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馬齒莧可以喂豬
馬齒莧可以喂豬。
相關說明
馬齒莧生食、烹食均可,柔軟的莖可像菠菜一樣烹制。不過如果對它強烈的味道不太習慣的話,就不要用太多。
馬齒莧莖頂部的葉子很柔軟,可以像豆瓣菜一樣烹食,可用來做湯或用於做沙司、蛋黃醬和燉菜。馬齒莧和碎蘿卜或馬鈴薯泥一起做,也可以和洋蔥或番茄一起烹飪,其莖和葉可用醋腌泡食用。
B. 馬齒莧的葯用價值-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
馬齒莧的葯用價值-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
馬齒莧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葯材,有很多的人不了解馬齒莧,有的人不知道馬齒莧的馬齒莧的葯用價值,也有的人不知道馬齒莧常見選方,還有的人不知道如何食用馬齒莧。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馬齒莧的葯用價值的知識,歡迎閱讀。
馬齒莧基本介紹
馬莧菜(中文學名:馬齒莧,馬力莧、拉丁學名:PortulacaoleraceaL.)別名馬齒莧,是一年生肉質草本植物。
葉肥厚多汁,無毛,莖常帶紫色,葉對生,倒卵狀楔形;夏季開花,花小型,黃色;果圓錐形。
多生於田野、菜園、路邊及庭園廢墟等向陽處。中國各地均有分布。
馬莧菜為葯食兩用植物,全草可供葯用,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種子可明目,可作獸葯和農葯;嫩莖葉可作蔬菜,味酸,也可作飼料。
一年生草本,全株無毛。
莖平卧或斜倚,伏地鋪散,多分枝,圓柱形,長10-15厘米淡綠色或帶暗紅色。
葉互生,有時近對生,葉片扁平,肥厚,倒卵形,似馬齒狀,長1-3厘米,寬0.6-1.5厘米,頂端圓鈍或平截,有時微凹,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或帶暗紅色,中脈微隆起;葉柄粗短。
花無梗,直徑4-5毫米,常3-5朵簇生枝端,午時盛開;而苞片2-6,葉狀,膜質,近輪生。
萼片2,對生,綠色,盔形,左右壓扁,長約4毫米,頂端急尖,背部具龍骨狀凸起,基部合生;花瓣5,稀4,黃色,倒卵形,長3-5毫米,頂端微凹,基部合生。
雄蕊通常8,或更多,長約12毫米,花葯黃色。
子房無毛,花柱比雄蕊稍長,柱頭4-6裂,線形。
蒴果卵球形,長約5毫米,蓋裂。
種子細小,多數,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澤,直徑不及1毫米,具小疣狀凸起。
花期5-8月,果期6-9月。
馬莧菜原產於南亞,後傳播到世界各地。
中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多為野生。另外,馬莧菜在歐洲、南美洲、中東地帶都有其野生型,但英國、法國、荷蘭及美國為栽培種為主。
馬齒莧的功效與作用
1.增強心肌功能
馬齒莧含有豐富的L-去甲腎上腺素、多 巴胺和多巴等活性物質。
去甲腎上腺素可以激發血管B—受體, 使血管收縮,促使血壓升高,提高冠狀動脈的灌注壓力,使冠 脈流量增加。
另外,這些物質可 激發心臟的.B—受體,使心肌收 縮力和心臟的自動節律增強。
2.防治心臟病
馬齒莧含豐富的ω-3脂肪酸,對降低心血管病的發生有很好的作用。
3.降壓效果
馬齒莧中富含鉀,其中包括硝酸鉀、氧化鉀、硫酸鉀等。
據測定,馬齒莧中鉀含量達1.7%。鉀鹽可降低血壓,減慢心率,具有保護心臟的作用。
4.降血糖作用
馬齒莧中的去甲腎上腺素能促進胰島素分泌、調節人體內糖代謝,具有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穩定的作用,對糖尿病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5.保護胃黏膜
研究發現:馬齒莧的10%醇提取液對胃黏膜損傷引起的潰瘍有顯著治療作用。
研究者認為:馬齒莧這種新功效,可能與它富含to-3脂肪酸、維生素C等有關,這些物質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並有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有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不妨常吃些馬齒莧。
6.美容、減肥作用
抗衰老:馬齒莧還含大量維生素E、C、胡蘿卜素及谷胱甘肽等抗衰老的有效成分。
我國學者賀聖文等通過動物實驗表明,馬齒莧可提高家兔機體抗氧化能力,使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減少,具有抗衰老的重要作用。
消除色素斑:另外,維生素C有一定的消除色素斑作用,而維生素E 可以保護線粒體的磷脂,有抗自由基作用,是美容佳品。
白發變黑發:馬齒莧含銅元素較高(21微克/ 100克),而體內銅離子是酪氨酸酶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乏可導致黑色素生成減少,致使白發增多。所以,常吃馬齒莧能增加表皮中黑色細胞的密度和相關酶的活性,使白發變黑。
7.馬齒莧可治皮膚病
馬齒莧入心經,可以清心火。入肺經,可以散肺熱。
《黃帝內經》說: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而肺主皮毛。就是說各種癰腫、潰瘍、濕癬,都跟心火和肺熱有關。
馬齒莧既清心火,又散肺熱,它的排毒功效既走血分,又走皮膚,內外兼治,所以對於上面所說的皮膚問題都有療效。
調理皮膚病,可以內服和外敷雙管齊下,把新鮮的馬齒莧搗爛敷在患處,或者用干品煮水來泡澡,都是很不錯的方法。
8.馬齒莧是腸道的清潔劑,是各種腸道病的首選良葯
馬齒莧最大的功效,是治療大腸經的疾病。
它既能解毒,又能消炎,還能祛熱,對於腸道病屬於熱證的基本上可以通治。
哪些腸道病屬於熱證呢?像痔瘡出血、細菌性痢疾、腸道息肉、實熱便秘這些都是。
簡單地說,大部分的腸道病都屬於這個范疇,受寒引起的腹瀉和脾虛引起的長期大便稀溏除外。
;C. 哪裡有關於馬齒莧的有關資料
馬齒莧為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肥厚多汁,無毛,高10-30cm。生於田野路邊及庭園廢墟等向陽處。國內各地均有分布。該種為葯食兩用植物。全草供葯用,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種子明目。現代研究,馬齒莧還含有豐富的SL3脂肪酸及維生素A樣物質:SL3脂肪酸是形成細胞膜,尤其是腦細胞膜與眼細胞膜所必需的物質;維生素A樣物質能維持上皮組織如皮膚、角膜及結合膜的正常機能,參與視紫質的合成,增強視網膜感光性能,也參與體內許多氧化過程。此外,馬齒莧還可作獸葯和農葯;嫩莖葉可作蔬菜等。一年生草本,全株無毛。莖平卧或斜倚,伏地鋪散,多分枝,圓柱形,長10-15厘米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葉互生,有時近對生,葉片扁平,肥厚,倒卵形,似馬齒狀,長1-3厘米,寬0.6-1.5厘米,頂端圓鈍或平截,有時微凹,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或帶暗紅色,中脈微隆起;葉柄粗短。花無梗,直徑4-5毫米,常3-5朵簇生枝端,午時盛開;苞片2-6,葉狀,膜質,近輪生;萼片2,對生,綠色,盔形,左右壓扁,長約4毫米,頂端急尖,背部具龍骨狀凸起,基部合生;花瓣5,稀4,黃色,倒卵形,長3-5毫米,頂端微凹,基部合生;雄蕊通常8,或更多,長約12毫米,花葯黃色;子房無毛,花柱比雄蕊稍長,柱頭4-6裂,線形。蒴果卵球形,長約5毫米,蓋裂;種子細小,多數,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澤,直徑不及1毫米,具小疣狀凸起。花期5-8月,果期6-9月。 馬齒莧,別名長命草、五行草、瓜子菜、地馬菜等,為馬齒莧科一年生肉質草本植物。 馬齒莧起源於印度,幾個世紀以來傳播到世界各地,現墨西哥、歐洲、中國和中東都還是野生類型,在英國、法國、荷蘭等西歐國家早已發展成為栽培蔬菜。 馬齒莧在每100克莖葉中含蛋白質2.3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3克、鈣85毫克、磷56毫克、鐵1.5毫克及鉀、錳、銅、鎂、鋅等。還含有胡蘿卜素2.23毫克、維生素C23毫克、維生素B10.03毫克、維生素B20.11毫克、煙酸0.7毫克、檸檬酸及多種氨基酸。馬齒莧以嫩莖葉供食用。也可殺青後曬製成乾菜。 馬齒莧全株入葯具有解毒、抑菌消炎、利尿止痢、潤腸消滯、去蟲、明目和抑制子宮出血等葯效;外用可以治丹毒、毒蛇咬傷等症。 馬齒莧喜向陽、溫暖、肥沃的生長環境,生活力極強,耐寒、耐澇、且較耐蔭亦耐瘠薄,但在較蔭濕肥沃的土地上植株生長更加肥嫩粗大。它的莖可以貯存水分,再生能力強,切口或傷口周圍能很快長出不定根。馬齒莧在我國南北各地區廣泛分布,各地都有野生類型,可以用來馴化栽培。
D. 馬齒莧有什麼好
1、什麼是馬齒莧
馬齒莧(學名:Portulaca oleraceaL.):為石竹目、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全株無毛。莖平卧,伏地鋪散,枝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葉互生,葉片扁平,肥厚,似馬齒狀,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葉柄粗短。花無梗,午時盛開;苞片葉狀;萼片綠色,盔形;花瓣黃色,倒卵形;雄蕊花葯黃色;子房無毛。蒴果卵球形;種子細小,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澤。花期5-8月,果期6-9月。
E. 馬齒筧是什麼
葯用價值中葯名:馬齒莧、馬齒莧子。[2][3]
中葯名葯用部位性味功效馬齒莧以植物的全草入葯味酸;性寒清熱解毒;涼血止痢;除濕 通淋馬齒莧子以植物的種子入葯味甘;性寒清肝;化濕 明目註:葯用詳述,見網路相應詞條。 食療價值⑴馬齒莧芡實瘦肉湯
【製作】 馬齒莧葯膳(圖3)馬齒莧50克,芡實100克,瘦豬肉15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將馬齒莧摘去根、老黃葉片,用清水洗凈,切成段;瘦豬肉切成丁,芡實洗凈。把馬齒莧、芡實、瘦豬肉丁同放入凈鍋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滾,再用文火煲2小時即可,食用時加入精鹽、味精調味。
【功效】該品有清熱解毒、祛濕止帶功效,適用於濕熱下注、帶下色黃、黏稠味臭、小便短黃、口渴口苦、舌紅苔黃、脈滑者,亦可用於濕熱泄瀉、痢疾等。[4]
⑵糖醋馬齒莧
【製作】馬齒莧200~250克,食醋30克,白糖適量。馬齒莧洗凈後,煎取濃汁250克,去渣,加入食醋、白糖適量,調勻後即可飲用。以上為1日量,1次或2次空腹溫熱飲用,連服3天為一個療程。如需要進行第2、第3個療程,可間隔半月再服。
【功效】該品有驅蟲功效,適用於小兒鉤蟲病。[4]
⑶馬齒莧炒雞蛋
【製作】馬齒莧60克,雞蛋4個,精鹽、料酒、花生油、醬油、味精各適量。將馬齒莧用溫水泡10分鍾,摘去根、老黃葉片,清水洗凈,切成段,備用。把雞蛋打散,加入馬齒莧調勻,加精鹽、料酒、醬油、味精調味。炒鍋洗凈,加花生油,燒熱,將馬齒莧和雞蛋倒入鍋內炒熟,趁熱佐餐食用。
【功效】該品有清熱解毒、止瀉痢、除腸垢、益氣補虛功效,適用於治療久痢。[4] 其它用途可作獸葯和農葯;嫩莖葉可作蔬菜,味酸,也是很好的飼料。[2]
F. 馬齒莧是什麼,一種常見野菜 對人體有很好的滋養作用
馬齒莧,是一種野菜,由於生長在野外經常被人們忽略。但是正是這種不起眼的野菜,卻富含豐富的營養物質,甚至被稱為「長壽菜」。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些馬齒莧的相關情況。
馬齒莧馬齒莧(學名:Portulaca oleracea L.)一年生草本的植物。通常匍匐,肥厚多汁,葉柄粗短,味酸,無毛,高10-30厘米,下面淡綠色或帶暗紅色。生於田野路邊及庭園廢墟等向陽處。
馬莧菜,馬莧菜屬於馬齒科一年生肉質草本植物,學名「馬齒莧」,我縣民間俗稱「馬蜂菜」,在上海被稱為"保健菜",是一種特色野菜。因其生命力極強,又有「長壽菜」之稱。
夏季開花,花小型,黃色。果圓錐形、蓋裂。生於菜園、農田、路旁,為田間常見雜草。為葯食兩用植物。全草供葯用,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種子明目,還可作獸葯和農葯,嫩莖葉可作蔬菜,也是很好的飼料。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全株無毛。莖平卧或斜倚,伏地鋪散,多分枝,圓柱形,長10-15厘米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莖紫紅色,葉互生,有時近對生,葉片扁平,肥厚,倒卵形,似馬齒狀,長1-3厘米,寬0.6-1.5厘米,頂端圓鈍或平截,有時微凹,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或帶暗紅色,中脈微隆起,葉柄粗短。
花無梗,直徑4-5毫米,常3-5 朵簇生枝端,午時盛開;萼片2,對生,綠色,盔形,左右壓扁,長約4毫米,頂端急尖,背部具龍骨狀凸起,基部合生;花瓣5,稀4,黃色,倒卵形,長3-5毫米,頂端微凹,基部合生;雄蕊通常8,或更多,長約12毫米,花葯黃色;苞片2-6,葉狀,膜質,近輪生;子房無毛,花柱比雄蕊稍長,柱頭4-6裂,線形。
蒴果卵球形,長約5毫米,蓋裂;種子細小,多數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澤,直徑不及1毫米,具小疣狀凸起。花期5-8月,果期6-9月。
分布情況我國南北各地均產,分布在中國各地,華南、華東、華北、東北、中南、西南、西北較多。廣布全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馬齒莧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澇,生命力強,常生在荒地、田間、菜園、路旁。
營養成分
研究表明,馬齒莧所含的SL3脂肪酸比任何其他已研究過的綠葉蔬菜都多,半杯馬齒莧含有300-400毫克的d-亞油酸,它是菠菜含量的6-7倍。SL3脂肪酸是形成細胞膜,尤其是腦細胞膜與眼細胞膜所必需的物質。馬齒莧還含有大量維生素E。維生素E可防止細胞膜的破壞。每半杯馬齒莧約含12.2毫克維生素E,是菠菜中含量的7倍多。
每100克馬齒莧鮮嫩莧莖葉含蛋白質2.3克,脂肪0.5克,糖類3克,粗纖維0.7克,鈣85毫克,磷56毫克,鐵巨1.5毫克,胡蘿卜素2.23毫克,維生素BI0.03毫克,維生素民 O.11毫克,維生素PP 0.7毫克,維生素C 23毫克。此外,還含有大量去甲腎上腺素、鉀鹽及豐富的檸檬酸、蘋果酸、氨基酸以及生物鹼等成分。
食療功效與作用1、增強心肌功能
馬齒莧含有豐富的L-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和多巴等活性物質。去甲腎上腺素可以激發血管B—受體,使血管收縮,促使血壓升高,提高冠狀動脈的灌注壓力,使冠脈流量增加。另外,這些物質可激發心臟的B—受體,使心肌收縮力和心臟的自動節律增強。
2、 降血壓、防治心臟病
馬齒莧中富含鉀,其中包括硝酸鉀、氧化鉀、硫酸鉀等。據測定,馬齒莧中鉀含量達1.7%。鉀鹽可降低血壓,減慢心率,具有保護心臟的作用。馬齒莧含豐富的ω-3脂肪酸,對降低心血管病的發生有很好的作用。
3、降血糖
馬齒莧中的去甲腎上腺素能促進胰島素分泌、調節人體內糖代謝,具有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穩定的作用,對糖尿病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
4、保護胃黏膜
研究發現:馬齒莧的10%醇提取液對胃黏膜損傷引起的潰瘍有顯著治療作用。專家認為馬齒莧這種新功效,可能與它富含to-3脂肪酸、維生素C等有關,這些物質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並有保護胃黏膜的作用。有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不妨常吃些馬齒莧。
5、抗衰老、美容
馬齒莧還含大量維生素E、維生素C、胡蘿卜素及谷胱甘肽等抗衰老的有效成分。我國學者賀聖文等通過動物實驗表明,馬齒莧可提高家兔機體抗氧化能力,使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減少,具有抗衰老的重要作用。還能消除色素斑,因為馬齒莧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C有一定的消除色素斑作用,而維生素E可以保護線粒體的磷脂,有抗自由基作用,是美容佳品。
6、白發變黑發
馬齒莧含銅元素較高(21微克/ 100克),而體內銅離子是酪氨酸酶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乏可導致黑色素生成減少,致使白發增多。所以,常吃馬齒莧能增加表皮中黑色細胞的密度和相關酶的活性,使白發變黑。
7、治皮膚病
馬齒莧入心經,可以清心火。入肺經,可以散肺熱。《黃帝內經》說: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而肺主皮毛。就是說各種癰腫、潰瘍、濕癬,都跟心火和肺熱有關。馬齒莧既清心火,又散肺熱,它的排毒功效既走血分,又走皮膚,內外兼治,所以對於上面所說的皮膚問題都有療效。調理皮膚病,可以內服和外敷雙管齊下,把新鮮的馬齒莧搗爛敷在患處,或者用干品煮水來泡澡,都是很不錯的方法。
8、腸道病的首選良葯
馬齒莧最大的功效,是治療大腸經的疾病。它既能解毒,又能消炎,還能祛熱,對於腸道病屬於熱證的基本上可以通治。哪些腸道病屬於熱證呢?像痔瘡出血、細菌性痢疾、腸道息肉、實熱便秘這些症狀都是。簡單地說,大部分的腸道病都屬於這個范疇,受寒引起的腹瀉和脾虛引起的長期大便稀溏除外。
馬齒莧的食用方法
馬齒莧生食、烹食均可,柔軟的莖可像菠菜一樣烹制。不過如果對它強烈的味道不太習慣的話,就不要用太多。馬齒莧莖頂部的葉子很柔軟,可以像豆瓣菜一樣烹食,可用來做湯或用於做沙司、蛋黃醬和燉菜。馬齒莧和碎蘿卜或馬鈴薯泥一起做,味道很好,也可以和洋蔥或番茄一起烹飪,其莖和葉可用醋腌泡食用。涼拌馬齒莧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
另外,涼拌馬齒莧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有「天然抗生素」之稱。馬齒莧粥對人體有很好的滋養作用,可以很好地改善皮膚的顏色,使肌膚散發健康的光澤。
馬齒莧的適宜人群
1、一般人都可食用。
2、宜食腸炎、痢疾、尿血、尿道炎、濕疹、皮炎、赤白帶下者食用
3、各種癰腫、瘡癤、乳痛、痔瘡出血、毒蛇咬傷以及肺結核等症患者宜食。
馬齒莧的食用禁忌
1、馬齒莧為寒涼之品,脾胃虛弱、腹部受寒引起腹瀉的人,如果是單純受涼造成的一般性腹瀉不要誤食。
2、忌與胡椒、該粉同食。不宜與甲魚同食,否則會導致消化不良、食物中毒等症。
3、孕婦要禁止吃馬齒莧。因為馬齒莧是滑利的,有滑胎的作用。
盆栽種植
1、馬齒莧品種選擇:用作蔬菜栽培時宜選用寬葉莧,寬葉莧葉大而肥厚,但不耐寒,較抗旱。
2、馬齒莧盆土准備:用於栽培馬齒莧的花盆不宜太小,口徑35~40厘米的泥盆最為適宜。
3、播種准備:播種要待氣溫超過15℃時進行,播種前,先將盆土澆足底水,待水滲下後,將種子與細沙混勻後撒播,隨後覆蓋0.5厘米厚過篩細土。
4、出苗:播後應注意保溫保濕,播後2~3天即可出苗。出苗7天後間苗,株距3~4厘米左右。
5、間苗:苗高15厘米左右時,開始間拔幼苗食用,保持株距7~8厘米。
6、採收: 播種或定植後30天左右,莖葉已經充分長大,當株高大約25厘米,單株重35~40克,莖葉粗大肥厚且幼嫩多汁,尚未現蕾時採收。
生長期間,要保持土壤濕潤。追肥要求薄肥勤施,每周一次,最好施用顆粒復合肥。
小貼士
1、環境:馬齒莧喜肥水,耐強光,尤喜空氣乾燥、土壤潮濕的環境。
2、土壤:選用疏鬆、肥沃、保水性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生長加快,莖葉幼嫩,品質特佳。
3、光照:要注意擺放在陽光能夠照射到的地方,利於莖葉生長。弱光下馬齒莧生長快而幼嫩,光照過強,則易老化。
4、採收:盆栽馬齒莧採收時要注意在植株基部留3節主莖,便於繼續生長,陸續採收。
結語: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對馬齒莧有了很多的認識,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們!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植物之家熊掌號!
G. 馬齒莧是什麼呢
馬齒莧為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肥厚多汁,無毛,高10~30cm。生於田野路邊及庭園廢墟等向陽處。國內各地均有分布。該種為葯食兩用植物。全草供葯用,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種子明目。現代研究,馬齒莧還含有豐富的SL3脂肪酸及維生素A樣物質:SL3脂肪酸是形成細胞膜,尤其是腦細胞膜與眼細胞膜所必需的物質;維生素A樣物質能維持上皮組織如皮膚、角膜及結合膜的正常機能,參與視紫質的合成,增強視網膜感光性能,也參與體內許多氧化過程。此外,馬齒莧還可作獸葯和農葯;嫩莖葉可作蔬菜等。
馬齒莧,又稱長壽菜、馬齒菜、馬蛇子菜、螞蚱菜、馬舌菜、馬齒草、馬齒龍、酸莧、地馬菜、五行草(馬齒莧葉形同馬齒,對稱生長,莖柔軟鋪地,葉青,莖紅,花黃,根白,籽黑,所以又叫「五行草」)、長命菜、安樂菜、馬莧菜、五色莧、五方草、酸米菜、瓜子菜、瓜仁菜、螞蟻菜、指甲菜、豬母草、豬馬菜、醬板菜、酸味菜、醬板豆草和馬馬菜俗稱胖娃娃草等。
馬齒莧常生在荒地、田間、菜園、路旁,分布在我國各地,華南、華北、東北、中南、西南、西北較多。馬齒莧既是蔬菜,又是良葯。
馬齒莧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鈣、磷、鐵、銅、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成分。
H. 馬齒莧作用功能
馬齒莧(學名:Portulaca oleraceaL.):為石竹目、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全株無毛。莖平卧,伏地鋪散,枝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葉互生,葉片扁平,肥厚,似馬齒狀,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葉柄粗短。花無梗,午時盛開;苞片葉狀;萼片綠色,盔形;花瓣黃色,倒卵形;雄蕊花葯黃色;子房無毛。蒴果卵球形;種子細小,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澤。花期5-8月,果期6-9月。
中國南北各地均產。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澇,生命力強,生於菜園、農田、路旁,為田間常見雜草。廣布全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全草供葯用,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種子明目;還可作獸葯和農葯;嫩莖葉可作蔬菜,味酸,也是很好的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