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解決方法 > 檢測空氣中微生物的採集方法

檢測空氣中微生物的採集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26 16:38:23

A. 簡請述一種檢測空氣微生物的方法,急用·····

沉降菌、浮游菌監測.

4.1.7培養基平皿的制備:將直徑9cm的培養皿經160℃乾燥滅菌2小時備用。按培養基的管理及培養基的配製使用和制備營養瓊脂培養基,取已配製好的營養瓊脂培養基加熱溶化,並冷卻至45℃時,在無菌操作區將約15-20 ml培養基注入培養皿。待凝固後,倒置平皿培養,30℃-35℃培養48小時。檢查有無菌生長。無菌生長的培養皿宜在2~8℃環境中保存,待用。
4.2測試方法
4.2.1沉降菌測定時,培養皿應放置在有代表性和氣流擾動極小的地方。
4.2.2采樣點的位置:工作區測點位置離地0.8m~1.5 m左右(略高於工作區);送風口檢測點位置離開送風面30cm左右。
4.2.3培養皿數與采樣點數根據房間面積放置,見潔凈室監測程序SOP 02-QA-02-029後附表:沉降菌、浮游菌、懸浮粒子測試點分布圖(JZ-PM-002-01)
4.2.3.1最低限度采樣點數及最少培養皿數
面 積(m2) 潔凈級別
100級 10000級 100000級
<10 2-3 2 2
≥10~<20 4 2 2
≥20~<40 8 2 2
≥40~<100 16 4 2
≥100~<200 40 10 3
≥200~<400 80 20 6
≥400~<1000 160 40 13
(註:表中面積指:對於單向流(層流)潔凈區,是指送風面面積;對於亂流(非單向流)潔凈區,是指房間面積。)

4.2.4將培養皿放置在采樣點處,打開蓋子,將蓋子口朝下,靠在皿上,放置30min,蓋上蓋子,放於不銹鋼桶中或用鋁箔包好。將培養皿放置培養箱中,30℃-35℃、48小時培養記數。用肉眼直接計數、標記,若平板上有2個或2個以上的菌落重疊,可分辨時仍以2個或2個以上菌落計數,結果按平皿菌落數的最大值計數。
4.2.5對照:在各潔凈區的做沉降菌檢測時,取空白培養基做陰性對照。

4.3檢測標准:
潔凈級別 100級 10000級 100000級
標准(菌落數最大允許值)
個/(Φ90mm·0.5h) 平均≤1 平均≤3 平均≤10

4.4注意事項
測試前應仔細檢查每個培養皿的質量,培養基及培養皿有變質、破損或污染的不能使用。

B. 空氣微生物如何檢測

配置普通的培養基在空氣中放置幾分鍾取樣,然後放到恆溫室培養就可以檢測空氣中的部分微生物。

C. 空氣微生物的采樣方法有幾種

檢測空氣中微生物含量通常有:浮游菌檢測法與沉降菌檢測法兩種方法.
分別按:《GB/T16293-1996醫葯工業潔凈室(區)浮游菌的測試方法》、《GB/T16294-1996醫葯工業潔凈室(區)沉降菌的測試方法》操作.一般在潔凈室綜合性能驗收時,30萬級時才測沉降菌,不測浮游菌,其它的則採用浮游菌檢測法.
按照上述兩個檢測規程均可采作普通肉湯瓊脂培養基.

D. 微生物檢驗樣品的採集步驟

微生物檢驗樣品的採集步驟

樣品的採集是微生物檢驗的重要組成部分,用於檢驗的樣品數量和狀況具有重要意義。這對取樣人員和制樣人員提出了很高的專業要求,既要保證樣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又要保證整個微生物檢驗過程在無菌操作的條件下進行。微生物檢驗樣品的採集大致分為取樣、包裝密封、標識、樣品的運輸、接收、保存幾個環節。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微生物檢驗樣品的採集步驟的知識,歡迎閱讀。

樣品的取樣

取樣是指在一定質量或數量的產品中,取一個或多個代表性樣品,用於感官、微生物和理化檢驗的全過程。

首先在取樣之前應確認貨、證是否相符。其次取樣工具要達到無菌的要求,對取樣具和一些試劑材料應提前准備、滅菌。如果使用不合適的採集工具,可能會破壞樣品的完整性,甚至使樣品採集毫無意義。

應根據不同的樣品特徵和取樣環境,對取樣物品和試劑進行事先准備和滅菌等操作。另外要保證樣品能夠代表整批產品,其檢測結果應具有統計學有效性,樣品到達實驗室時的狀況應能反映出取樣時產品的真實情況。

取樣時應根據不同的產品類型、產品狀態等選擇不同的取樣方法和標准。

① 包裝食品:對於直接食用的小包裝食品,盡可能取原包裝,直到檢驗前不要開封,以防污染。對於桶裝或大容器包裝的液體食品,取樣前應搖動或用滅菌棒攪拌液體,盡量使其達到均質;取樣時應先將取樣用具浸入液體內略加漂洗,然後再取所需量的樣品,裝入滅菌容器的量不應超過其容量的3/4,以便於檢驗前將樣品搖勻;取完樣品後,應用消毒的溫度計插入液體內測量食品的溫度,並作記錄。盡可能不用水銀溫度計測量,以防溫度計破碎後水銀污染食品;如為非冷藏易腐食品,應迅速將所取樣品冷卻至0~4℃。對於大塊的桶裝或大容器包裝的冷凍食品,應從幾個不同部位用滅菌工具取樣,使樣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在將樣品送達實驗室前,要始終保持樣品處於冷凍狀態樣品一旦融化,不可使其再凍,保持冷卻即可。

② 生產過程中的取樣:劃分檢驗批次,應注意同批產品質量的均一性;如用固定在貯液桶或流水作業線上的.取樣龍頭取樣時,應事先將龍頭消毒;當用自動取樣器取不需要冷卻的粉狀或固體食品時,必須履行相應的管理辦法,保證產品的代表性不被人為地破壞。

③ 液體產品:通常情況下,液態產品較容易獲得代表性樣品。液態產品一般盛放在大罐中,取樣時,可連續或間歇攪拌,對於較小的容器,可在取樣前將液體上下顛倒,使其完全混勻。較大的樣品(100~500ml)要放在已滅菌的容器中送往實驗室,實驗室在取樣檢測之前應將液體再徹底混勻一次。

④ 固體樣品:固態樣品常用的取樣工具有滅菌的解剖刀、勺子、軟木鑽、鋸子和鉗子等。麵粉或奶粉等易於混勻的食品,其成品質量均勻、穩定,可以抽取小樣品檢測(如100 g)。但散裝樣品就必須從多個點取樣,且每個樣品都要單獨處理,在檢測前徹底混勻,並從中取一份樣品進行檢測。肉類、魚類的食品既要在表皮取樣叉要在深層取樣。深層取樣時要小心不要被表面污染。有些食品,如鮮肉或熟肉可用滅菌的解剖刀或鉗子取樣;冷凍食品可在未解凍的狀態下可用鋸子、木鑽或電鑽(一般斜角鑽人)等獲取深層取樣樣品;全蛋粉等粉末狀樣品取樣時,可用滅菌的取樣器斜角插入箱底,樣品填滿取樣器後提出箱外,再用滅菌小勺從上、中、下部位取樣。

⑤ 表面取樣:通過惰性載體可以將表面樣品上的微生物轉移到合適的培養基中進行微生物檢驗,這種惰性載體既不能引起微生物死亡,也不應使其增殖。這樣的載體包括清水、拭子、膠帶等。取樣後,要使微生物長期保存在載體上,既不死亡又不增殖十分困難,所以應盡早地將微生物轉接到適當的培養基中。轉移前耽誤的時間越長,品質評價的可靠性就越差。表面取樣技術只能直接轉移菌體,不能做系列稀釋,只有在菌體數量較多時才適用。其最大優點是檢測時不破壞樣品。

⑥ 空氣樣品的採取:空氣的取樣方法有直接沉降法和過濾法。在檢驗空氣中細菌含量的各種沉降法中,平皿法是最早的方法之一,到目前為止,這種方法在判斷空氣中浮游微生物分次自沉現象方面仍具有一定的意義。過濾法是使定量的空氣通過吸收劑,然後將吸收劑培養,計算出菌落數。

樣品的包裝密封

為保證樣品的完整性,裝有樣品的包裝物應進行封口,以證實其可靠性,即從取樣地點至實驗室這段時間不發生任何變化。可採用自粘膠、特製的紙黏著劑或者石蠟等封口,封口處應留有填寫日期、檢驗人員和貨主簽字的地方,然後蓋上專用的印章。

樣品的標識

取樣過程中應對所取樣品進行及時、准確的標記。取樣結束後,應由取樣人寫出完整的取樣報告。樣品應盡可能在原有狀態下迅速運送或發送到實驗室。

保存的樣品應進行必要的清晰的標記,內容包括:樣品名稱,樣品描述,樣品批號,企業名稱,地址,取樣人,取樣時間,取樣地點,取樣溫度(必要時),測試目的等。標記應牢固並具防水性,確保字跡不會被擦掉或脫色。所有盛樣容器必須有和樣品一致的標記。在標記上應記明產品標志與號碼和樣品順序號以及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標記應牢固並具防水性,確保字跡不會被擦掉或脫色。當樣品需要托運或由非專職取樣人員運送時,必須封死樣品容器。

樣品的運輸

取樣結束後應盡快將樣品送往實驗室檢驗。如不能及時運送,冷凍樣品應存放在-15℃以下的冰箱或冷庫內;冷藏和易腐食品存放在0~4℃ 冰箱或冷藏庫內;其他食品可放在常溫暗處。微生物檢驗樣品應在取樣後6 h以內送達實驗室進行檢驗。

樣品的運輸過程必須有適當的保護措施(如密封、冷藏等),以保證樣品的微生物指標不發生變化。運送冷凍和易腐樣品應在包裝容器內加適量的冷卻劑或冷凍劑,但樣品不可與冷卻劑或冷凍劑直接接觸,保證途中樣品不升溫或不融化,必要時可於途中補加冷卻劑或冷凍劑。運送水樣時應避免玻璃瓶搖動,水樣溢出後又迴流瓶內,從而增加污染。如不能由專人攜帶送樣時,也可托運。托運前必須將樣品包裝好,應能防破損,防凍結或防易腐和冷凍樣品升溫或融化。在包裝上應註明“防碎”、“易腐”、“冷藏”等字樣。同時做好樣品運送記錄,寫明運送條件、日期、到達地點及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並由運送人簽字。

樣品的接收

在接收樣品時,實驗室應與送樣人共同相互確認樣品與委託單上的內容是否一致。確認內容一般包括:品名;檢驗目的;檢驗項目;形狀和包裝狀況(同體、粉狀、冷凍、冷藏、零售、批發、無菌包裝等都不同);抽樣數量(個數和質量);抽樣日期及送達日期;抽樣地點;隨貨樣附帶的許可申請單編號;生產國或者生產廠家名稱(進口商品);抽樣者的單位、姓名及有無封印;其他搬運、儲存、檢驗時的注意事項。

樣品的保存

實驗室接到樣品後應在36 h內進行檢測(貝類樣品通常要在6 h內檢測),對不能立即進行檢測的樣品,要採取適當的方式保存,使樣品在檢測之前維持取樣時的狀態,即樣品的檢測結果能夠代表整個產品。實驗室應有足夠和適當的樣品保存設施(如冰箱或冰櫃等)。保存的樣品應進行必要和清晰的標記,內容包括:樣品名稱,樣品描述,樣品批號,企業名稱、地址,取樣人,取樣時間,取樣地點,取樣溫度(必要時),測試目的等;樣品在保存過程中應保持密封性,防止引起樣品pH值的變化。

不同類型的樣品,保存方法不同:

① 易腐樣品:要用保溫箱或採取必要的措施使樣品處於低溫狀態(0~4℃),應在取樣後盡快送至實驗室,並保證樣品送至實驗室時不變質。易腐的非冷凍食品檢測前不應冷凍保存(除非不能及時檢測)。如需要短時間保存,應在0~4℃ 冷藏保存,但應盡快檢驗(一般不應超過36h),因為保存時間過長會造成樣品中嗜冷細菌的生長和嗜中溫細菌的死亡。

② 冷凍樣品:要用保溫箱或採取必要的措施使樣品處於冷凍狀態,送至實驗室前樣品不能融解、變質。冰凍樣品要密閉後置於冷凍冰箱(通常為-l8℃),檢測前要始終保持冷凍狀態,防止樣品暴露在二氧化碳氣體中。

③ 其他樣品:應用塑料袋或類似的材料密封保存,注意不能使其吸潮或水分散失,並要保證從取樣到實驗室進行檢驗的過程中其品質不變。必要時可使用冷藏設備

;

E. 採集要求及方法

(一)大氣樣

大氣樣品的採集方法可歸納為直接采樣法和富集采樣法兩類。

1.直接采樣法

適用於大氣中被測組分濃度較高或監測方法靈敏度高的情況,這時不必濃縮,只需用儀器直接採集少量樣品進行分析測定即可。此法測得的結果為瞬時濃度或短時間內的平均濃度。

常用容器有注射器、塑料袋、采氣管、真空瓶等。

1)注射器采樣;常用100mL注射器採集有機蒸汽樣品。采樣時,先用現場氣體抽洗2~3次,然後抽取100mL,密封進氣口,帶回實驗室分析。樣品存放時間不宜長,一般當天分析完。氣相色譜分析法常採用此法取樣。取樣後,應將注射器進氣口朝下,垂直放置,以使注射器內壓略大於外壓。

2)塑料袋采樣:應選不吸附、不滲漏,也不與樣氣中污染組分發生化學反應的塑料袋,如聚四氟乙烯袋、聚乙烯袋、聚氯乙烯袋和聚酯袋等,還有用金屬薄膜作襯里(如襯銀,襯鋁)的塑料袋。采樣時,先用二聯球打進現場氣體沖洗2~3次,再充滿樣氣,夾封進氣口,帶回實驗室盡快分析。

3)采氣管采樣:采氣管容積一般為100~1000mL。采樣時,打開兩端旋塞,用二聯球或抽氣泵接在管的一端,迅速抽進為采氣管容積6~10倍的欲采氣體,使采氣管中原有氣體被完全置換出,關上旋塞,采氣管體積即為采氣體積。

4)真空瓶采樣:真空瓶是一種具有活塞的耐壓玻璃瓶,容積一般為500~1000m L。采樣前,先用抽真空裝置把采氣瓶內氣體抽走,使瓶內真空度達到1.33KPa,之後,便可打開旋塞采樣,采完即關閉旋塞,則采樣體積即為真空瓶體積。

2.富集采樣法

富集采樣法:原理是使大量的樣氣通過吸收液或固體吸收劑得到吸收或阻留,使原來濃度較小的污染物質得到濃縮,以利於分析測定。

適用於大氣中污染物質濃度較低的情況。采樣時間一般較長,測得結果可代表采樣時段的平均濃度,更能反映大氣污染的真實情況。

具體采樣方法包括溶液吸收法、固體阻留法、液體冷凝法、自然積集法等。

(1)溶液吸收法

該法是採集大氣中氣態、蒸汽態及某些氣溶膠態污染物質的常用方法

采樣時,用抽氣裝置將欲測空氣以一定流量抽入裝有吸收液的吸收管,使被測物質的分子阻留在吸收液中,以達到濃縮的目的。采樣結束後,倒出吸收液進行測定,根據測得的結果及采樣體積計算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

吸收效率主要決定於吸收速度和樣氣與吸收液的接觸面積。

吸收液的選擇原則:

1)與被採集的物質發生不可逆化學反應快或對其溶解度大;

2)污染物質被吸收液吸收後,要有足夠的穩定時間,以滿足分析測定所需時間的要求;

3)污染物質被吸收後,應有利於下一步分析測定,最好能直接用於測定;

4)吸收液毒性小,價格低,易於購買,並盡可能回收利用。

常用吸收管有氣泡式吸收管、沖擊式吸收管和多孔篩板吸收管(瓶)等。

(2)填充柱阻留法

填充柱是用一根6~10cm長,內徑3~5mm的玻璃管或塑料管,內裝顆粒狀填充劑製成。采樣時,讓氣樣以一定流速通過填充柱,則欲測組分因吸附、溶解或化學反應而被阻留在填充劑上,達到濃縮采樣的目的。采樣後,通過加熱解吸,吹氣或溶劑洗脫,使被測組分從填充劑上釋放出來測定。

根據填充劑阻留作用的原理,可分為吸附型、分配型和反應型三種類型。

1)吸附型填充柱:所用填充劑為顆粒狀固體吸附劑,如活性炭、硅膠、分子篩、氧化鋁、素燒陶瓷、高分子多孔微球等多孔性物質,對氣體和蒸氣吸附力強。

2)分配型填充劑:所用填充劑為表面塗有高沸點有機溶劑的惰性多孔顆粒物,適於對蒸氣和氣溶膠態物質的採集。氣樣通過采樣管時,分配系數大的或溶解度大的組分阻留在填充柱表面的固定液上。

3)反應型填充柱:其填充柱是由惰性多孔顆粒物或纖維狀物表面塗漬能與被測組分發生化學反應的試劑製成。也可用能與被測組分發生化學反應的純金屬(如金、銀、銅等)絲毛或細粒作填充劑。采樣後,將反應產物用適宜溶劑洗脫或加熱吹氣解吸下來進行分析。

(3)濾料阻留法

將過濾材料放在采樣夾上,用抽氣裝置抽氣,則空氣中的顆粒物被阻留在過濾材料上,稱量過濾材料上富集的顆粒物質量,根據采樣體積,即可計算出空氣中顆粒物的濃度。常用濾料:①纖維狀濾料:如定量濾紙、玻璃纖維濾膜、氯乙烯濾膜等;②篩孔狀濾料:如微孔濾膜、核孔濾膜、銀薄膜等。各種濾料由不同的材料製成,性能不同,適用的氣體范圍也不同。

(4)低溫冷凝法

借製冷劑的製冷作用使空氣中某些低沸點氣態物質被冷凝成液態物質,以達到濃縮的目的。適用於大氣中某些沸點較低的氣態污染物質,如烯烴類灌類等。

常用製冷劑:冰、乾冰、冰-食鹽、液氯-甲醇、乾冰-二氯乙烯、乾冰乙醇等。

(5)自然積集法

利用物質的自然重力、空氣動力和濃差擴散作用採集大氣中的被測物質,如自然降塵量、硫酸鹽化速率、氟化物等大氣樣品的採集。

(二)水中溶解氣體

1.逸出氣體樣品的採取

水中逸出氣體樣品的採取,一般用排水集氣原理,如圖7-3所示。將連接在集氣管2上的玻璃漏斗沉入水中,待水面升到彈簧夾5以上時關閉彈簧夾5;再將注滿水的下口瓶3提升,使水注入集氣管2中。待集氣管2充滿水後(不得留有氣泡),關閉彈簧夾4和6;再將下口瓶3注滿水,並置於低於集氣管2的位置:將漏斗1移至水底氣體逸出處,打開彈簧夾4和5,氣體即沿漏斗1進入集氣管2內;待集氣管2中的水被排盡後,關閉彈簧夾4和5。這樣,集氣管中便收集好待測氣體,即可送實驗室分析。

圖7-5 真空法分離溶解氣樣採集方法

1—橡皮球膽;2—玻璃瓶;3—橡皮塞;4、10、13、14—橡皮管;5、6—彈簧夾;7—橡皮管接頭;8、9—紫銅管;11—集氣管;12—下口瓶;15、16 集氣管旋塞

(三)土壤氣體

土壤氣體的測量主要指標為土壤CO2通量的測量。

首先在試驗地中選定具有代表性的地點,把CO2採集鑽鑽至土壤中所要測定的深處,取出土鑽,棄去填滿土鑽中的土壤,再將土鑽插入孔中,然後將鑽筒往上提兩轉,使鑽頭與鑽孔間形成孔隙,然後壓緊土鑽周圍的土壤(在測定之前,需先抽取土壤空氣,以使橡皮管及鑽桿中都充滿土壤空氣)。

然後用皮管將深層CO2抽氣鑽與CO2氣體吸收器相連接,用壓力抽氣瓶將土壤空氣抽入採集袋。

用墨水筆在現場填寫《氣體樣品采樣交接記錄表》,字跡應端正、清晰、各欄內容填寫齊全。

采樣結束前,應核對采樣計劃、采樣記錄與樣品,如有錯誤或者漏采,應立即重采或補采。

F. 檢測空氣微生物的采樣方法有幾種

檢測空氣中微生物有凝膠膜過濾方法和撞擊法兩種方式;

MD8 空氣采樣器

台式空氣采樣器MD8 Airscan 和攜帶型空氣采樣器 AirPort MD8 設計用於檢測空氣中最小的微生物。

BACTair: 不同凡響

預裝的瓊脂平板採用即用型無菌包裝,可直接用撞擊法采樣。

凝膠膜過濾器:連續主動空氣監測

凝膠膜與 MD8 空氣采樣器結合使用(凝膠膜過濾法),用於採集空氣中的微生物和病毒。

G. 如何檢測空氣中細菌總數

檢測空氣中細菌總數的方法:撞擊法
原理:採用撞擊式空氣微生物采樣器采樣通過抽氣動力作用,使空氣通過狹縫或小孔而產生高速氣流,從而使懸浮在空氣中的帶菌粒子撞擊到營養瓊脂平板上,經37℃、48h培養後,計算每立方米空氣中所含的細菌菌落數的采樣測定方法。

H. 常用於空氣采樣的方法

常用的空氣微生物采樣方法有四種:沉降法、固體撞擊法、液體撞擊法、濾過法。 最常用的是平板沉降法,其採集步驟是:在采樣前先用紫外線對所要采樣的房間照30分鍾,使室內處於相對清潔、靜止狀態,然後將及時領取的新鮮營養瓊脂平板,置室內四角及中央各一個,將平板蓋打開扣於無菌巾上,暴露20分鍾,加蓋及時送檢,以防污染。

I. 微生物的采樣方法(詳細點!)

常用的空氣微生物采樣方法有四種:沉降法、固體撞擊法、液體撞擊法、濾過法。

最常用的是平板沉降法,其採集步驟是:在采樣前先用紫外線對所要采樣的房間照30分鍾,使室內處於相對清潔、靜止狀態,然後將及時領取的新鮮營養瓊脂平板,置室內四角及中央各一個,將平板蓋打開扣於無菌巾上,暴露20分鍾,加蓋及時送檢,以防污染。

1.2 采樣方法
在0.33hm2左右的采樣區域內,按15m×15m的面積劃分為12個樣方。1998年6月在每個樣方中分別確定生長水平中等的Ⅰ度(1年生)、Ⅱ度(3年生)、Ⅲ度(5年生)竹各3株,分別在毛竹基部挖開,順竹蔸取連在根上粒徑小於1cm土壤作為根區土壤,並分別將Ⅰ、Ⅱ、Ⅲ度各3株竹的根區土樣混合成一個樣品,作為該樣方Ⅰ、Ⅱ、Ⅲ度竹的根區土樣。同時在每個樣方的竹林中多點採集和根區土深度一致的林間土樣1個,採集時盡量避開竹鞭,各點均離竹鞭5厘米以上。
1.3 分析方法
土樣帶回室內後分成兩份,1份鮮樣分析土壤微生物三大類;另1份風干、去雜、過篩後測定土壤各類酶活性。土壤微生物計數採用平板法[12],細菌採用牛肉蛋白腖培養基;真菌採用馬丁氏瓊脂培養基;放線菌採用高澤1號瓊脂培養基。土壤過氧化氫酶採用容量法;蔗糖酶採用二硝基水楊酸比色法;脲酶採用苯酚——次氯酸比色法;蛋白酶採用茚三酮比色法;磷酸酶採用磷酸苯二鈉比色法。〔13〕

J. 空氣微生物采樣研究的方法~

空氣浮游微生物采樣器是根據顆粒撞擊原理和等速采樣理論設計。被采樣的帶有微生物的空氣在抽氣泵作用下,高速噴射並撞擊到裝有培養基的培養皿上,經培養後形成菌落予以計數。

對固體撞擊式采樣法與平板沉降法進行初步實驗。結果表明,使用固體撞擊式采樣法測定空氣微生物的含量總數與平板沉降法采獲的總數結果差異有顯著性,平板沉降法只能收集到較大顆粒的微生物,不能作精確的定量計數,它可作為一般衛生學的檢驗手段。固體撞擊式采樣法對懸浮於空氣中小顆粒微生物捕獲率高於沉降法,並能較准確地表達出空氣中細菌的實際含量,是一種較理想的的采樣方法。

閱讀全文

與檢測空氣中微生物的採集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稻脫毛器使用方法 瀏覽:933
水彩畫調色方法圖片 瀏覽:774
白痰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瀏覽:540
千斤頂製作方法和步驟 瀏覽:87
工地上常用的千絲扣的方法 瀏覽:360
蜜粉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944
203x12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559
單挑打曜簡單的方法 瀏覽:297
頸椎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瀏覽:932
樂2屏保怎麼設置時間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
馬齒菜的種植方法 瀏覽:768
數值萬用表檢測方法 瀏覽:712
紅色包包劃痕如何處理方法 瀏覽:488
社會研究方法有哪些方式 瀏覽:186
簡易狗窩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49
老鼠葯量計算方法 瀏覽:986
腰節線反面放墊布簡單製作方法 瀏覽:109
雄性脫發治療方法 瀏覽:400
自製口紅簡單方法不用色素 瀏覽:141
風力發電機數量計算方法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