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凝血四項檢測凍干試劑盤使用方法

凝血四項檢測凍干試劑盤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17 09:12:34

A. 凝血四項的指標怎麼

凝血酶原時間也是凝血系統的一個較為敏感的篩選試驗。凝血酶原時間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是否正常。其原理是在抗凝血中,加入足夠量的組織凝血活酶(組織因子,TF)和適量的鈣離子,滿足外源性凝血條件,從加入鈣離子到血漿凝固所需的時間即為PT。 實驗室報告PT有4種方式:秒、活動度(,PTA)、率(prothrombintimeratio,PTR)、國際標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4種形式在臨床上應用價值不同。臨床意義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見於: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Ⅶ、因子Ⅹ及纖維蛋白原缺乏。 獲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繼發性/原發性纖維蛋白溶解功能亢進、嚴重肝病等; 使用肝素,血循環中存在凝血酶原、因子Ⅴ、因子VII、因子Ⅹ及纖維蛋白原的抗體,可以造成凝血酶原時間延長。 凝血酶原時間縮短見於:婦女口服避孕葯、血栓栓塞性疾病及高凝狀態等。 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time,PT)是反映肝臟合成功能、儲備功能、病變嚴重程度及預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診斷標准 PT主要由肝臟合成的凝血因子I、Ⅱ、Ⅴ、Ⅶ、Ⅹ的水平決定,它在肝病中的作用尤為重要。急性肝炎PT異常率為10%~15%,慢性肝炎為15%~51%,肝硬化為71%,重型肝炎為90%。在2000年病毒性肝炎診斷標准中,PTA是病毒性肝炎患者臨床分期的指標之一。 輕度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輕度PTA>70%、中度70%~60%、重度60%~40%;肝硬化代償期PTA>60%、失代償期PTA<60%;重型肝炎PTA<40%。 Child-Pugh分級中PT延長1~4s計1分、4~6s計2分、>6s計3分,結合其它4項指標(白蛋白、膽紅素、腹水、腦病)將肝病患者肝功能儲備分為A、B、C級; 嚴重 決定終末期肝病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及肝移植先後順序的MELD評分(Modelforend-stageliverdisease),公式為3.8×loge[膽紅素(mg/dl)]+11.2×loge(INR)+9.6×loge[肌酐(mg/dl)]+6.4×(病因:膽汁性或酒精性0;其它1),INR是3項指標之一。我國第七屆全國血栓與止血會議制定的肝病DIC診斷標准中包括:PT延長5s以上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延長10s以上,因子Ⅷ:活性<50%(必備條件)[3];PT與血小板計數常用於評價進行肝活檢與外科手術患者的出血傾向,如血小板<50×109/L、PT延長超過正常4s是肝活檢、外科手術包括肝移植的禁忌證。 重要作用 Schepis等報道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如果PTA<70%、血小板<100×109/L同時門靜脈寬度>13mm,則出現食道靜脈曲張的機率大,屬於高危出血患者,應作胃鏡檢查及相關治療。可見PT在肝病患者的診斷與治療中起著重要作用正常范圍 1、正常參考值凝血酶原時間 11~13秒(也有的說11~15秒)。 12-16秒。 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 2、臨床應用PT異常意義:1 、延長:先天性因子Ⅱ Ⅴ Ⅶ Ⅹ缺乏症和低(無)纖維蛋白原血症;獲得性見於DIC、原發性纖溶症、維生素K缺乏、肝臟疾病;血循環中有抗凝物質如口服抗凝劑肝素和FDP以及抗因子Ⅱ Ⅴ Ⅶ Ⅹ的抗體。 2、縮短: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口服避孕葯、高凝狀態和血栓性疾病。 3、口服抗凝劑的監測凝血酶原時間是監測口服抗凝劑的常用指標,在ISI介於2.2-2.6時,凝血酶原時間比值在1.5-2.0 INR在3.0-4.5用葯為合理和安全.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應用口服抗凝劑時INR的允許范圍:非髖部外科手術前1.5-2.5;髖部外科手術前2.0-3.0;深靜脈血栓形成2.0-3.0;治療肺梗塞2.0-4.0;預防動脈血栓形成3.0-4.0;人工瓣膜手術3.0-4.0 凝血酶原時間;報告方式;即報告被檢標本的凝血酶原時間(秒)也同時報告正常對照的結果(秒)並用凝血酶原比值報告之 待檢血漿的凝血酶原時間 凝血酶原時間比值 = 正常血漿的凝血酶原時間二、國際標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 1、正常參考值:0.8-1.5。 2、臨床應用:INR是病人凝血酶原時間與正常對照凝血酶原時間之比的ISI 次方(ISI:國際敏感度指數,試劑出廠時由廠家表定的)。同一份在不同的實驗室,用不同的ISI試劑檢測,PT值結果差異很大,但測的INR值相同,這樣,使測得結果具有可比性。目前國際上強調用INR來監測口服抗凝劑的用量,是一種較好的表達方式

B. 為什麼查凝血四項要加一個D二聚體

因為D-二聚體是最簡單的纖維蛋白降解產物,D-二聚體水平升高說明體內存在高凝狀態和繼發性的纖維蛋白溶解亢進。因此,D-二聚體質量濃度對血栓性疾病的診斷、療效評估和預後判斷具有重要的意義。

D-二聚體來源於纖溶酶溶解的交聯纖維蛋白凝塊,主要反映纖維蛋白溶解功能。D-二聚體的臨床檢測主要應用在靜脈血栓栓塞(VTE)、深靜脈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的診斷。

增高:見於繼發性纖維蛋白溶解功能亢進,如高凝狀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腎臟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應、溶栓治療等。

心肌梗死、腦梗死、肺栓塞、靜脈血栓形成、手術、腫瘤、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感染及組織壞死等也可導致D-二聚體升高。

(2)凝血四項檢測凍干試劑盤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測定方法

乳膠凝集法

原理:被檢血漿中D-二聚體與包被在乳膠顆粒上的單抗相作用, 產生絮狀沉澱反應。

優點:快速

缺點:定性實驗;半定量測定須多次倍比稀釋測定費試劑, 且結果重復性差。

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

原理:採用2 個針對D-二聚體的單抗建立的抗原為中心,兩種抗體夾心法,並加入辣根過氧化酶的底物以作顯色反應。

缺點:

1、抗體與纖維蛋白(原)的D片斷有部分反應。一般情況下D片斷吸有一個抗體結合部位,因此不再與帶顯色物的抗體結合,但有時掛鉤現象干涉實驗結果。

2、操作步驟復雜、費時,抗原抗體反應受溫度時間影響。

3、每次實驗需帶標准曲線,因此需留一批標本同時測定,不適用於臨床病人及時診斷及治療的需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D二聚體

C. 檢驗科個人年終工作總結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總結吧。那麼總結有什麼格式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檢驗科個人年終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檢驗科個人年終工作總結 篇1

20xx年已經過去,充滿希望的20xx年向我們走來。在過去的一年裡,在醫院領導和主任正確領導下,同事的幫助下,我們齊心協力,圍繞醫院中心工作,結合科室的工作特質,樹立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心,在工作上積極主動,求真務實,踏實苦幹,不斷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提高全科素質,能夠積極配合主任做好檢驗科的各項工作。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存在一定問題。現總結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積極要求進步,認真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積極參加醫院的各項政治活動和業務學習。堅持政治理論學習與業務學習相結合,提高自身思想認識和服務技能,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大局意識,勇於實踐,敢於創新。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圍繞我院改革發展大局,認真完成醫院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為人作風正派,不對人說三道四,不打小報告,不對上級決策妄加評論。顧全大局,和同事能和睦相處,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在生活上都能相互關心,相互幫助。

二、醫德醫風和醫療質量方面

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對待每一個前來檢查的病人,都能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吃苦耐勞,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工作作風和勤懇努力的精神狀態。對不符合檢驗質量的標本,要求病人重新留取,並和病人說明原因,取得病人的認可。嚴格組織紀律觀念,做到早上班,遲下班,不遲到、不早退、不串崗。無接受病人吃請和收受紅包、禮品、回扣的現象,無。對工作中發現的問題能及時糾正和改正,時刻與各科室保持聯系,發現兩次因病人標本留取有問題,並及時通知到相關科室,要求重新留取標本再做檢驗,避免了差錯事故的發生。在工作上,注重各種知識的學習與積累,堅持獨立思考,大膽實踐,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為人正直,心胸坦盪,堅持追求工作的高標准、高效率、嚴要求。業務能力比較強,已能勝任本職工作,愛崗敬業。

三、業務工作和學習方面:

積極參加醫院和科室組織的各種業務學習,通過學習與回顧,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能很好的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從不叫苦叫累。在業務工作中,認真履行科里的各項規章制度,一切檢驗操作都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對待工作認真負責,時刻以謹慎的工作態度處理好每一個待檢標本,認真處理好工作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對檢測結果與臨床診斷不太相符的結果,第一時間向各位老師反映,堅持做到復查,確保發出檢驗報告的准確性,及時與臨床醫生聯系,提供有利的診斷依據。嚴格遵守危急值報告制度,能及時通知臨床醫師或者病人,為病人的診治爭取時間。工作中任勞任怨,保質保量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

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能夠清醒地認識到強練內功才是生存之道,因此在工作之餘努力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積極參加本學科的各種學習講座、網上繼續教育等,學習最新知識、新進展。

四、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只注意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為領導分憂不夠,對同事幫助不足。有時工作不夠細致,存在急躁情緒,開拓創新不夠。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本人認為在以下方面還做得不夠:近一段時間的學習有所放鬆,強調明年要職稱考試的問題,放鬆了思想改造。有時在工作比較忙的情況下,會表現出急躁情緒,給工作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考慮還不夠仔細,工作不夠嚴謹。

在新的一年裡,我一定高度重視實踐和理論學習,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邊學習,邊總結,邊提高,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力求在學習的質量上有新的提高。時時處處看到自己的不足,繼續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努力做好各項工作。要努力加強個性修養和黨性鍛煉、高標准、嚴要求、樹立良好的公僕形象。虛心向老同志學習,向實踐學習,取人之長補已之短,爭取在新的一年裡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迎接新的挑戰,爭取做出更加優異的成績。

檢驗科個人年終工作總結 篇2

20xx年度,檢驗科在院委會的正確領導下,本著「厚德仁愛,博學創新」的院訓理念,秉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事業心和責任心,突出「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主題,緊緊圍繞醫院「二甲評審」的中心工作,並以此為契機,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求真務實,踏實苦幹,找准檢驗科工作的切入點,採取一手抓檢驗質量,一手抓經濟收入的方針,圓滿完成了醫院交給的各項任務,現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促進優質服務和檢驗質量。

以「二甲評審」的中心工作為契機,並體現「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工作宗旨,檢驗科通過加強政治思想建設(全年共進行政治學習12次),努力學習業務知識(全年業務學習18次,業務考核4次)。一方面充分調動全科人員的積極性,使「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在日常工作中得到落實,為了縮短患者等候報告單的時間,同志們經常加班加點,任勞任怨,實現了在提高檢驗質量的基礎上快速發報告的目標,尤其方便了農村偏遠地區的患者。另一方面,使全科同志的業務技術水平和工作積極性進一步提高,認識到了遵守SOP文件(標准化操作規程)的重要性,認識到了質量是檢驗工作的生命線,因此檢驗質量大大提高。

二、以「二甲標准」完善了實驗室各項規章制度、明確了職責、加強了生物安全知識培訓和考核。

具體制度有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標本驗收核對制度、急診檢驗制度、急診檢驗結果登記和即時通知制度、危急值報告制度、報告單簽發制度、試劑與儀器設備管理制度、消毒隔離制度、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等;明確了各級工作人員和不同崗位人員的具體工作職責,對不同崗位人員做了針對性地專業培訓;全年4次對檢驗科全體人員進行了生物安全知識培訓和考核。使全體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有章可循,責任明確,保證了檢驗科工作正常、有序進行,保障了檢驗科人員與患者的安全健康,保證了儀器設備、電器和危險品的安全使用。

三、加強了儀器設備及管理。高質量的檢測結果離不開高科技含量的儀器設備,高科技含量的儀器設備更離不開精心的維護和管理。

檢驗科設備眾多,自動化水平不斷提升,為充分發揮儀器設備效能,以取得最佳投資效益,就必須保持設備完好,延長儀器壽命。為此,我們檢驗科掌握了系統的管理理念,以定期有計劃地維護保養為主,對各種儀器責任到人,對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血球儀、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尿沉渣儀等儀器設備,例行了日保養、周保養、月保養、年保養,並建立了詳細的儀器日常使用與維護保養記錄。

四、以「二甲評審」為契機,加強了實驗室的正規化建設、管理和質量控制。

按「二甲評審」精神,成立了質量管理小組,根據《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醫學實驗室能力認可准則(ISO15189:2003)》、《實驗室生物安全認可准則》、《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三版)》和各種儀器及試劑盒的使用說明書等,重新修訂了臨床檢驗項目標准操作規程和新購檢驗儀器的標准操作和維護規程,制定了檢驗科質量控制管理辦法,建立和指導同志們進行臨檢、生化、免疫、細菌的檢驗前、檢驗中和檢驗後的室內質控,使室內質量控製程序化、正規化、日常化;積極認真地參加了省市定期進行的室間質控,全年室間質控活動均取得優秀的'成績,使各項檢驗結果更加准確,各種檢驗准確率達98%以上,從而使我科的生化、血常規、免疫、尿液、微生物和血凝等在20xx年再次全部通過了全省檢驗結果「一單通」的認可。准確的檢驗結果為臨床提供了可靠的診斷依據,極大地滿足了臨床需求和人民群眾診治疾病的需要,受到了同志們和患者的一致好評。

五、努力挖潛開展新項目和增收節支。

一方面,為滿足臨床醫生和廣大患者的需求,我們廣泛徵求其意見,並根據我們檢驗科目前的綜合資源條件,充分挖掘潛力,開展了急診乾式生化等一批新檢驗項目,進一步滿足了臨床急診需求,給廣大患者提供了一個方便、快速的就醫環境,同時也為科室帶來了可觀的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我們充分號召全科人員大力開展增收節支工作,從節約一滴水、一滴試劑做起,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減少跑、冒、滴、漏現象,控制人情單,最大限度地增加收入。經過全科人員的共同努力,今年檢驗科收入又有較大增長,20xx年檢驗科毛收入突破2000萬元大關,達2150萬元,比去年增加了240萬元,增幅12%;支出比為33%,節支15萬元;20xx年檢驗科總收入佔全院總收入之比為9.3%,純收入為1430餘萬元,創歷史最高水平。

20xx年度工作成績是肯定的,但不足之處也是存在的,思路還需要更加開闊。檢驗人員的知識面有待擴展,技術水平還有待提高,責任心還有待加強,避免差錯事故的防範措施有待更加嚴密,糾正問題有待更加及時。還要進一步向上級醫院學習新技術和新方法,加強與臨床、患者溝通,開展臨床所需的新項目等。要繼續促進檢驗科全體人員的業務學習,加大管理力度,進一步提高檢驗質量。

總之,20xx年度是檢驗科加快發展、增進效益的一年,是樹立全新經營管理理念、提升核心競爭力的一年,也是落實「厚德仁愛,博學創新」和「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一年。一年來,通過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不僅使檢驗科順利通過了「二甲評審」,迸發了諸多令人矚目的亮點,而且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為醫院的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

新的一年,在院委會的領導下,我們檢驗科將繼續努力,繼續發揚優良傳統,在鞏固當前現有成績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引進新技術、開展新項目、加強質量意識、服務意識和生物安全意識,為臨床醫生和患者提供更為經濟高效的服務,使檢驗科工作更上一層樓,為醫院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檢驗科個人年終工作總結 篇3

20xx年我科在院長的領導下,在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基本上圓滿地完成了院部下達的各項任務,無論在精神文明、科室管理、業務收入均比上一年有了明顯提高。

在新的一年裡,面對新的形勢,對各項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的工作在原有基礎上也要與時俱進,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一、精神文明建設

轉變觀念,牢固樹立一切為病員服務的思想,一切工作流程應以病人為中心,規范服務,規范服務文明的語言,修改和增加便民措施,首先抓好窗口服務、文明禮貌,不推諉病人,不和病人爭吵,同時加大獎懲力度,樹立先進典型,弘揚正氣,不斷提高病人的滿意度。

二、加強科室管理

科室負責人要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科室管理水平,管理主要是管人如何結合每個人的特點,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和集體榮譽感,團結全科同志,同心同德完成各項任務,首先要關心、愛護同志,自身樹立榜樣,另外製度要全執行,要嚴格,工作要有布置,但一定要有考核監督,處理問題要公正,這樣才能樹立正氣,鼓勵人人向上,每月的各種考核直接與當月獎金掛鉤,真正起到獎勤罰懶。

三、優化體檢流程改進報告方式

20xx年引進新的傷寒、副傷寒的檢測方法,縮短體檢所需的時間,優化餐飲從業人員體檢流程,嘗試網上報告體檢結果,做到網報與傳統並行,又以節約體檢人員的時間。

四、做好質控

質量是檢驗工作的生命線,檢驗工作要為臨床第一線提供准確、及時的報告,提供臨床最可靠的實驗數據。因此質量控制是科室管理的重要內容和考核標志之一,一切檢驗項目必須按操作規范程序嚴格執行,加強復核制度,有問題及時報告,杜絕和避免醫療事故和醫療差錯。

五、加強科室人員繼續教育

安排業務骨幹人員輪流外出到上級醫院進行微生物培養、鑒定及葯敏試驗的學習,以確保本科室微生物是的正常建設及日常運作。

六、20xx年科室工作的重點和目標

1、繼續搞好精神文明建設,樹立示範窗口的形象。

2、強科室二級管理,尤其做好人的工作。

3、優化餐飲從業人員體檢流程改進報告方式。爭取做到網上報告和傳統方式並行。

4、加強檢驗質量控制,狠抓落實各項制度、措施杜絕醫療事故。

5、安排科室骨幹員工外出進修學習。

6、升級改造微生物實驗室,達到二級醫院微生物室的標准。添置部分檢驗設備。

檢驗科個人年終工作總結 篇4

對本年度工作進行了認真總結。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查漏補缺。爭取在醫院領導的大力支持和我們的努力下,使我們的工作將在新的一年更上一層樓。現將一年的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醫療業務指標完成情況

1、20xx年門診、住院總收入10元,較去年增長3萬元,增長率10%;同時我科還完成了包括武裝部入伍體檢、公安局羈押體檢、高考體檢、兒童保健免費體檢、孕婦保健免費體檢、本院職工免費體檢等體檢工作。此外,我科為疾控中心免費瘧疾檢測250人次。

2、積極開展院感檢測工作。每月對醫院各臨床科室進行空氣、物表、醫護人員手、消毒液及無菌物品等標本進行了檢測,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確保每一份檢測標本的培養結果真實有效,在傳染病常規檢測中檢出8例艾滋病陽性確診病例,每當發現HIV、TP、HCV陽性患者都第一時間通知臨床科室,做好防護工作,確保醫務人員不被感染,圓滿完成了院感的各項任務。

3、今年我科在二級醫院服務能力的檢查中取得滿分的優異成績,而為更好的開展三級醫院晉升的准備工作,檢驗科依照三級醫院服務能力建設要求,細化了工作流程、實行分組化管理,成立了:儀器保養組、質量控制組、試劑保管組、技術管理組,並且設立了專職的技術總指導,實行一人多崗,一崗多責。此次分組提高了每個人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節約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4、注重檢驗質量,保證檢驗結果的准確性。質控小組成員共同規范了臨床實驗室室內質量控製程序,堅持天天做,同時積極參加遼寧省臨床檢驗中心室間質量評價活動,在免疫、生化、血液、尿液等多個項目評價中均取得了良好成績,我們還參加了鐵嶺市市疾控中心艾滋病實驗室的HIV、TP的盲樣檢測工作均取得較好成績,充分顯示了我科實驗項目檢測結果的准確性和在各實驗室間的可比性。

5、加強與臨床醫生溝通,重視臨床科室的信息反饋意見,配合臨床開展了抗環瓜氨酸肽抗體、細胞角蛋白19片段測定、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測定、溶貧三項、肝纖四項、耳聾基因檢測、肺癌標志物三項、尿微量蛋白與尿肌酐比值測定、抗中心粒細胞胞漿抗體測定、巨細胞病毒DNA檢測等項目,為臨床診斷、篩查腫瘤、肝硬化、遺傳性血液病、自身免疫病等提供了更詳細的實驗室依據。吸取臨床意見,將過敏源篩查由原本的定性檢測改為定量檢測。另外,為了更好地開展微生物檢測、響應國家衛計委的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號召,檢驗科在今年購置了全新的微生物鑒定及葯敏試驗系統和血培養分析儀,提高了微生物檢測質量和速度,減少了人為和環境誤差。再者,為了提高化學發光類檢測項目的檢測速度,我科還購置了一台新產業化學發光分析儀,有效的縮短了患者的等待時間。

6、做好各實驗儀器的維護和保養工作,當儀器出現故障時小問題自己處理,大問題積極與葯械科聯系及時解決,既保證了我科各類儀器的正常運行,又為醫院節省了維修成本,在此感謝葯械科對我科工作的大力支持。

7、我科積極參加醫院的各項政治活動和業務學習,努力提高自身思想認識和服務技能,提高檢驗隊伍的整體素質,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努力學習專業理論知識,解決業務上的疑難問題,由副主任組織每月一次科內業務學習,每個人即是老師又是學生,授課人員精心備課,聽課人員認真聽講,大大提高了同志們的學習熱情和專業技術水平。此外,為了便於臨床醫生更好的理解、應用我科現有的檢測項目,我科特意邀請專家到我院授課,先後開展了微生物標本的正確採集與報告單解讀、過敏源篩查與食物不耐受檢測的臨床應用、妊娠期甲功的檢測意義、TORCH檢測的臨床應用、自身免疫疾病相關抗體檢測及臨床應用、血尿常規報告單解讀與圖解。

二、20xx年工作計劃

1、以提升服務能力、共創三級醫院為工作重點,配合臨床展開工作,在現有設備基礎上開展臨床科室所需項目如:CK—MB質量測定、凝血因子檢測、血葯濃度檢測、肺炎衣原體、肺炎支原體IgG、IgM定量測定、抗繆勒氏管激素AMH檢測等項目。

2、督促科室人員參加職稱考試,繼續進行課內基礎知識培訓,盡快提高全科的專業技術水平。

3、引進1—2名大學生,使他們能盡早獨立開展工作。

4、加強科室文化建設制定科室的行為准則:愛崗敬業,遵章守法;尊重他人,坦誠溝通。要求員工服從大局,既有分工又有協作,要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工作做到四滿意:患者滿意,臨床滿意,領導滿意,自己滿意。通過科室文化建設,使員工對科室的發展充滿信心,使科室的凝聚力加強。

三、存在的問題

1、由於科室人員少,工作量大,不能派人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

2、沒有很好地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與人溝通技巧還需進一步提升。

3、需進一步加強科室梯隊建設和科室文化建設。

20xx年我科取得的成績是全科同志共同努力的結果,非常感謝院領導和其他科室同志對我科工作的大力支持。20xx年我們將努力改進,取長補短,始終將「團結協作,開拓進取」作為我們工作的核心和動力,始終將「提高檢驗服務質量」作為我們的生命線,以更加旺盛的精力和飽滿的熱情去完成明年的各項任務。

檢驗科個人年終工作總結 篇5

今年檢驗科在醫院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科室同志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努力學習,極積工作,認真落實院領導分配的任務和工作,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績,也存在一定問題,現作以下總結:

一、基本情況

我科室現有人員x人,負責整個科室包括血液室、體液室、生化和電光學發光室、hiv室和血庫的常規工作,負責以上科室的質量控制工作、儀器的日常維護和保養工作、生物安全工作、衛生工作、全院科室的院感監測工作等等。

二、室間質評

在院領導的正確領導下,科室成員的大力支持下,我科室通過了x級醫院實驗室和血庫的驗收,參加了衛生部的各項目室間質評包括全血細胞計數、尿液分析、凝血四項、感染a標志物、血氣和酸鹼度分析、優生優育十項、輸血相容性檢測、hiv抗體檢測等共計x次檢測,其中x次取得滿分,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了今年參加的所有項目的室間質評證書,保了證檢驗科的工作制量。

三、相關培訓與檢查

科室人員均參加了不同項目的各種培訓,包括xxcdc、xx區cdc、xx婦幼、xx獻血辦、衛生局組織的各種培訓、以及科室內部定期組織的培訓等、保證了整個科室的知識業務水平不斷的提高。今年在院領導的正確領導下,科室成員的大力支持下,我們科室通過了x級醫院實驗室和血庫的驗收、接受並通過了xx血站、xx婦幼、衛生局和疾控中心等的各種檢查。

四、科室收入及工作量

科室原計劃開展鐵蛋白、維生素b12、葉酸、afp、cea、ca125、ca153、優生優育十項等,但由於硬體設備的原因,原有的發光儀試劑位置和檢測速度有限無法添加全部項目,所以只開展優生優育十項、染色體、b鏈等十多個檢驗項目並取得較好的效果,今年血庫總用血量為懸浮rbc2400ml血漿800ml科室收入從每年的月平均收入xx萬左右上升到每年月平均收入xx萬以上。

五、存在的問題

盡管這一年年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勞動紀律、衛生方面、耗材控制、一些稀有項目得開展宣傳利用和運作等方面仍有一些不足之處,一台發光儀試劑位和檢測速度有限,不能滿足臨床的需要,輸血相關檢測方法為試管法,生化和內分泌的室間質評沒有參加,爭取在下一年中努力改進。

D. 體外診斷試劑性能指標——穩定性

    穩定性是體外診斷試劑隨時間推移保持特性一致性的能力,是試劑必須具有的基本屬性,是確保試劑使用過程中有效性的重要指標,也是生產商的職責。

一、國內體外診斷試劑穩定性研究現狀

1)企業將研究重點放在效期穩定性和加速穩定性研究上,忽視了產品開封穩定性、運輸穩定性和試劑中所含質控品、校準品穩定性的研究

2)企業對產品穩定性考察項目不同,有的企業只考察試劑最後的化學、生物性能是否符合要求,而有的企業則增加了對試劑物理性能的考察,如外觀、裝量、移行速度等;

3)效期穩定性研究中,有的企業是研究在規定儲存條件下保存至有效期末的產品,有的企業是研究在規定儲存條件下保存至有效期後1、2個月乃至半年的產品;

4)在對產品運輸穩定性項目的研究中,相同品種在不同生產企業的研究項目中模擬運輸條件差別很大;

5)產品含校準品、質控品的穩定性研究中,有的企業只考察了校準品、質控品的「准確度」項目,而忽視了「均一性」等項目的考察;

6)在制定產品有效期時,大部分企業依據的是產品效期穩定性研究資料,少部分企業依據的是產品加速穩定性研究資料;

7)僅進行了一批產品的穩定性研究工作,未按法規要求進行三批產品的穩定性實驗;

8)部分企業因實際生產樣品在注冊申報時留樣時限較短,故採用前期實驗室研發過程中的樣品代替實際生產樣品來考察產品穩定性;

9)穩定性研究實驗結果的描述過於籠統,如使用「CV值小於10%」「符合產品技術要求規定」等語句表示,應根據實測結果提供具體檢測數據;

10)只提供穩定性考察期末的研究數據,未提供穩定性考察過程中不同時間段的穩定性研究數據;

11)不同企業對同一類產品的有效期要求不一致,如糖化血紅蛋白檢測類產品的有效期6~36個月不等。

二、穩定性研究的方案

穩定性研究目的:

穩定性作為體外診斷試劑保持產品安全有效的重要指標,對產品的生產、運輸、保存和使用等環節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體外診斷試劑本身就是生物試劑,一些活性基團會有不同的化學不穩定性趨向,容易發生水解、酶解和氧化等反應,從而影響到試劑的質量和穩定性。如含有多肽類的凍乾粉試劑,其儲存環境中的含水量和含氧量對試劑穩定性的影響非常大。

因此,穩定性研究的目的包括:①確定產品的運輸、儲存和開封後的保存條件;②確定產品的保存期限和開封後保存期限;③產品儲存條件和保存期限等發生變更時,驗證變更後的產品穩定性;④根據穩定性研究結果,評價和調整產品組方、工藝、包裝材料等。如某體外診斷試劑產品穩定性研究目的:為考察試劑盒的穩定性,對三批產品進行儲存溫度2~8˚C的穩定性試驗、37˚C的加速穩定性試驗、2~8˚C的開瓶穩定性試驗、模擬運輸穩定性試驗等,根據試驗結果確定產品的有效期、開封有效期並確定試劑盒的運輸條件。

穩定性研究的材料:

穩定性研究的材料包括試驗儀器、試驗試劑(3批)、 校準品 、 質控品等 。穩定性研究中的試驗儀器應為產品的適用機型。除試驗儀器外,穩定性研究中還會用到恆溫箱、冷藏櫃、恆濕箱等儀器,上述儀器應定期檢查,防止因為儀器的故障導致穩定性試驗失敗。試驗試劑應為實際生產條件下的三批試劑,並分別說明三個批次的批號,三個批次的生產工藝與質量要求均應保持一致。試劑的包裝材料應與實際儲存採用的包裝材料一致。質控品、校準品等應符合產品技術要求中的相關要求。

穩定性研究的項目

穩定性研究的項目應根據產品組成和方法學原理來選擇評價產品質量和有效性的項目。一般選擇產品技術要求中規定的項目,如最低檢測限、准確性、重復性、線性范圍、特異性、陰/陽性參考品符合率等。如果穩定性研究結果出現不符合研究方案中確定的評價指標的情況時,應進一步分析原因。導致產品不穩定的原因可能是組分不穩定、包裝材料破損或者儲存、運輸條件變化等因素,企業應在確定原因後採取改進措施,並在改進之後對產品重新進行穩定性研究。

穩定性研究方法

效期穩定性評價:

效期穩定性評價即實時穩定性評價,是將 體外診斷試劑 置於製造商規定的條件下建立或驗證試劑保存期的試驗。

如某體外診斷試劑(效期穩定性定為1年)穩定性研究方法為將三個批號的試劑盒放入2~8˚C的冷藏櫃中,自放置之日起分別在0、1、2、3、6、9、12、13個月時各取原裝未開封試劑,參考產品技術要求中相關檢測方法對產品進行檢測,各指標均應符合擬定的技術要求中各性能指標要求。

加速穩定性評價:

加速穩定性評價是通過設定溫度、濕度、光或振動等極端條件考察體外診斷試劑的產品各項物理、化學、生物性能,從而推斷體外診斷試劑有效期的研究。由於大部分診斷試劑中主要組分為蛋白類物質,在進行加速穩定性研究中,升高溫度來考察試劑穩定性成為常用的方式,通常是在長期穩定性研究溫度條件下至少升高15˚C。

目前,有企業認為,試劑在37˚C放置3d相當於4˚C放置半年,37˚C放置7d相當於4˚C放置1年,還有企業認為半年的加速穩定性研究後可以將產品效期穩定性定為2年,這些說法是缺乏科學依據的。由於體外診斷試劑結構組成比較復雜,可能同時存在多種降解途徑,不同條件下的降解、聚合、變性、失活,以及與包裝材料之間的相互作用等各不相同,所以一般情況下,加速穩定性研究只能用於產品一般性能研究,不能用於推導產品有效期。

加速穩定性研究方法為:將三個批號的試劑盒放入37˚C恆溫培養箱中,分別於第0、3、6、10天各取原裝未開封試劑,參考產品技術要求中相關檢測方法對產品進行檢測,各指標均應符合擬定的技術要求中各性能指標要求。

運輸穩定性評價:

運輸穩定性評價是基於對試劑實際運輸條件的了解(如運輸時間、預計溫度和濕度)來模擬運輸條件存放產品從而評價產品的穩定性。運輸穩定性的研究應遵守目前監管部門對體外診斷試劑冷鏈運輸管理的有關法規要求。

在運輸穩定性考察中主要考慮的條件有:極端溫度條件,溫度循環條件,沖擊與振盪,壓力與濕度等。生產企業可以通過實地追蹤記錄體外診斷試劑產品的物流運輸情況為模擬運輸模式的確定提供參考。

如某檢測試劑盒模擬運輸穩定性研究方法為,將三批試劑盒放在高溫37˚C時存放3d,再從1.5m高度,讓試劑盒自由落體跌落,反復3次,進行震盪跌落試驗,觀察試劑盒外包裝、內包裝等有無破損後,參考產品技術要求中相關檢測方法對產品進行檢測,各指標均應符合擬定的技術要求中各性能指標要求。

開封穩定性評價:

即開瓶穩定性,是考察試劑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外界因素對試劑性能指標的影響。

由於試劑、試紙條等在開封後會與空氣接觸產生氧化、降解等反應,部分試劑在開瓶上機後的外界條件與原儲存條件差別很大,以及部分試劑還會存在使用者二次配製等情況,所以在制定開封穩定性研究方法時應充分考慮到各種環境因素。如果試劑中含有鹼性物質時,開瓶後長期放在生化分析儀中,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會與試劑中的鹼性成分反應,從而影響檢測結果的准確度。

生化分析儀的試劑盤的溫度范圍一般為5~15˚C,因此,當試劑中含有對溫度敏感的組分時,試劑使用後應立刻放回2~8˚C冰箱中儲存,並盡快使用。通常試劑開瓶7d後,檢測前應重新校準,以提高檢測結果的准確度。

如某試劑盒開封穩定性研方法為:開啟三個批號的試劑盒放入2~8˚C的冷藏櫃中保存30d,自放置之日起分別在0、15、30、45d時取樣,每次取樣後擰緊瓶蓋並放回2~8˚C保存,參考產品技術要求中的線性、准確度、精密度、最低檢測限等檢測方法對產品進行檢測,各指標均應符合擬定的技術要求中各性能指標要求。

穩定性研究結果分析

穩定性研究是體外診斷試劑產品質量評價的重要部分,穩定性研究結果應符合穩定性研究方案中設定的結果可接受范圍。企業應對不同批次的產品的研究結果進行一致性分析,以驗證產品是否存在批間差異。同時應在考察期末對同一批次產品在不同時期的檢測結果進行變異分析,考察其性能隨時間下降的趨勢,最後根據研究方案中設定的可接受結果范圍確定產品的儲存條件和有效期。

E. 凝血酶原時間(PT) 檢測方法及使用的設備和試劑盒名稱

這個試劑盒有國產的也有進口的,國產的建議用南京建成生物公司的,很便宜,技術支持也比較到位。
貨號:F007 凝血酶原時間(PT)測試盒(2ml*10瓶) 360.00元
也有進口的。比如Human Prothrombin,PT ELISA Kit,RB的,Abnova的。這些都要在生物技術公司代購。
還有一種解決方法是找生物公司幫你們做,也是可以的。
【產品名稱】 凝血酶原時間檢測試劑盒(凝固法)
【包裝規格】 PT試劑:2.0ml×10; PT試劑溶解液:5.0ml×4
【預期用途】 本試劑盒用於體外檢測人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以定性篩查外源凝血系統情況。
【主要組成成分】 PT試劑:兔腦粉鹽水抽提物(凍干品); PT試劑溶解液:氯化鈣溶液。 【儲存條件及有效期】 1.本試劑盒2℃~8℃保存有效期為12個月; 2.復溶試劑2℃~8℃保存有效期為7天; 3.復溶試劑37℃保溫穩定8小時。
【適用儀器】 手工法或半自動血凝分析儀。
【樣本要求】 靜脈采血,1份抗凝劑(0.109mol/L枸櫞酸三鈉)採集9份全血 ,輕輕顛倒混勻,以2700g(離心半徑18cm約3500轉/分)離心10分鍾,分離血漿待測。如該血漿不能立即分析,應將其密封後於2℃~8℃保存,最長不超過4小時;或立即置-20℃以下凍存不超過一個月;-70℃以下凍存,不超過半年,用時37℃融化,避免反復凍融。
【檢驗方法】 試劑准備: 1.每瓶PT試劑准確加入2.0ml PT試劑溶解液,輕搖溶解; 2.取適量復溶後PT試劑,置37℃保溫。 實驗步驟: 1.取待測血漿或正常凝血質控血漿※0.1ml,37℃保溫3分鍾; 2.迅速加入0.2ml已預溫至37℃的PT試劑,混勻,立即計時,記錄其凝固時間,即為凝血酶原時間(PT)。) 如採用血凝分析儀測定,請參考儀器使用說明書。 ※ 該正常凝血質控血漿不包含在此試劑盒內。 結果計算: 1.凝血酶原時間秒值(PTs):即測得的凝固時間(正常或異常血漿樣本PTs) 被檢血漿PTs 2. PT比值(PTR)= ────────── 正常凝血質控血漿PTs 3. 國際標准化比值(INR)= PTRISI
【參考范圍】 1.以PTs值表示:10~15秒。 2.以PTR表示:0.95~1.24。 3 監測口服抗凝劑,以INR表示。 註:上值僅供參考,建議各實驗室建立自己的參考值范圍。試劑、儀器操作、血樣收集技術或抗凝劑改變時,都應重新建立新的參考值范圍。
【檢驗結果的解釋】 1.與正常凝血質控血漿PTs值比較,超過3秒以上為異常。 2.PTR值超出0.95~1.24的范圍為異常。 3.監測口服抗凝劑,以INR表示。
【注意事項】 1.本品僅用於體外診斷。 2.抽血要順利,抗凝要充分,不能有血凝塊;分離血漿時,務必去除血小板。 3.保溫溫度控制在37±0.5℃,過高或過低均會影響測定結果。 4.樣品收集時不宜用EDTA、肝素或草酸鹽作抗凝劑。 5.手工測定時,觀察凝固的光線要充足。 6.抗凝劑的比例應准確,如果血球壓積小於20%或大於55%,則需調整血樣與抗凝劑的比例,方法是:0.00185×全血毫升數×(100-壓積)= 抗凝劑毫升數。 7.防止試劑被任何痕跡量的血漿污染。 8.不要測試質量可疑的樣品血漿。因為很小的血漿凝固會使凝固時間顯著縮短(所有凝血因子已被激活),而廣泛凝固又會因凝血因子和纖維蛋白原的消耗延長凝固時間。 9.凝血酶抑制劑出現在樣品中可能導致該樣品凝血酶原時間延長。 10.使用者若不慎將試劑濺在皮膚或眼睛上,應立即用水沖洗。

F. 凝血四項危急值

凝血四項是用來臨床上檢測血栓與止血篩檢實驗的,病理情況下,止血,抗凝血或纖溶系統會發生異常,正常止凝血功能會失去平衡,導致出血或血栓形成,它並不像血常規RBC,WBC,PLT的危急值,血液栓塞或DIC(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可不是鬧著玩的,所以如果是檢測結果出來經復查確定後是異常的,就可以算危急值了!應該及時報告聯系臨床醫生。(當然我看過某些資料,不一定是考慮血液栓塞或DIC之類的疾病才做凝血功能)但補充一點:PT:延長3秒以上或縮短為異常,(正常參考值:成人;11-13秒)APTT:延長10秒以上或縮短為異常(正常參考值:成人25.07-35.00秒)FIB:高於或低於正常值為異常(正常參考值:成人2-4g/L)TT:延長3秒以上或縮短為異常(正常參考值:12-16秒)每個臨床實驗室都有設置自己的參考值,主要根據試劑的不同,並且是根據INR(國際標准化比值)來定的,因為在同一份實驗室用不同的INI(國際敏感度指數)試劑檢測,尤其是PT值結果差異很大,但測得的INR值是相同的。INR參考值:0.8-1.5

G. 什麼事凍干型試劑

您好!
① 凍干型試劑指的是使用凍干方法制備的試劑,一般用於含有不耐高溫的活性物質的試劑。
② 乾粉型試劑也可能是通過烘乾,噴霧乾燥等方法制備。也有可能是稱量好的乾粉直接混合在一起。

網路教育團隊【海納百川團】為您解答。
感謝您的採納 O(∩_∩)O 。如有疑問,歡迎追問。

H. 凝血四項的危機值分別是多少

這個問題無法一概而論,危急值需要醫務處、檢驗科、臨床討論後制定。而且,各個單位的檢驗科儀器試劑也不盡不同。所以可能有較大區別。

凝血四項內容及正常值:

一.凝血因子測定: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秒數:25-37,需與正常對照比較超過10s以上異常2凝血酶原時間(PT):秒數:11-14,需與正常對照超過3s以上異常。活動度:80-120%INR:0.8-1.23纖維蛋白原(FIB):2-4g/L

二.纖維蛋白溶解檢測:4凝血酶時間(TT):秒數:12-16需與正常對照超過3s以上異常

I. 如何選購凝血四項分析儀配套試劑

凝血四項分析儀,在臨床上成為血凝分析儀,能夠檢測病人的止血能力。在大型手術之前,進行這項檢測,可以在手術過程中規避一定的風險。
1、儀器所配PT、APTT、TT和FIB試劑盒應由儀器製造商配套生產,確保試劑和儀器的適配性,並且產品需要經過國家醫療器械質量監督部門的檢測,具有良好的穩定性,試劑的溯源性要符合國家和行業的相關規定。
2、儀器所配套的試劑產品要擁有有效的葯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醫療器械注冊證。
3、試劑生產要在潔凈間中完成,生產場地要通過地方葯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現場考核,並要求擁有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
4、試劑要有相應的標准品,確保儀器,試劑和標准品全系統的封閉型和穩定性。
5、生產廠家要提供專業全自動儀器管路的清洗液,確保儀器和試劑系統交叉污染達到企業標準的規定。
6、儀器應具有操作軟體支持,軟體要為實驗室質控停工方便適用的質控程序。
7、生產廠家要擁有良好的售後服務技術系統。對全國用戶要提供方便快捷的技術支持和售後服務,確保試劑的供應。
南京普朗醫療主要研發各類醫療器械,以及相應的配套試劑。它不僅僅是一個血液細胞分析儀生產廠家、一個電解質分析儀廠家,更是一個全方面發展醫療器械產品的大集團。

J. 血凝四項的凝血四項的臨床意義

(prothrombin time,PT)
1、正常參考值:12-16秒。
2、臨床應用:凝血酶原時間是檢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種過篩試驗,是用 來證實先天性或獲得性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Ⅴ、Ⅶ、Ⅹ的缺陷或抑制物的存在,同時用於監測口服抗凝劑的用量,是監測口服抗凝劑的首選指標。據報道,在口服抗凝劑的過程中,維持PT在正常對照的1-2倍最為適宜。
PT異常意義:
1 、延長:先天性因子Ⅱ Ⅴ Ⅶ Ⅹ缺乏症和低(無)纖維蛋白原血症;獲得性見於DIC、原發性纖溶症、維生素K缺乏、肝臟疾病;血循環中有抗凝物質如口服抗凝劑肝素和FDP以及抗因子Ⅱ Ⅴ Ⅶ Ⅹ的抗體。
2、縮短:先天性因子Ⅴ增多症、口服避孕葯、高凝狀態和血栓性疾病。
3、口服抗凝劑的監測:凝血酶原時間是監測口服抗凝劑的常用指標,在ISI介於2.2-2.6時,凝血酶原時間比值在1.5-2.0 INR在3.0-4.5用葯為合理和安全.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應用口服抗凝劑時INR的允許范圍:非髖部外科手術前1.5-2.5;髖部外科手術前2.0-3.0;深靜脈血栓形成2.0-3.0;治療肺梗塞2.0-4.0;預防動脈血栓形成3.0-4.0;人工瓣膜手術3.0-4.0。
凝血酶原時間;報告方式;即報告被檢標本的凝血酶原時間(秒)也同時報告正常對照的結果(秒)並用凝血酶原比值報告之
待檢血漿的凝血酶原時間
凝血酶原時間比值 = 正常血漿的凝血酶原時間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
1、正常參考值:0.8-1.5。
2、臨床應用:INR是病人凝血酶原時間與正常對照凝血酶原時間之比的ISI 次方(ISI:國際敏感度指數,試劑出廠時由廠家表定的)。同一份在不同的實驗室,用不同的ISI試劑檢測,PT值結果差異很大,但測的INR值相同,這樣,使測得結果具有可比性。目前國際上強調用INR來監測口服抗凝劑的用量,是一種較好的表達方式。
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應用口服抗凝劑時INR的允許范圍如下: 臨床適應症 INR允許范圍 預防靜脈血栓形成非髖部外科手術前 1.5—2.5 髖部外科手術前 2.0—3.0深靜脈血栓形成2.0—3.0 治療肺梗塞2.0—4.0 預防動脈血栓形成 3.0—4.0 人工瓣膜手術 3.0—4.0
國際標准化(凝血酶原時間)比值(INR)INR=XC X為患者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比值。C 為所的組織凝血活酶ISI值。
范圍:比值為0.82-1.15
意義同凝血酶原時間.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tin time, APTT)
1、正常參考值:24-36秒。
2、臨床應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是檢查內源性凝血因子的一 種過篩試驗,是用來證實先天性或獲得性凝血因子Ⅷ、Ⅸ、Ⅺ的缺陷或是否存在它們相應的抑制物,同時,APTT也可用來凝血因子Ⅻ、激肽釋放酶原和高分子量激肽釋放酶原是否缺乏,由於APTT的高度敏感性和肝素的作用途徑主要是內源性凝血途徑,所以APTT成為監測普通肝素首選指標。
APTT異常表現的意義:
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測定(APTT)
臨床意義:
1、 延長:
(1)因子Ⅷ Ⅸ 和Ⅺ血漿水平減低,如血友病甲乙.因子Ⅷ減少還見於部分血管性假血友病患者.
(2)嚴重的凝血酶原(因子Ⅱ) 因子Ⅴ Ⅹ和纖維蛋白原缺乏.如肝臟疾病.阻塞性黃疸.新生兒出血症.腸道滅菌綜合征.吸收不良綜合征.口服抗凝劑 .應用肝素以及低(無)纖維蛋白原血症
(3)纖容活力增強 如繼發性.原發性纖溶以及血循環中有纖維蛋白(原)降解物(FDP)
(4)血循環中有抗凝物質.如抗因子Ⅷ或Ⅸ抗體,SLE等.
2、 縮短
(1)高凝狀態,如DIC的高凝血期,促凝物質進入血流以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
(2)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塞、不穩定性心絞痛、腦血管病變、糖尿病伴血管病變、肺梗死、深靜脈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和腎病綜合征等。 (Fibrinogen FIB)
1、正常參考值:2—4g/L。
2、臨床應用:纖維蛋白原即凝血因子Ⅰ,是凝血過程中的主要蛋白質,FIB 增高除了生理情況下的應激反應和妊娠晚期外,主要出現在急性感染、燒傷、動脈粥樣硬化、急性心肌梗死、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發性骨髓瘤、糖尿病、妊高症及急性腎炎、尿毒症等,FIB減少主要見於DIC、原發性纖溶亢進、重症肝炎、肝硬化和溶栓治療時。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纖維蛋白原三者同時檢測已被臨床用於篩查病人凝血機制是否正常,特別是心胸外科、骨科、婦產科等手術前檢查病人的凝血功能尤為重要。
臨床意義:
1、纖維蛋白原減少:(<1.5g/l) 見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和原發性纖溶症.重症肝炎和肝硬化.也見於蛇毒治療(如抗栓酶.去纖酶)和溶栓治療(UK.T-PA)故是它們的監測指標.
2、纖維蛋白原增加:纖維蛋白原是一種急性時相蛋白,其增加往往是機體的一種非特異反應,常見於下列疾病:
(1)感染:毒血症、肺炎、輕型肝炎、膽囊炎、肺結核及長期的局部炎症。
(2)無菌炎症:腎病綜合症、風濕熱、風濕性關節炎、惡性腫瘤等
(3)其它:如外科手術、放射治療、月經期及妊娠期也可見輕度增高
3、纖維蛋白原異常:纖維蛋白原異常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患者纖維蛋白原含量可能在正常范圍。但纖維蛋白原有質的異常,臨床可無症或僅有輕度的出血傾向。 (TT)
凝血酶時間延長:
見於肝素增多或類肝素抗凝物質存在、如SLE、肝病、腎病等,低(無)纖維蛋白血症、異常纖維蛋白原血症、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FDP)增多、如DIC、原發性纖溶等。
凝血酶時間縮短:見於血標本有微小凝塊或鈣離子存在時。 (分析前質量控制)
1、采血
1.1防止組織損傷,避免外源因子進入。
1.2盡快送檢。
1.3避免從輸液管取血,以防稀釋,用葯。
1.4抽血時的壓力、時間長短會影響局部血液的濃縮,可影響血小板釋 放和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
2、收集管要求:塑料管或聚乙烯試管。
3、抗凝劑選擇
3.1推薦用3.8%的枸櫞酸鈉,能有效阻止Ⅴ和Ⅷ降解。
3.2抗凝劑與血液的比例為1:9。
4、血漿的保存:取血後應立即做或血漿放冰箱(2-8℃),塑料試管影響最小。

閱讀全文

與凝血四項檢測凍干試劑盤使用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兒童學唱歌訓練方法 瀏覽:829
實驗室溫度計測量方法 瀏覽:886
長期脫發如何治療方法 瀏覽:719
木工推拉台鋸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960
中葯桃仁的食用方法 瀏覽:389
杠桿式馬桶安裝方法 瀏覽:855
嬰兒水的正確飲用方法 瀏覽:823
鍛煉幼兒智力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8
薰衣草家庭種植方法 瀏覽:598
繼箱加蜂群最佳方法 瀏覽:415
假高血壓正確測量方法 瀏覽:327
小號套魚鉤簡單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15
如何對付限行最好的方法 瀏覽:437
剪影型訓練方法 瀏覽:374
後的萬能膏使用方法 瀏覽:717
智能解鎖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26
帶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瀏覽:168
水泥圍欄漆的使用方法 瀏覽:238
手機連接列印機的連接方法 瀏覽:814
紫薯做貓耳朵的簡單方法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