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鑒別石英岩玉與玉石
玉石是一個總概念,如同水果
石英岩玉屬於一種玉石,如同蘋果
怎麼鑒別蘋果與水果,哈哈哈,笑死我了
石英岩玉很便宜,一般染色的情況較多,真品更多
可以鑒定證書的結論為准,對不懂的人來說
B. 怎樣辨別玉和石英石
1、眼睛看:玉石和石英石外觀的潤澤度不同,真玉透明度較強,油脂光澤,質細而堅硬,有光澤,略透明而石英石是玻璃光澤。
2、聽聲音:輕輕敲打玉與石英石,從聲音上很好分辨,真玉聲音清脆悅耳,而石英石聲音較之音色差。
3、所含成分不同:石英的成分是最簡單的二氧化硅,而玉石組成成分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氧化鈉。
(2)石英岩石玉化鑒別最簡單方法擴展閱讀:
玉(軟玉)與翡翠區別:
軟玉如岫玉、 黃白老玉 、和田玉、台灣玉、加拿大玉,以及羊脂白玉,碧玉、青玉、墨玉等名稱,是屬於礦物學中稱為「軟玉」的集合體。軟玉與翡翠的區別如下:
1、 軟玉顏色比較均勻,有白色、暗綠色、黑綠色等,無鮮綠色。
2、軟玉呈油脂光澤,無翠性。
3、軟玉的比重(3.00)略比翡翠的比重為低。
4、軟玉的折射率(1.62)亦略比翡翠的折射率為低。
C. 怎麼分別石英岩玉的真假
石英岩玉的識別:
石英岩類玉石都是較緻密的塊體或顯微粒狀集合體,有的因含有色礦物而出現美麗的顏色。其中有京白玉、東陵石、密縣玉、貴翠、台灣翠及砂金石等許多玉石品種。
石英岩玉的主要特徵
多數為顯微粒狀石英集合體,包裹礦物有藍閃石、鋰雲母、鉻雲母、赤鐵礦等。顏色有白、綠、翠綠、淺藍綠、紫、淡紫等色。硬度7。相對密度2.65-3.0。玻璃光澤、不透明到近於半透明。
石英岩玉料由於組成礦物主要是石英,故根據硬度、玻璃光澤和石英的光性很易同翡翠、軟玉區分。同時石英岩玉料性脆,不像軟玉和翡翠那樣有韌性。砂金石因含有礦物而出現金屬光澤的特徵,也極易區別。室內可通過磨製薄片鑒定所含有色礦物的種屬,並通過化學分析研究其產生顏色的原因,也可做發光性及吸收光譜特徵的研究。
D. (三)石英質玉石的鑒定
玉髓相對密度2.65,折射率1.54,隱晶質集合體易與其他相似的寶石進行區別。
瑪瑙具有各種顏色和形狀的環帶條紋。根據其獨有的紋帶、折射率值和相對密度值易於識別。並根據紋帶和花紋構造、顏色劃分品種。
東陵石最具特徵的是沙金效應,相對密度2.64~2.71,折射率1.54可和其他仿製品區別。
木變石以其纖維狀結構,絲絹狀光澤,石英的折射率值和相對密度值為其鑒定特徵。
E. 石英岩玉怎麼辨別真假
總質量:
65.51g
形狀:
鐲形
顏色:
淡綠色
白色
褐黃色
您好
可以查驗到
這是一款石英岩玉手鐲,國標對於部分石英岩是允許做色澤優化的
因此這款叫做真品石英岩玉沒有問題,但不能保證色澤絕對的天然
此類產量頗多,俗稱:水墨玉.但水墨玉嚴謹上來說沒有收錄權威標準定名
實價低廉,市場價小三位數的價值
網購價碼會相對更便宜些,當做飾品吧,外觀別致,但不建議長時間貼身佩戴
希望回答可以幫助您
F. 石英岩玉鑒別方法及價格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就很喜歡有關玉石的東西,不管是在擺放的飾品,還是戴在身上的手鐲等東西,都是很喜歡的。俗話說玉養人,這應該就是古人喜歡的原因之一吧。但是玉的品種也是很多的,比如說和田玉,瑪瑙等等。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種叫做石英岩玉,關於玉石,石英岩玉鑒別方法是什麼呢,下面為大家介紹。
石英岩玉的鑒別方法:
1、從玉石的顏色鑒別
白色的和田玉有著不同色調,有青白、粉白、灰白、黃白等等,和田玉的白色不是單純的潔白,而是與其他的色調統一融合而成的顏色,而且和田玉的顏色會帶給人一種很厚重縝密的感覺。
白色石英岩玉的色是純白,白顏色中沒有一絲其他的色調,白得很乾凈。石英岩玉的料子也是有一些差別的,有的料子給人一種煞白的感覺,猶如白雪一樣,潔凈得沒有一點灰色調。有的料子是透亮的白色,白色中泛著一些灰色調,而且料子有著一定的透明的感覺。
2、用透射光線來看玉石本身的結構
和田玉是纖維交織結構,用手電筒的光從側面打入可以看到和田玉內部結構的不均勻,有的地方細膩,有的地方粗糙,而且能看出玉石顆粒呈現出纖維交織結構。有的和田玉料用透光來看可以發現裡面有一些白色的小棉團,呈不均勻分布。
白色石英岩玉用透光來看,結構是不同於和田玉的,顯現出來的是均勻的顆粒狀結構,而且整體的顆粒呈現均勻分布狀,沒有大塊的白棉存在,透明度強於和田玉,有的玉料用手電筒照射後可以發現裡面有星星點點的閃亮物質。
石英岩玉的價格:
天然石英岩玉手鐲
¥72.00
石英岩玉手鐲女款玉鐲¥40.00
冰種紫羅蘭手鐲紫色石英岩玉鐲子
¥45.00
天然石英岩玉手鐲冰種
¥35.00
天然石英岩玉石手鐲
¥58.00
天然石英岩玉鐲子
¥96.00
石英岩玉和翡翠的區別
石英岩玉的主要成分是石英,石英岩玉如果經過染色之後和翡翠十分的相似,很容易混淆,不過除了顏色上,石英岩玉和翡翠無論是物理性質還是物質組成,這兩者之間都有著很大的不同。但是很多對於石英岩玉和翡翠不了解的朋友在選購的時候還是會上當受騙,那麼石英岩玉和翡翠的區別是什麼呢?
1、石英岩玉和翡翠的顏色分布不同。一般經過染色的石英岩玉,它的顏色分布十分的均勻,多是油青色,它的底子看起來十分干凈,沒有huangse調,但是對於翡翠來說,它的顏色分布是根據色調深淺而區分的,它的分布是不同形狀的。
2、石英岩玉和翡翠的結構不同,像石英岩玉並沒有翠性和色根,這些是翡翠的主要特徵,也是石英岩玉和翡翠最大的不同。
3、石英岩玉和翡翠的滾筒拋光凹坑不同,石英岩玉多是做成戒面,做成之後它的底面呈現內凹狀,但是翡翠很少做成戒面,底面呈現的形狀也不是內凹狀。
4、石英岩玉和翡翠的絲瓜瓤構造不同。之所以不同是因為石英岩玉在染色的過程中,所用的染料會集中在顆粒的空隙間,因此出現了絲瓜瓤構造。
5、石英岩玉和翡翠的折射率不同,石英岩玉的折射率是1.55,但是翡翠的折射率是1.66,由此可見石英岩玉的折射率小於翡翠的折射率。
6、石英岩玉和翡翠的相對密度不同。石英岩玉的密度是2.80,翡翠的密度是3.32,由此可見石英岩玉的密度要小於翡翠密度。
任何玉石的價錢都是不一樣的,其實就是在製作好的飾品時候的選擇的材料,比如說玉石的質地,或者是它的顏色,亦或者是玉石的透明度等等,這些都是決定價格的因素。當然了不用的地區產出來的玉石也是不同的。這種石英岩玉是沒有輻射的,並且硬度相對來說比較的高,所以是比較環保的一種材料。以上就是有關石英岩玉鑒別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G. 如何鑒別石英石
什麼是石英石?
現在我們講的石英石是一種由90%以上的石英晶體加上樹脂及其他微量元素人工合成的一種新型石材。它是通過特殊的機器在一定的物理、化學條件下壓制而成的大規格板材。它的主要材料是石英。石英石無輻射、硬度高,造就了石英石檯面刮不花(莫氏硬度 7);污不染(真空製造.緻密無孔);燙不壞(石英材料。可耐溫300℃);用不舊(30 道拋光工藝無需維護);無毒無輻射(NSF認證,不含重金屬,可與食品直接接觸)。石英石檯面色彩多樣,戈壁系列,水晶系列、麻石系列,閃星系列更具特色,可以廣泛應用於公共建築(酒店、餐廳、銀行、醫院、展覽、實驗室等)和家庭裝修(廚房檯面、洗臉台、廚衛牆面、餐桌、茶幾、窗檯、門套等)領域,是一種無放射性污染、可重復利用的環保、綠色新型建築室內裝飾材料。
合成石英石:
是在真空條件下將石英石晶體(94%)、樹脂(6%)和微量顏料等材料通過異構聚合技術製成大規格板材,其高達94%的石英結晶體為主體結構,使其質地更加堅硬、緊密,具有其他裝飾材料無法比擬的耐磨、耐壓、耐高溫、抗腐蝕、防滲透等特性。
石英結晶體是自然界中硬度僅次於鑽石的天然礦產,其表面硬度高達莫氏硬度7.5,遠大於人們日常使用的刀鏟等利器,就算是用鋒利的裁紙刀在表面劃過,也不會留下痕跡。其熔點高達1300攝氏度以上,不會因接觸高溫而導致燃燒,亦具備其他的石英含量人造石所無法比擬的耐高溫特性。
合成石英石是在真空條件下製造的表裡如一緻密無孔的復合材料,十分適合在復雜環境下發揮作用。其石英錶面對廚房中的酸鹼等有極好的抗腐蝕能力,日常使用的液體物質不會滲透其內部,長時間置於表面的液體只須用清水或普通家用清潔劑用抹布擦洗即可,必要時也可用刀片颳去表面的滯留物。合成石英石光澤亮麗的表面是經過幾十道復雜的拋光處理工藝,不會被刀鏟刮傷,不會微液體物質滲透,不會產生發黃,變色等問題,日常的清潔只需用清水沖洗即可,簡單易行;即使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其表面亦同新裝檯面一樣的亮麗,無需維護和保養。
石英石表面光滑平整,亦無刮痕滯留,緻密無孔的材料結構使得細菌無處藏身,材料製造通過了美國NSF的認證,可與食物直接接觸,完全無毒。我們採用精選的天然石結晶礦產,其SiO2的含量超過99.9%以上,並在製造過程中去雜提純,原材料中不含任何可能導致輻射的重金屬雜質,94%的石英結晶體和其他綠色環保的添加劑使得我們的石英石完全無毒無輻射污染,可放心使用。色彩豐富的組合使其具有天然石材的質感和美麗的表面光澤。
石英石的特性及具備該特性的原因
1、刮不花
石英石其石英含量高達94%,石英晶體是自然界中硬度僅次於鑽石的天然礦產,其表面硬度可高達莫氏硬度7.5,遠大於廚房中所使用的刀鏟等利器,不會被其刮傷。
2、污不染
石英石是在真空條件下製造的表裡如一,緻密無孔的復合材料,其石英錶面對廚房的酸鹼等有極好的抗腐蝕能力,日常使用的液體物質不會滲透其內部,長時間置於表面的液體只須用清水或潔而亮等清潔劑用抹布擦除即可,必要時可用刀片颳去表面的滯留物。
3、用不舊
石英石光澤亮麗的表面是經過30多道復雜的拋光處理工藝,不會被刀鏟刮傷,不會為液體物質滲透,不會產生發黃和變色等問題,日常的清潔只須用清水沖洗即可,簡單易行。即使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其表面也同新裝檯面一樣的亮麗,無需維護和保養。
4、燃不著
天然的石英結晶是典型的耐火材料,其熔點高達1300度以上,94%天然石英製成的石英石完全阻燃,不會因接觸高溫而導致燃燒,也具備人造石等檯面無法比擬的耐高溫特性。
5、無毒無輻射
石英石的表面光滑,平整也無華痕滯留,緻密無孔的材料結構使得細菌無處藏身,材料製造通過了美國NSF認證,可與食物直接接觸,完全無毒!
石英石採用精選的天然石英結晶礦產,其SiO2的含量超過99.9%以上,並在製造過程中去雜提純,原料中不含任何可能導致輻射的重金屬雜質,94%的石英結晶體和其它的樹脂添加劑使得石英石無輻射污染!
為什麼要研發石英石?
目前國內外主要櫥櫃檯面材料有防火板、不銹鋼、天然石、人造石、石英石等。其中石英石檯面以其品質最被市場看好。
1、防火板檯面:
防火板檯面目前正以其低廉的價格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防火板檯面基材為密度板,飾面為防火板。厚度:4mm,色彩鮮艷多樣,防火,防潮,耐油污,耐酸鹼,耐高溫,易清理。但抗壓、耐劃傷、硬度都不能達到要求,並且使用壽命短。因此防火板檯面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人們消費需求,市場佔有率從剛開始的30%降到5%以下。
2、不銹鋼檯面:
不銹鋼材料檯面堅固耐用,也較易清理。但不銹鋼檯面單一色澤令人感覺不可親、不溫暖,缺乏家庭的溫馨感,在強調個性和主張回歸自然的家居流行風氣下不再受人青睞。目前市場佔有率為8%左右。
3、天然石:大理石、花崗石和玉石
天然石又分為大理石、花崗石、玉石等天然石材具有天然的紋路,比較美觀,但天然石有孔隙,易於存油垢,且天然石脆性大,不能製作超過1米的檯面,以天然石製作的檯面會有接縫,這些接縫也容易積藏污垢,影響衛生。天然石較硬,且耐腐蝕、耐磨損、防水、防火,便於清潔,使傳統的檯面材料。但天然石材的長度不可能太長,有時難以滿足廚房檯面的長度需要,且花崗石具有較強的放射性,如果超標,會對人體造成危害;雖大理石看起來結實耐用,實際上耐污力並不強,如果滴上醬油之類的顏色重的液體,很容易滲入紋理,很難清潔。天然石櫥櫃檯面曾一度占市場總量的80%以下,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和健康的追求天然石檯面已日益不能滿足人們需求,市場份額也急劇下降僅為20%左右。
4、人造石檯面:
分進口和國產,由石粉加入人造纖維經高溫高壓製成。它的主要特點就是絢麗多彩,表面無毛細孔,具有較強的耐污、耐酸、耐腐蝕、耐磨損性能,易清潔。其變形、黏合、轉彎等部位的處理有獨到之處;因為表面沒有孔隙,油污、水漬不易滲入其中,因此抗污力強;可任意長度無縫粘接,同材質的膠黏劑將兩塊粘接後打磨,渾然一體。但人造石容易被刮傷,硬度不夠,抗菌、環保也不理想。
5、石英石:
和以上檯面材料的比較。石英石是在真空條件下將石英石晶體、樹脂和微量顏料等材料通過異構聚合技術製成大規格板材,其高達94%的石英結晶體為主體結構,使其質地更加堅硬、緊密,具有其他裝飾材料無法比擬的耐磨、耐壓、耐高溫、抗腐蝕、防滲透等特性。色彩豐富的組合使其具有天然石材的質感和美麗的表面光澤。石英石檯面具有其他材料無法比擬的優越性,一產生就受到人們的追捧,但由於技術還不成熟,國際上僅有幾個廠商能夠生產出石英石檯面,而石英石檯面的價格也異常昂貴。貝弗龍企業擁有強大的研發設計能力,同時實現規模化生產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使得貝弗龍石英石產品與價格同國外相比具有優勢。同時隨著生產技術進一步成熟,石英石將比其他人造石更具性價比(樹脂有價格遠高於石英的價格),而石英石是石英的含量越高,樹脂量越低,質量就越好,越接近天然,越不易變形。
石英石技術的發展歷程
石英石是由義大利百利通公司發明創造的,首先是從荒料開始,發展到目前的第三代薄板生產線。百利通石英石生產設備,一條生產線的投資1.7億元人民幣。據了解目前全世界有14家生產廠,使用的均為百利通設備。在韓國韓華投資三年後即今年計劃上第二條生產線,韓華出於市場考慮與百利通公司簽署的額外的協議——在2010年前,百利通的設備不允許賣到中國。
根據這個情況,在中國要生產石英石只能自主研發。通過貝弗龍全體同仁三年以來不分白天黑夜的努力,到今天我們已完全掌握石英石生產的核心技術,技術水平已接近百利通,短期內無人能競爭。只是在自動化水平上和百利通公司還有一定差距,還需要不斷加以完善。國內其他生產石英石的廠家在現在還做不到生產石英石,首先是板材不能做到純石英石(石英只能做到80%以上,其餘以鈣粉添加,樹脂量遠遠超過10%)。貝弗龍石英石的石英含量為93-94%,樹脂含量為6-7%。因為樹脂量越高,石英石的品質就越差,石英石越容易變形,越不耐刮,這不單是一個10%與6-7%的數字問題,也不是從成本角度去考慮降低樹脂量,而是只有樹脂量做到這一點,石英石才能達到相應的品質。石英石含量越高越難生產,但如果樹脂量不降低到6-7%,就沒有辦法生產出合格的3.05×1.45米的大板。中國的石英石剛起步,所以國內好多廠家只能以低檔次的崗石或石英崗石來混淆市場。而石英石板材是石英石的含量越高,樹脂量越低,質量就越好,越接近天然,越不易變形。
怎樣鑒別石英石的好壞
目前石英石市場,每一個行內人士都知道石英石是目前最好的石材,用這種石材幾乎是一種身份的象徵。而國內市場由於剛起步,消費者對石英石至少說還不怎麼了解。所以市場上就出現了國外石英石,貝弗龍石英石及魚目混珠石英石(樹脂量高的石英石,崗石,石英崗石)的狀況,而所有人都稱之為石英石。我們對這些石英石又如何加以區分呢?
一、貝弗龍石英石與國內其它石英石的比較
1、規格:
A、貝弗龍石英石:規格為3.05×1.45米(不切邊)——這個規格在廚櫃檯面上使用,用材是最合理最省最經濟的;
B、國內其它石英石:規格為3.05×0.76米,或2.4×1.2米.
從檯面使用上,貝弗龍石英石在用材上更經濟。
2、外觀:
A、貝弗龍石英石:清透,色澤鮮艷,不需要覆膜;
B、國內其它石英石:混濁,色澤蒙朧,需要覆膜。
3、原材料:
A、貝弗龍石英石:94%的材料為石英(二氧化硅含量超過99.9%,熔點高達1300攝氏度以上),6%為樹脂和微量顏料。斷面鋒利,反光性好
B、國內其它石英石:石英砂含量低,最高達到80%,樹脂量高(超過20%),其中加入大量鈣粉,因此不耐刮。斷面圓滑,混濁,不耐腐蝕,反光性不好。或加入崗石、大理石。崗石、大理石顆粒和石英顆粒不一樣,石英顆粒呈晶體狀,透徹,具有水晶的質感。而崗石、大理石顆粒為混濁狀,不透明,硬度極低,崗石表面莫氏硬度僅4-5,大理石僅2-3。如此造成國內其它石英石不耐刮,所以他們在出廠前都採用覆膜的辦法。
二、貝弗龍石英石與國外石英石的比較
1、外觀:
A、光澤度:貝弗龍石英石光澤度在60度以上,國外石英石在45度左右;
B、光滑性:貝弗龍石英石不是特別光滑,用手觸摸表面有掛手的感覺,國外石英石相當光滑,如絲綢般。因為國內石英石剛起步,國內的磨料生產廠家在這方面的投入更是滯後,但貝弗龍公司不能等,所以貝弗龍公司已專門組織拋光小組,以此作為課題,廣泛吸取國外經驗,明確階段性目標。相信在短期內將會使我們的產品從表面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C、顏色:貝弗龍石英石處於起步階段,顏色不是特別純正。國外石英石經過諸多設計師專業設計,經過三十多年的調整,顏色相當純正,給人舒適的感覺。現在貝弗龍公司已在這方面投入大量精力、財力進行調整,所以短期內公司的產品會逐漸深級換代。另外在部分色繫上的產品不是很完美,因為石英石產品對於不同的顏色,技術要求是不一樣的,但其核心技術貝弗龍公司已經完全掌握,只是在細節方面還需要完善。
三、貝弗龍石英石目前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1、顏色:貝弗龍石英石處於起步階段,顏色不是特別純正。貝弗龍公司目前正消化吸收國外產品的優點,聘請色彩專家進行設計,並廣泛收集來自於終端消費者反饋的信息,相信在短的時間內會有相當程度的提高。
2、光滑性:貝弗龍石英石不是特別光滑,用手觸摸表面有掛手的感覺,國外石英石相當光滑,如絲綢般。如此一來,在用墨汁等高滲透材料在貝弗龍石英石表面做滲透試驗時,會有少量殘留痕跡,建議用香蕉水清洗即可消除。制約光滑性的主要原因是國內石英石剛起步,國內磨料企業更是滯後,還未征對這個市場投入精力。因此貝弗龍企業已由拋光小組廣泛吸取國外經驗,落實從國外購入磨料進行加工,在較短時間內將會使我們的產品從表面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3、邊角不完整:貝弗龍石英石出廠時會有少量板材邊角不完整現象。但這並不影響你的使用。除去不完整部分,貝弗龍石英石確保你有3000×1400㎜的有效尺寸。所以貝弗龍石英石都採取不切毛邊的辦法,這樣每一張板材,你將多出檯面的裙邊,對你來講是相當經濟的。
4、雜點:貝弗龍石英石會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雜點。因貝弗龍石英石的材料同國外一樣來源於天然石英礦,石英礦經破碎、篩選而成,這不可避免的會產生一些雜點。而消費者存在一個消費誤區是:石英石是一個全新的產品,應該是一種相當完美的東西。這需要與大家一到對消費者進行引導。
5、少量結團現象:在生產混色產品(如黃金甲、北歐風情等)或特殊裝飾效果的產品過程,為了追求兩種或以上顏色及特殊裝飾的效果,會保留一部份單色球狀部分。這純粹是為了追求裝飾效果的角度出發而特意保留,當然貝弗龍公司會根據顧客的喜好在這方面作出調整。
6、平整度
有時在板材反面會有少量地方存在厚度不是特別均勻的情況,這主要是我們過去在這一點仿效了天然石材的標准所致。這需要我們在加工過程中做得更精細。當然貝弗龍公司已經吸取客戶的要求結合國外石英石的質量情況將此項內容的質量標准提高。
四、鑒別石英石的標准
石英石的標准在目前國內石材行業還是一個空白,所有檢測機構也只能參照天然石材的標准進行檢測,所以石英石的各項指標都超過了天然石材的標准。而國際上征對這方面的標准目前還是採用美國的ASTM標准。根據國外對石英石的測試情況,我們對石英石羅列了如下一些技術指標,以此作為石英石的鑒別標准:
1、硬度:表面莫氏硬度為7,簡易檢測方法為用鐵制尖物擠壓觀測破壞點狀況,不出現刮傷。
2、密度:2.37-2.5
3、耐高溫:可耐溫300℃。用盛滿沸水的不銹鋼杯置於檯面30分鍾後不變色。或用燃著的香煙頭放在石英石上,不變色。
4、耐污性:用醬油、食醋、咖啡滴在石英石上,24小時後用洗潔精水擦拭,觀察不變色。
5、環保性:能提供權威部門檢測的綠色環保認證。
6、耐火性:用10㎜×30㎜的石英石細條放在明火上燒不著。
7、耐酸鹼:用3%鹽酸溶液或100g/L檸檬酸溶液、30g/L的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溶液浸蝕表面,表面無明顯可見變化。
8、吸水率:小於0.04%,在石英石表面上灑少許水24小時後觀察顏色無發白情況。
9、抗折強度:標准為SN/T0308-1993,貝弗龍石英石檢測結果為干態40Mpa,濕態44Mpa。
10、抗壓強度:標准為SN/T0308-1993,貝弗龍石英石檢測結果為干態196Mpa,濕態192Mpa。
11、熱膨脹度:標准為SN/T17748-1999,貝弗龍石英石檢測結果為0.18×10-4㎝/㎝℃。
12、放射性限量指標(無輻射):內外照射指數符合GB6566-2001。貝弗龍石英石檢測結果為內照射指數0.02,外照射指數0.03。
13、光亮度:用測光儀檢測超過60度。
14、外表感觀:清透不混濁。顏色均勻。平整度:3000㎜以內±0.5㎜;厚度:12㎜板±0.5㎜,15㎜板±1㎜,20㎜板±1.5㎜。
15、規格:貝弗龍石英石盡尺寸滿足3000㎜×1400㎜。厚度為15㎜、20㎜、30㎜,大批量板材訂購可生產12㎜。
石英石的其它用途
石英石目前在國內在國內剛起步,所以首先在檯面進行逐步推廣。石英石因其自身的特點:污不染(真空製造.緻密無孔);燙不壞(石英材料。可耐溫300℃);用不舊(30 道拋光工藝無需維護);無毒無輻射(NSF認證,不含重金屬,可與食品直接接觸);色彩多樣(可根據客戶需要特殊訂制)。因此在國外已廣泛應用於公共建築(酒店、餐廳、銀行、醫院、展覽、實驗室等)和家庭裝修(廚房檯面、洗臉台、廚衛牆面、餐桌、茶幾、窗檯、門套等)領域,是一種無放射性污染、可重復利用的環保、綠色新型建築室內裝飾材料。
總之,石英石剛進入中國市場,消費者還有一個認知和接受過程,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為了這個廣闊的市場耐心引導,共同去製作、分享這個大蛋糕。(
H. 石英質玉如何鑒定
在市面上經常可以看到一種貌似冰種翡翠或看起來像月光石的玉種。但經過仔細鑒定,可以發現,它們其實隱晶質的石英岩加工而成的。「一種凝脂玉的鑒定及定名」一文提到的凝脂玉是又一種石英岩玉。它們具有玉的美感,當然在市場上也應有一定的地位。一、起因 去年春節前後,一位曾任商會幹部的老人,託人送來幾件玉石要求鑒定,說一定要我們給他 作鑒定,因為由他加工銷售的「凝脂玉」被人說成為「瓷片」、「玉髓」、「白雲質玉」、「 人造 石」等等,而他的一位非常喜歡玉的好朋友(公司「買手」)還因為這次買賣而信譽受到極大影響。他的老闆認為他以石充「玉」、坑蒙拐騙。而實際上他所加工的這些「玉」是他的一個新疆地質行業的朋友賣原料給他的,而他則是直接從原料加工出玉器的。因此,絕對不可能有假,雲雲。 因為這種故事聽多了,本來並不以為然,但鑒於這位老同志是一個愛好玉石的退休老人,從 事玉石加工交易多年,又到過多個地方鑒定,想必事出有因,雖然忙於事務,也只好答應為他看看。二、鑒定測試 他先是讓人拿來二件加工切割過的玉石半成品到我們中心來,乍一看,我們也頗感驚訝,他送來的兩件玉料質地緻密堅硬,顏色純凈潔白, 其中一塊玉質感強,另一塊玉料則有很強的瓷質感,如果不做測試或者經驗不足,很可能會誤認為是「白色軟玉」或「人造」的材料。這種玉石的質地頗為特別,雖然和「京白玉」有相似之處,但質感卻更細膩和呈油脂光澤。 經過簡單的測試,發現其折光率在1.53左右,相對密度在2.60附近,相對硬度達到摩氏7左右,如果是天然的玉石,可基本確定它為石英岩一類的材料(但當時實際上並沒有確切證據說明它一定是天然材料)。 這位老同志聽完我們的初步「判斷」,大為不滿,因為有人曾鑒定過該玉是「白雲質玉」, 在某本書上( 正式出版)明明寫著來自新疆的「白雲質玉」的硬度是8.5而不是7。因此,他認為我們說該玉是石英岩肯定是不對的(實際上他是怕我們把該玉石定名成「石英岩」!)。看過該書所說的「白雲質玉」的組成,其礦物組合中沒有一種礦物的硬度超過7,該玉的硬度不可能達到8.5。我們只好解釋說可能是書上寫錯了或者是印錯了。因為我們沒有說該玉石是「人造的」或「瓷 片」,老同志對我們有些信任,但對可能的結果還是半信半疑。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讓他拿來成品及原料,給他做一個仔細完整的鑒定。但待見到了他售出的 「肇事」、「十八羅漢」、「玉蟬」、「八仙」等雕刻件及原料,我們先前的驚訝有增無減。 該玉石的原料呈白色和帶淺黃色的不規則團塊狀、牛糞狀,具有塑性變形的形態;直徑大小在 n×1cm~n×10cm之間,玉石表面無皮殼,但可有一些「刀砍狀」或「老太婆皺紋」( 和野外地質中見到的白雲岩頗為相似!),另外,可見不規則裂口和凹坑, 凹坑內可見少量方解石、水晶的天然晶體、少量的黃鐵礦及鐵質氧化物。據筆者所知,這種玉石原料並未見報道。其成品質地細膩,玉質感很強,其中的幾尊羅漢除有較強的玻璃光澤外,其質地晶瑩潤澤,可以真正的優質白玉媲美,難怪他們稱之為「凝脂玉」。而其中的「玉蟬」顏色潔白,質 地緻密 ,雕工精細,頗似燒制或鑄造拋光做成的瓷器,也難怪香港的行家不相信它是天然的玉雕作品。 為了確切鑒定這種玉石的性質,我們除進行常規的寶石學鑒定外,還進行了相關的礦物學的分 析測試。測試表明:這批玉石原料及成品的光澤為玻璃光澤,部分成品中靠表皮的「水化」 樣品有較強的油脂質感;部分原料呈結晶質,但大多呈隱晶質;部分原料邊部和核部的顏色和結構不同,中間呈純白色,具不規則的紋理,質感較粗,而邊部顏色變為無色或水黃色,透明度明顯增大,質地變得更加油潤,表明原料的礦物結構從內部到外部是有變化的,近表皮的地方長期和水接觸,發生水合作用,質地獲得明顯改善;玉石有不規則斷口,玉石摩氏硬度為7左右,跟石英相近;折射率變化在1.530~1.540(平面)之間;相對密度為2.535~2. 587(靜水力學法), 跟石英岩或玉髓相對密度相近,但明顯偏小;無熒光;無特徵吸收光譜。 在顯微鏡下,作了薄片觀察,可見到玉石具有粒狀結構,粒度大小變化在0.01mm~ 0.6mm之間,顆粒大小的分布在不同的位置有一定的差異,局部位置可見顆粒有定向排列的現象(照片4)和脈體嵌入現象。 但是令人費解的是,一些顏色潔白、瓷質感很強的樣品中,居然可見大量不均勻分布的暗黑色的包體(斑點),這些包體分布在石英顆粒之間,具有草莓狀結構(照片5),在低倍放大下呈暗黑 色(照片 6),在較薄的地方或較高倍下則呈灰色或近無色(照片7)。這種顯微包體的確切成分目前不清楚,我們推測可能是一些「微生物」 或者「空隙」聚集而成的「球粒」。 原料表面X光衍射分析表明:樣品表皮除石英外還有方解石,內部則為純的石英岩,除了石英的衍射線外,基本上無其它礦物的譜線。成品紅外光譜分析也表明這種玉石主要由石英組成。根據上述特徵,我們認為這種玉石應該是隱晶質(部分顯晶質)的石英岩;根據其原料外形、礦物結構、表皮的構造以及表面的礦物共生組合,推測它是海底沉 積的硅質岩,屬天然成因。玉石相對密度較低的原因可能是石英顆粒之間含有較多的「孔隙 」和「未知斑點」的緣故。孔隙及「斑點」對入射光線產生散亂的漫反射作用而形成潔白色,其原理和古玉中雞骨白色的形成相似。三、定名及有關問題 至此,有關的鑒定似乎可以結束了,但實際上問題並沒有解決,事實上亦正是這一問題引起筆 者分析此案例的興趣。 送樣人認為,根據國家標准對天然玉石的定義,這種玉石是礦物的集合體,具有強的凝脂質感,因而可定名為「凝脂玉」。 他提出了二個問題,一個是爭議時間很長而分歧仍然存在的問題——關於「玉」的定義和使 用規范的問題,具玉質感的天然材料可否稱為「××玉」。這一問題不僅存在於現代寶玉石的鑒定與定名上,在古玉的研究及其演化研究方面同樣存在;另一個是玉的具體定名問題,即具凝脂質感的玉石可否定名為「凝脂玉」。 國家標准規定:玉石的定名可直接使用天然玉石基本名稱或其礦物(岩石)名稱。在天然玉 石名稱後可附加「玉」字。也就是說,按照國標的規定:「××玉」並不局限於「硬玉 」(一般常說的翡翠)和「軟玉」(最有名的如「和田玉」)兩種。這一定名規則應該說和 我國珠寶界長期以來認為凡是具有玉質感的材料都可稱為「××玉」的習慣是一致的。近年來,對各種翡翠及閃石玉的研究與討論也表明,許多研究者均認為翡翠及軟玉也不只限於傳統的硬玉與透閃石玉。我國古玉研究專家楊伯達先生等很早就認為凡是以硬玉、軟玉 、蛇紋石、水晶、玉髓、為原料而製作成的工具、佩飾、祭器、陳設品等均可稱為玉。也就是說,我國現在有關「××玉」的定義已和國外或者國內部分研究者認為「玉 」只限於硬玉和軟玉的認識不同。例如國標中有法定「玉」名稱的就有獨山玉、蛇紋石玉等等。如果不明確此問題,國內和國外的玉石交易常常會有誤會發生。討論至此,實際上應該已回答了本文送樣人的第一個問題,也就是說這種玉石稱為「××玉」並沒有問題。 但是,關鍵是應定名為什麼玉,是否可定名為「凝脂玉」?國標的定名規則中說明了不能用 雕琢形狀進行玉石定名;除保留部分傳統名稱外,產地不參與玉石定名,也不允許單獨使用「玉」或「玉石」直接代替天然玉石名稱。1997年版的國標並沒有規定玉石質感或其特性是 否可直接參與定名。由於通常某種玉石的玉質感並不具有唯一性和確定性,實際上同種類的玉石其質感可有明顯差異,以本文鑒定的樣品為例,同種玉石中凝脂質、瓷質的玉石都有,而以單純的「凝脂玉」定名實際上更加容易發生混淆,因此,我們認為此定名不能使用。本文鑒定的樣品,就其性質和國家標准規定而言,定名為玉髓、石英質玉,應該都是可以接受和合符規定的,兩者的明確差異只在結構是屬於顯晶質還是隱晶質方面,而這一特徵又只取決於不嚴格的肉眼觀察。因此,鑒於該玉石品種具有很好的玉質感,質地緻密潤澤,寶石學數據又具有過渡性的特徵,並考慮到市場的可接受程度,我們用了一個概括力較強而與國標無沖突的名稱「硅質玉」進行定名。四、幾點啟示 (1)由於玉石的礦物組成復雜多變,其寶石學參數必然會出現過渡或非典型的情況。因此,一些普通玉石,特別是質地很好的玉石的鑒定,有時候看似簡單,但要獲的有說服力的結果 並不容易。玉石的定名問題確實也仍有許多可以磋商討論的地方。 (2)天然玉石與「人造材料」的鑒定確實需要引起一定的注意,因為建材行業的發展已可生產出許多具有很好「玉質感」的材料。目前,寶石業對這些材料的了解較為有限。□ (3)作為使用玉石最多、玉文化歷史最悠久和最豐富多彩的國家,加強對「玉」的宣傳解釋以及與國際市場的溝通仍然任重道遠。
I. 玉石原石鑒別最簡單方法如下
玉石原石鑒別最簡單方法:
1、看產地:一般的玉石都是有對應的產地的,也就是有對應的礦脈,一般也只有在新疆才能河邊撿到和田玉籽料,其他地方撿到的概率極小。
2、手電筒照明:很多鑒定珠寶時,有人正在用手電筒照明玉石,這是鑒定珠寶玉石的常用方法。一般的石頭在輻照時是不透明的,而翡翠一般是透明的,這是翡翠鑒定中常用的方法。當然不是玉能透光,就是玉在發光時能再次穿透,石英的光線非常分散。
3、根據結構判斷:玉石的結構成纖維交織或者塊狀結構,因此玉石的韌性普遍比較大,而普通的大理石或石英石為粒狀結構,可以在原石開一個窗口,查看內部結構,便可以辨別玉石原石。
4、看質地:玉質細膩,外觀非常光滑。翡翠的硬度比普通石材高,具有耐磨性。玉石的密度遠高於石頭,質地緻密細膩,石頭比較粗糙。
5、用水滴看:用水滴鑒定玉石,上面提到的玉石密度比較大。當我們在石頭表面滴水時,如果水滴長時間不擴散,就可以證明它是玉。其原理主要是因為玉石的密度高於普通石材。如果水滴擴散開來,就可以證明它不是玉,而是一塊普通的石頭。
J. 用肉眼如何直觀判別玉石和石英石
1、石英石多為透明的,雖然顏色不同但通常沒有紋理,玉石相對來說透明性不如石英石,且多有紋理。
2、石英石的成分是二氧化硅,最典型的就是水晶,是晶體結構 。而玉石不同的是,一般玉石的多是碳酸鈣,硅酸鈣鎂,硅酸鈉鋁,再加上少量的致色元素而組成。玉石和石英石的結晶結構不同,玉石多是非晶體結構。
3、直接接觸非常重要。真古玉器玉質老舊、手感沉重、外表軟滑、沁色自然、刀工利落、包漿滋潤。新玉則沒有這些感覺。宋代就出現過仿古玉,當時有人以虹光草偽造雞血沁,清朝以後造假越來越多,也有前無古人的創造,如「狗玉」、「羊玉」、「風玉」等,引人上當。
(10)石英岩石玉化鑒別最簡單方法擴展閱讀:
玉石的品質鑒別
(1)色
玉以綠色為最佳,紅、紫二色玉石的價值僅為綠色玉石的1/5。玉當中若含紅、紫、綠、白四色,稱為「福祿壽喜」;若只含紅、綠、白三色,則為「福祿壽」。
色澤暗淡、微黃色的為下品。如果是單色玉,以色澤均勻的為好。
(2)透
透明晶瑩如玻璃,沒有臟雜斑點,不發糠、不發澀的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則分別稱為中級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帶有紅、綠、白三種顏色的玉才稱為翡翠玉。
到了現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並帶綠色的居鄉。
(3)勻
玉的色澤重在均勻,雖含白、綠但色澤不均勻的,則價值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