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呼吸和脈搏怎麼測量
可以觀察胸部的起伏,一起一伏為一次呼吸。或者是將少量棉花至於鼻孔出,觀察棉花的狀態以確定每分鍾的呼吸次數。在監測的過程中注意不要讓被測者緊張,以免數據不準確。
『貳』 有什麼方法可以檢查呼吸
人在新陳代謝中,不斷地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氣體交換,攝入氧排出二氧化碳,這個過程便稱為呼吸。
在平靜狀態下正常人的呼吸每分鍾為16~20次,節律規整,呼吸均勻,與脈搏的比例為1:4。
檢查呼吸的方法主要是數病人的胸或腹壁起伏的次數,一呼一吸為1次,可與檢查脈搏同時進行。對危重患者,呼吸微弱不易觀察者,可用少許棉花置鼻孔前,觀察棉花吹動情況。男性多腹式呼吸為主,女性多胸式呼吸為主,有些疾病(如肺炎、胸膜炎、肋骨骨折、腹水、肝脾極度腫大等)可出現呼吸方式的改變。發熱、甲亢等疾病的呼吸頻率每分鍾可超過24次,若呼吸頻率低於每分鍾10次,可見顱內壓增高、中毒或鎮靜、麻醉葯過量等原因。呼吸深而慢多見於糖尿病、尿毒症等引起的代謝性酸中毒,而呼吸淺慢則多見於昏迷、休克等。呼吸中樞衰竭時,呼吸多呈波浪式或交替式,呼吸時深時淺,這是病情危重的表現。此外,還應注意觀察呼吸道是否通暢,有無特殊氣味等。
『叄』 怎麼測量生命體征
臨床上把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統稱為生命體征。正常范圍為:
⑴
體溫:口腔溫度37℃左右,直腸溫度比口腔溫度高0.5℃左右,腋下溫度比口腔溫度低0.5℃左右。
⑵
脈搏:每分鍾60-100次。
⑶
呼吸:每分鍾16-20次。
⑷
血壓:收縮壓為12-18.7kpa(90-140mmhg),舒張壓為8-12kpa(60-90mmhg)。脈壓為4-5.3kpa(30-40mmhg)。
測量生命體征1.測量體溫注意事項
(1)測量前清點體溫計數量,檢查體溫計有無破損,水銀柱是否都在35℃以下。
(2)測量前20—30分鍾應避免劇烈運動、進食、進冷熱飲料、做冷熱敷、洗澡、坐浴、灌腸等。
(3)嬰幼兒,昏迷、精神異常、口腔疾病、口鼻手術、張口呼吸者禁用口腔測量法。
(4)腹瀉、直腸或肛門手術,心肌梗死患者不宜用直腸測溫法。
(5)發現體溫與病情不相符合時,應在病床旁監測,必要時作對照復測。
2.測量脈搏的注意事項
(1)手術後,病情危重或接受特殊治療者需15—30min測量一次。
(2)偏癱患者應測健肢。
(3)不可用拇指診脈。
(4)異常脈搏、危重患者需測1min。
(5)脈搏弱難測時,用聽診器聽心率1min。
(6)脈搏出現短絀時,應由2人同時測量,記錄方法為「心率/脈率」。
3.測量呼吸的注意事項
(1)由於呼吸在一定程度上受意識控制,所以測呼吸時不應讓患者察覺。
(2)小兒及呼吸異常者應測1min。
(3)呼吸微弱或危重患者,可用少許棉花置於鼻孔前,觀察棉花被吹動的次數,測1min。
4.測量血壓的注意事項
(1)為有助於測量的准確性和對照的可比性,應做到四定:即定時間、定部位、定體位、定血壓計。
(2)偏癱患者應選擇健肢測量。
(3)排除影響血壓值的外界因素。①袖帶太窄需要較高的壓力才能阻斷動脈血流,故測得血壓值偏高。②袖帶過寬使大段血管受壓,以致搏動音在達到袖帶下緣之前已消失,故測出血壓值偏低。③袖帶過松使橡膠袋充氣後呈球狀,以至有效的測量面積變窄,測得血壓偏高。④袖帶過緊使血管在未充氣前已受壓,故測出血壓偏低。
(4)如發現血壓聽不清或異常時,應重測。先驅凈袖帶內空氣,使汞柱降至「0」,稍休息片刻再行測量,必要時作對照復查。
(5)防止血壓計本身造成的誤差,如水銀不足、汞柱上端通氣小孔
『肆』 四大生命體征分別是什麼如何測量
一、四大生命體征分別是:
1、體溫、脈搏、呼吸、血壓
二、測量方法:
(一)體溫正常值及測量方法
1.口測法:先用75%酒精消毒體溫表,放在舌下,緊閉口唇,放置5分鍾後拿出來讀數,正常值為36.3~37.2℃。此法禁用於神志不清病人和嬰幼兒。囑病人不能用牙咬體溫計,只能上下唇啜緊,不能講話,防止咬斷體溫計和脫出。
⒉腋測法:此法不易發生交叉感染,是測量體溫最常用的方法。擦乾腋窩汗液,將體溫表的水銀端放於腑窩頂部,用上臂半體溫表夾緊,囑病人不能亂動,10分鍾後讀數,正常值為36~37℃。
⒊肛測法:多用於昏迷病人或小兒。病人仰卧位,將肛表頭部用油類潤滑後,慢慢插入肛門,深達肛表的1/2為止,放置5分鍾後讀數,正常值為36.5~37.7℃。
『伍』 體溫脈搏呼吸測量法的注意事項
1、劇烈運動後患者應予休息安靜20min後再測。
2、吃冷熱食物後應待15min後放可測口腔體溫。鼻、口腔疾病,昏迷不醒及幼兒,不能用口腔測溫。肛門直腸疾病及熱坐浴或灌腸後15min內,不可用肛門測溫。
3、為心血管疾病、大手術及重危患者數脈搏時,應注意頻率、節律,並計數1min,重危及大手術患者應測呼吸,一般患者免測呼吸。
4、檢查結果與病情不符時,應再檢查1次,若有異常,立即通知醫師並予適當處理。
5、在檢查體溫前後,都要清點體溫計數目,每次測溫之後,體溫計上水銀柱應立即甩下。
6、每日記錄體溫、脈搏、呼吸時,同時記錄前一天的大便次數。
7、每次測溫後體溫計應遵循先消毒後排放的原則進行消毒,即先行將體溫計置於1%過氧乙酸內浸泡5min,再泡於另一個1%過氧乙酸盒內消毒30min,取出防於冷開水盒中,洗凈後取出擦乾後置於75%乙醇盒中備用。消毒液每日更換1次。
8、若患者不慎咬破體溫計吞下水銀時,可立即口服大量蛋白水或牛奶,使蛋白和汞結合,延緩汞的吸收,最後排出體外。也可服大量韭菜等粗纖維食物,包裹水銀,減少吸收,增加腸蠕動,加速汞的排出。
『陸』 體溫脈搏呼吸測量法的介紹
體溫脈搏呼吸測量法是日常生活中健康檢查的幾種常見方法,其中體溫測量主要包括口腔檢查法、腋下檢查法、肛門檢查法、電子數字溫度計測量法四種方法,脈搏測量法主要測量被測者的腕動脈、』顳動脈、足背動脈、肱動脈等動脈,呼吸測量法主要是在平靜狀態下觀測每分鍾的呼吸次數。體溫脈搏呼吸測量法簡單易操作,是平時醫生初步診斷疾病和個人檢測自我身體健康狀況的主要方法。
『柒』 體溫脈搏呼吸測量法的方法及內容
(1)口腔檢查法:①測溫前先檢查體溫計水銀端有無破損,水銀柱是否在35℃以下,無誤後將體溫計放於患者舌下,囑閉口用鼻呼吸,勿咬破體溫計,3min後取出。②擦凈體溫計,查看度數後記錄,將水銀柱甩到35℃以下。
(2)腋下檢查法:①准備工作同前;②拭凈腋下皮膚(應用干毛巾試擦,以免影響測量結果),將體溫計水銀端放於腋窩深處緊貼皮膚,囑其屈臂過胸,將體溫計夾緊,5-10min後取出,察看度數並記錄,將水銀柱甩到35℃以下。
(3)肛門檢查法:①水銀端蘸少許潤滑劑,其他准備同前。②患者側卧(或平卧)屈膝,將體溫計水銀端輕輕插入肛門3-4cm,3min後取出。③小兒及神志不清患者,應協助扶持體溫計,不得離開,以防折斷、脫落或滑入直腸內。④擦凈體溫計,察看度數並記錄,將水銀柱甩到35℃以下。
(4)電子數字溫度計測量法:①正確安裝電池,注意正負極性。②使用BT-238型LCD數字溫度計可直接置於口腔、腋下顯示其所測的溫度。③使用ST-1型數字體溫計時先接通電源,按下「校正」按紐,熒光數字管顯示出37℃校正溫度值。然後將感溫元件置於需測量部位,將插頭插入儀器面板感測器插孔內,熒光數字管即顯示出所測部位的溫度值。 數呼吸時手按原位不動(以免轉移患者注意力,而影響正確計數),觀察胸或腹部的起伏次數;一呼一吸為1次,一般觀察30s,將所得數乘2。危重患者氣息微弱不易觀察者,可用棉花少許置鼻孔前,觀察棉花纖維吹動情況計數,觀察1min呼吸次數。並記錄,顯著異常者應與醫師聯系。
『捌』 怎麼測量體溫和脈搏
體溫測量方法1.測口腔時,口表汞端置於舌下熱窩,時間3分鍾。2.測腋下溫度時間:10分鍾。3.測直腸溫度:深度3~4cm,時間3分鍾。4.高熱患者:應每4小時測量一次,待體溫恢復正常3天後,改為每日1~2次。降溫措施後30分鍾再測體溫。脈搏測量方法1.部位:淺表、靠近骨骼的大動脈均可作為測量脈搏的部位,首選橈動脈。2.方法:脈搏規律測量30秒乘以2,異常脈搏、危重患者需測1min,脈搏弱難測時,用聽診器聽心率1min。
『玖』 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測體溫的方法
(一)操作方法
先把體溫計的汞柱甩到35℃以下,然後用蘸消毒液的棉球從水銀端開始朝另一端擦拭。體溫測量的方法有三種,試口表、試腋下表和試肛表。試口表時,將水銀端放在舌下,閉唇含住3分鍾後看結果。試口表前5分鍾內不可飲熱水或冰水,否則結果不準確。正常口腔溫度為36.3℃~37.2℃。試腋下表前,先把腋下擦乾,然後把水銀端放在腋下夾緊,5分鍾後看結果。腋下溫度比口腔低0.2~0.4℃。試腋下表前10分鍾若有洗操、擦身或有渾身大汗,結果也不易准確。兒童可試肛表,先在水銀端塗上油或油膏,輕輕插入肛門約3厘米,捏緊另一端以防體溫計滑出或折斷。5分鍾後取出看結果。直腸內溫度一般比口腔高0.3~0.5℃。
(二)注意事項
1.若是午後發燒的話,夜裡一定要再測一次,第二天早晨起床也一定要再測一次。
2.測量的體溫要記錄下來,向醫生提供,以便得到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3.體溫主用完之後,最好用75%的酒精消毒。傳染病病人用過的體溫計,更應消毒。
二、測脈搏的方法
(一)操作方法
1. 脈搏很容易在手腕掌面外側跳動的橈動脈上摸到,也可測量頸部的頸動脈或腹股溝的股動脈。乳兒可以直接把手放在心前區檢查。
2. 在測量脈搏之前,先讓病人安靜休息一會兒,避免過度興奮及活動,影響脈搏的准確
(二)注意事項
1.成年人的脈搏在安靜狀態下每分鍾是60-80次。如少於60次是心動過緩。訓練有素的運動員,脈搏有時也在60次以下,這正是心臟健康有力的表現。如超過100次是心動過速。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時,脈搏可暫時增快,發燒時脈搏也增快。一般是體溫每升高1℃,脈搏就增加10-20次。但傷寒病人例外,因為他發燒很高,但脈搏並不快,這叫相對緩脈。而貧血、劇痛、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雖不發燒,脈搏卻也很快。
2.摸不到脈搏時,也可能是橈動脈相對的背例(反官脈),一般認為心臟停止了跳動。如果心臟確實停止,必須馬上進行心臟按摩。
3.正常人脈搏節奏快慢是有規律的,如果脈搏忽快忽慢,或者時有時無,這叫心律不齊。要是經常出這種現象,應去醫院檢查診治。
三、測量呼吸的方法
(一)操作方法
1.在測量脈搏之前或之後,護士的手仍按在病人手腕處,以轉移其注意力,避免因素緊張而影響檢查結果。
2.觀察病人胸部或腹部起伏次數,一吸一呼為一次,觀察1分鍾。
3.危重病人呼吸微弱不易觀察時,用少許棉花置於病人鼻孔前,觀察棉花被吹動的次數,一分鍾後記數。
(二)注意事項
1.要在環境安靜,病人情緒穩定時測量呼吸。
2.在測量呼吸次數的同時,應注意觀察呼吸的節律、深淺度及氣味等變化。
四、測血壓的方法
(一)操作方法
1、測前須休息片刻,取坐位或卧位,露出一臂至肩部(袖口不要太緊)。伸直肘部,手掌向上,(使肱動脈與心臟在同一水平面上。坐位時肱動脈平第四肋軟骨卧為時在液中線)。
2、放平血壓計,驅盡袖帶內空氣,平整無折的纏在上臂中部,松緊須適宜。太緊測得的 血壓偏低,太松則偏高。
3、在肘部摸出肱動脈的搏動點,將聽診器防於幗窩肱動脈搏動點,關閉氣門,握住輸氣球打氣至肱動脈搏動音消失,在打約20毫米貢柱,在慢慢防開氣門,使貢柱緩慢下降,並注意貢柱所指的刻度。聽到第一聲搏動時貢柱所指刻度為收縮壓,搏動聲突然便低或消失時,所指刻度為舒張壓。
(二)注意事項
1、血壓計要定期檢查,並應放置平穩,切勿倒置或震動。
2、打氣不可過高、過猛,蓋蓋時防止玻璃管折斷。
3、重測時應先使貢柱降至「0」時再測。
4、須密切觀察血壓者,應盡量作到定時間、定部位、定體位、定血壓計。
5、對偏癱病人,應在健側手臂上測量。
『拾』 體溫表的脈搏怎麼看
體溫表測量的是溫度,不能看出脈搏,也就是不能看出心跳次數;
水銀體溫表一般截面是三角形,讀數方法是一手拿住體溫計尾部,即遠離水銀柱的一端,使眼與體溫計保持同一水平,將一面有刻度與一面有數字之間的楞向上,緩慢向刻度或字一方兩邊轉動,可以看到中間白色的背景下出現一根銀色的放大後的水銀柱,水銀柱到達的刻度,就是該是因體溫計指示的溫度。
水銀體溫表使用前應拿著尾部將水銀柱利用離心力甩到35度以下,然後將水銀泡一端置腋下或口腔舌下、或肛門內, 5到10分鍾後取出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