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6MATCHART抹茶教你區分真假抹茶,喜歡抹茶的朋友真的要看看!
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國內甜品市場抹茶正慢慢讓大家所知曉,很多和抹茶有關的品牌相繼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很多抹茶食品出現在市場上,比如:抹茶千層、抹茶蛋糕、抹茶大福,甚至還有抹茶零食也一度熱潮,都是很受消費者喜歡的。那問題來了,抹茶又是什麼呢?有很多人說,抹茶就是用一個特製的茶葉磨成的粉吧。但是錯了,這個只能說是綠茶粉,很多商家會覺得反正很多人不知道抹茶粉是什麼,用綠茶粉代替得了,這樣就有很多人對抹茶有很多的誤區。那要怎麼了解什麼是綠茶粉和抹茶粉呢?怎麼去區分。下面就由36MATCHART抹茶為朋友們普及一個小知識。
第一區分之顏色,大家應該知道抹茶和綠茶都是綠色的,抹茶粉的顏色是翠綠色,而綠茶粉則顏色略略偏黃。大家可以在選擇的時候粉末的時候眼睛擦亮的去區分,很容易就可以看出來的;第二種區分亦是顏色,區別在是看沖泡以後的顏色。沖完以後是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的,抹茶粉在沖泡之後是翠綠色的顏色,綠茶粉則是明顯偏重於黃色的;第三區分之味道,綠茶沖完後的味道是有微微苦澀的,再加上一點點綠茶特有的清甜,而抹茶粉沖泡之後口感明顯是不同的,不能說誰比誰好喝,但抹茶是有淡淡粗糧的味道,還有股海苔味的清香,不是人們總覺抹茶的苦澀,其實是很多味道沖撞有點帶苦,但不同於綠茶的味道。
以上就是36MATCHART抹茶為大家總結出來區分真假抹茶的三大「法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 抹茶粉哪種品牌好
如何挑選到真正的抹茶粉
第一次做抹茶餅干時,我天真地以為只要在市面上隨便買些抹茶粉,便能做出那種青翠欲滴、滿眼綠爽的抹茶餅干。當我的第一爐透著暗黃顏色的抹茶餅干被端出來時,我竟以為是因為抹茶粉放得太少或是烤得時間太久,才導致抹茶餅干變成了狗屎黃。直到有一天,我好奇心大發,想看看抹茶粉這種食材究竟從何而來。我在網上查閱了一些資料,才知道抹茶粉的水如此之深(無知蒙蔽了我的雙眼)。
抹茶粉的市場現狀抹茶粉是抹茶的通俗叫法,由特定品種的茶葉經多道工序製作而成。抹茶的種植和製作工藝都起源於中國,但卻發揚於日本。究其原因是因為中國衍生出了泡茶這種飲茶方式,而把茶葉碾碎做成抹茶粉的工藝卻在日本得到了發展和沉澱,並且在日本形成了底蘊深厚的抹茶文化及純熟精良的抹茶工藝。正因為如此,當今最純正的抹茶粉大多出自日本。高端抹茶粉的製作工藝復雜而繁多,價格昂貴。國內市場上銷售的抹茶粉多由劣質綠茶經機械打磨而成,而非高端輾茶經特定工藝碾磨而成,在營養成分和品相方面都難以讓人滿意。
如何鑒別抹茶粉雖說天朝市場上的抹茶粉魚龍混雜,但也並非沒有優質產品可選。為了能夠買到優質的抹茶粉,請大家在選購過程中注意如下幾點。1、通過色澤鑒別抹花粉的優劣。優質抹茶粉的顏色呈墨綠或深綠,而假抹茶粉和劣質抹茶粉大多為黃綠色或土黃色。
2、通過味道判斷優劣。優質抹茶粉的味道清香而無重苦,假抹茶粉和劣質抹茶粉則有明顯的苦澀味道。3、通過抹茶粉的粉末細膩度識別優劣。優質抹茶粉的粉末細膩而均勻,劣質產品和假貨則不然。4、通過保質期的長短判斷。優質抹茶粉的保質期一般在6-12個月,劣質產品和假冒產品的保質期卻可達兩年以上,有些甚至可以放置多年而不壞,著實讓人起疑
3. 藝福堂抹茶粉的鑒別
抹茶粉不但受到日本人民千百年來的喜愛,在歐美等國家也大受歡迎,2004年到2006年間日本的抹茶出口量翻了2番。隨著哈根達斯和上海光明乳業率先在中國推出了抹茶冰激凌和抹茶牛奶,國人對抹茶的興趣也越來越高。打開阿里巴巴,可以看到有十幾家公司在銷售抹茶(Matcha),抹茶(Matcha)的信息大約有20多個頁面,600條以上。但是深入調查以後,可以發現市場上所見的抹茶(Matcha)幾乎都非真正意義上的抹茶(Matcha),只能稱之為綠茶粉,其原料基本上都是普通的炒青,使用的是金屬粉碎機,無一例外的都是瞬間粉碎法。
由於抹茶粉和綠茶粉本質的區別,形成自身的價值的截然不同,在國際市場上,一公斤的綠茶粉售價為1200~1800日幣(人民幣70~110元/公斤),而每40克的抹茶的售價為1800~12000元日幣(人民幣105~700元),相差幾十上百倍。 國際上嚴格禁止不當使用「抹茶」(Matcha)二字,
★凡不是碾茶碾磨的不得稱作抹茶
★凡是沒有使用抹茶原料的產品絕對不允許使用「抹茶」(Matcha)二字,
★「抹茶口味」,「抹茶風」之類的誤導消費者的廣告、說明詞語等要求謹慎使用,
★是綠茶粉末的要求在配方里明確註明使用的是(綠茶粉)。
由於中國的抹茶(Matcha)粉文化早已斷代,不但國人對抹茶一知半解,國家對抹茶的生產也沒有一個標准,不但沒有國家標准,也沒有行業標准。雖然已經有個別地區有綠茶粉的地方標准,但那僅僅是普通的茶葉粉末的衛生指標。當前市場上茶粉類產品標識混亂,很多企業把綠茶粉叫做抹茶,有意無意之間欺騙和誤導了消費者。
在中國市場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外國企業大多比較規范,特別是日本的企業,他們絕對不會輕易使用「抹茶粉」。一些跨國公司即使在產品名上使用了「抹茶」(Matcha),也必定在括弧或者標簽原料欄里註明「綠茶粉」三個字,比如某著名國際品牌的《清潤抹茶)》等。雖然說在國際市場上這樣的擦邊球標識也是絕對不允許的,但是在當前中國的如此混亂的市場背景下,能夠在標簽上註明自己的原料是綠茶粉就已經是相當值得稱贊的了。 日本抹茶(用天然石磨碾磨) =========原料 覆蓋蒸青春茶==產量 40克/小時
日本綠茶粉(用球磨機碾磨)=======原料 覆蓋蒸青春茶==產量 約2~4KG/小時
茶葉粉碎方法對比圖
中國綠茶粉(用氣流粉碎機)=======原料 普通炒青茶====產量 約20~100KG/小時
日本抹茶 (用天然石磨碾磨)===細度 20~10微米==翠綠==海苔香==微甜略澀===懸浮300秒以上==泡沫豐富均勻
日本綠茶粉(用球磨機碾磨)==細度 15~10微米==翠綠==草香====微澀======沉澱==========泡沫有
中國綠茶粉(用氣流粉碎機打碎)==細度 180~75微米==黃綠==火香====苦澀======沉澱嚴重======幾乎無泡沫 這里有2張對比圖供大家參考
抹茶和綠茶粉的區別鑒別中國和日本不同,日本是先有抹茶後有綠茶粉,日本人很清楚什麼是綠茶,但是抹茶斷代後的中國,卻是先有綠茶粉,後有抹茶,市場上的抹茶和綠茶粉混淆,普通消費者很難區分真假,鑒別時候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1.顏色:抹茶因為覆蓋蒸青,呈深綠或者墨綠,綠茶粉為草綠。2.味道:抹茶因為採用進口樹種,所以不澀少苦,綠茶粉略苦澀。
3.香味:抹茶因為樹種,栽培,加工的特點,所以呈海苔、粽葉香氣,綠茶粉為青草香。
4.細度:抹茶細度達200目以上(2微米),塗在手背上可以全部進入毛孔,一顆不剩。綠茶粉100---300目左右。
----------- 參考宇治抹茶抹茶標准Q/TFPS 2007 茶不同於一般的綠茶粉,更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茶葉粉碎物。抹茶與普通綠茶粉的不同點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1. 原料要求:抹茶對原料的質量要求較高,要求採用氨基酸、蛋白質和葉綠素含量高的茶葉,同時要求原料中咖啡因的含量較低。在採摘之前,對鮮茶葉的採摘時間、葉片大小都有要求。抹茶的生產時間較短,只有50天左右,以4、5兩個月出產的優質鮮茶葉做原料,生產出來的抹茶的質量最好。加工抹茶所用茶葉的樹種也有講究,這種茶樹以無性系繁殖技術培育而成,保證了茶樹品種的純正性。另外,為保證鮮葉的質量,在栽種過程中,工作人員還需對茶樹進行遮陽防暑,以這種方式生產的茶葉稱為覆下茶。抹茶就是以覆下茶為原料加工而成的。
在日本,因為用天然石墨碾磨的加工成本太高,一般不會用品質差的茶葉來生產抹茶。普通的蒸青茶,甚至簡易覆蓋的蒸青茶,用來做綠茶粉,日本叫粉末綠茶。
中國因為缺少石磨碾磨技術(現有的石磨已經被宇治抹茶公司專利了),一些加工廠就採用氣流粉碎機來生產綠茶粉,這2年,一些茶農也開始用比較好的茶原料來製作綠茶粉,為了給自己的產品賣一個好價錢,他們給自己的綠茶粉命名為----抹茶。
2.抹茶的生產關鍵:用天然石磨碾磨,綠茶粉都用金屬粉碎機粉碎。
抹茶回歸祖國,中國面臨的課題
全世界都知道「世界的抹茶在日本,日本的抹茶在宇治」。 雖然日本人自己也承認日本的抹茶來自中國。但是,令人痛心的是現代中國已經跟抹茶沒有了任何關系,抹茶早已變成了日本的國粹!可喜的是在上海浦東出現了中國第一個抹茶生產基地――上海宇治抹茶有限公司。公司的創始人們都為留日學者,在長期留日生活中,在異國他鄉領受來自自己祖國的「他國文化」的同時,他們感覺到祖國博大的文化「牆內栽花牆外開」的痛楚,感受到對自己祖先的愧疚。經過長期的調研和准備,在母公司「日本蝴蝶谷株式會社」和「NPO法人日中友好交流協會」的全力協助下,引進全套日本的抹茶加工技術設備,創建了中國第一個以「抹茶」為行業的公司。並申請了「微粉石磨」的專利。該公司在上海市質量標准化局的大力協助下, 成功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抹茶標准,明確了抹茶的定義:
「抹茶――用茶葉超細粉機碾磨成微粉狀的覆蓋蒸青綠茶。」
雖然日本蝴蝶谷株式會社、上海宇治抹茶有限公司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抹茶標准,但是這畢竟不能替代國家標准,中國抹茶市場上魚目混珠,良莠不齊。大家競相自稱自己的產品是抹茶(Matcha),卻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抹茶(Matcha)。「茶粉現無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其產品現基本按企業標准或出口合同要求進行生產」 的狀態不但鼓勵了中國市場的混亂,也阻礙了中國抹茶的走向世界。抹茶是否能夠在中國得到順利發展,是否能夠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規范中國抹茶市場是關鍵,而規范市場的關鍵又懸系於抹茶的國家標準的制定,希望在不遠的將來看到抹茶的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但對食物的營養成分,同時對它的色澤也是很在意的,人的食慾幾乎和自己對食物的感覺的良好度是呈正比例的。人們本能地更容易接受天然綠色的食品(如水果和蔬菜),在日本,人們被要求每天攝取30品目的食物,但是少有人能完成這個任務,而抹茶(Matcha)幾乎同時擁有所有蔬菜的營養成分。抹茶(Matcha)不但可以直接用來飲用,同時可以做成各種抹茶(Matcha)食品,抹茶(Matcha)以其獨特的生物學活性和在動物體內的整體生理調節功能及「綠色」特徵,應和了新時代大眾的消費理念和環保意識,同時應和了現代化生活節奏的需要。可以肯定,隨著科技的進步及綠色添加劑研究的深入,抹茶(Matcha)在食品、飲料中的應用前景將是不可估量的。
小貼士:抹茶的運用實列
4. 怎麼辨別抹茶粉的真假
[ZT]抹茶和普通綠茶粉都是以綠茶為原料加工而成的茶葉細粉,都具有綠茶的共性,包括色、香、味和營養價值。
抹茶與普通綠茶粉的不同點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生產工藝不同。抹茶簡要的生產工藝流程為:優質新鮮綠茶→蒸青→碾磨→古代末茶→超微粉碎→低溫乾燥→現代抹茶。抹茶生產採用了傳統的碾磨技術和現代的超微粉碎技術,整個加工過程始終在較低的溫度狀態下進行,能很好地保存茶葉中的活性成分。
而普通綠茶粉多以蒸青煎茶、炒烘青綠茶為原料,採用直接粉碎的方法加工而成。
2.原料不同。抹茶對原料的質量要求較高,要求採用氨基酸、蛋白質和葉綠素含量高的茶葉,同時要求原料中的茶多酚和咖啡因的含量較低。在採摘之前,對鮮茶葉的採摘時間、葉片大小都有要求。抹茶的生產時間較短,只有50天左右,以4、5兩個月出產的優質鮮茶葉做原料,生產出來的抹茶的質量最好。加工抹茶所用茶葉的樹種也有講究,這種茶樹以無性系繁殖技術培育而成,保證了茶樹品種的純正性。另外,為保證鮮葉的質量,在栽種過程中,工作人員還需對茶樹進行遮陽防暑,以這種方式生產的茶葉稱為覆下茶。抹茶就是以覆下茶為原料加工而成的。
綠茶粉是以普通茶葉加工而成,質量較雜,茶樹也多為雜交種。
3.風味不同。抹茶清香、清口,略帶青草氣,滋味鮮爽淡雅。
而綠茶粉的香型雜而不純,或清香不足,或栗香有餘。在口味方面,綠茶粉的苦澀味較重,沒有抹茶那種鮮醇和略帶青草氣的清香。
5. 如何鑒別抹茶的品質優劣和等級
1.顏色:抹茶因為覆蓋蒸青,呈深綠或者墨綠,綠茶粉為草綠。
2.味道:抹茶因為採用進口樹種,所以不澀少苦,綠茶粉略苦澀。
3.香味:抹茶因為樹種,栽培,加工的特點,所以呈海苔、粽葉香氣,綠茶粉為青草香。
4.細度:抹茶細度達200目以上(2微米),塗在手背上可以全部進入毛孔,一顆不剩。綠茶粉100---300目左右。
6. 如今我們在市面上吃的抹茶冰激凌中的抹茶到底是不是真材實料
抹茶是用天然石磨碾磨成微粉狀的、覆蓋的、蒸青的綠茶。抹茶源於中國隋朝,興起於唐朝,鼎盛於宋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抹茶是以遮陽茶做的碾茶為原料,用茶葉超細粉機碾磨成的茶葉微粉就是抹茶,只要在加工過程中不要有高溫過程,不要破壞顏色,不要二次污染,不要意外進入雜質,細度達到要求,都是尚好的抹茶。像日本的籔北,奧綠品種因本身顏色特別綠,如果再加上大棚遮陽,做出來的抹茶顏色滋味都會特別好,可以算是高檔抹茶了。
抹茶的加工方法:古代主要是用石磨加工,現在日本基本上都用球磨抹茶機來加工抹茶。
註:碾茶是不同於煎茶的蒸青茶,主要工藝是:蒸汽殺青後直接進烘房(不可揉捻)連烘帶烤,然後莖葉分離,分別二次烘乾,得到的茶葉就是碾茶。
抹茶不但受到日本人民千百年來的喜愛,近年來,在歐美等國家也大受歡迎,2004年到2006年間日本的抹茶出口量翻了2番。隨著哈根達斯和上海光明乳業率先在中國推出了抹茶冰激凌和抹茶牛奶,國人對抹茶的興趣也越來越高。打開阿里巴巴,可以看到有十幾家公司在銷售抹茶(Matcha),抹茶(Matcha)的信息大約有20多個頁面,600條以上。但是深入調查以後,可以發現目前市場上所見的抹茶(Matcha)幾乎都非真正意義上的抹茶(Matcha),只能稱之為綠茶粉,其原料基本上都是普通的炒青,使用的是金屬粉碎機,無一例外的都是瞬間粉碎法。
由於抹茶和綠茶粉本質的區別,形成自身的價值的截然不同,在國際市場上,一公斤的綠茶粉售價為1200~1800日幣(人民幣70~110元/公斤),而每40克的抹茶的售價為1800~12000元日幣(人民幣105~700元),相差幾十上百倍。
國際上嚴格禁止不當使用「抹茶」(Matcha)二字,
★凡不是天然石墨碾磨的不得稱作抹茶
★凡是沒有使用抹茶原料的產品絕對不允許使用「抹茶」(Matcha)二字,
★「抹茶口味」,「抹茶風」之類的誤導消費者的廣告、說明詞語等要求謹慎使用,
★是綠茶粉末的要求在配方里明確註明使用的是(綠茶粉)。
抹茶和綠茶粉的區別鑒別中國和日本不同,日本是先有抹茶後有綠茶粉,日本人很清楚什麼是綠茶,但是抹茶斷代後的中國近年,卻是先有綠茶粉,後有抹茶,市場上的抹茶和綠茶粉混淆,普通消費者很難區分真假,鑒別時候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1.顏色:抹茶因為覆蓋蒸青,呈深綠或者墨綠,綠茶粉為草綠。
2.味道:抹茶因為採用進口樹種,所以不澀少苦,綠茶粉略苦澀。
3.香味:抹茶因為樹種,栽培,加工的特點,所以呈海苔、粽葉香氣,綠茶粉為青草香。
4.細度:抹茶細度達6000目以上(2微米),塗在手背上可以全部進入毛孔,一顆不剩。綠茶粉100---300目左右。
7. 如何正確的鑒別抹茶粉
抹茶是女性消費者最喜歡的配料之一,所有的食材加上一點抹茶後就會有一種奇妙的感覺,抹茶不僅在色彩口感上吸引消費者;而且抹茶還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可以消食解膩、減肥健美、去除痘痘等等。
現在的抹茶更多的運用到食物上,尤其是日本發展的最為迅速,但是慢慢的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到其他的地方。比如一點點奶茶!現在很多的商家會用更容易購買到的綠茶粉代替抹茶粉。
一些剛創業的經營者不知道怎麼來鑒別,很容易上當受騙,就讓小編來告訴你怎麼鑒別這兩種吧。
抹茶顏色上呈現深綠或者墨綠色,
抹茶味道不澀少苦,
抹茶粉香味呈海苔、粽葉香氣
而綠茶粉則為草綠色。
綠茶粉略苦澀,
綠茶粉為青草香。
在細度上抹茶細度達2微米,塗在手背上可以全部進入毛孔。綠茶粉要比抹茶粉粗很多。
一點點奶茶中使用真的抹茶粉的飲品可以使香濃奶味和抹茶的清新味道都發揮出來,顏色是淺綠的,口感細膩順滑。
而市面上一些所謂的抹茶奶蓋,會使用添加劑來變色,口感不會那麼醇滑。為了喝到真正的抹茶飲品,消費者需要好好的區別哦。
現在一點點奶茶的抹茶類產品有:抹茶珍珠奶蓋茶、抹茶奶蓋茶、紅豆遇見抹茶、香米奶蓋抹茶、抹茶奶蓋咖啡。
雖然品種沒有那麼多,但是貴在精,真正的抹茶粉製作出來的飲品才能保證口感的質量,
一點點奶茶使用真正的抹茶粉,保證讓消費者喝到正宗口感的飲品
8. 抹茶 速溶抹茶 不溶抹茶 的鑒別 真假鑒別 工藝鑒別 以及添加劑
前者可能為真,後者為假,所有速溶的抹茶全是假的,而且抹茶難保存,保質期超過3個月的也基本是假的。
9. 奶茶的抹茶粉和烘焙的抹茶粉一樣嗎
如果說是正宗的抹茶粉,應該是一樣的!!!
但是現在市面上奶茶店用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抹茶粉,應該叫綠茶粉。
市場上的抹茶和綠茶粉混淆,普通消費者很難區分真假,鑒別時候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1.顏色:抹茶因為覆蓋蒸青,呈深綠或者墨綠,綠茶粉為草綠。
2.味道:抹茶因為採用進口樹種,所以不澀少苦,綠茶粉略苦澀。
3.香味:抹茶因為樹種,栽培,加工的特點,所以呈海苔、粽葉香氣,綠茶粉為青草香。
4.細度:抹茶細度達200目以上(2微米),塗在手背上可以全部進入毛孔,一顆不剩。綠茶粉100---300目左右。
5.價錢也不同,由於抹茶粉和綠茶粉本質的區別,形成自身的價值的截然不同,在國際市場上,一公斤的綠茶粉售價為1200~1800日幣(人民幣70~110元/公斤),而每40克的抹茶的售價為1800~12000元日幣(人民幣105~700元),相差幾十上百倍。
綜合以上,你說一般的奶茶店會用真正意義上的抹茶粉嗎!我能賺你什麼錢哪!!!
10. 怎麼分辨抹茶加盟連鎖店的抹茶粉真假
和抹茶粉相近的就是綠茶粉把,首先從顏色來區分,聞上去味道也不同,抹茶粉顏色重,綠茶粉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