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冬季夜景拍攝完全攻略
導語 :拍攝夜景有什麼技巧呢?在冬天拍攝夜景的話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下面我們來看看冬季夜景拍攝完全攻略。
拍攝城市夜景的前期准備
一般來說,我會攜帶8-15mm、14mm、16-35mm、24-70mm和70-200mm鏡頭以獲得不同視角。此外,還應攜帶穩定性優秀的大型三腳架、可鎖定快門的快門線、備用電池、照明設備、濾鏡、黑卡紙以及防寒衣服等。三腳架的穩定性非常重要,尤其在樓頂天台上,風力要比地面上大得多。長時間曝光時,小型三腳架很有可能會晃動。另外,夜景拍攝是非常耗費電力的,實時取景更是如此,所以要備足電池。
事先踩點必不可少
想要表現宏大的場景,最佳的方式是選擇制高點俯攝。這樣的視角有利於表現建築的空間、層次以及建築與環境的關系。為了找尋最佳拍攝機位,一定要事先全方位考察拍攝點。首先要了解拍攝地的位置和周邊環境;其次還要登上附近的制高點觀察視野如何,尋找最合適的拍攝角度;最後等待一個好天氣,提前到達拍攝地准備拍攝。
兩張照片同樣拍攝的是西直門立交橋,但由於角度原因,兩張照片高下立判,因此事前踩點必不可少。
拍攝時間非常短暫
夜景攝影並非是等到天黑了才拍,以冬季的北京為例,17:20~17:40這段時間天空的亮度與色彩最適合拍攝。除此之外還應考慮天空的層次,有雲時要比沒有雲時更適合表現日落後的天空。因此等到一個好天氣,可以說已經完成拍攝的50%了。在此建議在雨雪後拍攝,因為大城市的空氣質量不佳,隔一天空氣質量就會差很多。除了關注天氣陰晴外,最後還應注意拍攝當天的PM值是否是“優”。應盡量選擇天空有雲的日子拍攝,這樣天空就不會顯得單調了。
調整相機參數與設置
拍攝時推薦使用手動曝光模式+點測光模式。夜景的光線錯綜復雜,自動測光有可能不準確。此時可用點測光分別對畫面中最暗和最亮的區域測光,然後以中間值進行曝光,隨後根據回放畫面進行曝光微調。
若要使畫面獲得暖色調,可將白平衡設定為日光模式;而設定為白熾燈模式時,能比較真實地再現夜景本來的色彩。對畫面沒有特別的色彩取向時,推薦使用自動白平衡模式並拍攝RAW格式文件。
小光圈能讓畫面清晰明銳,而且收縮光圈拍攝可以獲得“星芒”效果。但光圈太小會因為光線衍射造成畫質下降,因此將光圈控制在F8~F16為佳。一般來說,感光度越低畫質就越精細,因此推薦將感光度設置在ISO100。如果相機的感光度可以設置到ISO50,也可以藉此得到更慢的快門速度。
在北京第二高的財富中心天台上俯瞰北京全貌,等待著夜幕降臨的那一刻。我使用灰度漸變鏡壓暗天空的亮度,保證在天空還有霞光時按下了快門。
Canon EOS 5D MarkⅡ / EF 16-35mm F2.8L USM / F8 11秒 ISO100 白平衡:自動 使用三腳架、灰度漸變鏡
如何獲得准確曝光
在日落後路燈亮起時拍攝,畫面亮度偏高,如果想拍出車軌的效果,需要使用ND鏡來實現長時間曝光。此時天空亮度會比地面亮,因此應使用灰度漸變鏡來平衡畫面亮度,或使用黑卡紙進行遮擋。
一般情況下,可用一片灰度漸變鏡+一片ND鏡的組合拍攝。灰度漸變鏡的作用是壓暗天空的亮度,ND鏡則是增加地面的曝光(由於曝光時間增長,車燈軌跡會增加地面的亮度,使地面與天空亮度平衡)。灰度漸變鏡應根據天空亮度逐漸變暗而隨時更換。若不使用灰度漸變鏡,也可使用“搖黑卡”的方式進行遮擋,操作方法為:以同一頻率用黑卡紙在鏡頭前(天空部分)遮擋、離開、再遮擋,直至曝光結束。該方法沒有一定之規,完全依靠經驗進行,並根據天空亮度調整“搖黑卡”的頻率與遮擋時長。
這張圖特意尋找道路延伸的構圖,因為透視的關系,近處的立交橋很寬大,遠處的則顯得很窄,營造出強烈的縱深效果。
Canon EOS 5D MarkⅡ / EF 16-35mm F2.8L USM / F13 25秒 ISO100 白平衡:自動 使用三腳架、灰度漸變鏡、ND鏡
這就是用中長焦鏡頭的長焦端拍攝後截取出的畫面。通過特別的構圖形式,使畫面中元素的重復感得到了加強,而表面反光的玻璃紋理也表現了它的質感。
Canon EOS 5D MarkⅡ / EF 24-70mm F2.8L USM / F8 10秒 ISO100 白平衡:自動 使用三腳架
合理利用鏡頭語言
拍攝城市題材時可根據鏡頭焦段選擇最合適的構圖。廣角鏡頭能夠將視野中的建築完全呈現在畫面中,適合展現建築的空間感和縱深感。此時可以選擇三分法構圖,根據要表現的感覺,或天空面積多一些,或地面的面積多一些。在使用中焦段鏡頭時,構圖應盡可能充分利用線條的形式美增強畫面的縱深感,從而提高畫面的感染力。長焦鏡頭則更多被用來體現壓縮感,可通過截取建築的局部,表達建築的曲線和形狀。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19層一個正在裝修的窗戶前發現了這個角度,並使用Lensbaby Composer移軸鏡頭拍攝。這支鏡頭需要手動對焦,為了定格運動的汽車,我將焦點對在了高架橋的交匯處並提高感光度拍攝。
Canon EOS 5D MarkⅡ / Lensbaby Composer 50mm F2 / F2 1/40秒 ISO3200 白平衡:自動 使用三腳架
夜晚街拍的前期准備
由於街頭景物瞬息萬變,快門時滯較短的單反相機是首選,而體積小巧、快門聲小的旁軸相機也是比較理想的選擇。夜晚掃街的另一要點是高感光度畫質,在極暗的環境里,使用高感光度畫質出色的相機是非常重要的。
掃街時建議使用28mm~50mm焦段的鏡頭,這個焦段具備更立體、更符合大多數人的視角,可使拍攝的照片具備真實感和空間感。最後,如果想展現人來人往的流動感,可以使用獨腳架來支撐。獨腳架相比三腳架更方便攜帶,在人多的地方更易使用,且由於曝光時間不像拍攝城市夜景那麼長,獨腳架完全可以應付。
使用移軸鏡頭打造奪人一幕。如果避不開人際嘈雜的環境,可以傾斜焦平面把畫面中的其他元素都虛化掉。使用移軸鏡頭,將畫面中最吸引人的人物居中放置,然後利用移軸鏡頭將其他區域虛化。
Canon EOS 5D MarkⅡ / TS-E 24mm F3.5L Ⅱ / F3.5 1/60秒 ISO3200 白平衡:自動
調整相機參數與設置
如果使用的是F1.2或F1.8之類的'大光圈鏡頭,可盡量把感光度保持在ISO800~ISO1600,這樣可以讓畫面中的噪點相對較少!當然,最新的數碼相機有非常強的抑噪性能,可以使用更高的感光度來提高快門速度,但為了保險起見,感光度還是應盡量降低。
有些相機的自動感光度可以設置上限,這個功能非常適合夜景街拍。將感光度設置為自動,然後將上限設置為ISO3200,最後將曝光模式改為快門優先模式,並將快門速度設置為1/60秒左右。街市上的橘黃色燈光顯得格外溫馨,在這樣的色溫下,很適合拍攝充滿情感的作品,為了表現這樣的色調,可把色溫設定在4800K~5000K。
在一家店門前,室內光很充足,室外的光則很暗,很容易呈現出剪影的效果。此時一對情侶出現在畫面中,於是我調整曝光拍攝了一幅剪影作品。對於掃街拍攝來說,注意提高快門速度非常重要,以免拍虛,錯失精彩瞬間。
Canon EOS 5D MarkⅡ / EF 35mm F1.4L USM / F1.4 1/2500秒 ISO2000 白平衡:自動
如何利用現場光線拍攝
京城冬季的夜晚非常適合拍攝,雖然現在光污染泛濫,夜晚的天空中幾乎看不到點點繁星,但對街頭攝影師來說,這樣的光線卻是非常棒的,尤其適合街頭抓拍。
因為夜晚的街景對比很強烈,所以測光時應嘗試以最亮的區域測光,然後提高1~2擋進行曝光。在此依然推薦以手動曝光模式拍攝,因為這樣可以仔細處理特定區域的曝光,並能防止機內測光表被車燈等偶然因素影響。
街拍時應盡量利用現場光,如果要增加曝光量,最快捷方便的方法是提高感光度。雖然提高感光度會增加畫面的噪點,但比起使用閃光燈來,還是有優勢的。使用閃光燈會影響被攝者,還會令光效不自然。
尋找到一個空曠的路口,等待路燈亮起。在時間、亮度都合適的時候,等待路上的行人走到畫面中央拍攝。為了獲得星光效果,拍攝時加上星芒鏡。
Canon EOS 5D MarkⅡ / EF 16-35mm F2.8L USM / F2.8 1/30秒 ISO800 白平衡:自動 使用星光鏡
嘗試拍攝趣味性的畫面
掃街時往往要拍攝陌生人,這對於拍攝者來說似乎是一個心理障礙,因此往往倉促按下快門,拍下被攝者驚愕詫異的表情。在掃街的時候,溝通是最重要的,有些有趣的場景,或者需要近距離拍攝陌生人的時候,一兩句簡單的問候以及友善的笑容,常常可以拉近與被攝者的心理距離。
拍攝時還可多注意一些容易被忽視的元素,例如燈光照射下的影子、櫥窗前的剪影、動靜虛實的結合、爆炸效果,甚至可以利用移軸鏡頭拍攝。
在長時間曝光下改變焦距,可以拍出有趣的影像效果。操作方法很簡單,先對著被攝物進行測光與構圖,若有三腳架固定,建議曝光時長設置在1秒左右。按下快門後轉動鏡頭焦距環變焦。可以選擇從長焦端往廣角端變換,也可以從廣角端往長焦端變換,呈現出的效果也不太一樣。
Canon EOS 5D MarkⅡ / EF 24-70mm F2.8L USM / F22 6秒 ISO100 白平衡:自動 使用三腳架
B. 微電影夜景實拍拍攝技巧
微電影夜景實拍拍攝技巧
在微電影拍攝當中,實景中拍攝夜景有三種處理方法:夜晚拍夜景、黃昏拍夜景和白天拍夜景。
夜晚拍夜景
採用的是偏自然光效的拍法,因為實景空間的限制,擺燈困難,不允許使用較多的燈光器材,因此最方便的方法是使用高感光度膠片、低照度。在充分利用環境光源現有光的基礎上,進行少量的人工光處理。
在人工光處理上,需要加強環境現有光源的強度,我們可以將60W的燈泡換成300W—500W,將一般油燈燈芯加粗,或使用「多燈芯」燈具,有時則用小的電光源代替油燈燈芯。總之加大光源強度,以便直接利用光源光線做環境和人物的主光。
其次,還可以利用人工光照明攝影機附近牆面,模仿環境反射光做環境和人物的.副光使用。這種方法既方便,又省器材,實用而且光效真實。
黃昏拍夜景
在拍攝過程中一般有兩種情況:如果室外景物空間較小如院落、房屋、牆門、樹木、花壇等,可以用燈光照明,在夜晚拍攝。但是當室外空間廣闊如遠山、原野、城市、遠景等,則無法用燈光照明,必須採用黃昏時刻利用天空餘暉照明景物進行拍攝。實景黃昏拍夜景與外景黃昏拍夜景相似,先布置好室內夜景光效,然後等待天空散射光暗到一定程度,進行搶拍。
實景中需要白天拍夜景
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通過門窗看到室外景物的鏡頭較多,這在一個黃昏時間難以拍完;二是當夜景鏡頭較多時,一個晚間也無法完成或者晚間無拍攝條件(如房間主人晚間要睡眠,不同意拍攝等)時必須在白天拍攝。
在實踐操作中,前一種情況拍攝相較難度較大,因為要降低室外靜物的亮度使其達到夜景拍攝的需求。其方法是利用大張灰色濾光片,將門窗蒙罩,擋暗室外景物亮度。而室內按夜晚拍夜景布光法布光即可。後者相較於前者比較簡單,只要把門窗全部遮擋掉,不透光線即可。
;C. 微電影夜景拍攝技巧
微電影夜景拍攝技巧
在微電影拍攝當中,實景中拍攝夜景有三種處理方法:夜晚拍夜景、黃昏拍夜景和白天拍夜景。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微電影夜景拍攝技巧,歡迎參考~
夜晚拍夜景
採用的是偏自然光效的拍法,因為實景空間的.限制,擺燈困難,不允許使用較多的燈光器材,因此最方便的方法是使用高感光度膠片、低照度。在充分利用環境光源現有光的基礎上,進行少量的人工光處理。
在人工光處理上,需要加強環境現有光源的強度,我們可以將60W的燈泡換成300W—500W,將一般油燈燈芯加粗,或使用「多燈芯」燈具,有時則用小的電光源代替油燈燈芯。總之加大光源強度,以便直接利用光源光線做環境和人物的主光。
其次,還可以利用人工光照明攝影機附近牆面,模仿環境反射光做環境和人物的副光使用。這種方法既方便,又省器材,實用而且光效真實。
黃昏拍夜景
在拍攝過程中一般有兩種情況:如果室外景物空間較小如院落、房屋、牆門、樹木、花壇等,可以用燈光照明,在夜晚拍攝。但是當室外空間廣闊如遠山、原野、城市、遠景等,則無法用燈光照明,必須採用黃昏時刻利用天空餘暉照明景物進行拍攝。實景黃昏拍夜景與外景黃昏拍夜景相似,先布置好室內夜景光效,然後等待天空散射光暗到一定程度,進行搶拍。
實景中需要白天拍夜景
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通過門窗看到室外景物的鏡頭較多,這在一個黃昏時間難以拍完;二是當夜景鏡頭較多時,一個晚間也無法完成或者晚間無拍攝條件(如房間主人晚間要睡眠,不同意拍攝等)時必須在白天拍攝。
在實踐操作中,前一種情況拍攝相較難度較大,因為要降低室外靜物的亮度使其達到夜景拍攝的需求。其方法是利用大張灰色濾光片,將門窗蒙罩,擋暗室外景物亮度。而室內按夜晚拍夜景布光法布光即可。後者相較於前者比較簡單,只要把門窗全部遮擋掉,不透光線即可。
;D. 夜景拍攝技巧方法
夜景拍攝技巧方法
絢爛美麗的夜景可以為攝影人提供大量的拍攝題材。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夜景拍攝技巧方法,歡迎參考~
1.器材選擇
首先,你需要一個廣角鏡頭。三腳架是必不可少的配件,如果中軸帶有掛鉤,可以掛上重物以增加整體腳架的穩定性;在遇到不好穩定三腳架的地點,還可准備一根繩子將三腳架固定在欄桿等地方。最後,可以准備一根快門線,能有效避免按快門時產生的相機震動。
2.拍攝模式
對於夏季城市夜景來說,建議選擇手動測光模式。夜間的建築物以及天空的光比很復雜,若以光圈優先來拍攝,相機未必能正確判斷出快門值;而且,面對照明的不均勻和強烈反差的夜景,相機的自動測光很容易出錯。在現今的`數碼攝影時代,我們可以實時看到拍攝效果,所以可以多拍幾張,直到滿意為止。建議在天色剛暗下來,城市燈光開始出現時拍攝更佳。
另外,大家還可以利用相機的實時取景配合手動模式拍攝,能直觀地看到曝光效果。
3.參數設置
關於參數組合的設定,大家要學會靈活運用,根據實際拍攝的具體情況進行相應地曝光補償調整,使得照片亮部不過度曝光,暗部也有細節。如果光比仍不能協調,可使用HDR。
ISO
ISO感光度值我們可以簡單地設成相機原生感光度的最低值(不要用擴展的低感光度)。
光圈
決定光圈時,一般都會考慮到景深問題。在城市夜景方面,景物離相機較遠,即使用到最大光圈,拍出來基本上也不會模糊。但因為有腳架的存在,我們不用擔心快門過慢的問題,所以光圈還是可以縮小一點以獲得更高的清晰度。同時,縮小一點光圈有助於發揮出鏡頭的極限質素,建議大家可考慮設定在f/5.6~f/11之間。
快門
快門需要配合ISO、光圈使用。先要考慮現場環境的亮度,也需考慮建築物的燈光明暗。若是環境光中有熒光燈或發光屏幕,建議設置為1/25秒~1/15秒之間;若是拍攝光軌,速度則要更低。建議大家先決定一個快門值,拍攝過後再查看,便會知道不同的夜景拍攝大約需要曝光多久了。
4.開啟反光板預升
拍攝夜景很重要的就是穩定相機,才能拍攝出清晰和銳利的影像。單反相機一般都有反光板預升功能,原理就是相機先把反光板升起,在按下快門拍攝時,可避免反光板翻上時的震動,令畫面更清晰。一般會配合快門線或遙控器使用,把相機的震動降到最低。如果沒有快門線,也沒有反光板預升功能,可以使用倒計時自拍功能,也會使相機穩定。
5.其他細節
開啟長時間曝光降噪功能
拍攝夜景一般曝光時間較長,數碼感光元件(CCD或CMOS)在記錄影像時會產生熱量,令畫面產生噪點。現在的數碼單反相機大多都有長時間曝光降噪的功能,開啟這個功能後,當你拍攝長時間曝光照片,相機會先在內部進行降噪處理。
缺點是等待時間有點長,如果你曝光30秒,降噪時間會再另加30秒,就是需要1分鍾才能完成一張曝光30秒的照片,所以要根據相機的電量來決定是否開啟這個功能。
用RAW文件格式儲存照片
當我們拍攝夜景時,燈光會令拍攝現場的光源非常復雜,很多時候需要經過後期處理才能獲得較好的作品。所以,夜景拍攝最好使用RAW文件格式儲存照片,在後期製作時有更大的處理空間,減少細節的流失,最大程度的保持畫面原有素質。
夜景的拍攝難度其實並不高,多練習多拍攝即可。在夏日晚風中,欣賞著眼前燈火通明的城市也是一種享受。最後,我提醒你,除了攝影器材之外,記得帶一瓶驅蚊水哦。
;E. 夜景攝影技巧全攻略
導語:每當華燈璀璨的夜幕降臨,美麗的夜景總會使人流連忘返,此時按下快門留影也是人生一大快事。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大多數用數碼相機拍攝的夜景“作品”與實景相差甚遠,不是人像清晰度不高,就是背景模糊,這可怎麼辦呢?別急,跟著我們為你推薦的方法去實踐一下,你的煩惱就可以排除了。
一、攝影器材的選擇
由於夜景、晨昏屬於低光源場景,所以若要進行長時間曝光拍攝,首先得准備一支穩定腳架才可以,不然很容易拍出模糊影像;至於在雲台搭配選擇上,建議以球型雲台搭配為佳,因為球型雲台不僅便於拍攝者快速操控,對於構圖拿捏也能提供相當幫助。
快門線也是不可或缺的輔助工具,因為它除了能有效避免按快門所產生的瞬間震動外,還能透過B快門功能掌握所需的曝光時間,讓你在從事影像創作時可更加得心應手;至於漸層減光鏡部分,則是作為曝光平衡使用。
二、善用手動功能
由於夜景屬於低光源、高反差場景,所以若使用自動對焦(AF)進行拍攝常常就會發生迷焦狀況,這時就必須適時改用手動 (MF)模式替代以克服無法對焦情形。
手動對焦操控模式相當簡單,拍攝者只要切換MF模式後,將鏡頭焦距對准無限遠,接著再將對焦環回撥一點點即可達到合焦目的,若是讀者覺得不太放心的話,建議可先試拍一張,再利用相機放大功能進行局部觀看,這樣就能避免影像失焦問題發生。
另外,若是你的相機有內置LiveView實時預覽功能,也可以透過該功能進行合焦確認。透過觀景窗就能實時觀察手動對焦的合焦狀況。
MF手動對焦功能,不僅能在光線不足環境下精準對焦,而且還具有省電的功效喲。
三、選擇適當曝光模式
夜間攝影時必須根據拍攝目標正確地使用曝光模式,這樣才能拍出心目中的理想影像。一般來說,若只想輕松拍出幾張夜間照片留念的話,使用自動或P(Program)曝光模式即可,但若是要拍出具有朦朧美的魅力影像的話,還是建議使用光圈先決(AV)、快門先決(TV)或者手動曝光模式(M)為佳,因為透過手動控制,就能讓影像效果多些不一樣的變化。建議大家在能力允許的情況下,最好從M手動模式開始學習起,這樣比較容易創作出所需的影像效果。
如果於晚上使用自動曝光(即 Auto/P/Av/Tv/S/A)模式時,會很容易出現過曝的情況。出現此情況的原因是因為相機會被大范圍的黑暗環境誤導,而令照片過曝。所以,拍攝夜景時,我們可以使用全手動模式或使用B快門(快門一直開啟直至攝影師令它關閉),這樣就可以自己設定合適的快門及光圈,當然要找出適當的光圈快門組合是需要經驗的,各初學者可以多拍幾張來看看效果。若果你想知道照片有否過曝,可觀察照片中的光點是否清晰。換言之,正常曝光之下拍出的光點,如最常見的燈光,看起來是十分清楚分明的。相反,如果照片過份曝光,光點會有“化開”的感覺,線條會不清晰。
所以,曝光的控制在夜景拍攝中是至關重要的,夜晚天空一般死黑一片,而燈光又會比較亮,相機與人的眼睛不一樣無法識別那麼多層次的光影。運用自動整體曝光系統測光的話,拍攝出來的照片一般都是過爆或者過暗為了保證照片能反映出當時夜景的氛圍,我們採用對曝光進行曝光補償的辦法,在曝光時酌情減少0.3ev-1ev的曝光補償。
運用包圍曝光法進行選擇在當時環境下最合適的設置。比如在固定的光圈下,對時間3秒疊加的拍攝幾張,從中選擇最優的時間,然後等待最精彩的瞬間進行抓拍。
四、光圈大小的運用
利用光圈大小,也能在夜間變換出各種影像變化,舉例來說,光圈較小時,由於對焦范圍較廣,所以若運用在夜景拍攝時,就比較容易拍出 大面積的`清晰影像,而且還能捕捉到單點光源所散發的星芒效果;至於光圈較大時,由於對焦范圍相對變得較小,所以拍攝者很容易拍出前方模糊或後方模糊影像, 可讓影像呈現出一種獨特的朦朧感,尤其在燈光的襯托下更顯漂亮,但須注意的是,大光圈並不適合大景拍攝,反而比較適合小品或局部攝影,這樣才能將其韻味完 整表現出來。
·使用大光圈鏡頭來取景
當我們將鏡頭裝上機身的時候,鏡頭的光圈會自動開到最大。在漆黑的環境中,較大的光圈可以令更多光線進入鏡頭,令觀景器上的畫面更清楚。
·使用小光圈拍攝
看起來或者會有一點矛盾,為什麼現在又說要使用小光圈拍攝呢?原因很簡單,使用大光圈鏡頭的作用是為了方便攝影師在取景的時候看得更清楚,但拍攝時把光圈轉小是因為以下的兩個原因:第一,小光圈能令景深更大,令景物不會受淺景深的影響而變模糊;第二,如果晚上有燈光照明,使用小光圈拍攝可以令燈光變成星型,效果更突出。
五、調低感亮度(ISO)
相信大家都知道高感亮度可以在相同的光圈值下得出更快的快門速度以減低拍攝時晃震的問題,但隨之卻會令照片產生噪點。
特別是在拍攝夜景的時候,長時間曝光會令暗部的噪點特別明顯,所以如果環境許可,應使用三腳架和較低的ISO值以獲得最佳拍攝效果。
六、設定白平衡
拍攝夜景的時候不建議使用自動白平衡,因為在黑暗環境下,自動白平衡很容易會變得不一致,導致相片出現色差。
拍攝夜景時你可以使用“鎢絲燈”模式的白平衡,但當然要根據當時環境來選擇最適合的模式。另外把相片儲存為RAW格式可以讓攝影師於事後才按需要調整白平衡,比較方便。
七、使用慢速快門
除了大光圈的拍攝樂趣外,其實利用慢速快門也能營造出不同的視覺效果,因為慢速快門可以捕捉瞬間的光影線條,所以在夜景議題中可注入一股獨特的生命力,以一般玩家常拍的車軌景象為例,就是慢速快門的表現手法,雖然拍攝技巧不高,但卻可賦予影像截然不同的感受。
一般來說,拍攝者只要將光圈縮小至F11∼F16間,快門控制在4∼8秒,再依據拍得影像修正快門時間,但須注意的是,由於城市夜間光源較為復雜,拍攝時可使用漸層減光鏡輔助修正,以有效避免影像局部過暗或過曝情形發生。
拍攝夜間建築可以將路上行駛中的車輛一並拍攝入鏡,這樣可為一般街景增添不少風采。
八、構圖
夜景的構圖和白天的構圖有所區別,這個時候天空是黑的,基本上建築物的造型都是通過燈光勾勒出來的,所以這個時候燈光就成了我們主要表現的對象。這個時候要注意拍攝到發光建築物下面的部分面積,水平線控制在畫面的三分之一處,這樣的建築物拍攝出來才有穩定感。
九、層次
而如果你想拍攝如上圖,天空以及拍攝主體都有豐富的層次的圖片。首先腳架肯定是必不可少的,長時間的b門曝光是拍攝此類圖片必要的設置。除了器材上面的選擇,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是天氣以及時間,天氣要選擇雨後的第二天,因為附在半空的灰塵已經被大雨打掉,這個時候的天空會顯得更加清晰。
而時間,應該選擇在黃昏時段,那個時候的太陽還沒有徹底的落下,天上要有光線,雲層也特別的豐富,霓虹燈也已經打開。這個時間天地之間的對比是最弱的,那當然是最佳的拍攝時間啦。
所以說有的城市攝影師用一年的時間來拍攝一張片子其實一點都不誇張的,因為他需要經歷這個城市的春夏秋冬四季,選擇最佳的拍攝時間,拍攝季節,一年中最漂亮的一天,碰到意外情況可能還要再等一年呢。
F. 簡單的夜景拍攝技巧
城市的夜景絢麗多彩,相信很多人都想把城市夜景記錄下來。但是很多時候發現效果並不理想。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無論手機還是相機,都能夠輕易地拍出高水平的夜景照!
1. 腳架
夜景拍攝時通常需要較長時間曝光,因此要保持隱定才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使用三腳架可以減低晃動,從而避免因震動而破壞照片效果。
2.ISO 感亮度調低
高感亮度可以提高快門速度以減低拍攝時晃動的問題,但弊端會使照片出現大量噪點破壞美觀。特別是在拍攝夜景的時候,長時間曝光會使得噪點特別明顯,所以如果帶著三腳架的.時候應使用低ISO以獲得最佳成像效果。
3. 使用小光圈拍攝
使用較小的光圈值F8--F11拍攝可以使遠景與近景保持清晰與細致,而且如果晚上有燈光照明,使用小光圈拍攝還可以令燈光變成星型,效果更突出。
4. 長時間曝光
長時間曝光可以記錄下汽車紅色尾燈的軌跡,還可以使一些平時肉眼看不見的光線顯現,使得畫面絢麗多彩。長時間曝光快門可以設置為2秒、10秒、30秒或數小時
5. 白平衡
夜景拍攝的時候不建議使用自動白平衡,在黑暗環境下,自動白平衡很容易使相片出現色差。夜景拍攝時色溫控制在3200K--3500K效果最好,如果圖省事,可以調節為「鎢絲燈」模式
G. 簡單夜景拍攝技巧
簡單實用夜景拍攝技巧
夜景主要是指在夜晚戶外燈光或夜晚自然光下的景物,拍攝時以燈光、火光、月光等作為主要光源。下面是我分享的簡單實用夜景拍攝技巧,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三腳架很重要
對於拍攝夜景,一支穩固的三腳架很重要。通常拍攝夜景會使用慢速快門,如果三腳架不夠穩固,拍出來的照片便會模糊。特別是在山上大風的時候影響就更大了。一支好的三腳架經過細心保養的話可以使用很長的時間,是一件值得投資的攝影裝備。夜景的拍攝技巧
(二)使用手動手動曝光模式
筆者大部分時間使用光圈優先模式,以便對景深和快門速度(光圈越大,快門速度越高)進行有效控制。但拍攝夜景我多是採用手動曝光模式。初學攝影的朋友會問,手動模式下的光圈、快門、感光度等參數需要自行設定,那麼應該怎樣開始呢?其實很簡單,我會按下列流程去設定初始值:
1.先用光圈優先模式測光,設定光圈值和感光度,例如使用f/8,ISO200,相機最後給出的快門速度是2秒;
2.然後轉到手動曝光模式,將光圈設定為f/8,感光度ISO 200,快門速度2秒,試拍一張;
3.查看拍出來的效果,有需要時參考直方圖來設定曝光參數。如果覺得整體偏暗,通常會選擇延長曝光時間,而不加大光圈或提升感光度。這是因為相機已經架在三腳架上,修改快門速度僅影響累積通光量,如果增大光圈則會讓景深變淺,提升感光度則會帶來噪點問題。
(三)修改白平衡
修改白平衡就是改變照片的顏色。拍攝夜景不一定要用自動白平衡,很多時修改白平衡能讓你的照片帶來與眾不同的效果。偏冷的白平衡會讓城市顯得科幻,而偏暖的'白平衡則可以讓城市顯得熱鬧繁華。因此同一場景下可以試試不同的白平衡設定。
(四)使用不同光圈拍攝
拍攝夜景不一定非要使用小光圈拍攝。雖然小光圈(如f/8)會讓景深變深,但有時我們也可以使用大光圈來拍攝夜景,例如下列三種情況:
1.拍攝非常暗的景物但又不能放慢快門時。例如拍攝星空,這時便要使用高感光度+大光圈+30秒快門,否則很難拍攝成功;
2.手持拍攝。手持拍攝有「安全快門」的限制,如果快門過慢容易出現畫面抖動現象,這時要加大光圈,有需要時提升感光度;
3.利用淺景深效果突出細節。構圖不要一成不變,拍攝夜景除了可以拍攝「大景」外,利用淺景深效果突出細節也能拍出好照片,這時我們便可以使用大光圈來營造淺景深了,聖誕燈飾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夜景的拍攝技巧
(五)慢速快門
慢速快門是一樣非常好玩又有用的拍攝技巧。在夜間使用慢速快門拍攝,可以拍出漂亮的車軌、星軌、光繪,甚至一些肉眼看不到的光線。
你可以試試找一個沒有光的山頭,把快門速度放慢,看看拍攝到了什麼吧。
(六)使用黑卡
黑卡的使用方法很簡單,就算是初學攝影的朋友也很容易上手,原理是在長時間曝光時利用不反光的黑卡遮擋光亮區域,以便讓畫面暗部吸收多一點光線,在高反差環境下也能拍出曝光均勻的照片。這個技巧會讓照片變得不一樣,今天就試試看吧!
H. 正確控制曝光之夜景全攻略
導語: 在攝影過程中,曝光正確與否,是攝影技術上成敗的關鍵問題,因此在進行這一步工作時,必須認真地對待,不能馬虎了事,要細心准確。所以,必須根據不同景物、不同光線和主題的不同要求,來確定曝光的時間。夜景攝影的曝光方法大致可分兩種,即一次曝光與多次曝光,下面我們來實例學習一下夜景的拍攝方法。
一、一次曝光
是用三腳架把照相機架好,然後通過取景器把應當拍攝的景物,按照要求,安排在畫面里。取好景之後,把照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不使其活動。拍攝時,用快門線控制快門的啟閉(或用鏡頭蓋控制已開啟的快門)進行一次適當時間的曝光。
二、多次曝光
操作過程亦如上述,只是曝光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在同一張底片上,經過二次以上曝光,才完成拍攝工作。 多次曝光是在一次曝光不能完成拍攝工作的情況下才使用的一種方法,如果條件具備(燈光、環境條件、時機等都合要求),一次曝光最為理想。但有時為了取得某種特殊效果,而採用多次曝光,在每一次曝光中攝取某些景象也是需要的。
在拍攝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在掌握曝光時,可以把光線強弱等景物分開,使最暗的景物先曝光、多曝光,最亮的則後曝光、少曝光,這樣能彌補曝光不均勻的現象。
(2)遇到某些景物在感光時不能採用先曝光或多曝光時,則可用人功補助光的辦法,對較暗的景物進行光的補助,使反差有所減弱。
(3)有些景物由於光線過強或過弱不能在拍攝時避免,先拍了以後,在放大時仍可採用遮擋辦法進行糾正。不管使用一次曝光或多次曝光,都要掌握准確的曝光時間和選擇適當 的曝光時機。在通常情況下,夜間攝影的曝光時間在一秒鍾以上的',一般由一秒到一分鍾,有些特別情況亦有曝光數分鍾,拍攝時,就要完全依靠拍攝者自己掌握。如果曝光過度,燈光本身由於時間長,就會向周圍擴散,使周圍的建築物或天空產生大片白色,增大反差,這樣就會破了夜景的燈光效果。曝光不足,照片也會起相反效果。分不清景物輪廓,沒有層次,在照片中除點點燈光外,其餘浸沒在一片黑暗的影調中,在拍攝夜景時,如果天空還有一些余輝(傍晚或黎明),都要特別小心,要使天空感光不足,勿使感光達到頂點,否則將失去夜間的氣氛和特點。
三、常見的夜景攝影
工地夜景一般指在野外施工的水庫、電站、礦山、橋梁、工廠、樓房等,拍攝方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1)根據工程特點,確定拍攝角度,應該事先在白天了解有關的情況及夜晚活動的規律;
(2)選擇恰當拍攝時機,拍攝這類題材最好在工程達到高潮的階段,大規模的緊張工程面貌基本看得出的時候;
(3)注意用周圍的自然條件--山、水、樹木、橋梁、建築物等;
(4)天空感光不宜過多;
(5)在表現場面時,角度宜高不宜低;
(6)可採用一次或多次曝光。
城市街道夜景
拍攝街市街道可在節曰或平時夜間攝影,一般在節曰進行較好。因為節曰期間,各街道、商店和市容、櫥窗進行的整理和布置。較大的建築物也都增添了彩燈、霓虹燈和標語,拆除現的畫面會顯得更加繁榮和美觀。選擇角度要適當,過高和過低的角度,都易使路旁樓房變形。照相機的安放點應選擇不易被沖撞和不妨礙交通的地方,選擇地段應是燈光集中、車輛集中、樓房集中和具有某些特點的地方比較好。
拍攝焰火
拍攝夜景的焰火,不能象拍攝工地那樣輕松,較為緊張些。拍攝焰火的全部過程,半照相機架好,等焰火將要升放時,打開B門,任其在拍攝范圍以內的夜空中開花、飄盪,直至熄滅,使整個過程記錄在底片上。拍攝部分,等焰火開放後,將要開花或開花時打開快門,拍攝最有代表性的一剎那。可用多次曝光法拍攝,用同一張底片,分兩次或多次曝光。一拍攝焰火,曝光時間可短些,一次拍攝地面景物,曝光時間可長些。另外,還可以和兩張底片分開拍攝,即一張底片拍焰火,另一底片拍攝地面景物和人物。曝光時間各不相同,沖出後,再把兩張片底迭在一起套放,注意要拍的焰火和景物都不要拍在底片當中,最好焰火靠底片上端,景物靠底片下端,這樣兩張底片合在一起放大時省去許多麻煩。
拍攝月景
拍攝月夜景色,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用長時間曝光,單獨拍攝在月光照射下的景物;用短時間的曝光,單獨拍攝月亮,然後把兩張底片迭合在一起放大。
(2)在一張底片上進行曝光時,用手在鏡頭上把月亮遮住(最好在拍攝前先試一下,以防止連景物也擋掉),待曝光至最後幾秒種時,再將手移開,讓月亮在底片上曝光。
拍攝夜景加人像
在晚上,拍攝夜景人像也是很有意思的,是生活攝影的別有一格,拍攝方法也比較簡單,容易掌握,可分一次拍攝或兩次曝光。
(1)一次拍攝
由於在夜間拍攝,人像的光源往往很弱,所以必須用輔助光作為人像拍攝的光源(如閃光燈等)。拍攝時光圈不要大,可用F/5.6或F/8光圈,因為光圈大,夜景的後景容易模糊。
(2)兩次曝光
如果我們當拍攝夜景的畫面背景燈光很弱時,可分兩次曝光。第一次先將夜景曝光,然後第二次拍人像時再加閃光燈曝光,這樣拍攝夜景人像較為理想。
四、拍攝夜景的器材和工具
(1)一般業余攝影愛好者使用國產和進口的相機都裝有B門設備,對於攝影愛好者拍攝一般的夜景,也足夠應用了。進口的單鏡反光相機就更好用了。但是全自動機的簡易相機,是較難拍夜景的,因它沒有延時曝光裝置。
(2)快門線和鏡頭蓋
夜景攝影,在一般情況下,曝光時間較長,如用手指按動快門按鈕,稍有震動,就會造成影像重迭。因此,快門線與鏡頭蓋是夜景攝影不可缺少的器材,凡曝光數秒種的,可使用快門線,感光時間更長的,或多次曝光,使用鏡頭蓋比較方便。
(3)三腳架
拍攝夜景,三腳架是不可缺少的輔助工具,在長時間曝光和多次曝光時,要求照相機一點不移動,最好的辦法是把照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
(4)其它零星器材
如手電筒、遮光罩等都要事先備齊,手電筒可照明測定距離,撥動快門、光圈或尋找零件等方面用。 遮光罩在拍攝夜景中,也有一定作用,如遇到雨天或光線雜亂時,戴上遮光罩,可使鏡頭不受潮濕和避免光射入鏡頭內。
I. 夜景拍攝技巧都有哪些
夜景比白天更需要技巧的原因在於,更需要其他攝影附件的輔助,即便你有超大光圈、噪點控制非常優秀的高ISO相機,然而加上以下幾條小技巧,你的夜景作品將會是質的飛躍。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夜景拍攝技巧有哪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一、配件、器材的准備和使用
首先要了解自己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器材來拍攝夜景:一部具有手動曝光、手動對焦功能的相機,這樣能按自己的想法得到一張照片;拍夜景一般都需要好的機位和長曝光,三腳架+快門線便是最基本的了。
1.三腳架
使用三腳架
如果你想拍攝長時間曝光的夜景
三腳架是必不可少的幫手
說到三腳架,最好不要用太廉價的三腳架
不好的三腳架很難保持絕對的穩定
夜景屬於低光源場景,所以若要進行長時間曝光拍攝,一支穩定的腳架是必須的,不然慢快門下手持相機拍出的便是模糊影像;至於在雲台搭配選擇上,建議以球型雲台為佳,不僅便於快速操控,而且也方便構圖拿捏。還可以將包懸掛在三腳架下,以增加穩定性。
2.穩定重心
許多三腳架的中軸末端有重物掛鉤
可以讓你將攝影包等重物掛在上面
當你遇到大風等惡劣天氣時
強風可能隨時會給你的三腳架帶來不小的震動
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在中軸掛上你的攝影包並讓包接觸地面
這樣可以最大限度減少晃動。
3. 尋找庇護
不管你是在野外拍攝星軌
還是在城市街道中心拍攝汽車光軌
你都需要找到一個有庇護的位置以阻隔強風
以及呼嘯而過的汽車帶來的氣流沖擊。
4. 關閉防抖
相機的鏡頭防抖和機身防抖
都是為了最大限度減少手持拍攝的抖動而設的
但當你使用三腳架拍攝時記得關閉此功能
以減少防抖原件在工時作帶來不必要的畫面模糊
5. 尋找照明
當今大多數緊湊型相機或單反相機都有敏銳的對焦系統
可它們都需要足夠的工作亮度
如果你拍攝時亮度足夠
你的相機就可以順暢地進行自動對焦
但對焦往往會在晚上缺乏照明時出現問題
而且並不是說只要你對焦在有光亮的地方就夠了
因為很多情況下你所要拍攝目標不一定是發光的物體
所以你仍需要足夠的環境照明來照亮你的拍攝物體
比如使用閃光燈來協助拍攝。
6. 使用AF-ON對焦
大多數人習慣使用快門鍵完成對焦到拍攝的整個過程
但當你在夜間這種嚴苛環境拍攝時
我們強烈建議你將對焦和拍攝鍵分離起來使用
因為如果你使用獨立的'AF-ON進行拍攝
相機就不會在你按動快門時繼續對焦。
7. 善用手動對焦
光線不好時自動對焦的效率會很差
所以手動對焦是你這時候唯一的選擇
但和相機一樣
你的眼睛也需要足夠的光線看清楚拍攝物體
在某些情況下激活相機的實時取景功能或許能獲得更好效果
相機會顯示你的拍攝畫面
而且屏幕上面會比肉眼看到的更加明亮
有些鏡頭上面配有對焦距離窗
你也可以手動對焦選擇相應的對焦范圍
8.快門線
使用快門線
如果你想得到清晰的照片
使用快門線能避免按動快門時造成的震動。
為防止相機抖動,快門線也是不可或缺的輔助工具。不僅能有效避免按快門所產生的瞬間震動外,還能通過B快門功能掌握所需的曝光時間。如果沒有快門線,可以用相機的延時自拍功能,以盡量避免手按動快門帶來的震動影響。
9.關於鏡頭
拍攝夜景使用的鏡頭其實沒有特別要求,不過,使用防眩光能力強的鏡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使用廣角鏡頭也更加方便拍出大場景的夜景畫面。鏡頭記得安裝上遮光罩,夜晚周圍的光線大多數都是點光源,遮光罩可避免其他燈光對畫面的干擾,鏡頭前的UV鏡也最好取下。
二、選擇合適的時機和地點
1.選擇拍攝城市夜景的最佳時間
拍攝夜景的最佳時間是從日落前5min到日落後30min,此時天空的顏色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發生變化,其色彩可能按黃—橙—紅—紫—藍—黑的順序變化,在這段時間里拍攝城市的夜晚能夠得到漂亮的背景色。在這段時間內天空的光線仍然能夠勾勒出建築物的輪廓,因此畫面上不僅會呈現星星點點的璀璨城市燈火,還有若隱若現的城市建築輪廓,畫面的形式美感會得到提升。
如果天空中還有晚霞,則畫面會更加豐富多彩,絢爛的晚霞、璀璨的城市燈光能共同渲染出最美麗的城市夜景。
拍攝經驗:拍攝夜幕中的對象時,通常要進行長時間曝光,為了不浪費時間與拍攝機會,在實際拍攝之前,可以先將ISO調整為一個較高的數值,以較高的快門速度進行預拍攝,並通過觀察這張照片對構圖或現場拍攝的元素進行優化調整。
在天空尚未完全變黑時拍攝城市夜景,藍調的天空和地面建築上的燈光形成冷暖對比,使畫面效果更加突出
焦距 24mm 光圈 F13 快門速度 15s 感光度 ISO400
2.利用水面倒影增加氣氛
如果認為夜景攝影只是地面的建築和夜空,那麼就會痛失美景,在有湖泊、河流的地方拍攝夜景,往往能夠拍攝出最漂亮的夜景照片。
例如,可以在城市公園里的湖泊邊,或者是距家不遠的一條海邊,只要夜幕降臨時,燈光輝煌的建築都會在水面上形成非常美麗的倒影。
拍攝水面倒影的夜景建築時,一定要精心安排水平線,如果重點表現的是岸上夜景,可以將其置於畫面下方三分之一的地方;反之,如果重點表現的是水面中的波光粼粼效果,則應將其置於畫面上方三分之一的地方。
拍攝經驗:拍攝時一定要關注風速,如果風速較小,即使水面有一點小波浪,也將由於曝光時間較長而不會對倒影效果形成太大影響。但如果風速較大,最好擇日另拍,因為過大的風速會使水面的倒影顯得凌亂、破碎。
拍攝夜景時將水面中色彩斑斕的倒影也加入,可以使畫面影調更豐富,使城市顯得更加繁華、絢麗
焦距 17mm 光圈 F11 快門速度 15s 感光度 ISO200
3.拍出漂亮的車流光軌
拍攝車流光軌的常見錯誤是,選擇在天色全黑時拍攝,實際上應該選擇天色未完全黑時進行拍攝,這時的天空有寶石藍般的色彩,拍攝出來的照片的天空才漂亮。
如果要讓照片的車流光軌有迷人的S 形線條,拍攝地點的選擇很重要,應該尋找能夠看到彎道的觀測地點,如果在過街天橋上拍攝,出現在畫面中的燈軌線條,必然是有匯聚感覺的直線條,而不是S 形。
拍攝時要選擇快門優先模式或B門曝光模式,在不會過曝的前提下,曝光時間的長短與最終畫面上的車流燈軌的長度成正比,如果曝光時間不夠長,畫面中出現的可能是斷開的線條,畫面不夠美觀。
如果要使燈光線條出現在空中,應該以仰視角度拍攝雙層巴士
選擇在路況暢通的地段拍攝車流燈軌,看著畫面中一條條燈軌,彷彿汽車從身邊呼嘯而過。在拍攝時一定要使用三腳架和快門線以保證畫質清晰
拍攝經驗:雖然,使用大光圈能夠提高鏡頭通光量,以提高快門速度,但拍攝夜景中的車流時還是應該盡量使用小光圈,以獲得較大的景深,使畫面中的車流光軌在畫面中表現得更加清晰、明顯,另外,使用小光圈能夠使畫面中光線的軌跡變得比較細,即使在畫面中車流集中的位置,燈光線條也不會相互混融在一起。
4.利用小光圈拍攝出有點點星光的夜景城市
夜景的城市美在燈光,當暮色將至、華燈初上時,星星點點的燈光就為城市織就了絢麗的外衣。
要拍攝出城市的漂亮燈光,使其在畫面上閃爍著長長星芒,需要使用較小的光圈,參考的數值范圍是F16~F20,光圈越小,燈光越強烈,星芒效果越明顯,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需要的曝光時間越長,因此拍攝時的穩定性就必須成為重點考慮的因素,如果希望以手持相機的方式拍攝出漂亮的星光,可以嘗試將ISO數值設置成為一個較高的數值。
小光圈加長時間曝光來俯拍城市的夜晚,使城市具有星光茫茫的效果
拍攝經驗:大量拍攝實踐案例表明,拍攝時使用的鏡頭的光圈葉片數量,對畫面中燈光的光芒效果有一定影響。當光圈葉片數量為偶數時,光芒的數量和光圈葉片數量相同,且看起來有些生硬。而當光圈葉片數值為奇數時,光芒數量是光圈葉片數的2倍,且效果較好。
夜景拍攝並不是要等到夜幕完全降臨的時候,否則景物在黑夜中只剩下單一的人造光源。漫步城市中,找到最佳拍攝地點,也不是很難的事情,絢麗的燈光和明確的背景便是最佳原則。
5.抓住黃金時間
日落後的1-2個小時是夜景攝影的「黃金時間」,這時華燈初上,夜幕將至未至。些許雲彩,晚霞的餘光,天空呈現寶石藍,色彩層次感強,城市的夜生活也已然開始,夜景勾勒得十分恰當。當然在滿月的晚上,天空呈現藍紫色的時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6.選擇合適的機位
如果是拍城市夜景,城市中最有代表性的建築、有特點的步行街,擁有夜景照明的街道,擁有斑斕夜色的湖泊河流等都可以成為最佳的拍攝地點。如果准備用長時間曝光拍攝星軌,潔凈的空氣是首要的條件,需要找一塊遠離塵土、霧和城市燈光造成各種污染的地方。
三、拍攝時的實用貼士
夜景必備要素:低ISO+合理的曝光+善用手動功能,以及對焦和測光的不準都會影響成片質量,光圈、快門、ISO、曝光補償、安全快門、景深、光圈優先這些常識都是需要學習的哦!
1.手動模式拍攝
在夜景拍攝中,絕大多數場景推薦使用A擋光圈優先,不過夜間的建築物以及天空的光比較復雜,自動測光也會容易出錯,光線不好時自動對焦的效率會很差,手動模式能讓你更好地拍出想要的效果。
2.降低感光度(ISO)
特別是在拍攝夜景的時候,長時間曝光會令暗部的噪點特別明顯影響畫質,在三腳架和快門線的支撐下,就沒有必要用高ISO了,畢竟低ISO的質量更好。
3.光圈大小的運用
利用光圈大小,也能在夜間變換出各種影像變化,大光圈可以擁有夢幻般的的焦外,小光圈能令景深更大,可以獲得更久的曝光時間和星星般的點光,根據你的需要選擇光圈。
4.慢快門長曝光
長時間曝光是拍攝夜景中的一個常見技巧,在夜間使用慢速快門拍攝如10秒、數分鍾甚至是數小時,這樣可以拍出漂亮的車軌、星軌、光繪,甚至一些肉眼看不到的光線。
5.設定白平衡
拍攝夜景時修改白平衡能讓你的照片帶來截然不同的效果。偏冷的白平衡會讓城市顯得科幻,而偏暖的白平衡則可以讓城市顯得熱鬧繁華。拍攝中盡量不要使用自動白平衡功能,同一場景下可以試試不同的白平衡設定,或採用白平衡包圍模式拍攝。
6.黑卡大法
在拍攝夜景時,大廈的燈光、天空餘霞、甚至是月亮,而地面很暗,反差很大,這時我們可以利用簡單的「搖黑卡」來平衡光差,原理是在長時間曝光時利用不反光的黑卡遮擋光亮區域,以便讓畫面暗部吸收多一點光線,在高反差環境下也能拍出曝光均勻的照片。
Ps:夜景拍攝最好使用RAW文件格式儲存照片,在後期製作時有更大的處理空間,減少細節的流失,最大程度的保持畫面原有素質。
J. 如何拍攝夜景
拍夜景其實不難,圖蝸創意覺得抓住以下的幾個基本點,然後拓展去實戰就能積累到不錯的經驗了。
1、記得帶上三腳架
千萬千萬要記得拿上你那心愛的三腳架,可能你不知道的就是本來夜景缺少的就是光線,有一個三腳架自然是幫助你捕捉到更優質的光線,甚至一些過於輕的那種三腳架都不能防風,總而言之就是需要把相機固定好。
2、選景
這個圖蝸創意覺得應該不需要說太多,選景這件事確實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有好的「模特」才能幫助你拍到更好的照片,容易出星芒點的無非就是街道的路燈、江景邊的橋等等,盡量選擇光線多的區域。
城市夜景
3、單反怎麼調?
如果是想要拍出星芒的效果,使用相機的A檔,在能保證安全快門的情況下將相機的光圈調節至F8以上,這是出星芒效果的關鍵(小光圈)。如果實在光線不足,只能適當地提高ISO感光度,一般的DX畫幅的數碼單反ISO建議不要超過1000,否則會影像畫面的純凈度
4、光圈值盡可能小
不用我說應該也知道大部分的人喜歡拍夜景是星芒樣子的,那這個時候光圈值大概調整在9-13這樣就差不到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調整會讓快門速度更慢。
5、時間選擇
不一定是等天色完全暗下來之後才是夜景的開始,黃昏大概6點左右,這個時候其實是光線的黃金檔,把ISO和光圈都調好之後,圖蝸創意建議這個時候快門可以稍稍慢一點,這樣可以拍出那種比較優質的車軌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