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什麼辦法檢驗光源射出的光是平行光
檢驗光源射出的光是不是平行光,最根本的檢測項目就是光束的發散角檢測。
理論上,平行光束是沒有發散角的。即,初始光斑與光束照射一定距離(例如100米)遠的光斑形狀一樣,尺寸大小一樣。符合上述條件的即可判定為平行光束。
實際對光束的發散角檢測方法有復雜光路法和簡單光路法。復雜檢測法不僅對光束的發散角進行測定;同時還要測定光源透鏡體系的球差等誤差參量。高要求的光源,特別是成像光源,上述檢測必不可少。
實際上,幾乎所有的平行光源都有不同程度的發散,發散角各不相同。
普通光源的發散角(發散度)測定自己就可以用反射法完成。簡單易行。具體做法是,將光束照射到一個反射鏡上,入射角小於90度,光束經反射後投射到一定距離的測試坐標紙上;測出光斑的幾何形狀與尺寸大小;然後與測試出的初始光斑對比,即可知道光源是否平行,或者說,光源的發散度大小。
2. 怎樣判斷不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超生光柵面怎樣判斷壓電陶瓷片處於共振狀態
你好
微轉液槽,使射於液槽的平行光束垂直於液槽,同時觀察視場內的衍射光譜亮度及對稱性.重復上述操作,直到從目鏡中觀察到清晰而對稱穩定的2–4級衍射條紋為止.此時可認為平行光束垂直射到光柵面.
當壓電陶瓷片處於共振狀態時,衍射光譜的級次會顯著增多且譜線更為明亮.而且,在穩定共振時,數字頻率計顯示的頻率應是穩定的,最多隻有最末尾有1–2個單位數的變動.
3. 如果沒有激光手電筒,還有什麼辦法能得到平行光束
用一張厚卡紙,開兩個小洞,將卡紙正對陽光卡紙背後透過小洞就有了兩束平行光,可用於做該實驗
4. 兩束平行光線經兩個折射後仍平行射出,有多少種方法
首先我們該假設這兩束平行光波長完全一致(即顏色相同),那麼只要折射面是完全平面,多少次折射後出射都是互相平行,甚至兩折射面有任何夾角都不影響。這是一種方法,還有一種方法,經過一個兩邊都是凸出的球面透鏡,,但這個凸透鏡要很厚,厚到兩邊球面各自在玻璃內的焦點重合,這時就等同一個科普勒望遠鏡,成了一個無焦透鏡,這樣入射是平行光,出射同樣是平行光。當然,一邊凸球面,另一邊是凹球面的透鏡也可以,組成一個伽里略系統同樣也能達到,兩面都是凹的透鏡是無法達到的,對第一種方法而言,所以是相當於經過任何棱鏡,方法怎麼說呢,是無窮多的,但它應該歸類於一種,即都通過「平板玻璃」,所有棱鏡都相當於一個兩面平行的平板玻璃。
還有一種方法,兩束互相平行的光束分別通過兩個不同材料的玻璃,條件是這兩塊玻璃是嚴格的平板玻璃,兩塊平板玻璃可以任意位置,根據平板玻璃成像原理:入射光與出射光是平行的,只是產生偏移。
5. 如何調節平行光管與望遠鏡共軸
只要反射光與入射光可以平行就行了,主要看反射光斑是否與入射光斑重合。
望遠鏡同軸,一般反射望遠鏡對於同軸度要求比較嚴格,而折射鏡子基本沒什麼要求。
反射望遠鏡調整同軸,可以首先用一個LED手電筒粗調,粗調合格之後基本可以目視了,如果需要連接攝像頭或者單反攝影,那麼就需要細調。
(5)射光束平行性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將附配的調整式平面反光鏡固定於被檢運動直的工件上,用附配於光管的高斯自准目鏡頭,通過光管上的高斯目鏡觀察,可以進行運動工件的直線性檢驗。光源發出的光經聚光鏡會聚與分光板反射後均勻照亮分劃板。當分劃板位於物鏡的焦面上時,分劃板的像在物鏡像空間的無窮遠處,即由平行光管發出的光是平行光束。
6. 如何調節和使用分光計
分光計主要由五個部件組成:三角底座,平行光管、望遠鏡、刻度圓盤和載物台。 各調節裝置的作用及調節方法: 1、平行光管平行光管的作用是產生平行光。在其圓柱形筒的一端裝有一個可伸縮的套筒,套筒末端有一狹縫,筒的另一端裝有消色差透鏡組。伸縮狹縫裝置,使其恰位於透鏡的焦平面上時,平行光管就出射平行光。可通過調節平行光管光軸水平調整螺絲和平行光管光軸仰角調節螺絲?改變平行光管光軸的方向,通過調節狹縫寬度調節螺絲改變狹縫寬度,改變入射光束寬度。 2、望遠鏡望遠鏡用於觀察及定位被測光線。它是由物鏡、自准目鏡和測量用十字刻度線所組成的一個圓筒,實驗所使用的分光計帶有阿貝式自准目鏡。照明小燈泡的光自筒側進入,經小三棱鏡反射後照亮分劃板上的下半部十字刻度線。十字刻度線方向、目鏡及物鏡間的距離皆可調,當叉絲位於物鏡焦平面上時,叉絲發出的光經物鏡後成為平行光。該平行光經雙面反射鏡反射後,再經物鏡聚焦在分劃板平面上,形成十字叉絲的像(綠色)。望遠鏡調好後,從目鏡中可同時看清十字刻度線和叉絲的"十"字像,且兩者間無視差。另外,可通過調節望遠鏡光軸仰角調節螺絲和望遠鏡光軸水平調節螺絲改變望遠鏡光軸的方向。 3、刻度圓盤分光計出廠時,已經將刻度盤平面調到與儀器轉軸垂直並加以固定。刻度圓盤被分成360度,最小分度值是半度(30¢)。小於半度的數值可在游標上讀出,兩個游標在黑色內盤邊緣對徑方向,游標分成30小格。游標盤一般與載物台固連,可繞儀器轉軸轉動,有螺釘可以止動游標盤。刻度圓盤讀數方法與游標卡尺的讀數方法相似。為了消除刻度盤與分光計中心軸線之間的偏心差,在刻度盤同一直徑的兩端各裝有一個游標。測量時,兩個游標都應讀數,然後算出每個游標兩次讀數的差,再取平均值。這個平均值可作為望遠鏡(或載物台)轉過的角度,並且消除了偏心差。
7. 車輛燈光的檢測與調整方法
照明和信號裝置及其他電氣設備
8.1 前照燈光束照射位置
8.1.1 在檢驗前照燈的近光光束照射位置時,前照燈在距離屏幕前10m處,光束明暗截止線轉角或中點的高度應為0.6H~0.8H(H為前照燈基準中心高度),其水平方向位置要求向左向右偏均不得超過100mm。
8.1.2 四燈制前照燈其遠光單光束的照射位置,前照燈在距離屏幕10m處,光束中心離地高度為0.85H~0.90H,水平位置要求左燈向左偏不得大於100mm, 向右偏不得大於170mm;右燈向左或向右偏均不得大於170mm。
8.1.3 汽車裝用遠光和近光雙光束燈時以調整近光光束為主。對於只能調整遠光單光束的燈,調整遠光單光束。
8.1.4 前照燈光束照射位置檢驗按12.6規定的方法進行。
8.2 汽車每隻前照燈遠光光束發光強度應達到如下要求:
兩燈制:12000cd;四燈制:10000cd。
測試時,電源系統可處於充電狀態。
採用四燈制的汽車,其中兩只對稱的燈達到兩燈制的要求時,視為合格。
8.3 汽車的燈具應安裝牢靠,完好有效,不得因車輛振動而松脫、損壞,失去作用或改變光照方向;所有燈光的開關應安裝牢固、開關自如,不得因車輛振動而自行開關。
8.4 所有前照燈的近光都不得眩目。
8.5 汽車和掛車的外部照明和信號裝置的數量、位置、光色、最小幾何可見角度等應符合GB4785的有關規定。
8.6 全掛車應在掛車前部的左右各裝一隻紅色標志燈,其高度應比全掛車的前欄板高出300mm~400mm,距車箱外側應小於150mm。
8.7 車輛應裝置後回復反射器,車長大於10m的車輛應安裝側回復反射器,汽車列車應裝有側回復反射器。回復反射器應能保證夜間在其正面前方150m處用汽車前照燈照射時,在照射位置就能確認其反射光。
8.8 裝有前照燈的車輛應有遠近光變換裝置,並且當遠光變為近光時,所有的遠光應同時熄滅。同一輛車上的前照燈不允許左、右的遠、近燈光交叉開亮。
8.9 車輛的前位燈、後位燈、示廓燈、掛車標志燈、牌照燈和儀表燈應能同時啟閉,當前照燈關閉和發動機熄火時仍能點亮。
8.10 空載高為3m以上的車輛應安裝示廓燈。
8.11 車輛應安裝一隻或兩只後霧燈,只有當遠光燈、近光燈或前霧燈打開時,後霧燈才能打開。後霧燈可以獨立於任何其他燈而關閉。後霧燈可以連續工作,直至位置燈關閉時為止,之後一直處於關閉狀態,直至再次打開。車輛(掛車除外)可以選裝前霧燈。
8.12 車輛應裝有危險報警閃光燈,其操縱裝置應不受電源總開關的控制。危險報警閃光燈和轉向信號燈的閃光頻率為1.5Hz±0.5Hz;起動時間應不大於1.5s。
8.13 汽車及掛車均應安裝側轉向燈,若汽車前轉向燈在側面可見時則視為滿足要求。鉸接式車輛每一剛性單元必須裝有至少一對側轉向燈。
8.14 車輛儀錶板上應設置與行駛方向相適應的轉向指示信號和藍色遠光指示信號燈。
8.15 儀錶板上應設置儀表燈。儀表燈點亮時,應能照清儀錶板上所有儀表並不得眩目。
8.16 各種客車應設置車廂燈和門燈。車長大於6m的客車應至少有兩條車廂照明電路,僅用於進出口處的照明電路可作為其中之一。當一條電路失效時,另一條應能正常工作,以保證車內照明,但不得影響駕駛員的視線和其他機動車的正常行駛。
8.17 車輛照明和信號裝置的任一條線路出現故障,不得干擾其他線路的正常工作。
8.18 車輛前、後轉向信號燈、危險報警閃光燈及制動燈白天距100m可見,側轉向信號燈白天距30m可見;前、後位置燈、示廓燈和掛車標志燈夜間好天氣距300m可見;後牌照燈夜間好天氣距20m能看清牌照號碼。制動燈的亮度應明顯大於後位燈。
8.19 車長大於6m的客車應設置電源總開關,分線路保險完善的客車除外。
8.20 車速里程錶、水溫表、機油壓力表、電流表、燃油表、氣壓表等各種儀表和信號裝置應齊全有效。
8.21 發電機技術性能應良好。蓄電池應保持常態電壓。所有電氣導線應捆紮成束、布置整齊、固定卡緊、接頭牢固,並有絕緣套,在導線穿越孔洞時需設絕緣套管。
8. 一束光線射向一個透明的球,入射光線是否與折射光線平行
那要看你入射光線的寬度和方向了。
如果光線很細,可以認為是一條光線,並且它的延長線剛好通過球心的話,則出射光線也通過球心,這時由於入射光線與表面的法線重合,光線經過球的前表面和後表面都不發生偏折,入射角為零,根據折射定律,折射角等於入射角也為零,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延長線完全重合。
如果光線很細,可以認為是一條光線,但它與前表面的法線不重合,即它的延長線不通過球心,那麼經過前表面將會產生偏折,根據折射定律可以計算出折射角,得到前表面的折射光線也就是後表面的入射光線,然後再計算出後表面的折射光線,這時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將不再平行。
如果光束有一定寬度,不能認為是一條光線,這時這個球相當於一個厚透鏡,它和薄透鏡的性質有所不同,這束光里的各條光線都會發生折射,除了沿光軸的那條沿原方向出射,其餘都會發生偏折。如果這束光寬度相當小,可以認為各條光線都和光軸很靠近,它們經過這個透鏡後將會聚於一點。如果這束光寬度比較大,實際光線經過透鏡將不會交於同一點,這種現象稱為像差。這在高中物理或大學物理中是不介紹的,要在系統學習幾何光學的基礎上再學習像差理論。
9. 能否獲得近似平行光束的重要因素是什麼
反光鏡是能否獲得近似平行光束的重要因素。所以一般採用非球面反光鏡。濾色片是改變光束顏色的零件。根據需要,用調換不同顏色的濾光片就獲得了相應的彩色光源。光纖是光纖照明系統中的主體,光纖的作用是將光傳送或發射到預定地方。光纖分為端發光和體發光兩種。前者就是光束傳到端點後,通過尾燈進行照明,而後者本身就是發光體,形成一根柔性光柱。對光纖材料而論,必須是在可見光范圍內,對光能量應損耗最小,以確保照明質量。但實際上不可能沒有損耗,所以光纖傳送距離約30m左右為最佳。光纖有單股、多股和網狀三種。對單股光纖來說,它的直徑為Ф6~Ф20mm.同時又可分為體發光和端發光兩種.而對多股光纖來說,均為端發光.多股光纖的直徑一般為Ф0.5~Ф3mm,而股數常見為幾根至上百根.網狀光纖均為細直徑的體發光光纖組成.可以組成柔性光帶.
實際很難做出絕對的平行光,因為不論你使用哪種方式,得到的光束在某一個距離上還是會發散的,自能說在某個界限內,光束看作近似平行;街上賣的激光筆,不是激光,是用發光二極體產生的強光束,通過射頭的內部棱鏡組合,聚光產生較為直的光束,不是平行的。平行光束測試儀由紫外線燈、試樣、磁力攪拌器組成。紫外線燈裝在箱內,以防操作時紫外線輻射傷人。紫外線燈連同箱體的位置上下可以調整,用來改變試樣表面的紫外線強度。試樣和紫外線燈之間裝有快門,用來控制曝光時間。磁力攪拌器在試樣中不停的攪動,模擬微生物在水中的運動。
10. 檢測平行光
1、使其傳播足夠遠的距離,測其光斑大小的變化,這個方法最簡單,但需要距離長一點,越長越好。
2、用凸透鏡進行聚焦,看焦點情況,焦點越小,光的平行度越好。這個方法要求凸透鏡光學質量足夠好。
3、先用擴束系統對光束進行擴束,再用以上方法檢查其平行度。這個方法最精確,就是麻煩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