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萬古黴素的檢測方法

萬古黴素的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17 08:57:43

⑴ 為什麼輸了莫西沙星和萬古黴素還是反復有些低熱

注射用鹽酸萬古黴素說明書
請仔細閱讀說明書並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葯品名稱】
通用名:注射用鹽酸萬古黴素

漢語拼音:ZhusheyongYansuan Wangumeisu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及其化學名稱為:
(1S, 2R, 18R, 19R, 22S, 25R, 40S)-50-[2-O-(3-氨基-2,3,6-三去氧-3-C-甲基-α-L-吡喃來蘇糖基)-β-D-吡喃葡萄糖氧基]-22-氨基甲醯甲基-5,15-二氯-2,8,32,35,37-五羥基-19-{(2R)-4-甲基-2-(甲氨基)戊醯胺基}-20,23,26,42,44-五氧代-7,13-二氧雜-21,24,27,41,43-五氮雜八環[26.14.2.23, 6.214, 17.18, 12.129,33.010, 25.034, 39]五十(碳)-3,5,8,10,12(50),14, 16, 29, 31, 33(49), 34, 36, 38, 45, 47-十五烯-40-羧酸單鹽酸鹽
分子式:C66H75Cl2N9O24×HCl
分子量:1485.71

【性狀】本品為白色略帶微粉色凍干塊狀物。

【主要適應症】
本品適用於治療對甲氧西林具有耐葯性的葡萄球菌引起的嚴重或致命感染。對青黴素過敏的患者及不能使用其他抗生素包括青黴素、頭孢菌素類,或使用後治療無效的葡萄球菌和腸球菌感染患者,以及對萬古黴素敏感的細菌所引起的感染,本品均適用。當懷疑感染是由對甲氧西林具有耐葯性的葡萄球菌所引起者,萬古黴素可作為初期治療,但葯敏試驗有了結果之後,治療應做適當調整。

使用本品治療葡萄球菌所導致之心內膜炎效果良好。對其他因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包括敗血症、骨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皮膚和皮膚組織感染亦有效。當葡萄球菌感染局部化膿,用抗生素時應當引流膿液。

單獨使用本品或是並用氨基糖苷類治療由草綠色鏈球菌或牛鏈球菌所引起的心內膜炎,效果均佳。

有報告指出,由腸球菌(如:糞鏈球菌)所引起的心內膜炎,使用本品則須並用氨基糖苷類方有療效。

類白喉桿菌引起的心內膜炎,使用萬古黴素治療有效。

萬古黴素與利福平、氨基糖苷類或兩者一起並用,對植入人工瓣膜初期由表皮葡萄球菌或類白喉桿菌引起之心內膜炎,療效良好。

需作細菌培養來分離和鑒定致病菌,並測其對本品的敏感度。

美國心臟協會及牙科醫學會建議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風濕熱或後天瓣膜性心臟病,並對青黴素過敏的患者,在進行牙科手術或上呼吸道外科手術時,建議使用本品來預防細菌性心內膜炎。但目前尚無對照的臨床療效的研究。

注意:當選用抗生素用來預防細菌性心內膜炎時,醫師或牙醫師都應事先仔細閱讀美國心臟學會及牙科醫學會的共同聲明。

【規格】 (1)0.5 g (2)1.0 g(按萬古黴素計)

【用法用量】
點滴引起的副反應與葯物濃度及輸注速度相關。成人建議用量為5毫克/毫升,給葯速度不高於10毫克/分鍾。對於某些需要限制液體的病人,可採用最高不超過10毫克/毫升的濃度,但採用高濃度可能增加相應的不良反應。然而不論採用何種濃度均有可能發生不良反應。
腎功能正常的病人
成人:每日常用靜脈滴注劑量為2克,可分為每6小時500毫克或每12小時1克。每次劑量至少用60分鍾以上的時間或不高於10毫克/分鍾的速度給葯。其他的病患因素:如年齡或肥胖,可修改每日常用劑量。
兒童:本品的每日靜注總劑量為每次10毫克/公斤,每6小時靜滴一次。每劑量給葯時間至少60分鍾以上。
嬰兒與新生兒:新生兒及嬰兒每日靜脈注射總劑量可能較低。新生兒及嬰兒,初用劑量建議為每公斤體重15毫克。以後為每公斤體重10毫克。出生一周的初生兒,每12小時給葯一次,而一周後至一月大者,則每8小時一次,每次給葯時間均至少60分鍾以上,此類病人,應密切監測其本品的血清濃度。
腎功能不全及老年病人
腎功能不全病人,劑量必須調整。老年人由於腎功能減弱,其劑量亦必須較預期之劑量減少很多,測定本品的血液濃度對於取得最好的療效是有幫助的,特別對腎功能變化不定的嚴重病人。本品血液濃度的測定可用微生物測定法、放射免疫測定法、熒光極化免疫測定法、熒光免疫法或高效液相色譜法,如果肌酐清除率可測出或准確估計,對大多數腎受損的病人,所用劑量可用下表計算出來。
本品每日劑量以毫克為單位,約為腎小球過濾率(毫升/分鍾)的15倍(參看下錶)。
腎功能不全病人所用本品劑量表(摘自Moellering et all)

肌酐清除率

本品劑量

(毫升/分鍾)

(毫克/24小時)

100

1545

90

1390

80

1235

70

1080

60

925

50

770

40

620

30

465

20

310

10

155

即使對腎功能有輕度至中度不全的病人,其初次劑量亦應不少於每公斤15毫克。
上表不適用於功能性無腎患者。對此類患者初始劑量應為15毫克/公斤體重,以便立即達到治療血清濃度。給予劑量為1.9毫克/公斤/24小時以維持穩定濃度。對於嚴重腎不全患者,由於給予250毫克至1000毫克單一劑量較為方便,可能數天才給葯一次,而不是以每天需求為准。無尿患者,建議使用劑量為每7日至10日,給予1000毫克的劑量。
當只已知血清肌酐濃度時,以下的方程式(根據患者的性別、體重、年齡)可算出肌酐清除值。計算出的肌酐清除率(毫升/分鍾)只為推算值。肌酐清除率應及時計算。
男性: 體重(公斤)x(140-年齡)
72 x血清肌酐濃度(毫克/分升)
女性:0.85 x 以上值
血清肌酐應代表在穩定狀態下的腎功能,否則推算的肌酐清除值不能採用。下列情況常會導致對病人的清除率估計過高:(1)具有腎功能減退症狀,如休克,嚴重心臟衰竭或尿量減少。(2)肌肉與體重不呈正常比例,如肥胖患者或肝病、水腫、腹水患者。(3)伴有衰弱,營養不良或無活動力現象。
尚未確定鞘內(心房或心室)直接給予本品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建議採用間接注射法。
配製及穩定性
使用時,加入10ml無菌注射用水於本品500毫克無菌乾粉小瓶內,或加入20ml無菌注射用水於本品1克無菌乾粉小瓶內,配成50毫克/毫升溶液,配製後的溶液應貯存於冰箱內,且必須再稀釋。
含有500毫克本品的溶液,必須以至少100毫升的稀釋劑稀釋。含有1克本品的溶液,必須以至少200毫升的稀釋劑稀釋。經此法稀釋後,所需之靜滴劑量,至少用60分鍾時間滴注給葯。
與其他葯物及靜注液的配伍: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後的葯液應置於冰箱中,盡快使用。以下的稀釋劑其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可與之配伍:
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
乳酸鈉林格氏液
乳酸鈉林格氏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
Nomosol-M及5%葡萄糖注射液
0.9%氯化鈉注射液
Isolyte®E
醋酸鈉林格氏液
本品溶液的PH值低,能使與其混合的其他化合物的物理性質不穩定,當溶液或容器能用肉眼來檢查時,注射用制劑使用前應仔細檢查是否有微粒或變色。

【不良反應】
點滴引起的副反應:快速點滴萬古黴素時或之後,可能發生類過敏性反應,包括低血壓、喘息、呼吸困難,蕁麻疹或瘙癢。快速點滴亦可能引起身體上部的潮紅(「紅頸」)或疼痛及胸部和背部的肌肉抽搐。這些反應通常在20分鍾內即可解除,但亦有可能持續數小時。動物試驗表明,給予高濃度或快速給葯會出現低血壓和心動過緩。若萬古黴素採用60分鍾以上緩慢點滴,此類情況罕見發生。在健康受試者中,若以10毫克/分鍾或更低速度滴注,則不會發生不良反應。
腎毒性:在使用萬古黴素病人中,罕有血清肌酐或尿素氮(BUN)濃度增加的情況或間質腎炎發生。此等情況,通常發生在病人合並使用氨基糖苷葯物,或原本患有腎功能不全者,當停用萬古黴素,大部分病人的氮質血症可解除。
胃腸道反應:使用中或之後偶有偽膜結腸炎發生。
耳毒性:有過報道使用萬古黴素,伴有聽覺喪失的情況,這類病人大部分為腎功能失調、預先已有聽覺喪失者、或同時與其他耳毒性葯品並用。頭暈、目眩、耳鳴則罕有報告。
造血機能:經萬古黴素治療1周後或數星期,或總劑量多於25克後,有發生可逆性中性白細胞減少的報告,當停用本品,嗜中性細胞減少症即可迅速復原。可逆性粒細胞缺乏症(粒細胞少於500/立方米)則罕有報告。
靜脈炎:曾有報告在注射部位發生。
其他:病人使用萬古黴素,偶有過敏反應,葯物熱、寒戰、惡心、嗜酸粒細胞增多、皮疹(包括表皮脫落性皮炎),史蒂文斯-約翰遜綜合征,毒性表皮壞死鬆懈,並罕有脈管炎。

【禁忌】
已知對萬古黴素鹽酸鹽過敏的病人忌用。

【注意事項】
一般注意事項:
長期使用萬古黴素治療可能會導致不敏感菌株的過量增長,應密切觀察病人。若治療中發現雙重感染,應採取相應治療。
當治療的病人有腎功能不全或病人正同時接受氨基糖苷治療,為了減少腎毒性之危險,應進行連續的腎功能監測,並依上述劑量表(參見用法用量)給予特殊調整。
連續做聽力功能試驗有助於使耳毒性之危險減至最低。
給予萬古黴素,有發生可逆性嗜中性白細胞減少症的報告(參見不良反應欄),因此如果病人將進行萬古黴素長期療法或是並用葯物會產生嗜中性白細胞減少症時,應定期監測白細胞數。
本品對組織有刺激性,故應採用靜脈注射給葯。肌肉注射本品或因疏忽外濺,會引致疼痛、觸痛及壞死。用稀釋溶液(2.5-5克/升)徐緩給葯及更換注射部位辦法,可使血栓性靜脈炎發生的頻率及嚴重程度減至最少。
亦有報告稱,與靜脈滴注有關的副作用(包括低血壓、臉紅、紅斑、蕁麻疹及瘙癢)發作頻率,隨著合並用麻醉葯而增加,於使用麻醉葯前60分鍾滴注本品,可使點滴給葯引起的副作用減至最少。
鞘內(腰髓內或心室內)注射本品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尚無評定。
有報道顯示在接受持續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中,經腹膜給予無菌萬古黴素可導致化學性腹膜炎綜合征的發生。此種綜合征可表現為僅僅透析液變混濁或透析液混濁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和發熱。停止經腹膜給予萬古黴素後,此綜合征即可消失。
小兒用法:未成熟的新生兒及年幼嬰兒,最好確定所需的萬古黴素血清濃度。合並用萬古黴素及麻醉劑於小孩,會引起紅斑及類似組織胺反應的面紅(見不良反應)。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葯】
孕婦:在動物試驗中最高劑量達到200毫克/公斤/天給大鼠靜脈注射(1180毫克/平方米或給予一倍於基於毫克/平方米的人的最大建議劑量)或最高達120毫克/公斤/天給兔靜脈注射(1320毫克/平方米或給予1.1倍基於毫克/平方米的人的最大建議劑量)萬古黴素未發現有致畸現象。不影響胎兒體重,即使給予最高劑量大鼠仍可繼續發育,給予兔80毫克/公斤/天(880毫克/平方米或低於1.4倍基於毫克/平方米的人的最大建議劑量)仍可繼續發育。在一項對照臨床試驗中,對嚴重葡萄球菌感染孕婦靜脈滴注萬古黴素後對胎兒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在臍帶血中發現含有萬古黴素。萬古黴素不會引起胎兒聽覺損傷或腎毒性。曾有一孕婦懷孕三個月時使用萬古黴素,胎兒出現傳導性聽力減弱,但與使用萬古黴素無關。因為受試者數量有限,同時受試者僅在第二和第三個月時使用萬古黴素,因此無法確定萬古黴素用於孕婦後對胎兒的影響。而動物的生殖研究不能完全替代人的反應,因此本品只能在必要時給予孕婦使用。
哺乳母親:萬古黴素可排於母乳中,故使用本品於哺乳婦女時應謹慎。鑒於潛在的不良反應,應考慮到該葯對母親的重要性來決定是停止哺乳還是停葯。

【兒童用葯】
兒童:本品每日靜脈總劑量為每次10毫克/公斤,每6小時靜滴一次。每劑量給葯時間至少為60分鍾以上。
嬰兒與新生兒:新生兒及嬰兒每日靜脈注射總劑量可能較低。新生兒及嬰兒,初用劑量建議為每公斤體重15毫克。以後為每公斤體重10毫克。出生一周的初生兒,每12小時給葯一次,而一周後至一月大者,則每8小時一次。每次給葯時間均至少60分鍾以上,此類病人,應密切監測其本品的血清濃度。

【老年用葯】
老人:腎小球濾過會隨著年齡增加而自然減少,如不調節劑量,會導致萬古黴素的血液濃度增高。故老年病人的萬古黴素劑量應作調整(見劑量及用法)。

【葯物相互作用】
葯物相互作用:有報道稱同時使用萬古黴素和麻醉葯可能出現紅斑、類組胺樣潮紅(見注意事項中兒童用葯項)和過敏反應(見用葯過量)。
與其它具有神經毒性和/或腎毒性的葯物(如兩性黴素B,氨基糖苷類,桿菌肽,多肽類,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硫酸紫黴素或順鉑)同時使用和/或再用這些葯期間使用萬古黴素,應密切注意觀察。

【葯物過量】
必須對維持腎小球過濾功能作加強型護理。萬古黴素不易用透析法除去。採用聚碸樹脂作離子交換可提高萬古黴素的清除率。大鼠靜脈給葯的半數致死量為319毫克/公斤,小鼠為400毫克/公斤。在控制葯物過量時應考慮多次給葯、葯物間相互作用和罕見的葯物動力學導致用葯過量的可能性。

【葯理毒理】
萬古黴素對細菌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除此之外,萬古黴素還會改變細菌細胞的滲透性和RNA的合成。萬古黴素和其他抗生素之間,不會發生交叉耐葯性。萬古黴素能有效地對抗葡萄球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包括對甲氧西林具耐葯性的菌株),鏈球菌[包括化膿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包括對青黴素具耐葯性的菌株)、無乳鏈球菌、草綠色鏈球菌(如糞鏈球菌)],難辨梭狀桿菌,鏈球菌群,牛鏈球菌和腸球菌(如偽膜性結腸炎關聯的產毒菌株)以及類白喉菌。在體外試驗中對萬古黴素敏感的菌株有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乳桿菌屬,放線菌屬,梭狀桿菌屬及桿菌屬。對於革蘭氏陰性桿菌,分枝桿菌或真菌,體外試驗結果顯示,萬古黴素不具活性。
協同作用:萬古黴素與氨基糖苷類並用,體外試驗顯示,對抗金黃色葡萄球菌,非腸球菌D群鏈球菌,腸球菌和鏈球菌屬(草綠色鏈球菌群)等菌株時,具有協同作用。
紙片葯敏試驗:依據美國國家委員會有關臨床試驗的標准,推薦使用紙片法測定萬古黴素敏感性。標准30微克紙片葯敏試驗結果應根據以下標准來確定。敏感菌所產生的抑菌圈直徑大於或等於12毫米,則此試驗菌對療法有效。細菌所產生的抑菌圈直徑為10至11毫米,則為中度敏感,若此類菌感染局限在組織和體液,則高濃度的萬古黴素可達治療效果。耐葯菌產生的抑葯圈小於或等於9毫米,則此菌對療法無效,須選擇其他療法。使用稀釋法判定,如果最小抑菌濃度(MIC)小於或等於4微克/毫升,則此分離菌為敏感菌。如果最小抑菌濃度(MIC)大於或等於16微克/毫升,即此菌對萬古黴素具有耐葯性,如果最小抑菌濃度(MIC)大於4微克/毫升,小於16微克/毫升,則考慮為中度敏感菌。
標定方法須使用標准菌株,30微克的紙片對金黃色葡萄菌所產生的抑菌圈直徑應為15至19毫米,使用稀釋法測定,標定方法亦須使用標准試驗控制菌株。標准萬古黴素粉末,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制濃度(MIC)范圍應為0.5至2.0微克/毫升,對糞鏈球菌的最小抑制濃度(MIC)范圍應為1.0至4.0微克/毫升。
臨床前安全性資料
動物葯理學:犬靜脈注射25mg/kg萬古黴素,濃度為25mg/ml,輸注速度為13.3ml/min,出現低血壓和心動過緩。
致癌、致突變、生殖毒性:盡管尚無長期動物試驗來論證致癌的可能性,但在正規實驗室檢測中未發現萬古黴素有致突變的可能性。
未進行確切的生殖毒性研究。

【葯代動力學】
萬古黴素需靜脈給葯用於全身性感染治療:口服吸收差,肌肉注射有疼痛感。
腎功能正常患者,多次靜脈點滴1g本品(15毫克/公斤)60分鍾以上,在靜點結束時,平均血中濃度約可達63微克/毫升;靜點結束後2小時,平均血中濃度約為23微克/毫升;靜點結束後11小時,平均血中濃度約8微克/毫升;多次靜點500mg30分鍾以上,在靜點結束時,平均血中濃度約可達49微克/毫升;靜點結束後2小時,平均血中濃度約19微克/毫升;靜點結束後6小時,平均血中濃度約10微克/毫升;多次給葯時血中濃度和單劑量一次給葯時相似。
腎功能正常者,萬古黴素血漿平均消除半衰期為4至6小時,在最初24小時,約有75%的萬古黴素由腎小球濾過經尿中排出,平均血漿清除率0.058升/公斤/小時,平均腎清除率約為0.048升/公斤/小時,腎功能障礙者,會減緩萬古黴素的排泄,腎功能衰竭的患者,平均半衰期為7.5天。分布系數為0.3-0.43升/公斤。此葯在體內不易被代謝,腹膜透析時,在六小時內,腹腔內給葯,約有60%可吸收分布至全身,腹腔內注射30毫克/公斤萬古黴素,血中濃度約可達10微克/毫升,利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均不能有效地將萬古黴素清除,但有些報告表明使用血漿灌注和血漿過濾法可提高萬古黴素清除率。
萬古黴素的全身性總清除和腎清除率在老年患者中可能會降低。
當萬古黴素在血中濃度為10至100微克/毫升時,利用超濾法測得,約有55%的萬古黴素與血清蛋白結合,靜脈給予萬古黴素後,在胸腔液,心包液,腹膜液、滑囊液、尿液、腹膜透析液和心房組織均顯示達到殺菌濃度。萬古黴素不易滲透進入正常腦脊髓液中。但是,當腦脊髓膜發生感染時,萬古黴素能滲透至脊髓液、膜至腦脊髓中。

【貯藏】
配製之前的原包裝:在25℃以下貯存。配製成凍乾粉溶液:在2-8℃下貯存。

【包裝】
玻璃瓶裝,每盒1瓶。

【有效期】
24個月,配製成凍乾粉溶液:24小時。

【執行標准】JX20040007

⑵ 注射用鹽酸萬古黴素說明書

注射用鹽酸萬古黴素用於治療對甲氧西林耐葯的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下面是我整理的注射用鹽酸萬古黴素 說明書 ,歡迎閱讀。
注射用鹽酸萬古黴素商品介紹
通用名:注射用鹽酸萬古黴素

生產廠家: 浙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葯廠

批准文號:國葯准字H20033366

葯品規格:0.5g(50萬單位)

葯品價格:¥0元
注射用鹽酸萬古黴素說明書
【葯品名稱】

商品名稱:來可信

通用名稱:注射用鹽酸萬古黴素

英文名稱:Vancomycin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

【成份】鹽酸萬古黴素

【適應症】

來可信靜脈滴注主要用於治療對甲氧西林耐葯的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對青黴素過敏的患者及不能使用其他抗生素包括青黴素、頭孢菌素類,或使用後治療無效的葡萄球菌、腸球菌和棒狀桿菌、類白喉桿菌屬等感染患者,如心內膜炎、骨髓炎、敗血症或軟組織感染。

也可用於防治血液透析患者發生的葡萄球菌屬所致的動、靜脈血分流感染。來可信口服用於治療由於長期服用廣譜抗生素所致難辨梭狀桿菌引起的偽膜性結腸炎或葡萄球菌性腸炎。

【用法用量】

靜脈滴註:

點滴引起的副作用與葯物濃度及輸液速度有關,成人建議用量5 mg/mL,給葯速度不高於10 mg/min,對某些需要限制液體的病人,可採用高不超過10 mg/mL的濃度,但採用高濃度可能增加相應的不良反應,然而不論採用何種濃度均有可能發生不良反應。

腎功能正常的病人:

成人每日常用劑量為2 g,可分為每6小時0.5 g或每12小時1 g,臨用前先用10 mL注射用水溶解0.5 g,再用100 mL或100 mL以上0.9%氯化鈉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每次靜脈滴注時間至少60分鍾以上,或應以不高於10 mg/min的速度給葯。

特殊情況請遵醫囑。

兒童 :

每次總量10 mg/kg,每6小時滴注1次,每次給葯時間至少為60分鍾以上。

嬰兒與新生兒:

每日劑量可能較低。新生兒及嬰兒,初用劑量建議為每公斤體重15 mg,以後為每公斤體重10 mg ;出生一周的初生兒,每12小時給葯一次,而出生一周後至一月者,則每8小時一次,每次給葯時間至少60分鍾以上。此類病人,應密切監測其萬古黴素的血清濃度。

腎功能不全及老年病人:

腎功能不全病人,劑量必須調整。如果肌酐清除率可測出或可准確估計,對大多數腎功能受損的病人,所用劑量可用下表計算出來。萬古黴素每日劑量以mg為單位,約為腎小球過濾率(mL/min)的15倍。

即使對腎功能有輕度至中度不全的病人,其初次劑量亦應不少於每kg體重15 mg。

【不良反應】

靜滴引起的副作用:

快速靜滴萬古黴素時或之後,可能發生類過敏性反應,包括低血壓、喘息、呼吸困難、蕁麻疹或瘙癢。快速靜滴亦可能引起身體上部的潮紅(“紅頸”)或疼痛及胸部和背部的肌肉抽搐。

這些反應通常在20分鍾內即可解除,但亦有可能持續數小時。若萬古黴素採用60分鍾以上的緩慢靜滴,此類情況罕見發生。在健康受試者中,若以10 mg/min或更低速度滴注,較少會發生不良反應。

腎毒性:

在使用來可信病人中,很少有血清肌酐或BUN濃度增加的情況或間質腎炎發生。此等情況,通常發生在病人合並使用氨基糖苷葯物,或原本患者有腎功能不全者,當停用萬古黴素,大部分病人的氮質血症可恢復正常。

耳毒性:

有報道使用萬古黴素伴有聽覺喪失的情況,這類病人大部分為腎功能失調、預先已有聽覺喪失者、或同時與其他耳毒性葯品並用。頭暈、目眩、耳鳴則罕有 報告 。

造血機能:

經萬古黴素治療1周後或數周,或總劑量多於25 g後,有發生可逆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的報道,當停用來可信,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多可迅速恢復正常。可逆性粒細胞缺乏症(粒細胞<500/mm3 )則罕有報道,其原因尚不明確。血小板減少症罕有報道。

靜脈炎:

曾有報道在注射部位發生。

其他:

使用萬古黴素,偶有過敏反應,葯物熱、寒戰、惡心、嗜酸粒細胞增多、皮疹,史蒂文斯-約翰遜綜合征,毒性表皮壞死松解,並罕有脈管炎。

【禁忌】對來可信過敏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注意事項】

1.警告:

快速給葯(例如在數分鍾內)可能伴發嚴重低血壓包括休克,罕有心臟停跳現象。應以稀釋溶液靜脈點滴,點滴時間至少在60分鍾以上,以防止過快點滴引起的反應。如出現點滴過快引起的反應,停止點滴,該反應會很快消失。病人接受來可信治療曾發生暫時性或永久性耳毒性。

但多數發生於用葯過量的病人,或原本有失聰現象或正同時接受其他耳毒性葯物治療時,例如氨基糖苷抗生素。腎功能不全的病人使用本葯須謹慎,因長時間的高血葯濃度會增加其毒副作用發生的危險。

實際上,幾乎所有廣譜抗生素包括萬古黴素都有可能引發偽膜性結腸炎,程度不等,可能從輕度到威脅生命。因此,對於使用來可信出現腹瀉患者明確診斷是非常重要的。對於輕度患者,只需停葯即可,對於中度至重度病例,則需要採取補液,補充電解質,蛋白質等相應治療 措施 。

2.一般注意事項:

1.口服多劑量來可信,治療由難辨梭狀芽胞桿菌C.difficile引起的偽膜性結膜炎,有些病人的血清濃度會升高,並有臨床意義。

2.當治療的病人有腎功能不全或病人正同時接受氨基糖苷類葯治療,為了減少腎毒性的危險,應進行連續的腎功能檢測,並依上述劑量表給予特殊調整。連續做聽力功能試驗有助於使耳毒性的危險減至低。

3.給予萬古黴素,有發生可逆性嗜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的報告,如果病人將進行萬古黴素長期療法或是並用葯物會產生嗜中性粒細胞減少症時,應定期監測粒細胞數。

1.亦有報告稱,靜脈滴注有關的不良反應(包括低血壓、臉紅、紅斑、蕁麻疹及瘙癢)發作頻率,隨著合並用麻醉葯而增加,於使用麻醉葯前60分鍾滴注來可信,可使點滴給葯而引起的副作用減至少。

2.來可信不應推薦作為常規用葯或用於輕度感染。

3.來可信不宜肌肉注射,靜脈滴注時盡量避免葯液外漏,以免引起疼痛或組織壞死,且應經常更換注射部位,滴速不宜過快,可使血栓性靜脈炎發生的頻率及嚴重程度減至少。

4.在治療過程中應監測血葯濃度,尤其是需延長療程者或有腎功能、聽力減退者和耳聾病史者。血葯濃度峰值不應超過20-40 ug/mL,谷濃度不應超過10 ug/mL。血葯濃度高於60 ug/mL為中毒濃度。

5.治療葡萄球菌性心內膜炎,療程應不少於4周。

6.有報道顯示在接受持續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中,經腹膜給予無菌萬古黴素導致化學性腹膜炎綜合征的發生。此種綜合征可表現為僅僅透析液變渾濁或透析液渾濁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和發熱。停止經腹膜給予萬古黴素後,此綜合征即可消失。

3.配製 方法 及穩定性:

使用時 :加入10 mL注射用蒸餾水於500 mg萬古黴素無菌乾粉小瓶內。配成50 mg/mL溶液,配製後的溶液應貯存於冰箱內,且必須再稀釋。含有500 mg萬古黴素的溶液,必須以至少100 mL的稀釋劑稀釋。經此法稀釋後,所需的靜注劑量,至少用60分鍾時間滴注給葯。

4.與其他葯物及靜注液的配伍:

以下的稀釋劑其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可與之配伍 :

5%葡萄糖注射液

5%葡萄糖注射液及0.9%氯化鈉注射液

乳酸鈉林革氏液

乳酸鈉林革氏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

Nomosolo?-M及5%葡萄糖注射液

0.9%氯化鈉注射液

Isolyte?E

醋酸鈉林革氏液

來可信配製前應在室溫15-30°C貯存。配製後的溶液pH低,能使與其混合的其他化合物理化性質不穩定,故使用前應仔細注意是否有微粒或變色。

【FDA妊娠葯物分級】

動物繁殖性研究證明該葯品對胎兒有毒副作用,但尚未對孕婦進行充分嚴格的對照研究,並且孕婦使用該葯品的治療獲益可能勝於其潛在危害;或者,該葯品尚未進行動物試驗,也沒有對孕婦進行充分嚴格的對照研究。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葯】

據文獻報道,在動物試驗中,高劑量達到200 mg/kg/天給大鼠靜脈注射,或高達120 mg/kg/天給兔靜脈注射鹽酸萬古黴素,未發現有致畸現象,不影響胎兒體重。即使給予高劑量,大鼠仍可繼續發育。

曾有一孕婦懷孕三月時使用萬古黴素,胎兒出現傳導性聽力減弱,可能與萬古黴素無關。但動物的生殖研究不能完全代替人的反應,因此孕婦不宜應用。

哺乳期婦女:

萬古黴素可排於母乳中,故使用來可信於哺乳期婦女應謹慎。鑒於潛在的不良反應,應考慮到該葯對母親的重要性來決定是停止哺乳還是停葯。

【兒童用葯】

未成熟的新生兒及嬰幼兒,好確定所需的萬古黴素血清濃度。並用萬古黴素及麻醉劑於兒童,會引起紅斑及類似組織胺反應的面紅(見不良反應)。

【老年用葯】老年病人的萬古黴素劑量應根據腎功能作調整。

【葯物相互作用】

1.要注意與各種葯物的相互作用。與氨基糖苷類、兩性黴素B、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楊酸鹽類、注射用桿菌肽及布美他尼、捲麴黴素、卡氮芥、順鉑、環孢素、依他尼酸、巴龍黴素及多粘菌素類葯物等合用或先後應用,可增加耳毒性及腎毒性。

如必須合用,應監測聽力及腎功能並給予劑量調整。抗組胺葯、布克利嗪、賽克利嗪、吩噻嗪類、噻噸類及曲美苄胺等與來可信合用時,可能掩蓋耳鳴、頭昏、眩暈等耳毒性症狀。

2.有報道稱同時使用萬古黴素和麻醉葯可能出現紅斑、類組織胺樣潮紅和過敏反應。

3.來可信與鹼性溶液有配伍禁忌,遇重金屬可發生沉澱。

【葯物過量】

多次給葯,葯物間相互作用和異常葯物動力學可導致用葯過量,可引起不良反應增加,特別是耳毒性和腎毒性。萬古黴素不易用透析法除去,採用聚碸樹酯作離子交換可提高萬古黴素的清除率。

【葯理作用】

萬古黴素是由東方鏈黴菌菌株產生的一種糖肽類窄譜抗生素。主要對革蘭氏陽性菌有效,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菌株),以及鏈球菌(包括化膿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無乳鏈球菌、草綠色鏈球菌)、棒狀桿菌、梭狀芽孢桿菌(對難辨梭狀芽孢桿菌高度敏感)、放線菌、鏈球菌屬、牛鏈球菌、腸球菌、類白喉菌等。

在體外試驗中對來可信敏感的菌株有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乳桿菌屬、放線菌屬、梭狀桿菌屬及桿菌屬。對多數敏感菌的MIC為0.1-2 ug/mL。對革蘭氏陰性桿菌、分支桿菌或真菌無效。

體外試驗顯示來可信與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合用對腸球菌有協同抗菌作用。萬古黴素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而發揮速效殺菌作用。但其作用部位與青黴素類及頭孢菌素類不同,主要為抑制細胞壁糖肽的合成,也可能改變細菌細胞膜的滲透性,並選擇性地抑制RNA的生物合成。

來可信不與青黴素類競爭結合部位。細菌對其不易產生耐葯性,和 其它 抗生素之間不會發生交叉耐葯性,但近腸球菌中由質粒介導的獲得性耐葯菌已引起關注。

【毒理研究】

盡管尚無長期動物試驗來論證致癌的可能性,但在正規實驗室檢測中未發現萬古黴素有致突變的可能性,未進行確切的生殖毒性研究。

小鼠靜脈注射的LD50 為400 mg/kg,小鼠腹腔的LD50 為1734 mg/kg,皮下注射的LD50 為5600 mg/kg,大鼠靜脈注射的LD50 為319 mg/kg。

【葯代動力學】

來可信口服不吸收,肌肉注射可引起局部疼痛,靜脈注射後可廣泛分布至全身大多數組織和體液內,在血清、胸腔液、心包液、腹水、滑膜液、尿液、腹膜透析液和心房組織中可達到有效殺菌濃度,但在膽汁中不能達到有效濃度。

不易穿過正常血腦屏障進入腦脊液中,當腦膜炎症時可滲入腦脊液並達到有效治療濃度。

來可信也可通過胎盤。一次靜脈注射0.5 g和1 g後,Cmax分別為10-30 ug/mL和25-50 ug/mL。t1/2 成人約6小時(4-11小時),小兒2-3小時。給葯量的80%-90%在24小時內由腎小球濾過經尿以原形排出,少量經膽汁排泄。腎功能不全時半衰期可延長。分布容積為0.43-1.25 L/kg,蛋白結合率約55%。

【性狀】來可信為白色或類白色粉末或疏鬆塊狀物。

【貯藏】密閉,30℃以下保存。

【規格】0.5g(50萬單位)/瓶/盒。

【有效期】24個月

【執行標准】《中國葯典》2010年版二部

【批准文號】國葯准字H20033366

【生產企業】浙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葯廠

來可信的功效與作用來可信用於治療對甲氧西林耐葯的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對青黴素過敏的患者及不能使用其他抗生素包括青黴素、頭孢菌素類,或使用後治療無效的葡萄球菌、腸球菌和棒狀桿菌、類白喉桿菌屬等感染患者,如心內膜炎、骨髓炎、敗血症或軟組織感染。
注射用鹽酸萬古黴素使用常見問題
作用的基本解釋是對事物產生的影響、效果,衍生解釋有作為、努力、用意、施行法術等。工程術語中的作用為施加在結構上的一組力或引起結構變形的原因。葯理學術語中的作用為葯物引起的初始反應。那麼,注射用鹽酸萬古黴素有什麼用處?

注射用鹽酸萬古黴素的作用:萬古黴素是由東方鏈黴菌菌株產生的一種糖肽類窄譜抗生素。主要對革蘭氏陽性菌有效,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菌株)以及鏈球菌(包括化膿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無乳鏈球菌、草綠色鏈球菌)、棒狀桿菌、梭狀芽孢桿菌(對難辨梭狀芽孢桿菌高度敏感)、放線菌、鏈球菌屬、牛鏈球菌、腸球菌、類白喉菌等。

⑶ 細菌性疾病的實驗檢查

(一)葯物敏感試驗 參閱臨床微生物
(二)聯合葯敏試驗 參閱臨床微生物
(三)血清殺菌滴度試驗(serum bactericidaltitre)原理和方法與試管稀釋法葯敏試驗同。用經過抗菌葯物治療後患者的血清與患者自身的病原菌進行試驗,患者血清能抑制細菌生長的最大稀釋度即血清殺菌滴度。一般認為血清殺菌滴度在1∶8以上者預示治療有效,在1∶4以下者則治療有可能失敗。本試驗對嚴重感染患者(如感染性心內膜炎)或粒細胞減低合並敗血症者的預後,有較大參考意義。但進行本試驗必須獲得病原菌。
(四)細菌β內醯胺酶活性測定 不少致病菌能產生β內醯胺酶,後者水解青黴素和頭孢菌素結構中的β內醯胺環而使之失去抗菌活性,如金葡菌、淋球菌和流感桿菌等對青黴素G或氨苄西林的耐葯性。因此臨床實驗室在對上述細菌進行葯敏試驗的同時,檢測細菌β內醯胺酶的產生,對臨床選用葯物有很大參考意義。測定的方法有碘法、微生物法、酸度(pH)法等;以頭孢硝噻吩(nitrocefin 或cefinase紙片)法最為靈敏可靠,並可在數分鍾內獲知結果。
(五)血葯濃度監測或治療葯物監測(therapeuticdrug monitoring,TDM) 葯物作用的強弱與組織和體液中的葯濃度成正比,而後者又與血葯濃度成平行關系,因此測定血葯濃度可作為感染部位葯濃度的間接指標。治療葯物監測即採用先進和靈敏的測試技術測定體液,特別是血液中葯物濃度,用以研究血葯濃度與療效、毒性的關系,確定最佳劑量和給葯間隔時間,提高葯物療效和減少不良反應。在抗菌葯物的應用中,血葯濃度監測主要適用於治療指數低,毒性大的葯物,例如氨基糖甙類抗生素、萬古黴素,或新生兒或嬰幼兒應用氯黴素過程中,或有腎功能損害的患者應用由腎排泄的抗菌葯物時出現或可能出現體內葯物積蓄者。有時大劑量青黴素治療也須進行監測,以防止出現青黴素腦病。
測定血葯濃度的方法有微生物法、放射免疫法、酶免疫法、熒光免疫法、氣相色譜法和高效液相色譜法等。後數種具有快速、專一性強、靈敏度高等優點,但亦各有一定缺點和限制,需要專門的設備儀器。

⑷ 萬古黴素說明書

萬古黴素鹽酸鹽 Vancomycin HCl 適應症 對甲氧西林具有抗葯性之葡萄球菌所引起的嚴重或致命感染。萬古黴素說明書是怎樣的呢?本文是我整理的萬古黴素說明書資料,僅供參考。

穩可信(注射用鹽酸萬古黴素)說明書正文

【穩可信葯物名稱】

商品名稱:穩可信/ Vancocin

通用名稱:注射用鹽酸萬古黴素

英文名稱:Vancomycin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

漢語拼音:Zhu She Yong Yan Suan Wan Gu Mei Su

【穩可信成份】

主要成份:萬古黴素

化學名稱:(1S ,2R,18R,19R,22S,25R,40S)-50-[2-O-(3-氨基-2,3,6-三去氧-3-C-甲基-α-L-吡喃來蘇糖基)-β-D-吡喃葡萄糖氧基]-22-氨基甲醯甲基-5,15-二氯-2,8,32,35,37-五羥基-19-{(2R)-4-甲基-2-(甲氨基)戊醯胺基}-20,23,26,42,44-五氧代-7,13-二氧雜-21,24,27,41,43-五氮雜八環 [26.14.2.23,6.214,17.18,12.129,33.010,25.034,39] 五十(碳)-3,5,8,10,12 (50) ,14,16,29,31,33 (49) ,34,36,38,45,47-十五烯-40-羧酸單鹽酸鹽

化學結構式:

分子式:C66H75Cl2N9O24 HCl

分子量:1486

輔料:甘露醇、鹽酸、注射用水、氮氣。

【穩可信性狀】

本品為白色粉末或凍干塊狀物。

【穩可信適應症】

本品適用於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其它細菌所致的感染:敗血症、感染性心內膜炎、骨髓炎、關節炎、灼傷、手術創傷等淺表性繼發感染、肺炎、肺膿腫、膿胸、腹膜炎、腦膜炎。

【穩可信用法用量】

通常用鹽酸萬古黴素每天2g(效價),可分為每6小時500mg或每12小時1g,每次靜滴在60分鍾以上,可根據年齡、體重、症狀適量增減。老年人每12小時500mg或每24小時1g,每次靜滴在60分鍾以上。兒童、嬰兒每天40mg/kg,分2-4次靜滴,每次靜滴在60分鍾以上。新生兒每次給葯量10-15mg/kg,出生一周內的新生兒每12小時給葯一次,出生一周至一月新生兒每8小時給葯一次,每次靜滴在60分鍾以上。

配製方法為在含有本品0.5g的小瓶中加入10mL注射用水溶解,在以至少100mL的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靜滴時間在60分鍾以上。

【穩可信不良反應】

報審時在進行安全性評價的107例對象中,發現其臨床檢查值有異常變化的副作用33例(30.8%),再審結束時在進行安全性評價的3009例對象中,發現其臨床檢查值有異常變化的副作用404例(13.43%)。

(副作用的發生頻率根據報審、再審結束時的數據及我公司的研究報告等)

重大副作用:

1)休克、過敏樣症狀(少於0.1%):因為可產生休克、過敏樣症狀(呼吸困難、全身潮紅、浮腫等),所以應留心觀察,若出現症狀則停止給葯,採取適當處理措施。

2)急性腎功能不全(0.5%),間質性腎炎(頻率不明):因可出現急性腎功能不全,間質性腎炎等重要的腎功能損害,所以有必要進行定期檢查,若出現異常最好停止給葯,若必須繼續用葯,則應減低葯量慎重給葯。

3)多種血細胞減少(少於0.1%)、無粒細胞血症、血少板減少(頻率不明):因可出現再障、無粒細胞血症、血少板減少,若發現異常則停止給葯,採取適當處理措施。

4)皮膚粘膜綜合征(Stevens-Johnson綜合征)、中毒性表皮壞死症(Lyell綜合征)、脫落性皮炎(頻率不明):因可出現皮膚粘膜綜合征(Stevens-Johnson綜合征)、中毒性表皮壞死症(Lyell綜合征)、脫落性皮炎,所以應留心觀察,若出現此種症狀則停止給葯,採取適當處理措施。

5)第8腦神經損傷(少於0.1%):因可出現眩暈、耳鳴、聽力底下等第8腦神經損傷症狀,所以有必要進行聽力檢查,而且若上述症狀出現最好停止給葯,若必須繼續用葯,則應慎重給葯。

6)偽膜性大腸炎(頻率不明):因可出現伴有血便的偽膜性大腸炎等嚴重的腸炎,所以在出現腹痛、腹瀉症狀時停止給葯,採取適當處理措施。

7)肝功能損害、黃疸(頻率不明):因可出現AST(GOT)、ALT(GPT)、AFP的上升,黃疸,所以有必要進行定期檢查,若出現異常應停止給葯,採取適當處理措施。

其他副作用:

【穩可信禁忌】

對本品有既往過敏性休克史的患者禁用。

下列患者原則不予給葯,若有特殊需要需慎重:

1、對本品及糖肽類抗生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有既往過敏史患者。

2、因糖肽類抗生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所致耳聾及其他耳聾患者(可使耳聾加重)。

下列患者應慎重給葯:

1、腎功能損害患者(因排泄延遲,葯物蓄積所以應監測血中葯物濃度慎重給葯,參見葯物動態項)

2、肝功能損害患者(可加重功能損害)

3、老年患者(參見5.老年患者用葯,葯物動態項)

4、低出生體重兒、新生兒(參見7.兒童用葯,葯物動態項)

【穩可信注意事項】

基本注意事項

1、本品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所致感染明確有效,但對葡萄球菌腸炎非口服用葯,其有效性尚未明確。

2、用葯期間希望能監測血葯濃度

有關用法和用量:

1、快速推注或短時內靜滴本葯可使組胺釋放出現紅人綜合征(面部、頸軀干紅斑性充血、瘙癢等)、低血壓等副作用,所以每次靜滴應在60分鍾以上。

2、腎功能損害及老年患者應調節用葯量和用葯間隔,監測血中葯物濃度慎重給葯(參見1.慎重給葯、5.老年人用葯,葯物動態)

3、為防止使用本葯後產生耐葯菌,原則上應明確細菌的敏感性,治療時應在必要的最小期間內用葯使用上的注意。

配葯:目前已明確本品與下列注射劑混合使用引起葯物變化,所以不能混注。與氨茶鹼、5-氟尿嘧啶混合後可引起外觀改變,時間延長葯物效價可顯著降低。

給葯:

1、因可引起血栓性靜脈炎,所以應十分注意葯液的濃度和靜滴的速度,再次靜滴時應更換靜滴部位。

2、葯液滲漏於血管外可引起壞死,所以在給葯時應慎重,不要滲漏於血管外。

給葯途徑:肌肉內注射可伴有疼痛,所以不能肌注。

其他注意事項:國外有快速靜滴本葯引起心跳停止的報道。

【穩可信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葯】

孕婦和懷疑妊娠的婦女,妊娠給葯相關的安全性尚未明確。哺乳母親應避免給葯,若必須給葯則應停止哺乳(本葯可排於母乳中)。

【穩可信兒童用葯】

少兒腎臟處於發育階段,特別是低出生體重兒、新生兒,其血中葯物半衰期延長,血葯高濃度持續時間長,所以應監測血葯濃度,慎重給葯。

【穩可信老年用葯】

老年人由於腎功能減弱,給葯前和給葯中應檢查腎功能,根據腎功能減弱的程度調節用葯量和用葯間隔,檢測血葯濃度,慎重給葯。

【穩可信葯物相互作用】

見實物說明書。

【穩可信葯物過量】

症狀:可出現急性腎功能不全等腎臟損害。耳聾等第8腦神經損害等症狀。

處理:有使用HPM進行血液透析後血葯濃度下降的報道。

【穩可信葯理毒理】

抗菌作用:在體外葯敏實驗中,萬古黴素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有效,與其他種類的抗菌葯物無交叉耐葯,另外用MRSA在試管內進行傳代培養試驗其對萬古黴素的誘導耐葯性也很低。在體外葯敏實驗中,萬古黴素對革蘭陰性菌無效。

作用機制:萬古黴素能夠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具有殺菌作用,另外還可以改變細菌細胞膜的通透性,阻礙細菌RNA的合成。

【穩可信葯代動力學】

血中濃度監測:為確保葯物有效性,避免副作用的產生,對長期使用本葯患者、低出生體重兒、新生兒和幼兒、與可引起腎、聽力損害的葯物(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等)聯用的患者最好能夠監測其血葯濃度。靜滴結束1-2小時後血中濃度為25-40μg/mL,最低血葯濃度(谷間值,下次給葯前值)不要超過10μg/mL,有報道指出靜滴結束1-2小時後血中濃度為60-80μg/mL以上,最低血葯濃度持續超過30μg/mL以上,可出現腎、聽力損害等副作用。

腎功能損害患者的給葯:腎功能損害患者同健康人相比。血中葯物濃度的半衰期延長,有必要對其用葯量加以修正,從圖1根據肌酐清除率可計算出給葯量的修正值。

血中濃度:

(1)健康成年人(靜滴時血漿中葯物濃度和葯代動力參數)

(2)兒童患者(靜滴時血漿中葯物濃度和葯代動力參數)

(3)低出生體重兒患者(葯代動力參數)

低出生體重兒,特別是體重1000g以下的超低出生體重兒其半衰期明顯延長。

(4)老年人(靜滴時血漿中葯物濃度和葯代動力參數)

(5)腎功能損害患者(靜滴時血漿中葯物濃度和葯代動力參數)

腎功能減弱會伴有半衰期延長。AUC增高,所以有必要根據腎功能損害的程度調節給葯量和給葯間隔。

分布:本品能滲透進入骨髓、骨組織、關節液和腹水中,另外腦膜炎時本品也能滲透進入腦脊液。

代謝:靜滴後72小時90%以上本葯未經變化從尿中排出,本品的代謝產物不明。

排泄:本品主要經腎小球濾過排出,健康成年人以500mg(效價)、1.0g(效價)(各n=6)經60分鍾靜滴後其累積尿中排泄率在靜滴結束後24小時約為給葯量的85%,靜滴後72小時為給葯量的90%以上,總的清除率為10mL/min。

其他:血清蛋白結合率:健康成年人以1.0g(效價)本品靜滴時用離心濾過法測定其血清蛋白結合率為34.3%。

【穩可信貯藏】

室溫(1至30℃)下保存,配製後的溶液應盡早使用,若必須保存,則可保存於室溫、冰箱內,在24小時內使用。

【穩可信有效期】

24個月

【穩可信規格】

500mg/瓶

【穩可信包裝】

1瓶/盒。

【穩可信執行標准】

JX20130179

【穩可信進口葯物注冊證號】

H20140174

【穩可信生產企業】

生產廠商:希臘 VIANEX S.A.(PLANT C)

萬古黴素說明書說明書

【葯品名稱】通 用 名:注射用鹽酸萬古黴素

英 文 名:Vancomycin Hydrochloride for Intra Venous

【性 狀】本品為白色粉末或凍干之塊狀物。

【葯理毒理】抗菌作用:在體外葯敏實驗中,萬古黴素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有效,與其他種類的抗菌葯

物無交叉耐葯,另外用MRSA在試管內進行傳代培養試驗其對萬古黴素的誘導耐葯性也很低。在體外葯敏實驗中,萬古黴素對革蘭陰性菌無效。

作用機制:萬古黴素能夠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具有殺菌作用,另外還可以改變細菌細胞壁的通透性,阻礙細菌RNA的合成。

【葯代動力學】血中濃度監測:為確保葯物有效性,避免副作用的產生,對長期使用本葯患者、低出生體重兒、新生兒和幼

兒、與可引起腎、聽力損害的葯物(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等)聯用的患者最好能夠監測其血葯濃度。靜滴結束1-2小時後血中濃度為25-40μg/mL,最低血葯濃度(谷間值,下次給葯前值)不要超過10μg/mL,有報道指出靜滴結束1-2小時後血中濃度為60-80μg/mL以上,最低血葯濃度持續超過30μg/mL以上,可出現腎、聽力損害等副作用。

腎功能損害患者的給葯:腎功能損害患者同健康人相比。血中葯物濃度的半衰期延長,有必要對其用葯量加以修正,從圖1根據肌酐清除率可計算出給葯量的修正值。

血中濃度:

(1)健康成年人(靜滴時血漿中葯物濃度和葯代動力參數)

(2)兒童患者(靜滴時血漿中葯物濃度和葯代動力參數)

[測定法:FPIA(熒光偏振測定法)]

(3)低出生體重兒患者(葯代動力參數)

低出生體重兒,特別是體重1000g以下的超低出生體重兒其半衰期明顯延長。

注1: 給葯量:15~25mg(效價)格/kg,5次,60分鍾靜滴非認可的用法用量[本品認可的用法用量:新生兒每次給葯量10-15mg/kg,出生一周內的新生兒每12小時給葯一次,出生一周至一月新生兒每8小時給葯一次,每次靜滴在60分鍾以上。] 注2:二次給葯的結果

(4)老年人(靜滴時血漿中葯物濃度和葯代動力參數)

給葯量注1∶10 mg(效價)/kg,60分鍾靜滴 (平均值) [測定法:FPIA(熒光偏振測定法)]

注1:非認可的用法用量。[本品認可的用法用量:老年人每12小時500mg或每24小時1g,每次靜滴在60分鍾以上]

(5)腎功能損害患者(靜滴時血漿中葯物濃度和葯代動力參數)腎功能減弱會伴有半衰期延長。AUC增高,所以有必要根據腎功能損害的程度調節給葯量和給葯間隔

給葯量:0.5g(效價),60分鍾靜滴 (平均值) [測定法:FPIA(熒光偏振測定法)]

分布:本品能滲透進入骨髓、骨組織、關節液和腹水中,另外腦膜炎時本品也能滲透進入腦脊液。 代謝:靜滴後72小時90%以上本葯未經變化從尿中排出,本品的代謝產物不明。 排泄:本品主要經腎小球濾過排出,健康成年人以500mg(效價)、1.0g(效價)(各n=6)經60分鍾靜滴後其累積尿中排泄率在靜滴結束後24小時約為給葯量的85%,靜滴後72小時為給葯量的90%以上,總的清除率為10mL/min。

其他:血清蛋白結合率:健康成年人以1.0g(效價)本品靜滴時用離心濾過法測定其血清蛋白結合率為34.3%。

【適 應 症】本品適用於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其它細菌所致的感染:敗血症、感染性心內膜炎、骨髓炎、關節炎、

灼傷、手術創傷等淺表性繼發感染、肺炎、肺膿腫、膿胸、腹膜炎、腦膜炎。

【用法用量】通常用鹽酸萬古黴素每天2g(效價),可分為每6小時500mg或每12小時1g,每次靜滴在60分鍾以上,可根

據年齡、體重、症狀適量增減。老年人每12小時500mg或每24小時1g,每次靜滴在60分鍾以卜。兒童、嬰兒每天40mg/kg,分2-4次靜滴,每次靜滴在60分鍾以上。新生兒每次給葯量10-15mg/kg,出生一周內的新生兒每12小時給葯一次,出生一周至一月新生兒每8小時給葯一次,每次靜滴在60分鍾以上。 配製方法為在含有本品0.5g的小瓶中加入10mL注射用水溶解,在以至少100mL的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靜滴時間在60分鍾以上。

【不良反應】報審時在進行安全性評價的107例對象中,發現其臨床檢查值有異常變化的副作用33例(30.8%),再審結束

時在進行安全性評價的3009例對象中,發現其臨床檢查值有異常變化的副作用404例(13.43%)。

(副作用的發生頻率根據報審、再審結束時的數據及我公司的研究報告等)

重大副作用:

1)休克、過敏樣症狀(少於0.1%):因為可產生休克、過敏樣症狀(呼吸困難、全身潮紅、浮腫等),所以應留心觀察,若出現症狀則停止給葯,採取適當處理措施。 2)急性腎功能不全(0.5%),間質性腎炎(頻率不明):因可出現急性腎功能不全,間質性腎炎等重要的腎功能損害,所以有必要進行定期檢查,若出現異常最好停止給葯,若必須繼續用葯,則應減低葯量慎重給葯。 3)多種血細胞減少(少於0.1%)、無粒細胞血症、血小板減少(頻率不明):因可出現再障、無粒細胞血症、血小板減少,若發現異常則停止給葯,採取適當處理措施。4)皮膚粘膜綜合征(Stevens-Johnson綜合征)、中毒性表皮壞死症(Lyell綜合征)、脫落性皮炎(頻率不明):因可出現皮膚粘膜綜合征(Stevens-Johnson綜合征)、中毒性表皮壞死症(Lyell綜合征)、脫落性皮炎,所以應留心觀察,若出現此種症狀則停止給葯,採取適當處理措施。

5)第8腦神經損傷(少於0.1%):因可出現眩暈、耳鳴、聽力低下等第8腦神經損傷症狀,所以有必要進行聽力檢查,而且若上述症狀出現最好停止給葯,若必須繼續用葯,則應慎重給葯。 6)偽膜性大腸炎(頻率不明):因可出現伴有血便的偽膜性人腸炎等嚴重的腸炎,所以在出現腹痛、腹瀉症狀時停止給葯,採取適當處理措施。 7)肝功能損害、黃疸(頻率不明):因可出現AST(GOT)、ALT(GPT)、AFP的上升,黃疸,所以有必要進行定期檢查,若山現異常應停止給葯,採取適當處理措施。 其他副作用:

【禁 忌】對本品行既往過敏性休克史的患者禁用。

下列患者原則不予給葯,若有特殊需要需慎重:

1、對本品、替考拉寧、糖肽類抗生素或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有既往過敏史患者。

2、因糖肽類抗生素、替考拉寧或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所致耳聾及其他耳聾患者(可使耳聾加重)。 下列患者應慎重給葯:

1、腎功能損害患者(因排泄延遲,葯物蓄積所以應監測血中葯物濃度慎重給葯,參見葯物動態項) 2、肝功能損害患者(可加重功能損害)

3、老年患者(參見5.老年患者用葯,葯物動態項)

4、低出生體重兒、新生兒(參見7.兒童用葯,葯物動態項)

【注意事項】基本注意事項

1、本品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所致感染明確有效,但對葡萄球菌腸炎非口服用葯,其有效性尚未明確。2、用葯期間希望能監測血葯濃度 有關用法和用量:

1、快速推注或短時內靜滴本葯可使組胺釋放出現紅人綜合征(面部、頸軀干紅斑性充血、瘙癢等)、低血壓等副作用,所以每次靜滴應在60分鍾以上。

2、腎功能損害及老年患者應調:節用葯量和用葯間隔,監測血中葯物濃度慎重給葯(參見1.慎重給葯、5.老年人用葯,葯物動態)

3、為防止使用本葯後產生耐葯菌,原則上應明確細菌的敏感性,治療時應在必要的最小期間內用葯使用上的注意。

配葯:目前已明確本品與下列注射劑混合使用引起葯物變化,所以不能混注。與氨茶鹼、5-氟尿嘧啶混合後可引起外觀改變,時間延長葯物效價可顯著降低。 給葯:

1、因可引起血栓性靜脈炎,所以應十分注意葯液的濃度和靜滴的速度,再次靜滴時應更換靜滴部位。

2、葯液滲漏於血管外可引起壞死,所以在給葯時應慎重,不要滲漏於血管外。 給葯途徑:肌肉內注射可伴有疼痛,所以不能肌注。

其他注意事項:國外有快速靜滴本葯引起心跳停止的報道。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葯】孕婦和懷疑妊娠的婦女,妊娠給葯相關的安全性尚未明確。哺乳母親應避免給葯,若必須給葯則

應停止哺乳(本葯可排於母乳中)。

【兒童用葯】少兒腎臟處於發育階段,特別是低出生體重兒,新生兒,其血中葯物半衰期延長,血葯高濃度持續時間長,所

以應監測血葯濃度,慎重給葯。

【老年患者用葯】老年人山於腎功能減弱,給葯前和給葯中應檢查腎功能,根據腎功能減弱的程度調節用葯量和用葯間隔,

檢測血葯濃度,慎重給葯。

【葯物相互作用】

【葯物過量】症狀:可出現急性腎功能不全等腎臟損害。耳聾等第8腦神經損害等症狀。

處理:有使用HPM進行血液透析後血葯濃度下降的報道。

【規 格】500mg/瓶

【貯 藏】室溫(1至30℃)下保存,配製後的溶液應盡早使用,若必須保存,則可保存於室溫、冰箱內,在24小時內

使用。

穩可信(注射用鹽酸萬古黴素) 葯品提示

穩可信(注射用鹽酸萬古黴素)本品適用於: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其它細菌所致的感染:敗血症、感染性心內膜炎、骨髓炎、關節炎、灼傷、手術創傷等淺表性繼發感染、肺炎、肺膿腫、膿胸、腹膜炎、腦膜炎。

⑸ 我國現有食品中的危險品有哪些

表一 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
序號 名稱 可能添加的食品品種 檢測方法
1 吊白塊 腐竹、粉絲、麵粉、竹筍 GB/T 21126-2007 小麥粉與大米粉及其製品中甲醛次硫酸氫鈉含量的測定;衛生部《關於印發麵粉、油脂中過氧化苯甲醯測定等檢驗方法的通知》(衛監發〔2001〕159號)附件2 食品中甲醛次硫酸氫鈉的測定方法
2 蘇丹紅 辣椒粉、含辣椒類的食品(辣椒醬、辣味調味品) GB/T 19681-2005 食品中蘇丹紅染料的檢測方法高效液相色譜法
3 王金黃、塊黃 腐皮
4 蛋白精、三聚氰胺 乳及乳製品 GB/T 22388-2008 原料乳與乳製品中三聚氰胺檢測方法
GB/T 22400-2008 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快速檢測液相色譜法
5 硼酸與硼砂 腐竹、肉丸、涼粉、涼皮、面條、餃子皮 無
6 硫氰酸鈉 乳及乳製品 無
7 玫瑰紅B 調味品 無
8 美術綠 茶葉 無
9 鹼性嫩黃 豆製品
10 工業用甲醛 海參、魷魚等干水產品、血豆腐 SC/T 3025-2006 水產品中甲醛的測定
11 工業用火鹼 海參、魷魚等干水產品、生鮮乳 無
12 一氧化碳 金槍魚、三文魚 無
13 硫化鈉 味精 無
14 工業硫磺 白砂糖、辣椒、蜜餞、銀耳、龍眼、胡蘿卜、姜等 無
15 工業染料 小米、玉米粉、熟肉製品等 無
16 罌粟殼 火鍋底料及小吃類 參照上海市食品葯品檢驗所自建方法
17 革皮水解物 乳與乳製品
含乳飲料 乳與乳製品中動物水解蛋白鑒定-L(-)-羥脯氨酸含量測定(檢測方法由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食品安全所提供。該方法僅適應於生鮮乳、純牛奶、奶粉
聯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18 溴酸鉀 小麥粉 GB/T 20188-2006 小麥粉中溴酸鹽的測定 離子色譜法
19 β-內醯胺酶
(金玉蘭酶制劑) 乳與乳製品 液相色譜法(檢測方法由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食品安全所提供。
聯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20 富馬酸二甲酯 糕點 氣相色譜法(檢測方法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提供
21 廢棄食用油脂 食用油脂 無
22 工業用礦物油 陳化大米 無
23 工業明膠 冰淇淋、肉皮凍等 無
24 工業酒精 勾兌假酒 無
25 敵敵畏 火腿、魚干、咸魚等製品 GB T5009.20-2003食品中有機磷農葯殘留的測定
26 毛發水 醬油等 無
27 工業用乙酸 勾兌食醋 GB/T5009.41-2003食醋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
28 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類葯物(鹽酸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等) 豬肉、牛羊肉及肝臟等
GB-T22286-2008 動物源性食品中多種β-受體激動劑殘留量的測定,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
29 硝基呋喃類葯物 豬肉、禽肉、動物性水產品 GB/T 21311-2007 動物源性食品中硝基呋喃類葯物代謝物殘留量檢測方法,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

30 玉米赤霉醇 牛羊肉及肝臟、牛奶 GB/T 21982-2008 動物源食品中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酮和赤霉烯酮殘留量檢測方法,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法

31 抗生素殘渣 豬肉 無,需要研製動物性食品中測定萬古黴素的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
32 鎮靜劑 豬肉 參考GB/T 20763-2006 豬腎和肌肉組織中乙醯丙嗪、氯丙嗪、氟哌啶醇、丙醯二甲氨基丙吩噻嗪、甲苯噻嗪、阿扎哌壟阿扎哌醇、咔唑心安殘留量的測定,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
無,需要研製動物性食品中測定安定的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
33 熒光增白物質 雙孢蘑菇、金針菇、白靈菇、麵粉 蘑菇樣品可通過照射進行定性檢測
麵粉樣品無檢測方法

34 工業氯化鎂 木耳 無
35 磷化鋁 木耳 無
36 餡料原料漂白劑 焙烤食品 無,需要研製餡料原料中二氧化硫脲的測定方法
37 酸性橙Ⅱ 黃魚、鮑汁、腌鹵肉製品、紅殼瓜子、辣椒面和豆瓣醬 無,需要研製食品中酸性橙II的測定方法。參照江蘇省疾控創建的鮑汁中酸性橙II的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
(說明:水洗方法可作為補充,如果脫色,可懷疑是違法添加了色素)
38 氯黴素 生食水產品、肉製品、豬腸衣、蜂蜜 GB/T 22338-2008 動物源性食品中氯黴素類葯物殘留量測定

39 喹諾酮類 麻辣燙類食品 無,需要研製麻辣燙類食品中喹諾酮類抗生素的測定方法
40 水玻璃 面製品 無
41 孔雀石綠 魚類 GB20361-2006水產品中孔雀石綠和結晶紫殘留量的測定,高效液相色譜熒光檢測法(建議研製水產品中孔雀石綠和結晶紫殘留量測定的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
42 烏洛托品 腐竹、米線等 無,需要研製食品中六亞甲基四胺的測定方法
43 五氯酚鈉 河蟹 SC/T 3030-2006水產品中五氯苯酚及其鈉鹽殘留量的測定氣相色譜法
44 喹乙醇 水產養殖飼料 水產品中喹乙醇代謝物殘留量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農業部1077號公告-5-2008);水產品中喹乙醇殘留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法(SC/T 3019-2004)
45 鹼性黃 大黃魚 無
46 磺胺二甲嘧啶 叉燒肉類 GB20759-2006畜禽肉中十六種磺胺類葯物殘留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
47 敵百蟲 腌制食品 GB/T5009.20-2003食品中有機磷農葯殘留量的測定

表二 食品中可能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
序號 食品品種 可能易濫用的添加劑品種 檢測方法
1 漬菜(泡菜等)、葡萄酒 著色劑(胭脂紅、檸檬黃、誘惑紅、日落黃)等 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著色劑的測定
GB/T 5009.141-2003
食品中誘惑紅的測定
2 水果凍、蛋白凍類 著色劑、防腐劑、酸度調節劑(己二酸等)
3 腌菜 著色劑 、防腐劑、甜味劑(糖精鈉、甜蜜素等)
4 面點、月餅 乳化劑(蔗糖脂肪酸酯等、乙醯化單甘脂肪酸酯等)、防腐劑、著色劑、甜味劑
5 面條、餃子皮 麵粉處理劑
6 糕點 膨鬆劑(硫酸鋁鉀、硫酸鋁銨等)、水分保持劑磷酸鹽類(磷酸鈣、焦磷酸二氫二鈉等)、增稠劑(黃原膠、黃蜀葵膠等)、甜味劑(糖精鈉、甜蜜素等) GB/T 5009.182-2003
面制食品中鋁的測定
7 饅頭 漂白劑(硫磺)
8 油條 膨鬆劑(硫酸鋁鉀、硫酸鋁銨)
9 肉製品和鹵制熟食、腌肉料和嫩肉粉類產品 護色劑(硝酸鹽、亞硝酸鹽) GB/T 5009.33-2003
食品中亞硝酸鹽、硝酸鹽的測定
10 小麥粉 二氧化鈦、硫酸鋁鉀
11 小麥粉 滑石粉 GB 21913-2008 食品中滑石粉的測定
12 臭豆腐 硫酸亞鐵
13 乳製品(除乾酪外) 山梨酸 GB/T21703-2008
《乳與乳製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測定方法》
14 乳製品(除乾酪外) 納他黴素 參照GB/T 21915-2008《食品中納他黴素的測定方法》
15 蔬菜乾製品 硫酸銅 無
16 「酒類」(配製酒除外) 甜蜜素
17 「酒類」 安塞蜜
18 面製品和膨化食品 硫酸鋁鉀、硫酸鋁銨
19 鮮瘦肉 胭脂紅 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著色劑的測定
20 大黃魚、小黃魚 檸檬黃 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著色劑的測定
21 陳糧、米粉等 焦亞硫酸鈉 GB5009.34-2003食品中亞硫酸鹽的測定
22 烤魚片、冷凍蝦、烤蝦、魚干、魷魚絲、蟹肉、魚糜等 亞硫酸鈉 GB/T 5009.34-2003 食品中亞硫酸鹽的測定

註: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包括超量使用或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

⑹ 最低抑菌濃度的幾種測定抗菌葯物最低抑菌濃度(MIC)方法

1.1.1.抗菌葯物貯存液制備 抗菌葯物貯存液濃度不應低於1000μg/ml(如1280μg/ml)或10倍於最高測定濃度。溶解度低的抗菌葯物可稍低於上述濃度。抗菌葯物直接購自廠商或相關機構。所需抗菌葯物溶液量或粉劑量可公式進行計算。例如:需配製100 ml濃度為1280μg/ml的抗生素貯存液,所用抗生素為粉劑,其葯物的有效力為750μg/mg。用分析天平精確稱取抗生素粉劑的量為182.6 mg。根據公式計算所需稀釋劑用量為:(182.6 mg×750μg/ml)/1280μg/ml=107.0ml,然後將182.6 mg抗生素粉劑溶解於107.0ml稀釋劑中。制備抗菌葯物貯存液所用的溶劑和稀釋劑見表5。配製好的抗菌葯物貯存液應貯存於-60℃以下環境,保存期不超過6個月。 1.1.2.葯敏試驗用抗菌葯物濃度范圍 根據NCCLS抗菌葯物敏感性試驗操作標准,葯物濃度范圍應包含耐葯、中介和敏感分界點值,特殊情況例外。
1.1.3. 培養基 NCCLS推薦使用Mueller-Hinton(MH)肉湯,pH7.2~7.4。需氧菌及兼性厭氧菌在此培養基中生長良好。在測試葡萄球菌對苯唑西林的敏感性時,應在肉湯中加入2%(W/V)氯化鈉,按製造廠家的要求配製需要量的MH肉湯。嗜血桿菌屬菌使用HTM肉湯,肺炎鏈球菌和其它鏈球菌使用含2%~5%溶解馬血的MH肉湯。
1.1.4.接種物的制備 有2種方法配製接種物,一是細菌生長方法,用接種環挑取形態相似待檢菌落3-5個,接種於4-5ml的水解酪蛋白(MH)肉湯中,35℃孵育2-6h。增菌後的對數生長期菌液用生理鹽水或MH肉湯校正濃度至0.5麥氏比濁標准,約含1~2×108CFU/ml。二是直接菌落懸液配製法,對某些苛養菌,如流感嗜血桿菌、淋病奈瑟菌和鏈球菌及甲氧西林耐葯的葡萄球菌等菌株,推薦直接取培養18~24h的菌落調配成0.5麥氏比濁標準的菌懸液。用MH肉湯將上述菌懸液進行1∶100稀釋後備用。注意應在15分鍾內接種完配製好的接種物,並取一份接種物在非選擇性瓊脂平板上傳代培養,以檢查接種物純度。
1.1.5.稀釋抗菌葯物的制備及菌液接種 取無菌試管(13×100mm)13支,排成一排,除第1管加入1.6mlMH肉湯外,其餘每管加入MH肉湯1ml,在第1管加入抗菌葯物原液(如1280μg/ml) 0.4ml混勻,然後吸取1ml至第2管,混勻後再吸取1ml至第3管,如此連續倍比稀釋至第11管,並從第11管中吸取1ml棄去,第12管為不含葯物的生長對照。此時各管葯物濃度依次為256、128、64、32、16、8、4、2、1、0.5、0.25μg/ml。然後在每管內加入上述制備好的接種物各1ml,使每管最終菌液濃度約為5×105CFU/ml。第1管至第11管葯物濃度分別為128、64、32、16、8、4、2、1、05、0.25、0.125μg/ml。
1.1.6.孵育 將接種好的稀釋管塞好塞子,置35℃普通空氣孵箱中孵育16~20h;嗜血桿菌和鏈球菌在普通空氣孵箱中孵育20~24h;對可能的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和耐萬古黴素腸球菌應持續孵育滿24h。
1.1.7.結果判斷與解釋 在讀取和報告所測試菌株的MIC前,應檢查生長對照管的細菌生長情況是否良好,同時還應檢查接種物的傳代培養情況以確定其是否污染,質控菌株的MIC值是否處於質控范圍。以肉眼觀察,葯物最低濃度管無細菌生長者,即為受試菌的MIC。甲氧苄胺嘧啶或磺胺葯物的肉湯稀釋法終點判斷,與陽性生長對照管比較抑制80%細菌生長管葯物濃度為受試菌MIC。
根據NCCLS推薦的分界點值標准,判斷耐葯(resistant, R)、敏感(susceptible, S)或中介(intermediate, I)。S表示被測菌株所引起的感染可以用該抗菌葯物的常用劑量治療有效,禁忌症除外。R指該菌不能被抗菌葯物的常用劑量在組織液內或血液中所達到的濃度所抑制,或屬於具有特定耐葯機理(如β-內醯胺酶),所以臨床治療效果不佳。I是指MIC接近葯物的血液或組織液濃度,療效低於敏感菌。還表示被測菌株可以通過提高劑量(如β-內醯胺類葯物)被抑制,或在葯物生理性濃集的部位(如尿液)被抑制。另外,中介還作為「緩沖域」,以防止由微小的技術因素失控,所導致較大的錯誤解釋。 1.2.1.抗菌葯物和培養基制備 同常量肉湯稀釋法。
1.2.2.MIC板制備 無菌操作,將倍比稀釋後不同濃度的抗菌葯物溶液分別加到滅菌的96孔聚苯乙烯板中,第1至第11孔加葯液,每孔10μl,第12孔不加葯作為生長對照,冰凍乾燥後密封,-20℃以下保存備用。
1.2.3.接種物制備 將用生長法或直接菌懸液法制備的濃度相當於0.5麥氏比濁標準的菌懸液,經MH肉湯1∶1000稀釋後,向每孔中加100μl,密封後置35℃普通空氣孵箱中,孵育16~20h判斷結果。當試驗嗜血桿菌屬,鏈球菌屬時,孵育時間為20~24h,試驗葡萄球菌和腸球菌對苯唑西林和萬古黴素的葯敏試驗時孵育時間必須滿24h。此時,第1孔至第11孔葯物濃度分別為128、64、32、16、8、4、2、1、0.5、0.25、0.125μg/ml。
1.2.4.結果判斷 以在小孔內完全抑制細菌生長的最低葯物濃度為MIC。當陽性對照孔(即不含抗生素)內細菌明顯生長試驗才有意義。當在微量肉湯稀釋法出現單一的跳孔時,應記錄抑制細菌生長的最高葯物濃度。如出現多處跳孔,則不應報告結果,需重復試驗。通常對革蘭陰性桿菌而言,微量肉湯稀釋法測得的MIC與常量肉湯稀釋法測得的結果相同或低一個稀釋度(1孔或2倍)。
2. 瓊脂稀釋法是將不同劑量的抗菌葯物,加入融化並冷至50℃左右的定量MH瓊脂中,製成含不同遞減濃度抗菌葯物的平板,接種受試菌,孵育後觀察細菌生長情況,以抑制細菌生長的瓊脂平板所含最低葯物濃度為MIC。本法優點是可在一個平板上同時作多株菌MIC測定,結果可靠,易發現污染菌;缺點是制備含葯瓊脂平板費時費力。
2.1.培養基制備 使用MH瓊脂,按商品說明書進行配製,pH7.2~7.4。淋病奈瑟菌使用GC瓊脂基礎加1%添加劑;其它鏈球菌使用含5%(V/V)綿羊血的MH瓊脂(當試驗磺胺葯時,使用溶解的馬血)。
2.2.含葯瓊脂平板制備 根據實驗設計,將已倍比稀釋的不同濃度的抗菌葯物分別加入已加熱溶解,並在45~50℃水浴中平衡的MH瓊脂中,充分混勻傾倒滅菌平皿,瓊脂厚度3~4mm。通常按1∶9比例配製葯物瓊脂平板,根據需要來選擇葯物濃度范圍。配製好的含葯瓊脂平板應裝入密封塑料袋中,置2~8℃冰箱可貯存5天。
2.3.接種物制備與接種 制備濃度相當於0.5麥氏標准比濁管的菌懸液,再1∶10稀釋,以多點接種器吸取制備好菌液(約1~2μl)接種於瓊脂平板表面,每點菌數約為104CFU,形成直徑為5~8mm的菌斑。接種好後置35℃孵育16~20h(甲氧西林耐葯葡萄球菌、萬古黴素耐葯腸球菌孵育時間應滿24h),觀察結果。奈瑟菌屬、鏈球菌屬細菌置5%二氧化碳、幽門螺桿菌置微需氧環境中孵育。
2.4.結果判斷 將平板置於暗色、無反光物體表面上判斷試驗終點,以抑制細菌生長的最低葯物濃度為MIC。在含甲氧苄胺嘧啶或磺胺瓊脂平板上可見輕微細菌生長,與生長對照比較抑制80%以上細菌生長的最低葯物濃度作為終點濃度。
如果出現有2個以上菌落生長於含葯濃度高於終點水平的瓊脂平板上,或低濃度葯物瓊脂平板上不長而高濃度葯物瓊脂平板上生長現象,則應檢查培養物純度或重復試驗。
3.

⑺ 萬古黴素到底可以治什麼病!!!!!!!!!

萬古黴素適用於治療對甲氧西林具有耐葯性之葡萄球菌所引起的嚴重或致命感染,如肺炎、心內膜炎及敗血症等

具體如下:
【通用名】 萬古黴素
【商品名】
【英文名】 Vancomycin
【拼音名】 Wangumeisu
【葯品類別】 糖肽類
【性狀】 本品為類白色或微粉紅色粉末或疏鬆塊狀物。
【葯理毒理】 萬古黴素是由東方鏈黴菌(Streptomyces Orientalis)菌株產生的一種糖肽類窄譜抗生素。主要對革蘭氏陽性菌有效,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菌株)以及鏈球菌(包括化膿性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無乳鏈球菌、草綠色鏈球菌)、棒狀桿菌、梭狀芽孢桿菌(對難辨梭狀芽孢桿菌高度敏感)、放線菌、鏈球菌屬、牛鏈球菌、腸球菌、類白喉菌等。在體外試驗中對本品敏感的菌株有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乳桿菌屬、放線菌屬、梭狀桿菌屬及桿菌屬。對多數敏感菌的MIC為0.1~2μg/ml。對革蘭氏陰性桿菌、分支桿菌或真菌無效。體外試驗顯示本品與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合用對腸球菌有協同抗菌作用。萬古黴素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而發揮速效殺菌作用。但其作用部位與青黴素類及頭孢菌素類不同,主要為抑制細胞壁糖肽的合成,也可能改變細菌細胞膜的滲透性,並選擇性地抑制RNA的生物合成。本品不與青黴素類競爭結合部位。細菌對其不易產生耐葯性,和其它抗生素之間不會發生交叉耐葯性,但最近腸球菌中由質粒介導的獲得性耐葯菌已引起關注。毒理作用:盡管尚無長期動物試驗來論證致癌的可能性,但在正規實驗室檢測中未發現萬古黴素有致突變的可能性,未進行確切的生殖毒性研究。小鼠靜脈注射的LD50為400mg/kg�小鼠腹腔的LD50為1734mg/kg,皮下注射的LD50為5600mg/kg,大鼠靜脈注射的LD50為319mg/kg。
【葯代動力學】 本品口服不吸收,肌肉注射可引起局部疼痛,靜脈注射後可廣泛分布至全身大多數組織和體液內,在血清、胸腔液、心包液、腹水、滑膜液、尿液、腹膜透析液和心房組織中可達到有效殺菌濃度,但在膽汁中不能達到有效濃度。不易穿過正常血腦屏障進入腦脊液中,當腦膜炎症時可滲入腦脊液並達到有效治療濃度。本品也可通過胎盤。1次靜脈注射0.5g和1g後,Cmax分別為10~30μg/ml和25~50μg/ml。t1/2成人約6小時(4~11小時),小兒2~3小時。給葯量的80%~90%在24小時內由腎小球濾過經尿以原形排出,少量經膽汁排泄。腎功能不全時半衰期可延長。分布容積為0.43~1.25L/kg,蛋白結合率約55%。
【適應症】 本品靜脈滴注主要用於治療對甲氧西林耐葯的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對青黴素過敏的患者及不能使用其他抗生素包括青黴素、頭孢菌素類,或使用後治療無效的葡萄球菌、腸球菌和棒狀桿菌、類白喉桿菌屬等感染患者,如心內膜炎、骨髓炎、敗血症或軟組織感染等。也可用於防治血液透析患者發生的葡萄球菌屬所致的動、靜脈血分流感染。本品口服用於治療由於長期服用廣譜抗生素所致難辨梭狀桿菌引起的偽膜性結腸炎或葡萄球菌性腸炎。
【用法用量】 口服(治療偽膜性腸炎):成人1次0.5g,每6小時1次,(每日量不可超過4g);兒童酌減。靜滴:成人1日2g,分成2~4次給予;兒童1日量為每千克體重40mg,分次給予。一般將1次量的葯物先用 10ml滅菌注射用水溶解,再加入到適量等滲鹽水或葡萄糖輸液中,靜滴持續時間不少於1小時。如採取連續滴注給葯,則可將1日量葯物加到24小時內所用的輸液中給予。
【不良反應】 靜滴引起的副作用:快速靜滴萬古黴素時或之後,可能發生類過敏性反應,包括低血壓、喘息、呼吸困難、蕁麻疹或瘙癢。快速靜滴亦可能引起身體上部的潮紅(「紅頸」)或疼痛及胸部和背部的肌肉抽搐。這些反應通常在20分鍾內即可解除,但亦有可能持續數小時。若萬古黴素採用60分鍾以上的緩慢靜滴,此類情況罕見發生。在健康受試者中,若以10mg/min或更低速度滴注,較少會發生不良反應。腎毒性:在使用本品病人中,很少有血清肌酐或BUN濃度增加的情況或間質腎炎發生。此等情況,通常發生在病人合並使用氨基糖苷類葯物,或原本患者有腎功能不全者,當停用萬古黴素,大部分病人的氮質血症可恢復正常。耳毒性:有報道使用萬古黴素伴有聽覺喪失的情況,這類病人大部分為腎功能失調、預先已有聽覺喪失者、或同時與其他耳毒性葯品並用。頭暈、目眩、耳鳴則罕有報告。造血機能:經萬古黴素治療1周後或數周,或總劑量多於25g後,有發生可逆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的報道,當停用本品,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多可迅速恢復正常。可逆性粒細胞缺乏症(粒細胞<500/mm3)則罕有報道,其原因尚不明確。血小板減少症罕有報道。靜脈炎:曾有報道在注射部位發生。其他:使用萬古黴素,偶有過敏反應,葯物熱、寒戰、惡心、嗜酸粒細胞增多、皮疹,史蒂文斯一約翰遜綜合症,毒性表皮壞死松解,並罕有脈管炎。
【禁忌症】 對本品過敏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注意事項】 1.警告:快速給葯(例如:在數分鍾內)可能伴發嚴重低血壓包括休克,罕有心臟停跳現象。應以稀釋溶液靜脈點滴,點滴時間至少在60分鍾以上,以防止過快點滴引起的反應。如出現點滴過快引起的反應,停止點滴,該反應會很快消失。病人接受本品治療曾發生暫時性或永久性耳毒性。但多數發生於用葯過量的病人,或原本有失聰現象或正同時接受其他耳毒性葯物治療時。例如氨基糖苷抗生素。腎功能不全的病人使用本葯須謹慎,因長時間的高血葯濃度會增加其毒副作用發生的危險。實際上,幾乎所有廣譜抗生素包括萬古黴素都有可能引發偽膜性腸炎,程度不等,可能從輕度到威脅生命。因此,對於使用本品出現腹瀉患者明確診斷是非常重要的。對於輕度患者,只需停葯即可,對於中度至重度病例,則需採取補液、補充電解質、蛋白質等相應治療措施。2.一般注意事項:①口服多劑量本品,治療由難辨梭狀芽胞桿菌C.difficile引起的偽膜性結膜炎,有些病人的血清濃度會升高,並有臨床意義。②當治療的病人有腎功能不全或病人正同時接受氨基糖苷類葯治療,為了減少腎毒性的危險,應進行連續的腎功能檢測,並依上述劑量表給予特殊調整。連續做聽力功能試驗有助於使耳毒性的危險減至最低。③給予萬古黴素,有發生可逆性嗜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的報告(請見不良反應項),如果病人將進行萬古黴素長期療法或是並用葯物會產生嗜中性粒細胞減少症時,應定期監測粒細胞數。④亦有報告稱,靜脈滴注有關的不良反應(包括低血壓、臉紅、紅斑、蕁麻疹及瘙癢)發作頻率,隨著合並用麻醉葯而增加,於使用麻醉葯前60分鍾滴注本品,可使點滴給葯而引起的副作用減至最少。⑤本品不應推薦作為常規用葯或用於輕度感染。⑥本品不宜肌肉注射,靜脈滴注時盡量避免葯液外漏,以免引起疼痛或組織壞死,且應經常更換注射部位,滴速不宜過快,可使血栓性靜脈炎發生的頻率及嚴重程度減至最少。⑦在治療過程中應監測血葯濃度,尤其是需延長療程者或有腎功能、聽力減退者和耳聾病史者。血葯濃度峰值不應超過20~40μg/ml,谷濃度不應超過10μg/ml。血葯濃度高於60μg/ml為中毒濃度。⑧治療葡萄球菌性心內膜炎,療程應不少於4周。⑨有報道顯示在接受持續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中,經腹膜給予無菌萬古黴素導致化學性腹膜炎綜合征的發生。此種綜合征可表現為僅僅透析液變渾濁或透析液渾濁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和發熱。停止經腹膜給予萬古黴素後,此綜合征即可消失。3.配製方法及穩定性:使用時:加入10ml注射用蒸餾水於500mg萬古黴素無菌乾粉小瓶內。配成50mg/ml溶液,配製後的溶液應貯存於冰箱內,且必須再稀釋。含有500mg萬古黴素的溶液,必須以至少100ml的稀釋劑稀釋。經此法稀釋後,所需的靜注劑量,至少用60分鍾時間滴注給葯。與其他葯物及靜注與之配伍:以下的稀釋劑其物理性質及化學性質可與之配伍: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及0.9%氯化鈉注射液乳酸鈉林革氏液乳酸鈉林革氏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Nomosol -M及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鈉注射液Isolyte E醋酸鈉林革氏液本品配製前應在室溫15℃至30℃貯存。配製後的溶液pH低,能使與其混合的其他化合物理化性質不穩定,故使用前應仔細注意是否有微粒或變色。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葯】 據文獻報道,在動物試驗中,最高劑量達到200mg/kg/天給大鼠靜脈注射或最高達120mg/kg/天給兔靜脈注射鹽酸萬古黴素,未發現有致畸現象,不影響胎兒體重。即使給予最高劑量,大鼠仍可繼續發育。曾有一孕婦懷孕三月時使用萬古黴素,胎兒出現傳導性聽力減弱,可能與萬古黴素無關。但動物的生殖研究不能完全代替人的反應,因此孕婦不宜應用。哺乳期婦女:萬古黴素可排於母乳中,故使用本品於哺乳期婦女應謹慎。鑒於潛在的不良反應,應考慮到該葯對母親的重要性來決定是停止哺乳還是停葯。
【兒童用葯】 未成熟的新生兒及嬰幼兒,最好確定所需的萬古黴素血清濃度。並用萬古黴素及麻醉劑於兒童,會引起紅斑及類似組織胺反應的面紅(見不良反應)。
【老年患者用葯】 老年病人的萬古黴素劑量應根據腎功能作調整。
【葯物相互作用】 ①要注意與各種葯物的相互作用。與氨基糖苷類、兩性黴素B、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楊酸鹽類、注射用桿菌肽及布美他尼、捲麴黴素、卡氮芥、順鉑、環孢素、依他尼酸、巴龍黴素及多粘菌素類葯物等合用或先後應用,可增加耳毒性及腎毒性。如必須合用,應監測聽力及腎功能並給予劑量調整。抗組胺葯、布克利嗪、賽克利嗪、吩噻嗪類、噻噸類及曲美苄胺等與本品合用時,可能掩蓋耳鳴、頭昏、眩暈等耳毒性症狀。②有報道稱同時使用萬古黴素和麻醉葯可能出現紅斑、類組織胺樣潮紅和過敏反應。③本品與鹼性溶液有配伍禁忌,遇重金屬可發生沉澱。
【葯物過量】 多次給葯,葯物間相互作用和異常葯物動力學可導致用葯過量,可引起不良反應增加,特別是耳毒性和腎毒性。萬古黴素不易用透析法除去,採用聚碸樹酯作離子交換可提高萬古黴素的清除率。

⑻ 查幽門螺桿菌怎麼檢查

檢測幽門螺桿菌:

1、非侵入性的方法:以免疫學法清中的HP抗體。已有多種方法檢測,但公認以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和免疫印跡試驗為優,優點是特異高,可接近100%,且能進行定量分析,缺點是不能鑒別既往感染及現疫病人,主要適用於流行病學調查。

尿素呼氣試驗。原理是HP在體內產生尿素酶,用13C或14C標記的尿素由受試者服下後,即分解產生帶同位素標記的二氧化碳,收集呼氣標本,用液體閃爍計數器或用氣體核素質譜儀檢測標記的二氧化碳,靈敏度極高,可定量,患者無痙,方法簡單快速,對檢測HP是否根治十分可靠。因14C有少量放射性物質,目前均用13C尿素呼氣試驗。

2、侵入性的方法:即需通過內鏡採取胃粘膜組織來檢測HP。快速尿素酶法。原理是HP具有豐富的尿素酶,分解尿素產生氨,使反應變成鹼性,由PH指示劑顯色,該法簡便,快速,靈敏,但有些細菌亦會有尿素酶,因此有假陽性可能。

細菌培養法。取胃粘膜活組織作HP培養,該法准確可靠,但培養費時。病理學檢測法。胃粘膜組織切片染色檢查,以銀染色法最佳,檢測率高,結果可靠。一般對確診HP,須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法均為陽性。治療後長期隨訪,連續兩次尿素呼氣試驗陰性,加上血清內抗HP抗體滴度進行性下降持續1年以上,作為治癒HP的」金標准」。

(8)萬古黴素的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預防和控制胃癌已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研究指出,幽門螺桿菌生存於人體胃幽門部位,是最常見的細菌病原體之一。

世界有多半人口受到過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而在有些國家幾乎90%的人都感染過這種細菌。人們通常是在幼年時就受到感染,5歲以下達到50%。這種細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並導致胃潰瘍和胃萎縮,嚴重者則發展為胃癌。

據統計,初次感染幽門螺桿菌年齡較早的人群萎縮性胃炎及胃癌發生率高,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癌死亡率的高低呈現平行關系。幽門螺桿菌寄生在胃黏膜組織中,67%~80%的胃潰瘍和95%的十二指腸潰瘍是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的。

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潰瘍患者的普遍症狀為:食後上腹部飽脹、不適或疼痛,常伴有其他不良症狀,如噯氣、腹脹、反酸和食慾減退等。有些患者還可出現反復發作性劇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據此,專家們認為,及早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及時而有效地用抗菌素殺滅幽門螺桿菌,對預防和控制胃癌有重大意義。

⑼ 服用萬古黴素的注意事項(2)

服用萬古黴素注意事項
1.警告:快速給葯(例如:在數分鍾內)可能伴發嚴重低血壓包括休克,罕有心臟停跳現象。應以稀釋溶液靜脈點滴,點滴時間至少在60分鍾以上,以防止過快點滴引起的反應。如出現點滴過快引起的反應,停止點滴,該反應會很快消失。病人接受本品治療曾發生暫時性或永久性耳毒性。

但多數發生於用葯過量的病人,或原本有失聰現象或正同時接受其他耳毒性葯物治療時。例如氨基糖苷抗生素。腎功能不全的病人使用本葯須謹慎,因長時間的高血葯濃度會增加其毒副作用發生的危險。實際上,幾乎所有廣譜抗生素包括萬古黴素都有可能引發偽膜性腸炎,程度不等,可能從輕度到威脅生命。因此,對於使用本品出現 腹瀉 患者明確診斷是非常重要的。對於輕度患者,只需停葯即可,對於中度至重度病例,則需採取補液、補充電解質、蛋白質等相應治療 措施 。

2.一般注意事項:

①口服多劑量本品,治療由難辨梭狀芽胞桿菌C.difficile引起的偽膜性 結膜炎 ,有些病人的血清濃度會升高,並有臨床意義。

②當治療的病人有腎功能不全或病人正同時接受氨基糖苷類葯治療,為了減少腎毒性的危險,應進行連續的腎功能檢測,並依上述劑量表給予特殊調整。連續做聽力功能試驗有助於使耳毒性的危險減至最低。

③給予萬古黴素,有發生可逆性嗜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的報告(請見不良反應項),如果病人將進行萬古黴素長期療法或是並用葯物會產生嗜中性粒細胞減少症時,應定期監測粒細胞數。

④亦有報告稱,靜脈滴注有關的不良反應(包括低血壓、臉紅、紅斑、蕁麻疹及瘙癢)發作頻率,隨著合並用麻醉葯而增加,於使用麻醉葯前60分鍾滴注本品,可使點滴給葯而引起的副作用減至最少。

⑤本品不應推薦作為常規用葯或用於輕度感染。

⑥本品不宜肌肉注射,靜脈滴注時盡量避免葯液外漏,以免引起疼痛或組織壞死,且應經常更換注射部位,滴速不宜過快,可使血栓性靜脈炎發生的頻率及嚴重程度減至最少。

⑦在治療過程中應監測血葯濃度,尤其是需延長療程者或有腎功能、聽力減退者和耳聾病史者。血葯濃度峰值不應超過20~40μg/ml,谷濃度不應超過10μg/ml。血葯濃度高於60μg/ml為中毒濃度。

⑧治療葡萄球菌性心內膜炎,療程應不少於4周。

⑨有報道顯示在接受持續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中,經腹膜給予無菌萬古黴素導致 化學 性腹膜炎綜合征的發生。此種綜合征可表現為僅僅透析液變渾濁或透析液渾濁伴有不同程度的 腹痛 和發熱。停止經腹膜給予萬古黴素後,此綜合征即可消失。

3.配製方法及穩定性:使用時:加入10ml注射用蒸餾水於500mg萬古黴素無菌乾粉小瓶內。配成50mg/ml溶液,配製後的溶液應貯存於冰箱內,且必須再稀釋。含有500mg萬古黴素的溶液,必須以至少100ml的稀釋劑稀釋。經此法稀釋後,所需的靜注劑量,至少用60分鍾時間滴注給葯。

與其他葯物及靜注與之配伍:以下的稀釋劑其 物理 性質及化學性質可與之配伍: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及0.9%氯化鈉注射液乳酸鈉林革氏液乳酸鈉林革氏液及5%葡萄糖注射液Nomosol-M及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鈉注射液IsolyteE醋酸鈉林革氏液本品配製前應在室溫15℃至30℃貯存。配製後的溶液pH低,能使與其混合的其他化合物理化性質不穩定,故使用前應仔細注意是否有微粒或變色。

萬古黴素的用法用量
靜脈滴註:點滴引起的副作用與葯物濃度及輸液速度有關,成人建議用量5mg/kg,給葯速度不高於10mg/min,對某些需要限制液體的病人,可採用最高不超過10mg/kg的濃度,但採用高濃度可能增加相應不良反應,然而不論採用何種濃度均有可能發生不良反應。

腎功能正常的病人:成人:每日常用劑量為2g,可分為每6小時0.5g或每12小時1g,臨用前先用10ml注射用水溶解0.5g,再用100ml或100ml以上0.9%氯化鈉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每次靜脈滴注時間至少60分鍾以上或應以不高於10mg/min的速度給葯。特殊情況請遵醫囑。

兒童:每次總量10mg/kg,每6小時滴注一次,每次給葯時間至少為60分鍾以上。嬰兒與新生兒:每日劑量可能較低。新生兒及嬰兒,初用劑量建議為每公斤體重15mg,以後為每公斤體重10mg;出生一周的初生兒,每12小時給葯一次,而出生一周後至一月者,則每8小時一次,每次給葯時間至少60分鍾以上。

此類病人,應密切監測其萬古黴素的血清濃度。腎功能不全及老年病人:腎功能不全病人,劑量必須調整。如果肌酐清除率可測出或可准確估計,對大多數腎功能受損的病人,所用劑量可用下表計算出來。萬古黴素每日劑量以mg為單位,約為腎小球過濾率(ml/min)的15倍(參看下錶)。即使對腎功能有輕度至中度不全的病人,其初次劑量亦應不少於每kg體重15mg。

上表不適用於功能性無腎患者,對此類患者初始劑量應為15mg/kg體重,以便立即達到治療血清濃度。給予劑量為1.9mg/kg/24hr以維持穩定濃度,對於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由於給予0.25g至1g單一劑量較為方便,可能數天才給葯一次,而不是以每天需求為准。無尿患者,建議在7日至10日內,僅給予1g的劑量。

當只有血清肌酐數據者,以下的公式(根據患者的性別、體重、年齡)可算出肌酐清除率(ml/min),計算出的肌酐清除率為推算值。男性:體重(公斤)×(140-年齡)72×血清肌酐濃度(mg/dl)女性:0.85×以上數據血清肌酐應代表在穩定狀態下的腎功能,否則肌酐清除率值不能採用。

下列情況常會導致對病人的清除率估計過高

(1)具有腎功能減退表現,如休克、嚴重心功能衰竭或尿量減少。

(2)肌肉與體重不呈正常比例,如肥胖患者或肝病、水腫、腹水患者。

(3)伴有衰弱、 營養 不良或無活動能力者。口服方法:由難辨梭狀桿菌C.difficile引起的與使用抗生素有關的偽膜性結腸炎,成人常用每日總劑量為0.5g至2g,分3至4次服,連服7天至10天。兒童每日總劑量為每公斤體重40mg,分3至4次服用,連服7天至10天。每日總劑量不能超過2g,所需劑量用30ml飲用水稀釋後,由病人飲用。稀釋後的葯物亦可經鼻給葯,普通有香味的糖漿,也可加入溶液中,以改善口服液的味道。
萬古黴素的主要成分
本品活性成份為鹽酸萬古黴素,其化學名稱為 :(Sa)-(3S, 6R, 7R, 22R, 23S, 26S, 36R, 38aR)-44-[[2-o-(3-氨基-2,3,6-三脫氧-3-C-甲基-a-L-來蘇-己吡喃糖基)-β-D-葡吡喃糖基]氧]-3-(氨基甲醯基甲基)-10,19-二氯-2,3,4,5,6,7,23,24,25,26,36,37,38,38a-十四氫-7,22,28,30,32-五羥基-6-[(2R)-4-甲基-2-(甲氨基)戊醯氨基]-2,5,24,38,39-五氧代-22H-8,11:18,21-二亞乙烯基-23,36-(亞氨基亞甲基)-13,16:31,35-二亞甲基-1H,16H-[1,6,9]惡二氮雜環十六基[4,5-m][10,2,16]-苯並氧雜二氮雜環二十四素-26-羧酸鹽酸鹽。

分子式 :C66H75Cl2N9O24·HCl。

分子量 :1485.71。

輔料:維生素C。

猜你感 興趣 :

1. 檢驗科門診實習自我鑒定

2. 輸液什麼葯不能見光

3. 寶寶服葯注意事項

4. 合理用葯知識

5. 醫學各科室實習鑒定

閱讀全文

與萬古黴素的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三菱照片列印機色帶安裝方法 瀏覽:733
測定季節變動的常用兩個方法 瀏覽:435
氣管塌陷如何治療方法 瀏覽:229
教學方法課題所屬領域的現狀 瀏覽:655
兒童學唱歌訓練方法 瀏覽:829
實驗室溫度計測量方法 瀏覽:886
長期脫發如何治療方法 瀏覽:720
木工推拉台鋸正確安裝方法 瀏覽:960
中葯桃仁的食用方法 瀏覽:389
杠桿式馬桶安裝方法 瀏覽:855
嬰兒水的正確飲用方法 瀏覽:823
鍛煉幼兒智力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8
薰衣草家庭種植方法 瀏覽:598
繼箱加蜂群最佳方法 瀏覽:415
假高血壓正確測量方法 瀏覽:327
小號套魚鉤簡單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15
如何對付限行最好的方法 瀏覽:437
剪影型訓練方法 瀏覽:375
後的萬能膏使用方法 瀏覽:717
智能解鎖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