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常用的家庭護理測體溫有什麼方法
正常小兒的體溫和成人一樣,應維持在36~37度之間。但是由於個體差異,有的人的體溫可能略高或略低一些。另外,隨著人的生理狀態的不同,每日的體溫也可以有些波動,如每日晨起體溫稍低,下午至晚上體溫略高,在飯後、劇烈活動或高度緊張狀態下體溫也有些變化,甚至偶爾一次超過37度也可以是正常的。
人所以能保持體溫的恆定,主要是體內有保持體溫平衡的調節系統。另外,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也可以用增減衣服或使用空調及暖氣等來協調。人體內體溫的調節系統,一般分物理性和化學性兩部分,這些物理、化學調節系統又與神經、體液調節系統密切相關,但最終受體溫調節中樞支配。
物理性調節系統主要通過散熱和保溫來調節體內溫度。如體內溫度過高,皮膚毛細血管就擴張,增加了皮膚血循環量,也就增加了散熱;其次汗腺對體溫調節也起著重要作用,天氣炎熱即可出汗而大量散熱;小兒呼吸心跳代償性增快也可加速散熱。化學性調節主要依靠各種營養素在體內代謝過程中釋放熱量的多少來調節體溫。
臨床上根據發熱的程度分為低熱(指體溫自37.3~38度)。中等熱(指體溫在38~39度)及高熱(指體溫在39~41度)。如體溫超過41度,則稱為超高熱,有時在新生兒時期可遇到。極高的體溫常可引起神志障礙和抽風,如退熱不及時,還可導致死亡。
小兒因為感染、失血、脫水、創傷、組織壞死及體溫調節障礙等各種原因皆可引起發熱。從發熱的病理生理來看,發熱是人體防禦疾病和保持內外環境平衡的一種代償性反應,它有利於調節體內淋巴及網狀內皮系統,活躍免疫、吞噬等功能,吞噬或消滅致病因子。因此,多數學者主張體溫在38.5度以下時,不需要採取強力的降溫措施;但如高燒持續過久,使體內調節功能失常,繼發一連串的病理生理改變,則應積極降溫,使因高燒給孩子帶來的痛苦得到緩解。
如何知道體溫是否增高呢?主要是應用體溫計來測量體溫。對每個家庭來講,體溫計是必備的基本保健工具。
目前測量體溫的方法主要有口腔測溫、腋下測溫和肛門測溫。由於腋下測溫方便,體溫表也容易消毒,已被大多數醫務人員和家庭所採用。腋下測溫的體溫計又稱腋表,其水銀頭為細柱狀,應將水銀柱頭放在腋窩中心部。囑患兒或家長將臂下垂,緊緊夾住,測量時間應在5分鍾以上,取出後檢查刻度並記錄之。但如果腋窩部夾得不緊,或腋窩部有汗,或夾住體溫表時間過短,都可影響測量的准確性。雖然腋表比較衛生,但每次應用前後,仍應用酒精棉球擦拭乾凈,以免交叉感染;在試表前還要仔細檢查水銀柱的刻度是否在36度以下,否則也會影響結果。對特別瘦弱或大於7歲以上的兒童,也可應用口表,把消毒好的體溫表,將水銀頭置於舌頭下,病兒要閉口3分鍾,用鼻呼吸,然後取出檢查度數。口腔測溫方法簡便、准確,但測試前不能吃過熱或過冷的飲料或食物。還要密切注意防止小兒將體溫表咬碎,以免水銀中毒。
肛表測溫方法多適用於休克、昏迷等患兒。肛表與腋表不同,頭粗呈圓形,一般先在肛表水銀端塗抹少許潤滑油,然後再輕輕插入肛門,深度約5~6厘米。3分鍾後取出,用棉花或紗布擦乾凈肛表,檢查刻度,記錄體溫。肛表的檢查、消毒方法與其他體溫表相同。
應正確掌握測體溫的方法,一旦發現患兒有異常表現,首先測量一下體溫,如體溫過高,病情較重,可立即給予降溫措施或口服一次退燒葯,然後帶孩子去醫院就診,做到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❷ 測體溫哪種方法最准確
測量體溫的方法一般有口腔,腋下,直腸等幾個部位。
一般直腸測量更能反應體溫,但方便程度不如腋下測量。
❸ 測量體溫方法有哪些
口溫法:除患有口腔疾病、意識不清者均可選用此法。測量體溫前,將消毒好的體溫計的汞柱甩至35℃以下,然後,把體溫計的水銀端放置病人舌下,囑病人口唇閉緊,不要用牙齒咬體溫計,3分鍾即可。此法方便,時間短,但易受飲水、進食的影響,因此,應在飲水、進食後30分鍾測量。
腋溫法:將甩至35℃以下的體溫計的水銀端置於腋下,貼緊皮膚,屈臂過胸,夾緊體溫計,3~5分鍾後即可取出。此法簡單方便,是較為普遍的測體溫法。
肛溫法:多用於昏迷病人,此法比較准確,誤差小。患者側卧或平卧,將甩至35℃以下的體溫計的水銀端,塗少許潤滑劑(液體石蠟、肥皂水、凡士林等),插入肛門內約4厘米,3分鍾後取出,觀察度數。測量體溫後,應注意體溫計的清洗、消毒,尤其是口表、肛表測量後,先用清水沖洗,後用75%酒精或0.1%新潔爾滅浸泡。一般將體溫為37℃~38℃時稱低熱,38℃~39℃為中度發熱,39℃~40℃為高熱,40℃以上為過高熱。
❹ 量體溫有哪些辦法
生病的時候,往往都要測量體溫,關於測量體溫的方法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那麼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哪些呢?接下來,本文就為大家介紹測量體溫的三種方法,僅供大家參考。想要了解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哪些的朋友可以接著往下看哦!下面請看具體的介紹。
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恆定的,正常人在24小時內體溫略有波動,一般相差不超過1度。生理狀態下,早晨體溫略低,下午略高。運動、進食後、婦女月經期前或妊娠期體溫稍高,而老年人體溫偏低。體溫高於正常稱為發熱,37.3~38攝氏度為低熱,38.1~39攝氏度為中度發熱,39.1~41攝氏度為高熱,41攝氏度以上為超高熱。
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哪些?測量體溫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1、口測法
通常在我們測量口腔溫度的時候首先現將溫度計做清潔消毒處理後用口含的方法將溫度計置於舌頭下面,保持口含姿勢五分鍾左右的時間,然後將溫度計取出讀出數值。正常值溫度在36.3℃~37.2℃之間.
2、腋測法
腋測法就是指將溫度計夾在我們的腋窩下面夾緊保持時間五分鍾左右,然後讀取溫度計的數值。正常的數值是在36.3℃~37.2℃之間。
3、肛測法
肛測法的操作流程是首先將溫度計做清潔消毒處理後,在溫度計表頭塗適量潤滑劑,然後把溫度計小心插入肛門保持時間五分鍾左右。最後將溫度計小心取出讀出數值,正常值在36.3℃~37.2℃之間。
在測量體溫時,應該根據病人病情選擇合適的測量體溫的方法:
1、凡嬰幼兒、精神異常、昏迷、口鼻腔手術以及呼吸困難、不能合作的病人,不宜測口腔溫度。
2、凡消瘦不能夾緊體溫計、腋下出汗較多者,以及腋下有炎症、創傷或手術的病人不宜使用腋下測溫法。
3、凡直腸或肛門手術、腹瀉,以及心肌梗塞的病人不宜使用直腸測溫法。
以上就是關於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哪些的相關介紹。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紹之後,已經知道測量體溫的方法了。從上面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知道,測量體溫的方法主要有三種,而且這三種方法測出來的體溫都是略有差異的,所以大家在測體溫的時候,一定要事先了解下對應體溫測量方法的正常參考數值哦!
❺ 常用測試體溫的方法有哪幾種
腋下測溫法:先將體溫計汞柱甩到35℃以下。將體溫表放入腋下,水銀柱放在腋窩中間,將溫度計夾住。如腋下有汗要擦乾。10分鍾後取出體溫表,看錶上溫度。
·肛門測溫法:肛門測溫要使用肛表,將汞柱甩到35℃以下。在肛表頭抹上少許肥皂或食用油。病人屈膝側卧,將表從肛門輕輕插入2-2.5厘米,對小嬰兒,只需將肛表水銀頭放入肛門即可。3分鍾後將體溫計從肛門取出,用紙巾將體溫計頭擦拭乾凈,看體溫。
·口腔測溫法:將口表汞柱甩到35%以下。將口表放入病人舌下,叫病人閉住嘴用鼻呼吸,3分鍾後看溫度。口腔試體溫雖然簡便,但不適於小兒。
標准答案 都在這了、、差不多 就是 最佳答案了吧LZ先生
❻ 怎樣測體溫
正常人體溫在36~37℃之間,上午比下午高。測體溫的方法有3種:腋下法、口腔法和肛門法,其中以腋下法最為普遍。
1.操作要領:
測體溫前,應用拇、食指握緊體溫表上端,手腕急速向下向外甩動,將水銀柱甩到35℃以下。
腋下測溫時,要解開病人胸前衣扣,擦去其腋窩部的汗水,將體溫表的水銀頭放在腋窩當中,並緊貼皮膚,水銀頭不能伸出腋窩外,讓病人屈臂,手扶對側肩部以夾緊腋窩。測試時間為10分鍾。
肛門測溫時,應先在水銀頭塗少量油類物質進行潤滑,再慢慢將表的水銀端插入肛門2.5~3厘米(嬰兒僅放入水銀頭即可),並用手握住體溫表的上端,以防脫落折斷。3分鍾後取出,用軟手紙將表擦洗,然後再檢溫。
口腔測溫時,應將體溫表放於病人舌下,囑病人將口唇閉起,但不要「咬牙切齒」。測試3分鍾後,可取出查溫。
查看所測得溫度度數時,應一手橫持體溫表緩慢轉動,取水平線位置背光觀察水銀柱所示溫度刻度。
用畢體溫表後,應用冷水及肥皂進行清洗,不要用熱水沖洗。擦乾後插入表套中存放。必要時,可用75%酒精或60。白酒消毒,時間為30分鍾。
2.注意事項:
腋下法簡便、安全、衛生、舒適,一般情況下均可使用;昏迷病人及嬰幼兒,可使用肛門法。
甩體溫表時應注意四周,不要碰上其他物品而損壞體溫表。
運動、哭鬧、進食冷熱飲、擦浴等活動均可影響體溫的測量,故應等待20分鍾後再測。
用腋下法測溫時,體溫表和皮膚之間不能夾有內衣或被單。
測溫一般為一日2次,必要時可每1~2小時測一次體溫。
肛表、口表宜專人使用。
❼ 機場,火車站是怎樣量體溫,體溫多少才算高
機場、火車站時採用熱成像紅外測溫,人的體溫的正常值分別是:口腔舌下溫36.3~37.2攝氏度;直腸溫度37.5攝氏度左右;腋下溫度36.0~37.0攝氏度。,超過37.2℃為異常。
許多群眾擔心體溫檢測會讓出行變得更加困難,並且採用傳統體溫針測量體溫,耗時較長,特別是人流密集的公共場合,大規模體溫檢測容易造成人員滯留,還會存在交叉感染的隱患。
現在已有的測溫方式之一是額溫槍測溫,應用在人流量不大的公司、辦公大廈場景;另外一種方式是紅外線測溫儀,包括手持式紅外線測溫儀和在線式全自動紅外線測溫儀,應用在人流大的火車站、機場等公共場所。
紅外線測溫儀的原理是,當人體的紅外熱輻射聚焦到檢測器上,檢測器把輻射功率轉換為電信號,這個電信號在被補償環境溫度之後以溫度為單位來顯示,可以同時測溫100人,告訴你100人里有一人高溫,但不能找出誰是高溫者,而且也可能受部分因素影響測溫准確度。
(7)山東體溫檢測方法擴展閱讀:
濟南各火車站將對所有旅客進行體溫檢測、身份登記。為做好濟南市域內火車站與地方疫情防控措施銜接,強化由火車入濟旅客管控,濟南市制定了《濟南市域內火車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規范》。
民航局要求,各地機場除了要按照地方政府要求開展旅客體溫監測外,還應確保對全部進、出港旅客進行體溫監測,做到應查盡查。對於發熱旅客,要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及時處置。
許多群眾擔心體溫檢測會讓出行變得更加困難,並且採用傳統體溫針測量體溫,耗時較長,特別是人流密集的公共場合,大規模體溫檢測容易造成人員滯留,還會存在交叉感染的隱患。
在當前高漲的抗擊疫情環境下,為了讓廣大群眾外出通行更加便捷和得到更好的健康保障,針對一些能夠提供的非接觸式體溫監測設備進行了分析,紅外熱像監測儀在流動的人群中監測並快速測溫篩檢「高溫個體」,採用非接觸測溫,檢測人員遠離被測人群,避免交叉接觸感染。
AI人工智慧演算法,自動定位面部測溫區域,快速顯示面部高溫並對異常體溫者進行報警,實時高溫個體和正常體溫個體可語音提示播報,異常高溫個體圖像可自動保存其紅外熱圖,便於再次分析。
❽ 有哪些方法可以測量體溫
測量體溫的方法較為簡單,但這是護理發熱病人的一項重要工作。體溫表有口表、肛表和腋表之分。正常人的體溫,口溫為36℃~37℃,肛溫稍高於口溫0.3℃~0.5℃,腋溫則低於口溫0.2℃~0.4℃。體溫可由於某些因素而發生變異,如女性平均體溫比男性高0.3℃;在進食、沐浴及劇烈運動後,都可使體溫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晝夜24小時的體溫也不盡相同,清晨2~6時體溫最低,下午2~8時體溫最高,但波動幅度一般不超過l℃。總之,體溫可隨著機體活動的多少、代謝的高低而變化,隨著測量體溫的時間、部位而有所不同。因此,測量體溫時,應注意排除上述影響因素。
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口溫法、腋溫法、肛溫法。
口溫法:除患有口腔疾病、意識不清者均可選用此法。測量體溫前,將消毒好的體溫計的汞柱甩至35℃以下,然後,把體溫計的水銀端放置病人舌下,囑病人口唇閉緊,不要用牙齒咬體溫計,3分鍾即可。此法方便,時間短,但易受飲水、進食的影響,因此,應在飲水、進食後30分鍾測量。
腋溫法:將甩至35℃以下的體溫計的水銀端置於腋下,貼緊皮膚,屈臂過胸,夾緊體溫計,3~5分鍾後即可取出。此法簡單方便,是較為普遍的測體溫法。
肛溫法:多用於昏迷病人,此法比較准確,誤差小。患者側卧或平卧,將甩至35℃以下的體溫計的水銀端,塗少許潤滑劑(液體石蠟、肥皂水、凡士林等),插入肛門內約4厘米,3分鍾後取出,觀察度數。測量體溫後,應注意體溫計的清洗、消毒,尤其是口表、肛表測量後,先用清水沖洗,後用75%酒精或0.1%新潔爾滅浸泡。一般將體溫為37℃~38℃時稱低熱,38℃~39℃為中度發熱,39℃~40℃為高熱,40℃以上為過高熱。
6.高熱護理
持續的過高熱(42℃)超過2~4小時,常可導致病人意識喪失,呼吸、循環功能的衰竭,甚至死亡。做好高熱護理,合理有效的降溫,是護理工作中一項很重要的工作。
對高熱病人,一般2~4小時測量體溫1次,以觀察病人發熱的動態變化。高熱初期,病人多有寒戰、皮膚蒼白等表現。此時要注意給病人保暖,可添加被褥或使用熱水袋、電褥子等,防止受涼,同時飲熱飲料。病人如果持續高熱,則是高熱護理的重點。病人多有呼吸心跳加快、皮膚潮紅、灼熱、食慾不振、肌肉酸痛、口乾、頭痛,甚至出現意識不清、昏迷等表現。這時要積極採取有效的降溫措施,根據家庭具體情況,可選用溫水擦浴、酒精擦浴、冰敷等方法。
溫水擦浴:用32℃~36℃的溫水浸濕毛巾,自頸部沿上臂外側至臂,自側胸經腋窩內側至手心;用同法擦另一側上肢。然後,囑病人側卧,露出背部,自頸向下擦拭背部。下肢自髖部沿腿的外側擦至足背,自腹股溝的內側擦至踝部。順序是先上後下。一般擦拭為20分鍾,擦浴時可有腋窩、腹股溝、窩處稍停留,以提高降溫效果。擦浴時要注意關好門窗,保持室內溫度(18℃~22℃)。
酒精擦浴:常用30%~50%酒精200~300毫升(溫度在32℃左右),用擰至半乾的濕紗布擦拭。除前胸、腹部、後頸部外均可行酒精擦浴,時間不超過20分鍾(身體虛弱者禁用)。
冰敷法:取小塊的冰,用水沖去冰的銳角和污垢,裝入冰囊或冰袋內,加水少許,排氣後擰緊(扎緊)蓋口,加套或墊上毛巾等放於病人的頭部(前額或頭頂)或體表大血管處,如頸部、腋下、腹股溝、窩等處。應用冰敷時,要注意觀察皮膚,如皮膚呈紫紅色或病人感覺局部麻木時,要立即停用冰敷,以防凍傷。冰融化後應及時更換。以上各種方法也可相互配合使用。如溫水或酒精擦浴後使用冰敷法。如果家裡條件較差,室內溫度又偏低,也可用冷濕敷法,用冷水浸濕毛巾,擰至半干放於病人的頭部,有代替冰袋的作用,每隔3~5分鍾更換1次。對畏寒的高熱病人禁用擦浴。擦浴過程中出現皮膚蒼白、發冷時也要立即停止擦浴。在採取了以上降溫措施後,體溫仍不下降,可根據醫囑口服退熱葯物。降溫時要注意觀察病人的出汗情況,避免體溫降得過猛而引起虛脫。鼓勵高熱病人多飲水也是護理中的一件重要的事,高熱病人每日水的攝入量不少於3000毫升,可配製可口的清涼飲料備用(橘子汁、蘋果汁等)。給予細軟易消化、高熱量、高維生素、高糖、高蛋白、低脂肪的飲食,加強機體營養。高熱時,唾液分泌減少,易出現口腔乾燥、口唇乾裂、舌炎、口腔潰瘍等,因此,也要注意做好口腔護理。在體溫下降期可有大量的汗液排泄,此時要特別注意防止病人著涼,保持皮膚清潔,及時更換衣服、被褥、床單等。
❾ 測量體溫的正確方法
基礎體溫測量方法
1、第一步:到葯店買一直基礎體溫計,特別提醒,普通體溫計和基礎體溫計是不一樣的,普通體溫計的刻度比基礎體溫計的刻度要稀疏很多。也可以選擇電子體溫計,讀數能精確地計數到小數點後一位,也比較適合測基礎體溫。用哪個都可以。
2、睡前,將基礎體溫計放在床上容易取到的位置,最好是枕邊,為了方便第二天一早起來,可以第一時間拿到體溫計。
3、每天早晨醒後,不起床,不大小便,不說話,不吸煙,不進食前提下,將體溫計放至舌下,測5分鍾。(每天大體固定起床時間測量為佳,夜間保證6-8小時睡眠)
4、每天記錄體溫並標在表格中,這一步也很重要。可以從網上下載列印個表格自己記錄,也可以用app記錄。方法可以靈活點,但要比較直觀的,東一個數據西一個數據的不好觀察。
(9)山東體溫檢測方法擴展閱讀:測量體溫的注意事項
1、基礎體溫至少要連續測量兩三個月以上,在這段時間盡可能維持規律的就寢時間和起床時間。此外,睡眠時間一定要達到6小時以上。
2、清醒後應該避免立刻去上廁所、洗臉或漱口等動作。也不可以為了找尋體溫計而挺起上半身。就算未做出這么大的動作而只是躺在被子中伸懶腰或打呵欠、翻身,或是接觸睡在旁邊的孩子或和丈夫說話等,都會使體溫產生微妙的變化,影響測量的結果。
3、精神狀態對體溫也有影響。例如即使身體靜靜地躺著,可是前一天和丈夫吵架,清醒時仍然覺得焦躁.或為了孩子而感到煩惱時,體溫也會上升。人類的體溫受精神的影響很大,測量基礎體溫時,不只是身體,連心情都要保持平靜,這一點非常重要。
4、有一些急事或不可避免的疾病出現時,在基礎體溫表的備注欄中要詳加記錄。牙痛、頭痛、感冒、睡眠不足或是睡眠較淺等都會使體溫上升,所以最好記錄下來。
❿ 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哪些
測量體溫的方法較為簡單,但這是護理發熱病人的一項重要工作。體溫表有口表、肛表和腋表之分。正常人的體溫,口溫為36℃~37℃,肛溫稍高於口溫0.3℃~0.5℃,腋溫則低於口溫0.2℃~0.4℃。體溫可由於某些因素而發生變異,如女性平均體溫比男性高0.3℃;在進食、沐浴及劇烈運動後,都可使體溫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晝夜24小時的體溫也不盡相同,清晨2~6時體溫最低,下午2~8時體溫最高,但波動幅度一般不超過l℃。總之,體溫可隨著機體活動的多少、代謝的高低而變化,隨著測量體溫的時間、部位而有所不同。因此,測量體溫時,應注意排除上述影響因素。
測量體溫的方法有口溫法、腋溫法、肛溫法。
口溫法:除患有口腔疾病、意識不清者均可選用此法。測量體溫前,將消毒好的體溫計的汞柱甩至35℃以下,然後,把體溫計的水銀端放置病人舌下,囑病人口唇閉緊,不要用牙齒咬體溫計,3分鍾即可。此法方便,時間短,但易受飲水、進食的影響,因此,應在飲水、進食後30分鍾測量。
腋溫法:將甩至35℃以下的體溫計的水銀端置於腋下,貼緊皮膚,屈臂過胸,夾緊體溫計,3~5分鍾後即可取出。此法簡單方便,是較為普遍的測體溫法。
肛溫法:多用於昏迷病人,此法比較准確,誤差小。患者側卧或平卧,將甩至35℃以下的體溫計的水銀端,塗少許潤滑劑(液體石蠟、肥皂水、凡士林等),插入肛門內約4厘米,3分鍾後取出,觀察度數。測量體溫後,應注意體溫計的清洗、消毒,尤其是口表、肛表測量後,先用清水沖洗,後用75%酒精或0.1%新潔爾滅浸泡。一般將體溫為37℃~38℃時稱低熱,38℃~39℃為中度發熱,39℃~40℃為高熱,40℃以上為過高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