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腸胃炎有什麼緊急辦法
你好!胃炎犯了,可以根據以往經驗服用抗胃病的葯,用葯2天效果不好應去醫院就診,以免誤診誤治。 低燒,最好去醫院化驗血常規,看除了胃炎之外,是否有其它感染病灶。
㈡ 能根治潰瘍性結腸炎的民間偏方
一般治療:
休息、進柔軟、易消化富營養飲食,補充多種維生素。貧血嚴重者可輸血,腹瀉嚴重者應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
葯物治療:
柳氮磺胺吡啶,1.0g,口服,4次/d,思密達,3.0g,口服,3次/d,比特諾爾165mg,口服,3次/d,部位低者可用上述口服葯物加氫化可的松50-100mg,保留灌腸,1-2次/d,出血嚴重者可加用止血葯物。中重型者可口服潑尼松40mg/d,或靜滴氫化可的松琥珀酸鈉300mg/d,症狀好轉後逐步減量。有時需加用廣譜抗生素以控制繼發感染。
外科治療:
腸穿孔、嚴重出血、腸梗阻、癌變、多發性息肉、中毒性巨結腸、結腸周圍膿腫或瘺管形成可手術治療。
潰瘍性結腸炎又稱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直腸和結腸疾病。臨床表現為每日多次不明原因的腹瀉,伴有便血或粘液便及腹痛,多呈反復發作,受飲食、精神的誘發。
潰瘍性結腸炎的手術治療:
潰瘍性結腸炎的手術治療適應證是:①結腸穿孔或將及穿孔。②大量便血。③中毒性巨結腸。④暴發性發作,病情重,經內科治療1周後效果不滿意。⑤慢性病程或反復發作,經內科長期治療,營養情況很差,難以維持正常工作及生活。⑥結腸已成為纖維狹窄管狀物,失去其正常功能以致持續腹瀉。⑦已發生或可疑發生癌並發症。⑧腸外並發症,特別是關節炎,不斷加重。對有前三項適應證的病人,需行急症手術,手術目的是控制病情惡化,挽救病人生命。此類病人多是病變廣、病情重、全身情況差者,因此不能期望一次手術達到根治目的。可供選用的急症手術方法包括:①結腸大部切除,回腸及乙狀結腸造口。結腸大部切除後,中毒、出血症狀即可顯著緩解,穿孔可能性也不復存在。不切除直腸、不縫閉乙狀結腸斷端可以減輕病人的手術負擔,並可防止斷端縫合後因癒合不良而引起的腹腔內感染。②單純回腸斷端造口。手術固然較為簡單,但因病變結腸仍在,中毒、出血、穿孔等問題不能得到較滿意地解決,因此這種手術只適用於因全身或局部原因不可能行結腸大部切除的病人。③回腸斷端造口及橫結腸或乙狀結腸造口,適用於急性中毒性結腸擴張病人而又不能耐受結腸大部切除者,結腸造口後可達到減壓防止穿孔的目的。經急症手術,待病人情況穩定好轉後,根據需要再行擇期性第二期手術。
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最有效手術是結、直腸全部切除、永久性末端回腸造口。雖然病人對永久性回腸造口感到不快,對生活和工作也確實有些不便,但頑固性潰瘍性結腸炎嚴重損害健康,在缺乏較有效的非手術治療方法時,採用這種手術可以達到「根治」目的,療效滿意。權衡得失,還是值得接受的。手術後90%以上病人可獲良好遠期效果,健康恢復,生活及工作仍可保持或接近正常。為了使末端回腸口排便次數減少或有一定程度的控制能力,在手術方法上有多種不同的設計,如在造口近側移置短段逆蠕動腸拌,或對造口近側腸袢做長側側吻合使之形成大回腸袋以蓄存較多的腸內容,或在造口處以套疊方式形成唇樣瓣以控制排便等。
[2]潰瘍性結腸炎治療:粒細胞吸附療法
粒細胞吸附療法指從血中除去粒細胞、單核細胞、殺傷性T淋巴細胞等活化的白細胞,從而抑制炎症的療法。粒細胞吸附器是一種血液濾過器,內部為充填醋酸纖維素的小珠,患者靜脈血由此流過後,約60%的活化粒細胞、單核細胞被吸附。該療法每周1次,每次1小時,5次為一療程,由於這是對症療法,需定期維持治療。
不良反應發生率,吸附療法僅8.5%。預期粒細胞吸附療法可適用於多種炎症性疾患,義大利已開始針對艾滋病感染者的臨床試驗。 食譜
1:早餐:乳酸奶250g 饅頭50g
午餐:面片125g 肉末黃瓜(肉末100g 去皮黃瓜100g) 蝦皮豆腐(蝦皮10g 豆腐50g)
加餐:沖藕粉(藕粉25g)蘇打餅干50g
晚餐:小米粥(小米50g)花捲(麵粉50g)肉絲炒圓白菜(白菜100g 瘦肉絲50g)
全日烹調用油25g
2:早餐:小米粥 煮嫩蛋 肉鬆
加餐:去脂酸乳,餅干
午餐:爛掛面 清蒸魚 燴豆腐
加餐:蒸雞蛋
晚餐:米粥 花捲 肉絲燴雞絲 蒸雞蛋
加餐:沖稀藕粉 餅干
3:早餐:小米粥 煮嫩雞蛋 肉鬆
加餐:蒸雞蛋羹 餅干
午餐:雞肉丸龍須面 燴豆腐
晚餐:白米粥 饅頭 燴魚片 雞蛋
加餐:沖稀藕粉 餅干
手術治療的適應症:
潰瘍性結腸炎手術治療適應症是:
(1) 結腸穿孔或將及穿孔
(2) 大量出血,經保守治療無效
(3) 中毒性巨結腸
(4) 慢性病程或反復發作,經內科長期治療,營養情況很差,難以維持正常工作及生活。
(5) 結腸已稱為纖維狹窄管狀物,失去其正常功能以致持續腹瀉
(6) 已發生或可疑發生癌並發症
(7) 腸外並發症,特別是關節炎,不斷加重 沒有 合適的方子 手術吧
㈢ 腸胃炎緊急處理方法
喝點蜂蜜水,情況嚴重去醫院治療。
飲食注意,不要吃刺激性的東西,涼硬辣酸的東西都不要吃,清淡飲食,細嚼慢咽,補充一下功能性益生菌和維C。
㈣ 如何緊急應對急性腸炎
急性腸炎是夏秋季的多發病,大多是因為細菌和病毒感染而引起的。 長沙東大肛腸醫院 張教授認為,急性腸炎病情發展迅速,在就醫前可進行一些自我處理,避免病情迅速惡化。 一、病情發生後,患者必須卧床休息,並做好保暖工作。病發12小時內禁止進食,之後可以少量吃流食,如米湯、面湯、藕粉、稀粥等。 二、鼓勵多喝水,以補充流失的水分,防止身體缺水,保證身體所需。 三、急性腸炎病情較輕的患者,建議可選用乳酶生、黃連素、氟哌酸等葯物,不要盲目使用消炎葯。 四、急性腸炎普遍存在腹痛、腹瀉的症狀,因此可以適當止痛、止瀉。對於腹瀉比較嚴重的患者,可吃些烤焦的饅頭片或糊米粥來止瀉。 五、不管急性腸炎病情是輕還是重,一定要及時去正規肛腸醫院進行治療,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夏天更強調的是預防急性腸炎的發生,這就需要更加註意日常飲食衛生。當出現急性腸炎病情時,則要迅速就醫治療。
㈤ 腸胃炎有什麼土方法可以治療
腸胃炎主要飲食不節或不潔 脾虛消化不良等因素導致的胃腸道功能紊亂的表現,民間有很多土方法比如:吃馬齒菜 大蒜 喝生薑紅糖水等這些辦法對於輕度腸炎 體質比較好的人是有效的,如果是慢性腸炎 體質比較差的人 建議在醫生的知道下應用 諾氟沙星 腸炎寧 鹽酸小劈鹼治療。平時要注意飲食衛生 規律飲食。
㈥ 腸胃炎 有民間偏方嗎
得慢性腸胃炎的人(民間偏方)有以下幾點:
(1)飲食要規律,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減輕胃腸負擔。如熱量攝入不足,可用干稀搭配的加餐辦法補充。
(2)避免各種刺激性食物,如烈性酒、濃咖啡、生蒜、芥末等,同時避免吃過硬、過酸、過辣、過咸、過熱、過冷及過分粗糙的食物。可選用溫和食譜,除去對胃腸粘膜產生不良刺激的因素,創造粘膜修復的條件。食物要細、碎、軟、爛。烹調方法多採用蒸、煮、燉、燴與煨等。
(3)注意酸鹼平衡。胃酸過多時,可多用牛奶、豆漿或帶鹼的饅頭干以中和胃酸。
(4)吸煙會影響胃粘膜的血液供應以及胃粘膜細胞的修復和再生,因此若有吸煙史應戒煙或少吸煙。
(5)平時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涼。
2. 在治療方面,應在提高生活質量、避免不良刺激、調整飲食和加強體格鍛煉的基礎上,配合一些葯物治療,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
1、口服抗生素:慢性胃炎特別是慢性萎縮性胃炎,當胃酸減低或缺乏,胃功能紊亂或胃內有瀦留液時,細菌易於生長繁殖,使胃炎病變和症狀加重。因此,可口服鏈黴素、慶大黴素、黃連素等抗生素,用迪樂沖劑可抑制或殺滅幽門螺旋菌,故也可選用。
2、服用胃粘膜保護劑:如硫糖鋁、蓋胃平或氫氧化鋁凝膠等,可起到保護胃粘膜、增強其抵抗力的作用,但鋁制劑不應長期服用。
3、減少膽汁返流:胃復安或嗎丁林可加速胃和十二指腸的排空,減少膽汁返流,從而避免了膽汁對胃粘膜的損害,但需注意胃復安有嗜睡等副作用。
4、老年人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縮性胃炎患者,當上腹部症狀加重或增多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5、中葯治療。
大中華健康網
3.1、腹痛:給予抗膽鹼能葯物:如阿托品0.3毫克,每日3次;普魯苯辛15毫克,每日3次;得樂沖劑:每日4次,每次1包,4~6周為一療程。
2、消化不良,胃酸分泌缺乏者,可服用1%稀鹽酸3~5毫升,每日3次;胃蛋白酶合劑10毫升,每日3次;嗎丁林,每次100毫克,每日3次,飯前15分鍾服用,可促進胃腸道蠕動和張力恢復正常。
3、貧血:可口服葉酸、硫酸亞鐵以及肌肉注射維生素B12。有膽汁返流時可用胃復安10毫克,每日3次。
4、對於自身免疫有關的低酸性慢性萎縮性胃炎,可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如強的松5毫克,每日3次或地塞米松0.75毫克,每日3次,但應在嚴密觀察下慎用。疑有消化性潰瘍者禁用。
㈦ 如何緊急應對急性腸炎
三葉鬼針草對治療急性腸炎很有效,洗干凈了放水加點鹽煮湯當茶喝。
㈧ 緊急求答腸胃炎治療偏方
生山葯30克細末,涼水調開,在火上2分鍾就熟。再加2個熟雞蛋黃,一次服,每天服2次 ,
3天痊癒。
㈨ 能根治潰瘍性結腸炎的民間偏方
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方法
1、可食用蘆薈來達到消炎的作用,蘆薈的凝膠對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具有抗炎症的作用,對緩解病情有一定的好處。
2、多食用含維生素C的食物,例如檸檬,紅甜椒,獼猴桃等,維生素C具有保護作用,能有效降低患潰瘍性結腸炎的風險和幾率。
3、多服用酸奶,酸奶里含有豐富的益生菌,能改善腸道里保護性粘液的襯里,減少炎症,還能控制住有害細菌,對其他的慢性消化道疾病也有作用。
4、口服葯物可以降低和緩解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率和程度,適量補充葉酸,也能抑制住潰瘍性結腸炎相關的病症。
潰瘍性結腸炎的預防方法
1、平時注意飲食的衛生和食品的衛生,避免受到細菌和病毒的感染,加重病情。
2、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避免受到精神的刺激,適當的解除精神上的壓力。
3、在寒冷的冬季,要注意不要著涼,加強體育鍛煉,進行有氧運動,如游泳,慢跑等。
㈩ 治療腸炎有哪些偏方 治療腸炎的民間偏方
中醫 哪些 偏方 能治療腸炎?治療腸炎的偏方有哪些?下面我分享了治療腸炎的民間偏方,希望能幫助到你。
治療腸炎的民間偏方
馬齒莧湯治腸炎
【功能主治】治腸炎, 腹瀉 。
【偏方組成】馬齒莧60克,大蒜(搗成蒜泥)15克。
【用法用量】先以馬齒莧煎湯,沖服蒜泥,加紅糖適量。頓服,每日2~3次。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患愈21例,其中痊癒20例,無效1例,有效率為95.2%。
白芍白術治腸炎
【功能主治】養血柔肝,行氣止痛。主治慢性腸炎。
【偏方組成】炒白芍25克,炒白術15克,陳皮6克,防風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病例驗證】治療慢性腸炎35例,痊癒28例(佔80%),好轉5例(佔14.25%),無效2例(佔5.7%),總有效率為94.3%。
葛根黃芪治腸炎
【功能主治】理氣止痛,健脾止瀉。主治急性腸炎。
【偏方組成】粉葛根6克,淡黃岑6克,川黃連2.4克,苦參片3克,川黃柏3克,廣木香2.4克(後入),青、陳皮各3克,金銀花(炒)9克,赤茯苓9克,炮姜炭2.4克,車前子(包)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急性腸炎19例,其中痊癒12例(佔63.1%),好轉6例(佔31。6%),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4.7%。
車前子金銀花治腸炎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腸 胃炎 。
【偏方組成】車前子20克,金銀花15克,防風、川黃連克10克,雞內金8克。
【用法用量】將上葯水煎,每日1劑,分2~3次口服。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急性胃腸炎患者39例,經 用葯 3~6劑後,均獲治癒。
仙鶴草桔梗治腸炎
【功能主治】補脾斂陰,清化 濕熱 。主治久瀉,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及慢性 結腸炎 ,經常泄瀉,時輕時劇,時作時休,作則 腹痛 ,腹脹,大便溏薄,夾有粘液,間見少許膿血,反復發作,久治不愈者。
【偏方組成】仙鶴草30克,桔梗6克,烏梅炭4克,白槿花9克,炒白術9克,廣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檳榔10.2克,甘草4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2次,分2次服。
【加減】本方用治阿米巴痢疾時,應另加鴉膽子14粒,去殼分二次吞服;慢性痢疾、慢性結腸炎肝鬱脾滯徵象較著者,去檳榔,加柴胡4.5克,萆薛15克,秦艽9克;腹痛甚愈,應加重白芍與甘草用量:白芍15~30克、甘草9~15克;泄瀉日久,體虛氣弱,而腹脹不顯者,去木香、檳榔,加炙升麻4.5克、黨參12克、炙芪15克。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患者98例,其中痊癒者71例(佔72.4%),好轉25例(佔25.5%),無效2例(佔2%),總有效率為98%。
烏梅敗醬治腸炎
【功能主治】 清熱 化濕,調氣行血,健脾抑肝。主治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長期腹瀉,大便粘滯或帶膿血,腹痛墜脹,或里急後重,脘腹痞悶,納少乏力,面色黃白,舌質暗滯,苔膩,脈弦緩滑。
【偏方組成】烏梅12~15克,敗醬草12克,黃連4.5~6克,木香(後下)9克,當歸10克,炒白芍12~15克,炒枳實10克,太子參12克,炒白術10克,茯苓15克,葛根12克,炙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加減】後重甚者,加廣木香3克、檳榔6克以導滯行氣;熱象明顯者,加川黃連6克,以清熱燥濕消炎;病延日久者,加肉桂3克以厚腸化濕;下腹脹滿者,加炒萊菔子15克以下氣寬膨。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患者117例,其中痊癒87例,好轉25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5.7%。
旱蓮當歸治腸炎
【功能主治】燮理陰陽,祛邪厚腸止瀉。主治慢性腹瀉(慢性結腸炎等)。證見腹瀉經久反復不已,大便溏薄,日二三次,夾赤白粘液,腹痛隱綿,按之不減,形體消瘦,四肢不溫,神疲倦怠,納谷不馨,脘腹不適,口乾粘或苦,不甚喜飲,舌質淡紅或暗紅,多細裂紋,苔薄白微膩,脈虛濡或細弦略數。
【偏方組成】旱蓮草20克,當歸、毛薑、阿膠、白術各10克,黃連、木香、防風、炙甘草各6克,乾薑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頭煎2煎葯液合並約400毫升,早晚2次空腹分服。其中阿膠應另燉烊化,分2次兌入葯液中。症狀緩解取得療效後,可按上 方劑 量比例,研末(阿膠烊化)為丸,每服10克,日2次空腹吞服,以資鞏固,以2~6個月為宜。
【加減】濕熱偏盛者,加馬齒莧30克;便血或赤凍多者,加地榆10克、鴉膽子(每服15粒,去殼吞服,日2次);陰虛偏甚,瀉下量多者,加烏梅20克。
【病例驗證】萬某,男,32 歲,工人。腹痛便瀉赤白粘液,時或便血半年余。多方醫治乏效,乙狀結腸鏡檢查發現18~20厘米處充血、糜爛,有出血點。見其面容憔悴,形體清癯,畏寒肢冷,四末不溫,口乾唇紅,腹痛隱隱,按之不減,大便溏薄夾赤白粘液,日三四次,近幾日以赤凍為多,舌淡暗有淺細裂紋,苔白薄微黃,兩脈虛濡且細。證為陰陽兩虛,氣血不足,寒熱氣血壅遏為害,治當標本兼顧,緩調為要,遂擬本方加地榆10克、鴉膽子30粒(去殼2次吞服)。一月後諸症大減,大便成形,只後段略稀。做鏡檢,患處已無糜爛,僅見出血點。繼服上方去地榆、鴉膽子,加烏梅20克、白芍10克以養陰和營。又20劑後臨床症狀痊癒,納增便調,形體氣色恢復正常。又鏡檢,已無出血點,潰瘍已癒合。
黨參白術治腸炎
【功能主治】補脾健胃,止瀉固腸,促進脾胃運化。主治慢性腸炎、慢性痢疾。證見脾胃虛弱,時溏時瀉,脘悶腹脹腹痛,肢倦神疲等。
【偏方組成】黨參、秦皮、炒白術克10克,炙甘草6克,木香、烏梅、黃連、炮乾薑各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分2~3次口服,也可按用量比例製成丸劑服用。
【加減】如因久作瀉痢,氣虛下陷,導致 脫肛 者,可加黃芪、升麻;若兼見晨起則瀉,瀉而後安,或臍下時痛作瀉,下肢不溫,舌淡苔白,脾腎陽氣不足者,加補骨脂補命門火,輔吳萸、肉豆蔻暖腎溫脾,五味子澀腸止瀉;如年老體衰,氣虛於下久瀉不止愈,加訶子;因氣郁誘作痛瀉,症見胸脅痞悶者,加枳殼、白芍、防風以泄肝益脾。
【病例驗證】李某,男,40 歲,幹部。3年前因外出不慎飲食,出現腹痛下瀉,住醫院檢查確診為菌痢,留住院治療近旬,腹痛下痢明顯好轉,因在外不便調理,返回繼續門診治療。病情時好時發,但發作症狀比初患症狀為輕。遷延至今,近日應酬葷腥稍多,再見腹痛下瀉,日1~2次,便呈黃色稀溏,少有粘液,無里急後重兼症,自覺食慾日趨減退,食後脹悶不適,精神常感時久不支,舌質淡、苔薄黃,脈弱。綜析是症,顯系瀉痢日久,導致脾胃受損,氣虛不運,兼見未盡濕熱。本益氣運脾、兼清濕熱為治。用上方,去烏梅,加陳皮、厚朴、竹茹、佩蘭,囑服2劑。葯未竟,上症盡為大減,患者以工作開會就醫煎服不便,請開常服葯治療,遂以上方按比例制散或丸與服。服散劑2劑近1個月後,瀉、痛已愈,食慾、精神日漸正常。
猜你喜歡:
1. 治療腸炎的偏方
2. 中醫治腸炎偏方有哪些
3. 治療慢性結腸炎中葯方劑
4. 健脾止瀉的小偏方
5. 拉肚子的食物治療偏方
6. 治療腹瀉的中葯偏方