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外周血獲得性基因檢測方法

外周血獲得性基因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25 06:07:03

㈠ 無創DNA產前檢測和唐氏篩查相比,具有哪些優勢

唐篩是唐氏綜合征的產前篩查。最佳測試時間是懷孕期間的16-18周。主要通過孕婦的血液取樣來檢測母體血清中甲胎蛋白、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和游離雌三醇的濃度。醫生將根據測試結果獲得嬰兒患先天性缺陷的概率。


2.檢測更多的染色體。非侵入性的脫氧核糖核酸可以篩查出21三體、18三體和13三體,同時還可以使其他染色體異常,而唐氏篩查只檢測到21三體和18三體染色體非整倍性。

3、篩查的孕周范圍更廣。前三個月和後三個月的適宜孕周分別為11-13周和15-20周,而無創產前基因診斷適用於妊娠前的孕周(22周和6天)。

篩查的孕周范圍更廣。前三個月和後三個月的適宜孕周分別為11-13周和15-20周,而無創產前基因診斷適用於妊娠前的孕周(22周和6天)。無創DNA產前檢測如今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孕媽做產檢的首選,特別是香港無創DNA檢測更是熱度不斷上漲,大批的內地孕媽湧向香港做無創DNA檢測項目,畢竟香港無創DNA檢測相比於技術較為落後的內地無創DNA檢測有著給常多的優勢,為了寶寶和自己的健康也應該選擇更好的服務。

㈡ 產前基因檢測100項有必要嗎

產前基因檢測100項有必要嗎

產前基因檢測100項有必要嗎,對於有家族遺傳病史的父母來說,通常都會為了保證寶寶的健康,做產前基因檢測,產前基因檢測是有很多項的,那麼產前基因檢測100項有必要嗎。

產前基因檢測100項有必要嗎1

無創DNA100項沒有必要。無創DNA是產前篩查手段,沒有產前診斷指征的孕婦有必要,主要進行13、18、21三體三項檢查即可,沒有必要做無創DNA100項。

無創DNA是在懷孕12周後進行的檢查,沒有產前診斷指征,即家族遺傳史、唐氏篩查陽性、染色體異常,以及有流產、胎停經歷的孕婦有必要進行。

通常是採取抽血檢查,根據血液中的成分可對胎兒基因進行檢測,可以判斷是否有高風險存在,也可對胎兒是否有先天性疾病進一步進行輔助診斷,如查看是否出現染色體疾病、遺傳性疾病等,也可以檢查是否患有21-三體綜合征,通常進行三項即可滿足要求。無創DNA不需要空腹,檢查方式較准確、痛苦小,一般不會造成流產的風險,但檢查費用較高,可以在唐氏篩查高危後,再選擇做無創DNA進一步檢查。

如果是高齡產婦,或者有其他高危因素,有產前診斷指征者,則更建議做羊水穿刺。雖然羊水穿刺有一定的風險,但准確率較高,所以35歲以上的孕婦,或者有唐氏家族史的情況,則建議進行羊水穿刺檢查,准確率更高。

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是通過血液、其他體液或細胞對DNA進行檢測的技術,是取被檢測者脫落的口腔黏膜細胞或其他組織細胞,擴增其基因信息後,通過特定設備對被檢測者細胞中的DNA分子信息作檢測,分析它所含有的各種基因情況,從而使人們能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預知身體患疾病的風險。產前基因檢測的意義就在於避免嬰兒出生缺陷。

目前,常見的產前基因檢測包括有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和羊水穿刺檢測。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基於孕媽媽外周血中含有胎兒游離DNA的原理,抽取孕媽媽的一管血進行測序,可以分析胎兒的染色體異常,主要是用來檢測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征等三大染色體疾病的篩查。正常人的染色體是二倍體,如果胎兒不是正常的二倍體,在懷孕早期就會自然流產了,部分特殊情況下可以出現胎兒存活出生的情況,比如唐氏綜合征(21號染色體為三倍體)。

目前,一般先通過唐氏篩查進行普查,檢出高危人群再進一步進行產前染色體非整數倍篩查或者羊水穿刺,部分高危人群直接進行產前染色體非整數倍篩查或者羊水穿刺,避免嚴重缺陷患兒的出生,但是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僅僅是一種篩查手段,不能作為診斷依據,還有一點要記住,無創產前只能檢測21三體(唐氏綜合征)、18三體(愛德華茲綜合征)和13三體(patau綜合征)這三種高發染色體異常。由於人有23對染色體,其他20對染色體異常是不在這個檢測范圍內的。

羊水穿刺染色體核型分析是診斷胎兒染色體病的經典方法,也是目前的診斷金標准。羊水穿刺不但可以檢測唐氏綜合征和18三體綜合征,同時可以檢測出所有其他染色體的數目異常與大片段結構異常。羊水穿刺是一種侵入性檢查,有流產的風險,而且如有病毒感染(乙肝)的孕婦接受羊水穿刺,會增加胎兒被感染的風險,傳播率取決於病毒的載量。因此,醫生會建議該類孕婦首先做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做初篩,減少羊水穿刺造成的流產等不良後果,如有異常,會配合羊水穿刺進一步確認。

產前基因檢測100項有必要嗎2

產前基因檢測必須做嗎?

產前基因檢測不一定都需要做,產前基因檢測又稱為無創產前DNA檢測、無創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檢測等。根據國際權威學術組織美國婦產科醫師學院委員會,無創產前DNA檢測(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是應用最廣泛的技術名稱。 無創DNA產前檢測技術僅需採取孕婦靜脈血,利用新一代DNA測序技術對母體外周血漿中的游離DNA 片段(包含胎兒游離DNA)進行測序,並將測序結果進行生物信息分析,可以從中得到胎兒的遺傳信息,從而檢測胎兒是否患三大染色體疾病。

母體血漿中含有胎兒游離DNA,為該項目提供現實依據。 胎兒染色體異常會帶來母體中DNA含量微量變化,通過深度測序及生物信息可分析檢測到該變化,為項目提供理論依據。

到XXXX年以來,該方法能准確檢測唐氏綜合征(T21)、愛德華綜合征(T18)、帕套綜合征(T13)三大染色體疾病。無創DNA產前檢測的無創傷性可以避免因為侵入性診斷帶來流產、感染風險。而DNA測序技術的成熟性能保證技術的准確率,孕婦在12周以上即可檢測,10個工作日出檢測結果。

什麼是無創產前基因檢測

無常產前基因檢測是指通過採集孕婦的外周血,提取游離的DNA,採用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結合生物信息分析,然後得出胎兒患病的一個風險。無常產前基因檢測的最佳時間應該為懷孕的早期或者中期。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雖然費用比較昂貴,但是具有準確性高、無創、無風險流產的優點。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結果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主要篩選三種染色體,分別為T21、T18、T13,即主要檢測胎兒患有唐氏綜合症的一個風險。檢出率極高,一般都可以高達百分之九十。結果分為低風險則表示寶寶正常,若顯示為高危則表示患病率高。如果胎兒的檢測報告出現異常,檢測機構都會告知媽媽們的,因此對於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結果媽媽們可以詢問檢測人員,讓檢測人員加以解讀。

產前基因檢測100項有必要嗎3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適用范圍:

1、針對染色體非整倍性疾病的產前檢測;

2、作為核型分析結果的'參考;

3、作為核型分析細胞培養失敗的補救檢測途徑;

4、向不接受及錯過有創產前診斷的孕婦提供檢測新途徑。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適應人群:

1、所有希望排除胎兒染色體非整倍性疾病的孕婦;

2、孕早、中期血清篩查高危的孕婦;

3、夫婦一方為染色體病患者,或曾妊娠、生育過染色體病患兒的孕婦;

4、有不明原因自然流產史、畸胎史、死胎或死產史的孕婦;

5、有異常胎兒超聲波檢查結果者 ( NT、鼻樑高度 ) ;

6、夫婦一方有致畸物質接觸史。

產前基因檢測什麼時候進行呢?

無創DNA產前檢測技術是一項安全、准確、快速的新型胎兒染色體疾病檢測技術,該技術僅需抽取孕婦的靜脈血即可准確判斷胎兒是否患有染色體疾病。女性在懷孕的12周後就可以進行無創DNA產前檢測。在檢查的過程中,只需要從女性的體內抽取5-10毫升的靜脈血,就可以通過一些基因的排序和比對,對胎兒的染色體是不是有異常進行診斷。

另外,產前基因檢測還有較多的優勢,具體如下所示:

1、無創:只抽取5mL母體外周血,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是通過採集孕婦5ml外周血,提取游離DNA,採用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結合生物信息分析,得出胎兒患染色體非整倍性疾病的風險率,具有無創性的優點。

2、安全:避免胎兒宮內感染及流產,傳統的唐氏高危篩查方法如羊水穿刺屬於介入性診斷方法,會使胎兒宮內感染和流產風險提高,而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採用新一代具有無創特點,能有效保障母嬰安全。

3、准確:採用新一代的測序技術,准確率高達99%以上,經過華大基因的嚴格測試,在孕12至24周進行檢測,其檢出率高達99.9%,准確率達到99.7%,具有準確性的優點。

㈢ 外周血游離dna檢測試劑盒有哪些特徵 特異性 高敏感性

外周血游離dna檢測試劑盒有哪些特徵
無創DNA檢測是准確的。無創DNA產前檢測技術僅需採取孕婦靜脈血,利用新一代DNA測序技術對母體外周血漿中的游離DNA片段進行測序,並將測序結果進行生物信息分析,可以從中得到胎兒的遺傳信息,無創DNA產前檢測准確率可達99%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是通過採集孕婦外周血(5ml),提取游離DNA,採用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結合生物信息分析,得出胎兒患染色體非整倍性疾病(21-三體又稱唐氏綜合征,18-三體,13-三體)的風險率。

怎麼做基因檢測

㈤ 意外懷孕,如何檢測胎兒情況包括基因什麼的

孕期的基因檢測主要就是無創DNA,無創DNA的檢測方法非常簡單,是在女性懷孕16周左右抽取孕婦的外周血進行檢測。可以比較准確檢測出胎兒的染色體情況,也可以檢測出部分DNA片段的缺失或者重復,無創DNA的出現大大提高了胎兒基因檢測的准確性。

以前的唐氏篩查主要是抽孕婦靜脈血,根據孕婦體重、末次月經時間,還有年齡、激素水平計算胎兒發生畸形的概率。現在的無創DNA檢查技術可以從孕婦的外周血中提取胎兒游離的DNA,對染色體檢查和突變情況的檢查非常准確。唐氏篩查准確率可能在60%-70%,而無創DNA准確率可達95%-99%,所以基因檢測非常准確,要適時進行,特別是對高齡的孕產婦和有不良孕產史的孕產婦建議進行基因檢測。

㈥ 怎樣提取外周血液中的基因組DNA

提取基因組DNA和細胞核DNA是不同的方法
提取細胞核要先把細胞破碎分離出細胞核,要在甘油或其他保護劑中進行
SDS十二烷基磺酸鈉:可破壞細胞膜、核膜,並使組織蛋白與DNA分離
CATB是一種抽提液,破壞細胞膜的~具體忘了~
DNA不溶於異丙醇,異丙醇可以析出DNA,產生白色絮狀沉澱,用槍頭挑出就可以了
以下是一些具體方法,希望有用
基因組DNA提取方法

制備基因組DNA是進行基因結構和功能研究的重要步驟,通常要求得到的片段的長度不小於100-200kb。在DNA提取過程中應盡量避免使DNA斷裂和降解的各種因素,以保證DNA的完整性,為後續的實驗打下基礎。主要是CTAB方法,其他的方法還有1物理方式:玻璃珠法,超聲波法,研磨法,凍融法。2化學方式:異硫氰酸胍法,鹼裂解法3生物方式:酶法。根據核酸分離純化方式的不同有:硅質材料、陰離子交換樹脂等

試驗步驟:

1、貼壁細胞用胰酶消化,離心收集。

2、細胞重懸於冰冷的PBS漂洗一次,離心收集。試驗步驟2再重新作一邊。

3、加入5mlDNA提取緩沖液,(10mmol/LTris-cl,0.1mol/LEDTA,o.5%SDS),混勻。

4、加入25ul蛋白酶K,使終濃度達到100ug/ml,混勻,50℃水浴3h,

5、用等體積的酚抽提一次,2500rpm離心收集水相,用等體積的(酚,氯仿,異戊醇)混合物抽提一次,2500r/min離心收集水相

6、用等體積的氯仿,異戊醇抽提一次。加入等體積的5mol/L的LiCL,混勻,冰浴,10min.。

7、2500rpm離心10min.轉上清於一離心管中。加入等體積的異丙醇。室溫10min。

2500rpm,離心10min。棄上清。

8、加入0.1倍體積3mol/L乙酸鈉(PH5.2)與2倍體積-20℃預冷無水乙醇。-20℃20min。

9、12000r/min,室溫離心5min。棄上清。將DNA溶於適量TE中。

外周血DNA提取技術

分離外周血白細胞提取方法:

試驗步驟:

1、取人肘靜脈血5ml,EDTA抗凝,2500rpm離心10min。

2、小心吸取上層血漿,分裝到3個0.5ml離心管中。

3、在血細胞中加入3倍體積的溶血液,搖勻,冰浴15min。

4、2500rpm離心10min,棄上清。

5、加入10ml溶血液,搖勻,冰浴15min。

6、3000rpm離心10min,棄上清。

7、倒置離心管,去掉殘液。

8、得白細胞,-80?C凍存。

試驗要求:

血至分離白細胞之間隔時間在室溫下放置不超過2h,4℃放置不超過5h,以防白細胞自溶。

氯仿法抽提外周血白細胞基因組DNA:

試驗試劑:

Ligsisbuffer:

133mMNH4ClNHCl7.12g0.9mMNH4HCO3NH4HCO30.071g0.1mMEDTA0.5mMEDTA0.2ml;最後加滅菌去離子水至1000ml,高壓滅菌。

ACD抗凝劑:檸檬酸1.68g檸檬酸鈉4.62g葡萄糖5.15g;最後加滅菌去離子水至350ml,高壓滅菌。

提取緩沖液(Extractionbuffer):

10mMTrisCl(PH=8.0)1MTris.Cl(PH=8.0)1ml0.1mMEDTA(PH=8.0)0.5mMEDTA(PH=8.0)20ml0.5%SDS10%SDS0.5ml;最後加滅菌去離子水至100ml,高壓滅菌

試驗步驟:

1、在500μl抗凝血中加入ligsisbuffer1000μl,充分顛混至清亮。以4000rpm,離心5min。棄上清液。

2、沉澱中加入ligsisbuffer1500μl,充分勻漿。以6000rpm,離心5min。

3、徹底棄去上清,加入extractionbuffer500μl(裂解細胞),混勻置於37℃,水溶1h。

4、加入8μl的蛋白酶K,顛混,37℃過夜(或55℃,3h,但是37℃效果要好些)。

5、每管加入450μl飽和酚(取溶液下層)緩慢搖晃10min,以5500rpm,離心15min。

6、取上清,每管加入250μl飽和酚和250μl氯仿-異戊醇,搖勻10min,以5500rpm,離心15min。

7、取上清,每管加入500μl氯仿-異戊醇,搖勻10min,以5500rpm,離心15min。

8、取上清,每管加50μl的3M的NaAC+,適量無水乙醇(預冷)至滿,搖勻放入-20℃保存2h以上。

9、以12000rpm,離心20min。去上清,加入70%乙醇500μl,以12000rpm,離心5min,去上清,50-60℃乾燥。

10、加入50μl滅菌去離子水,轉彈,混勻。

NaI提取法提取外周血白細胞基因組:

實驗步驟:

1、取外周抗凝血(全血)100ul於eppendorf管中,12000rpm離心12min。

2、棄上清,加雙蒸水200ul溶解,搖勻20s。

3、混勻後加6MNaI溶液200ul,搖勻20s。

4、加入氯仿/異戊醇(24:1)400ul,邊加邊搖,搖勻20s,12000rpm離心12min。

5、取上層液350ul,加入另一新eppendorf管中,加0.6倍體積異丙醇,搖勻20s,室溫放置15min,靜置後的反應體系15000rpm離心12min,使沉澱緊貼eppendorf管壁。

6、棄異丙醇,加70%乙醇1ml(不振動),以15000rpm離心12min。

7、棄乙醇,敞開eppendorf管蓋,烘乾(37℃恆溫箱)後,加1xTE溶液30ul,溶解DNA>12h以上,製成的DNA液-20℃冰箱保存備用。

常用的外周血白細胞基因提取方法:

試驗原理:

苯酚/氯仿提取DNA是利用酚是蛋白質的變性劑,反復抽提,使蛋白質變性,SDS(十二烷基磺酸鈉)將細胞膜裂解,在蛋白酶K、EDTA的存在下消化蛋白質或多肽或小肽分子,核蛋白變性降解,使DNA從核蛋白中游離出來。DNA易溶於水,不溶於有機溶劑。蛋白質分子表面帶有親水基團,也容易進行水合作用,並在表面形成一層水化層,使蛋白質分子能順利地進入到水溶液中形成穩定的膠體溶液。當有機溶液存在時,蛋白質的這種膠體穩定性遭到破壞,變性沉澱。離心後有機溶劑在試管底層(有機相),DNA存在於上層水相中,蛋白質則沉澱於兩相之間。酚-氯仿抽提的作用是除去未消化的蛋白質。氯仿的作用是有助於水相與有機相分離和除去DNA溶液中的酚。抽提後的DNA溶液用2倍體積的無水乙醇在1/103mol/LNaCl存在下沉澱DNA,回收DNA用70%乙醇洗去DNA沉澱中的鹽,真空乾燥,用TE緩沖液溶解DNA備用。

試驗步驟:

1、將1mlEDTA抗凝貯凍血液於室溫解凍後移入5ml離心管中,加入1ml磷酸緩沖鹽溶液(PBS),混勻,3500rpm離心15min,傾去含裂解紅細胞的上清。重復一次。用0.7mlDNA提取液混懸白細胞沉澱,37℃水浴溫育1h。

2、將上述DNA提取液混懸白細胞,37℃水浴溫育1h後,加入1mg/ml蛋白酶K0.2ml,至終濃度為100-200ug/ml,上下轉動混勻,液體變粘稠。50℃水浴保溫3h,裂解細胞,消化蛋白。保溫過程中,應不時上下轉動幾次,混勻反應液。

3、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後,加入等體積的飽和酚溶液,溫和地上下轉動離心管5-10min,直至水相與酚相混勻成乳狀液。5000rpm離心15min,用大口吸管小心吸取上層粘稠水相,移至另一離心管中。重復酚抽提一次。加等體積的氯仿:異戊醇(24:1),上下轉動混勻,5000rpm離心15min,用大口吸管小心吸取上層粘稠水相,移至另一離心管中。重復一次。

4、加入1/5體積的3mol/LNaAc及2倍體積的預冷的無水乙醇,室溫下慢慢搖動離心管,即有乳白色雲絮狀DNA出現。用玻璃棒小心挑取雲絮狀的DNA,轉入另一1.5ml離心管中,加70%乙醇0.2ml,以5000rpm離心5min。洗滌DNA,棄上清,去除殘留的鹽。重復一次。室溫揮發殘留的乙醇,但不要讓DNA完全乾燥。加TE液20ul溶解DNA,置於搖床平台緩慢搖動,DNA完全溶解通常需12-24h。製成的DNA液-20℃冰箱保存備用。

真核細胞DNA的制備

一般真核細胞基因組DNA有107-9bp,可以從新鮮組織、培養細胞或低溫保存的組織細胞中提取,常是採用在EDTA以及SDS等試劑存在下用蛋白酶K消化細胞,隨後用酚抽提而實現的。這一方法獲得的DNA不僅經酶切後可用於Southern分析,還可用於PCR的模板、文庫構建等實驗。

根據材料來源不同,採取不同的材料處理方法,而後的DNA提取方法大體類似,但都應考慮以下兩個原則:

1、防止和抑制DNase對DNA的降解。

2、盡量減少對溶液中DNA的機械剪切破壞。

試劑准備:

1、TE:10mMTris-HCl(pH7.8);1mMEDTA(pH8.0)。

2、TBS:25mMTris-HCl(pH7.4);200mMNaCl;5mMKCl。

3、裂解緩沖液:250mMSDS;使用前加入蛋白酶K至100mg/ml。

4、20%SDS

5、2mg/ml蛋白酶K

6、Tris飽和酚(pH8.0)、酚/氯仿(酚∶氯仿=1∶1)、氯仿

7、無水乙醇、75%乙醇

試驗步驟:

材料處理:

1、新鮮或冰凍組織處理:

1)取組織塊0.3-0.5cm3,剪碎,加TE0.5ml,轉移到勻漿器中勻漿。

2)將勻漿液轉移到1.5ml離心管中。

3)加20%SDS25ml,蛋白酶K(2mg/ml)25ml,混勻。

4)60°C水浴1-3hr。

2、培養細胞處理:

1)將培養細胞懸浮後,用TBS洗滌一次。

2)離心4000g×5min,去除上清液。

3)加10倍體積的裂解緩沖液。

4)50-55°C水浴1-2hr。

DNA提取:

1、加等體積飽和酚至上述樣品處理液中,溫和、充分混勻3min。

2、離心5000g×10min,取上層水相到另一1.5ml離心管中。

3、加等體積飽和酚,混勻,離心5000g×10min,取上層水相到另一管中。

4、加等體積酚/氯仿,輕輕混勻,離心5000g×10min,取上層水相到另一管中。如水相仍不澄清,可重復此步驟數次。

5、加等體積氯仿,輕輕混勻,離心5000g×10min,取上層水相到另一管中。

6、加1/10體積的3M醋酸鈉(pH5.2)和2.5倍體積的無水乙醇,輕輕倒置混勻。

7、待絮狀物出現後,離心5000g×5min,棄上清液。

8、沉澱用75%乙醇洗滌,離心5000g×3min,棄上清液。

9、室溫下揮發乙醇,待沉澱將近透明後加50-100mlTE溶解過夜。

植物組織中DNA的提取

試驗原理:

脫氧核糖核酸(deoxribonucleicacid,DNA)是一切生物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主要存在於細胞核中,鹽溶法是提取DNA的常規技術之一。從細胞中分離得到的DNA是與蛋白質結合的DNA,其中還含有大量RNA,即核糖核蛋白。如何有效地將這兩種核蛋白分開是技術的關鍵。DNA不溶於0.14mol/L的NaCl溶液中,而RNA則能溶於0.14mol/L的NaCl溶液之中,利用這一性質就可以將二者從破碎細胞漿液中分開。制備過程中,細胞破碎的同時就有Dnase釋放到提取液中,使DNA因被降解而影響得率,在提取緩沖液中加入適量的檸檬酸鹽和EDTA,既可抑制酶的活性又可使蛋白質變性而與核酸分離,再加入陰離子去垢劑0.15%的SDS,經過2h攪拌,或用氯仿-異醇除去蛋白,通過離心使蛋白質沉澱而除去,得到的是含有核酸的上清液。然後用95%的預冷乙醇即可把DNA從除去蛋白質的提取液中沉澱出來。

植物DNA的SDS提取法:

試驗試劑:

1、研磨緩沖液:稱取59.63gNaCl,13.25g檸檬酸三鈉,37.2gEDTA-Na分別溶解後合並為一,用0.2mol/L的NaOH調至pH7.0,並定容至1000ml。

2、10×SSC溶液:稱取87.66gNaCl和44.12g檸檬酸三鈉,分別溶解,一起定容至1000ml。

3、1×SSC溶液:用10×SSC溶液稀釋10倍。

4、0.1×SSC溶液:用1×SSC溶液稀釋10倍。

5、Rnase溶液:用0.14mol/LNaCl溶液配製成25mg/ml的酶液,用1mol/LHCl,pH至5.0,使用前經80℃水浴處理5min(以破壞可能存在的Dnase)。

6、氯仿-異戊醇:按24ml氯仿和1ml異戊醇混合。

7、5mol/L高氯酸鈉溶液:稱取NaClO4.H2O70.23g,先加入少量蒸餾水溶解再容至100ml。

8、SDS(十二烷基硫酸鈉)化學試劑的重結晶:將SDS放入無水酒精中達到飽和為止,然後在70~80℃的水浴中溶解,趁熱過濾,冷卻之後即將濾液放入冰箱,待結晶出現再置室溫下涼干待用。

9、1mol/LHCl。

10、0.2mol/LNaOH。

11、二苯胺乙醛試劑:1.5g二苯胺溶於100ml冰醋酸中,添加1.5ml濃硫酸,裝入棕色瓶,貯存暗處,使用時加0.1ml乙醛液〔濃乙醛:H2O=1:50(V/V)〕。

12、1.0mol/L高酸溶液(HClO4)。

13、0.05mol/LNaOH。

14、DNA標准液:取標准DNA25mg溶於少量0.05mol.L-1NaOH中,再用0.05mol/LNaOH定容至25ml,後用移溶管吸取此液5ml至50ml容量瓶中,加5.0ml1mol/LHClO4,混合冷卻後用0.5mol/LHClO4定容至刻度,則得100μg/ml的標准溶液。

實驗步驟:

1、稱取植物幼嫩組織10g剪碎置研缽中,加10ml預冷研磨緩沖液並加入0.1g左右的SDS,置冰浴上研磨成糊狀。

2、將勻漿無損轉入25ml刻度試管中加入等體積的氯仿-異戊醇混合液,加上塞子,劇烈振盪30s,轉入離心管,靜置片刻以脫除組織蛋白質。以4000rpm離心5min。

3、離心形成三層,小心地吸取上層清液至刻度試管中,棄去中間層的細胞碎片、變性蛋白質及下層的氯仿。

4、將試管置72℃水浴中保溫3min(不超過4min),以滅活組織的DNA酶,然後迅速取出試管置冰水浴中冷卻到室溫,加5mol/L高氯酸鈉溶液〔提取液:高氯酸鈉溶液=4:1(V/V)〕,使溶液中高氯酸鈉的最終濃度為1mol/L。

5、再次加入等體積氯仿-異戊醇混合液至大試管中,振盪1min,靜置後在室溫下離心(4000rpm)5min,取上清液置小燒杯中。

6、用滴管吸95%的預冷乙醇,慢慢地加入燒杯中上清液的表面上,直至乙醇的體積為上清液的兩倍,用玻璃棒輕輕攪動。此時核酸迅速以纖維狀沉澱纏繞在玻璃棒上。

7、然後加入0.5ml左右的10×SSC,使最終濃度為1×SSC。

8、重復第6步驟和第7步驟即得到DNA的粗製品。

9、加入已處理的Rnase溶液,使其最後的作用濃度為50~70μg/ml,並在37℃水浴中保溫30min,以除去RNA。

10、加入等體積的氯仿-異戊醇混合液,在三角瓶中振盪1min,再除去殘留蛋白質及所加Rnase蛋白,室溫下以4000rpm離心5min,收集上層水溶液。

11、再按6、7步驟處理即可得到純化的DNA液。

植物DNA的CTAB提取法:

試驗步驟:

1、稱取新鮮葉片2-3g,剪碎放入研缽中,在液氮中研磨成粉末。

2、將粉末轉移到加有7ml經預熱的15×CTAB提取緩沖液15ml離心管中,迅速混勻後置於65℃水浴中,溫育30min。

3、取出離心管,冷卻至室溫,加入氯仿/異戊醇(24:1),充分混勻,室溫下2300轉離心20min。

4、將上清轉移至另一新的15ml離心管中,加入1/10體積10%的CTAB和等體積的氯仿/異戊醇。充分混勻,2300rpm離心20min。

5、轉移上清至另一新的15ml離心管中,加入等體積1%的CTAB沉澱緩沖液,輕輕搖晃至形成DNA絮狀沉澱。1000rpm離心10min,使DNA沉澱於管底。

6、加入1.5-2ml的1mol/LNaCl及5μlRNase置於56℃水浴中過夜。

7、待DNA完全溶解後,加2-3ml4℃預冷的95%的冰乙醇使DNA沉澱,挑出DNA,置於15ml離心管中,用70%乙醇清洗30min。

8、離心機甩5s,倒出70%乙醇,再用95%乙醇浸泡5min,倒出95%乙醇,在超凈工作台上吹乾。

9、將風乾的DNA直接在4℃保存備用或溶於100μlTE溶液中於-20℃保存。

細菌DNA的提取方法

針對一些不易於提取的細菌的方法:

試驗試劑:

抽提緩沖液:2%CTAB(W/V)2%PVPK25(w/v)(去色素)100mMTris-HCl(pH8.0)

25mMEDTA(pH8.0)2.0MNaCl

10MLiCl

2MLiCl

DEPC-water(抑制RNA酶活性)

3MNaAc(pH5.2)

96%乙醇

70%乙醇

試驗步驟:

1、抽提緩沖液65℃預熱。

2、加菌體到已經預熱的緩沖液(700ul)中混勻,65℃,10min。

3、加酚/氯仿/異戊醇(25:24:1),振盪,以12,000rpm,離心10min。

4、取上清,加氯仿/異戊醇(24:1)振盪,以12,000rpm,離心10min。

5、重復再作一次步驟4。

6、加入1/10體積的3M醋酸鈉和1.5倍體積的乙醇(或加入等體積的異丙醇),-20C下沉澱。

7、以2,000rpm,離心10min。

8、棄上清,以70%乙醇條洗沉澱,也可以再用100%乙醇洗,然後溶解於100ml水中。

較為常用的細菌DNA提取方法:

實驗步驟:

1、將菌株接種於液體LB培養基,37℃震盪培養過夜。

2、取1.5ml培養物12000rpm離心2min。

3、沉澱中加入567ul的TE緩沖液,反復吹打使之重新懸浮,加入30ul10%SDS和15ul的蛋白酶K,混勻,於37℃溫育1h.

4、加入100ul5mol/LNaCl,充分混勻,再加入80ulCTAB/NaCl溶液,混勻後再65℃溫育10min。

5、加入等體積的酚/氯仿/異戊醇混勻,離心4-5min,將上清轉入一隻新管中,加入0.6-0.8倍體積的異丙醇,輕輕混合直到DNA沉澱下來,沉澱可稍加離心。

6、沉澱用1ml的70%乙醇洗滌後,離心棄乙醇.

真菌DNA提取總結的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

試驗步驟:

1、取真菌菌絲0.5g,在液氮中迅速研磨成粉。

2、加入4mL提取液,快速振盪混勻。

3、加入等體積的4mL的氯仿:異戊醇(24:1),渦旋3~5min(此處是粗提沒有加酚)。

4、以4℃,1000rpm,離心5min。

5、上清再用等體積的氯仿:異戊醇(24:1)抽提一次。以4℃,10,000rpm,離心5min。

6、取上清,加入2/3倍體積的-20℃預冷的異丙醇或2.5倍體積的無水乙醇沉澱,混勻,靜置約30min。

7、用毛細玻棒挑出絮狀沉澱,用75%乙醇反復漂洗數次,再用無水乙醇漂洗1次,吹乾,重懸於500ulTE中。

8、加入1ulRNaseA(10mg/mL),37℃下處理1h。

9、用酚(pH8.0):氯仿:異戊醇(25:24:1)和氯仿:異戊醇(24:1)各抽提1次。以4℃,10,000rpm,離心5min。

10、取上清,加入1/10倍體積的3MNaAc,2.5倍體積的無水乙醇,-70℃沉澱30min以上。

11、沉澱用75%乙醇漂洗,風干,溶於200ulTE中,-20℃保存備用。

DNA提取液:0.2MTris-HCl(pH7.5),0.5MNaCl,0.01MEDTA,1%SDS,3MNaAc。

第二種方法:

試驗步驟:

1、真菌菌絲0.5-1g,在液氮中迅速研磨成粉。

2、加入3mL65℃預熱的DNA提取緩沖液,快速振盪混勻65℃水浴30min,期間混勻2-3次。

3、加入1mL5MKAc,冰浴20min。

4、等體積的氯仿:異戊醇(24:1)抽提1次(10,000rpm,4℃離心5min)。

5、取上清,加入2/3倍體積的-20℃預冷異丙醇,混勻,靜置約30min。

6、用毛細玻棒挑出絮狀沉澱,用75%乙醇反復漂洗數次,再用無水乙醇漂洗1次,吹乾,重懸於500ulTE中。

7、加入1ulRNaseA(10mg/mL),37℃處理1h。

8、用酚(pH8.0):氯仿:異戊醇(25:24:1)和氯仿:異戊醇(24:1)各抽提1次。以4℃,10,000rpm,離心5min。

9、取上清,1/10V3MNaAc,2.5V體積的無水乙醇,-70℃沉澱30min以上。

10、沉澱用75%乙醇漂洗,風干,溶於200ulTE中,-20℃保存備用。
植物基因組提取(CATB法)
作者: 時間:2008-05-13 14:26:27 來源: 生物谷 瀏覽評論

一、實驗目的
掌握植物總DNA的抽提方法和基本原理。學習根據不同的植物和實驗要求設計和改良植物總DNA抽提方法。
二、實驗原理
通常採用機械研磨的方法破碎植物的組織和細胞,由於植物細胞勻漿含有多種酶類(尤其是氧化酶類)對DNA的抽提產生不利的影響,在抽提緩沖液中需加入抗氧化劑或強還原劑(如巰基乙醇)以降低這些酶類的活性。在液氮中研磨,材料易於破碎,並減少研磨過程中各種酶類的作用。
十二烷基肌酸鈉(sarkosy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hexadyltrimethyl ammomum bromide,簡稱為CTAB)、十二烷基硫酸鈉(sodium dodecyl sulfate,簡稱SDS)等離子型表面活性劑,能溶解細胞膜和核膜蛋白,使核蛋白解聚,從而使DNA得以游離出來。再加入苯酚和氯仿等有機溶劑,能使蛋白質變性,並使抽提液分相,因核酸(DNA、RNA)水溶性很強,經離心後即可從抽提液中除去細胞碎片和大部分蛋白質。上清液中加入無水乙醇使DNA沉澱,沉澱DNA溶於TE溶液中,即得植物總DNA溶液。
三、實驗材料
水稻幼葉
四、主要配方
2% CTAB抽提緩沖溶液: CTAB 4g NaCl 16.364 g 1M Tris-HCl 20ml( PH8.0) 0.5M EDTA 8ml,先用70ml ddH2O溶解, 再定容至200ml滅菌, 冷卻後0.2-1% 2-巰基乙醇 (400ul) 氯仿-異戊醇(24:1):先加96ml氯仿,再加4ml異戊醇,搖勻即可。
五、實驗步驟
1. DNA的提取
(1) 2%CTAB抽提緩沖液在65℃水浴中預熱。
(2)取少量葉片(約1g)置於研缽中,用液氮磨至粉狀;
(3) 加入700ul的2%CTAB抽提緩沖液,輕輕攪動;
(4) 將磨碎液分倒入1.5 ml的滅菌中,磨碎液的高度約占管的三分之二;
(5)置於65℃的水浴槽或恆溫箱中,每隔10 min輕輕搖動,40 min後取出;
(6)冷卻2 min後,加入氯仿-異戊醇(24:1)至滿管,劇烈振盪2~3 min,使兩者混合均勻;
(7)放入離心機中10 000 rpm離心10 min,與此同時,將600 µl的異丙醇加入另一新的滅菌中;
(8) 10 000 rpm離心1 min後,移液器輕輕地吸取上清夜,轉入含有異丙醇的內,將離心管慢慢上下搖動30 sec,使異丙醇與水層充分混合至能見到DNA絮狀物;
(9)10000 rpm離心1 min後,立即倒掉液體,注意勿將白色DNA沉澱倒出,將離心管倒立於鋪開的紙巾上; (10)60 sec後,直立離心管,加入720 µl的75%乙醇及80 µl 5 M的醋酸鈉,輕輕轉動,用手指彈管尖,使沉澱與管底的DNA塊狀物浮游於液體中;
(11)放置30 min,使DNA塊狀物的不純物溶解;
(12)10000 rpm離心1 min後,倒掉液體,再加入800 µl 75%的乙醇,將DNA再洗 30 min;
(13)10000 rpm離心30 sec後,立即倒掉液體,將離心管倒立於鋪開的紙巾上;數分鍾後,直立離心管,乾燥DNA(自然風干或用風筒吹乾);
(14)加入50 µl 0.5 × TE(含RNase)緩沖液,使DNA溶解,置於37℃恆溫箱約15 h,使RNA消解;
(15)置於-20℃保存、備用。
2. DNA質量檢測
瓊脂糖電泳檢測,原理和方法見實驗二。
六、 注意事項
(1)葉片磨得越細越好。
(2)移液器的使用。
(3)由於植物細胞中含有大量的DNA酶,因此,除在抽提液中加入EDTA抑制酶的活性外,第一步的操作應迅速,以免組織解凍,導致細胞裂解,釋放出DNA酶,使DNA降解。

㈦ 什麼是基因測序

 基因測序是一種新型基因檢測技術,能夠從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測定基因全序列,預測罹患多種疾病的可能性,個體的行為特徵及行為合理。基因測序技術能鎖定個人病變基因,提前預防和治療。
基因測序相關產品和技術已由實驗室研究演變到臨床使用,可以說基因測序技術是下一個改變世界的技術。自上世紀90年代初,學界開始涉足「人類基因組計劃」。而傳統的測序方式是利用光學測序技術。用不同顏色的熒游標記四種不同的鹼基,然後用激光光源去捕捉熒光信號從而獲得待測基因的序列信息。最新的基因測序儀中,晶元代替了傳統激光鏡頭、熒光染色劑等,晶元就是測序儀。通過半導體感應器,儀器對DNA復制時產生的離子流實現直接檢測。當試劑通過集成的流體通路進入晶元中,密布於晶元上的反應孔立即成為上百萬個微反應體系。這種技術組合,使研究人員能夠在短短2小時內獲取基因信息。
基因測序只是基因檢測的方法之一,其又叫基因譜測序,是國際上公認的一種基因檢測標准。基因測序廣為人知的還有針對唐氏綜合征篩查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只需要採集孕婦的外周血,通過對血液中游離DNA(包括胎兒游離DNA)進行測序,並將測序結果進行生物學分析,從而得出胎兒是否患有染色體數目異常的疾病,包括常見的21-三體綜合征(唐氏綜合征)、18-三體綜合征(愛德華氏綜合征)和13-三體綜合征(Patau綜合征)。
 
 
 

㈧ 基因檢測方法

一般有三種基因檢測方法:生化檢測、染色體分析和DNA分析。

1.生化檢測

生化檢測是通過化學手段,檢測血液、尿液、羊水或羊膜細胞樣本,檢查相關蛋白質或物質是否存在,確定是否存在基因缺陷。用於診斷某種基因缺陷,這種缺陷是因某種維持身體正常功能的蛋白質不均衡導致的,通常是檢測測試蛋白質含量。還可用於診斷苯丙酮尿症等。

2.染色體分析

染色體分析直接檢測染色體數目及結構的異常,而不是檢查某條染色體上某個基因的突變或異常。通常用來診斷胎兒的異常。

常見的染色體異常是多一條染色體,檢測用的細胞來自血液樣本,若是胎兒,則通過羊膜穿刺或絨毛膜絨毛取樣獲得細胞。將之染色,讓染色體凸顯出來,然後用高倍顯微鏡觀察是否有異常。

3.DNA分析

DNA分析主要用於識刖單個基因異常引發的遺傳性疾病,如亨廷頓病等。DNA分析的細胞來自血液或胎兒細胞。

㈨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怎樣檢查

病情分析:您好,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是通過採集孕婦外周血(5ml),提取游離DNA,採用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結合生物信息分析,得出胎兒患染色體非整倍性疾病(21-三體又稱唐氏綜合征,18-三體,13-三體)的風險率。 意見建議:該方法最佳檢測時間為孕早、中期,具有無創取樣、無流產風險、高靈敏度,准確性高的特點。

㈩ 基因檢測方法有哪些

基因是遺傳的基本單元,攜帶有遺傳信息的DNA或RNA序列,通過復制,把遺傳信息傳遞給下一代,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來表達自己所攜帶的遺傳信息,從而控制生物個體的性狀表達。基因檢測是通過血液、其他體液、或細胞對DNA進行檢測的技術,是取被檢測者外周靜脈血或其他組織細胞,擴增其基因信息後,通過特定設備對被檢測者細胞中的DNA分子信息作檢測,分析它所含有的基因類型和基因缺陷及其表達功能是否正常的一種方法,從而使人們能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明確病因或預知身體患某種疾病的風險。
基因檢測可以診斷疾病,也可以用於疾病風險的預測。疾病診斷是用基因檢測技術檢測引起遺傳性疾病的突變基因。應用最廣泛的基因檢測是新生兒遺傳性疾病的檢測、遺傳疾病的診斷和某些常見病的輔助診斷。
一般有三種基因檢測方法:生化檢測、染色體分析和DNA分析。
1.生化檢測
生化檢測是通過化學手段,檢測血液、尿液、羊水或羊膜細胞樣本,檢查相關蛋白質或物質是否存在,確定是否存在基因缺陷。用於診斷某種基因缺陷,這種缺陷是因某種維持身體正常功能的蛋白質不均衡導致的,通常是檢測測試蛋白質含量。還可用於診斷苯丙酮尿症等。
2.染色體分析
染色體分析直接檢測染色體數目及結構的異常,而不是檢查某條染色體上某個基因的突變或異常。通常用來診斷胎兒的異常。
常見的染色體異常是多一條染色體,檢測用的細胞來自血液樣本,若是胎兒,則通過羊膜穿刺或絨毛膜絨毛取樣獲得細胞。將之染色,讓染色體凸顯出來,然後用高倍顯微鏡觀察是否有異常。
3.DNA分析
DNA分析主要用於識別單個基因異常引發的遺傳性疾病,如亨廷頓病等。DNA分析的細胞來自血液或胎兒細胞。
基因檢測可以分為以下五類:
1.基因篩檢
主要是針對特定團體或全體人群進行檢測。大多數通過產前或新生兒的基因檢測以達到篩檢的目的。
2.生殖性基因檢測
在進行體外人工授精階段可運用,篩檢出胚胎是否帶有基因變異,避免胎兒患有遺傳性疾病。
3.診斷性檢測
多數用來協助臨床用葯指導。
4.基因攜帶檢測
基因攜帶者如果與某些特殊基因相結合,可能會導致下一代患基因疾病,通過基因攜帶者的檢測可篩檢出此種可能,作為基因攜帶者婚前檢查、生育時的參考。
5.症狀出現前的檢測
檢測目的是了解健康良好者是否帶有某種突變基因,而此基因與特定疾病的發生有密切的聯系。
臨床意義
1.用於疾病的診斷
如對結核桿菌感染的診斷,以前主要依靠痰、糞便或血液培養,整個檢驗流程需要在兩周以上,採用基因診斷的方法,不僅敏感性大大提高,而且在短時間內就能得到結果。
2.了解自身是否有家族性疾病的致病基因,預測患病風險
資料證實10%~15%的癌症與遺傳有關,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多種疾病都與遺傳因素有關。如具有癌症或多基因遺傳病(如老年痴呆、高血壓、糖尿病等)的人可找出致病的遺傳基因,就能夠有針對性地調整生活方式,預防或者延緩疾病的發生。
3.正確選擇葯物,避免濫用葯物和葯物不良反應
由於個體遺傳基因上的差異,不同的人對外來物質產生的反應也會有所不同,因此部分患者使用正常劑量的葯物時,可能會出現葯物過敏、紅腫發疹的現象。根據基因檢測的結果,可制定特定的治療方案,從而科學地指導使用葯物,避免葯物毒副反應。

閱讀全文

與外周血獲得性基因檢測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孔成像方法及步驟 瀏覽:515
手機後期處理方法 瀏覽:250
材料研究方法王培銘視頻課 瀏覽:614
水準測量中常用的測站檢核方法是 瀏覽:636
panasonlc洗衣機使用方法 瀏覽:696
治咳嗽最好的方法怎麼做 瀏覽:655
卡尺測厚儀的檢測方法 瀏覽:511
食品中碳酸鈣含量的檢測方法有 瀏覽:253
會計理論研究方法 瀏覽:440
過氧化氫的使用方法 瀏覽:929
矮牽牛種子種植方法 瀏覽:398
可行性研究方法的實施方式 瀏覽:612
蘭花種子發芽方法步驟圖解 瀏覽:99
秋裝睡衣的縫制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692
血管性頭痛的葯用治療方法 瀏覽:175
古人用什麼方法避孕 瀏覽:90
如何自製痔瘡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353
江蘇省工齡計算方法 瀏覽:645
增加電腦功耗的方法 瀏覽:31
食用鹼的製作方法用不用放冰箱 瀏覽: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