配音,這時候需要將視頻和錄音一起合成,操作方法如下。
1、首先打開Pr,在左下角的項目預覽框中雙擊直接插入視頻和音頻文件。
相關定義:
vlog中文名微錄,是博客的一種類型,全稱是video blog或video log,意思是視頻記錄,視頻博客、視頻網路日誌,源於blog的變體,強調時效性,vlog作者以影像代替文字或相片,寫個人網志,上傳與網友分享。
YouTube平台對vlog的定義是創作者通過拍攝視頻記錄日常生活,這類創作者被統稱為vlogger。
❺ 拍vlog不露臉的方法 你學會了嗎
1、在拍視頻時就注意不露臉,把器材遠離臉部,拍其他角度。
2、在後期的時候可以人工剪輯,把露臉的部分截掉。
3、或者買個面具頭套。
4、如果是照片,就截圖,把上半部分,頭部截掉。
❻ 怎麼拍vlog才可以
怎麼拍vlog才可以
怎麼拍vlog才可以,你知道嗎?在生活中,近幾年怎麼拍vlog才可以越來越火,很多的人都在拍vlog,vlog的拍攝方法很簡單,拍攝的質量高就有可能有可觀的收益,下面一起去看看怎麼拍vlog才可以。
一、vlog怎麼拍
1、拍攝前准備
首先你需要有一部手機,當然如果相機也是可以的,只不過手機方便快捷,而且像素也並不差~一個穩定器支架,支架可以讓我們自拍的時候取景更廣,錄像時也不會因為走路顛簸導致畫面不穩。
2、如何拍出有趣的內容
如何拍出有趣又吸引人的視頻內容,這才是vlog的重中之重,螞蟻總結了一下,大致可以分成兩部分
(1)優質內容
內容決定了視頻的播放量,能否讓人有看下去的動力,這是很重要的一點。錄制視頻的時候不要什麼都拍,太多的無用素材會給後期剪輯增加負擔。
要想明白別人為什麼要看你的vlog,無非兩個原因,一個是了解你的生活,二是看自己沒有見過、吃過的東西,所以新鮮感很重要。
(2)鏡頭語言
如果展現畫面也很很重要的一點,好的鏡頭語言會讓你的視頻內容更吸引人。接下來螞蟻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些常用的運鏡方法~
一鏡到底,電影中常用這種方法,剪輯時搭配停頓的慢鏡頭,節奏感更強。
3、後期如何剪輯
剪輯也是vlog中很重要的一步,現在很多軟體都可以在手機上剪輯視頻,像VUE、貓餅、一閃......操作簡單也很好上手。
二、怎麼拍一天的日常vlog
1、確定主題,講好故事
國外知名的vlogger Casey Neistat有一句名言:「故事才是最重要的」。比起HBO電視劇導演的身份,他更為人所知的是Youtube的第一網紅Vlog 博主。他所拍攝的vlog,有著明確的'主題,故事性和個性同樣突出。他的內容和剪輯技巧也成為了國內很多vlogger的標桿和模仿對象。
所以,想要拍出真實有趣的vlog,就要學會講好你的故事,主題不限,但是一定要專一且明確,讓觀眾能更好的理解你的想法。
2、道具准備
相對於新手,我們更推薦大家使用隨身攜帶的手機來進行 Vlog 創作。在手機功能日益強大的今天,手機相機已經完全可以滿足我們日常拍攝 Vlog 需求了。
但是在拍攝中,難免會遇到「抖手黨」的 Vlogger 們,拍出來的鏡頭也或多或少帶有「節奏感」的跳動,這個時候一個手機穩定器就可以幫助到你,穩定器拿在手,手抖煩惱就沒有了。
3、後期剪輯
這一步非常重要,就算你收集了很多高質量的素材,但是後期不到位,剪輯混亂,同樣達不到的好的效果。現在有很多的功能強大的視頻後期軟體,作為新手來說,可以多藉助這些相關軟體進行創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互聯網能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體驗,視頻博客確實則是我們現在每天都會接觸的,類似於抖音、快手、皮皮蝦這些都是具有代表意義的視頻博客的軟體,相信每個人人手都離不開軟體。
1、製作手法簡單
vlog火的原因,其實是因為製作比較簡單,包括視頻的拍攝、後期的剪輯,主要的內容只是用設備錄一下視頻就可以了,非常的生活化;並且vlog主要是分享生活、體驗等,因此後期剪輯不需添加很多東西,字幕、註解就可以了。
2、市場需求
目前社會正在處於一種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很多年輕人更容易通過vlog了解信息。尤其是明星類的vlog還能拉近明星和普通人之間的距離,能在短短幾分鍾的視頻中,了解到很多的東西,屬一種快消息模式,因此受到很多人喜愛。
3、收益可觀
vlog其實屬於一種新興產業,甚至很多人以拍攝vlog為職業,成為一名職業vlogger。vlog的火爆和它所帶來的收益也是有關的,只要vlog內容質量好,就可以吸引粉絲和流量,就能夠為自己帶來可觀的利益,這是一種新興職業。
❼ 如何用手機拍vlog
手機自拍有很多技巧,具體如下:
一、自拍時向前稍微傾斜鏡頭
vlog之所以在年輕人中流行,是因為它能充分展現不同人群的個性。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偏好,所以實際編輯的vlog具有很強的主觀色彩。還可以利用其長焦距拍攝視頻,實現主體的突出刻畫。此外,在拍攝一些照片時可以大大提高創作的靈活性。
四、使用延時攝影反映時間的流逝
在反映從一個場景到另一個場景經過了很長時間時,可以使用延時攝影來強化時間的流逝感。有專門的延時攝影模式,我們不用後期就能拍出延時攝影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延時攝影是最好將手機使用三腳架固定,以獲得最優的畫面效果。
❽ 新手怎麼拍微錄vlog
1.拍攝前准備
首先你需要有一部手機,當然如果相機也是可以的,只不過手機方便快捷,而且像素也並不差~一個穩定器支架,支架可以讓我們自拍的時候取景更廣,錄像時也不會因為走路顛簸導致畫面不穩。
其次要確定視頻的內容,是旅行還是生活日常?第一次拍攝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別的vlog博主,先從模仿開始,摸清vlog的套路。如果面對鏡頭說話會有一些不好意思,也沒關系,可以先從不帶人聲,使用純背景音樂vlog做起。
2.如何拍出有趣的內容
如何拍出有趣又吸引人的視頻內容,這才是微錄vlog的重中之重,總結了一下,大致可以分成兩部分:
1)優質內容
內容決定了視頻的播放量,能否讓人有看下去的動力,這是很重要的一點。錄制視頻的時候不要什麼都拍,太多的無用素材會給後期剪輯增加負擔。
要想明白別人為什麼要看你的vlog,無非兩個原因,一個是了解你的生活,二是看自己沒有見過、吃過的東西,所以新鮮感很重要。我們可以拍拍美景,可以分享美食,也可以拍下一些搞笑的片段,盡量從第三人的視角去想什麼樣的內容更有趣,最忌諱流水賬一樣的啰里啰嗦的內容,每次看到這種vlog,10秒之內立馬關閉。彷彿回到上學時,老師在講聽不懂的「天書」,讓我昏昏欲睡。
2)鏡頭語言
如果展現畫面也很很重要的一點,好的鏡頭語言會讓你的視頻內容更吸引人。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些常用的運鏡方法:
①一鏡到底,電影中常用這種方法,剪輯時搭配停頓的慢鏡頭,節奏感更強。
②主體跟隨,這種畫面就需要讓你的朋友幫忙了~移動的時候一定要保持穩定哦。
③慢鏡頭,適合拍攝一些唯美的畫面。
④延時效果,只需要把手機固定好拍攝幾分鍾,再用加速效果播放就OK啦~
當然除了這些,還有很多種運鏡方法,用它們來過渡畫面,可以讓你的視頻更豐富多彩~
3.後期如何剪輯
剪輯也是微錄vlog中很重要的一步,現在很多軟體都可以在手機上剪輯視頻,像VUE、貓餅、一閃......操作簡單也很好上手。
如果你是高畫質黨,也可以用更專業的PR來剪輯~總之大家根據需求來選擇剪輯工具就OK。
接下教你一招最簡單的剪輯方法,選好背景音樂後,根據音樂的節奏點來切換畫面~這樣看起來畫面會流暢很多,也不會生硬死板。每個空鏡頭的時長最好不要超過5s哦,時間太長會略顯無趣。
4.好的分享平台
最後重中之重的就是選擇一個好的平台,畢竟辛辛苦苦製作完的vlog沒人看也是白搭。這里推薦微錄app,一款專注於做vlog社交的平台,不僅有海量國內外優秀vlog,還有很多學習如何製作vlog教程,同時還能和眾多優秀微錄主vlogger進行交流!
❾ vlog拍攝技巧教程 vlog實用拍攝技巧
1、原地跳躍轉場。拍攝方法:主角在第一個場景的畫面正中憑空跳一下,在第二個場景重復跳躍動作,將兩段素材主角跳至最高點的地方作為剪輯點拼接,就能得到這個轉場效果。由於空間最高點的停留時間很短,剪輯時可以分別將主角跳至最高點的那0.1秒選出,微調慢速,這樣會讓最高點的瞬間更明顯。
2、旋轉鏡頭轉場。拍攝方法:分為兩個場景,在場景一中,主角站在畫面正中,攝像機順時針180°,場景二中,按相反方向旋轉剩下的180°,隨後將兩段素材拼接。
3、物體遮擋轉場。拍攝方法:用畫面中的某個物體或是固定部位(比如背包,手掌)擋住鏡頭,當鏡頭離開時,轉換到另一個畫面,再把物體從鏡頭上拿開並輕微退後。就像跟觀眾互動一樣,遮住觀眾的眼睛,下一秒就是不一樣的畫面。
4、縮放轉場。拍攝方法:通過手持雲台側面的變焦滑桿功能,進行平滑變焦放大,後期加快變焦速度,接到航拍的畫面,這樣操作讓人有種沖向天空的錯覺,這是常用的平地畫面接航拍的轉場效果。
5、穿透物體轉場。拍攝方法:首先,找到一扇玻璃門,主角站在門後,攝影師站在門前1米處,隨後女主角快速沖向玻璃門,造成後半段有輕微運動模糊的效果。其次:再換到戶外場景,攝影師同樣快速沖向主角,主角作後退跌倒狀。兩段素材拼接就能得到上圖效果。
7、揮動物體轉場。拍攝方法:分別在兩個場景都對著鏡頭做揮手動作,取第一個場景的揮手和第二個場景手放下的動作拼接,就有這種效果了。這個轉場有一種你在控制畫面的感覺。當然也可以從左至右揮動一把扇子、一片樹葉,任何道具都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