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9個字「出得來」、「分得開」、「跑得快」
出得來:所要檢測的物質要能被檢測到。要針對物質的特性要考慮檢測器的選用及參數設定,以及流動洗脫力的強弱。
分得開:所有的檢測組份要能完全分離,之間不相互干擾。要考慮流動相溶劑的選擇;比例的優化;流動相PH的控制,是否要加離子對試劑;色譜柱的選型等凡是影響色譜分離因素都要考慮到。以進行優化。
跑得快:在滿足可檢測性與完全分離的條件下,進一步優化各項條件,以達到快速檢測,降低分析運行時間,提高檢測效率。
你所說的「10——90,
5——35,60——100,45——95等」應該是指的梯度洗脫吧?
『貳』 如何用高效液相色譜的方法檢測植物或中葯提取物中的多糖成分
採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譜250 nm 紫外檢測和使用梯度洗脫,6 種還原單糖的12苯基232甲基252吡唑啉酮衍生實現了良好的分離並具有良好的峰形。對單糖組成的定量測定進行了方法學考察,建立了單糖組成分析的數據分析方法,並用所建立方法對一個多糖中單糖組成進行了分析,獲得良好的重復性。
『叄』 高效液相色譜儀(HPLC)檢測水中的多環芳烴的方法
高效液相色譜儀檢測水中的多環芳烴;此方法適用范圍:僅適用於水中的多環芳烴的檢測
取樣;取1000mL水樣(富集時可根據水質情況適當增減),加入5g氯化鈉和10mL甲醇待凈化。凈化;SPE柱:WelchromCI8E(500mg/6ml)活化:10ml二氧甲烷、10ml甲醇以及10ml水上樣:將處理好的水樣加入到SPE柱洗脫:10ml正已烷分三次洗脫,收集洗脫液,60°CN濃縮近干,用乙睛定容至1ml,供HPLC分析色譜條件;試驗儀器:APS80-16PLUS高效液相色譜儀色譜柱:APS-C18(250mmx4.6mm,5μm)柱溫:20°C進樣量:20μl流速:1.0ml/min流動相:甲醇-水採用梯度洗脫:如表1所示
『肆』 水質鄰苯二甲酸二丁酯高效液相色譜法是怎麼樣的呢
含量=[(濃度X稀釋倍數)/供試品稱樣量]X100%
首先確定樣品成分,獲取該成分的純品(對照品),將對照品溶液配製成與樣品成分濃度相當的濃度(比如樣品濃度是10mg/ml左右,對照品溶液就配製成10mg/ml)。
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分別進樣,進行色譜分析,獲得對照品成分峰面積與供試品溶液峰面積
此時已知對照溶液峰面積,對照溶液濃度,求供試品溶液濃度,因為成分在液相中響應值不變,故對照品溶液濃度/對照品溶液峰面積=F(即響應因子)=供試品溶液濃度/供試品溶液峰面積,求得供試品溶液濃度。
(4)iptg液相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高效液相色譜法有「四高一廣」的特點:
①高壓:流動相為液體,流經色譜柱時,受到的阻力較大,為了能迅速通過色譜柱,必須對載液加高壓。
②高速:分析速度快、載液流速快,較經典液體色譜法速度快得多,通常分析一個樣品在15~30分鍾,有些樣品甚至在5分鍾內即可完成,一般小於1小時。
③高效:分離效能高。可選擇固定相和流動相以達到最佳分離效果,比工業精餾塔和氣相色譜的分離效能高出許多倍。
④高靈敏度:紫外檢測器可達0.01ng,進樣量在μL數量級。
⑤應用范圍廣: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有機化合物可用高效液相色譜分析,特別是高沸點、大分子、強極性、熱穩定性差化合物的分離分析,顯示出優勢。
⑥柱子可反復使用:用一根柱子可分離不同化合物
⑦樣品量少、容易回收:樣品經過色譜柱後不被破壞,可以收集單一組分或做制備
『伍』 HPLC、UV、GC、TLC是什麼檢測方法
TLC:薄層色譜法.系將適宜的固定相塗布於玻璃板、塑料或鋁基片上,成一均勻薄層。待點樣、展開後,根據比移值(Rf)與適宜的對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譜圖的比移值(Rf)作對比,用以進行葯品的鑒別、雜質檢查或含量測定的方法。薄層色譜法是快速分離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質的一種很重要的實驗技術,也用於跟蹤反應進程。
PC:紙色譜法.是一種可以測試物質的純度與分離混合物的方法,因為它可以快速的完成分析,而且對材料的限制很少,所以是一種極方便而且有用的分析方法。紙色譜法用的分離原則跟薄層色譜法一樣,物質分布在一個固定相與流動相。固定相通常是濾紙,流動相會帶著物質在上面流動,這個裝置將會根據混合物中不同物質對固定相的附著力和對流動相的溶解度而分離出來。分析顏料時,如果顏料中含有不只一種物質,不同顏色的物質會就根據溶劑和不同溶質的極性分開,這是因為不同的分子結構極有可能有不同的極性。這些不同的極性造就對溶劑的不同溶解度,使各種溶質會在溶劑擴散的不同位置沉澱在固定相上以斑點呈現,就可以根據固定相上的斑位置及大小作分析。
HPLC:高效液相色譜法.是色譜法的一個重要分支,以液體為流動相,採用高壓輸液系統,將具有不同極性的單一溶劑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劑、緩沖液等流動相泵入裝有固定相的色譜柱,在柱內各成分被分離後,進入檢測器進行檢測,從而實現對試樣的分析。
GC:氣相色譜.可分為氣固色譜和氣液色譜。氣固色譜指流動相是氣體,固定相是固體物質的色譜分離方法。例如活性炭、硅膠等作固定相;氣液色譜指流動相是氣體,固定相是液體的色譜分離方法。例如在惰性材料硅藻土塗上一層角鯊烷,可以分離、測定純乙烯中的微量甲烷、乙炔、丙烯、丙烷等雜質。
『陸』 高效液相色譜法的定義、類型流程圖是什麼
樓主你好: 在所有色譜技術中,液相色譜法(liquidchromatography,LC)是最早(1903年)發明的,但其初期發展比較慢,在液相色譜普及之前,紙色譜法、氣相色譜法和薄層色譜法是色譜分析法的主流。到了20世紀60年代後期,將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的氣相色譜的理論與技術應用到液相色譜上來,使液相色譜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特別是填料制備技術、檢測技術和高壓輸液泵性能的不斷改進,使液相色譜分析實現了高效化和高速化。具有這些優良性能的液相色譜儀於1969年商品化。從此,這種分離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的液相色譜就被稱為高效液相色譜法,也稱高壓液相色譜法或高速液相色譜法。氣相色譜只適合分析較易揮發、且化學性質穩定的有機化合物,而HPLC則適合於分析那些用氣相色譜難以分析的物質,如揮發性差、極性強、具有生物活性、熱穩定性差的物質。現在,HPLC的應用范圍已經遠遠超過氣相色譜,位居色譜法之首。高效液相色譜的類型廣義地講,固定相為平面狀的紙色譜法和薄層色譜法也是以液體為流動相,也應歸於液相色譜法。不過通常所說的液相色譜法僅指所用固定相為柱型的柱液相色譜法。通常將液相色譜法按分離機理分成吸附色譜法、分配色譜法、離子色譜法和凝膠色譜法四大類。其實,有些液相色譜方法並不能簡單地歸於這四類。按分離機理,有的相同或部分重疊。但這些方法或是在應用對象上有獨特之處,或是在分離過程上有所不同,通常被賦予了比較固定的名稱。按分離機理的分類類型主要分離機理主要分析對象或應用領域吸附色譜吸附能,氫鍵異構體分離、族分離,制備分配色譜疏水分配作用各種有機化合物的分離、分析與制備凝膠色譜溶質分子大小高分子分離,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測定離子交換色譜庫侖力無機離子、有機離子分析離子排斥色譜Donnan膜平衡有機酸、氨基酸、醇、醛分析離子對色譜疏水分配作用離子性物質分析疏水作用色譜疏水分配作用蛋白質分離與純化手性色譜立體效應手性異構體分離,葯物純化親和色譜生化特異親和力蛋白、酶、抗體分離,生物和醫葯分析液相色譜儀流程圖現在的液相色譜儀一般都做成一個個單元組件,然後根據分析要求將各所需單元組件組合起來。最基本的組件是高壓輸液泵、進樣器、色譜柱、檢測器和數據系統(記錄儀、積分儀或色譜工作站)。此外,還可根據需要配置流動相在線脫氣裝置、梯度洗脫裝置、自動進樣系統、柱後反應系統和全自動控制系統等。圖8-1是具有基本配置的液相色譜儀的流程圖。詳情請參考國家標准物質網www.rmhot.com 液相色譜儀的工作過程:輸液泵將流動相以穩定的流速(或壓力)輸送至分析體系,在色譜柱之前通過進樣器將樣品導入,流動相將樣品帶入色譜柱,在色譜柱中各組分因在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數或吸附力大小的不同而被分離,並依次隨流動相流至檢測器,檢測到的信號送至數據系統記錄、處理或保存。
『柒』 高效液相色譜法可以對環境中哪些污染物進行分析檢測
近年來,高效液相色譜儀技術發展較快,尤其在環境監測中得到廣泛應用。在發達國家更是將高效液相色譜方法作為常用的環境監測方法,如美國EPA531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譜儀配置熒光檢測器測定飲用水中的N—甲基氨基甲酸酯殺蟲劑;EPA547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譜/熒光法測定飲用水中的草甘膦;EPA550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譜/UV和熒光法測定飲用水中的多環芳烴;EPA605方法是用高效液相色譜儀中電化學法測定廢水中的聯苯胺類化合物;EPA610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譜/UV和熒光法測定廢水中的多環芳烴;EPA6610方法里用高效液相色譜柱後衍生熒光法測定廢水中的氨基甲酸酯農葯;EPA6651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譜方法測定廢水中的草甘膦除草劑;EPA8310方法用LC/熒光分析固體廢棄物中的多環芳烴,就連氣體中的有害有機物不少也是用高效液相色譜方法測定。(魯創儀器)
『捌』 用高效液相測定樣品時,怎麼做這個樣品的檢測限,檢測限與能檢測出來的最低濃度有什麼關系
1. 關於檢測限(limit of detection, LOD)的定義:
在樣品中能檢出的被測組分的最低濃度(量)稱為檢測限,即產生信號(峰高)為基線噪音標准差k倍時的樣品濃度,一般為信噪比(S/N)2:1或3:1時的濃度,對其測定的准確度和精密度沒有確定的要求。目前,一般將檢測限定義為信噪比(S/N)3:1時的濃度。
2. 計算公式為:
D=3N/S (1)
式中:N——噪音; S——檢測器靈敏度;D——檢測限
而靈敏度的計算公式為:
S=I/Q (2)
式中:S——靈敏度;I——信號響應值;Q——進樣量
將式(1)和式(2)合並,得到下式:
D=3N×Q/I (3)
式中:Q——進樣量;N——噪音;I——信號響應值。I/N即為該進樣量下的信噪比(S/N),該信噪比可通過工作站對圖譜進行自動分析獲得,一般的色譜或質譜工作站都可進行信噪比分析計算。這樣檢測限的計算方法就變得非常方便了。
3. 計算方法:實際計算時,檢出限有2種表示方法:一種是進樣瓶中樣品檢測限,一種是針對原始樣品的方法檢出限。
1)對第一種檢測限,只要知道進樣量和信噪比即可計算。如進樣瓶中樣品濃度為1 mg/L,在此濃度下的信噪比為300(由工作站分析獲得),則其檢測限為:D =(3×1 mg L-1)/300 = 0.01 mg/L。也可用絕對進樣量表示,若進樣體積為10 ul,則其檢測限為:D = 3×(1 mgL-1×10 ul)/300 = 0.1 ng。
2)對第二種表示方法,需同時考慮原始樣品的取樣量和提取樣品的定容體積。仍按前述樣品計算,若取樣量為5克,最後定容體積為5 mL,則方法檢測限為:D = 0.01 mgL-1×5 mL/5 g = 0.01 mg/kg。即當原始樣品中待檢物質的濃度為0.01mg/kg時,若取樣量為5g,樣品經前處理後定容體積為5mL時,進樣瓶中樣品的濃度可達 0.01mg/L(假定回收率為100%),此時,在其它給定的分析條件下,能產生3倍雜訊強度的信號。在實際檢測工作中,第二種表示方法更為常見。
4.注意事項
由式(3)可見,信噪比的大小直接關繫到檢測限的大小。信噪比計算方法的不同,其比值大小有很大不同,這與計算信噪比時基線雜訊峰值的定義方式有關,一般有三種不同的定義:
①峰/峰(peak to peak)信噪比,用某一段基線雜訊的平均高度;
②峰/半峰(half peak to peak)信噪比, 用某一段基線雜訊平均高度的1/2;
③均方根(RMS)信噪比,用某一段基線雜訊的均方根值計算。
除此之外,信噪比的計算結果還和所取雜訊的位置有很大關系,取信號哪一側基線的雜訊,取多長一段基線上的雜訊,計算結果都很不完全相同,有時相差甚遠。一般多取樣品峰兩側的雜訊峰值計算。
檢測限的概念 由於缺少明確的定義和術語上的混淆
由於缺少明確的定義和術語上的混淆,檢測限仍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經常有將儀器檢測限和方法檢測限誤用的現象。盡管如此,能被大多數分析工作者接受的概念是:檢測限是在一定的置信水平范圍,使犯第一類與第二類誤差的可能性在接受范圍內,高於分析過程產生的雜訊的最小可檢測量。
隨著分析方法的發展,近年來的分析工作實踐已表明,在分析工作中,存在著幾類檢測限,且每一種檢測限均有其本身的含義。這幾類檢測限分別是:儀器檢出限(IDL)、最低檢測限(LLD)、方法檢測限(MDL)、和定量檢測限(LOQ)。
確定檢測限時,儀器的雜訊和空白值是很重要的依據。在未分析樣品時或者分析空白時,分析儀器通常會產生信號即雜訊。在實驗室分析質量控製程序中要求經常分析空白值,因此某一項目的空白值的均值及其分布即標准差是已知的,由於來自多次重復分析的結果、空白值已經相當精確,而且在正態曲線上分布很窄。
儀器檢測限的確定是產生高於平均雜訊3個標准差的濃度值,或是產生的信號為5倍信噪比時的標准溶液的濃度值。
最低檢測限是在多次能產生足夠大的信號值的試驗中有99%的可能產生可檢測信號的組分的量,由反復分析接近零濃度但不超5倍於儀器檢測限的標准溶液來確定。將測定的均值的標准差乘以5%概率時,由正態概率表查得的因子是1。645,為使第一類和第二類判斷要概率都在5%,將1。645擴大一倍為3。 290。例如對某一低濃度的標准溶液進行20次測定,其標准差為6ug/L,最低檢測限為6×3。290=20 ug/L。
方法檢測限與最低檢測限不同,被分析的樣品經歷了整個分析方法的全過程。由於經過如萃取、濃縮等步驟的影響,方法檢測限將高於最低檢測限。方法檢測限的確定是在無顯著偏性的情況下,使用校正過的儀器,由有經驗的分析者進行全過程分析。例如,可將某被測組分加入到有關的基體中,並使其濃度與預計方法檢測限相接近。重復7次分析,計算標准差(SD),由單側t分布表查出99%置信水平,自由度f:7-1=6時的t值(t=3。14)。標准差
乘以t值的結果即 為所求的方法檢測限。
定量檢測限對實驗室有重要意義,在日常工作中、特定的條件下,有關的標准方法上已經推薦各實驗室能達到的最低檢測水平為實際的定量檢測限。不同的實驗室雖然使用相同的分析步驟,相同型號的分析儀器,分析的樣品基體相同,但所得出的方法檢測限是會不同的,因此實際定量檢測限在不同實驗室也會是不相同的。美國的水與廢水標准分析方法認為實際定量檢測限一般為方法檢測限的5倍,它是具有可信度的、實用的、日常工作可達到的檢測限。用定量檢測限報告的數據是可靠的。
朋友可以到行業內專業的網站進行交流學習!
分析測試網路網這塊做得不錯,氣相、液相、質譜、光譜、化學分析。這方面的專家比較多,基本上問題都能得到解答,有問題可去那提問,網址網路搜下就有。
『玖』 高效液相含量測定原理
使用高效液相色譜時,液體待檢測物被注入色譜柱,通過壓力在固定相中移動,由於被測物種不同物質與固定相的相互作用不同,不同的物質順序離開色譜柱,通過檢測器得到不同的峰信號,最後通過分析比對這些信號來判斷待側物所含有的物質。高效液相色譜作為一種重要的分析方法,廣泛的應用於化學和生化分析中。高效液相色譜從原理上與經典的液相色譜沒有本質的差別,它的特點是採用了高壓輸液泵、高靈敏度檢測器和高效微粒固定相,適於分析高沸點不易揮發、分子量大、不同極性的有機化合物。
『拾』 高效液相色譜儀器怎麼操作啊簡單嗎
一.開機程序
1.打開氮氣總閥,擰緊分壓閥。
2.打開穩壓電源和色譜儀開關。
3.啟動計算機,運行軟體,調用預先編輯好的控制方法,下載到色譜儀。
4.待柱箱溫度達到控制方法設定的初始值後,測量柱流量:
在皂膜流量計里加入幾滴檢漏液,把軟膠管接在檢測器出口;
按色譜儀鍵盤上的TIME,顯示屏出現t=0∶00∶00 1/t=0.00,按ENTER開始計時,再按停止,按CLEAR回零;
若以皂膜流量計的1ml刻度為基準,則測得的柱流量為1(ml)×1/t(s-1),10ml、100ml依此類推;
調節柱頭壓,得到所需的柱流量。
5.打開空氣泵和氫氣發生器。
6.調節輔助控制面板流量表的空氣和氫氣分別至35psi和20psi,把檢測器A控制面板的空氣和氫氣調節鈕開到最大,按點火開關點火。
7.慢慢把檢測器A控制面板的輔助氣調節鈕開到最大。
二.軟體(HP3398A GC Chemstation)的使用要點與樣品的簡單測定
1.控制方法:
菜單操作:運行->編輯控制方法->系統system1;
按Edit編輯控制方法;
在Inlet欄選擇Back,設置進樣器溫度;在Oven欄設置柱箱的升溫程序;在Detector欄選擇Front,設置檢測器溫度;在General欄Signal項選擇1:DetA,2:DetA;
按Send將控制方法下載到色譜儀,關閉,保存。
2.採集:
菜單操作:採集->簡單採集->適用於system1;
指定文件前綴、標識符,選擇所需的控制方法,按開始;
待色譜儀上的NOT READY指示燈(紅)滅後,用微量進樣器在進樣口2快速進樣,馬上按色譜儀鍵盤上的START,計算機屏幕實時顯示採集數據的情況;
採集結束後,待紅色指示燈滅再開始下一次進樣;
若採集過程中要停止,先按色譜儀鍵盤的STOP,再按採集窗口的STOP。
5.關閉空氣泵和穩壓電源。
6.關閉氮氣總閥,表頭回零後擰松分壓閥。
將色譜儀上的檢測器A控制面板的空氣、氫氣和輔助氣調節鈕關至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